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依托教材改革歷史教學內容
近幾年的高考歷史試題越來越重視學科能力的考查,其落腳點大都在教材的理解深化方面。試題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為依托,滲透著大量引伸出的知識和觀點。實踐使我們體會到,傳統(tǒng)的“以本為本”式的教學早已過時,脫離教材搞“題海戰(zhàn)術”也難以奏效,出路在于改革歷史教學內容,以唯物史觀為依據,對教材所述的歷史知識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發(fā)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積極的態(tài)度迎接時代和社會的挑戰(zhàn)。
一、理解歸納理性歷史概念
歷史概念是對事物的抽象與概括,反映了人們對歷史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特征的認識程度,是理解歷史知識的起點,也是考查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內容。它分為史實概念和理性概念兩大類,前者教材中一般有較詳細的介紹,后者卻大都沒有系統(tǒng)的、完整的定義,而是寓于分散的歷史知識的表述之中,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深層次理解和高度概括,促使其真正掌握要領。理解理性歷史概念須把握四個方面的要素:①概念的外延,即量的屬性;②概念的內涵,即質的屬性;③概念的屬種關系;④概念的定義。例如“民主革命”這一概念,外延包括中國近現(xiàn)代史和世界近現(xiàn)代史;內涵指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屬種關系上有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定義為:民主革命主要是反對封建地主階級、封建專制制度的革命,在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還同反帝聯(lián)系在一起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此類問題很多,如專制主義、市場體系、政治格局、帝國主義等,理應成為課堂教學內容的一部分。
二、追根求源,理解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
任何歷史事件的產生和發(fā)展都是有其原因的,事物的原因反映著客觀事物的普遍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現(xiàn)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知識編排順序等緣故,有的歷史事件的原因分析得不夠全面,如中國史的許多重大事件沒有從國際大背景去分析,有的歷史事件沒有分析其原因,只是在事件發(fā)生前的一些歷史現(xiàn)象的表述中有所隱含。對于這些教材分析不透或根本沒有分析的原因,也必須視為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師要在全面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礎上,善于使用“為什么”,把學生帶入探究性的學習領域中。
原因的分析可依據具體的歷史事件,首先確定是尋找根本原因與具體原因還是內因與外因。歷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內因是導致事件發(fā)生的決定因素,一般要看與該事件相關的根本矛盾。歷史事件的具體原因和外因,是影響事件發(fā)生的諸客觀因素,一般可以從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去尋找。其次再分析與該事件相關的歷史內容。例如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教材中只講了過程和影響,那么它為什么能夠產生呢?結合在此之前發(fā)生的歷史事件可知,根本原因是因為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各主要國家的確立和發(fā)展,要求有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生產力。具體原因有:①政治上,進一步掃除了阻障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封建勢力;②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殖民掠奪提供了大量物質條件;③科技文化上,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科技的不斷進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④思想上,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提供了思想基礎通過上述分析,學生對第
[1] [2] [3]
【如何依托教材改革歷史教學內容】相關文章:
簡論依托企業(yè)的高職教材改革04-30
《微機原理及應用》教材與教學內容改革思考05-02
依托語文教材,滲透科技思想04-30
以教材為依托 實施研究性學習04-30
依托教材,提高學生生物實驗能力04-29
基礎物理教學內容改革的設想04-30
基礎物理教學內容改革的設想04-30
土壤肥料學教學內容改革初探04-29
電子工藝實習教學內容的研究與改革04-29
《國際金融》教學內容改革研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