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接受美學對于音樂美學的啟示論文
一、欣賞者在音樂接受活動中的能動性
1、音樂作品意義的實現取決于接受者的創造
在音樂欣賞這一環節中,作為審美主體的欣賞者是怎樣對音樂作品進行能動的再創造的伊瑟爾在其接受美學理論中提出了文學本文的“召喚結構”這一概念。這種“召喚結構”是一個開放性的結構,充滿“不確定性”和“空白”,具有多層面的未完成的“圖式結構”,所有這些組成文學作品的否定性結構,成為激發讀者進行創造性填補和想象性連接的驅動力。當一部音樂作品以其鮮明、優美的旋律激發起聽眾的激情、想象時,欣賞者就會將自己的人生體驗以及獨特的理解置入音樂作品中,并通過本身的理解對作品進行具體化,將作品中的空白填充起來。當欣賞者將作品具體化后或許會有一些對作品的新的發現,而這些發現可能是作者也不曾意識到的東西。
正是有了作品中的這些“不確定”的“空白點”、有了它們被“具體化”了的意義,聽眾才有了廣闊的自由想象的空間,才能讓人們在意象之外的藝術世
中得到滿足和享受;也正是作品中所具有的“不確定性”和意義的“空白點”,一部又一部經典的作品才能夠被不同時代的人所接受、所欣賞,并不斷的對它進行新的創造,賦予它新的意義。論文百事通
2、音樂史的形成離不開接受者
當我們打開音樂史冊,不難看出,傳統的音樂史幾乎是一部反映音樂創作的歷史,音樂史中所研究的對象也主要是作曲家居多。因此在考察音樂史的過程中也應把接受者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在我們討論音樂接受者對音樂史的形成的影響之前,先來明確兩個概念:一個是接受者對音樂作品理解的歷時性,即垂直接受;另一個是接受者對音樂作品理解的共時性,即水平接受。前者指的是,一部音樂作品一經產生,它將要面向的不僅僅是當時代的接受者,而是從它產生之日起,就要受到不同時代的接受者的欣賞和理解,同時也就會賦予它不同的意義。后者指的是,即使一部音樂作品在同一時代,也要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的欣賞。所以,因為審美主體的差異,對這部作品的理解也會大相徑庭。
因此,即便我們肯定了接受者對于音樂史形成的影響,當我們在考察這種影響的時候,也要將接受者對于作品的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全面、更客觀地對待一部音樂作品。
二、音樂理解的多解性與共同性
1、多解性
接受美學家強調接受者在接受活動中的核心作用,他們認為在考察接受活動的時候應充分考慮接受個體的存在。在音樂審美活動中接受者的核心作用就體現在審美主體對作品的理解上。音樂理解是音樂審美的高級階段,審美主體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精神和理性的雙重滿足。在整個音樂實踐過程中,作為音樂作品的接受環節,可以說,音樂理解不僅體現在接受者和作品的相互作用之中,它還直接影響到音樂創作活動。因為音樂創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音樂接受,只有通過音樂接受這一環節一部音樂作品才能真正實現其自身的價值。而音樂作品能否被人理解接受,理解接受者有多少,這常常也是衡量一部音樂作品是否成功的關鍵。
2、共同性
接受美學雖然強調審美主體的能動性與創造性,但并未走向“讀者中心論”。該學派也從未放棄過對“本文”的研究,也就是說它從未否認過客體的共同性。多解性雖然是音樂藝術中的一個突出現象,但它們在最基本的方面,卻有著一定的共性。在音樂理解活動中無論聽眾的理解多么具有創造性,都不可能脫離開音樂作品本身對他的制約和規定。否則音樂理解活動就會成為無端的臆想。
三、音樂審美活動的交流性
首先,作曲家與音樂作品之間的創作活動。在這一環節中,作曲家具有中心地位。任何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總是把自己的創作置于社會和時代之中。音樂家也一樣,他們所從事的一切活動都是與自身所處的時代和環境密切相關。他們對社會動態有著敏銳的反應,并以此做為音樂創作的思想依據。作曲家不會毫無目的地去從事創作,他們的創作情緒的由來以及靈感的激發都基于對生活的感受。因此,作曲家的世界觀、人生觀、心理個性和思維方式等,必然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作品之中。如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反映的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資產階級式英雄的形象,符合當時處于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的要求,反映了他本人的理想與希望。
其次,音樂審美活動的表演環節。與文學、美術等藝術活動的呈現方式不同,音樂藝術活動的特殊之處在于在音樂作品與欣賞者之間,存在著表演環節。前面我們從音樂理解的多解性的角度談了音樂表演者在在其表演中能夠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演奏中摻入自己的理解。因此,如果說音樂創作是第一個創造過程的話,那么音樂表演則是對作品的第二個創造過程,即“二度創作”。作為二度創作,音樂表演的本質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一度創作的忠實傳達和再現,這是使音樂表演獲得真實性的基本保證;二是對作品的再創造,用以填充和豐富音樂作品的內涵。
最后,音樂作品與欣賞者之間的接受活動。音樂審美活動的第二環節也即由音樂作品到欣賞者這一階段,具有決定性意義。可以說,一個人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能力是天生就有的,它與人的生理、心理狀態有關,欣賞活動既可以在有意識中進行也可以在無意識中進行,是個性審美經驗的累積。進行音樂欣賞活動的基本前提是對音響的感知,即在音響中感知到音色、力度、和弦的協和與不協和等音樂的外部特征,但這并不妨礙個體對音樂的欣賞。聽眾就是依靠這種感知能力體驗音樂的情緒,并開聯想活動。音樂理解則是在音樂欣賞活動基礎上產生的,可以說,是音樂審美活動中的高級階段,在這一階段聽眾并不只是單純的感知音響體驗音樂的外部特征,而是能夠充分理解作品,在意識中對藝術形象進行再創造,并以此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以達到對音樂的完滿的認識。
【接受美學對于音樂美學的啟示論文】相關文章:
接受美學下的電影音樂論文04-30
音樂美學論文05-17
接受美學與復譯04-30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04-29
關于美學論文02-14
淺析薩特的存在主義美學對接受美學的影響04-30
實踐美學與后實踐美學論爭的意義論文04-30
中國古代自然審美對于環境美學的啟示04-29
美學的新視野論文04-30
試論生態美學論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