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
對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摘要:隨著學校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體育課成績考核評價已無法適應新時期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要求,學校體育教學應從有形向無形發展,體育教學內容越來越向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發展。通過文獻歸納法,對體育課教學改革進行淺析并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體育教學改革;分析;建議;終身體育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呈現新的趨勢,它不再是傳統的教學內容、組織教法的局部改革,而是從教學觀念,到教材內容、方法以及評價體系的整體改革。在體育課程價值取向方面,由比較注重社會本位和學科本位轉向比較注重學生主體價值的學生本位;在課程目標方面,體育課程對身體健康的促進作用及人文價值得到進一步重視,體育鍛煉價值和健康相結合成為新的追求;在課程內容方面,更加貼近和注重學生的現實生活,課程情境差異性得到不斷提高,高校體育課程內容逐步走向個性化。在課程實施方面,體育課的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積極交往、充分體現學生個性、學習興趣的發展過程。在課程評價方面,發展性和終結性的課程評價理論成為評價的主要思想。正確認識和把握這些問題的異同,找出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有助于處理好繼承與發展、改革與創新的關系,使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健康發展。
一、提出問題
(1)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學校體育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和良好的習慣、興趣與能力,使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理論和方法,學會自我設計體育鍛煉計劃和自我組織與管理的能力,以及運用體育環境和條件的能力,使其具有獨立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最終成為自我鍛煉的指導者和參與者。由于現行教育受智育第一的觀念影響,高中時不重視體育課到大學時認為體育課可有可無。而有些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重運動技能、輕身心健康、輕知識能力的傳統觀念,使得學生輕視體育教學思想,也嚴重影響體育的發展。
(2)傳統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滯后,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然后教師糾正動作,學生再練習,都是教師說得對,是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以競技體育項目為主,不能滿足“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要求,也不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這也影響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3)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傳統的學校體育課成績評價以量化指標來評判學生成績,過分注重“達標”,把高度、遠度、力量、速度等運動成績作為學生體育成績評定的尺度,忽視了體育態度、情感意志及體育能力、個體的進步度等難以量化的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和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這也是影響高校體育發展的不利因素。
二、分析與建議
(1)在教學過程中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以利于創新能力的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學校體育教師承擔著整個學校體育課及校園內、外的各種體育競賽的組織和裁判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不僅是運動技能的傳授者和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而且還應是一位對學生進行健康鍛煉的指導者、接受學生咨詢的體育與保健專家。因此,不能忽視體育教師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的培養。應有計劃地安排教師業務進修和再深造,學習新興的運動項目,使體育教師成為一專多能、復合型、創新型和科研型的體育教師,這樣才有利于調動體育教師工作的積生對某件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使他們對此極性與創造性。體育教師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的充分發揮,不僅能保證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而且能保證體育教學計劃和目標的實現。這樣,才能在教學工作中發現問題、積極思考、及時解決,激勵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成為教學改革的主人翁和設計者。
(2)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個性發展。體育教學改革的第一目標就是使體育教學屬于全體學生,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基本平等的教育。①使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得到同樣的學習與鍛煉,而不是一些學生學的、練的很多,而另一些學生學的、練的很少。②盡可能地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③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體育教學中獲得成功的樂趣,每個學生都能從最切實際的教學評價中獲得新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采用分層次模式教學。分層次模式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先天條件、興趣愛好、健康狀況、性格特征需要,身體素質基礎,體育專長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按水平、按興趣分班。對于同一項目組成不同層次、不同教材的體育教學班區別對待.因材施教,保證絕大多數學生完成課程學習目標。
(3)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全面發展。(i)體育教學中體現全面性,就是通過體育教學過程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以往的體育教學只側重于“技能”“技巧”和“體能”,忽視了學生對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的滿足。現代的體育教學過程應考慮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征,把握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有利于學生的積極參與,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育課的情感釋放。②體育教學應注重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與可接受性。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體育課程設置,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地域、氣候、場館設施、師資等不同情況,已由單一的普通教學課向選項課、專項提高課、保健體育課等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為學生提供較大的選擇空間。具體內容應根據社會體育的發展、學生個體的需求,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③體育教學應處理好知識與身體活動的關系。體育是以身體教育為主體,以身體活動為主,因此,運動量和生理負荷是身體活動的主要因素,但身體活動又不僅限于給人以生理上的作用,還要有理論知識的傳授、技術和技能的發展、情感的體驗等作用。所以,體育應從發展性和終結性的課程評價理論來對運動量的多少和合理性進行評價,如運動負荷量、知識的信息量、學生之間的交流量、個體差異的進步量、通過身體活動獲得的情感體驗量等等,還要考慮身體的外在表現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學中的個體差異大干文化課中的個體差異。體育學科的培養目標(為終身體育服務)和體育內容的相對可選擇性(為健身既可打大球也可以打小球及其他運動項目),為學生提供了內容、難度、量和學習方法等多方面的選擇權利。
(4)在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考核評價方法。在“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指引下,教師主觀性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都應圍繞這一思想去建立考核體系,確定評價方法,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健康第一”,逐步改變以往“重運動技術,輕身心健康”的現象,從而淡化“競技運動”的教學模式,把只注重發展身體素質轉向身心全面發展的方向。體育課課程評價方法要以不斷滿足大學生運動需要為出發點,要從單一的評價視角轉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綜合質量評價,既要評價教學效果,又要評價教學過程,既要評教師的教,又要評學生的學,既要考評知識技能和學習成果,又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發展和體育能力培養。教師與學生要建立一種合作與互動的關系,教材要簡單化、趣味化,一些競技運動項目要通過改造,降低標準、改變規則,從而充分調動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評價方法更具實際意義。
三、小結
體育教學改革是一個長遠而艱巨的任務,要在改革中不斷加以完善和總結。雖然學校體育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鍛煉機會,但是在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還要進一步充實,使體育為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打下基礎,充分體現學校體育的教育作用和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謝玲燕,淺談充分發揮體育功能為素質教育服務[J].四川教育研究,1998(2).
[2]楊貴仁,中國學校體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周登高,學校體育學[H].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4]黃繼珍,素質教育與體育教學改革[J].遼寧體育科技.2006(5).(延邊大學護理學院)
【對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工程管理教學改革思考論文05-01
高師體育系籃球普修課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5-03
藥理學教學改革思考論文05-04
體育教學的思考教育論文05-04
中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快樂體育”論文05-01
有關藥理學教學改革思考論文05-04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思考的論文04-28
淺談新課標下的體育教學改革論文05-03
對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論文04-27
有關音樂課教學改革的思考教育論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