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校本課程》教案

時間:2023-03-03 14:49:40 教案 我要投稿

《校本課程》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本課程》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本課程》教案

《校本課程》教案1

  教學目標:了解波爾多液發現、成份及作用機理

  教學重點:波爾多液的配制及作用機理

  教學過程:

  活動一:閱讀教材,組織學生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一、波爾多液的成分?

  波爾多液是一種廣譜無機殺菌劑,用硫酸銅、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二、波爾多液制備方法?

  分為生石灰少量式、半量式、等量式、多量式、倍量式、三倍式。

  三、波爾多液的作用機理?

  它是一種非內吸型保護性無機殺菌劑,,噴灑藥液后在植物體和病菌表面形成一層很薄的藥膜,該膜不溶于水,但在二氧化碳、氨、樹體及病菌分泌物的'作用下,使可溶性銅離子逐漸增加而起殺菌作用,可有效地阻止孢子發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葉色濃綠、生長健壯,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四、波爾多液的特點?

  該制劑具有殺菌譜廣、持效期長、病菌不會產生抗性、對人和畜低毒等特點。

  五、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一般情況下,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霧效果最好,連續噴灑2~4次即可控制病害。發病時間越長,施用效果也越差。作物的花期、早晨露水未干、天氣陰濕、多霧天噴施后易產生藥害,噴施后遇大雨,應在天晴后補噴。在溫度超過30℃的晴天中午也應避免施用。噴波爾多液15天后才能噴石硫合劑,并且不能與其它農藥混用,在果實采收前20天停止使用,以免污染果面造成果銹。

  活動二:

  1、組織學生參觀果園,指導學生配制波爾多液并給果樹施藥。

  2、寫出硫酸銅與熟石灰反應生成堿式硫酸銅的化學方程式。

  3、通過波爾多液的發現教育學生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校本課程》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是一本教我們做人的一些基礎規范,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廣泛。全書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

  2、培養學生的愛心,愛長輩,愛老師,愛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3、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學生誠實、守信。

  5、指導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規范。

  三、教學內容:

  《弟子規》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流利背誦。

  難點:理解含義,并能在生活實踐中應用。

  五、學習時間:

  每周安排一節誦讀時間,平均每節課學習16句。利用中午課前預備時間復習鞏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動的故事來打動學生的心。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討論中真正理解含義。

  3、舉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義。

  4、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

  七、學習內容具體安排:

  第一周:學習《弟子規》"總敘"

  第二至六周學習"入則孝"

  第七至九周學習"出則弟"

  第十至十四周學習"謹"

  第十五至十八周學習"信"

  一、介紹入則孝

  過去古人非常講究孝道。晚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二、幫助學生理解入則孝原文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易解: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清:涼的意思省:察看、檢查(內省)。(反:同返)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床之后,應該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易解: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易解: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曾子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親蒙受恥辱。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于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并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并且和顏悅色,(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于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易解:父母親生病時,子女應當盡心盡力的照顧,一旦病情沉重時,更要晝夜服侍,不可以隨便離開。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間(古禮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懷父母教養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須調整改變,不能貪圖享受,應該戒絕酒肉(請參考地藏經,孝子應如何給往生者修福)。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不可草率馬虎,也不可以為了面子鋪張浪費,才是真孝順。古人做什么事情就有什么事情的禮節。比如:有家人去世了,就要辦喪禮。服喪的人不能穿紅色的.衣服,要佩帶黑色的(有的地方帶白色的)孝帶。不能言談嬉笑打鬧,如果你做了,別人會認為你是不孝之子,不懂規矩。拜祭先人要誠心誠意,不能走過場,做樣子給別人看。即使是父母去世了,也要象他們在世時一樣,誠心盡意的去祭拜他們。(論語: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祭拜時應誠心誠意,對待已經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論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總結:在這一章里,我們學習了關于孝順父母應該做到的一些事情。從小的時候,聽從父母的教誨,盡量不讓父母為自己多操心。要當好父母的幫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長大后,要用心體貼父母的衣食住行,父母喜好什么?做子女的要記在心里,盡量滿足他們的心愿。不喜歡我們做的事,我們要盡量克服掉。無論做什么事情時刻想到,父母的感受會怎么樣?這樣就不會做出讓父母、傷心丟臉的事了!當父母有缺點的時候,我們做兒女的也要耐心的去幫助他們,但要講求方法,不要傷害他們。父母有病痛的時候,更需要我們的關心和照顧,我們要學習古人"晝夜侍、不離床"的精神,盡心盡力的去服侍他們,讓他們感到我們做子女的這一片孝心。當父母不在的時候,我們才不會后悔,他們在世的時候,我們沒有好好的照顧他們。即使自己的父母離開我們了,我們也要時時想念著他們,當他們還在我們身邊一樣。這樣你就做到了孝行。

  三、注意事項:當我們學到了喪禮后,看到有人戴孝的時候,不要去問人家這是什么?以免讓人家傷心,要用心體貼別人的心情,學會分擔別人的憂愁!

  四、作業:請小朋友想想自己生病的時候,父母是怎樣照顧自己的?用心體會父母的恩德,那我們怎樣來報答父母的恩德。

《校本課程》教案3

  一、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借助數軸,初步理解絕對值的概念,能求一個數的絕對值,會利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2、通過應用絕對值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絕對值的意義和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師生的交流與探索下,輕松愉快地學到新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借助數軸解決數學問題,有意識地形成“腦中有圖,心中有數”的數形結合思想,讓學生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二、教材解讀

  借助數軸引出對絕對值的概念,并通過計算、觀察、交流、發現絕對值的性質特征,利用絕對值來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讓學生直觀理解絕對值的含義,不要在絕對值符號內部出現多重符號和

  字母,多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歸納、驗證。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一、情境導入

  [課件展示,激趣感知]

  博物館、農場到學校與學校到博物館農場的距離的關系。

  [媒體展示課件,認知生活中的有些問題]

  不考慮相反意義,只考慮具體數值。

  [創設情境,實例導入]利用動畫展示,讓學生在有趣的圖畫中感受絕對值激發學生的興趣。

  實物的形象符合學生心理,學生興趣很高,踴躍發言,95%的學生能順利的解決問題。

  師生互動

  [提出問題,引發討論]

  1、引導學生得出絕對值定義及表示方法。

  2、同桌之間互相舉例。

  [展示:啟發學生交流了解絕對值]

  歸納絕對值概念,教師指出表示方法。

  [師生互動、探索新知]:學生根據情境感知初步認知絕對值,并通過對其概念的理解求解一個數的絕對值。

  同桌之間舉例,效果良好,體現了“自主——協作”學習。

  閱讀課文,互動探索

  求解各數的絕對值后討論

  1、想一想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絕對值有什么關系?學生舉例,并進行觀察、比較、歸納。

  2、議一議一個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數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得結論教師質疑:一個數的絕對值是否為負數?學生通過分析理解絕對值的內在涵義。

  閱讀課文:從各數的絕對值歸納絕對值的代數意義。

  [閱讀課文:“想一想]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

  [閱讀課文:“議一議]

  學生分析各類數的絕對值與本身的關系,并對教師的`質疑進行深究。

  [趣引妙答,思路點撥]通過學生舉例思考,對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絕對值進行觀察對比,從而得到它們的關系。

  學生從“特殊——一般”分類歸納絕對值的代數意義,并通過歸納總結出絕對值的內在涵義,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積極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協商、討論中將問題逐漸明朗化、具體化,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內容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

  3、做一做

  [激趣探知]

  教師出示過關題目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最終找到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的方法,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師生歸納兩頁數比較大小的兩種方法。

  [探索用絕對值比較兩負數的方法]

  體驗概念的形式過程

  舊知識的引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取新知,從已有知識逐漸到新知識,不但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同時分解了本節的難點。

  從舊知識層層引入,學生興趣十足,提高了教學效果,突破了難點,學生接受輕而易舉。

  鞏固練習

  [絕對值比較兩負數大小的運用]

  情境:比較下列每組數的大小。

  [媒體展示,出示習題]:

  運用絕對值比較負數大小。

  [變成訓練,鞏固反饋]

  繼續對絕對值比較負數大小進行鞏固練習。

  由以上練習層層深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印象深刻。

  知識延伸

  [學生探究,教師點撥]

  [媒體展示]

  絕對值定義,代數意義及內在涵義的的靈活應用。

  [知識延伸,目標升華]

  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使學生能夠深入、細致的理解知識點。

  學生能夠互相評點,共同探索,既發展了自主學習能力,又強化了協作精神。

《校本課程》教案4

  一 教學目標:

  1.把生活實際和數學課堂聯系起來引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讓“爭論”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3.讓學生都參與課堂,提高興趣,化難為易。這樣,才能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好數學,才能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二 教學案例:

  付清欠款

  有四個人借錢的數目分別是這樣的:阿伊庫向貝爾借了10美元;貝爾向查理借了20美元;查理向迪克借了30美元;迪克又向阿伊庫借了40美元。碰巧四個人都在場,決定結個賬,請問最少只需要動用多少美金就可以將所有欠款一次付清?

  生日會上的12個小孩

  今天是我13歲的生日。在我的生日宴會上,包括我共有12個小孩相聚在一起。每四個小孩同屬一個家庭,共來自A,B和C這三個不同的家庭,當然也包括我所在的家庭。有意思的是,這12個小孩的年齡都不相同,最大的13歲,換句話說,在1至13這十三個數字中,除了某個數字外,其余的數字都表示某個孩子的年齡。我把每個家庭的孩子的年齡加起來,得到以下的結果:

  家庭A:年齡總數41,包括一個12歲的孩子。

  家庭B:年齡總數m,包括一個5歲的孩子。

  家庭C:年齡總數21,包括一個4歲的孩子。

  只有家庭A中有兩個孩子只相差1歲的孩子。

  你能回答下面兩個問題嗎:我屬于哪個家庭——A,B,還是C?每個家庭中的孩子各是多大?因為只有家庭A中有兩個孩子只相差1歲,所以我絕對不是C家庭的。(21-4-13=4,4=1+3,4與3相差1,與條件矛盾)

  家庭A:年齡總數41,包括一個12歲的孩子,所以平均年齡大于10,又因為有兩個孩子只相差1歲,所以家庭A中可能出現11,12或12,13。若包括11,12,則41-11-12=18=10+8,10,11,12皆差1歲,與條件矛盾。若包括12,13,則41-12-13=16=10+6或7+9,符合條件。

  若A家庭為6,10,12,13。則C家庭為1,4,7,9。根據排除法,B家庭為2/3,5,8,11。

  若A家庭為7,9,12,13,則C家庭為1,4,6,10。根據排除法,B家庭為2/3,5,8,11。

  三.數學故事:

  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組成底盤的菱形的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銳角為70度32分,這樣既堅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誤差極小。

  丹頂鶴總是成群結隊遷飛,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確地計算還表明“人”字形夾角的一半——即每邊與鶴群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度44分8秒!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

  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還是某種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結的“八卦”形網,是既復雜又美麗的八角形幾何圖案,人們即使用直尺的圓規也很難畫出像蜘蛛網那樣勻稱的圖案。

  冬天,貓睡覺時總是把身體抱成一個球形,這其間也有數學,因為球形使身體的表面積最小,從而散發的熱量也最少。

  四我的感悟:

《校本課程》教案5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古雅典卓越的政治家、演講家德摩斯梯尼,年輕時口吃,說話氣短,而且愛聳肩。這大概是最不適合學演講的了,所以他初學演講時曾被聽眾哄下臺。但他毫不氣餒,為了練發音,他嘴含石子練朗誦;為了克服氣短,他一面攀登陡坡,一面吟誦詩歌;甚至懸起兩把劍來改正自己愛聳肩的毛病。經過堅持不懈的長期努力,他終于成為著名的演講家、雄辯家。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一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二是誦讀是提高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的確,我們可通過誦讀來訓練說話時平緩曲直、抑揚頓挫的語氣聲調和變化多端的語速、重音,以期達到說話時能準確地傳情達意。

  在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誦讀的基本技巧,這節課我們要活學活用,運用這些誦讀技巧誦讀你喜歡的文學作品,與此同時,學會如何點評誦讀,從而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鍛煉我們的口才。

  二、范讀,溫故知新

  1、 教師選擇一篇文學作品進行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要想誦讀好一篇文學作品,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展示:(誦讀要點)

  ⑴誦讀前要把握作品主題

  ⑵誦讀時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⑶誦讀時注意細節問題:感情、清晰、節奏、重音、語速、停頓、語調、音質、表情、動作等

  2、教師請同學們思考,點評誦讀需要從哪兒入手呢?

  (學生明確從誦讀要點入手)

  三、學生活動,暢所欲言

  以組為單位,5分鐘練習,每組選擇代表展示本小組風采,其他組員在他們誦讀后給予點評。

  四、實戰演練,展示風采

  選擇4—5組上臺表現,其他小組點評,教師將誦讀要點融入點評。

  五、教師小結

  聆聽著同學們的誦讀,品評著同學們的點評,老師看到了同學們一天天的進步,即使我們還只是《演講與口才》的.愛好者和初學者,但老師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刻苦練習,我們一定會像德摩斯梯尼一樣,在《演講與口才》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風采。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在《演講與口才》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風采。

《校本課程》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歸因的重要意義。

  2、指導學生學會積極的歸因,樹立自信。

  教學過程:

  引言

  如果你最喜歡的電影演員演了一部非常糟的電影。你會怎么解釋呢?有幾種可能的理由,例如:也許他那陣子身體狀況不佳,也許他家里突然發生了什么不幸的事,也許他因為搭檔太差勁,而不能發揮如意。也許他本身就是一個并不高明的演員。他以前的成名全是偶然。如果你選擇了前三個之類的非賞演技的原因,你還會喜歡那個演員,如果是最后一個歸因,你肯定不會再像以前那么喜歡他了。

  換一個主人公,你有一次考得特別好,你又會怎么解釋?碰的?還是你那天心情特別好,意外?還是你終于考出了真實的水平了?如果你把考好的原因歸為前兩因類,則你不會更從地對自己有信心,對運氣一類的,你會因此

  對自己更有信心。

  這兩例都說明了同一行為不同歸因的不同效應。

  我們在完成一項工作任務的時候,往往會尋找自己和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和失敗的原因,這就叫“歸因”。奧地利的'心理學家海德提出了“歸因理論”。提問:你們對這次月考滿意嗎?那么你們是如何歸因的?是稀里糊涂地讓它過去,還是真正地學會吃一塹長一智呢?其實,我認為:輸或贏都要明明白白,只有明白了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你才能有的放矢。現在,我請大家寫下你們這次考試失敗或者成功,原因是什么?

  將認為自己失敗的與認為自己成功的分開。根據反饋來分析,向學生解釋正確歸因的方法。能力、努力、運氣和任務難易是分析學習或工作成敗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有自信心的人把成功的原因歸因為自己的能力強,而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己不努力。認為自己要努力程度到了自己必定成功。相反,缺乏信心的人,常把成功的原因的歸為運氣好,任務容易、自己無法決定的外部因素,而把失敗歸結為自己能力差甚至無能。(積極歸因:當失敗時,要告訴自己“這次失敗是因為我的努力不足,我的能力是足夠的,只要我努力了,無論下次任務有多難,我都可以戰勝困難”)

  指導學生閱讀林肯的故事,并在每次失敗中找出可能的原因。

  討論兩個問題:

  1、最終是什么原因導致主人公最終堅持不懈?

  2、揭示主人公就是著名的美國總統林肯。這時,你會怎么歸因?

  分享:故事《沉香與木炭》

  引導:每個人都是一座金礦,調整自己的歸因傾向,學會積極歸因,走向成功。

《校本課程》教案7

  教學目標:

  1.發揮傳統蒙學的作用,讓小學生們了解中國燦爛的古文明,沐浴在傳統文化中。

  2.培養學生誦讀能力,鍛煉學生的記憶力。

  3.從孔子思想中汲取精髓,了解有關學習方法,求知態度,以及如何做人。

  教學用具:多媒體CD片幻燈片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激趣,融洽師生關系。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想問問大家,現在你們的身份是什么?(學生)那么,我的身份呢?(老師)恩,以前咱們的爸爸媽媽學習都是老師教什么他們學什么,可現在不同了,你們變得更聰明了,所以,今天的老師只是同學們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和合作伙伴,希望我們今天能彼此學得愉快,共同進步,好不好?

  二、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1.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達三千多年,在這輝煌燦爛的歷史長河中,不知誕生過多少光耀千古的歷史名人和文化典籍。在這數不勝數的歷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這樣一個人和這么一本書,就像一顆最耀眼的明珠,照耀著一代又一代人,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大家想知道這個人和這本書的名字嗎?

  2. 引入錄象《文化巨人------孔子》

  這里提到的名人就是孔子,這本書的名字就叫《論語》

  板書:孔子---------《論語》

  3. 出示孔子圖像。

  這就是孔子,他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是魯國人(今山東人),他長期從事私人講學,不問出身貴賤和家境貧富,都可以成為他的學生,先后培養的學生有三千人,其中有七十二人是他的得意弟子。

  孔子的思想不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而且在亞洲很多國家都有孔廟,有很多人尊崇孔子,拜孔子為先師,他還被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大家看插圖,我們看到的孔子不僅高大、莊嚴,而且還是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形象。

  孔子對弟子們的教育是通過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式對話進行的。記錄孔子和弟子們言行的《論語》,也一直是我國思想文化史上影響最大的典籍,它既是我國歷史上做課本時間最長的一本書,(它在封建時代是人人必讀的'書)同時它也是歷史上貢獻成語最多的一本書。如:不恥下問、不亦樂乎、見義勇為、巧言令色、家喻戶曉、成人之美、樂在其中、言而有信……

  大家有興趣來了解它嗎?

  三、 初讀《論語》,了解作品。

  1. 出示《論語》,聽錄音。

  大家聽后,一定會發現,好幾則都有一個“子曰”。“子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孔子說)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子曰”呢?(因為《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們言行的書,用“子”是對老師的尊敬,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孔子的學生如何?

  2. 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就讓我們走近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隨他一起探討有關學習方法,求知態度,以及如何做人。)

  3.請對照拼音自己大聲朗讀。

  四、 再讀〈論語〉,解析作品。

  1.常言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請大家再讀幾遍,讀準節奏,讀出文言文的韻味,讀書時看誰搖頭晃腦搖得好。

  檢查讀文效果。

  2.檢查讀文效果,給以鼓勵。

  3.理解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理解:學習了知識要經常溫習它,不也是讓人愉快的事嗎?

  拓展:你在上課或學習的時候,怎樣才能記得又快又好?

  (指名回答。)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理解: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讓人快樂的事嗎?

  拓展:家里有客人或者小朋友來的時候,你應該怎樣做呢?

  (指名回答)

  (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理解:別人不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生氣,不也是君子的表現嗎?

  拓展:當別人不理解或誤會你的時候,你應該怎樣做?

  4.將這則論語連起來讀一讀,背一背。

  5.小結:

  俗話說:“熟能生巧”,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復習對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同學們在學習上一定要經常復習,要以學習為樂事,還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慍”。

  五、 講故事〈反復練習,終成書圣〉,拓展〈論語〉意思。

  六、 結束語:

  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孔子的真誠坦蕩,仍然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品質。古詩文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走近它,熟讀它,背誦它,讓它植根于我們的心靈,伴我們成長。

  七、送一份禮物給同學們。

  每日三問-------今天,我的學習進步了嗎?

  我的身體進步了嗎?

  我的品德進步了嗎?

《校本課程》教案8

  教學目標:

  1. 通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初步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

  3. 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讓學生動手在釘子板上圍、用小棒拼平行四邊形。

  教學用具:長方形模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課件、小棒。

  教學方法:實踐操作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出示長方形問“小朋友們,誰愿意來介紹一下這位老朋友?他介紹得對嗎?”接著出示第二個圖形(正方形),問:“這個老朋友又是誰呢?”再出示圓:“它叫什么名字?這是我們已經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三位老朋友。我發現你們很喜歡折紙,是嗎?今天我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個折紙的游戲,高興嗎?

  二、啟發思維、引出新知

  1.認識三角形

  (1)教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紙,提問:這是什么圖形?

  學生回答:這是正方形。

  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折紙的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你是怎樣折的,折出了什么圖形?

  師:我們現在折出來的是一個什么圖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師:小朋友們一下就認識了我們的新朋友。對了,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貼上三角形。

  板書:三角形

  (2)提問:這樣的圖形好像在哪兒也看到過?想一想?

  ①先在小組里交流。

  ②學生回答。

  ③老師也帶來了幾個三角形。

  (3)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觀察,就會有更多的發現。

  2.認識平行四邊形

  (1)這是一張什么形狀的紙?(演示長方形紙)怎樣折一下,把它折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2)學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著試折。教師巡視

  (3)交流。你們會像他一樣折嗎?

  (4)折好后把兩個三角形剪下來。要想知道這兩個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樣,你能有什么辦法?(把它們疊在一起)這就是完全一樣。

  (5)現在我們手里都有這樣兩個一樣的三角形,用它們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圖形?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交流探討。同學們可能拼出以下幾種圖形:三角形、長方形、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每出現一種拼法,請一位同學在投影儀上向大家展示。 師:這個圖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這個圖形就是我們要認識的另一個新朋友——平行四邊形。(出示圖形,并板書:平行四邊形)(板書)

  出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提問:“這個圖形的面是一個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后,老師將這個長方形輕輕拉動,這時出現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現在這個圖形的面變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小結: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其實只要把它稍微變一變,就是一個平行四邊形了,你看:(演示長方形變平行四邊形)。對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邊形可以變的特點制作了很多東西,如:籬笆、樓梯、伸縮門、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體驗深化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二)

  認識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校本課程》教案9

  [美術校本課程教案 ]活動教案——--民間故事活動目的:

  1、 理解民間故事所蘊涵的意義。

  2、 收集民間故事一兩篇。

  3、 掌握講故事的技巧。美術校本課程教案活動教案——民間故事

  4、 培養學生熱愛民間文化。

  活動準備:美術校本課程教案活動教案——民間故事

  美術校本課程教案,學生用一周時間收集民間故事一兩篇。

  課時安排:美術校本課程教案活動教案——民間故事

  2課時

  活動步驟;

  1、 理解民間故事蘊涵的意義。

  2、 學生收集民間故事兩篇以上。

  3、 故事交流。

  第一課時

  傻丈夫,美術校本課程教案

  老師(或學生主持人):下面為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啼笑皆非,它卻蘊涵著很深的意義。

  老師(或學生支持人)講故事。同時用多媒體打出故事內容,并且播放街頭流行曲《你話我傻》。

  老師(或學生主持人):讀了這個民間故事,你覺得故事里的.人物怎么樣?這個故事僅僅是給人當作笑料嗎?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分組閱讀、欣賞、討論。

  老師(或學生主持人):好,現在請每組推薦一兩個代表談談你們討論的結果。

  小組代表發表意見。

  老師(或學生主持人):大家都發表了自己組的意見……(小結)。

  老師:我們加田有很多民間故事,大家聽到過的有那些,和同學們講講。

  學生互講故事。

  老師:大家回去之后每人收集一兩篇的民間故事,注意要寫上收集故事的時間、地點,還要寫上講故事人的姓名。下周的《民間文化》課交流。

  第二課時

  民間故事交流,美術校本課程教案

  老師(或學生主持人):大家先分組交流、閱讀、欣賞、討論。各組推薦一兩篇你們認為好的故事在全班交流,并且說說它蘊涵的道理。在講故事時要注意口氣和表情。

  學生分組交流、閱讀、欣賞、討論。

  小組推薦,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大家評價。

《校本課程》教案10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充分發揮學校及周圍的資源優勢,挖掘課程資源,滿足不同年齡學生的不同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化發展的課程。本學期化學組校本課程將在《生活中的化學》這一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繼續改進和完善進一步開發《趣味化學》這門校本課程,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培養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一學校持續發展目標,把趣味化學實驗這一活動滲透在日常教學之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課程基本理念

  1、本著滿足學生個性需求,給學生最適應的教育,讓學生最快樂的成長,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他們真正成為一名既能全面發展,又能突出個性的合格高中生。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內容,采用靈活豐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和發展要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改變學習方式,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興趣。

  4、通過學習,不斷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備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并能獲取新的知識的能力。

  5、建立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并重的評價體系。形成學生認同,樂于參與的激勵性評價形式。

  6、為突出校體課程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按季節和時令選擇相應授課內容。

  7、 課程設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為主。

  三、課程內容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嚴謹的科學態度、靈活的動手能力,及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實驗操作的`技能,充分發展合作精神,現將課程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教學內容:

  序言:你準備好了嗎?

  第一章:我也能做

  實驗一 環保肥皂的制作

  實驗二 化學“冰箱”與冰袋

  實驗三 雪花膏的制作

  實驗四 水果電池的制作

  第二章 舌尖上的化學

  實驗一 汽水的制作

  實驗二 自制果凍

  實驗三 各種水果的維C含量之比較

  第三章 這里很有趣

  實驗一 玻棒點燈、黑龍攀柱

  實驗二 水下公園

  實驗三 消字靈的制作

  附錄:小實驗

  四、課程實施及建議:

  1、課程教學結構:創設情境 小組探究 匯報表演

  2、組織形式:小組合作探究制

  3、課時安排:每兩周1課時(周四活動課時間)

  4、活動地點:化學實驗室或根據需要而定

  五、具體安排:

  略

《校本課程》教案11

  設計背景:升入高中以來,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增大,以前的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學習目標好多已經不再適用。如何讓學生培養新的學習習慣,發現新的學習動機,樹立新的學習目標,基于此設計了本課題。

  課程目標:讓學生能夠認識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以及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提高用好的方法培養好的.學習習慣的能力。

  課程重難點:讓學生在實踐中知道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意義。

  課程形式:教師講授? 視頻觀看? 小組討論?

  課程安排:2課時

  課程準備:PPT? 視頻

  過程:

  1、導入

  引用一位爸爸和兒子的對話,小組討論:我們為什么要學習?

  得出結論:高中階段為了自己而學習。

  2、主題活動

  1、講授學習的定義

  2、講授高中生學習的特點

  3、講授高中生常用的學習策略

  4、活動:一個有關記憶的實驗

  5、實驗任務

  在紙上寫出你記得的單詞

  要求:不按順序,不要相互交叉

  請五個同學把他們記憶出的單詞念出來,一個同學統計

  6、自由回憶的系列位置曲線

  7、記憶的兩大效應:首因效應? 近因效應

  8、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9、高中生常見的學習困惑與調適

  10、學習動機不當及其調適

  11、人一天的生物鐘規律

  12、考試焦慮及其調適

  13、考試焦慮及其調適

  14、心理影吧。風雨哈佛路(電影)

  從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啟示?

《校本課程》教案12

  教學內容:

  桃紅復含宿雨,

  柳綠更帶春煙。

  花落家童未掃,

  鶯啼山客猶眠。

  教學準備:

  圖片、課件、古箏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圖中畫了誰?他在干什么?

  2、大屏幕出示古詩的內容,教師簡介作者。

  3、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古詩的意境。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

  3、指名讀古詩,師生評價。

  4、教師范讀。生再讀古詩。

  三、圖文結合,再讀感悟。

  1、指名讀古詩。

  2、出示課件(文中的插圖)。分小組討論:這首詩描寫了什么季節?你從哪些詞中看出來的。

  3、全班交流:

  (1)我從“桃紅”看出是描寫的春天的景色,因為春天才會有盛開的桃花。

  (2)我還從“柳綠”看出來是春天的景色,在春天,柳樹都發芽了,才會是綠色的。

  (3)我補充一點,我是從“鶯啼”得知作者寫的是春天,我們在第一課學了一個描寫春天的詞“鶯歌燕舞”……

  4、用圖幫助學生理解“宿雨”、“山客猶眠”。

  5、教師點撥:在配樂聲中老師用散文的形式把古詩所描繪的意境朗讀出來,學生欣賞。

  6、多美的一幅畫,多美的.一首詩,我們在來讀一讀。

  (1)、男生讀。

  (2)、女生讀。

  (3)、齊讀。

  (4)小組比賽讀。

  四、背誦積累。

  1、指名學生配樂朗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畫面練習背誦。

  (1)、教師引背。

  (2)、同桌對背。

  (3)指名背誦。

  (4)、學生齊背。

  教學反思:

  我國的古典詩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蘊含著數千年的文明和豐厚的文化積淀,孕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激勵著人們向往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這首詩描寫了詩人的美好的山居生活,景色怡人。如果由老師來講解,學生的興趣可能不高,于是老師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找,看看古詩描寫的季節。學生因為是自己開動腦筋找的,說的,因此參與性很高。給學生配上音樂朗讀,有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學生學的主動積極。老師用朗讀散文的形式把詩歌所描繪的意境讀出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感悟,從而更好的朗讀。

《校本課程》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

  2、經歷探索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過程,掌握有理數加法法則,并能準確地進行加法運算。[]

  3、在教學中適當滲透分類討論思想。

  重點: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重點: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

  教學過程:

  二、講授新課

  1、同號兩數相加的法則

  問題:一個物體作左右方向的運動,我們規定向左為負,向右為正。向右運動5m記作5m,向左運動5m記作-5m。如果物體先向右運動5m,再向右運動3m,那么兩次運動后總的結果是多少?

  學生回答:兩次運動后物體從起點向右運動了8m。寫成算式就是5+3=8(m)

  教師:如果物體先向左運動5m,再向左運動3m,那么兩次運動后總的結果是多少?

  學生回答:兩次運動后物體從起點向左運動了8m。寫成算式就是(-5)+(-3)=-8(m)

  師生共同歸納法則:同號兩數相加,取與加數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

  教師:如果物體先向右運動5m,再向左運動3m,那么兩次運動后物體從起點向哪個方向運動了多少米?

  學生回答:兩次運動后物體從起點向右運動了2m。寫成算式就是5+(-3)=2(m)

  師生借此結論引導學生歸納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零。

  教師:如果物體先向右運動5m,再向左運動5m,那么兩次運動后總的結果是多少?

  學生回答:經過兩次運動后,物體又回到了原點。也就是物體運動了0m。

  師生共同歸納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零

  教師:你能用加法法則來解釋這個法則嗎?

  學生回答:可用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來解釋。

  一般地,還有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三、鞏固知識

  課本P18 例1,例2、課本P118 練習1、2題

  四、總結

  運算的關鍵:先分類,再按法則運算;

  運算的步驟:先確定符號,再計算絕對值。

  注意:要借用數軸來進一步驗證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異號兩數相加,首先要確定符號,再把絕對值相加。

  五、布置作業

  課本P24習題1.3第1、7題。

《校本課程》教案14

  教學目標:

  1、了解蝸牛的相關知識,掌握蝸牛的形狀特點。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形式進行繪制。

  3、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形式進行創作。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蝸牛的圖片,背景音樂,錄音,蝸牛頭飾5個。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謎語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那老師就出個謎語考考大家。

  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蝸牛(沒有殼的蝸牛)

  生:蝸牛怎么沒有殼呀?

  師:對呀,這只蝸牛怎么沒有殼呀?還是讓我們一起問問這只小蝸牛吧!

  2、教師播放課件:

  蝸牛在哭訴:“我是蝸牛查理,我背上的房子在比賽時被人意外的踩壞了!其他的蝸牛都笑我,而且冬天快到了,沒有了房子我可怎么過冬呀?嗚……”

  3、師:多可憐的小查理啊,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生:愿意。

  4、教: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幫助小蝸牛查理設計新房子吧!(出示課題——蝸牛的新家)

  二、發展階段

  1、教師提出問題:在給小蝸牛蓋新房子之前問問大家,你對蝸牛了解有多少?你知道蝸牛身體有哪些部分組成嗎?它的生活習性怎么樣?

  生a:蝸牛有觸角、眼睛、嘴、腹部、尾巴和殼。

  生b:身體軟軟的,爬起來很慢……

  生c:它身上的殼還可以為它遮風擋雨……

  2、教師:哇,原來蝸牛并不像我們看到的那么簡單!它的身體有好幾部分組成,尤其是背上的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小小的蝸牛雖然爬得很慢,可是它可以為了一個目標不怕跌倒,勇往直前,這種堅持不懈的值得大家去學習!那你們想給蝸牛查理重建一所什么樣的房子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然后每組選出一個代表闡述。)

  3、師:同學們的.建議都很棒,也讓我們問問小蝸牛,聽聽它有什么建議吧!

  “蝸牛”提出設計要求:原來的房子我都背了好些年了,看來看去都看膩了,最近蝸牛家族興起好多時髦的新房子,我也想要一棟那樣的。但是我可不要和別人的一樣哦!我帶了一些照片,大家先看看吧,希望對你們的設計有所幫助。

  4、師:哇,小蝸牛準備的可真充分,趕緊讓我們一看吧!

  (欣賞觀察蝸牛圖片,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圖進行點評。每組圖片欣賞結束,教師及時,并將貼在黑板上。)

  (1)、給蝸牛原來的殼上添加美麗的花紋,涂上漂亮的顏色;

  (2)、改變蝸牛殼原有的形狀;

  (3)、可以夸張、想象,用其他房屋造型代替蝸牛的殼。

  5、師:時間緊迫,再不趕快幫小蝸牛把房子建好,它就要凍感冒了!(教師把沒有殼的蝸牛貼在黑板上給學生做參照。)就讓我們比一比,賽一賽,看看哪位同學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給小蝸牛設計出最具特色的房子吧!

  三、創作階段

  1、學生拿出紙準備畫的時候,要適時提出繪畫要求:你畫的房子黑板上的小蝸牛能住嗎?——提醒學生要把蝸牛的房子畫大些。

  2、播放背景音樂,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作畫,陶冶學生的情操。

  3、教師巡回指導,遇見問題及時指出,優秀作品及時點評。

  四、作品展評

  1、請學生分小組先組內評出最優秀的,貼在黑板上全班同學一起點評。(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幅作品,說說作品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哪里。)

  2、教師:經過大家的設計,給小蝸牛選出了這么多好看有趣的“房子”,小蝸牛查理看了之后是什么樣的心情呢?它到底喜不喜歡呢?請同學們認真聽下面的音樂,并從中找到答案。

  3、播放音樂動畫《快樂的小蝸牛》。學生在聽音樂時教師鼓勵學生上前,根據音樂帶領大家做一些動作或進行簡短的表演。(主動上去表演的學生,給他帶上準備好的蝸牛頭飾。)

  4、音樂結束,請學生說說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小蝸牛很快樂。

  5、教師:今天不僅小蝸牛很開心,老師也很開心。因為老師看都那么愛幫助別人,積極主動的動腦動手,為小蝸牛設計了那么多有趣的房子。希在課后能再嘗試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給小蝸牛制作房子。

  五、課后拓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蝸牛。

  教學后記:

  本課是校本課程,以學生平時比較感興趣的“小蝸牛”為課題。

  導入部分用謎語的形式是為了更好的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出示了一張沒有殼的蝸牛是為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下面新課的興趣。整節課都以小蝸牛為主線,從導入——新授——創作——點評都有小蝸牛在其中牽引。課的結尾以一首歡快的音樂《快樂的小蝸牛》結束,整節課學生學習氣氛很高。

《校本課程》教案15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并分角色朗讀。

  2、會認“心、到、井”等11個字,會寫“下、井、心、來、你”五個字。

  3、理解課文,養成遇到困難時樂觀、動腦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能流利地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并分角色朗讀。

  2、會認“心、到、井”等11個字,會寫“下、井、心、來、你”五個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養成遇到困難時樂觀、動腦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演奏《小青蛙找家》,一個學生戴著小青蛙頭飾,伴隨音樂跳出來,全班同學也跟著唱。

  2、戴著青蛙頭飾的同學說:“我怎么掉進枯井里了?怎么辦呢?”

  3、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小青蛙。引導說:“現在小青蛙掉進井里了,誰來給他想個辦法?”找幾個學生說。

  二、初讀課文,在讀中識字

  1、教師范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

  3、學習小組合作識字。學生相互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卡片可以是學生自己寫的,也可以是爸爸媽媽寫的。)

  4、教師采取多種形式檢查生字學習情況。教師出示生字、詞語、短句卡片,開火車讀,搶讀,學習小組齊讀。

  5、引導學生說出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三、自主朗讀,感知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給別人聽,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教師,還可以是他的朋友們……

  3、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全班同學聽,讓同學們評一評,比一比,看誰讀得,讀出了恰當的語氣。

  四、分角色表演讀。

  1、學習小組分角色表演讀。

  2、抽一二組在全班表演讀。

  五、結合情境圖,想想說說

  1、教師出示情境圖(幻燈片)。

  2、想一想

  ①小青蛙掉到井里為什么還要唱歌?

  ②如果小青蛙不唱歌,還可以怎么做?

  ③你喜歡這只小青蛙嗎?為什么?

  3、討論、交流。

  4、教師總結:這只小青蛙是只快樂的小青蛙,聰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教師板書“快樂的”“聰明的”“勇敢的”。

  六、在愉悅中下課。

  教師彈奏《小青蛙找家》,讓每一個學生都變成一只快樂的小青蛙,聰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邊唱邊跳出教室外。

【《校本課程》教案】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教案12-16

校本德育課程教案12-17

(原創)合唱與聲樂校本課程教案12-16

《學畫螃蟹》教案(本人開發的校本課程)12-17

校本課程開發-學校特色的凸顯(教案)12-17

校本課程總結10-02

校本課程總結03-14

校本課程的期待10-02

綿竹孝德中學校本課程教案12-16

《瀏覽古埃及》教案-校本課程文化之旅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