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從教師意識開始————鄭桂華《語文有效教學 觀念·策略·設計》讀后
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益,教師首先得有語文有效教學的意識。這些意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
一、從職業自覺走向專業自覺,加強教學反思
對語文教師來說,專業自覺不是指一般的教師素養有多高,而是對課程實施的理解、判斷和把握。對一個達到專業自覺的語文教師來說,上課前至少要考慮并能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我知道這個階段(如初中階段、高中階段,或一個學年、一個學期、一個單元)語文課程的目標嗎?本堂課是否選擇了一個相對集中的目標?我選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在總的語文課程目標的框架體系內,且該教學目標是這篇課文所蘊含的核心價值之一?
2、我想通過哪些學習活動使學生來獲得這些知識,達成設定的某個目標?這些學習活動之間、這些活動與學習目標之間有內在的邏輯關系嗎?教學目標的達成是不是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自然而然地得到實現?
3、學生在這堂課上可能有哪些收獲?這些收獲與教材所隱含的主要價值、與教師課堂設計的出發點是否一致?學生獲得這些知識是不是有較高的效率?
所謂專業自覺,一言以蔽之,教師對“自己想要做的”“ 自己正在做的”“ 自己已經做的”這三個問題,要問得清楚,想得明白。P1-3
二、從默默無語到自說自話,追求教學個性
教師有個學習成長的過程。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肯定要多聽取備課組的意見,此刻要提出多么富有新意的觀點,也不太可能。但是這不能泯滅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要把自己的困惑、收獲都記錄下來,去尋求解決。有了這樣的過程,教師就好說出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如果教師備課上課時隨大流,那么個性將喪失、有效教學的土壤也將消失。
提倡個性化應該堅持以促進學生學習為根本,以自身條件為依據,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或許它是推動目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有力的突破口。
“杜郎口模式”的精髓是發揮學生主體性
學杜郎口,究竟是學它的什么?其實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簡單,肯定是學它的理念。它的理念是什么?我認為也很簡單,那就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我之所以連用兩個“簡單”這樣的詞匯,是因為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這個問題,前輩們早就論述清楚了。葉圣陶早就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語文教學界提倡“三主四導”的錢夢龍,力推學生自學的魏書生等等,很多人都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踐行者。可以這樣說,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育界基本已經被說爛了,沒有什么新意了。
那么“杜郎口模式”為何一登場就受到全國教育界的關注呢?原因是它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益。在這一點上,它勝過傳統班級授課制下的講授和不深不淺的小范圍小組討論。“杜郎口模式”的教學效益尤其會在基礎較差的學生體現出來。對這些學生而言,教師再精彩的講解,也最多只是從他的大腦過一過,能在腦中駐留的東西就很少了,自然也很難形成能力。對二流學校的不少學生,教師的講解都不能進入他們的大腦。基礎太差了沒辦法,學生開始也不是故意的。
“杜郎口模式”在學生主體性思想性的引領下,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組際間再合作討論、學生講解、學生質疑、學生辯論、教師講解等形式,把學生的思維調動了起來。學生開始主動思考問題了。一思考,他的大腦中就有了知識的痕跡,只要再加以適當的訓練,學生就會形成能力。能力上來了,學習成績當然會好起來。成績好了,信心來了,分心走了,教學自然就會進入良性循環。
分小組,并課桌,寫黑板,學生講,這些都是形式,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明白于此,我們就會理解”杜郎口模式”不僅適合小學、初中,高中也是同樣適合,高一二適合,高三畢業班也同樣適合,高校教學都同樣適合,博士生上課,全是討論,老教授們根本不講什么東西。
運用”杜郎口模式”并不排除教師的講解。只是教師的講解由灌輸變為點撥,講解的切入點由學生還沒有思考的教學之初,變為學生主動思考后仍不得其解的憤悱之際。明白這些,我們就會對其他的一些問題有一些問題有更清晰的認識。一些陳述性知識必須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如詩歌的表現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對比襯托等等。如果第一次教學這些知識,教師不是精要地把這些問題講出來,而是撒手讓學生去討論探究,就是耗時無效的。相反智慧技能、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等這些程序性知識是一種內隱性的認識活動,要讓學生學會這些活動,必須把這些內隱的認識活動外化為學生可感知、觀摩和模仿的活動。這時候就應該發動學生自學、討論。同樣,仍就詩歌教學來講,當學生懂得了一些表現手法,運用這些知識去分析詩歌的時候,老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去學狗刨。游泳的世界冠軍,哪個不是從學狗刨開始的。
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當然要讓學生動起來。但是讓學生動起來,不是讓學生亂喊亂跑。學生究竟動沒動,是以思維來衡量的。光亂喊亂叫,思維沒動起來,那是表面熱鬧,也是課堂教學的大忌。這就要求教師設置的問題要有思考的價值,出示問題后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思考時間。有教師拋出的問題是:“要不要給第三組加分呢?”學生喊破嗓子爭論:“要——;不要——”。這是要不得的表面熱鬧。刺激學生思考發言,采取一些獎勵措施是可以,但是這應該是輔助手段。主要手段仍然是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讓主講人在質疑辯論中體現自己的生命價值,贏得同學的喝彩和尊重。精彩處,教師的一句話點評,學生就會激動一輩子。他會在這句話的鼓勵下,沒命地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學習該門科目。
吃透了杜郎口的理念,我們就會不囿于他們的形式,我們就不會新鮮氣一沒就熄火,從而進入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教學境地。說不定幾年后,我們會創造出二中模式。
關于高中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語文學科)
課堂教學是教學質量增長方式中最根本的方式,是教育各項改革的原點和聚焦點。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就是要實施有效乃至高效的課堂教學。實施有效教學,只是對課堂教學的一個基本期望和起始要求。實施高效教學,才是我們課堂教學追求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在一節課內,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比較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
為了更好地落實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精神,以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生的學會學習為標志,努力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實施有效教學、高效教學,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全面提高我縣高中課堂教學的效益,根據縣教育局黨委的要求,經過長時間的醞釀、研討,針對我縣目前高中課堂教學的實際,本著從基礎入手,從規范入手,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進課堂教學方式的原則,我們起草了高中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供我縣高中教師在教學中參考。
一、課堂教學的總體框架
先學后教→ 合作探究 → 當堂達標
二、常見課型的基本模式
1、新授課
導學示表→ 合作探究→ 精講精練→ 習題訓練→ 拓展提高→ 達標檢測
2、復習課
“四段式”:考點解讀→ 典型引路→ 方法點撥→ 反饋鞏固
3、講評課
講評導入→ 分析數據→ 自查自糾 → 典型分析→ 針對訓練→ 總結反思
三、基本模式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運用
《江蘇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改革實施指導意見(試行)》要求:“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建議高中語文采用以下課堂教學模式。
1、基本教學流程:
導學示標→ 質疑解難→ 精讀探究→ 拓展延伸→ 達標檢測
2、幾種課型的具體運用:
(1)閱讀鑒賞課:
①課前先學:課前學生根據學案,自學解決學案中的基礎預習題,標出疑難問題。
②口語訓練:上課后,利用2-3分鐘時間,采用敘述故事、演講、對話等形式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訓練結束,請學生或教師作簡要評論。
③導學示標:教師可采取語言激趣,情景激趣,設疑激趣等方法或從題目、文中重點詞句入手,設置能發揮導向作用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潛能。指導學生解讀學案中出示的本節課學習目標,讓學生總體把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達成目標。
④質疑解難:通過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等形式,交流學案中的“基礎知識預習題”和發現的問題,師生合作共同解決。教師可針對課前對學生解題情況的了解,利用投影儀等教輔工具設計基礎知識檢測題,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起到檢查與鞏固的作用。
⑤精讀探究:要體現“生本教育”的理念,把“讀”作為最根本的學習手段,以讀為主,以講為輔,真正把學生當作“讀”的主體。指導學生閱讀的具體步驟:
初讀感知:在指導學生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內容。
細讀品味: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作用,并積累一些精彩的詞語和句子,讀時多問幾個為什么。這一環節是語文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用較多的時間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細讀、精讀課文,來理解語言,品評語言。
合作探究:學生細讀課文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質疑,也可直接提出疑問。要求學生精讀多想,比較分析,展開論辯交流,求得問題的解決。此環節也要不惜花費時間,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潛力。教師對疑問可采取提問、點撥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來探究問題,課堂上不一定要把追求完美的答案作為教學目標,而應當引導學生在辨析問題上下功夫,以求理解更深入,思路更清晰。
⑥拓展延伸:在積累、鞏固本節課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適當向課外延伸。
⑦達標檢測: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好達標題。要求學生當堂獨立完成習題,通過檢測查找教學中的疏漏,以及時補救。同時確定好課后輔導對象,做好課外輔導。
(2)文言文閱讀:
要將文言基礎知識教學作為重點,幫助學生養成初步的文言語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要重視誦讀古典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達標檢測習題要圍繞這幾方面去設計。課堂教學基本程序為:
導學示標→ 朗讀課文→ 自譯課文→ 合作探究→ 基礎訓練→ 達標檢測
(3)寫作訓練課:
課前:基礎年級的作文,教師可在作前3-5天給學生明確寫作的文題或范圍要求,引導學生加強作前材料積累,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多渠道尋找、收集素材。
課堂:可安排為第一節課講評指導,第二節課學生寫作,限時當堂完成。兩節課的具體步驟為:
評講習作→ 展示目標→ 作前指導→ 構思交流→ 編寫提綱→ 嘗試習作→ 謄寫文章
評講習作:教師對前一篇習作訓練中出現共性問題進行評講,應充分利用各種媒介手段,著重展示學生的優秀習作或精彩片段,給學生以成就感和正確的寫作導向。
作前指導:從審題入手,強化文體意識訓練,在落實基礎等級要求的前提下,提出發展等級的要求。
構思交流:根據要求,鼓勵學生放飛想象,交流構思心得。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優秀范文并指導學生借鑒欣賞。提倡教師提供自己的“下水作文”并講解自己的構思過程,供學生模仿學習。
(4)綜合復習課:
復習課按照“四段式”進行,主要環節為:
考點解讀→ 典型引路→ 方法點撥→ 反饋鞏固 ①考點解讀:教師闡明“考綱”及“考試說明”中對本知識點的能力層級要求,分析近年來高考江蘇卷、全國卷以及其他省市考卷的相關考試內容、題型特點、分值分配等情況,預測新一年江蘇高考本知識點的發展趨勢,提出復習要求。
②典型引路:教師出示精選出的高考題或其他典型例題,在學生試做之后,根據情況進行分析講解,重在歸納總結其中規律性和趨勢性的內容,引導學生逐步了解、熟悉、掌握高考題型。
③方法點撥:教師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對本知識點應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提示歸納,力求系列化、系統化、網絡化,明確提出復習的目標要求,特別要引導學生對解題的思路進行總結,側重對解題的方法和技巧等進行指導,努力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化,為學生下一步的自主復習打好基礎。
④反饋鞏固:教師出示精選的部分練習題,要求學生當堂進行訓練。練習的題目要精,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和一定的綜合度。可安排部分學生上臺板演,有條件的也可通過視頻來展示部分學生完成的練習,以便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難和存在的問題,從中發現錯誤及學生不良的答題習慣,及時予以反饋糾正。然后再作簡要歸納,使知識系統化,能力升華。根據需要,可布置適量的課后相關鞏固性練習和變式訓練,使學生學會遷移應用,強化鞏固復習效果;也可建議學生將做錯的典型習題收入“糾錯題集”,以便時常復習,避免重復錯誤。
(5)試卷講評課
①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全面批改好學生的試卷;統計好全班學生的平均分、優分率、及格率、低分率和各題的得分率,積累學生易選錯或答錯的各種答案;分析好學生各題得分高低的可能原因;統計好進步學生和退步學生名單;根據答題情況設計有針對性二次檢測試題。
②基本程序:
講評導入→ 分析數據→ 自查自糾 → 典型分析→ 針對訓練→ 總結反思
講評導入:從考試的重要性、檢測情況導入,或從對試卷批改中發現的問題導入。
分析數據:主要包括:平均分、優分率、及格率、低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等;與上次檢測成績的比較,與同一科任鄰班成績的比較,與全年級成績的比較;學生個體成績進步及退步情況,優分學生名單;原因分析,包括教師教與學生學兩方面的因素。在充分肯定學生長處的同時,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自查自糾:學生對批改過發還的試卷進行自查矯正,如對試卷進行查漏補缺,自檢答錯或空白的原因,做出正確的答案等。教師可提前發還試卷并提出自查活動的要求。
典型分析:重點講解錯誤率較高的題目,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教給學生答題方法,對不明答案作出質疑,教師作明確和分析。
針對訓練 凡學生自己答錯的題目,根據教師的分析和明確,用紅筆或其他顏色的筆修改過來,邊改邊再識記或理解。進行二次檢測,要求學生用10-15分鐘的課內時間獨立完成并當堂交卷。
總結反思:教師講明要求,學生自己分析本次檢測卷總體難易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提出今后改進的措施。
3、有關說明:
(1)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情,指定科學的、具有可測定性的課堂教學目標。
(2)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自學,發現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必要的內容要講清楚,講準確,講精彩。
(3)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激發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盡可能作更深層次的思考,培養其創新能力。
(4)圍繞目標切實做好“達標檢測”工作,習題的設計目的要明確,難易、份量要適中,層次要分明,針對性、實用性強。學生訓練時應嚴格要求,像考試一樣,獨立完成,力戒抄襲,以便教師盡可能掌握學生的達標狀況。課后補救要“準”,要求要“嚴”。
(5)該模式只是一個基本模式,但不是一成不變的程式。在日常教學時,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型等實際情況予以調整,靈活運用。現提供幾種其他課型供老師們參考:
講授閱讀課文,運用“讀→思→積→用”的四步教學模式,適當運用多媒體手段,使學生在“視看、耳聽、動腦、手勤”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大大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教讀文言文:運用“讀讀→自譯→講講→背背→寫寫”的五步教學模式。
教讀詩歌:運用“聽讀(配樂)→試讀→會意→悟理→背寫”五步教學模式。
作文教學:運用“欣賞→模仿→評講→思維訓練→寫作實踐”的教學思路,并經常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把學生的文章推薦到有關報刊雜志上去發表,讓學生獲取成功感。這樣,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寫作文的積極性。
以“自主、探究、合作”為主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
激發興趣 整體感知→ 自讀感知 鼓勵質疑→ 精讀論辯 合作探究→ 拓展訓練 大膽創新
【語文有效教學】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總結07-01
有效的教學反思04-12
有效教學心得11-22
有效教學心得隨筆05-01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11-16
有效教學心得模板08-31
有效的教學評價心得01-13
有效教學心得10篇04-30
有效教學研究心得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