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歷史中情景教學與情感教育論文
摘要:歷史一門滲透著情感的課程,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和認識那個我們不曾生活過的時代,體味那時人物的千姿百態與生活的酸甜苦辣。學習歷史是對一個民族更深入的了解,在歷史中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在主流思想的影響下,完善自己的人格。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因此,高中歷史的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以及正確的歷史觀,所以,要結合新課標對歷史教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究以及改革,使其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關鍵詞:高中歷史;情景教學;情感教育
隨著我國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教學要求也發生了變化,要求更加嚴格。那么,這就需要教師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進行素質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并結合歷史教學的特點融入新的教學思維與教學方法,比如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本文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情景教學與情感教育,如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與愛國主義情感。
1現今高中歷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現下高中歷史的教學中仍以考試為主,照本宣科,劃重點,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沒有發揮歷史教學中應有的作用,本應是充滿趣味的課程,結果搞得很多學生不是很感興趣。教學情境設計的不合理,枯燥無味,沒有將學生帶入到歷史的世界中去,使學生無法感受到歷史的有趣性,以及不能與歷史情感產生共鳴,缺乏歷史情感的教育,那么,學生便會覺得這和難懂的哲學課沒有區別,也不會從我國豐富的歷史長河中找到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也就不能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愛國主義精神。同時,教學情境設計不合理。多媒體等先進教育手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為高中歷史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是部分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創設時,忽視了教學內容的難易和學生的實際需求,生搬硬套別人的東西,片面的實現了課堂氛圍的活躍,但是學生缺乏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對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但是另一方面,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也并不是很熱衷,甚至有些學生會認為學習歷史沒有實際的用處,除了將來做歷史老師,否則這些東西便不會再用。這是學生對于歷史學習錯誤的認識。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這方面的引導,利用情感的教育使學生明白歷史學習對于個人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2在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方法
高中的歷史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必須加以及時的解決。為改變教學現狀,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需要教師運用自己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激勵和引導,將歷史中的非情感因素轉化為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真正的完成高中歷史教學的目標。那么,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準備。
2.1設計合適的情境教學:適合的情境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首先我們在準備教學的時候,可以使用各種的圖片、視頻、音樂的等來豐富課堂。比如在講到宮廷音樂的時候可以放一首現代使用那些出土的編鐘等樂器創作的音樂;再如講到《楚辭》的時候可以播放別人讀的音頻,或者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從而體味里面的思想情感。當然,如果有實物是最好的,就可以給學生看看或者摸摸這些有歷史印記的物體,從觸感中體味當時,從而更容易的產生情感的共鳴。或者在講到一些歷史典故的時候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體味人物的情感,與歷史人物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再次,教師可以借助生活情境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這就需要教師挖掘歷史教材中的感情因素,將學生置于歷史的現實生活中,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歷史的真實感。當然在現實社會中布置歷史生活情境有一定的難度,這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相應的歷史畫面,拉近歷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刻印象。此外,老師也可是設置課外的情境教學,選擇典型的歷史遺址讓學生參觀,為學生直觀的觀察提供平臺,進而使學生領略到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變化,不僅鞏固了基礎知識,而且培養了解歷史學習的興趣。歷史遺址是最好的教學工具。在歷史遺址中,學生可以深切的感受到當時的生活面貌,了解當時的生活百態,以此來增加對于歷史學習的積極性。
2.2進行情感教育,以情動人:首先,教師在課堂情境的創設中要用形象去誘發學生的情感,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教育機智,只有教師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歷史教學中,對民族英雄充滿敬意,就會對學生的感情產生影響,進而喚起學生的愛和恨。比如在講到中國近代的屈辱史的時候,剛講到南京大屠殺是,朗讀的語氣加重,情感憤慨,唇齒間要顯示出無比的憤怒之情,以此來調動學生的情感。或者可以找出英雄人物的詩歌,比如譚嗣同就義時喊出的詩句,就可以拿在課堂上進行朗讀。詩句有時往往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其次,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注意語調的輕重緩急,在講到民族運動時,可以高昂一些,在講到民族屈辱史時可以低沉一些,情感更加豐沛一些,使得學生的情感也起起落落,這樣學生便會在這樣的有感情的課堂中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在歷史學習中培養自己的愛國精神與愛國情懷。此外教師要合理的使用體態語言,即通過面部表情、語言表情以及身段表情等有效的傳遞感情。這樣的情感更加具體可感,學生能夠明確的從中體會到教師內心的情感。
2.3設計課堂小活動:一個豐富的課堂不僅需要老師也需要同學的高度參與。那么,組織一些課堂上的活動遠比只是老師單純的講有趣的多。可以編排歷史故事,可以唱有關歷史的歌,可以作一首詩,等等。只要是有關歷史的活動都是可以搬上課堂的,這樣不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進行歷史學習,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與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3結束語
總之,歷史課作為一門具有人文情懷與教育意義的課程,就必須發揮它該有的作用,而不僅僅是升學的工具以及以后工作的籌碼。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避免這種思想的產生,以積極的心態去進行歷史教學,那么,學生才會認識到歷史的學習并不是他們所認為的那樣可有可無,才會認識到歷史學習的重要性,那樣我的在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并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參考文獻:
[1]王子涵.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D].首都師范大學,2013.
[2]郭建勛.論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D].福建師范大學,2012.
[3]覃麗燕.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高中歷史中情景教學與情感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中專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研究論文05-02
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論文05-02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無限魅力教育論文05-01
幼兒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論文05-03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之我見04-29
政治理論教學中情感因素的運用論文04-26
幼兒教育中情商的培養論文05-02
高中歷史教學論文06-13
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狀及實施策略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