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城市餐飲產業集群空間格局的形成原因論文
1與城市空間結構演進的關系分析
根據《廣州城市建設總體戰略概念規劃綱要(2000-2020)》提出的“南拓、北優、東進、西聯”的空間發展策略,以大型項目為導向,廣州每年以平均200億元左右投入市級公共服務設施和人型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多個新中心快速崛起:珠江新城、琶洲地區、科學城、大學城、生物城基本建成,且自云新城、新客站地區、南沙中心區等一批新中心建設已經啟動。這些新中心的建成即建設啟動,推動著城市格局的不斷擴展,促進了城市空間結構的人幅度調整,從單中心逐步向多中心轉變。由此可見,廣州市的城市空間結構已從圈層結構向多中心組團結構演變,即現廣州城市空間結構基本實現了新中心快速崛起,多中心城市已現雛形。
廣州市城市餐飲產業集群的空間格局及其特征直接受到了城市空間結構的演變影響,即中心城區密集分布形成多核心,并向外圍擴散遞減。發展較為迅速的菜系則受城市空間結構影響越大,從粵菜的“雙核心”分布也可看出,廣州市餐飲產業集群在多中心城市空間結構發展的作用下,逐漸形成了以多核心形成中心組團并向外遞減的空間格局特征,如天河體育中心核心區、北京路核心區、新荔枝灣核心區等。
2與商業布局的關系分析
餐飲企業的建設成本投入各不相同。因此,成本投入較低的小規模餐飲企業在城市各個地區均有其發展空間,甚至能由其中一家受歡迎的餐飲企業或者該地段的開發建設而帶動形成餐飲企業集聚現象,從而出現自下而上的資源察賦型餐飲產業集群。而大規模餐飲產業集群成本投入高,且主要服務于高端消費人群,因此對政府政策扶持、企業較強的資金運轉能力以及城市商業中心的發展依賴性較強,形成的則是自上而下的外力驅動型或共享設施型的餐飲產業集群。
廣州市作為現代化商業人都市,跨區域、跨文化的商業經濟活動日益頻繁,商業中心的集中建設,從而吸引了同于區域中需要滿足不同層次餐飲消費者的需求,由此逐漸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餐飲企業集聚。廣州市餐飲產業集群的空間格局是與城市商業經濟活動形成高度一致性的,即中心城區密集分布,并向外圍擴散遞減。
依據《廣州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2003-2012》以及《廣州市商業街規劃(2003-2012)》等商業規劃中可以看出,雖然廣州市暫未對城市餐飲產業集群作出定義,但對餐飲服務網點在商業網點、商業街中的地位、功能類型、發展規模等均作出了一系列規劃政策。由此可見,城市餐飲產業集群得空間格局是隨著城市商業布局規劃發展變化而逐步演變的。
3與城市交通的關系分析
城市餐飲產業集群與城市交通的關系,主要以城市道路以及城市地鐵建設相關。便利的交通提高了餐飲產業集群的可達性,增加了消費人群到此就餐的吸引力,也為餐飲產業集群的選址提供了更廣泛的空間。
由此可見,廣州市的餐飲產業集群的空間分布與交通便利程度的相輔相成關系。一方面,餐飲企業集聚區域一般位于城市交通網絡較為密集發達的樞紐區或城市道路等級較高的區域,如體育西路站上蓋的天河體育中心餐飲核心區、廣源人道以北的中森食博匯等。另一方面,人口密集、商業發達的城市餐飲產業集群亦會影響周邊的城市交通網點的發展。
此外,近年來隨著城市私家車的逐年增多,靜態交通設施成為提高城市餐飲產業集群的吸引力又一關鍵因素。停車場容量在一些城市園區型餐飲產業集群、新中心商務區人型商娛建筑內的建筑單體性餐飲產業集群能得到較好的解決,因此發展前景良好,如跑馬場美食商圈、正佳廣場等。而街道型餐飲產業集群的交通問題則較為嚴峻,也因此抑制了此種模式的城市餐飲產業集群的進一步發展。
4與城市生態格局的關系分析
依據《廣州城市建設總體戰略概念規劃綱要(2000-2020)》,2003年廣州市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實施總結研討會上進一步提出了廣州城市建設的自然格局將從傳統的“云山珠水”格局躍升為具有“山、城、田、海”特色的人山人水格局。總結2003年至今,廣州城市“山、城、田、海”生態格局的建設情況,已開始規劃編制工作的有從化新溫泉旅游度假區、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整個北部山區的生態資源將在保護的前提下得到充分的發掘與利用。2003年10月廣州市啟動了全市范圍內的“青山綠地”工程。主要在廣州市中心城區中進行了系列生態復綠、綠地建設、污染治理以及河涌整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績,如新荔枝涌、東壕涌等。
“山高、水密、樹多”是廣州突出的景觀特色。因此,城市餐飲產業集群的發展也與城市生態格局息息相關,在市區外圍生態區、生態綠道等區域內呈點狀分散布局,但在市內中心區影響較小。如廣州市北部進行生態規劃的.重點項目一從化新溫泉度假區,在規劃中則為其設置了配套的從化溫泉美食街:廣州南部臨海設置南沙海鮮美食城:東部增城生態綠道節點處的生態公園內設置美食園:在老城區內進行生態升級改造的河涌整治重點項目一新荔枝涌,則為其配套設置了廣州美食園等。
可見,廣州市城市餐飲產業集群是隨城市生態格局的發展戰略進行未來的空間布局及規劃的。餐飲產業集群的開發建設必須與城市生態格局發展方向相一致,因此形成廣州市城市餐飲產業集群在市區外圍呈點狀分散布局,并主要與城市生態建設中的生態旅游產業相結合。
5與城市社會文化的關系分析
自古以來,廣州就是一個對外開放城市,因此在本土餐飲文化的不斷演變中吸收著豐富的外來餐飲文化精粹。因此能看到,廣州市區內經營外來菜系的餐飲企業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并由于城市中心商務區內人群類型、活動多樣化復雜化,也使城市餐飲產業集群中的菜系種類朝多樣化發展,從而促進了本地菜系與外來菜系形成城市社會文化中餐飲文化的沖擊與融合。
另一方面,作為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廣州的外來務工人口數量巨大、流動性強并主要來之于湖南、西南地區,因此在廣州城市餐飲產業集群中川湘菜系企業所占餐飲市場份額較大。同時,由于外來務工人員主要聚集于城市中心區的各城中村內,從而形成了川湘菜系的中心形成三個圈層向城市外圍區域遞減空間格局。同時隨著城市生活節奏變快,快餐文化越來越受到商務人士的青睞,因此快餐類餐飲企業在集群中的數量也逐年增加,并主要集中于中心商務區。
【廣州市城市餐飲產業集群空間格局的形成原因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產業集群形成與發展研究的論文01-15
產業集群與戰略聯盟論文01-14
產業集群工藝美術論文01-27
外商直接投資在產業集群形成中的作用07-04
產業集群理論文獻綜述-.6.507-25
基于產業集群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的論文04-26
林朵林場林種產業結構形成新格局07-10
體育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策略論文01-13
廣西傳媒產業集群化發展的路徑選擇論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