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論文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學生;情感因素
英語和其他學科相比較,其教學過程既是語言的交流過程,也是情感的交流過程。情感既是語言教學的工具,也是教學的目的,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認知過程。但是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我國教育中,忽略人的情感需求,不重視人文環境等現象普遍存在。教師關注的是學生認知的發展,較少注意其情感表現;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交流,理解和互動,導致“情感空白”(Arnold,1999)。這些問題嚴重抑制了大學英語教學合理、有效、科學的開展。
1 學習者的情感因素
1.1 動機
動機包括了英語學習的動因,態度,目的,興趣,以及為之而努力學習的內在力量。每當動機存在并發揮作用時,就能夠大大地促進學習。學習英語必須進行長時間艱苦的工作,可見,動機就是不容忽視的。通過對動機的研究可以幫助理解英語學習的心理過程,社會因素和個體差異,從而找到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途徑和策略。
1.2 自信
Krashen認為,學習者的個性因素與英語學習的效果有關。在個性因素中,尤以自信心最為重要。自信是對自己能力和知識水平的肯定看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具有高度信心和良好自我意識的學生成功率較大。自信心強的人敢于大膽使用英語交際,不為錯誤感到難堪;反之過多的顧及面子怕出錯會失去很多語言實踐的機會。
1.3 焦慮
焦慮是指個體由于預期不能達成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使其形成緊張不安,帶有恐懼感的情緒狀態。很多研究表明,過度焦慮的人會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勞和煩惱會使人感到無法勝任。
1.4 自身對策
通過培養良好的自我意識,營造良好的心理暗示和氣氛,激發學習動機,克服焦慮;端正態度,平和心境,利用“情感篩選”原則,制造安全感使身心向經驗開放,提高交際效率。
2 創造有利外語學習的情感環境
2.1 在教學管理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明確學習目的,調動自主管理。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使其具備健全的人格和情感。學生是具有需求,思想,情感,意識,理智,欲望,特別是個性和強大潛力的個體。傳統的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取的模式已經嚴重的忽略了學生情感和認知的全面均衡發展。
2.2 在教學內容方面,應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中的情景結合,激發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情感抒發能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培養學生與人溝通,與社會協調發展的能力。另外,應讓學生多了解英語文化,一方面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學習興趣,從而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3 在教學方法上,應創造一個輕松,愜意的學習環境。教師對課堂教學精心的設計和有效的組織可以使英語教學充滿樂趣。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學中不僅具有動力功能,而且有激活創造力的作用。著名的“皮格馬力翁效應”揭示了教師對于學生的偏愛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業績。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更多的反饋和更多的思考,反應和提問的時間。同時,在教學評價上,應以表揚鼓勵為主。賞識教育是一種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符合生命成長規律的教育。據研究表明,鼓勵和表揚可以激發人體內部的潛意識,使其更好的發揮潛能[13]。
【參考文獻】
[1]盧家媚.學習心理與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張琳.大學英語教學應進一步提倡自主學習[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2):13.
[3]劉琳,方 寧,金能聯.運用教育心理學原理提高英語學習困難學生學習質量[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5):114.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04-26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04-28
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4-28
論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介入05-02
論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4-28
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淺探04-29
情感因素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04-28
情感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4-27
心理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5-02
淺析情感因素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