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初中化學中學困生的思考論文
不同學校的學生,其學習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即便同一班級的學生,其學習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所以一定數量學困生的存在是合理的。學校是培育人的搖籃,責任就落在教師肩上,讓后進生的轉化,正是教師最費心思的工作,己經有很多人在這方面作了比較詳細的理論剖析。但在具體實踐中,操作性不強,效果不佳。在教育教學中,對后進生的輔導抓得不實,后進生求助無援,從而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方向。在學校、在班內不遵守紀律,甚至輟學,逐步流向社會,犯罪率不斷上升。所以這些年來,我不斷觀察、思考、總結,發現學困生的造成有多方面原因。
下面結合九年級化學教學,談談我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以求拋磚引玉。
一、所謂學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學習存在相當困難,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一部分學生。形成的因素大致有下列三方面:
1.教學環境因素
一是初三學生與化學的第一次接觸,稍不留神,學習懶散,跟不上教師上課的節奏,就有了學習負擔;二是新學期剛開始有的教師在備課、批改作業、個別輔導等環節沒有進入角色,有些松懈,這樣導致一些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沒能引起足夠重視,知識基礎不扎實,對后續學習造成不利影響。三是實驗室的輔助工作跟不上,許多緒言中的趣味實驗、探究實驗和分組實驗不能得到真實體驗,這樣就使教師無法充分利用學生對化學的新鮮感來培養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影響了后續學習。
2.家庭及社會因素
一是有的學生結交社會閑雜人員,沾染了社會上不良習氣,變得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甚至有參與打架斗毆現象;二是有的學生家長經常吵架,使其心靈受到傷害;三是父母離異現象,孩子不能得到父母全面關照;四是孩子跟著爺爺和奶奶生活,爺爺奶奶溺愛孩子,使其養成許多壞習慣;五是有的學生父母沒什么文化,卻成了生意上的暴發戶,學生成了富二代,在物質上比其他學生超前消費,只顧吃喝玩樂、追求時尚,他們的心態是:讀書不是唯一出路,成績雖不好,有父母金錢為我鋪路,這樣的學生會給班風帶來很大負面影響;六是有的學生家中學習環境惡劣,父母不給孩子樹立好榜樣,還以不良行為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如抽煙、酗酒、打麻將、玩低級趣味游戲,結果孩子往往無心學習,最多混個初中文憑。
3.學科因素
化學具有文科特色,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內容多、知識碎,大多是實驗結論,很多知識只能知其然,而無法探究其所以然,理解了但沒記住,或死記硬背但不理解,都不可能學好化學。其實化學學科的連貫性極強,一環扣一環,所以一旦形成某個薄弱知識點,后面的學習就很困難了。
二、轉化化學學困生的對策
由于形成原因的多樣性,導致化學學困生有所不同,因而我們不能把所有學困生都簡單歸結為“腦子笨”或“不用功”。教學中應根據學困生的不同特點及產生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對癥下藥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轉化效果。
1.對智商不低但很聰明的學困生教育教學對策
這類學生以男生居多,反應快,接受能力強,好動、貪玩,在學習上投入時間少,故長期積累起來,使成績不理想。教師一旦對他們加以正確引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成績就會很快上去,就可以摘掉學困生的帽子。一般采取兩種方法:一是激勵,如吸收他們參加化學課外小組,組織他們開展小創造、小發明、小實驗、小制作、小論文等第二課堂活動,不但能增強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還能使他們在施展才華的同時對自己更自信,更堅定了“我能學好化學”的信念。二是教師在課外增加對這類學生的感情投資,讓他們喜歡化學,主動在化學上投入精力,還要對他們學習上暫時出現的問題加以彌補,使其將成績提高上去。三是一般初中學生都有表現欲,可任命多個科代表、興趣小組長等,要利用年輕人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好學生是夸出來的”,不要吝嗇表揚。
2.對偏科而導致的學困生教育教學對策
這類學生并非智商低下,因為他們并不是所有學科都學不好。可能由于化學教師的個人素質和個人魅力原因,導致學生對化學不感興趣,也可能由于學習方法不正確,總之他們學不好化學。那么教師要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方法,如怎樣觀察分析課堂實驗,怎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筆記,課后怎樣復習等。若由于化學教師的個人素質與個人魅力原因,那么教師就得尋找自己的原因,使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增強課堂語言感染力,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學生就更容易接受教師。
3.對智商不足的學困生教育教學對策
這類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都比較差,但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較好,意志較強,勤奮堅韌,較長時間的學習困難,知識障礙累積太多,造成自卑心理,導致缺乏自信,喪失學習興趣和動機。對這類學困生的轉化重點是通過課外個別輔導方式,幫助他們分析具體的知識與技能障礙,使他們逐步提高學習能力。
4.對動力不足的學困生教育教學對策
他們的能力水平基本屬中等,但學習態度、習慣、意志等明顯低于第三類學生,因學習動力不足而導致能學但不想學。這類學生中獨生子女多,經濟條件較好,但意志力、毅力較差,對成才無熱情,因而學習上無動力。有的家長對子女不抱太大希望,這也是學習無動力的重要原因。對動力不足學生的轉化,首先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使其認識到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意義和責任。通過家長、教師及學生三方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激勵起學困生學習的動機,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其次必須長時間進行個別輔導,從而使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從而形成學習的動力。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轉化后進生,要轉變其學習習慣,掌握和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無定法,但不可無法,教師就是學生學習的標桿,為其指引方向,解答疑難,踏踏實實學習,會跨入優生行列,做一個合格的學生,這就是每個教師的愿望。
【對初中化學中學困生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思考論文04-30
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體會論文04-27
司法改革進程中的理性思考論文05-01
小學音樂教學中留白的思考論文05-02
學困生的成因分析論文05-01
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探究與思考論文05-02
幼兒園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思考論文04-27
幼兒園科學教育中教與學的思考論文04-27
開征遺產稅中幾個難點的思考論文04-29
初中化學教學在生活中的整合與應用論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