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流行唱法的聲音訓練論文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有人對流行唱法存在偏見,認為唱流行音樂只要樂感好、嗓子好就可以,不需要掌握專業的演唱方法,這就導致有些人在演唱技巧方面,如呼吸、咬字、聲音位置等缺乏研究,造成中、低音發音干白,高音干癟,像從喉嚨里擠出來的,尤其在演藝圈,有些演員一到現場演唱,個人的演唱功力就顯而易見了。當然,這樣的演唱群體畢竟還是少數,無論在國內或者是歐美流行樂壇,很多演唱者還是經過嚴格的聲樂訓練的,都有著科學的發聲方法。筆者認為,即便作為歌唱愛好者,縱然沒有較高的聲樂技巧,但懂得一些發聲方法,使自己的歌聲圓潤、松弛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呼吸方法
自然式呼吸是最常用的呼吸方法,但這種呼吸很淺,不利于歌唱。歌唱的呼吸是比較深的腹式呼吸法,即氣要吸到腰的周圍,上腹部(肚臍以上包括肚臍那一圈,肋骨以下,包括整個胃部)保持膨脹、飽滿的感覺,下腹部(肚臍以下系皮帶處,也就是肚臍以下約3個指頭處)微微地、一點點地、慢慢地向里、向上收,使氣息均勻、慢慢地呼出來,保持時間越長越好,唱歌時要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聲音完全由氣息來控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聲靠氣傳”。呼吸的關鍵在于“保持”,也就是指氣息保持流動,而不是保持一種僵化的姿勢。
具體來說,實踐訓練步驟應是:軀干站直,胸部放松挺起,腿不要彎曲,面部放松,不要有意識地去吸入大口氣,而是直接用下腹的動作來數1(是口中念出來),數完后,下腹立即回復原狀,然后再收下腹數2,再回復原狀,如此反復,數到10或20,讓下腹靈活而有彈性,反復地收腹、還原,使下腹形成“自動換氣”,因為在下腹還原時,氣息已自動吸入,把吸氣練成下意識的動作,其好處在于“氣口”的靈活性,另一好處是無吸氣聲。數1、2、3、4、5的節奏可由慢而快。開始階段下腹肌肉感覺會有些酸,這都是正常的,當快速練氣適應之后,可用連續數123或12345或12345678910,再逐步從1—10,或到30,最多可數到50,下腹肌始終處于收縮狀態,這就是鍛煉“保持”的一個基礎。
二、喉嚨的打開
所謂打開喉嚨,是喉嚨處于剛開始打哈欠的吸氣狀態,就是喉嚨打開的狀態。西洋傳統唱法要求在低喉位上打開喉嚨,這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做得到,這如同芭蕾舞強調演員一定要用足尖站起來跳舞情況相同。流行唱法不強調這一點。打開喉嚨的具體含義是喉、舌的對抗,流行唱法至今有很多歌手仍是打不開喉嚨的,特別在高音區,用高喉位而不造成聲道阻塞在流行唱法中是相對允許的。在流行唱法中,打開的目的不是為了共鳴,而是防止聲道阻塞。但就效果而言,適量的打開喉嚨對演唱歌曲的效果是相對積極的,所以,打開喉嚨這種基本功在流行唱法的訓練中的地位較西洋傳統唱法不是更重要,但仍然是不可忽視的。
三、發聲訓練
通常,發聲訓練的入門是從聲帶開始,西洋傳統唱法的起點是先“放下喉頭”,而流行唱法一般不需要經過這個特殊階段。流行唱法的起點是“讓聲帶立即振動起來”,它和傳統聲樂在聲音效果上的根本區別是:西洋傳統唱法的基音是被共鳴所掩蓋,而流行唱法的基音本色是完全暴露的。流行唱法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它貼近生活,用生活中說話的語氣來歌唱。有人說“流行唱法就是用氣說話”,而流行唱法要求的“說話”狀態是何種含義?筆者認為,這應該是指平時說話時“最低音高”位置,就像自我感覺好像嘴長在喉下的說話。不少學過聲樂的人都知道“氣泡音”,但他們發氣泡音的目的是為了放松聲帶,其實,目的正好相反,“氣泡音”是聲帶積極起來的最佳起點。作為流行唱法的入門方法,“氣泡音”是比較理想的發聲方法,因為它是演唱的最低音高,也就是人們平時說話的音的最低位置,但這種“氣泡音”怎樣才能過渡到歌唱,就需要從流行唱法最本質的發聲特點——收縮聲帶開始。
西班牙聲樂家加爾西亞發明了喉鏡,他發現聲帶的最佳狀態是在咳嗽前一剎那的狀態,這種方法被另一個聲樂家愛金(A.Kin)稱之為“用制止的聲帶發音”;應該說,這種聲音既不是真聲,也不是假聲,是一種獨立的聲音(傳統唱法叫它“混聲”),它更具有把真假聲“焊接”起來的功能,因而它揭開了歌唱的秘密——為什么有些人天生沒有“換聲”現象,有些人生來不怕高音的道理。因此,用起動的“氣泡音”逐漸向這種“聲帶前的Hm”過渡,被證明是一種可取而有效的入門方法。當這個“Hm”練到人聲的自然極限時(女聲到#C,男聲到#F,這和傳統聲樂的換聲點相比,女聲相差正好將近一個八度,流行唱法女聲換聲點高,男聲則完全相同)必須人為地強化對聲帶的壓縮意識,此時可能伴隨產生一種意識就好像有一種窒息感,這不要怕,堅持練習就可以闖過去,此時所產生的聲音常常使唱者感到和原來的中聲區不統一,甚至懷疑這種聲音的正確性,其實,演唱者大可不必有如此擔心,相反應該更慶幸自己已經找到了唱法的秘密。
接下來,從閉口的“Hm”轉為開口的“Hm”,再從開口的Hm過渡到“Mi、Ma、Me”,再逐漸擴展到其他的元音“O、U、ü”,整個過程必須始終堅持聲帶壓縮這個原則。具體的要求是——把聲音壓縮成一個“點”,為了堅持聲帶振動這個前提,這個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能離開聲帶前端“閉幕式”的這個核心位置。在西洋傳統唱法訓練中,這種方法叫“關閉——集中”,目的是為了使演唱者的聲音通過聲帶壓縮和氣息的阻抗作用,使聲音產生最大穿透力,從而產生強烈的“亮度”。在流行唱法中,這種方法被證明:在話筒音響效果的相互作用下,收縮聲帶同樣會產生最佳的效果。
因此,很多歌者都會關注個人的嗓音好壞,作為專業音樂教育者,我們可以坦誠地說,不要為演唱表面的好聽或難聽感到困惑,個人的嗓音條件是可以根據后天有效的訓練得到改造的,只要把嗓音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個人的先天條件不是絕對問題。筆者從教10年體會到:一個人嗓音的可塑性通常是比較大的,樂感可以培養、音色可以變化、技巧可以訓練出來,通過正確的指導,加上個人的不懈努力,嗓音和樂感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逐步得到改善。
【談流行唱法的聲音訓練論文】相關文章:
流行歌曲唱法的特征論文04-30
談低年級說話訓練的論文05-03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藝術比較論文05-04
談小學語文教學的語文訓練論文05-03
議論文訓練情景創設例談04-29
談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訓練 論文04-30
談聲音在影視創作中的藝術論文05-03
談訓練結構04-30
質疑民族唱法原生態唱法之稱謂論文04-30
談初中語文訓練要把握好度論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