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城鄉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論文
論文摘要:信息技術具有“知識傳播快、覆蓋面廣、資源共享”的優勢,科技的進步賦予了教育事業全新的內涵。當今時代,通過實現教育信息化均衡發展,讓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一樣在網上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力量,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學校之間在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以最大程度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迫切需要。
論文關鍵詞:教育信息;城鄉學生;優質教育;共享資源
教育信息化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建設、信息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教育發展的全局。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踐中要不斷創新思路,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大力推動城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從而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加強:
一、緊貼教學,開發教育信息化資源
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通過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資源建設中,緊貼教學實際,根據教師課堂教學、師生課余學習等方面建設資源。一方面可整合已有資源,改造整理現有的各種資源庫群,建成教育信息管理數據庫;另一方面,要積極發掘與開發各種優秀資源,如邀請專家教授在網上講解新課改示范課,進行各類講座;組織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青年教學骨干教師等最優秀的教師開設“初中同步課程”、“小學同步課程”的網上授課,免費向市內所有中小學開放,并免費提供大量與課程緊密相關的資料、試卷等。這些方式可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的個性化。為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為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為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為農村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農村一些中小學,由于學科結構不合理,有些科目如信息科學、英語等根本無法開課,這些科目的師資也不是通過短期強化培訓能夠解決的。這關系到農村學生的全面成長和學校的穩定發展,必須及時向這些學校注入新鮮血液。
(一)補充農村缺編地區優秀教師
進一步擴大師范生免費教育規模,結合“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選派合格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和城區教師到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中小學任教,明確規定服務期和相關待遇。針對農村學校規模、班額相對偏小的情況,市教育局在編制標準較緊的'情況下,要確保農村學校滿編,并允許少量超編,以便安排教師脫產培訓。
(二)實行輪崗支教
輪崗支教重點是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扶持力度。建立城鎮學校“對口援助”農村學校制度,落實城鄉教師常年的、經常化的交流與學習,是解決城鄉義務教育師資不均衡的一項可行的措施。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教育主管部門出臺相關制度,要求每所城區優質學校和農村示范性學校對口援助1-3所農村薄弱學校,連續五年,每年從示范性學校選拔部分中層干部或骨干教師到農村學校掛職擔任校長,從市教研室選派教研員到農村薄弱中小學掛職擔任校長和教學專干,促進農村學校管理水平、教研教改水平的提高。(2)選派城鎮一些經驗足、水平高、能力強的骨干教師,深入到農村尤其是偏遠地區規模小、專職教師缺乏的學校開展流動教學服務,承擔英語和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教學任務,幫助農村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改善農村學校生源質量
學生生源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城鄉學校教學質量。如果智力水平和綜合素質高的學生集中在好學校一起學習,各方面相對落后的學生集中在薄弱學校一起學習,那么,對于處在身心發展關鍵時期的青少年來說,他們所受到的環境影響明顯不同,無法體現出義務教育的公平原則。因此,我們要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著手提高農村學校生源質量。
(一)規范招生秩序
按規定,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在戶籍所在地劃片、免試、就近入學,任何公辦初中學校不得以各種名義舉行升學考試,但在實際過程中,一些城區初中往往通過各種考試到鄉鎮小學選拔優生,搶奪農村優秀生源。市教育部門應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出臺的中小學招生考試政策,合理分配各層次學生生源。對于初中升高中的招生,縣市重點高中應該按照全市各所初中的學生比例把60%的招生名額分配到各學校,優先考慮農村學校的擇優選送。擇優選送應公正公平,經過推薦、考核、成績、公示等,才能錄取。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對招生工作的監管,對違反國家政策的學校和單位予以嚴厲處罰。
(二)充分發揮社會育人功能
各鄉鎮和村委會要積極籌措資金,充分利用農村土地資源優勢和自然環境優勢,加強學生活動場地建設,新建體育運動場所、社會勞動實踐基地、德育基地,等。同時,要成立農村教育委員會,吸收社會各部門共同參與,分工負責,齊抓共管。每學年每學期都要制定計劃、出臺方案、采取措施,主動配合農村學校開展學生社會教育活動,如為學生舉辦各種講座、展覽,組織學生幫助孤寡老人種植花木、飼養家禽等等。縣城有關部門要成立社會義務教育服務隊,定期深入到農村學校開展各種活動,豐富社會教育內容,拓寬社會育人渠道,對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素質進行良好的社會教育。
參考文獻:
[1]楊東平2006年:中國教育的轉型與發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2]段治乾,教育制度倫理研究[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3]彭世華,縣城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城鄉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學校共享型資源庫建設論文01-28
淺談淮委信息化資源的整合與共享論文06-11
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研究論文11-23
重視教學資源庫建設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的論文06-18
高等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分析論文01-11
遠程教育資源共享對策研究論文01-18
試論信息化進程中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