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思考論文
摘要:素質教育是我國現代化教育建設的重要內容,其與應試教育極為不同,不再以應對考試作為教育目的,而是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教育的最終目的。小學數學作為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貫徹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式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實踐;思考
1數學素養的基本內涵
“數學素養”一詞最早出現在國家教委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教學大綱(試用)》中,一度成為全國數學教師的熱門話題之一。人們普遍認為數學素養是指人們通過數學教育及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的形成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漸進的自主生成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反省、反證的自我體驗過程。它一旦形成,必將超過數學學科知識范疇,并發揮長期、實在的功效。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數學教學,應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教學的終極目標。
2對數學素養的基本認識
目前關于數學素養的理解和認識存在一定差異性,具體包括以下幾種觀點:一是數學素養包括了后天學習和先天素質。在素質教育理念中明確了數學素養的重要性和組成,并提出人的先天特點是數學素養的基礎,在后天環境的作用下將穩定的心理屬性形成。二是數學素養由數學行為和價值組成,在解讀數學素養的時候,鄭強教授指出學習者在學習后對數學知識加深了理解,并將學習成果內化,將一種時代價值最終體現,使其服務于現實生活。在構成要素上,何小亞指出包括了數學情感態度價值觀、思想方法、意識、推理與運算。同時康世剛還將數學素養的內涵明確,即以數學活動反思、感悟和體驗數學活動,并將綜合性特征通過真實情境表現,行為特征涉及了問題的技能理性處理與數學知識的應用。目前關于數學素養的構建研究已經上升到了價值觀、態度和情感的層面。三是數學素養由關鍵能力和數學方法組成,并將下結論、提出假設和進行推理能力的形成概括為數學素養的內涵,并且以上關鍵能力均對學生的數學領悟程度有著決定性作用,同時也對數學的后期應用效度有著直接影響。義務教育大綱中對于數學素養的界定是具備唯物辯證思想、應用數學的素養、邏輯思維素養和數學知識技能素養。可見,對于數學素養的界定主要是從推理等邏輯思維能力和教學方法上著手的。四是數學素養由基本能力和數學知識組成,其中澳大利亞教育署將其定義為以錢數、百分數、小數、分數和整數來合理估算空間,并將運算技能和基本數表能力掌握的習慣。同時格羅瑟指出數學素養即為對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如驗證、實驗、假設和觀察。
3數學核心素養與教育核心素養的關系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以培養人才作為目標,以培養29學生各項能力和素質作為內容,以教育方式作為手段,將學生打造為一個可以適應時代發展的綜合型人才。素養不同于素質,卻與素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集各種素質和能力的綜合體,內容包括個性、技能、知識、情感等方面。核心素養是素養中最為核心的內容,是學生在經過教育之后所具備的個人成功生活和社會健全發展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集合體,內容包括三大模塊,分別是“人與自身發展”、“人與工具”、“人與社會”。王尚志教授在數學學科課程綱要建設推進研討會上,曾經作過“關于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的專題報告,提出中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應培養好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大核心素養。王尚志教授提出的六大核心素養是針對數學學科而言的,與教育強調的核心素養有著密切關系。
4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方式方法
4.1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與傳統教學相比,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教學活動以學生作為中心而開展。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提問教學法等方式,吸引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索。例如,在認識“100以內數”這一節課上,教師就可以用火柴棍游戲作為教學方式,通過引導學生對火柴棍的擺弄,使學生加深對數字的影響和理解。同時,運用火柴棍,學生也可以擺出各色各樣的事物,充分符合學生好動愛玩的天性,也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4.2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的培養,幫助學生提升探索能力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獨立思考的培養,注重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幼稚而加以取笑,應該對學生提出問題的勇氣加以贊賞,鼓勵學生多提問,提好問,幫助學生提升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能力。因而,無論學生提什么樣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有教學價值,教師都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對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引導和解決。對于有創新意識的問題和見解,不僅要給予鼓勵,而且要表揚學生能夠善于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進而引導大家一起去深層次的思考交流。例如,教學“加法交換律”,這節課主要是探究和發現規律,在探索新知的環節,采用競賽的形式進行教學。在講清競賽的內容和規則后出示題目:25+48、48+25、68+27、27+68各個小組輪流答題,隨著問題的深入,讓學生自主地探索加法交換律的問題,進而把握加法交換律的相關規律,讓學生真實地掌握加法交換律的相關知識。
4.3注重數學在生活實踐中運用,進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在生活中運用數學,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能夠使生活更加富有細致化和情趣化。因而,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數學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相聯系,幫助學生培養實踐能力。例如,數學知識中的估算運用,就與人們的生活實踐有著直接聯系,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計算方法。在生活實踐中,許多數學問題只需要得到大致的結果,就能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估算的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估算方法,對于學生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的問題,以及培養他們的數感及數學應用意識都有著積極意義。
5反思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界定
在定義數學核心素養的時候,不能以例子和素養來界定,也不能簡單地從情感態度、關鍵能力、數學技能和數學知識這幾個層面考慮。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高度關聯性、普遍性和基礎性,因此在培養中必須圍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并且做到均衡、綜合、協調發展,對學生現階段學習和生活予以滿足的同時,也超越和挑戰數學。要想對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全面的理解,就必須不斷探索核心素養教學策略和測試題的編制。由此可見,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教學策略進行探索和研究對教學方式的改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并且還有學者指出,如果不能自覺的學習數學,數學相關特征就會將一些負面效果產生,如人生哲學、學術態度和研究思想等。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必須將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明確,并將其重要性明確,這樣才能推進小學生的成長。數學核心素養對小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必須予以重視,并且以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策略不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積淀,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整體核心素養水平,進而終身受用。
參考文獻:
[1]馬云鵬.關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6,(09):23-26.
[2]馬云鵬.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價值[J].小學數學教育,2016,(05):69-72.
[3]周浩.嘗試分享導學———核心素養觀照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7,(02):56-58.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論文04-29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設計論文05-02
數學核心素養培育中小學數學教改策略論文05-02
生物學核心素養的論文04-29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心得體會04-30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研究論文05-03
數學核心素養的心得體會03-29
核心素養的認識04-30
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思考論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