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司法改革進程中的理性思考論文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人民法院所承擔的調整、規范、裁決人們在民商事、知識產權、刑事、行政等方面關系的職能與作用越來越突出。與其相適應,社會公眾追求司法公開、公正、民主的要求也更加強烈。黨的十六大對我國司法體制改革和改革司法機關的工作機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隨著審判方式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審判組織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經過前一階段改革,審判組織已不斷趨向完善。但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前的人民法院審判組織設置及做法仍然有許多亟待改進之處,理論界和司法界存在不少爭論,筆者認為審判組織改革的思路要進行準確定位,以期有利于改革的不斷發展。
一、審判組織改革的目標定位
司法體制改革首先應該是審判組織改革,從體制上保障審判組織能夠依法獨立辦案,獨立行使審判權,減少和克服來自法院內部和外部的過度干預,確保審判獨立、司法公正,最終實現法官獨立,走向法官負責制,當然這是法律的理想狀態,也是改革的最終目標。然而任何改革必須結合實際,考慮時間性和地域性,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們的審判組織改革應該有步驟、分階段的進行才能取得成效,實現最終目標,如果要想一步到位,則欲速不達。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逐步改革有礙于實現目標的有關制度,以及一些傳統的習慣做法。筆者以為,中國現行的審判組織形式不能完全拋棄,其有存在的社會條件和司法基礎,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完善,充分運用好,使其發揮最佳作用,為實現法官獨立——法官負責制準備條件。
我國現行審判組織存在的必要有以下五點:
其一,現行審判組織體現了我國政治體制的一項基本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貫穿了一個民主、監督、制約的思想,以合議制、集體討論的方式決定問題往往比單個人或數量較少的人討論決定問題要可靠得多,尤其是在現行的整體司法體制下,加之法官整體素質偏低,獨立執法能力較差,由具有一定數量的群體充分發揮各自的智慧與見解來討論決定問題,彌補法官個人的知識、經驗和執法能力的不足,其優點更為明顯。
其二,有利于保持司法體制的完整性。現行的司法權是在人大監督下行使,各級法院的人、財、物均由同級的黨委、政府管理和支配,法官行使審判權不僅受到同級人大的監督,而且受到同級黨委、政府的監督和制約,同時還受到同級檢察機關的法定監督,這種體制下的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憲法地位得不到保障,法官更難于完全獨立,因此在對法院、法官的管理模式與運作未有質的改變的現有司法體制下,只有保留現有的審判組織形式,與社會發展同步。
其三,現代司法理念還未深入人心,社會接受程度還不夠,法院的司法權威和司法威信嚴重不足。我們在理念上要維護司法權威,樹立司法公信力是至高無上的,法院的各種裁判不容否認,正如美國聯邦法院的一位大法官說過:“我的判決之所以是不可推翻的,不是因為我的判決是正確的,恰恰相反,我的判決之所以是正確的,是因為我的判決不可推翻”。但是實踐中我們大部分的法官素質與職業化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業務水平還不高,其判決在不同部門及單位的監督下,還不能保證具有不可爭論,不能保證其判決的完全正確性,當然,訴訟制度上的不足對之也有較大影響,種種因素造成了司法缺乏權威性。
其四,法官的經濟狀況,與其責任、義務不相對等。法官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法官應盡量避免以營利為目的的活動,因而不可能從其他途徑獲得收入,薪金是其唯一的收入來源,國家應保證法官享有相對優厚的待遇。但長期以來,法官沒有自已的工資序列,參照的是公務員序列,不具有具體可操作性,而且黨委、政府的各種攤派導致有的基層法院的工資待遇不能保證,而法官
[1] [2] [3] [4] [5]
【司法改革進程中的理性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理性在感性中的交織論文04-30
關于農村職業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04-29
市場化改革進程與企業誠信建設論文04-28
改革進程中的中華民族凝聚力04-27
關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04-30
生物工程課程改革思考論文04-27
在理性中“感動”,在說教中“陶冶”論文04-30
全球化進程中主權的讓渡與回歸的若干思考05-01
對幼兒園區角環境創設的理性思考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