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中應向課堂要效益教育論文
科學地安排好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尋求更有效、更靈活的方法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知識,能力提高得更快。孟子說:“教亦多術矣。”“術”即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靈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凡是達到目的快的方法,便是好方法。而課堂就是45分鐘,如何讓教師把握好、引領好學生至關重要。我對我20年的教學中如何把握課堂總結如下:
一、聽課時,讓學生領會教師的講授思路
思路教學的關鍵就是將教師的思路轉變為學生聽課的思路。其首要的一步是教師應把教材的思路轉化為講課的思路。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必須潛心鉆研教材,充分揭示出新舊知識的聯系,建立起知識體系,然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到突出每節課的主線和知識點,使學生的思路按照主線和知識點去展開。
譬如我在教《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這一節內容時,按照教材內容設計了這樣的講課思路:“演示實驗——不同物質溶液的導電性不同,溶液里自由移動的離子的濃度不同,電解質的電離程度不同,電解質有強弱之分,具有化學鍵的類型不同。”抓住這個中心主線,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去思索,既突出了教材的關鍵,又使學生感到思路清晰明了,一堂課下來,學生接受知識普遍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二、閱讀時,引導學生分析教材的編寫思路
如學習《化學平衡》一節課,我首先列出了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兩個基本概念(化學平衡狀態和化學平衡移動),三個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濃度、壓強、溫度),一個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然后提出:“教材中是怎樣討論和分析這些問題的?”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去閱讀,學生有意識地領會到了本節內容主要是研究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和改變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其方法是:
1.對于化學平衡狀態的概念和特點,教材中是以反應為例,分析了在一定條件下,當V正=V逆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進而揭示出化學平衡狀態的“動”、“定”、“變”三個特征。
2.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教材是通過幾個實驗幫助理解化學平衡原理的。通過這樣閱讀使學生很自然地領悟到本節教材的編寫思路,說明化學知識是從生活實踐和化學實驗中獲得,又以此為基礎再提高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分析和認識的,從而使化學知識得到深化。
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研究化學的方法。
三、解題時,幫助學生尋找解答的思路
化學習題浩如煙海,教師在習題教學中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去精心選題,善于分析題目中的因果關系,讓學生掌握題給條件,明確要求,并由表及里地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化學問題,從而使學生獲得解決化學問題的正確思路。我的具體做法是: 1.逐步提問,打開學生的思路。
2.一題多解,拓寬學生的思路。
3.一題多變,活躍學生的思路。
四、實驗時,培養學生觀察、研究問題的思路
學生實驗操作前,教師要從實驗本身的特點和學生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啟發講授模式,幫助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激活學生認知結構中的知識,并啟迪學生遵守一定的要求、把握實驗的操作要領等,以消除學生實驗中知識、思路、方法、操作等方面的障礙。
學生開始動手實驗時,教師應該首先從實驗態度進行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實驗中來,這也是很關鍵的。特別是某些存在一定危險因素的實驗,如酸堿的腐蝕性、點燃氫氣及其它氣體(不純)會爆炸等,更要作好引導,消除學生對實驗的恐懼心理。其次,要從實驗技能和實驗思維兩個方面去導,以確保學生規范地進行實驗,做到操作明確、觀察有序、記錄科學等。由于學生實驗是由學生自行進行的,而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層次也各有不同,因此,學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就各種各樣,教師難以在課前全面完整地加以預測。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學生實驗操作之中,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對于實驗中不同的問題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指導:實驗操作上個別的問題,宜結合學生操作情況給予個別指導、對于普遍性的問題,則宜集中點評,指出錯誤的原因,演示規范操作,提示操作要領;對于動手能力差的學生,應該作為巡視檢查的重點對象,教學中既要耐心細致地給予指導,又要要求學生耐心細致、努力完成實驗;對于實驗觀察中的問題,則要引導學生結合實驗目的要求,分析思考實驗觀察要點和重點,做到全面觀察又重點突出。
學生操作結束后,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實驗結束時按照一定的要求清理儀器、搞好試驗桌面衛生等。要在實驗思維方面加強指導,及時把學生的思維從實驗操作中引導到實驗總結中來。這樣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便形成了一條“從實驗操作、觀察現象,到解釋現象、得出結論”的研究化學實驗的思路,從而達到了培養思維、發展能力的目的。然而點點滴滴的能力養成,要靠學生平時扎實的基礎、嚴謹的科學探究態度和學風,學生應該多動手、巧動手,做到對所有知識成竹在胸,才能把握科學,而立于不敗之地。希望我們從課堂45分鐘做起,從每節課做起,向課堂要效益。把握了課堂就把握了成功!
【教學中應向課堂要效益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向管理要效益論文(精選13篇)12-28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愉快教育」 論文04-30
要重視數學教學中的動手操作 論文04-30
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課堂效益的論文04-27
例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創造教育論文04-30
習作教學應向生活開放04-30
提高課堂效益之我見05-01
課堂效益與英語學習04-28
關于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論論文04-29
京劇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教學嘗試的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