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體會論文
生物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體會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教師必須先認識它,才能應用它,基于以上認識,我校生物組在深刻領會課改理念的情況下有如下一些做法:
在生物課標中提出了三大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期望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使他們對今后的職業選擇和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在教學過程中
一、以校本培訓為載體,更新觀念,提高素質。
轉變觀念、更新理念、提高思想水平。新教材的教學模式是由封閉走向開放,新的課程目標需要我們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活潑,主動參與、主動探索、分析、評價、交流的教學環境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方面都得到發展。為此,我們生物科組的教師努力學習。加強理論和新教材新的課程標準的學習,提高教師素質。
1、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把教師角色的轉換落實到實處,使教師的教能服務于學生的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通過堅持不懈的思想理論學習,不斷地更新觀念。以目標來引領教學,以目標來引導學生學習,讓教師的引導者身份得到充分的體現,也讓學生在一種和諧氣氛中進行學習。
2、課程理念發生巨大的變化:課堂教學不再是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不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學習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學生“學習對自己終生發展有用的生物”,倡導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的新理念。改變了以前單一的考試,從而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熱情。
3、我校生物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定時進行新課標學習,認真學習上級有關精神,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理論。及時進行交流心得、體會。互相之間頻繁進行聽課、交流等教研活動,共同探討如何進行改革才能使課堂更活躍,學生更樂聽、樂學。也經常抓住一切機會走出校門,與兄弟學校共同研討,交流取經,并認真總結,既提高自身素質,又提高教學水平。同時研討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師生作品豐富。
二、課改中合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是上好生物課的關鍵
1、在課堂上,力求突破“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法,尋求和創設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對課本上有的活動大膽進行取舍,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并自行設計一些簡單而自認為好用的方法進行課堂活動,以活躍課堂氣氛。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如在上課時請學生充當小老師,請學生進行討論、板書、講述、做游戲、出模擬試卷等等。針對某個知識點可以讓學生來提出問題,讓老師來回答,課后可讓學生對某些章節出一份自己滿意的試卷,自己找搭檔做再進行批改,這比起老師出卷讓他們來答,學生更感興趣,效果更好。單然,學生剛開始并所出的卷子不一定會讓你滿意,但你要看到他們的熱情,能力。當然也有一些同學出的題目會讓老師意想不到的。老師只起引導、歸納作用,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2、根據氣候特點、環保節日、社會動態及課程等內容進行各項教育,如在“非典、禽流感、流感”時期可調整教學進度把傳染病的內容提到前面學習,并結合形勢進行教育,使學生更能科學認識傳染病,并請學生做以“非典"為主題的手抄報。而且教師把這一主題結合傳染病的知識編入《健康教育》校本課程。還結合課程進行青春期、艾滋病等健康。結合“與環境有關的紀念日和學校環保活動周”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生物學科活動,如進行校園綠化規劃設計;進行環保小論文的匯編;編寫科普報;科幻畫的比賽;結合課堂舉行辯論賽、擬出環保行動計劃、收集或提出環保口號并進行宣傳、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3、充分結合本校優美環境及周邊的園藝場、良種場開發校本課程《園藝》運用講座、實地實踐帶領學生對校園主要樹種進行辨認并制作樹名牌進行掛牌等活動形式讓學生了解一些常見植物、環保等基本知識。
4、充分利用校園資源,網絡資源。我們所采用教材的一些輔導材料還沒有跟上,故而我們采取自制教具,請老師、學生一起動手制作一些簡單教具模型,上網搜集、下載彩圖等使學生能在動手中體會書本知識,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及搜集材料的能力。又可以作授課之用,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形象、具體。
三、課堂中的變化
1、學生角色的改變:
在課堂中,學生結合教師布置預習課文的要求,自主地預習,并給教師提出建議,在實踐課、活動課上采取什么樣的形式和方法上,與老師達成共識后,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如在《研討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教學中,學生建議采用分組競賽、小品表演的形式進行,把一堂枯燥的課上得有聲有色,在《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采用辯論的方式,各顯其才,這樣在課堂中創造了老師和學生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2、教學方法的變革:
在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只是組織者、參與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教學的地點不單單是教室,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選擇合適的地點。如在《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教學中,我把學生帶到操場,每生都抓一只蝗蟲,幾個人一組,通過對比,得出蝗蟲幼蟲與成蟲的差異。通過這節課,再膽小的學生都敢去抓蝗蟲,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對于《物種的多樣性》中的《植物類群》這一節更是利用現有的學校100多種的植物,進行現場講解,課后再制作樹牌給以一個個掛上,不僅對于本年段的學生起到很好的效果,當然也為全校的師生服務,帶來了許多的方便(對花草感興趣的師生再也不要來問我)。還有并非如學校強調的零食不能帶入教學區,在講“微生物與食品”“觀察雞卵的結構”時我發動學生回家找出與微生物有關的食品;生、熟的雞蛋帶進教室,還允許上完課可以將能吃的食品馬上吃掉。使學生感到非常快樂。
在教學上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在《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教學中,本人充分利用教材把其中的各個活動稍做更改,便以讓學生都能參與,如對“人類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利弊”由辯論改為每組收集利弊的資料在進行舉例說明,發表交流意見。對“調查酸雨對本地的影響”因學校及周邊并沒有受到酸雨多大的影響,效果不是很好,我就提了建議讓學生“用鹽酸酸雨模擬液對生物的危害”進行探究。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設計了兩種方案“模擬酸雨測定綠豆種子發芽率”或“模擬酸雨對豆苗澆灌”并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可行的安全的探究,并且作好觀察記錄,在實驗中,好多同學善于發實驗得出方案,觀察記錄得出結論——酸雨對生物的危害非常大。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牢固、長久保留在記憶中。又如對于《物種多樣性》一章,整章內容進行調整歸納,更有利于學生學習。
四、用發展性評價來促進學生發展
在對學生評價方面,我們并不單只看學生的期末卷面成績,我們更看重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等。在以前的基礎上,這學期推出了學生各科的發展性評價手冊,記錄每個學生每個學期的每一個成長足跡,每個方面(具體見學生發展性評價手冊)。但問題也是存在的。每個班級,學生數量多,評價學生中可能出現不夠客觀,教師的工作量太大。每個學科都進行著,學生會出現厭煩,甚至會出現應付。教師在平時教學中盡量利用非規范評價(參見課程、教材、教法20xx、8)如:促其成功:你想的真好;幫其成功:你的想法挺好,能說的清楚一點嗎?盼其成功:別急,再想想等激勵性語言進行評價。
五、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來的實踐,我們采用多種形式、方法進行嘗試,雖有一些收獲,也有不少困惑:如在如此大班的情況下如何開展活動?如何關注年段的每一個學生? 教學資源存在不足:如掛圖是舊教材時使用的,與新教材不配套,有大部分實驗儀器存在不足應如何慢慢解決(每次叫我們所要填寫的要新添增的實驗儀器的參考單也還是舊教材的所以寫了也沒用)?有的實驗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天,我們要如何操作?課時少而功課多應怎么辦?雖有一定的評價體系,但卻很難操作,應如何形成一套更完整更適宜操作的評價體系?等等。
總之,課程改革是一個復雜、艱巨、長期的過程,但只要我們認定這次的課改是大勢所趨,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獲,那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都有待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并與兄弟學校的經驗交流方能形成一套適合本地區的教學方法。
【生物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體會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中的問題分析05-02
繪地圖在地理新課程改革教學中的運用04-30
淺論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論文04-26
談新課程改革中的小學語文創新教學04-29
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教學方式的轉化淺議04-28
新課程改革學習體會04-30
英語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04-20
中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快樂體育”論文05-01
新課程中物理教學的個人體會03-15
生物教學論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