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比多少》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比多少》教學反思1
今天講了例六《比多少》,題目是小華套中12個圈,小雪套中7個圈,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圈?這節課的重點是:
1、對于"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這樣的問題能正確的列算式。
2、明白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就是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難點是:理解減去的部分是兩個人套中的同樣多的部分。
一、本課大致的流程是:
1、復習。選用上學期的《比多少》的幾幅圖,喚醒學生已知的經驗。
教學空間:選取三種比多少的典型習題,讓學生在頭腦中再現比多少的知識和方法。
2、新授。重點突破"小華比小雪多幾個?"這個問題。通過擺磁力扣,找出小華和小雪同樣多的部分,用虛線隔開,再找出小華比小雪多出來的部分。讓學生嘗試列式、說每個數代表的意義。明確小華比小雪多套中5個后,再提問"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和"小華小雪套中的圈相差幾個?"
教學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找出小華和小雪同樣多的部分,以及小華比小雪多出來的部分,并且嘗試列式,說出算式的意義。
3、鞏固練習。做一做和23頁的5,7,9題。
教學空間:選取了三道比多少的練習題和一道提問題的題。讓學生在充分練習中鞏固比多少的知識。
二、課后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學得比較扎實,基本上都能正確的列式解答,只有極個別的學生在23頁第9題中出現三個條件時出錯。但是在教學空間的設計上和練習題的層次上仍然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教師要善于運用提問、反問、追問去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表達。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怎樣激發他們去主動學習呢?這需要我們每一位老師去思考。在數學課堂上,我們要善于運用提問、反問、追問去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表達。比如在復習的部分,我在課上的操作是:小豬和蘋果比多少,大家看,一只小豬對應一個蘋果,每只小豬都對應了一個蘋果,我們就說小豬和蘋果怎么樣?諸如此類的引導,留給學生的教學空間是很小的。和韓主任研討時,韓主任提醒我,這里既然是復習舊知識,就更應該給學生比較大的空間,可以讓學生先獨立觀察,再提問"這是誰和誰比?你發現了什么?"提問、追問、反問的效果肯定要遠遠高于講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較小華和小雪套中的`圈數同樣多的部分時,我問:"小華這部分(同樣多的部分)是多少個?"一個學生很快說道"7個。"我緊接著追問道,"你都沒數,怎么就知道是7個呢?"她說,"因為這是小華和小雪同樣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個,那小華的這部分也是7個。"這里的追問就非常有價值,學生能把注意力從單純的關注個數轉移到這是小華和小雪同樣多的部分。適時的提問、追問、反問就像一塊小小的石頭,雖然"小"卻能激起"千層浪"!
(二)、重視練習題的設計,課堂的練習題在選擇與呈現的方式上,要有針對性和層次。
在這節課中我選擇了四道習題(做一做和23頁的5,7,9題),都是圍繞著"比多少"的實際問題展開的。針對性很好,但是層次的設計略有不足。上完課后,我想如果能把習題的呈現方式改成以下的設計就更好了:1、做一做。正確列式。讓學生當小老師說一說15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2、23頁第5題,可以再追問"那下午比上午少摘了幾箱呢?上午和下午相差了幾箱呢?"3、23頁第7題,可以先出示兩只小蜜蜂,讓學生說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先出示兩個條件讓學生提問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也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圖、分析圖、理解圖以及提問題的能力。4、23頁第9題(3個條件的),也是先出示條件,老師提一個問題,請同學們再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與第7題相比,又提高了一個難度。
《比多少》教學反思2
這節課我自認為最大的亮點是選用的材料很簡單,都是運用身邊的資源。
《比多少》這一課是在學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礎上,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本節課,我根據剛入學兒童的認知特點,運用有趣的動手操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供多種形象的事物,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資源。
課的主要環節引導學生有組織有目的的操作,嘗試各種比較的擺法,在師生、生生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操作、觀察,充分體驗和感悟“同樣多”、“多”、“少”的含義。在學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礎,通過圖片的幫助和教師的引導,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多少。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去觀察、操作、嘗試。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做他們想做的,在做中逐漸理解知識。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操作是本課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但是在操作中有不少學生玩起學具來,就停不下來,有的甚至忘記了老師提出的操作要求,隨心所欲地玩起別的.花樣來。怎樣讓學生在操作中做到有目的地玩,在玩中學,并有始有終地完成老師交待的任務,我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找出相應的對策。
本節課還要注意有些學生會根據以往經驗:數量一樣多的圖片,頭和尾一般對齊,容易錯判斷為“同樣多”!
一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們對呈現材料的興趣,選取他們身邊熟悉的例子現身說法,喜歡玩的游戲,不僅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較持久地保持,以便深入理解。再講《比多少》一課時,我會以“搶椅子”的游戲引入。首先五個人四把椅子,游戲結果有一人沒有椅子,提問:“為什么有一人沒有椅子呢?”學生很快說出:“人比椅子多,椅子比人少。”從而認識理解了“多與少”。再通過增加一把椅子繼續游戲,使學生認識“同樣多”。
《比多少》教學反思3
面對一年級的教材,我真有點不知怎么教。數學《比多少》一課的內容太簡單了,而且孩子們在幼兒園大班學過這些內容,該教些什么呢?比誰多誰少是沒問題,可是為什么5比4多呢?對,就將重點定為“通過例題,訓練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算理。 為了訓練孩子們說話有理有據,我引導學生用上“因為……所以……”這個句式說。開始,幾乎大部分學生幾乎都說不好,我不厭其煩地指導著孩子們說。一個說不好,繼續找第二個孩子、第三個……慢慢地,做過了幾道題之后,孩子們大部分都會用因為所以說算理了。很高興看到孩子們的進步。
也許他們并不是很清楚因為所以是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詞;也許他們也不是很清楚為什么這樣回答,但我清楚這樣做的'目的:數學,不能只培養做題的機器,既要知道題怎么做,還要知道這樣做的道理。慢慢地,學生的思維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比多少》教學反思4
過去,我在教學“比多少”時,總是自己拿出不同的圖讓學生根據我拿的圖來進行比較。在現在的教學中,我認識到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觀察教科書第6頁的主題圖,讓我根據圖說出一個小故事,然后老師將故事說給小朋友:在一條蜿蜒的小河邊,有一所快要蓋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動物正忙著蓋房子,這是小豬在幫小兔蓋房子。他們有的搬著磚,有的扛著木頭。河里的小魚被這熱鬧的場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看個究竟。熱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準備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小豬幫小兔蓋房子”的童話故事既極富兒童情趣,又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直觀地看到:一只小兔搬一塊磚,磚沒有剩余,小兔和磚同樣多,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多少,深深地印入學生的腦海中。 “圖中還可以比什么?”在這里教材有意創設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激發了他們主動探索的欲望。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動手操作,在小組合作中互相啟發和補充,使自己對“比多少”的問題得到清晰全面的認識。大部分學生都能主動說出“誰比誰多”、“誰比誰少”,有些學生還能準確的說出“誰比誰多幾個”,“誰比誰少幾個”。這樣的探究學習改
變了被動和單一的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我利用童話故事適時地在課堂上滲透了互相幫助,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比多少》教學反思5
1、遵循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一原理設計了一系列活潑有趣,符合一年級特點的教學活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中國與日本,韓國與日本比金牌中讓學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逆向思考,日本與中國比怎樣,日本與韓國比怎樣,運用類比的方法去探究少得多,少一些的含義,自然順暢,很好的為課堂目標服務。
2、注重學生個性思維的培養。課堂中我既注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不框架學生的思維,力求多種答案。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如何逆向思維,例如:有多得多就有少得多。
3.自主學習,培養數感.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比一比,說一說,猜一猜,估一估等多種學習活,并融游戲于知識的學習之中,啟發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來獲取知識,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投入,思維積極.從直觀到抽象,偶合學生的數感,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4.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課堂紀律還不是很好,使得課堂節奏放慢,因此舉例拓展延伸在本節課中還未能得以很好的落實.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應加強學生課堂紀律的教育.
《比多少》教學反思6
《比多少》是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同樣多”、“多”和“少”,難點在于學生能夠準確描述“誰比誰多”和“誰比誰少”。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節課的知識要點,我對本節課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1、創設故事情境,引入課題。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生動有趣的故事更能吸引注意力。首先展示主題圖,然后結合《三只小豬》的故事介紹本節課內容的背景。在這一環節中,故事講解的較為生動有趣,很快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故事只是作為一個引入課題的起始點,簡潔干練即可。
2、教授“同樣多”。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提出“兔子有幾只?磚頭有幾塊?”這兩個問題。學生積極性很高,很快數出的兔子和磚頭的數量。這時,將兔子和磚頭一一對應起來,告訴學生:這種情況我們說“兔子和磚頭的數量同樣多”。利用教具讓一位學生在黑板上擺出同樣多的兩個圖,其余學生判斷擺出的圖對不對,并在學生擺的東西旁邊板書“多”“少”突出重點。在練習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讓所有的'學生擺一擺,在動手的過程中更能體會“同樣多”這個概念。
3、教授“多”和“少”。有了“同樣多”這個概念,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豬和木頭的數量分別是多少?學生會發現他們的數量不是同樣多,一一對應后發現木頭還有剩余,此時告訴學生這樣的情況我們說“木頭多,豬少”。緊接著,由學生自由擺出一個物體比另一個物體多,并能夠說出“誰多誰少”。在學生擺的東西旁邊板書“多”“少”突出重點。
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豬和木頭的數量除了用“誰多誰少”來形容,還可以怎么說?“豬比木頭少,木頭比豬多。”這里的關鍵是誰跟誰比,參照物不同,多少關系也就發生了變化。帶著學生一起找出豬和兔子的數量關系,并引導學生說“兔子比豬多,豬比兔子少”。
4、開放性練習。主題圖中還有很多數量關系,鼓勵學生大膽說他們之間的關系。我采用在書上蓋“表現優異”的紅章為獎勵,只要學生能夠說出“誰多誰少”就獎勵一枚紅章,并且重復學生說的話,帶著全班一起說“誰比誰多”和“誰
比誰少”這兩個句式,突破本節課的難點。經過三四輪發言,全班都能夠積極認真的找圖片中的數量關系,并且說的也很不錯。
通過這節課,全班都能夠說出任意兩個東西的數量關系,但在形容“誰比誰多”和“誰比誰少”時,還需要再多加練習。學生充滿活力的聽完一節課后都有所收獲,同時,我也收獲頗豐。
1、上課時老師不僅自己要花心思準備,也要讓學生在課前積極準備。例如,讓學生準備圓、三角形、正方形這些圖形的卡片,在理解“同樣多”、“多”和“少”時,每位同學都能自己擺一擺,通過動手更深刻的知道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幫助學習。
2、一年級的學生大多都比較好動,課堂紀律需要不間斷的維持。為此,需要及時表揚遵守課堂紀律的同學,并讓其余學生以此為榜樣。
3、做題時,不僅需要給學生讀題,還要讓學生自己重復題目的內容,理解題意。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能夠說對“誰多誰少”,但是不能夠按照題目的要求給出正確答案,原因就在于學生不清楚題目的內容。
每每看到孩子們稚嫩的笑臉,就感覺自己需要更好的耐心講解,更強的責任心管理,更多的知識講授。用我的專業知識和想象力,讓他們的數學課堂嚴謹而不失活潑,生動而不失規范,加倍努力當好他們的啟蒙老師。
《比多少》教學反思7
這節課屬于概念教學,是在學生會用語言描述物體的多少的基礎上的延續學習,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在知識性目標上要達到:一是認識符號“﹥、﹤、﹦”的含義并準確的使用這些符號,認識到描述數量的多少既可以用語言來描述,也可以用符號來表示。從而豐富學生的數感,建立符號感。二是在比較多少的過程中,體會量與量間的'相對性。
一、設計的情境使學生感興趣。一上課創設了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話情景————小猴家的果園豐收了,猴媽媽要給小猴們分水果,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出謀劃策,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從而使教學在一連串生動的情境中展開。
二、科學規范的書寫方法和有趣的兒歌,讓學生輕松掌握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通過本課學習,要讓學生知道誰比誰大,誰比誰少,知道等于號、大于號、小于號的表示方法,并且能用把幾個數字正確地表達出來。教學中教師用田字格給出了書寫的位置,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在幼兒園已經認識了大于號、小于號和等號,但這些知識是不夠嚴密,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整理、深化,構建嚴密數學網絡,如學生在讀符號時總出現錯誤,如不清楚都應該從左往右讀、只會寫不會讀等等。所以,我用一首兒歌“大口朝前大于號,尖尖朝前小于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對著大數笑”讓學生加深了對“>”“<”記憶。
三、從教學效果上來看,大部分學生都能正確運用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進行數的比較。一小部分學生在讀的時候還不能區分大于號、小于號,還應加強訓練。
《比多少》教學反思8
今天的學習內容是《比多少》,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講,比多少并不難,在入學前對他們都有初步的認識,但孩子們基本上都是憑直覺或數一數的辦法來比較,基本上不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因此這節課我的教學目的就是使學生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
為了使學生意識到“一一對應”這種方法的優越,首先,課的一開始,我先出示課本上的小豬和小兔蓋房子的那幅主題圖,先讓孩子們自己看著圖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發現,這樣做一方面較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并且逐漸教孩子們學會觀察,學會表達。接著在孩子們發現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們比多少。剛開始孩子們說的基本上都是“3只小豬比4只小兔少”、“4根蘿卜比3個蘋果多”、“4只小兔和4根蘿卜同樣多”……也就是說孩子們都是用先數再比的方法,然后我就讓孩子們打開課本看看書上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感悟“多”“少”“同樣多”,讓學生對“一一對應”方法有一個初步的理解。
之后我邀請10個小朋友(5個男生5個女生)站到講臺上,問同學們:“講臺上站的學生,我們不數能知道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嗎?”這時就有孩子們躍躍欲試,我指名一個孩子上來給大家講自己的方法:讓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一組,剛好分了5組,所以男生和女生同樣多;之后再請一名男生回到座位上,再問:“現在男生多還是女生多?”之后再回去2名女生,再問“男生多還是女生多?”通過這一系列的.有目的活動操作,讓孩子們嘗試各種比較的方法,在學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礎,感受“一一對應”的方法的優越性,進而主動掌握“一一對應”這種比多少的方法。
此外,這節課我同時還注意培養學生表達的能力以及傾聽的能力,但學生在傾聽方面做的不是很好,還有的孩子一會自己翻書看,一會手伸進抽屜里拿玩具玩……所以在今后的課堂中,學生傾聽習慣還有待繼續關注,希望能盡快培養出好習慣。
《比多少》教學反思9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生動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紛呈的圖畫最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在上比多少的時候,我充分利用課本的主題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注重學生個性思維的培養。課堂中我注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不框架學生的思維。自主學習,培養數感,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來獲取知識,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投入,思維積極。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老師演示及讓學生實際操作來理解小兔搬磚頭,4只小兔搬了4塊磚頭,引導學生連線,剛好一只兔子對一塊磚頭,我們就說:“小兔的只數和磚頭的塊數同樣多”。接著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習“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我注意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并且注重學生口語的表達,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新知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自己感覺不理想的是,在組織學生動手操作的時候,由于學生的課堂紀律還不是很好,使得課堂節奏放慢,使小組學習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比多少》教學反思10
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問題的數量關系,懂得用減法計算的道理。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熱情。縱觀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我做出以下幾點反思:
一、優點
1、讓學生動手操作,在直觀的擺學具的過程中,加深對同樣多和多幾的思維方法的理解,進一步加深認識一一對應和用一一對應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同桌討論,全班交流,學生的思維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學會用減法計算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問題,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的參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努力的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觀點。把課堂變為人人參與、人人思考的課堂。
2、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解決問題教學理當重視數量關系的分析與解題思路的梳理。本節課在分析題目時,讓學生從情景中發現數學信息,自己提出數學問題,自己獨立思考然后同志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思維的過程,在課堂上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探索。這樣教學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的發展。
二、不足及改進措施
本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大多數學生都學會了用減法計算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問題。但整節課下來,我覺得兩點需要改進。
1、學生匯報環節只關注了正確答案,巡視時候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沒有及時提出一起解決。在練習時,有的'學生思考方式出現問題時,我只是私下與個別學生溝通,沒有將問題提出來,讓學生一起來思考解決,導致了在后面的練習中一些其他學生犯同樣的錯誤。學生的學習本就是不斷出錯,不斷糾錯的過程。所以課堂上發現問題,老師要及時提出來糾正,因為學生犯的錯很多時候是共性問題,如果提出來一起解決,相信效果會更好。
2、教學環節的時間把控不到位。課堂時間的把控,每個環節需要多長時間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完整地呈現一節課。本次教學,由于沒有把握好各個環節的時間,下課鈴響的時候,最后一道練習題還沒講完,導致最后老師對整節課的總結和學生談收獲環節草草結束。這節課雖然教學環節都完成了,但是慌忙的結尾卻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所以,以后再備課的時候,不僅要備好教學內容、備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還要備好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把控好自己的課能在四十分鐘內完整地完成。
《比多少》教學反思11
1、 導入新課部分我能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數學,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通過這一游戲,不但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有意滲透了樸素的“區間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2、 本課設計時因考慮到“兩個數比較大小”和“用語言描述兩個量之間的大小”這兩節課的內容較簡單,因此改革了教材的原來編排順序,創造性的設計了教案。
3、 能充分體現數學生活化的觀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是處處存在的,使學生能采用不同的手段處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4、 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不僅要解放老師的思想,還要解放學生的思想。老師和學生都要有面向全體學生的觀念,即減少生——師之間的一一對話,而增加一個學生和全體學生之間的對話。
5、 要讓學生區分“數”和“數字”的區別。
《比多少》教學反思12
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這四個詞描述兩個數的大小。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掌握,需要進行一些鋪墊,所
以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比較一下小朋友和老師之間的多少關系,但是這里我沒有進行挖掘,而直接進入新課。如果我這里板書一下“多” “少”,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小棒之間的比較,學生也許就能更好的掌握。還有最后擺花片這個環節,我發現有的孩子沒能很好理解我的意思,我想我要數學語言進行錘煉而且還要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讓孩子們喜歡數學。
《比多少》教學反思13
在備這節課的教學時,考慮學生的學情,我們采用簡單易懂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空間的設計上和練習題的層次上做了改進:
(一)、教師要善于運用提問、反問、追問去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表達。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怎樣激發他們去主動學習呢?這需要我們每一位老師去思考。在數學課堂上,我們要善于運用提問、反問、追問去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表達。比如在復習的部分,我在課上的操作是:小豬和蘋果比多少,大家看,一只小豬對應一個蘋果,每只小豬都對應了一個蘋果,我們就說小豬和蘋果怎么樣?諸如此類的引導,留給學生的教學空間是很小的。和韓主任研討時,韓主任提醒我,這里既然是復習舊知識,就更應該給學生比較大的空間,可以讓學生先獨立觀察,再提問“這是誰和誰比?你發現了什么?”提問、追問、反問的效果肯定要遠遠高于講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較小華和小雪套中的圈數同樣多的部分時,我問:“小華這部分(同樣多的部分)是多少個?”一個學生很快說道“7個。”我緊接著追問道,“你都沒數,怎么就知道是7個呢?”她說,“因為這是小華和小雪同樣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個,那小華的這部分也是7個。”這里的追問就非常有價值,學生能把注意力從單純的關注個數轉移到這是小華和小雪同樣多的部分。適時的提問、追問、反問就像一塊小小的石頭,雖然“小”卻能激起“千層浪”!
(二)、重視練習題的設計,課堂的練習題在選擇與呈現的'方式上,要有針對性和層次。
在這節課中我選擇了四道習題(做一做和8頁的3,4題),都是圍繞著“比多少”的實際問題展開的。針對性很好,但是層次的設計略有不足。上完課后,我想如果能把習題的呈現方式改成以下的設計就更好了:1、做一做。在多的后面畫對號。讓學生當小老師說一說蜜蜂和小花誰多,并說出比較的方法。可以先出示兩只小蜜蜂,讓學生說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先出示兩個條件讓學生提問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也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圖、分析圖、理解圖以及提問題的能力。
《比多少》教學反思14
《比多少》這一課是在學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礎上,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本節課,我根據剛入學兒童的認知特點,運用有趣的童話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供多種形象的事物,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資源。
首先,課的一開始,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采用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的形式,創設生動的故事情境,優罰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在這個環節中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后面更好的開展教學做好內容上的鋪墊和心理上的準備,同時對學生進行互相幫助、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課的主要環節引導學生有組織有目的的.操作,嘗試各種比較的擺法,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區感悟“多”“少”“同樣多”。在學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礎,通過圖片的幫助和教師的引導,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多少。
課的結束部分通過小結比多少的方法和各種練習,讓學生做到學中有用,用中促學。同時鼓勵學生解法多樣化,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
本節課要注意有些學生會根據以往經驗:數量一樣多的圖片,頭和尾一般對齊,容易錯判斷為“同樣多”!
《比多少》教學反思15
我認為本節課學生學習效果較好,主要表現在:
1.本節課較好地創設了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使本節課在輕松的環境中完成任務。上課一開始,通過觀察、口答,然后討論“誰與誰比”“誰多誰少”“多的部分可以分為哪兩部分”,引導學生將說理與減法的意義聯系起來確定算法,達到了分析、綜合、理解的目的。
2.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操作中不知不覺地領悟到所學的知識,使學生印象更深。由于學生在生活中對相對數的概念有一定感性經驗,可能馬上會說出用減法解答,但對于其中的.道理,卻沒有清醒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把握部分和整體的關系,對較大數的組成有清晰的認識。
3.注重顯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層層深入,使學生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如,在學生擺的過程中感受和體驗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過程和方法,從而明確“看小數、分大數,多的部分就是大數比小數多幾”。而在表述思考的過程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說法。
【《比多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比多少》教學反思11-04
比多少的教學反思范文10-06
關于《比多少》的教學反思10-04
比多少教學反思08-03
《比多少》教學個人反思09-18
數學《比多少》教學反思范文10-04
《比多少》數學教學反思范文10-05
《比多少》教學反思(精選13篇)09-14
比多少教學反思(通用15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