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模式比較

時間:2023-05-01 02:16:28 經濟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模式比較

2002年6月,我們代表團一行赴美國對其社會信用體系的基本模式、發展現狀、特點以及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進行了考察。代表團先后走訪了美國三大消費者信用調查機構(Experian、Equifax、Transunion),參觀了個人消費信用調查公司的數據庫;走訪了美國最大,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企業信用調查機構——美國鄧白氏公司(Dun&Brastreet);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等政府信用監管部門和美國消費者信用協會(CDIA)等行業管理組織分別就信用行業管理的法律架構、政府監管方式,以及行業自律等問題進行了座談;并與相關的銀行、工商企業就信用產品的市場需求問題進行了多角度的探討。通過訪問、座談和參觀,使我們對美國信用管理體系的體制模式、總體架構和基本內涵有了一個總體的了解。

  與此同時,我們還訪問了設在華盛頓的世界銀行有關機構,與專題研究全球信用體系的資深專家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座談和討論,聽取了他們對全球范圍內不同國家信用體系基本模式的分析,并得到了他們對歐洲及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公共信用調查機構與私人信用調查機構進行比較研究的相關報告。通過討論、座談和參考他們的研究結論,再結合對美國的實地考察,使我們對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模式問題有了初步的了解,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啟示,并引發了我們的深入思考。

  我國目前正處在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初期,結合我國的國情和信用體系發育的現狀,選擇什么樣的信用體系模式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一、公共征信系統與民營征信系統:兩種不同的征信模式

  (一)美國社會信用體系是以民營征信服務為特征的市場化模式

  考察中我們看到,美國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以市場化運作方式為主體的具有鮮明特點的征信國家。其具體表現是,不僅具備了較為完善的信用法律體系和政府監管體系,而且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相伴隨,形成了獨立、客觀、公正的,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方式建立,并依據市場化原則運作的征信服務主體。美國的征信服務機構,都是獨立于政府之外的民營征信機構(或稱為私人信用調查機構),這些機構具有如下明顯特征:

  1.在機構組成方面:美國的信用調查機構主要由私人和法人投資組成。美國沒有公共信用調查機構,其信用調查報告幾乎全部由民營調查機構提供。從征信機構的結構看,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美國存在著數千家信用調查公司,在此之后,由于競爭的加劇,特別是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使得美國的征信行業進入了一個明顯的市場整合期,通過兼并和合并,征信機構數量大幅度減少。據美國消費者信用協會(CDIA)提供的資料,消費者信用調查機構由原來的2000余家減少到目前的400家左右,由此帶來了征信市場集中程度的顯著提高。目前美國的消費者信用報告主要由前述的三大征信機構提供,其余的小型征信公司只在某類業務或在一個較小的區域范圍內提供服務。在企業征信服務方面,鄧白氏公司則幾乎占據了美國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

  2.在信息來源方面:民營征信機構的信息來源廣泛。在美國,消費者信用調查機構的信用信息除了來自銀行和相關的金融機構外,還來自信貸協會和其它各類協會、財務公司或租賃公司、信用卡發行公司和商業零售機構等。其方式是由征信公司與上述機構自愿簽訂協議,由后者按協議約定向征信機構定期提供信用信息。企業征信公司搜集的數據來源與消費者征信有所不同,主要是美國各公司定期提供的公司內部信用信息和一些政府公共信息,而不是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的信息。多數銀行不向信用調查機構報告它們的企業信貸數據(主要是出于競爭和保護商業秘密的目的)。

  3.在信用信息內容方面:民營征信機構的信息較為全面。不僅征集消費者的負面信用信息,而且征集正面信息。特別是在對納稅人的基本信息數據、稅收狀況信息、企業地址、所有者名稱、業務范圍和損益表以及破產記錄、犯罪記錄、被追帳記錄等方面,民營征信機構的數據更多、更全面。

  4.在服務范圍方面:美國消費者信用數據的獲取和使用要受國家“公平信用報告法”及其它相關法律的約束,只有在法律規定的原則和范圍

[1] [2] [3] [4] 

【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模式比較】相關文章:

論我國信用體系的建立與完善05-01

加快建立我國現代信用體系思考04-29

建立我國現代信用體系的初步構想04-28

試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04-29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汕頭05-01

淺談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及企業信用規范04-29

建立信用記錄查詢體系是市場經濟的迫切需要04-30

花生再生體系的建立05-02

喙尾琵甲DNA提取方法比較與AFLP反應體系的建立05-03

建立新的思維模式是構建低碳社會的基礎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