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水詞例說
詠水詞例說
安徽 鮑亞民
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是一首新鮮脫俗的送別詞。浙東即今浙江東南部,宋代屬浙江東路,簡稱浙東。王觀以橫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皺的眉峰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東山水清嘉,并寄寓自己對友人的惜別與祝福。這首詞,宛如一闋活潑倩麗的輕音樂,沒有離別的感傷,而只有俏皮的描繪與祈愿。但是,如果沒有對水的別開生面的奇想,這首生花之詞就會花葉飄零,那妙曼的琴弦也會喑啞了。
蘇東坡的《虞美人》是他在淮上和秦觀飲酒話別之作: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誰教風(fēng)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秦觀是“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元豐七年(1084)十一月,兩人相會于高郵,秦觀渡淮相送二百余里,于淮上依依惜別。東坡別后作此詞,詞的上片寫剛剛分袂之后的別緒離愁,下片追憶往年同游無錫、吳興等處之樂,以相識相知卻不得長相聚而徒增煩惱的反語作結(jié),表現(xiàn)了他們之“友誼地久天長”。無情流水有情人,如果沒有那條無情的汴水,詩人的有情啊友情,就不會反襯得如此動(dòng)人情腸了。
南宋蔣捷的《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fēng)又飄飄,雨又瀟瀟! 『稳諝w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痹~人在東飄西泊的旅途中,船過吳江,又逢春雨,他自然懷念地不在遠(yuǎn)的家鄉(xiāng),和家中親情的溫馨,并發(fā)出年華逝水有家難歸的人生慨嘆。“紅”與“綠”本是形容詞,在這里被創(chuàng)造翻新,讓它們兼職打工成為動(dòng)詞,照亮照花了歷代讀者的眼睛。
靖康之難時(shí)期的朱敦儒寫有《采桑子·彭浪磯》一首: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對晚扁舟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 ”“彭浪磯”,在今日江西彭澤縣的長江邊,江中有大小孤山與之相對相呼。這首詞,是朱敦儒南奔途中經(jīng)過此地即景抒懷之作。時(shí)代本來就是一個(gè)愁云慘霧的時(shí)代,何況節(jié)令又正當(dāng)北雁南飛楓葉裻花秋瑟瑟的時(shí)候?此時(shí)的長江,在去國懷鄉(xiāng)輾轉(zhuǎn)避難的詞人眼里心中,當(dāng)然已經(jīng)全然不是蘇軾詞中的豪壯景象,更引不起“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的綺思與豪情,而是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一水牽愁萬里長了。
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嗌秸诓蛔,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郁孤臺在贛州城西北角,章、貢二水至臺下匯為贛江,即詞中之“清江”,經(jīng)造口、萬安及今之吉安與南昌,北注鄱陽湖入長江。造口又名皂口,在萬安縣西南六十里。建炎三年一月,金兵分兩路大舉南侵,東路渡江攻陷建康和臨安,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