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必備]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1
一、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是重要的審美陣地
新課標小學語文教材非常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以及教育規律,有很多內容都體現了社會的和諧之美以及自然的生命之美。其中有很多是描寫大自然的,比如《觀潮》《海底世界》《記金華雙龍洞》等,這些文章都體表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力,這些內容在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獨特的審美享受。此外,關于人類社會的美,表現內容也相當豐富,在現實社會中,處處都體現了社會之美,然而社會美的核心內容是人性的美好,它涵蓋人的節操、智慧與情感等。總的來說,美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中處處得到了體現,教材中蘊含美的地方是廣泛而且豐富的。這些美好的東西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可以說這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的建構提供了權威的語言資料。
二、小學生語文審美心理的發展特征
童年是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階段,此時兒童的身心發展處于相對平穩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兒童已經能夠掌握書面語言,并且可以借助于學校的教育和教材,有步驟、有計劃地學習文化知識。但小學生也有其較為特殊的一面,即分析能力相對薄弱、辨析能力較弱、記憶力強、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創新及喜歡活動等。根據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對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必須要與其審美心理結構充分結合,普遍認為,審美心理結構主要由審美情感、審美行為傾向及審美情感組合而成,這三種成分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通過這種影響和制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審美心理結構。可以認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心理培養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從稚嫩向成熟逐漸過渡,將心理結構的主要成分進行相互的整合,同時其容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迅速擴展,但心理過程仍舊以接受為主。表現如下:在審美認識發展方面,對于審美的感知從以前的零散、粗獷逐漸向整體、精細的方向發展。小學生在初期對于審美的.認知以及審美的經驗是相對匱乏的,審美興趣也顯得相當淡薄,通常不能夠整體把握審美形象,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審美經驗的持續積累,他們的參與熱情以及興趣會不斷提高,感知缺陷同時會有所改善。此外,小學生通過美的熏陶,審美的范圍也會隨之擴大,內容也逐漸豐富,之后創造性想象開始出現,而審美理解也從開始的模糊變得逐漸清晰起來,能夠將自然或者社會中發生的事物和美聯系到一起。但是小學生相對缺乏審美經驗,知識積累更是匱乏,對一些思維方式在運用上還顯得不夠熟練,對于一些語言的意義只能夠進行初步理解,無法深入理解語言的深刻意義,所以一些理解往往是淺層的,隨著小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其理解能力完全可以達到一定的水平。
三、結束語
當今社會的孩子缺少感知美的基本能力,所以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是一個具有一定分量的課題,在外來文化的猛烈沖擊之下,語文教育必須要堅守育人的基本原則,引導學生產生對美的向往,增強他們的審美意識,這對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所以要求當今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絕不能成為教學的附屬品,必須要為審美建構創造出獨立、寬松的環境,這樣才能達成小學語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2
【摘要】本文將簡單介紹多媒體信息手段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價值,進而重點探討實現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融合的有效途徑,主要基于以下維度對其進行重點研究,即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學生角色轉變等。
【關鍵詞】多媒體手段;重要價值;閱讀教學;有效途徑
1將多媒體信息手段融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價值
(1)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吸收教材內容。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提升閱讀教學的可視化程度,促使傳統的閱讀教學向聲像教學轉化,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的背景,提升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深度,由于具有數字化的聲像資源,能夠更加有效地傳遞教學內容,從視覺和聽覺增強閱讀教學的場景化和交互性。以《海底世界》的教學為例,受限于學生認識水平,其對海底自然生物環境的認識仍然處于模糊的狀態,因此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能夠更加生動全方位地展示海洋環境,比如可以利用圖像資源和視頻資源,強化學生對海洋環境的認知,有助于學生加深認識,延長記憶周期。
(2)塑造學生的審美意識。對于教師而言,小學閱讀教學的實質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將多媒體信息手段融入閱讀教學之中,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引導其初步塑造審美意識,通過設置場景化的教學情境,將作者的心理狀態與情境感知,借助于生活化場景,全面地展示給學生,促使學生從深層次感知課文的內在美感。以《西湖》為例,教師除了傳統的內容宣講,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營造湖水流動的優美意境,選取精美的視頻資源,描述西湖湖水的潔凈,同時通過游客的愜意,向學生提供一幅極具品質的湖邊精致,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培育以及塑造學生的審美意識。
(3)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思維結構。多媒體信息手段與閱讀教學的融入,既有利于對語文課程資源完善,同時還未豐富學生思維結構創造有利條件,特別是在引導學生創新的過程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伯牙絕弦》為例,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手段,對伯牙和子期的相關背景資料進行整理,通過借助互聯網手段對《高山流水》的音樂風格和旋律進行展示,不僅可以讓學生生動感受《高山流水》的創作背景,同時還能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兩人的友誼,進而引導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解,讓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再枯燥,增強了語文閱讀教學的互動性。
2實現多媒體技術融入的有效途徑
作為一種新興的語文閱讀教學手段,多媒體信息手段的運用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同時也是提高教學設計質量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利用體信息手段,能夠豐富有關課文內容的課程資源,增強學生對課文創造背景以及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由此可見,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多媒體信息手段進行有效利用,才能發揮去最大價值,推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1)轉變教學理念,學習并運用多媒體信息手段
在素質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轉變閱讀教學理念,不斷學習并運用多媒體信息手段,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信息化水平,豐富閱讀教學的課程資源。現階段,計算機是教師獲取課程資源的有效途徑,在獲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提取課程資源的核心,并將其進行整合,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現狀和課程安排,對教學資源進行加工,這樣才能增強課程資源的趣味性,通過制作內容豐富的PPT是小學語文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的重要體現,但由于部分教師不注重內容的針對性,使得PPT的`展示和講解過程較為枯燥,學生的參與度較低。所以教師在制作和展示PPT時必須對PPT內容進行嚴格把控,PPT內容應該與課程內容保持一致,這樣才能讓整個PPT利于知識的傳播,如果注重嚴格把控內容,PPT就有課程成為分散學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降低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由此可見,PPT的制作和講解必須具有針對性,具有清晰的邏輯,體現教師縝密的教學思路。
(2)突出學生的主體角色,提高多媒體信息手段的應用率
此外,語文閱讀教學課程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正確對待自身角色轉變,并將其體現在閱讀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氛圍的構建,讓全體學生融入教學與分享,主動參與知識的解讀和傳播當中,這樣才能讓多媒體信息手段更好服務于智慧閱讀教學課堂的構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教師對多媒體信息手段的利用往往忽視了徐盛的主體地位,將多媒體課程資源諸多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缺乏對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引導。所以在利用多媒體信息手段的同時,需要平衡數字化課程資源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將閱讀素養的提升作為運用多媒體信息手段的根本目的,這樣才能兼顧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3)積極整合傳統教學方式與網絡多媒體教學方式
就教學實踐而言,無論是傳統教學模式還是網絡多媒體教學模式,兩者都具有值得對方借鑒的地方,以傳統教學模式而言,教師需要認真理解教學大綱的要求,對課本的內容以及教學流程進行合理規劃,并不斷進行調整,使其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學習,而對于互聯網教學模式而言,其無法實現有效的內容變更,特別是PPT教學而言,一旦幻燈片的順序發生錯亂,會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所以,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必須整合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對教學進行明確,并展示在PPT中,PPT的角色更多是引導以及提示作用,而非將其當做課程內容的簡單堆砌,同時在閱讀教學中融入聲音以及圖像等元素,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增強其對課文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郭海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xx(05):122-123.
[2]吳蕓.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xx(05):44.
[3]程志峰,程時娣.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xx(10):83.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3
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認知世界、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學大綱明確要求:要“加大學生閱讀量,增加背誦篇目,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能夠使學生的知識更豐富、視野更寬闊。小學語文閱讀課究竟應該如何開展,如何讓語文閱讀教學更具有效性,這是我們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認真探索的課題。
一、強化詞句訓練,提升閱讀能力
掌握一定的詞句是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基礎。閱讀文章時,要想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首先要理解文章中的詞語與句子。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詞語來造句,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意思。詞語的理解、累積、運用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在進行詞句訓練時,理解與運用要并重,注意學與用的結合。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說話與寫作時積極使用所學的詞句,讓其體會到這些詞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與用法,語文教師還可以嘗試讓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式等進行變換,從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開展主動閱讀
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應該是學生主動學習,語文閱讀課教師不能自導自演,而應更多地關注學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學習自主意識比較差,我們要學會引導他們在交流互動中思索與發現,有意識地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意識。語文教師要為師生搭建好互動交流的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探究、感悟、體驗、交流。
三、樹立整體觀念,促進整體發展
小學語文包括識字、寫字、聽說、閱讀、寫作等多個部分,這些內容各成體系,通過科學的組合形成了語文學科體系。在課文教學時,有部分教師不能很好地認識到課文的整體性,只注重某些詞句的理解,或者只關注一些生字詞的默寫,或者只重視主題思想的'感悟等等。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對課文一定要有整體觀念,從課文在課本單元中地位入手,知道課文的作用、重點,課堂教學中要以此為主線貫穿始終。在學生層面,則要在了解課文大意,逐步深入,最后再總體閱讀,才能對課文有更深刻的體會。每一階段的學習,不僅要掌握每節課的重難點,還要把握前后知識的聯系,有計劃地進行序列訓練,全局把關,層層夯實,以此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
四、啟發學生質疑,調動其主動性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喜歡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我們要教會學生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敢于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在預習課文時,對于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要學會主動查字典,查字典不能解決的再主動請教老師。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字、詞、句標出來,并提出來交流討論。如果學生提不出來,教師就要主動提問學生,以此啟發、引導學生。長期堅持,學生就能逐步養成閱讀時質疑的良好習慣,閱讀能力也能得到大大提升。
五、課內外結合,體驗閱讀之美
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傳授讀書方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用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特點樂于接受的方法。如,對于一些詩詞等易于上口的課文,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吟唱,這樣便于他們強化記憶。對于一些長期積累的句子,則可以進行分組比賽,以此來激發他們背誦。另外,語文教師要有目標、有計劃地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書籍,安排他們有計劃地閱讀。利用學校圖書館、班級圖書角、電子閱覽室等營造讀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書香校園,提高閱讀能力。
六、運用信息技術,培養閱讀能力
信息技術對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對人們的學習方式也有重要的影響。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絡等查閱資料。我們廣大教師要積極利用好校園多媒體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校園網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空間;利用校園廣播播放一些美文,為學生時時獲得審美體驗;還可以利用好班級博客開展閱讀競賽,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提升閱讀能力。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腳步,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手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七、完善評價體系,堅持長期閱讀
要想讓學生的閱讀活動能長期處于快樂積極的狀態,我們必須建立有效的閱讀評價體系,通過積極地引導,調動其閱讀積極性。語文教師可以定期舉辦“故事演講比賽”、“朗誦比賽”、“課本劇表演”、“讀書小沙龍”及板報、手抄報等活動,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愛閱讀、愛積累,幫助他們養成多讀、善思的良好閱讀習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尤為重要,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廣大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開展多角度閱讀,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作者:陳紅霞 單位:江蘇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4
摘要:在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文化的傳承,是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其中,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至關重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意義重大。
關鍵詞:審美能力;策略;途徑;延伸;情感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興趣策略
興趣是一種帶著感情色彩,伴隨著個體積極情緒體驗的認識傾向,它對個體的認知活動具有極大推動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文本的“注意”。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對文本進行感知體驗,為審美鑒賞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情境策略
受教育者的知識是在一定情境中,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的。審美鑒賞力的生成和發展本身也依賴于情境。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極為重要,它有助于學生建立已有經驗與文本的聯結點,引發情感共鳴,情感推動主體積極參與審美活動。情境的創設促進了學生的深度體驗、有效品鑒和品質創作。在情境的感染中,學生對文本形成審美注意,對文本形式和內容形成一種閱讀期待,即審美期望。因此,情境創設是審美鑒賞力形成的現實基礎。
(三)對話策略
對話是語言交際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基于交流雙方的支持與理解,指向精神與心靈交融的活動。對話教學能促使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讀書這一過程,不僅有讀者與文本的對話,還有讀者與作者、編者的對話,閱讀教學過程亦是如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啟動多重對話模式,在教師的幫助下,引發學生與文本、作者、編者的多重對話,提升審美鑒賞力。
(四)誦讀策略
語言本身具有美的屬性。它包括語言的形式美和內容美,語音是語言形式美的集中體現,語音美在本質上與音樂美緊密相連。學生在教師創設情境的引領下,通過范讀、齊讀、指名讀、配樂誦讀等各種朗讀方式,對文本進行感知體驗,感受語言的魅力。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的途徑
(一)依托教材,引領學生發現審美元素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審美元素無處不在,篇章的結構美、意境美、主題美,語言的韻律美、節奏美、修辭美,包括單元導語、課后練習、插圖等無處不蘊含著美的因素。不同形式的“美”往往有機統一在一篇文章之中,很難截然分開。引領學生發現小學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各種審美因素,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關注語言,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1.品味語言美。小學語文教材所選文章文質兼美,語言極具典范性,蘊含極高的思想性、文學性。引領學生通過尋找具有新鮮感的語言,能喚醒孩子對語言的敏感,培養學生的語感。詞語:疊詞。疊詞能增強語言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教學《小小的船》一課時,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孩子們朗讀“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體會文中疊詞的音韻美、意境美。精準之詞。作者運用精準之詞,語言凝練雋永,值得反復品味。《鳥的天堂》一文中的“堆”字描繪了樹葉一片挨著一片,層層疊疊的情景,“明亮”一詞形象地寫出樹葉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澤,“顫動”一詞把樹葉在陽光下輕輕顫動描繪得栩栩如生。引導學生認真體會這些詞語,體會作者用詞之精準,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一個舉措。傳神之詞。引導學生關注傳神之詞,既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文本,又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句子: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文章多數運用了修辭手法,或突出主題,或強化感情。《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工整的排比,把水“靜、清、綠”和山“奇、秀、險”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體會“山”“水”甲天下的美,文字描繪的畫面浮現在學生的腦海里,含義深刻的`句子。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者能凸顯中心思想,或者寓意深刻,或者蘊含了雋永的哲理,引導學生關注含義深刻的句子也是對學生閱讀能力及審美能力培養的一個途徑。2.感受形象美。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小學語文教材中有鞠躬盡瘁,一心為人民的周總理;潛心科學研究的李四光;勤學苦練、不折不撓的頂碗少年……他們對祖國、對人民、對事業、對科學、對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體現在一言一行中。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揣摩他們的言行,透過語言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感知人物的形象。3.體會主題美。主題是文章之靈魂。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文章蘊含豐富的主題,有的篇目表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描寫了祖國壯美的山川;有的篇目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有的篇目展現了主人公高尚的道德情操與人格魅力。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主題美,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傳遞了真、善、美。
(三)聯系生活,引領學生創造美
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不僅是為了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獲得愉悅感,還要盡量地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創造美。《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很美的文章,動情的敘述營造了一個活潑、跳躍的童話世界,是一篇詞美、句美、景美、情美的佳作。教師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創設審美的閱讀情境,喚起學生的美感情趣,使學生獲得美感體驗。在展示美這一環節中,設計了仿寫,當審美主體處于情感感受之中,以情動情,引起共鳴,他們在和諧愉悅中得到陶冶,產生躍躍欲試的寫作沖動和靈感,仿寫自然水到渠成。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5
一、閱讀教學審美建構的新思考
1、通過自主閱讀感受美
在小學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發自內心地去感受文字中的美。教師要對閱讀教學中的審美建構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閱讀,陶冶和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情操,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感悟和領會其中的美。例如:在學習《山行》和《楓橋夜泊》時,由于這兩首詩自身的韻律和節奏感較強,加上詩的內容意蘊深厚,在朗讀過程中,腦海里會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在朗讀中,具有音樂的美感,能讓學生進行審美構建。通過反復和不斷閱讀,學生能對詩的內容進行很好的掌握。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感受詩中的美,并且享受美。此外,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朗讀比賽、小組間競賽,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會不斷體會詩中的意境美。
2、利用視覺形象發現美
美感主要來源于人內心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在閱讀教學中構建的審美,能陶冶學生的內心,培養學生發現美、認識美和欣賞美的能力。美感的構建過程是學生認識美、評價美和欣賞美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最便捷和最直接的方式,如:用眼睛看和欣賞,去認識和感受美,這不僅帶給學生色覺上的震撼,還能讓學生感受精神愉悅。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插圖的`形式,促使學生觀察和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更好的理解。對于條件較好的學校,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加強學生的視覺感受,從而達到欣賞美的目的。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尋找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通過放映幻燈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帶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學習《恐龍》時,教師可以從網上搜集一些有關恐龍的圖片,可以對各種類型的恐龍圖片進行介紹。通過這種直觀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在學習相應的課文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圖片,通過視覺感染,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達到良好的審美建構。
3、從閱讀分析中鑒賞美
小學學生語文課本中的美學形象很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充分結合這些美學形象,同時利用語言和意境等進行分析,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語言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在一篇文章中具有深遠的意義。所以,在對文章進行閱讀和分析時,要特別重視對語言的感悟和理解。例如:在學習《黃果樹瀑布》時,可以利用以上所闡述的,對文章的語言進行仔細揣摩,領略文章中語句的美感。此外,對有些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對人物的內心進行分析和把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等等。
二、結語
總之,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要采取多元化措施為學生提供美學教育,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化的發展。本文從閱讀教學審美建構的特點和閱讀教學審美建構的新思考兩個方面對小學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對相關研究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6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是學生今后長期學習閱讀的開端,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有利于孩子們今后理解各科的知識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圍繞語文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密切關注小學生的認知動態,積極引導他們養成正確的、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習慣,從而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先明確了在新課程理念下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接著分析了現今小學語文閱讀新課程教學中的一些尚存的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給出探索小學語文閱讀新課標理念教學的具體策略,希望為其他語文教師作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
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反饋,我們發現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果并不理想。小學生總覺得做閱讀理解、看課本課文是一件無趣的事,一方面是因為語文閱讀課的課堂教學過于生硬,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們沒掌握合適的語文閱讀方法,這嚴重降低了他們獲取語文知識的能力。因此,如何理解與消化新課程理念,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效果,成為了急需探究的問題。
1新課程理念下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新課程理念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一些素質教育的新思想,要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習慣,要革新語文教師自身的閱讀課堂教學觀念,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語文閱讀課堂學習資源[1]。新課程理念下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諸多實際意義,首先,小學語文閱讀新課程教學能貫徹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強化了語文閱讀教師對新課標教育的認識,促進他們更好地落實新課程閱讀教學理念。其次,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新課程教學理念能提升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使他們感受到新時代教學方式的真實魅力,推動小學語文教師主動去優化自己的閱讀教學模式,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師閱讀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有利于提升語文閱讀課程的教學質量。最后,這種小學語文閱讀新理念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閱讀的能動性,讓他們被閱讀教學所吸引,帶動他們參與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2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形成正確的閱讀教學新課程理念:
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傾向于采用平鋪直敘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種“灌輸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嚴重影響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越學越覺得閱讀語文文章是一件沒意思的事,從而降低了他們語文閱讀學習的效率,不利于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2]。這種現狀反映出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形成科學的閱讀教學理念,他們往往膚淺地理解新課程教學理念,而沒有掌握新課標教學的核心方法,從而無法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語文閱讀學習環境。
2.2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在閱讀教學中積極落實新課程思想:
小學語文教師認識、理解了新課程教學理念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夠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這一理念。分析現今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發現教師沒有在課堂上積極落實新課程思想,他們僅僅是口頭要求小學生圍繞新課標理念進行閱讀,而沒有帶領學生一起在語文閱讀實踐中運用這種新思想。小學生認知觀、學習方法都尚未成熟,因而迫切需要語文教師指引他們閱讀文章,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
3探索小學語文閱讀新課程理念教學的策略
3.1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對閱讀新課程理念教學的認識:
針對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形成正確的閱讀教學新思想這一現狀,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師也應多借鑒其他教師的新課標教學方法,多閱讀新課程教學的相關報刊、雜志,多思考小學語文閱讀新課程教學的真諦,樹立一套獨特的素質教育價值觀[3]。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參加一些新課程閱讀教學培訓課程,聽取教育專家對新課程語文閱讀教學的剖析。還可以圍繞新課標思想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書籍,廣泛吸收多方的教學經驗,進而提高自身的閱讀課程教學效率。
3.2在新課程理念實踐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為了避免將小學語文閱讀課程變成一種“紙上談兵”的教學,教師應在新課程語文實踐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四年級語文上冊中的“圖書交流會”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課閱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并概括一下這本書的主要人物、主要情節。然后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將班級同學劃分成若干個閱讀交流小組,鼓勵孩子們互相推薦自己喜歡的書。這種閱讀實踐教學的教學模式能激發小學生閱讀文章的熱情,讓他們主動去提煉自己的閱讀心得,在實際閱讀中提升了自身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另外,這樣的實踐教學很好地發揮了新課程閱讀教學理念的價值,深化了小學生、小學語文教師對這一理念的認識,能激發他們在今后的閱讀學習、閱讀教學實踐中主動落實新課標的核心思想,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提升語文教師的閱讀課堂教學效果、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教師的共同進步。
結語: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索,是一個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的過程。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提升自己的閱讀教學素質,多思考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多參加學校組織的一些語文閱讀教學培訓活動,在培訓中吸收其他教師先進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應圍繞新課程教學理念設計語文閱讀課程的教學教案,帶領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踐行語文新課標教學的核心思想,提升小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從而為他們今后各門課程的深入學習做良好的鋪墊,促使他們成長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苗立,李靜宇,史國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以安徽省為例[J].小學語文教學讀與寫.2013(44):112-113.
[2]馬英,林德義,卿步武.論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J].小學現代教育.2015(04):77-78-79.
[3]劉英達,魏新怡,楊新宇.基于新課標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方式探究[J].山西技術教育.2011(28):59-60.
作者:呂淑梅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第三實驗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7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閱讀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閱讀是學生與作者心靈溝通的窗口。閱讀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對文章的把握程度,進而也影響著語文教學質量。搞好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審美能力、自悟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的愛國熱情等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且為他們能更好地萃取中國文化精華、文化底蘊,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等方面打下基礎。
那如何才能搞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呢?
一、構建和諧課堂,體現人文精神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融洽、歡快的課堂氛圍有助于發揮出學生的潛能,激發出他們的創造思維,這是上好閱讀課的基礎。因此語文閱讀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這就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教學中,構建“我—你”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來說,教師就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好朋友。營造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支持和引導學生發展閱讀能力的物質和人文閱讀環境。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使他們樹立參與閱讀學習的信心。對于不足之處要巧妙地處理。
二、培養想象能力,激發創新思維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這句話精辟地指出了知識和想象力的關系,知識借助想象力而發展,想象力是知識進化的先導,由此可見想象對知識的重要性。在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同樣要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首先通過想象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描述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抓住主題,加深理解。其次想象力與創造力是一對“孿生兄弟”。著名哲學家康德說:“想象力是一個創造性的功能。”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能為學生今后更好地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應當創設讓學生感到生動、美麗的情境,使他們獲得美的感受,產生美的喜悅,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使其內心的“情”在特定的“境”中升華到一種新的境界。
如使用提問創設情景法可通過設置有吸引力的問題來創造一個好的閱讀動機。也可使用看圖導入法在閱讀教學中用教科書中意境優美、色彩鮮艷的情景圖及教學掛圖作為直觀教材,鮮明地揭示事物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獲得較深的印象,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媒體創設情景法可在學生閱讀時靈活運用聲音圖像,讓學生沉浸在文章的表達氛圍中,產生豐富的聯想,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創新思維。
(二)以讀引想,引起情感共鳴。
在閱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閱讀的思路與作者文章的思路連起來,著重把握體現作者情感的句子,通過閱讀讓學生大膽展開想象,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意識,使學生真正讀懂了課文,真正讀出了感情,真正體會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
三、注意評價的適當性
教師評價的作用是巨大的,一句挖苦諷刺,就會給學生心靈的傷疤撒上咸鹽,一個熱情的目光、鼓勵的微笑又可以點燃學生心靈深處的星星之火,把學生從“黑暗”帶到“光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適時適當評價。如我剛接手的三年級時,有一學生每次讀課文錯字連篇,南腔北調,常常引起學生的哄堂大笑,他自己也是窘態百出。遇到這種情況我沒有批評他,下課后,我把他叫一邊,讓他重新讀了一遍,讀錯的字進行糾正,并鼓勵了他一番,第二天一上課我讓他重新讀了一遍,這一次他只讀錯了幾個字,有幾個學生發出了笑聲,但大部分學生發出了“咦”的聲音,為他的進步而贊嘆。借著這個機會,我便“狠狠地”表揚了他一番,讓他在同學間樹立起自信心,并鼓勵他課余時間多向老師和同學們請教,幾個星期下來,他便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辯證法矛盾特殊性原理,我們知道每個事物都有其自身特點,小學生的發展才剛剛開始,各方面都沒定型,因此他們在閱讀和理解文章方面也是有差異的。因此在閱讀教學的評價中應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同”是指評價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個性和人格的和諧發展為根本目標、共同目標,把握住大方向。“異”允許學生觀點差異的存在,在評價中注重目標的多元化、方式多樣性和靈活性。凡是那些體現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創新,而又不算“大逆不道”的能體現學生發展的地方,教師都應給予肯定。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和個人感受,應用熱情、真誠的語言、期待的目光來有效地調控評價學生的閱讀過程,鼓勵閃光點,使學生心理處于“蠢蠢欲動”和“欲罷不能”的'積極狀態,始終以愉悅的、高漲的情緒積極投入到閱讀學習活動中。對于缺點也要巧妙點撥,既不傷學生自尊心,不打擊學生積極性,不抹殺學生創造力,又使學生得到提高。有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一分為二的評價,找到他好的地方,先鼓勵,然后糾正錯誤。
四、精心設計閱讀的形式
指導學生讀書,形式應靈活多樣,做到因材施教,恰到好處。為了讓學生獲得整體印象,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教師應對整篇課文或重點段落進行欣賞性范讀。當教材中出現了句子長、結構復雜或文章難懂的片斷,教師采取領讀的辦法,引導學生讀通、讀順、突破難點,為了讓學生從不同聲調、音色上感知和了解課文的層次結構,也為了便于大面積檢查、了解和訓練,對于篇幅較長、自然段較多的課文,可由幾個人或全組、全班學生接續讀。為了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線索和序目理清文章脈絡,捕捉關鍵詞句,可引導學生細心默讀,在讀中思考句子。為了誘發想象,形成意境,發展形象思維,對于畫面集中、含義深遠、語句優美、描寫生動的地方,教師可指導學生小聲自讀。為了提高興趣,深入理解內容,體會人物思想表情,對故事情節對話較多的課文,可進行分角色表情朗讀;對于句意連貫、句式復雜、內在聯系緊,邏輯性強的句群、句組或段落,可采用層層點撥設問,步步引讀的形式。為了強化記憶,激發靈感,活躍氣氛,對于詩歌、警句或精彩的句段也要齊讀。當然還可以讓學生聽錄音進一步體味朗讀的技巧。為了較好地進行朗讀的訓練,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在低年級采用師生相互伴讀。為了激發學生進取心和競爭意識,提高朗讀效果,可采用分人或分組輪讀。要因材施教,精心設計讀的形式,其目的在于讓學生讀懂、讀熟、讀通、讀好課文,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唐利民.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湖南教育,1999,(11).
[2]黃紹業.閱讀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方法.廣西教育,20xx,(28):34.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8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相關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點在于:讓書本的知識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學生一直以來都是學習的主體部分,教師一定要擅長使用各類教學的方法來刺激學生,最大限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生活方面的感受,將課本死板的知識和學生的生活有機融合,更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深度,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并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這樣,在激發起學生思維的同時還能最大限度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提高。通過適當、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讓學生聯系生活來對文章進行理解,可充分調動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讓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得到更多的`經驗。在閱讀的教學當中,教師還要掌握好讓課本“活”起來的辦法,讓學生可在閱讀教學中體會到課本中的真實場景,通過聯想掌握好文章的情感。
(二)構建延展性閱讀教學觀念
在新課標中已明確指出了語文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科目,也是我們國家的國語教學課。在當前的語文教學資源中,實踐機會并不太多,因此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要盡量去接觸語文的教學資源,通過實踐的活動讓學生掌握好語文的學習特點,多積累語文方面的素材,培養學生正確的語感并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為在閱讀教學中更好地體現這種觀點,新課標提出了關于延展性閱讀的一些具體要求,所以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構建起相應觀,讓學生閱讀量、閱讀范圍都得到延展。可采用探究方法,把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通過問題的方法提出,讓學生從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知識的探究者。學生通過閱讀去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實現了學習能力的巧妙遷移。
(三)閱讀教學需要抓住重點內容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盡可能去幫助學生找到閱讀的關鍵內容,同時結合閱讀目標選擇有針對性的閱讀方法,對重點閱讀內容要與一般的內容有所區別。如果我們不事先對閱讀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區別對待,那學生自己無法判斷哪些內容屬于學習中的難點、重點,這樣會導致浪費了學習時間,同時學生也無法掌握有用的知識點,閱讀教學效率就會大大降低。所以教師一定要對這些閱讀教材進行對比、分析,分清重點與普通點的內容,對知識進行詳細的劃分后再明確精確與廣泛閱讀的范圍,如此才可突出閱讀教學的重點內容。對閱讀重點確定必須結合教學大綱規定,教師要將這些重點內容學習價值作充分的講解,只有引導學生集中精力掌握好這些重點內容,學生才可容易掌握其他內容。
(四)閱讀教學要從關鍵詞句著手
書沒有讀通是無法進行講課的,書沒有讀熟也是無法開始講課的。但是當前的實際情況是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忽略了引導學生對閱讀課文做整體的掌握。我們看到學生一開始通讀文章,對課文還未完全熟悉,甚至對部分生詞、句子還無法流暢閱讀,教師就要求學生說出讀文章的感受。從表面上分析,這樣似乎可提高教學效率,加快課堂的教學節奏,但實際要想獲得效果就是一定不能急。如果教師不注意學生的整體感受,造成學生無法很好感受到作者的意思,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因此在閱讀文章時,有重點段落和中心語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從重點進行切入,由關鍵詞出發展開教學。例如在閱讀《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要圍繞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特點,引入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可極大提升教學效果。
二、結語
教學實踐表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文章的整體性出發,找到關鍵詞句,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指導學生從文章中讀出自己的感情,通過互動合作學習方法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現出自主創造性,以此促使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同時也提高閱讀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9
一、逐步增大識字量,提高閱讀速度
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大,學生會越來越喜歡閱讀。一開始讀書的時候,學生可能讀得慢,還可能會有增減字、讀錯音、讀破詞、停頓不當等現象。學生往往覺得讀書非常吃力、緊張,對所讀內容也不是很理解,只是為讀書而讀書。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鼓勵學生,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他們擴大識字量,并逐步掌握閱讀技巧。
二、閱讀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講完生字和生詞后,應給學生留出大量的閱讀時間。在課下、在生活中,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語言交流也變得越來越自如了。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要讓學生自主閱讀,進而在閱讀中有所發現,有所提高。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自由閱讀的空間,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并且要對學生獨特的看法進行表揚和鼓勵,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要在閱讀教學中營造一種溫馨、和諧、自由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喜歡閱讀,學會閱讀,善于閱讀。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合理提出閱讀要求,找出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的文本,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閱讀。例如,對于一年級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拼音讀一句話,知道這句話的大體意思就行;對二年級學生的要求要稍高一點,要求學生斷句閱讀要準確,要能準確理解語句的含義;對三年級學生的要求要更高一些,要求學生能把單句話放到文中去理解,能理解一篇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等。對不同階段的學生要有不同的閱讀要求,根據年齡特點因材施教,定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指導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作為教師,我們知道“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小學生可能還不理解什么是方法。教師要有計劃地指導閱讀方法,對閱讀要有明確具體的要求,先從整體感知課文開始,要讓學生明確文章的`重點詞句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隨著學生知識量的增大,讓學生學會欣賞小說,學會快速閱讀和略讀。只有學生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在閱讀的海洋里暢游,學習過程才能得到優化,語文綜合素質才能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應從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開始。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教師應指導學生制定計劃,堅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閱讀,不能想起什么讀什么,還應養成做筆記、摘抄、寫感想的好習慣。每個學期,教師都要為學生開列閱讀書目,指導學生閱讀。當然,選擇書目應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
四、讓學生學會邊讀邊思考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進行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如果學生只讀不思考,閱讀教學就會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目的。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耐心解釋,并對學生進行鼓勵。因為學生一旦對所閱讀的內容提出了問題,就說明學生進行了思考。這種“疑”的產生,正是學生閱讀收獲的表現。例如,在學《草船借箭》一文時,一位學生問道:“借來的東西是要還的,這箭借來了,還用還嗎?”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因為這名學生把文中的“借”和日常生活中的“借”聯系起來了,并有所分析,有所感悟。我便趁機把周瑜由于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陷害諸葛亮的做法講給學生聽。于是學生了解了借箭目的,理解了“借”的含義。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這樣,學生的閱讀目的就會更加明確,也會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由此可見,優秀的語文教師通常會采用“啟發式”閱讀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思維能力得到提高。總之,閱讀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素質,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10
[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拓展小學生的其他基本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引入新穎、有趣的教學思路,讓學生融入到語文學習中。教師還要從長遠的角度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在歡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夯實基礎。下面就個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就如何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出幾點教學策略,旨在為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優點
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對思維方式、語言技巧、判斷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的展現,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新課改在實際教學中進一步的發展。教師在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應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用全面科學的思維方式進行閱讀學習,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和思考能力。[1-3]當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時,就可以深入學習其他學科,比如拓展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的發散思維、幫助學生通過語感更好地理解英語文章等,進而提升學生的多學科學習能力,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現狀分析
(一)沒有一套系統科學的培養方案作指導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學校并沒有深入理解新課改的要求,只是對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提出了一些淺顯的建議,導致在實際教學中沒有一套專門針對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科學方案,不能很好地拓展新課改要求的基本內涵,加之教師教學思想落后,沒能形成一個很好的教學觀念。很多教師只是注重在課堂上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至于教學效果如何,有沒有對學生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師只能通過試卷來尋求答案,然而這些都無法在試卷上很好地體現出來,使得教師不能很好掌握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不利于教師在下一步有效開展閱讀能力教學和口語交際教學。[4-6]上述情況都是因為在小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中沒有一套系統科學的培養方案作指導,一套科學有效的培養方案,只有緊密結合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才能將口語交際能力教學落實到實際的方案之中。
(二)在實踐教學中問題多多
實踐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的交際能力,但由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沒有可依據的科學有效的`培養方案,故而處理不好學生在閱讀中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的矛盾問題,造成教師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具體培養的方式方法缺乏,內容單調,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有效地開展口語交際能力教學。
(三)教學形式過于死板
一些語文教師認為,在閱讀教學中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實際上,這忽略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思想不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達不到培養綜合高素質人才的目的。
(四)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不夠有效合理
在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不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有效的評價。教師在教學觀念上有所偏差,認為語文是我國的母語,口語交際能力是伴隨著學習內容的展開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不需要針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在對學生的評價上,教師只注重評價學生的詩詞掌握能力、字詞句掌握情況、閱讀能力和寫作運用能力以及識字斷句能力等基本能力,只能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簡單、粗略的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反饋,不利于學生的閱讀學習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幾點策略
(一)在閱讀課程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在師生之間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機制,加強教師和學生的相互溝通與交流。老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從多種角度創造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情景和機會,鼓勵學生主動與老師進行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對閱讀學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讓學生通過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不斷提升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能夠放下與教師互動過程中的各種顧慮,敢于發言,敢于向老師提問題,進而可以讓學生在與教師的互動交流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認可,樹立自信心,提高主動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7]教師要積極引導更多的學生投入到互動環節中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綜合素質。比如,為了使學生練在平時、練在全體,可以把每節語文課前五分鐘設為“五分鐘演講”時間,可以是閱讀收獲、親歷趣事、今日要聞、詩歌故事等,把它作為鍛煉學生口語交際的一個機會。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拓寬閱讀思路
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可以讓學生由被動閱讀轉變為主動閱讀,并形成一種主動閱讀的好習慣。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書中有趣的內容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產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會,讓各位同學把近期閱讀的書籍中有趣的地方或者認為有用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復述出來,與同學們相互交流、共同分享閱讀的方法,進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多地互動與交流,也要主動和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會張嘴說話,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另外,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通過廣泛的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思路,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
(三)教師根據學生的基本特點因材施教
在小學語文閱讀中,要深入開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學工作,最關鍵的地方是要根據學生各方面的基本性格特點因材施教,不一樣的學生閱讀基礎和口語交際能力不同,教師要對每一名學生都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學生的閱讀基礎和口語交際能力,針對學生的不同特征來給他們布置閱讀任務。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可以讓閱讀基礎好的同學去閱讀稍微難懂的書籍,讓閱讀基礎差的同學去閱讀比較易懂的書籍,并引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思考,能夠將所讀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思想復述出來,進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還可以讓每一名學生都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每隔一段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讀書筆記中的所感所想,創造條件讓學生之間相互分享學習經驗。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在課堂上對讀書筆記的互動交流來深入了解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情況,為下一步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教學的展開做準備,有效確保每一名學生通過閱讀提升口語交際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四、結語
對學生在閱讀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有一套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營造一個歡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到更加全面的語文口語交際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在新課標改革教學中,要緊跟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潮流,全面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學生走向更高層次的語文學習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昊昊.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設計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xx.
[2]印依妮.小學低學段口語交際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xx.
[3]劉紅.農村寄宿制小學5-6年級口語交際教學調查及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xx.
[4]邰銀雪.貧困縣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研究[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xx.
[5]胡方奇.昌邑市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調查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xx.
[6]邰先君.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能力培養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xx.
[7]談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方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xx.
[8]楊麗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xx,(63).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11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受到家長與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為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符合新課標要求。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作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較大的差異,但其取得的教學成效卻遠高于傳統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以學生作為課堂重心,創造出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展示真實的自我,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教師不主動傳授知識的條件下,能自主選擇學習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一直不能脫離教師所設計好的教學思路,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教學環境中,不能真正在學習上養成自主習慣。反觀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精心的課前準備,根據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對學情的掌握,在課堂上展開豐富的閱讀活動,讓小學生能夠主動去參加閱讀活動,在活動中拓展閱讀的深度。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翻轉教學在課前準備中的應用。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之前,要精心準備好閱讀教學資料,結合課本的閱讀要求,制作教學課件,課件要做到目標明確,過多的情境會分散小學生的注意力。做完課件后,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閱讀思考問題,通過電子的形式發給家長,例如在學到《閱讀技巧》的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關于文章的小問題:什么是閱讀?閱讀的方式?閱讀的技巧?并通過小視頻的方式生動形象的給出解答,方便學生做課前預習,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學生也可結合教師給出的示例,結合課本將不懂的`地方標記出來,課堂上當教師講到有疑問的地方時學生可以更集中注意力聽講。在學到《竊讀記》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出本次閱讀課中的生僻字,讓學生提前預習,在課堂上讓學生把學到的生僻字都展示出來,通過學生的展示過程,讓學生學習到自己不會的生僻字,同時教師也可以提前給學生設置疑問:《竊讀記》這篇文章中對竊字的理解?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出自己的看法,以便于教師掌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通過翻轉教學的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了閱讀習慣,提升了閱讀水平。(二)翻轉教學在課中學習中的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為了充分發揮翻轉課堂優勢,要在小學閱讀課堂充分融入翻轉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設施設備等手段播放閱讀相關的視頻或者動畫,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例如在學到《亡羊補牢》這篇閱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動畫形式的教學視頻,用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閱讀樂趣,教師可以借機提問:如果不及時修補羊圈會產生什么后果?從視頻中得到什么啟示?以亡羊補牢為例可以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如果學生不保護好自己的眼睛,那么過后補救還來得及嗎?如果我們現在不保護好環境,那么未來我們是否還有能力補救?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體會亡羊補牢的含義。積極的組織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與體會,集百家之長,讓學生的情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樣的發展脈絡很容易被學生所接受,通過教學聯系實際的手段,強化閱讀意識。在學習《想別人沒想到的》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將文章的情景移到課堂上,通過學生的現場表演,引出本次教學的重點,這樣的翻轉教學方式,節省了學生大量的反復閱讀時間,突破了教師主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模式,讓學生從表演中學會總結,來完成教學目標。(三)翻轉教學在課后總結交流中的應用。課堂教學完成并不代表整個閱讀教學完成,教師還需要實時檢驗教學成果,這是翻轉教學在小學閱讀課堂運用的收尾階段。課后教師根據學生課堂接受的具體程度,布置科學合理的閱讀作業。例如,在學習了《伯牙絕弦》這篇閱讀后,教師可以布置作業,在了解了伯牙與鐘子期的友情之后,學生是如何看待友誼?如何珍惜身邊的朋友?讓學生展開討論形成討論報告,在交流中加深閱讀理解,將學習帶入生活,充分發揮閱讀的意義。在學習了《畫楊桃》這個閱讀之后,教師根據文章的含義擴展其他相似內涵的閱讀如《踏花歸去馬蹄香》,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其他課外讀物,列舉出其他內容相近的閱讀文章。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布置興趣相關的閱讀作業,如學生喜歡魯迅的文章,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魯迅先生其他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章,加強學生對人物的理解,豐富知識儲備量。
翻轉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廣泛應用,挑戰了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改變了小學生的閱讀現狀,有效的解決了閱讀教學過程中資料不足、學生學習效果差等問題,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師工作效率,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欲望,使學生有更廣闊的學習平臺。隨著翻轉教學在閱讀中的不斷發展,使語文閱讀教學不再是困擾師生的難題,實現了師生共贏。
參考文獻:
[1]姚秉含.淺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旬刊,20xx(6):88-88.
[2]李秋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新一代,20xx(9):85-85.
[3]侯淑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魅力中國,20xx(43).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12
一、小學語文閱讀引用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語文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是傳承本民族文化的途徑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閱讀作為中國語文學習中的重點,學生需增加傳統文化文獻的閱讀量,這樣有利于他們開闊視野,也有利于他們增加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深度。只有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融會貫通于現今語文教學的課本與閱讀之中,才能便于當代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加強對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熏陶與民族自豪感,從而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使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揚光大。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引用傳統文化
1.增加學生對于古代詩詞的背誦與閱讀
中國古代詩詞作為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總結記錄了中國古時各個朝代的經濟、文化以及各方面的現象,且用詞優美,感情豐富,形式多樣。古詩詞朗誦起來朗朗上口,所以在中國小學課本中出現頻繁,也廣為流傳。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增加比較容易記憶與理解的古詩詞是對傳統文化的靈活運用。
2.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加入更多的傳說與歷史故事
傳說與歷史故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很多傳說用或簡單、或傳神、或詼諧的描寫讓其中的人物和情節栩栩如生,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能讓學生分明善惡。而歷史故事涵蓋了中國古代的史實,能進一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宣言傳統的禮節與習俗,端正學生的`思想。要想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合理引用傳統文化就不能缺少對于這些傳統故事的閱讀。
3.增加古典名著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比重
古典名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名著的閱讀就仿佛是歷史的重現,能夠更加鮮活地展現當時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能夠了解當時的風俗民情,能夠更深層次地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
4.將傳統文化滲入閱讀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若想培養學生對于傳統文化自主閱讀的能力,就必須要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興趣與閱讀是相輔相成、互相推動的關系,只要有了閱讀的興趣,教師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接受能力才會事半功倍。對此,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地改變自己的教學習慣和方式,在傳統文化閱讀的時候營造出一種意境與氣氛,增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合理引用傳統文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但傳統文化的引入不能生搬硬套,不能顧此失彼,應該在引用傳統文化的同時,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當下的外來文化,促進傳統與外來文化的共同發展,開創中國新時代的新文化。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13
摘要:本文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出發點,結合個人的實際教學經驗,首先講述生本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之后再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確定其可行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生本理念
所謂生本教育理念,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其主要目的是以學生的學習效果為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既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又能達到教學目標。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1.1沒有真正樹立學生的學習地位
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教師沒有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沒有真正樹立小學生的學習地位,仍然在延用以教師為主導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沒能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教師的主體角色在教學的過程中被刻意地放大,忽略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從而出現了教師與學生主客顛倒的現狀。
1.2傾向基礎教學而忽略閱讀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大多以字、詞、句等基礎教學為主,只有當小學生進入到高年級以后,才會接觸到語文閱讀教學,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傾向于基礎教學而忽略了閱讀教學。其實,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不但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語文知識,穩固小學生的知識體系,還可以提升小學生掌握和學習語文知識的學習方法。從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開始,教師就注重對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教學,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當學生進入到高年級接觸語文閱讀教學以后,能對語文學習有一個完整的認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會顯得尤為吃力。但縱觀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仍以基礎教學為主,將基礎教學內容作為教學重點,小學生因為缺乏教師詳細的閱讀指導,很難掌握閱讀的內容。
2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1樹立生本教育理念
教師想要真正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前提是需要樹立生本的教育理念,從根本上理解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充分地學習和掌握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內容,明確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定位,從生本的教育理念出發,圍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為實現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自主閱讀的方法來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在布置學生閱讀任務前,可以先對學生提出課后閱讀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語文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答案,這樣的做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掘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潛力,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2.2創設生本閱讀情境
想要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生本閱讀情境是一個重要的教學途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充分掌握閱讀教學的內容,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等,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教學情境,讓小學生真正融入到語文閱讀教學中來,深度體會了解閱讀的內容及涵義,準確地把握閱讀內容,進而提升閱讀水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成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小學生的閱讀教學中,這樣比較容易激發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為創設閱讀情境提供有利條件,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2.3引導學生感悟閱讀
閱讀是一個感性的學習過程,它要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將視覺上閱讀的內容、大腦中的知識結構以及心靈感觸相結合起來,達到感悟閱讀的效果。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足,學習能力不強,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想要讓小學生依靠自己完成閱讀學習是很難的。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練習,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對閱讀內容產生感悟,體會到閱讀的內容中作者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在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同時,還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
2.4積極進行閱讀拓展
積極進行閱讀拓展既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同時還能夠實現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這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方法。從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大多數教師往往會考慮到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所以很少會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拓展,但這個想法恰恰阻礙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隨著教育制度和教育目標的不斷改革和深化,給學生開設閱讀書目是必定的教學任務,我們應讓小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閱讀拓展來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和提高閱讀水平。其次,教師在為小學生開設書目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閱讀水平,避免書目太難,給學生造成學習壓力,壓制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適得其反。
3總結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角度出發,生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對其加強重視。其次,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和發現學生的學習需求,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讓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能夠提高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為培養和提升語文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丁鳳秀.以生為本親歷語言: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快樂閱讀,20xx(06):41.
[2]溫拂柳.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xx.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14
一、小學語文教師要少講解,多為學生示范朗讀
講解和朗讀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講解是鉆進文里,支離破碎地分析,只能讓人知道,而朗讀則是躍出紙外,賦予生命以激情,讓人親身感受。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只是注重講解朗讀的要領,然后讓學生站起來朗讀,可能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一些中心句,或者比較長的句子,學生會因為理解能力不夠而沒有辦法讀出應有的語氣。每逢我遇到這種情況,總是會先進行范讀,然后再讓學生進行感想評說,最后再讓學生模仿來讀。這樣,學生就會感覺有據可依,朗讀起來就會更有感情色彩。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教師讀一句,學生跟著朗讀一句,這樣可以讓學生學習得更扎實一些。可以說,教師出彩的范讀能夠以聲傳情,以聲啟智,當學生的朗讀達不到教師所設立的標準時,教師就可以親自范讀,以此來打動學生的心。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能夠聽出教師在語音、語調上的抑揚頓挫,從中領悟到正確的語感。教師的范讀會更現實、更直接地讓學生感悟到朗讀中的情感。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帶領學生多進行品
讀文本,而不是放任學生去閱讀語文課堂的典型特征就是書聲瑯瑯,人聲鼎沸。這也是學生進行品讀的必由途徑。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師在帶低年級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把課文讀出感情來,如果沒有教師到位的引導,學生的朗讀水平就只能停留在原地。要想對課文達到品讀的程度,小學語文教師要先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例如,“有了陽光,我們的世界多美呀!”教師進行了講解后,就讓學生進行朗讀,還要求學生讀出美感來。教師應該讓學生先身臨其境地欣賞陽光美景,把學生帶到陽光溫暖的意境里,然后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進行朗讀,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己畫出感覺到陽光美好的詞句,從而一邊讀一邊感受。要想讓學生的感受留下深刻印象,一定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如讀著禾苗的詩句,就讓學生自己感受到禾苗在變綠;讀著小樹越長越高的語句,就好像看到了小樹越長越高的情景,最好是讓學生在自己的大腦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把文字還原成畫面,真正讀出自己的感情來。讓學生運用普通話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課程標準的.要求,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品讀,用心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縮短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與作者產生共鳴。然后再逐詞逐句地時行品味,體會課文遣詞造句的優美,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的。
三、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做到多評多議
朗讀課文是學生的一項基本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經常看到,當一個學生沒有讀好課文時,教師會請另外一個學生站起來讀,或者是不經過任何指導讓學生反復讀,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教師沒有給學生恰當的點評,應該告訴學生哪一個詞語要重讀,哪一個詞語要讀出怎樣的節奏,讀出怎樣的感情色彩。否則,無用的重復讀只能讓學生讀得厭煩,浪費時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往往是自我感覺良好,教師為了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朗讀水平在哪里,應該讓學生多做評議,可以給出學生幾個評議方面,如正確與否、字音是否精確、停頓是否合理,表情是否到位,情感是否飽滿等等。這樣,用學生的口來糾正學生的錯誤,他們雙方都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共同總結經驗,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大方面,缺一不可,教師要從低年級的閱讀教學開始,注重朗讀能力的培養,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當然這個過程,不能流于形式,而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這樣才能讓閱讀教學更受學生喜愛,培養出更多具有較高朗讀水平的學生。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15
小學的閱讀一直是小學語文里的主要核心,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中具有非常大的意義。所以,閱讀是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對于學生而言正處于語文學習的初始階段,課堂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作為教師應該努力探索培養學生閱讀水平的方法,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點的介紹,對小學語文閱讀中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受限制,教師教學的方法太過于單調等現象。并且針對這些現象提出了改進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激發學生的閱讀愛好,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這一系列改進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小學語文閱讀的特點
1.人文色彩濃厚。現在的小學課本中的人文價值觀比較重,課本中很多傳達的是關于中華美德的內容,比如忠、孝、義之類的思想,培養下學生從小做一個有素質、思想高的人。所以小學的教材本身就帶了很濃重的人文思想。此外,學校對小學教師的選拔都是優先錄取一些中文學、政治學之類的專業,所以這樣就會導致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人文思想更加嚴重了。2.情感色彩豐富。小學課本中的文章中都是側重于感情方面的文章,比如《孔融讓梨》表達一種尊老愛幼的情感。除此之外也有不少魯迅的文章,大多數的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基本都是同一個方向,即愛國、思鄉的思想感情。由于這些課文,傳達的思想感情都差不多,所以教師教課的目標和方法就比較雷同了,體現不出來靈活性。3.注重審美。小學的文章中有很多關于審美方面的文章,很多文章中都會含有深厚的人情,優美的意境等等,有很多文章具有很高的鑒賞性,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所以這些文章的審美價值極高。4.思想色彩濃厚。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有思想、有道德、有血性的人,培養學生學會如何去認識以及處理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語文教學從小就培養孩子學會思考,學會正確的思維。
小學語文閱讀的現狀
1.教學目標不明確。隨著新課程改革方案的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門對學生的教育標準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自己定的目標太過于廣泛,不知道這些目標如何具體實施,并且由于種種原因即便他們有了新的教育想法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受到了阻礙。所以小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的目標不明確,教學的思路不完整,就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2.學生思想受限制。我們國家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占了主導地位,學生的思維都是跟著教師的思維進行的,學生的思維又永遠都受制在教師規定的范圍內。尤其是在閱讀當中,對于課后的問題,其實不應該有固定答案的,因為每一個學生看問題的方式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尤其是文中的中心思想這一方面,每一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同,提煉的中心思想就不同,而教師總是按課后答案里面的規定來判斷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認識的正確與否。這樣把學生的思維局限到了一點,就不利于學生開創性思維的培養。3.教學模式單一。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都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即使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模式改進了許多,但是多少還有點傳統教學的影子。比如,教學模式不夠廣泛,創型性培養不夠良好,以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頻率不夠高等。這樣的教育不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所以效果自然不是很理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改進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首先,在教師為學生講解閱讀的時候,要注重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以及對閱讀的認識程度。有的教師教課的效率低,往往和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有關。閱讀對小學生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通過閱讀課文中華麗的詞匯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也受益匪淺,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文學的理解能力。教師在教學生的時候應該選擇一些有趣味性的資料給學生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與閱讀的內容相關的視頻,可以擴展學生的認識。2.積累課外素材,拓展閱讀途徑。有些小學生的性格比較頑皮,不喜歡很枯燥、死板的知識。教師就應該找到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讓學生熱愛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推介一些有意義的課外讀本,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思想向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時增加課外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閱讀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核心,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文學的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閱讀大量的文人作品,可以引導學生的興趣向正確的方向發展,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性格,教化學生的思想品德。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07-24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01-26
(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07-20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05-24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1)論文04-30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合集]07-18
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論文06-04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15篇05-30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8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