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論文
1資源庫的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減輕課業負擔的基礎
1.1建設問題結構庫
教學工作的基礎是教學資源的積累,每一位優秀的教師都有其系統、完善、獨特且不斷更新的教學資源,積累和掌握第一手教學資源,才能厚積薄發、游刃有余.首先,教師應當博覽群書,精心選編、搜集教學資源.教學資源是有結構的,應能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內容適時、適度地開發利用.例如,教學初期為了減負,結合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應明確哪些習題能突出重點,哪些知識能突破難點.實踐證明,我們積累的問題結構式教學資源庫,選題典型,難易適中,針對學生經常出現的易錯點,具有代表性、全面性、針對性,這些易錯習題庫在具體教學中恰如其分的應用,能有效儲存在學生大腦中,達到了減負增效的要求.其次,資源庫的建設要注重提升教師的思維水平,特別是注重對教學內容深層次的挖掘和拓展、習題的演變規律以及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優化研究等等.如,通過習題的條件變換、因果變換等方式,使之變為更多的有價值、有新意的新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應變性,使更多的知識得到應用,從而獲得“一題多練”、“一題多得”、“一題多變”的效果;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引導學生多角度、多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開拓解題思路,并能從多種解法的對比中優選最佳解法,總結解題規律,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求異創新的發散性思維水平;在習題教學中通過辨析真偽,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意識;在探索問題過程中,通過對問題的探索和實踐,培養學生思維的發現意識,發掘隱性的物理規律等等.
1.2完善科學素養庫
“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是《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崇高的道德品質,對人類崇高的責任感,這是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作為物理教師,有意識地利用網絡資源、教輔書籍、科普讀物,搜集名人軼事、趣聞物理、自然奇觀、尖端科學技術、生活中的物理等素材,并靈活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喚起學生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意識,樹立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倫理和情感等,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動手做實驗或播放一些有趣的實驗影像資料,如“被吸進瓶內的氣球”、“能點著火的玻璃”、“土豆電池”、“水下的音樂門鈴”、“不怕燒的手套”、“靜電電動機”等等;再如,在《現代科技的噪聲利用》中,可以介紹噪聲除塵、噪聲診病、噪聲制冷、噪聲發電、噪聲武器、以噪治噪、利用噪聲追擊飛行中的飛機等;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介紹先輩們逆境奮斗、不怕失敗、鍥而不舍,堅韌不拔的經歷,做到教書育人,使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發展.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體現物理與科學、技術、社會的緊密關聯,學生可以從內心確立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1.3探索學法指導庫
未來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應成為“學習方法的導師”或“教育的診斷專家”.因此,課堂教學要凸現學法指導,應當教會學生怎樣觀察、怎樣學習、怎樣概括與總結,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滲透或明示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如,閱讀的方法、記憶的方法、圈點標注的方法、實驗方案的改進思路等等,為其終身學習從方法上給予指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始終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發展學生思維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因此,課堂教學要把主要目的定位在發展學生的能力上,要將能力培養貫穿始終.研究和總結學科的解題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如,“實驗推理法”、“等效法”、“類比法”、“疊加法”、“轉換法”、“理想模型法”等.對同類知識模塊,更要重視綜合研究.如,有關滑動變阻器的綜合解法、有關密度的解題方法、物理試卷壓軸題的解題策略、電路識別的方法、物理圖線題的處理方法、學生幾種思維意識的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實驗改進與評價方法等等.
1.4積累相關理論庫
教師應當夯實相應的教學理論、學習理論、信息傳播理論的基礎,并能辯證看待,借鑒、應用.如,以教為主的“五環節”教學法,以學為主的“支架式”教學法、拋錨式教學法,“雙主教學方法”等等.既不能邯鄲學步,又不能固步自封,要結合教學實際,不斷改進、超越和優化,使課堂教學更為有效.教材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師課堂教學“備”、“說”、“聽”、“議”、“輔”必備的相關教學資源,資源庫的建設不能忽視教材的二次開發、挖掘、補充、整合.這樣,資源庫的建設才更系統、更完備.
2優化“教”與“學”方式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如果說資源積累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優化“教”、“學”方式則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核心.前者是好比建筑材料,后者好比依據圖紙實施的過程.從“教學方法的改革”到“課程改革”,只要是“改”,一線教師總是鎖定在思考、探索、研究,容易操作的、普遍使用的、有規律的教學模式上,以期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之目的,總認為新生的事物一定好,殊不知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教學模式都有其存在的條件,并非盡善盡美,要分析每種模式使用中存在的誤區和問題,思考如何借鑒,如何進一步深化和完善.絕不能脫離實際,以偏概全,盲目地推行、仿效.課堂教學要立足于實效、有效、高效與創新,以學生的“學”與“發展”為前提.不論是什么學科,什么課型,教育者要處理好“教”與“學”、“主導”與“主體”、“傳統”與“創新”、“問題效度”與“思維轉變”、“數量”與“質量”、“形式化”與“實效性”等關系.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性是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思想,為此,應當結合實際,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靈活的借鑒、整合教學模式,取長補短,辯證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教育必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應當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傳授學生的創新技法,倡導學生開展創新活動,從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程度、練習的數量和質量、反饋的信息去衡量課堂教學最終效果.
3名師引領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推動學校均衡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作為重要的發展目標,指出:義務教育要“切實縮小校際差距,著力解決擇校問題;加快薄弱學校改造,著力提高師資水平”,要“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培養教育教學骨干、‘雙師型’教師、學術帶頭人和校長,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因此,培養和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迫在眉睫、任重道遠,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均衡化發展的必要措施.要實現這個目標,“名師引領”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保障.通過“名師引領”,培養教師個體從事教師職業所要具備的學科專業素養、教育專業素養、道德素養,即讓教師個體具備完善的知識系統,各種教學技能和良好的道德素養,為從事這一職業打下基礎.進而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校本科研,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
3.1整合資源加強集體備課強化教學效果學校整體品位的提高和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培養,離不開名師引領,離不開教育科研,離不開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中特別要重視名師的引領作用,同時要求每位教師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形成個體化的教學設計方案,逐步形成教師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教師在集體備課中,要遵循教育科學規律以及學生發展規律,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原理對教學資源進行開發、補充、整合,規劃教學設計方案,發揮群體智慧,優質教案領先,個性教案補充,形成符合教育理論、具有獨特風格、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師還要關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設計應用:課堂教學問題怎樣設置?資源如何整合、展示?課堂每一環節、步驟選用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最有效果?怎樣做更有利于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使學生思維創新獨到?怎樣利用現代科技使課堂更為生動有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3.2積累經驗借鑒相關理論提升科研能力
積累是教師成長的階梯,是提高教學素質的保障.在日常教學實踐、教學研究、學習與業務交流中反思和積累教學經驗,既要持之以恒,又要敢于創新,把直接獲得的教育經驗運用于研究中,為教育的發展提供新鮮血液.同時,在實踐中總結反思相關理論,為教育教學提供指導.如,行為主義教學理論、認知主義教學理論、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等,它們的區別在哪里?如何發揮其長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應當針對不同的課型,面臨不同的學生,不斷探索和優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另外,開展好常規教研活動,落實好說課、觀課、議課3種基本教研能力,也是積累經驗、提升教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教科研活動更要重視以老促新,群策群力,實行資源共享,研究好每一節課,每一道習題,每一章測試,開展“青藍工程”,搞好“傳幫帶”,既可以師傅引領上課,也可以徒弟上課、集體指導與改進.
3.3剖析案例優化教學行為強化實踐意識
從教改到課改,有許多成功的典型,也不乏失敗的案例.很多學校或教師面對成功的經驗,只是照搬照抄,機械模仿,邯鄲學步,拿來即用.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不考慮是否適合自身,不加改進,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甚至質量嚴重滑坡.因此,在面對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時,應借助名師的力量,深刻細致地剖析教學、課改案例,注重從實踐中積累或汲取營養,結合本地本校學生實際情況,融合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優化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一課時有這樣一個成功案例:開始上課時,教師首先介紹了光具座,提問了物距、像距、焦距,交代了注意事項,然后讓同學們按各自設計的方案動手操作并觀察.由于沒有固定的實驗方案,沒有嚴格的限制,學生的思維是自由的.教師穿梭在各組之間,發現實驗中存在許多問題:物距、像距、焦距分不清;對于物距等于像距不能觀察成像,錯把光斑當成像;當物距小于焦距成虛像不會觀察等.就在教師一邊發現問題,一邊矯正時,學生在那里吵吵嚷嚷,一驚一呼地喊“老師,老師,請過來看,我們看到像了”.教師走過去,他們指著凸透鏡表面:“你看,有兩個像”.教師順著所指方向一看,果然看到了一個正立的像和一個倒立的像,這是過去大綱和新課程標準上都未要求和出現過的,平時教師也沒有過多注意和認真思考過,現在學生提出來,教師感到十分驚喜.對于這一新發現,教師及時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表揚他們觀察細心,發現了別人沒有注意的現象,但教師沒有馬上給他們解答,而是對全班同學通報了他們觀察到的現象,并說:“我原來也沒注意過,現請大家想想,他們是虛像還是實像?是怎么形成的?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像在什么位置?”一石激起千層浪,思維由此向更廣更深處展開.
4教學反思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教學反思是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論素養、提升專業水平的前提,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所謂教學反思,就是對教師教學行為和教育教學現象進行再認識、再思考、再實踐的探索過程.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是找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失誤或缺漏地方,進行自我批評,自我修正,使以后的教學行為更加完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這種自覺的、深刻的反思,特別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與教學實踐進行的反省與審視.教師在反思中取長補短,優化教育教學行為,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不斷成長.
4.1教學敘事或教學
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所謂敘事,主要是對教學事件的回憶和陳述,并不要求具有系統性的分析和概要式的總結,也無需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其形式靈活,不受字數及格式的限制,年輕教師易于把握,這也是積累教學經驗、發酵教學思想的必經之路.例如,有一次上課時,教室里總有同學在嘀咕著什么,好一片熱鬧的景象.筆者正在納悶,平時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是怎么回事呢?原想,這個時候發火,訓他們,學生們肯定會安靜下來.轉念沉靜一下再注視著學生們,他們也沒有什么反應.當回頭看了看黑板上的課表時,原來上一節是體育課.筆者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對學生們說:“老師知道你們上一節是體育課,神經還處于興奮狀態中,那咱們來考慮一下興奮是怎樣傳導的吧”.學生慢慢地靜了下來,課堂得以繼續……物理課程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念.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尊重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思想的閃光點,在砂礫中發現金子.教師如果簡單地糾正學生的錯誤,是對學生能力的一種不信任.可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思維和發言,甚至導致學生性格上的障礙.
4.2專題研究
在長期的教學和教研實踐中,教師在學科知識體系、教材編排體系、學生習得能力、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和疑惑會逐漸凸現出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單純的教學敘事已經不能滿足教學專業水平的提升,這必然要求開展專題性的研究活動.這種形式的反思要求以學科組為單位,突出整體協作,具有針對性地就教學中的某一問題展開討論、實踐與研究,并提出解決的方案,必要時還需要借助名師、相關科研單位或人員的力量.需要注意的是問題切忌過大,不切實際.如,針對“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如何減輕”的問題,可以以學科組為單位,首先構建初中物理中力學、光學、熱學、聲學、電學等各部分的問題結構,選擇典型習題,使學生練對路、思到位,提高解題效率;選擇有針對性的習題,圍繞某一知識點,或某一章節,較系統地組織例題和習題來安排教學,幫助學生尋找和澄清錯誤的根源;選擇具有創新性的習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的質疑、猜想、創新等科學素質.
4.3課題研究
在大量教學敘事積累和專題研究反思的基礎上,教師(學科組)通過對一定區域(如省內外)同類教學現象或問題的研究,并參閱相關教育教學理論著作,對自身教學實際情況開展廣泛調研,提出假設,嚴密論證,進行系統性、科學的分析研究,從而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這需要較強的專業素養和研究能力,需要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深刻反思,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如,“物理難學難教的現狀如何突破”,學科教研組將每位教師平時教學日記中積累的諸多現象進行歸納整理,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以下結論:一是學科間的橫向聯系感不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差;二是認知結構不夠完善,不能把物理學科內的各部分知識有機的聯系起來使用;三是不善于挖掘物理問題的隱蔽因素.那么,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在教學實踐中的成功做法是:即構建知識結構,立足錯解剖析.每學完一個知識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值得討論的問題(概念、規律、原理),從習題庫中選取有針對性的題目讓學生練習,再將錯解板書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充分討論:題解是否正確,如不正確錯在哪里,正確解法如何.然后將正確的解法與錯解進行對比,澄清錯解根源,進一步強化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錯解剖析不僅在新授課中落實,而且在章節總結以及綜合復習中多層次、多角度的、全面系統地加以澄清,形成一種對掌握知識有利的思維定勢,使學生的認識能力從表面深入到本質、從片面拓展到全面,完善其獨立性、批判性思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任重道遠,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動員全社會力量,努力創造條件,引領教師專業發展,不斷提升教師專業水平,一定是必然和必須的.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論文】相關文章:
如何提高物理實驗課教學質量論文05-02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論文05-03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教育論文05-02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質量論文05-02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思考論文05-02
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高措施論文05-01
如何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論文05-04
如何提高高中體育的教學質量論文05-02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論文04-27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論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