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搞好高中歷史教學的五點體會教育論文

時間:2023-05-03 07:26:36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搞好高中歷史教學的五點體會教育論文

  教師不但要傳授知識,更要育人。如何利用課堂主渠道,提高學生成績,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任務。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初淺的體會:

搞好高中歷史教學的五點體會教育論文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進行能力滲透

  激發興趣的教學內容不能還是初中階段純感性的、表面的、故事性的,而應是情理交融的、深層次的、思辨性的,要有能力的自覺滲透;激發興趣的手段不能是隨心所欲的、自由散漫的,而應從教材與學生現有認識結構的聯系之處入手,圍繞教學目標,服務于教學任務,要有循序漸進的自覺安排。

  首先,在教材與學生已學知識的聯系中尋找突破口。比如,學生在初中學習了美國的歷史,對它比較熟悉,在《世界近代現代史》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歸納如下:1、沒有少年,只有青壯年(指美國沒有經歷封建社會,一開始就是資本主義社會);2、兩步并一步,開國又奠基(美國獨立戰爭同時又是資產階級革命);3、擴張版圖,艱苦創業(西進運動是美國艱苦創業的歷史);4、得天獨厚,站在巨人肩上,工業化起步(指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工業的條件,又能利用英國的發明成果)。這樣歸納,可以溫故知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在教材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中發掘“熱點”。《世界近代現代史》講到了日本的發展史,而中日關系又是一個十分敏感的熱點,在學習日本史的時候,可適當穿插一些中日關系的問題。比如,從古代的友好交往到近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再到二戰后的冷戰對峙,以及70年代后的和平交往。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整理課本知識,又可以提高學習興趣。

  再次,在教材與學生個人思想的聯系上釘上“扣子”。要把學生的思想放到與教材的密切聯系中。

  二、增強歷史教育的實用性,提高歷史的實用價值

  首先,要深挖史鑒功能,充分發揮歷史科學對現實的指導作用。如在治國方式方法上,歷代帝王有所不同,一些君主目空一切,強權政治,結果身死國亡,另一些寬舒政策,國家繁榮,成為歷史佳話,正應了“舟與水”的關系。歷史教學應把這些內容具體化、集中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認識歷史,還能使學生發現許多現實與歷史的某些聯系,這就是歷史在現實中的延伸和發展。

  三、加強歷史與其他邊緣科學的聯系

  比如歷史與文學。歷史本是一幕生動多彩的立體生活畫面,因此表現歷史的教材和教學也應如此,盡可能使愛教育者在生動愉快的文學享受中得到教育和啟迪。在中外歷史上,有無數建功立業的愛國英雄、帝王將相,有無數刻苦求學、奮發向上的文人志士,有無數為國家民族興旺發達而努力奮斗貢獻熱血的人們,他們的光輝業績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張騫出使西域,甘英勇闖西亞,鑒真無畏東渡,鄭和七下西洋,他們歷盡了千艱萬險,付出了巨大犧牲,完成了使命,成為中外聞名的友好使者。

  至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披肝瀝膽、前仆后繼的奮斗業績更是可歌可泣、動人心魄。而這一切都是由一個個激動人心、令人豪情勃發的真實故事構成的。

  四、理清主線,建構體系

  系統的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教材內容看來是支離破碎的,只不過按時間順序進行了編排,這種誤識無疑是學習的最大障礙。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學生編一張知識的“網”。

  首先,在章節內部理出清晰的“目”。這是教學常規最基本的要求,但在高中教材處理上,由于容量大、要求高、重理性,所以務求因果關系明確、邏輯聯系清楚、重點突出,最忌平均用力、照本宣科、盲目拓展。

  其次,在體系中給章節一個準確的“定位”。即闡述清楚每一章節在教材知識體系中的位置。比如《世界近代現代史》第一章,教材把它作為近代史的序幕和資本主義的前奏,其本質內容是以生產力的進步帶來新的生產關系萌芽——手工工場,然后在思想、文化等上層建筑領域引起連鎖反應,展現了16世紀前后人類歷史關頭的風貌。這樣的定位,給了學生一個把握歷史、掌握知識的很好的高度和空間。

  再次,牽出串在章節之間的聯系。即“綱”,“綱舉目張”,“綱”就是教材的主線。如《世界近代現代史》第一到四章,展示了資本主義從破土而出到茁壯成長的“四部曲”——資本主義萌芽時期(16世紀前后)、資產階級革命時代(17世紀——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自由資本主義歷程(18世紀中期——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這樣的揭示猶如登高鳥瞰,讓學生克服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惑,歷史的脈絡清晰可見,歷史的規律了然于心。

  五、隨機訓練,逐步提高

  訓練要立足于教材,滲透于教學,穿插在課堂上。

  首先,不忽視課后練習題,雖然都是基礎題,但都涉及教材的重點內容、主要內容,要結合在講授中,以題為目,邊講邊練。

  其次,教材上的思考題有一定的難度,但以教材為依據,培養思維能力,是課堂訓練的重點。在講授時應隨機訓練、即練即答,注重材料解析能力、評價歸納能力、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做到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不拔高、不游離,在點化中領悟,在積累中提高。

  再次,教師親自精選精編系列練習題,最好一節一練,主客觀題型都有,知識覆蓋面寬,能力層次全,數量適當。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及時消化所學知識,也便于學生提高認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歷史知識包羅萬象,涉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內容。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搞好歷史教學應該不是件難事。

【搞好高中歷史教學的五點體會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搞好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的幾點體會的論文05-02

搞好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研究論文04-27

高中歷史教學論文06-13

搞好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05-02

搞好微機教學的幾點體會05-01

搞好微機教學的幾點體會05-01

搞好新課改下職校農學專業課教學的途徑教育論文05-02

快樂教學的體會的教育論文04-27

教學反思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影響分析論文05-02

如何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論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