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教育援助的思考的論文

時間:2024-11-12 18:45:42 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教育援助的思考的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考察貧困大學生的現狀,認真分析了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教育援助的意義,積極探索構建層次清晰、內涵豐富的貧困大學生教育援助體系。

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教育援助的思考的論文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 教育援助

  貧困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群體,他們的問題不僅僅是單純的個人問題,更是關系家庭與社會和諧、公正、穩定的問題。貧困生的教育援助因此而成為教育界的一項重大課題。在當前大學生數量劇增,貧困大學生問題日益凸顯的情形下,對貧困生做到認定程序科學化、救助項目多元化、管理手段現代化、教育對象層次化的教育援助一體化是非常必要的。對貧困大學生的教育援助并不僅僅等同于經濟上的援助,而是一個系統的、整體的社會工程。

  1 貧困大學生現狀的考察

  1.1 概念界說

  一般認為,貧困大學生是指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教育費用,或者支付教育費用很困難的學生。在筆者看來,經濟上的困難是狹義上的理解。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這一概念的認識應該更加深入。大學生正處于在青年中期向成年人轉變的過程中。這正是人身心發展由不穩定、不成熟向穩定、成熟發展的關鍵時期。人們這一時期的心理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產生波動和偏差,從而產生許多矛盾。如自卑感和自豪感的矛盾、念舊感和新鮮感的矛盾、依賴感和獨立感的矛盾、孤獨感和強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矛盾等等。受心理情緒的影響,貧困大學生就更加容易產生思想上的偏差。因此,我們可以這樣來界定“貧困大學生”,即在生活上表現為低于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從而難以支付各種學習費用的高校學子,同時也指因此而影響到其心理和其他方面發展的特殊群體。

  1.2 貧困大學生的分類與特征

  (1)分類:我們根據貧困生的各種表現將其分為以下幾種:一是經濟貧困大學生。這是指由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構成的群體。目前,他們的比例逐漸增大,少數特困生甚至面臨輟學的境地。二是心理貧困大學生。是指受經濟上的影響,一些心理品質不完善而產生情緒上不穩定的學生。目前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人際障礙、適應性心理障礙、情感交往方面的心理障礙、行為意志障礙、品德方面的人格障礙等。三是學業貧困大學生。即由于經濟上困難,自身的心理素質不過硬,導致學習能力和學業成績較差,從而產生了厭學或者逃學等行為的大學生。

  (2)特征:根據我們對貧困大學生的分類,可以總結出這一群體的特征:一是缺乏必要的經濟生活資料是貧困大學生所共同的特征,也是其貧困的根源所在。據有關調查顯示,有70%以上的貧困大學生來自農村,其中又有57.6%的來自“經濟落后地區”。二是大多數有心理上的不穩定因素存在。從各種調查研究的情況顯示來看,大多數的貧困大學生在心理上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三是來源復雜,即主體的構成并不唯一。從總體上講,貧困大學生主要來源于“老、少、邊、山、窮”等經濟欠發達地區,但也有來自東部沿海地區或大城市的。有的是本身家庭貧困,收入沒有保障;有的是因父母一方已故或者雙方離異;也有的是由于疾病或者自然災害的捆擾,根本無力支付其他諸如學習、住宿等方面的費用。

  2 貧困大學生教育援助體系的構建

  教育援助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通常而言,教育援助主要就是對貧困大學生的經濟援助,使他們基本上能夠擺脫經濟上的困擾,可以比較安心的從事自己的學業。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貧困大學生的心理援助、擇業援助、法律援助等其他方面。貧困大學生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從社會公平的角度出發,理應當受到更廣泛和更深入的關懷。

  2.1 經濟援助

  大學生經濟援助主要就是一種來自各方面的資助,它是整個教育援助的一個基本前提。大學生經濟資助的政策協調著國家、學校以及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紐帶,也是多種社會力量作用的結果。經濟援助的主體分為國家、高校、社會三種。國家是對貧困生經濟援助的主要承載體,發揮著資助貧困生的主導作用;高校是政策的執行者;整合社會資源可以更好地解決貧困生救助問題。

  2.2 心理援助

  我們在對貧困生進行經濟上援助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其心理上的關懷。心理援助是整個教育援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亟待加強的一個環節。從某種意義上講,心理援助的好壞關系著整個教育援助的成敗。對貧困生的心理援助是全社會的責任。國家可以從法規角度對貧困生心理教育加以斧正。高校對貧困生的心理援助除了由專職輔導員和班主任來關懷貧困生的心理健康之外,還應當設置心理教育課,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委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等。社會力量是心理援助體系中一個十分龐大的、亟待開發的環節。如新聞媒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也能間接但有效地對貧困生進行心理援助。

  2.3 擇業援助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大學生就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與挑戰。貧困生就業要承受經濟壓力和巨大的心理壓力。這就要求在我們對貧困生進行的教育援助中必須包含擇業援助。第一,國家應該為促進貧困生就業鋪平道路,通過調整政策性、完善機制,為畢業生就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第二,高校應當通過健全校內機構和機制,構筑強大的、快捷的、開放的信息平臺,完善校內招聘制、吸引各種層次的單位進駐校園等幾個方面著手解決貧困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第三,企事業單位、社會媒體和社會團體組織等也是對貧困生擇業援助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2.4 其他援助

  在對貧困生的教育援助中,除了最主要的經濟援助、心理援助和擇業援助之外,我們認為,它還包括學業援助、醫療援助、法律援助等,這些都是教育援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學業援助是在貧困生學習期間對其進行學業上的幫助,其主要實施者是貧困生所在高校的老師和同學。醫療援助則是基于學生普遍醫療保險之外的、在醫療上給予貧困生的一些優惠,其主要實施者是貧困生所在的高校及其附屬醫院(有的是當地醫院)。法律援助又兩層意思:一是要使對貧困生的援助有相應的法規保障;一是要讓貧困生在自己的各種學習和生活中,其合法利益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護。就目前來講,法律援助的主要實施者是國家的相關法律保障部門以及高等院校。

  3 構建貧困大學生教育援助體系的意義

  3.1 教育援助的社會功能

  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教育援助不僅僅是貧困大學生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是一個社會文明健全的體現,是社會正義原則的體現。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教育援助有著重大的社會意義。

  首先,有利于建立一個人人受益的社會。人人受益就是指社會發展的成果對于絕大數社會成員來說應當具有共享的性質。高校貧困大學生屬于社會弱勢群體的一部分,他們作為社會群體之一員應當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因而,當貧困大學生受到積極援助時,人人受益的社會也就向前推進了一步。

  其次,有利于創建一個機會平等的社會。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援助,一方面能使他們平等地享有學校、社會提供的資源,從而能和其他大學生站在同一個平臺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展完善自己;另一方面能使他們進入社會之時,因為擁有相對平等的知識和能力而能和其他大學生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所以,創建一個機會平等的社會必然要求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援助。

  再次,有利于創建一個發達的社會。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援助就能保證他們順利地完成學業,更好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他們將來也就能更好地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為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積極做貢獻。

  3.2 教育援助的個體功能

  對貧困生教育援助除了體現社會文明健全、正義進步等意義之外,還具有個體功能的作用。教育援助是促進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必要,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

  首先,對貧困生的教育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貧困生的經濟壓力,調節了貧困生的心理平衡,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教育援助可以淡化貧困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產生的隔閡。這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其次,對貧困生的教育援助有利于其個人的全面發展,也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與人的全面發展。教育援助有助于確保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權利,在平等的基礎上,可以促進高校貧困生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同時適時的教育援助有利于提高對大學生群體教育的總體效果,這對于全社會的人都是一個標榜和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希庭.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宋慧.大學貧困生抑郁狀況調查與教育對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5(5).

  [3]李慶豪,沈紅.我國大學生資助政策的優化與重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3).

  [4]張成.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與對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2).

【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教育援助的思考的論文】相關文章:

對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分析及思考論文05-03

關于貧困文化的思考04-26

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04-30

法律援助的貧困證明怎么寫06-27

西部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幾點思考論文05-02

小議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思考論文09-16

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思考論文05-04

大連大學生就業援助“兜底”1263名貧困生04-29

對大學生創造力培養的思考論文05-01

對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管理及思考論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