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分析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分析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階段我國小學科學教育的發展取得一些進步,部分科學教育中逐漸滲透STEAM教育理念,但一些地區仍存在科學觀念薄弱、師資力量短缺等現狀。因此文章利用文獻綜述等方法結合自身所觀察到的現象,來闡述小學科學教育的現狀以及科學教育對小學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
科學教育,小學教育,現狀,啟示
21世紀最為突出的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學不再是獨立的某種學科,它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作為國家的基礎教育———在小學教育中應更加注重學生的科學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發掘其內在潛能。不論是關乎個人發展還是基于“科教興國”的指導思想,小學科學教育都是教育發展中重要的基石。
一、科學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現狀
(一)校內科學教育
1.學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科學教育理念薄弱。
在傳統的教學中,不管是教育工作者還是家長,都將教育的重心放在語、數、英這樣的主科上面,缺乏對科學課的重視。特別是唯分數主義的教師或者家長,更是認為科學這一類所謂的“副科”沒有學習的必要。雖然當今社會大力倡導科學教育,但是實施起來依舊困難。就目前小學科學課的設置,基本是每周一節,遇到一些考試或者校園活動,往往被占用,小學生學習科學的時間就變得更少。筆者在幾所小學中實習發現,有的小學雖然也設有科學實驗室,買入了科學儀器設備,但是科學實驗室的門只有在領導檢查時才會打開,他們眼中的科學實驗只停留在理論中,談何科學教育?
2.師資力量及教師所具備的科學素養不足。
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奠基時期,因此小學教師應具備專業的科學素養,這樣才能在思想和方法上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然而現階段小學科學教師大部分是由數學老師或者班主任兼任,這樣的教師不僅要專攻本學科的教學,同時還要兼顧科學課程,顯然從時間和精力上就對科學教育的投入不夠。有的學校具有專門的科學教師,但并非科班出身,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因此教師所具備的科學素質明顯不夠“科學”。
3.硬件設備的投入和使用程度不高。
科學的前身是自然,而對于自然的學習就是要身臨其境,去動手發現。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更是要借助儀器設備來完成必要的實驗內容。但是一些區域如偏遠旗縣,各種科學設備短缺,學生的科學探究常常面臨許多問題。而對于設備配備齊全的一些地方,教育者往往因為設備昂貴,不舍得讓學生使用或是存在諸多擔心如安全問題,導致很多實驗儀器被閑置。
(二)校外科學教育
1.校外科學教育設施中部分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
在科教興國這樣的大背景下,地方科技館、少年宮等科學場所更多地走進大眾的生活。這不僅豐富了小學生課外的科學教育生活,還增進了親子間的關系。但是一些科技館或少年宮內的展區存在展品形式單一的問題,部分科技展品主要還是以模型、展板的形式呈現,動態體驗項目較少,并且與校內的科學教育缺少銜接。此外,一些科學場館的科學教育內容未能及時更新,缺乏科普展覽等富有新意的科學教育活動,這無疑減弱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熱情,也使得部分科學教育場所的參觀人數減少,科學教育力度不夠。
2.校外科學教育機構的不足之處。
第一,隨著一些科學教育機構對學生科學教育關注的提高,青少年科技競賽類的活動日益增多,但是主要還是以取得成績和培養少數科學人才為中心,“面向每一個兒童的旨在提升其科學素質的活動內容還比較缺乏”[2]。
第二,校外科學教育機構存在教育資金不足、缺乏與家長的溝通等問題[2]。許多校外教育機構希望為小學生提供專門的、形式多樣的科學教育活動,但是由于資金周轉問題,導致一些項目難以開展。此外一些校外科學教育機構缺乏和學生家長的溝通,致使家長對孩子的了解不夠,對科學教育產生偏見,導致學生參與度降低。
二、科學教育對小學教育的啟示
(一)學校教育者應轉變觀念,廣泛招納及培養適應科學教育的師資力量
小學教育如同孕育國家未來的搖籃,為了更好地讓小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校應積極招募從事科學教育專業的人才。許多高校畢業生雖然專門學習科學教育,但是囿于科學等相關課程不受重視的現實,往往舍棄本專業而從事其他行業,這就造成很多具備專業科學素養的教師越來越少,因此學校對科學教育觀念的轉變十分重要。此外,學校相關部門應加強教師科學素質的培養,在培訓中重視教師科學理論與實際操作的結合,形成具有高度和深度的科學觀念,多開展名師之間的交流學習,相互切磋,不斷學習最新的科學教育理念。
(二)教育工作者要加大科學教育的實施,為學生奠定科學基礎
在小學教育階段中,6—9歲的學生正處于兒童發展的文化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兒童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特別是6—7歲的學生,他們處于兒童科學實驗和收集的敏感期,此時正是兒童開發潛能、培養科學興趣的關鍵階段,因此科學教育對于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尤為重要。所以小學教育工作者應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地組織科學教育活動。在具備硬件設施的情況下,可以開展適合不同年級學生的科學實驗活動或興趣小組,定期帶領學生參加科學課外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在“做中學”,通過淺顯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培養科學文化素質,為日后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創設良好的環境,加強師生與家長的溝通,共同進步
學校內良好的科學文化氛圍,有利于學生積極探索,而豐富的校外科學資源,能夠使課堂內容延伸到生活中,為學生提供真實的體驗環境。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校外科學教育的開發,加大科普力度,為學生提高科學素質創造優質的社會環境。同時校內的教育工作者也要加強與校外機構的合作,注重課堂內外科學教育的'有機結合,從而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此外,校內教師與校外科學教育機構應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反饋,讓家長也參與到科學教育中,從而改變固有觀念,共同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促進科學教育的改善與提高。
(四)科學教育與時俱進,推動小學教育的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科學教育也在不斷發展。如今STEAM教育已經成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未來科學教育的走向也將朝著STEAM教育理念發展。STEAM是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五大學科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組合,顯然STEAM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創新性、創造性的知識技術復合型人才,這與我國強調的全面發展的思想不謀而合。
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關鍵階段,它不僅為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識的基礎,還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而做準備。因此在小學教育中應充分理解和吸收STEAM教育的科學理念,加強科學教育的學科滲透,注重科學方法的運用。同時隨著STEAM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小學教育工作者應具備更專業的科學素養,特別是科學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科學理論功底,還要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知識,搭建科學的知識體系,具備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的能力。
此外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不斷改進并加以創新,增進各個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加強不同學段內容的銜接。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喚起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中結合人文教育引入最新的科學教育活動,讓學生在知識學習和實際操作中充分發揮科學探索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合作精神。
結束語
如今國際科學技術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個國家都結合本國特點和需要不斷發展和創新。在我國科教興國的重大戰略下,科學教育的發展和對人才的培養處在關鍵地位。因此小學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不僅關乎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還關系著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復興。由于筆者學術能力還有待提高,以上所提及的相關現狀和啟示尚有不足,還望有更多的教育學者、專家深入研究,為我國的小學科學教育出謀劃策,共同推進我國科學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曉.我國小學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
[2]中國兒童中心.兒童校外科學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全彩暉.STEAM教育對我國基礎教育創新能力培養的啟示[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20-21.
【科學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成功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論文02-04
淺析賞識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論文03-14
教育游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1-19
科學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應用評價的論文05-26
淺談教育博客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2-15
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1-19
游戲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1-30
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1-17
情感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6-14
農業推廣教育現狀分析農科論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