【集合】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
摘要:四年級數學課程教學是我國小學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對增加學生數學知識儲備、培養其數學思想,提高學生該學科學習水平等均具有重要意義。但現階段,已有多項教學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我國許多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尚存在多種問題,課堂教學有效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故當前環境下,任課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需及時探索新型的數學教學策略,以增添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增強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主要從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現狀及其凸顯出的主要問題出發進行分析,研究并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四年級;數學;教學策略
數學課堂教學是小學四年級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在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許多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以及缺乏信息化教學技術應用等多種問題,學生學習興致不高,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效果不容樂觀;故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中需積極思考和探索新型教學策略,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筆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項相關的文獻報道,主要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巧設課堂導入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教學的關鍵環節,良好、有效的課堂導入等于成功了一半。故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需遵循新課程標準,依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充分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方法,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特征”的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開始時不直接教授學生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知識,而是先利用課件為班級學生展示“橫木在電線桿上上下晃動”的情景圖片,并提出相關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怎樣做才能使橫木固定不動呢?以此種生活問題開展教學,可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指導班級學生積極討論;待課堂討論后,有學生回答:在晃動的橫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幾條邊構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就可以穩定橫木了。之后,教師可依據學生所講使用電腦演示完成這一操作過程,并順勢引入新課知識,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增強教學效率。
二、積極聯系現實生活,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
從本質上來講,數學學科知識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我們的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故現階段,教師在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需提前熟悉和了解教材內容,并積極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將學生的課堂學習從抽象、枯燥的公式、符號中解脫出來,增強其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的實踐課堂教學中,由于本節課的課堂知識比較抽象化,學生自行理解起來難度較大,自主學習效果不容樂觀。故此種情況下,教師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課堂知識,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現實中的一些生活用品或建筑物,并鼓勵其積極開動腦筋,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形狀,使其于腦海中形成抽象、立體的長方體與正方體圖形,增強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在同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角的分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其自行捕捉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素材,使其在腦海中建立“角”的概念,培養其自主探究意識,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
三、適當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不能單單依靠任課教師的言傳身教,還需積極與先進的信息技術相接,將現代化教育手段滲透到實踐課堂教學中,利用其多面的優越性增強教學的靈活性,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整體教學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的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本節課課堂知識之后,為了加深班級學生對“圖形運動”的認識與記憶,可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中的圖畫、動畫形式展現教學內容,將數學教材中抽象的、代表特殊含義的圖形與符號直觀化、形象化地呈現出來,通過多媒體圖形動態性的平移展示,增強學生對“圖形平移”這一重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教師也可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對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搜索,為傳統的數學教學增添活力,開闊學生視野,使其能夠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培養和發展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目前我國許多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針對此種教學現狀,本文筆者建議教師在小學數學四年級實踐課堂教學中需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方法,快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依據教學內容積極聯系現實生活,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同時也可適當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數學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秦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xx(2):97.
[2]張榮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好家長,20xx(1):196.
[3]張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峽科學,20xx(4):96-97.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2
摘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數學教育模式也必須及時的改革、創新,這樣才能夠滿足新課改的發展需求,也才能夠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本文以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作為切入點,簡單的探討做好新課改小學數學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育措施
新課改的實施,對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說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精神以及新的教育要求等等,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促進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從而為國家、社會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基于這一點,小學數學教師也必須及時的整合自身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夠不斷的改革,不斷的符合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育的要求,最終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
一、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盡管小學數學不像中學數學、大學數學那樣枯燥、乏味,但是其教學的內容相比小學的其他科目,仍然會顯得不受小學生歡迎,從而導致了小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而興趣又是教學的關鍵,如果沒有興趣作為基礎,那么勢必會影響到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
(二)教師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雖然教育的改革已經推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仍然影響到了教學的順利開展,絕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比較落后,比如說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忽略了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過于看重自身的主題地位,忽略了學生的主題作用等等。
(三)沒有準確的把握好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既包括了開展教學活動的教材,又應該增添學生所熟知的內容,而在就目前小學數學的教育現狀來看,教學內容仍然是一個比較顯著的問題,比如說教師刻意回避教育內容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聯系、教師過于簡單化教材等等,這樣不僅僅沒有起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誤導學生對知識的認識。
二、做好新課改小學數學教育的措施
(一)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以及源泉,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因為它們還處于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其自身的自我約束能力以及學習模式還沒有良好的形成,對于知識、經驗的接收往往會受到興趣的影響。正是因為這樣,在新課改畢竟下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及時的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保證小學數學教育的順利開展。
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比如說以學生感興趣的例子為導體,使小學生能夠成功的通過環境進入到學習的狀態;第二,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以融洽的師生關系確保小學生能夠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第三,鼓勵小學生大膽的探討、發言,使其能夠自覺的開展合作學習,并以合作學習的氛圍逐漸的養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引導小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盡管被動的學習也會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其質量必定比不上主動學習,更何況新課改的目的是要培養小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引導小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這樣才能夠轉換學習的角色,也才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引導小學生對知識能力的自我遷移,從而真正的實現小學生自我的深化發展,強化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二,激勵小學生質疑以及釋疑,也就是讓小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與學習小組交流中產生新疑,并敢于提出質疑點,最終通過小學數學教師的點撥、啟發、誘導,幫助小學生能夠歸納、釋疑;第三,指導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學生疑,比如說讓小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內容來發現自己能力范圍以內所解決不了的問題,最終根據問題的提出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第四,激發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就是在教學開始的時侯,首先創設一個能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個自尊、自信的心理機制。
(三)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實踐
知識、經驗的初步認識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習,而要想推動小學生對教學知識、經驗的內化,就必須積極的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實踐,只有通過不斷的應用、不斷的實踐,小學生才能夠更加全面的理解知識,從而將知識內化成為自身的東西,而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教學的質量以及效果,也才是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加強課堂練習。小學數學教師在完成教學活動之后,必須及時的開展課堂練習,而通過課堂練習,不僅僅能夠更加全面的掌握學生學習的狀態,更能夠幫助學生應用知識,從而加深對新知識的印象;第二,加強課外聯系。教師在完成教學之后,應該適當的、科學的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能夠利用課外時間鞏固新的數學知識,也才能夠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應用、實踐;第三,融合知識與生活。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的將新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這樣不僅僅能夠拉近小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更能夠幫助學生整合知識結構,明白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幫助學生消化知識、理解知識,最終轉換成為學生自身的能力。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及時的整合自身的教學模式,正確的、客觀的認識到自身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而結合自身的實際教育特點,探索出適合的、科學的以及合理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夠推動新課改的實施,才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全面成長、綜合發展,最終實現預期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田紅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J].現代閱讀(教育版),20xx,(08).
[2]陳其冰.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施[J].新課程學習(上),20xx,(05).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3
最新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把“以學生發展為主”作為新課程的基本理論,提出“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新課程指導綱要突破了以往歷次教學改革著重從教師教的角度研究變革教的方式轉為從學生學的角度研究變革學的方式。因此,本人在教改實驗中,就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了如下幾方面的探索。
一、自主探究——讓學生體驗“再創造”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在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實踐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如:學完了“圓的面積”出示一個圓,從圓心沿半徑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長方形,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大6厘米,求圓的面積。乍一看似乎無從下手,但學生經過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長方形的周長不就比圓的周長多出兩條寬,也就是兩條半徑,一條半徑的長度是3厘米,問題迎刃而解。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角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于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舍棄過多,過細的鋪墊,盡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習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合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各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比如我在講“循環小數”這一部分內容時出示蝸牛4分鐘看爬行7米,蜘蛛3分鐘行駛5米。讓學生自己提出想知道哪些數學問題,當提出想比較兩種動物誰跑的比較快時,自己去找尋答案,在計算過程中遇到循環小數的問題時,由于好奇心自己依靠課本這位“老師”找到答案。在講“三角形面積計算”中出示課件讓學生幫助農民伯伯計算不同圖形的菜地的面積,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權利,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聯系生活——讓學生體驗“用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教師要創設條件,重視從學生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課程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如我在講“圓的周長”時,讓學生幫助農民伯伯設計圓形的牛欄。激發學生的興趣,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籬笆的總長度。再如:公園的門票每張10元,50張可以購買團體票,每張8元,我們班一共有45人,該如何購票?學生們通過計算、思考得出多種解法,在比較中選擇最佳方案。
四、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杰指出:“傳統數學的特點就在于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在教學中,我大膽放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我經常告訴學生:“課堂是你們的,數學課本是你們的,三角板、量角器、圓規等這些學具也是你們的,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也是你們的,想學到更好的知識就要靠你們自己。”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學生結合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過程和對三角形的認識,用自己準備的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拼成自己以前學過的圖形,自己總結出三角形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由自己總結出的知識點,可以很好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讓他們真正參加到教學中,讓他們去創造性的學。
五、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說數學”
這里的“說數學”指數學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因為只有為數學共同體所一致接受的數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為數學的成分。“因此只有學生和老師交流,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順利地共同構建新的教學體系。例如學習“分數化成小數”,首先讓學生把分數一個個去除,若像教材上一樣將各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2或5,最后得出判斷分數化成有限小數的方法,這樣哪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呢?學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機器人一樣,如此沒有興趣學習,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讓學生猜想;這些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是什么原因?可能與什么有關?學生好像無從下手。可以把學生分成各個小組,找到自己辯論的觀點,小組之間展開辯論,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達、爭辨,在體驗中“說數學”能更好地鍛煉創新思維能力。
課改在九年義務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教育的價值,主要通過課程來體現和實施。因此,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新的課程體系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學習方式,它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和教學方式。新課改可能會改變學生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教師將與新課程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4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從高高在上的教者轉變為與學生平等的學習體,尊重學生的學習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及不同的學習需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一起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使教學成為師生共同參與與探究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還要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小學生雖小,但是卻有著鮮明個性與巨大的潛能,為此,我們要信任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期待,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展開學習,勇于發表個人不同見解,體現教學的民主,讓課堂上能夠有更多不同的聲音。這樣,才能使教學氛圍更加愉悅、輕松,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其中,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性學習。
二、開展互動探究教學,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
傳統教學,學生是教學的附屬,只是在機械而被動地接收著經由教師傳遞的書本上現成的知識。教師眼中的成功課堂是學生沒有疑問,取得高分。這忽視學生主體參與、主動探究,只重書面成績這是傳統教學的重要弊端。在新課改下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知識與能力并重的教學目標,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不是教學的附屬,而是學習的主人,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構建者。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代之以啟發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與教師展開積極的探究,形成師生互動,這樣的課堂才是新課改下成功的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以問題來誘發學生探究動機,以問題為主線在師生之間展開互動探究,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大更寬的'互動平臺,改變傳統教學的單向灌輸,實現教學的多向互動與交流。如在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首先讓學生任意出數,多大的數都可以,只要學生說出來,我很快就能判斷出這個數能否被3整除。學生發現我總是能快速而準確地判斷出來,而他們在判斷時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費時費力不說,結果還一定準確。此時,我引導學生思考,在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時,有沒有簡便算法,如果有的話,是什么規律呢?這樣學生便會以此問題為主線來認真地觀察這些數的特征,不斷地進行假設、驗證,展開充分的交流與激烈的討論。在教師的相機誘導與啟發下,從而透過表象,達到對深層次的內在規律性認識。這樣的學習不再是教師將現成的結論型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而是經過學生的主動探究達到的規律性認識。學生真正參與到了知識的探究過程中來,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這將會對學生的今后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學生經過自己的探究掌握了知識,更能夠感受到數學探究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更利于學生對數學學習形成正確認識,產生持久而穩定的學習興趣。
三、建立健全評價體系,靈活評價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考試是教學環節中一個特殊的過程,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根無形的指揮棒,能夠指揮并激勵著學生努力刻苦的學習。在傳統教學形勢下,考試幾乎就是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為核心的試卷考試形式,它側重于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忽視學生的能力和品質,在一定程度上會束縛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展,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推廣。為了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就必須探索出適應素質教育理念的考核及評價制度,建立起以知識、能力以及素質相結合的教學評價制度。我認為在考試中可以采取閉卷和開卷兩種方式,在試卷中設置知識考查題、能力考查題以及素質考查題,運用更加靈活的習題形式來讓學生各抒己見,在滿足學生表現欲望的同時,也能夠讓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綜合發展。
四、結語
總之,新課程改革為我們的教學提出更為全面的更高要求。這正是我們進行教學改革的指導性思想,我們要認真學習新課改,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念,以觀念為向導,才能更好地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進行全面改革,從而為學生打造一個開放、富有活力而高效的魅力數學課堂,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享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達到知識、素養與能力的全面提高。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5
摘要:新的小學課程教學改革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之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還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基于此,文章從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微課教學,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結構;加強合作探討,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四個方面論述了新課改視域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小學教育新課改從小學生的身心實際和學習情況出發而制定,更加關注學生整個學習活動中的感受及體驗,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更加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發展,以促使學生掌握相關學習技能,更好地成長。因而,本文結合具體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探討了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
眾所周知,興趣不僅是實現高效學習的首要前提,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在深入挖掘教學素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多媒體優勢創設問題情境,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分數”教學時,教師事先準備了一張蛋糕圖片,并創設了如下情境:“媽媽過生日,爸爸買了一個蛋糕回來,東東十分歡喜,并跟媽媽說他想吃蛋糕。媽媽告訴他可以吃二分之一,但東東覺得二分之一太少了,想吃四分之一。同學們,如果換成是你,你選擇吃二分之一大的,還是選擇吃四分之一大的呢?為什么?”在學生進行充分思考與討論后,教師通過圖片折疊的方式進行了實際演示,并對兩個概念進行對比,這樣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思維認知,而且明確了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的原因。在問題情境中,學生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并實現了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轉換,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將知識點轉化為具體任務,并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探究,使學生加強理性認知和生活感悟,進而拓展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比例尺”教學時,教師利用互聯網搜索到北京城市地圖,并制作成簡易地圖利用多媒體PPT向學生呈現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該地圖上標注了天安門廣場的具體位置,然后給出天壇、八達嶺長城、鳥巢水立方、頤和園、北京大學等景點到天安門廣場的直線距離和方位,讓學生自己動手在簡易地圖上利用所學知識標出各景點的具體位置,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通過動手制作簡易地圖,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獲得了一定的提升。
三、利用微課教學,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結構
微課是以微視頻為核心教學媒介和手段的現代課程。在信息技術支撐下,開展微課教學實踐,能夠有效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于微課的知識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學來獲取,因此,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深刻。例如,在進行“時、分的認識”教學時,教師通過相關主題的微視頻,在具體學習任務的引領下,組織學生自主觀察和挖掘鐘表背后的數學知識。如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大格,鐘表上有大格12個,小格60個,一小時等于60分鐘等。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認知和經驗,可以初步讀出某個具體時間。所以教師將此作為微課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結合實際展開自主學習,若是遇到問題就進行反復觀看、認真思考,直到全面掌握所有相關知識點。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縮短教師講解新知識的時間,優化課堂結構,而且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
四、加強合作探討,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分組合作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數學探究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為了考查學生數學綜合應用能力,教師設計了如下問題:“小鵬要與2個朋友去西安旅游4天,總共的旅游費用為2500元,且至少要游覽5個景點,請為他們計劃具體行程,設計最佳旅游方案。在設計中一定要注意住宿、交通、游覽景點、時間與經費安排等問題。”接著,教師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共同搜集資料、設計方案。在學生完成任務后,組織學生集體探討,互相指出各組方案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議。如此,學生在合作探究之中既發散了思維,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結語
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師需想方設法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其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學生也需擺正心態,正視學習是自我成長和發展之必由之路,需付出辛苦與努力。如此教學相長,才能成功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曾玉清.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黑河教育,2016(1):85-86.
[2]彭潔.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77.
[3]高書琴.論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4(13):75.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6
摘要: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性的學科,學生學習起來存在很多的困難,在這一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概念被提出。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學生的生活和數學課堂相結合,同時有助于學生面對社會需要和提升理解數學的能力。本文主要針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與途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背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小學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性的學科,為了優化教學效果,實施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一項具體要求,采用這樣的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就現階段來看,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已經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重視。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積極意義
只有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連,才能夠讓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源源不斷的興趣,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鍛煉學生的思維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小學生可以隨處發現各種各樣的數學元素,如時間、零用錢等等,在計算時,必須要應用到基本的數學知識。從這一層面而言,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于學生生活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效果,此外,還可以轉變學生傳統的思維模式,讓他們從新的'角度看待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
(二)促進學生的創新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如果可以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元素上挖掘數學知識,就能夠迅速提升學生的探究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理解。可以說,生活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教學資源,將這些資源充分挖掘出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并將其應用在實踐中,這對于實現學生的創新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來尋找生活中的數學,這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學方式:
(一)鼓勵學生從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生活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傳達這樣的思想: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處處有豐富的數學知識,鼓勵學生帶著疑問,從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生活,用心來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周圍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學生的觀察對象,這也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前提條件,采用這樣的措施可以讓數學學科變得更加具有親和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熟悉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背景,注意觀察學生在校園中的表現,通過電話、家訪等形式來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挖掘出學生生活中蘊含的各類數學知識。
(二)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簡單的生活知識
小學階段的孩子理解能力偏低,對于他們而言,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都是抽象、復雜的,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簡單的生活知識,將復雜的數學難題轉化為簡單的生活問題,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學習到相關的理論知識,有效降低了數學教學的難度。當然,這需要注意到做到以下幾項:第一,教師要積極的走入學生生活,努力挖掘出生活中的素材;第二,要注意到的是,并非所有復雜的知識都能夠轉化為簡單的生活元素,教師必須要考慮到知識應用與后續教學活動之間的關系,從全局角度來考慮問題,不能顧此失彼。
(三)知識的應用設計和呈現應體現生活情景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題材宜多樣化,呈現方式應豐富多彩。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內容上,應選擇那些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內容,在方法的呈現上,應具有開放性,不把教師的思路和教材的方法強加給學生,也不強求學生用統一的方法去思考,去解決問題,要給學生留有充分討論的時間,留有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思維途徑,形成創新的土壤,培養實踐能力,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滿足感和自我實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積極實行啟發式教學,在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學知識應用的過程中,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一種渠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于生活,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不僅要重視課內學習,還要抓好課外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課題需要由教師來選定,單獨探究、小組探究的形式均可,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不需要進行全程的指導,只要進行適度的點撥即可。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階段,只有小學的基礎打好,才能更好地理解更高層次的數學理論。隨著新課改的發展,“數學生活化”理念將會慢慢地被教師的自覺執行。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學生的生活和數學課堂相結合,同時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發展,提升學生理解數學的能力。當然,我們不能忽視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元素,這就要求我們以學生生活元素為切入點,優化教學方法并加深和豐富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徐騰達.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聯系生活進行數學教學有感[J].華夏教師,20xx(06).
[2]呂秀俊.對新課標下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探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S2).
[3]仇桂霞.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xx(18).
[4]宋艷華,王政.春意盎然別有洞天———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鳳林小學新課程改革掠影[J].中小學教師培訓,20xx(07).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7
課程改革既要改變教師的教,也要改變學生的學,同時也改變了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由于過去數學教學大綱存在的局限和弊端,以及傳統教學因其單一性、封閉性、依附性過強,探索性、開放性、發展性不足而受到了批判和質疑。新課程給教師帶來了新觀念、新思路、新手段。但是,一系列的新課程改革對于農村學校來說存在不少問題,以下幾點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反思。
第一,來自家庭環境的影響。在農村小學學生家庭中,父母離異、長期外出打工、縣城經商等,留下未成年的孩子與爺爺奶奶生活或寄養于親戚朋友家。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就形成了一個“隔代”管理或監護管理的怪圈,爺爺奶奶、親戚朋友管不了、不好管或不敢管。常以“不是我的孩子”為托辭,這樣的孩子在如此的生活環境中,又怎能不“與眾不同”呢?
第二,來自教師自身的素質與觀念的轉變。農村地區教育基礎差,經濟底子薄,加之,教師長期拼搏于“應試教育”中,習慣了“應試教育”的教材、教法,而對課程改革的要求、觀念,以及新課程內容的教法思之甚少,做之更少。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現狀不如人意,能實實在在體現新理念的課堂不多,部分仍然是面貌依舊,與新課程相對應的課堂教學模式沒能得到有效構建,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益得不到提高。
1.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未能全面落實
目前,農村小學相當一部分數學教師新的目標觀沒能真正確立,在數學課堂中對目標把握不全,一進課堂,就開始把目標緊緊鎖定在課本中的幾個知識點上,他們手里拿著的是新教材,用的是老一套,守的是舊觀念,完成的是老目標——知識與技能。他們有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深入探究的愿望,卻總不愿也不敢花時間等待,認為這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卻不知自己的目標是一種片面的目標。這在小學不同年齡的教師課堂中都有表現。
2.傳統教學方法仍占主導
當下農村小學的課堂教學,許多教師尤其是老教師,依然熱忱于粉筆、教本加嘴巴,講解、練習加作業。還有的教師不習慣使用現代化的教育媒體,不習慣使用相配套的教育資源,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所以課堂上教師只是講得多、演得多,看的是結果是否正確,聽的是是否有大呼隆地齊聲回答,一節課下來很難見到有生動有趣的體驗場景。新課程倡導的教師應指導學生開展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教師包辦包攬中失去了應有的光澤。
3.教學方式注重形式實效低
新理念所倡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目前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落實情況表現以下兩種:A、在一些教師的.課堂上,由于受“灌輸式”教法影響,學生已養成等、要、裝的依賴思想,課堂上不習慣發言,不會發言,不習慣表達意見,不會表達看法,不習慣互動,不會互動,不習慣質疑,也不會質疑,這一類很讓人擔憂。B、更多的一些課堂,在學生們學習中已出現新的學習方式,從形式上看,教師在課堂中能創設情境,課堂中不時出現探究學習影子,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能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然而因內容空泛,缺少啟發性,仍處于淺層次的水平,多是形式而已,哪能談得上深度與質量。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提高家長素質,轉變觀念
孩子是否能成人、成才,家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可以通過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及正確方法,使家長重視關心子女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提高家長素質,提高家長的認識水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改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素質
1.加強學習,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認識
教師長期拼搏于“應試教育”中,對實施課程改革的實踐,還有諸多難以適應的地方。比如“應試教育”在文化知識的教學中重考試科目,輕非考試科目。要使數學新課程能在農村小學順利有效實施,首要問題是要解決教師們的認識問題,因此要抓好教師對數學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提高兩方面認識。其一,目前與新課程相對應的考核、評價機制尚不成熟,分數至上觀念并非一時半會就能轉變,但許多在新課程方面率先實踐的同行們深切體會到:實施新課程與提高學生學業成績不矛盾,新課程也需要成績,只是更需要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其二,要明確數學教師角色。新時期,在課堂中數學教師也是一個組織者,一個引導者,一個合作者,而不是傳授者,課堂不是教師的演講場所、表演場所,凡是學生能表達、能動手、能完成的內容,要堅決讓學生獨立完成,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要學會課堂等待技巧。
2.開展活動,促進教師發展
目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駕馭新課程課堂、駕馭新教材的能力不高,致使部分教師在踐行新課程過程中失去了信心,迷茫了方向,有的走回了封閉、傳統的課堂教學路子;有的停滯不前。一要加強培訓活動,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培訓是必要的,實踐證明,這項活動可促使教師轉變觀念,吸收新知識,提高綜合工作能力;二要加強競技活動,通過聽課、評課、品課、教學設計比賽等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把教師對課堂教學鉆研推向深層次。
總之,課程改革要在農村小學發揮其作用,社會、家庭和各級主管部門都應齊抓共管,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必須轉變和更新教育觀念,要主動適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積極投身于改革的潮流之中。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8
數學來源于現實,因而也必須扎根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如果脫離了那些豐富多彩的而又復雜的背景材料,就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材作為師生聯系的紐帶,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按照數學課程標準由國家或省編寫的向學生傳遞學習信息的載體,是師生教與學聯系的紐帶,具有一定的時間性和地區性。由于時空、經費、資源等條件的限制,他一經編寫,在一定時間內,其內容一般不作改動,這表明同一教材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間與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存在脫節現象,它不應成為學習信息的唯一表達方式和唯一闡釋。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學習的需求。”
教師要使用好教材,必須首先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即數學不是符號的游戲,而是現實世界中人類經驗的總結,同時數學又是充滿了各種關系的科學,通過與不同領域的多種形式的外部聯系,不斷充實和豐富數學內容。數學學習的內容不是固定的,而是多彩多姿的生活的`反應,與學生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
因此,作為一個數學教師,他的數學觀,對從事的數學的教學,影響不言而喻。其次一個數學教師應該清楚,教材傳遞的是其中蘊藏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規律等,我們所培養的學生不應該只是個解題能手,學生習所得的也不應該只是解題方法。一個稱職的數學教師應善于從教材中發現其中蘊藏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規律等,結合學生的實際,再不改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采用與學生生活貼近的素材,激發學生探究的勇氣,愉快地進行數學化。從根本上改變數學教材的統一模樣,編出符合本地、本班實際的教材,從而使學生更容易達到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動力。數學也會因此變得生動、豐富多彩。
事實證明,只有給教材注入生命的活力,教材這棵參天大樹,才能生生不息,枝繁葉茂;只有不斷地對教材加以改進,才能符合時代的氣息,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具有一定的鑒別、編寫能力的教師,才能與時俱進,成為一個合格的數學教師。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9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當前,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方法種類比較多。老師不同教學方法就千差萬別,數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會根據課程內容進行規劃,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難易的搭配,然后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學方法的制定未必就能帶來學生成績的變化,很多情況下,老師制定了教學方法,可是由于多種原因,在現實教學中不能實施,或者是實施起來并不能收到想要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老師在制定教學方法的時候要注意貼近性,不要只追求新、變,而失去了教學方法的真正意義。一般情況下,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出現最多的教學方法就是,老師通過板書在講臺上講解,然后學生進行被動的'接受。這種教學方法存在著極大的缺點,首先,教學方法呆板、無趣,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學生在數學課上并不積極。其次,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被動者,學生應該是課堂的學習主體,而這樣的方法使得學生不能自由發揮自己的想法,使得思想受到了束縛。再次就是這樣的教學方法需要學生全神貫注的聽,因為數學是一種連貫性、思維性極強的學科,所以一旦其中一個環節沒有聽到就會導致后面的整個內容都不能理解。但是這種教學方法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足夠多的知識。還有一種常見的方法就是通過向學生提問來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在實施中有很多的問題。首先,學生剛剛接觸一個新的知識點,并沒有一定的基礎,采取這種方法,會有很大的難度,而且這種方法降低了教學進度。使得教學緩慢,而且學生理解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作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應該努力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在原有的教學方法上,提取精髓,摒棄糟粕。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能力。同時,還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這樣的做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隨著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為了緊隨教學的改革,就需要小學數學老師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方法的總結,不斷的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革,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有自身的數學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小學高年級教學是由老師與學生共同配合才能順利完成的,高年級數學教學對學生日后升入初中、高中學習數學有著極高的影響力。高年級數學教學不能只進行數學的知識的講解,還要教會學生如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應該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緊跟教育發展的形勢,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實施。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0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在小學教學活動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感體驗,提倡構建高效課堂。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圍繞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展開教學活動。為此,探討了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高效課堂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新課改;對策
一、增加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的學習有著較強的實踐性,只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才能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才能順利掌握各個知識點。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動手動腦提供大量的機會,可以及時消化所學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如在學習《圓的周長》一節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別用硬紙片剪出直徑為3、4、5厘米的圓,然后在有刻度的直尺上滾動,可以直觀地看到圓的周長,再要求學生將得到的圓周長除以圓的直徑,將三次得到的最后結果進行對比,從而幫助學生自己歸納出圓周長與圓直徑的關系,大多學生都能想到:圓周長是直徑的三倍多一點,教師及時點出本節重點:這個三倍多一點就是圓周率,將學生的關注點拉回到課本,這種教學模式不但可以保證全體學生集中注意力,而且也可以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探究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又如,在學習《角的度量》一節時,先講解三角尺與量角器的度數與使用方法,然后要求學生自己畫一個120度的角,接著提問:“不使用量角器,能不能使用三角尺畫出120度的角呢?”很快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會主動投入到思考當中,開始動手嘗試各種辦法,有的學生很快就能想到“三角尺上有一個90度的角與一個30度的角,將二個角合在一起就能畫出120度的角。”“三角尺上還有一個60度的角,連續畫二次就能得到120度的角。”在學生親自動手畫出來后,可以對這一知識形成深刻印象,還會聯想到很多角的畫法,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可以創建高效課堂。
二、因材施教,關注個體,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老師都喜歡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極有可能忽視中下等學生的存在,導致這部分學生學習信心不強,不能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這是與新課程標準相違背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學習成功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做到尊重每一名學生,要認識到學生由于生長環境、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不同,在接受能力上也會表現諸多不同,要更加關注學習處于中下等的學生,對其多鼓勵多表揚,在其取得進步時一定要及時肯定學生,才能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使這部分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設計新型導入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良好的'開端則意味著成功”,新課導入環節成功,則可以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一節課的學習中處于興奮狀態,從而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所以,教師設計新型的、趣味性的導入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第一,故事法。每一名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則可以在導入環節為學生講一個與本節內容有關的故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一節時,則可以講一個與時間有關的故事:小紅、小明、小豐在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時,小紅用了一個半小時,小明用了110分鐘,小豐用了6200秒,但他們三個人都說自己用的時間最少,同學們想一下,到底誰用的時間最少呢?自然可以將故事與本節的學習內容聯系在一起。第二,游戲法。小學生都喜歡做游戲,教師也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導入新課,如在認識“左右”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要求學生用右手握手,用右手摸自己的左耳,用左手摸自己的右耳,再指出同組伙伴的左耳與右耳,看誰的速度最快,學生不但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創建了輕松活潑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創建高效課堂。
四、幫助學生做好課后復習,鞏固學習效果
小學生年齡還小,本身還不具有完善的思維能力與較高的接受能力,有時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要利用幾節課的時間完成。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利用課后復習將其串連在一起,將不同課時學習的知識聯系起來,才能順利開展后面的學習,如在學習數學應用題的解法時,可以先復習上一節學習的方法,再與本節內容對比,指出二者的不同點,可以提高解題速度。
五、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數學教師要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提高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創新新課導入方式,做好知識的復習,有利于創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余非凡.對新課改下的小學生數學參與學習活動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6).
[2]黃銳武,朱偉鋒.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研究[J].新課程,2017,(08).
[3]侯明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六年級高效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嘗試[J].新課程,2017,(09).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1
小學數學課程設置的核心動機,便是在學習合理知識的基礎知識前提下,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創新教學理念和引導模式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貫穿沿用至今。而新課改階段下最富有代表性的改革成果便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莫屬,其主張將各類生活狀況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令學生快速掌握相關知識要點并自覺在生活中檢驗認證,在深刻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特殊輔助效用基礎上,進一步激發深層次的數學知識研習解析欲望,為今后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大幅度提升奠定基礎。
1 如今我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生活情境流于形式
須知現代小學生活化教學改革的核心動機,主張將數學教學活動和現實生活狀況予以動態化融合,令學生深刻體驗到邏輯思維的原理。可與之相互沖突的是,部分教師在開展該類實踐活動過程中,始終未能消除傳統理念約束效應或是未能深切感悟生活化教學概念,引發生活現象和教學內容嚴重脫節的現象。如此的行為模式絕非真正意義的數學生活化教學,至于生活化教學的特殊輔助效用也難以得到切實性發揮。
讓生活走進課堂。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而現實生活本身又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這些都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不僅讓學生感受數學無處不在,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同時又強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其實不是每一節數學課都是貼近生活,有一些生活情境得你自己去琢磨。如:在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的知識。怎樣能讓學生多練習,而不敢到乏味呢?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教學環節:制作了幾個大蟲子卡片,這些卡片上的數學算式都有錯誤。告訴學生們一棵大樹爺爺生病了,你來幫助大樹爺爺找害蟲。學生們踴躍的行動起來。在一陣陣歡呼聲中,練習做完了。愛護樹木的德育也滲透了,一舉兩得。
1.2情景設計不夠簡易
情形設置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工作中,是一類極為關鍵的工序流程,唯獨如此,才可以密切聯系諸多生活現象和數學知識,令學生數學知識生活化應用技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激發鍛煉。不過實際規劃布置期間,因為教師對該類概念認知不夠精準,經常引發情景設計工作過分關注問題。在此類背景下,教師通常會在課堂上設計并講解一些不是十分重要的情形,這類偏激行為無疑令原本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嚴重浪費,最終無法順利達到預設的教學規范指標。如:在講三角形的特性時,教師出示三角形,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時,各別學生會說出它具有穩定性,這時教師可以隨機應變,而不是一定要照教案來講。
2 新課改方針執行過程中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2.1維持數學課程內容和生活實際狀況聯系的緊密程度
在進行全新課程講解前期,教師需要督促學生盡快做好上節課的復習任務,爭取做到溫故而知新。在講解過程中鼓勵學生細致聽講并將不明白的問題標記出來,之后師生則聯合生活實際進行探討,令學生快速劃分課程內容的主次結構,進一步減輕身心壓力并大幅度提升學習實效。歸結來講,課前預習和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規范體系中不可輕易省略的'結構單元,對于學生邏輯思維技能激活和改善,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如:在教《統計》一課,教材上創設的情境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興趣可能不高,教師可以結合班級情況,提前讓學生進行統計。在第二天上課來譚,學生會覺得數學離自己生活很進,而且也能切身體會,這樣更能提高課堂的氣氛,而且可以使授課的效率提高許多。
2.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豐富且有趣的實踐活動
為了愈加清晰化地認證不同學生課前預習狀況,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講解關鍵性知識點的同時,針對學生提出合理的較有難度的問題并順勢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特別是在新課改方針大力推廣執行過程中,教師需要聯合諸多生活實際現象設置多元化實踐活動,令學生主動結合已學知識點和諸多實際狀況,分析教師提出的生活化課題。如:在開展體積和容積課題教學時,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清晰化辨別哪類容器可以裝更多的水,可以在課堂之中放置裝滿水的杯子和塑料桶,之后透過親手操作計算出要用多少杯水才能裝滿這個塑料桶。經過親身操作和體驗過后,小學生思維之中并快速浮現出關于容積和體積的概念,特別是在生活實例牽引作用下,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主動性明顯得到全方位激活,敢于踴躍回答教師設置的延伸性問題,其余學生在如此深刻互動的環境下亦可加速知識消化進程,最終提升課堂整體教學質量。
2.3透過階段化培養提升教師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
如今我國小學數學教師團隊實力參差不齊,特別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礙于技術和經濟條件的不足,便更加有必要時刻強化自身專業技能,所以應多參加學校組織的賽課、評優課、繼續教育等活動。并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使教師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高尚的道德素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專業技能過強,道德素質過關的好教師。
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布置要點,便是在提升學生數學思維技能水平的前提下,結合創新技術手段和生活化情境應用貫徹寓教于樂的目標,最終令學生在消除以往沉重學習壓力的基礎上,獲取更為理想的學習成績。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積累愈加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保證在以后教學活動中持續理想化既有教學方案,真正提升自身業務水準并為小學教育事業做出更多的支持服務貢獻。總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改革是為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應使我們教師重視。
參考文獻:
[1] 陳寶秀。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考試周刊,20xx,39(36):123-146.
[2] 東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析[J].考試周刊,20xx,33(30):79-84.
[3] 王歷婧。 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 教師,20xx,12(03):110-136.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2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樹立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數學教學理念。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將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對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有一個初步的體會,激發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從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對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實踐能力進行培養,讓他們在廣泛的數學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一、運用生活化的數學語言,加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數學語言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和學好數學的關鍵手段。本人在教學活動中注重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及心理特征等個體差異,以不影響知識為前提,對數學語言進行加工和裝飾,讓數學語言富有情趣、通俗易懂。例如,在認識“”、“”時,我引導學生學習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對于小學生來說,區別這兩個符號具有一定的難度,而這個富有童趣的順口溜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區分。這樣的教學能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設置生活化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對數學有更深的感悟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做出了更多的強調。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探索數學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對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加以設計,并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在學生面前展示出來,讓學生對數學和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有所感悟。如在教學估算課時,我會讓孩子們估算一下鳳尾完全小學的學生人數、估算每天晨跑需要的時間等。這樣就會讓學生們對數學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有一個真真切切的感受。
三、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讓學生從中體驗數學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努力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激發,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主要有以下幾點方法:(1)借助故事情境;(2)模擬生活情境;(3)再現生活情境。這樣的情境創設,有效溝通了現實生活和數學學習、具體問題和抽象概念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帶著興趣去學習,有效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布置生活化的數學作業,學會運用數學
作業是學生思維拓展與創新的廣闊天地,是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比如在教學完數的認識后,讓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數;教學完方向與位置后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辨認方向、找位置等。又如在學習了應用題后,讓學生嘗試著根據生活中的場景編應用題;學習完時間單位時、分、秒及認識了鐘面后,讓學生回家自己去體驗1小時、1分鐘和1秒鐘的時長,統計家里人在這些時間都能做些什么。這就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開展了積極、主動的學習,開闊了思維,激起了興趣。
五、在數學課堂中積極引導,指導學生學習數學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是引導者的特點。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在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地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畏懼登山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將他內在的精神力量激起,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
1、加強引導,扶放有度。
如在教學一年級的分與合時,既是拓展前面所學的認數知識,又是為學習加與減的學習奠定基礎,是由認數過渡到運算的學習。但考慮到學生在幼兒園已學過了2~9的分與合,并且大多數學生對1O以內數的加減法都已經學會。這時教師就不應機械地傳授知識,僅僅是單純地教學生如何分、如何合,而是要以引導者的身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擺、動腦去想,在自己動手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將物體的分與合推廣到數的分與合。而對“有序分”這一教學難點,
教師就要將“扶”的工作做好,從無序到有序,從無序擺放物體的分與合到有序放置,最后抽象到有序思考,讓學生體會到有序分與合的美,初步體驗到數學的美感。不管是在“扶”還是在“放”的過程中,教師都應加強引導,努力培養學生自主思考、有效合作和動手實踐的能力,盡可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并適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學會欣賞,從而獲得學習的快樂。
2、抓住時機,引導到位。
教師在引導過程中,還應注意把握好時機。如在教學統計知識時,在將簡單的統計圖表呈現出來以后,可要求學生據此提出問題。開始時,一些學生提出了關于“和”的問題,如“小猴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等,但更多的問題都沒有切入到教學目標上。這時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和點撥,一味地讓學生提下去,就會錯過教學時機。據此,我及時改變教學策略,通過舉例說明,把問題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的思維得以激活,很多學生提出了求和、求差或比多、比少的問題,教學效果良好。
總之,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數學是生活的縮影。在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師應積極地創造條件,架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橋梁,熱情地牽著孩子們的手,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不但形成能力,還要讓他們獲得樂趣,并且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3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新課標的教學精神符合當前社會人才要求。為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傳播這種精神,本文以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為載體,從有效教學、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氛圍和發揮學生個性這幾個維度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數學教學 有效教學
一、概述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傳道授業,而且還需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性的控制。有效教學的宗旨是提升教師的工作質量,在提高工作質量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美方面全面發展。在新課改下,這種教學理念越發明顯,在這種教學氛圍下,有效教學主要包括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心智的全面發展,學生情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自我學習,激發自我學習興趣的發展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任務就是挖掘、培養、發展學生的巨大潛力,而這種潛力應該從小培養。
在新課標教學過程中,不少老師為此目標不斷努力,也求日常教學工作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有效性,在課堂中不斷體現出時間與效益的有效性。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時常找不到章法,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臺上拼命地講,而學生在下面認真地學,豈不知這種傳統的學習方式需要一種堅持的精神。現在的小學生大凡都缺乏這種精神,如果還用傳統的方式,剛開始可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到后期,定然會導致學生的整體成績的下滑,教學成果沒有有效發揮。新課標小學教學是教育教學課程觀念上的改革和教學策略上的革新。這種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主題傳播的作用,與學生直接發生聯系,新課標的教學精神,培養的人文理念應該由教師將其潛移默化地傳播到學生的思想中去。所以新課標下,教育教學工作成果高低的主要環節還取決與教學老師。如果教師還沒有真正領悟到新課標的教學思想,或者是已經領會了教學思想與目的,但是不知道具體的操作方法,那也就無從談思想傳播,更不用說對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
二、豐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應該豐富而且多樣,并且要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法。雖然教學過程追求多樣性,但是教學內容主題應該不變,需要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方法”“解決問題方法”“情感態度”四個維度去出題與教學思維引導。
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認識和解決課本上的基本數學問題,而是要求學生在學習這些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將其聯系到實際生活,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去解決生活中數學應用技能,并加深對數學的了解,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使其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例如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我們都知道口算不是在課堂上能夠練習出來的。為了陪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可以在課堂上教其方法以及基本算術然后布置其家庭作業,讓其隨同父母一起逛市場,然后在買賣過程中讓學生對其進行應用,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家庭生活實際作業,但是這種小事,往往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三、數學教學課堂應該有個和諧的氛圍
無論是高等教育還是初級小學教育,教育教學的過程都應該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進行。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氛圍的關鍵。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的教學對象,而老師是教學主導。小學生都比較聰明可愛,天真無邪,我們除了在教學知識上給予其幫助外,在課外活動、課間時間對其生活進行關懷,讓這些學生在心里可以真正喜歡老師,這樣就能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來。學生也不會因為教學內容的難度而感覺到恐懼。除此之外,作為老師,作為孩子的長輩,也在日常的教學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
四、發揮學生自主特性
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是讓學生做課堂的`主導者,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以學生自己的主觀意識通過動手、動腦等主動去獲取知識的一個教學過程。比如在講解多邊形的面積計算過程中,我們應該講解長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然后讓學生自主去學習探究由基本四邊形組成的多邊形的面積公式,以及推演出圓柱體的表面積公式等教學內容。
合作學習是以自主探究作為基礎,如果人沒有自主探究能力,那就談不上是合作交流學習。例如在學習幾何《圓》時,可以從日常的車輪進行引導,可以先設計了一組馬拉車的圖畫,車輪的形狀各異,可以有正方形、正多邊形、圓形等不同的形狀,整個畫面要求活潑有趣、直觀形象,然后再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對車輪的形狀進行討論,請各組成員自己動手整理、歸類,并派代表匯報、交流整理物品的新感受,以此來完成合作教學工作。
總之,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應該遵循社會現實,將教與學引入到實際生活,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孟飛淺談小學數學的教學[J].青年科學,20xx.6。
[2]周君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研究[J].時代教育,20xx.7。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4
一、前言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有效的學科之一,《全曰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頒布以及新一輪的數學課程實驗的開展,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隨之迎來了一場新的變革。《新課標》提倡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理念具有跨越式的意義,對于全國的小學數學教師來說,正確理解《新課標》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所提出的新要求,對其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進行調整與改進,是其面臨的主要任務。
二、新課改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1、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轉變教學思想
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對學生充分尊重并及時了解學生,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要予以積極評價,進而在師生之間建立起一種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踴躍展示自己的個性,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要對學生給予充分的關注,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出現錯誤的學生要予以耐心地引導,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和信心。
2、新課改要求能夠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創造能力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擺正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主導與主體的地位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多給學生動口、動腦和動手的機會,通過啟發或引導,幫助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得出結論,最終達到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過程的目標。
新課改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啟發學生通過自身的認真觀察,主動發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通過概括和應用對規律予以發現和掌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3、新課改要求教學方法能夠更貼近生活
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能夠更貼近生活,能夠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提取學習材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其實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處處存在,并非遙不可及,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尋找與發現數學。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將生活中的數學實例與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善于利用生活中有趣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積極性。
三、新課改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高效導人課堂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情感活動會影響其認知活動,愉悅的情感會使小學生的感知更加敏銳,思維更加活躍,記性也會更好。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愉快地走進數學世界。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生動的開場白、新奇的教學方法、有趣的案例、精彩的結尾,都會讓小學生處于興奮的情緒狀態,學習激情爆棚。
小學生正是處于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在課堂伊始如果能用一個新奇有趣的案例導人教學,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那么他們就會有濃厚的興趣聽完整節課,進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必然會比開篇就直接進人教學內容的效果來得高。
2、合理選用教學方法,進行啟發式教學
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傳統的因教學時間緊,教學任務重,以及教師缺乏教學技巧而采取的填鴨式教學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新課標所倡導的新型教育理論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及時淘汰傳統的教育方法,及時學習最新的教育理論,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與革新。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小學生們就像一張張純潔的白紙,需要教師擁有足夠的耐心與愛心對其進行正確引導與呵護,幫助學生培養和鍛煉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3、深人研究教材,不斷進行教學反思
新課改對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促使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人研究,以教材的內容為依據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主動求知與探索的精神,從而使得教材的作用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更要引導學生主動從生活中探索和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明白數學源于生活,更服務于生活,鼓勵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對生活進行細致觀察,主動發現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反思是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分析,從中發現自身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分析,進而通過合作或者其他方法對其教學加以改進。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一種重要方法,教師可以從中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的得失進行分析,其過程包括: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驗證結論
發現新問題。小學數學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客觀分析,總結其中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學經驗,對以后的教學更是具有指導意義:通過分析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教訓,找出解決同類問題的方法,進而指導今后的教學,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結語
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尚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全國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重視其課堂教學的改革,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致力于促進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15
新課改提出了一系列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更應該走在教學改革的最前沿。新課改對于數學教學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不能再抱著舊觀念、舊模式,而是加強學習,勤于實踐,勇于創新,這樣才能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與策略來展開論述。
問題一:忽視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教學成功的前提條件,學生學習興趣不濃這是制約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數學知識非常抽象,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常常會采取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無視學生情感的激發與培養,造成學生消極情緒滋生、厭學現象嚴重。小學生雖年齡小但活潑好動,追求創新,喜愛新鮮有趣的事物與活動,如果教師依舊照本宣科,強制灌輸,只會讓學生更加反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消極地面對學習。
對策一:精心設計,激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教師要重視學生積極學習情感的激發,引導學生作為鮮活的生命個體來展開主動學習。而要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就要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彰顯數學學科的魅力。
1.設計懸念吸引學生。小學生雖小但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以精心地來設計富有探索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以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展開主動學習。
2.收集故事吸引學生。故事是學生的最愛,教師可以收集一些數學家的趣聞逸事,或是數學探究過程中的小插曲,抑或是教師自主創編的趣味故事來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帶給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以引發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3.設計游戲帶動學生。游戲教學更加符合小學生好動愛玩的天性,這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如計算較為枯燥,我們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計算大賽,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問題二: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將學生視為信息的接收者,認為學生只要記住教材上的知識點就可以,視學生為接收信息的容器,只重學習的結果,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師封閉落后的教學觀念不符合現代化教學的要求,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缺乏創新,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數學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不透徹,無法從自身做出轉變,依然按照應試教育的要求去教學,使數學課堂缺乏生機,學生缺乏創新能力。甚至有教師錯誤地認為如果學生占據了課堂的主體,那么數學課堂將會失去秩序,不便于管理。按照這種教學方式培養出的學生只是一味地聽從教師的安排,沒有自己的想法,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個性和差異。
對策二:主體探究,讓學生成為探究的主人
在新課改下我們要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實現由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式教學的轉變,以徹底改變學生的被動參與與機械接收,讓學生成為探究的主體,在探究中自主地構建知識。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一講到底,教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與思考,而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時問與空問,引導學生展開主體參與與獨立思考。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這一內容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自主探究,來探究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這樣就可以給予學生更多思考與探究的時問,讓學生有更多的主動權與選擇權,這樣更能展現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富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如有的小組將三角形畫在紙上,然后逐一測量內角度數,相加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有的小組用紙板制作三角形實物模型,將三個內角剪下來拼接成一個角,測量后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此時教師再次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的三角形只是個別的,那么內角和是180度這是個別現象還是本質屬性。這引發了學生進一步的思考,此時再讓學生將一個三角形剪切成兩個,將兩個三角形拼接成一個,來探究剪切與拼接前后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經過學生的一番探究與思考,在教師的啟發下使學生總結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這一規律性認知。
問題三:忽視培養學生數學能力
往往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設計的教學環節都是備課時提前設計好的,缺乏針對性和實踐性。同時,教師為了確保教學內容在有限的時問內講述給學生,在一些提問或者練習的環節上存在走過場的現象,對學生來說是不負責任的。數學教師沒有理論結合實踐,只關心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有一些數學教師單純地給學生布置練習和作業,希望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如果不能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只通過練習是達不到要求的.。數學知識繁多,如果教師不能幫助學生總結和歸納,只會使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在學習中出現越來越多的漏洞。
對策三:激活思維,引導學生創造性學習
現代教學的目標不是將學生培養成知識的容器,機械的運用者,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展現個性,運用知識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以所謂的師道尊嚴、教材的權威來壓制學生,將學生的思維束縛在教材內,而是要鼓勵學生敢于挑戰,勇于質疑,敢于提出不同見解,以引導學生展開富有個性化的學習,創造性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以教師與教材的經典與權威來限定學生,而是要以富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獨立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到教材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開發智力,活躍思維,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學會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總之,教無比境,我們要以新觀念、新思想為指導,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為學生打造富有活力的課堂,實現學生的快樂學習、主動探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新課改論文08-17
新課改初高中數學銜接論文04-27
義教數學滲透新課改理念粗淺體會論文04-27
正確面對小學語文新課改的方法論文04-29
小學數學新課改心得體會02-18
基于新課改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研究論文04-30
關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的論文04-28
新課改下幼兒教育論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