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生產過程的模具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優化設計教育論文

時間:2023-05-03 16:40:38 教育教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生產過程的模具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優化設計教育論文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現代模具企業的用人標準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為彰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與時俱新的特點,四川宜賓職業技術學院模具專業的職業教育課程也不斷地進行調整。本文闡述了新形勢下模具專業基于“生產過程”進行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并以UG課程為例,探討了專業課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生產過程的模具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優化設計教育論文

  關鍵詞:生產過程;模具專業;UG;教學內容;優化設計

  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現代模具企業的用人標準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培養的高技能人才要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就必須不斷調整與改進。課程設置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基礎,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方向、培養目標及教育的組織手段和方法。目前的職業教育課程結構仍然不能彰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特點,課程內容也不能適應區域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教學過程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專業課程改革迫在眉睫。基于此,我院模具專業基于生產過程,針對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優化設計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課程始終處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主要面向生產單位一線需要,由于現代模具生產方式總是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而變化,職業院校就應當基于生產過程,動態地構建專業課程體系。這種基于生產過程開發與改革專業課程,就是以生產過程為參照系整合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著眼于隱含在生產動態行動體系之中的、整合了實踐知識與理論知識的生產過程知識的生成與構建。我院模具專業基于生產過程的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基本思路與方法如下:

  (1)以市場和就業為導向,把握行業的人才需求現狀,在總體上確定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方法的優化設計方向。

  (2)基于模具產品的生產線式工作流程進行課程體系構建,將生產過程融合到課程結構中。

  (3)采取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職業實踐活動為主線,以項目化為主體的模塊化教學方法構建專業課程。

  (4)基于模具產品生產過程,擬訂工作崗位與能力結構,結合我院模具專業培養人才與之對應關系確定課程內容。

  (5)以典型模具產品為載體,以層次漸進式項目教學內容為主線進行課程的開發。

  (6)依照就業崗位技術能力要求進行課程內容的整合與優化,形成專業特色。其主要思路和方法如圖1所示。

  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優化設計實現過程

  我院模具專業基于生產過程,開發了《模具CAD/CAM(UG)》這門專業課程,并實現了本門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其開發過程如下。

  (一)市場調研,確定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市場調研的主要對象是與學生就業相關性較大的典型企業(如宜賓普什模具公司、一汽大眾等)以及部分已就業的該專業畢業生,市場調研的主要內容為企業的崗位情況、崗位工作任務情況及企業對人才規格的要求等。通過調研,發現UG軟件自從1990年進入我國后,以其強大的功能和工程背景,在機械制造領域,特別是模具制造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沿海的大、中、小型機械制造(特別是模具制造)企業中,廣泛采用UG軟件完成從產品造型、模具設計及制造的全過程,因此,需要大量的從業人員。掌握UG軟件的基本功能,熟練地在模具設計與制造中應用,是模具專業學生適應社會、適應工作需求的基本技能。為此,我們確定了工業產品設計、模具CAD、模具CAM(數控編程加工)、模具裝配與調試四大模塊為本門課程的專門化方向,同時確定了本門課程的設計理念和思路。

  設計理念本課程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重構和優化教學內容,形成了基于生產過程導向的任務驅動的工業產品設計與裝配、模具設計、數控編程、模具制造、模具裝配等五個主任務模塊,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等多種教學方法,構建了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三位一體化”的培養方案,使學生不僅具有完成職業任務所必需的知識、基本技能和動手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后續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基礎。

  設計思路

  (1)以職業能力為目標,組織課程內容。

  (2)以模具產品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

  (3)以工作過程為中心,推進課程融合。

  (4)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通過職業崗位與能力結構分析,構建課程內容框架

  根據市場調查,模具專業職業范圍與能力層次如圖2所示。

  參照圖2,將專業崗位所涉及的職業活動細化成具體的工作任務,整理歸類形成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表,形成課程內容分析的主要依據。表1為UG課程部分典型任務分析表。

  (三)通過生產過程解構與課程結構的重構,搭建課程內容的組織框架

  為培養有較強綜合職業能力的操作技能型人才,課程結構要對應于工作崗位的工作體系,與企業“工作項目”為目標的工作結構相對應,課程內容的組織結構形式主要以“項目”為主體。按照具體的模具產品從“模具成品、模具裝配(檢驗)與調試、數控加工、選材、設計”這一生產流程進行逆向推演,將生產過程解構成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重構于課程內容的組織框架中。

  根據上述UG課程典型任務分析表,本課程采用了如圖3所示的以項目為主體的模塊化課程內容組織形式。

  (四)課程內容的最終擬定

  在課程組織結構分析的基礎上,為能夠負載本課程整合的工作任務所對應的職業知識與技能,我們將UG課程內容整合為“產品造型、模具設計、數控編程(模具制造)、模具裝配與調試”四個主任務模塊,重點培養實體建模技術、曲面建構能力、復雜造型設計、裝備功能、2D出圖功能、模具加工功能等專業能力,將理論與實踐合成一體,以典型模具產品為載體,由低到高“層進式”安排教學內容,并以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項目實訓(圖4為UG課程部分項目)。

  我院模具專業基于生產過程,進行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探討了專業課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新課程于2009年實施以來,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學生的學習熱情大為增加,學生的滿意度也大幅提高,我院學生在2009年全國3D創新設計大賽及2010年的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均取得了榮獲四川省一等獎的好成績。同時,一汽大眾、宜賓普什模具公司等用人單位也均反映新課程體系培養的我專業的學生在工作崗位上更容易上手。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5,(22).

  [3]高利容,王敘紅.終身教育視角下的高職課程改革[J].成人教育,2007,(11).

  [4]姜大源.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J].中國高教研究,2009,(4).

【生產過程的模具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優化設計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中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優化論文04-28

高職國貿類專業課程體系的完善與優化論文05-02

優化設計與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論文04-27

高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柔性化設計教育論文05-02

基于位移場的渦輪葉片模具型腔優化設計04-26

甲醛生產過程熱能優化的清潔生產改進05-02

基于任務驅動的沖裁模設計教學內容之序化教育論文05-02

優化問題設計提高教學效果教育理論論文04-27

文秘教育專業文秘方向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設計論文05-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整合與優化的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