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名嘴”知識結構看播音與主持專業發展路徑的論文
摘要 為了促進我國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發展,本文基于“名嘴”知識結構,重新審視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 名嘴;知識結構;播音與主持;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58-0065-01
我國有兩位足球解說員深受觀眾喜愛,一位是黃健翔,另一位是賀煒,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均不是出自播音與主持專業。另外也有一些電視節目主持人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水均益、朱軍、撒貝寧等就是活躍在主持人領域的一線主持人,然而他們也都不是出自播音與主持專業。上述現象甚至引起了人們對播音與主持專業設置的質疑,因此有必要從“名嘴”知識結構來審視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發展路徑。
1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我國播音專業教育始于1963年,當時我國百廢待興,綜合國力落后,播音專業教育理念主要是從蘇聯借鑒而來,當時我國電視事業還處于初步發展時期,因此播音專業教育主要就是為了培養廣播播音員,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流暢的播讀能力,要求學生字正腔圓。
隨著我國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播音與主持專業的教育理念也發生了轉變,開始重視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培養,不過在1990年之前,廣播和電視的功能主要是傳達主流意識,在播音與主持專業的教育中,主要注重學生政治素質,其次注重學生的儀態、外貌、口語能力,電視主持人趙忠祥和廣播播音員方明,就是當時的代表人物。
到了1990年,電視機大范圍普及,娛樂文化時代到來,播音與主持專業的教育理念開始逐漸向現代教育理念過渡,中央電視臺于2000年舉辦了“榮事達杯”主持人大賽,目前活躍在央視的主持人撒貝寧,就是在該大賽中脫穎而出的。
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播音與主持專業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都在不斷進步,但是播音與主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卻不容樂觀,安博教育集團與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聯合,對專業景氣度進行了調查,調查報告顯示,播音與主持專業畢業生就業的發展前景指數、職業匹配度、應屆就業率指數、都低于平均水平。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報考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導致就業壓力加劇,另一方面,很多非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名嘴”,也給播音與主持專業學生帶來了很大挑戰,在此情況下,一定要深入考慮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發展路徑。
2基于“名嘴”知識結構的播音與主持專業發展路徑
2.1發展“專家型”播音主持
一名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畢業生,如果只了解本專業知識,對于其他領域的內容卻知之甚少,這樣就會使自身發展受限,如果一名體育節目主持人,如果只懂得播音與主持的技巧,但是不了解體育知識,那么他的播音與主持技巧就無處可用,因此,未來應該培養“專家型”播音員以及主持人,例如,體育節目主持人不僅要掌握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知識,還要了解體育知識。2008年奧運會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主持人盛會,很多知名主持人云集于此,然而在一些賽事的解說中,卻出現了“名嘴”獨領風騷的局面,從這些“名嘴”的知識結構可以看出,他們之所以獨領風騷,因為他們是“專家型”主持人,下面列舉2008年奧運會中的幾項賽事來進行分析。
2.1.1體操賽事主持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我國第一位體操世界冠軍馬燕紅擔任了體操賽事解說嘉賓,由于馬燕紅是專業體操運動員出身,對體操運用的技術、要領都十分了解,因此在解說過程中得心應手,能夠準確的把握賽事進程,能夠準確分析遠動員的心理和技藝,馬燕紅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相比之下,與馬燕紅搭檔的職業主播卻略顯遜色,對美國隊的實力估計過低,顯得有失水準。事后馬燕紅的解說能力受到了觀眾們一致認可,馬燕紅本人對記者說:“這次反映特別好,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筆者認為,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馬燕紅對體操運動十分熟悉,促使她成為了一名“專家型”解說員。
2.1.2乒乓球賽事
在乒乓球比賽中,解說員分別是蔡猛和前國手楊影,并且由乒乓名將王濤擔任解說嘉賓,在解說過程中不難發現,每到重要的賽事解說,基本都是楊影和王濤相互配合,這也充分說明,“名嘴”的知識結構告訴我們未來應該培養“專家型”主持人。楊影于2003年退役,之后考進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此后他一直活躍在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的乒乓球比賽現場解說中,由于他對乒乓球運動的深入了解,因此在解說中也是盡展風采。
2.1.3賽艇運動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榮譽殿堂”電視節目收視率極高,崔永元是中央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一向以風趣幽默而著稱,中國賽艇隊贏得了4人雙槳冠軍,崔永元與教練張蓓對話時,這位著名主持人卻險些失口,崔永元問張蓓教練當時為什么選擇了賽艇這項寂寞的運動,之后張蓓委婉的回答說:“賽艇在國外是一項貴族運動。”由此可見,崔永元用“寂寞”一詞來形容賽艇運動是不恰當的。因此,筆者認為,那些解說嘉賓之所以能夠準確把握自己的語言,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在運動生涯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因此他們的語言才能更貼近于賽場,“名嘴”的知識結構再次告訴我們,應該發展“專家型”主持人。
2.2抓住觀眾的需求
播音與主持專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如何抓住觀眾的需求,一方面,我們應該大力培養“專家型”播音主持人。另一方面,必須要抓住觀眾的需求,這樣播音與主持專業畢業生才能取得良好發展,目前廣播和熒幕中的“名嘴”們,普遍都是抓住了觀眾的需求,才會在播音與主持領域獲得良好發展,本文以“百家講壇”和“鑒寶”兩檔電視節目為例。
2.2.1“百家講壇”欄目
近年來“百家講壇”等電視節目紛紛走紅,塑造了易中天、王立群等學術“名嘴”,然而“百家講壇”開播之后,由于這種通俗化的講述形式,曾一度被學術界所反對,但是“百家講壇”依然走紅,其根本原因就是觀眾喜歡這種通俗化的講述形式。換言之,如果易中天、王立群等人是以非常專業的語言來進行講述,那么全國又有多少觀眾能夠聽懂,這樣一來“百家講壇”的收視率勢必大大下跌,有幾個觀眾會花時間去看一檔自己根本聽不懂的節目,因此播音與主持專業的未來發展,也應該引以為鑒,抓住觀眾的實際需求。
2.2.2“鑒寶”欄目
“鑒寶”欄目播出后,收視率快速提升,受到了收藏愛好者的一致青睞,“鑒寶”欄目不僅促進了民間收藏,同時也起到了保護文物的作用,而“鑒寶”能夠取得良好的收視率,與主持人羅晰月是分不開的,羅晰月本人就具有深厚的文博知識,因此,在主持節目的時候,更容易抓住觀眾的心理,她知道觀眾想聽什么,也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么,能夠抓住觀眾們關心的重點問題,因此,她的主持方式更容易滿足觀眾的需求,這使得羅晰月不僅在主持領域取得了良好發展,她在收藏愛好者心中也有了一定的聲望。
3結論
近年來非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名嘴”大量出現,并且很多“名嘴”都在播音與主持領域取得了良好發展,這一現象值得思考。本文首先分析了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并基于“名嘴”知識結構,重新審視了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發展路徑,希望本文可以為相關工作開辟思路。
【從“名嘴”知識結構看播音與主持專業發展路徑的論文】相關文章:
播音主持論文03-06
主持與播音專業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論文05-02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路徑論文05-03
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路徑論文05-03
新媒體時代高校廣播的發展路徑論文05-02
高校播音主持人才專業化培養論文05-02
低碳經濟發展的路徑分析論文05-02
廣西傳媒產業集群化發展的路徑選擇論文05-03
寬帶無線移動通信運營發展路徑探討論文05-02
廣場舞可持續發展路徑探討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