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小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小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歷史小論文1
巴金,被稱為中國文壇上的巨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沒有懺悔意識的,有的只是內省機制。中國現代作家的懺悔意識均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巴金的懺悔是受盧梭,后來俄國民粹派和托爾斯泰的影響。劉西渭曾這樣評論巴金:“惟其熱情,所以加倍孤獨;惟其孤獨,所以加倍熱情。”這種孤獨和熱情之間矛盾結合,使他因為家庭與社會的罪惡及自己的性格缺失和人格迷失,產生出一種深重的贖罪心理與懺悔意識。在他的典型代表作《家》《寒夜》中,這種家庭懺悔意識表現得尤為明顯。以家庭為背景,將家族的懺悔意識上升到民族的懺悔
一、“新青年”的懺悔
在《家》中,人物的敘事主要是圍繞高公館第三代人覺新、覺民、覺慧來展開的。覺慧作為家中“新青年”的代表,在《家》中最具有代表和反抗性。他受五四新思潮的影響,反對封建大家庭對于人的禁錮,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是一個具有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的`新青年,他敢于沖破封建制度的桎梏,與婢女鳴鳳相戀。然而鳴鳳卻在爺爺———這個封建制度最高權威者的逼迫下跳湖自殺。戀人的死亡讓他徹底看清封建家族本質,愛情的破滅使他在思想上更加清醒地目視著這個從小讓他長大的大家族的敗落。從而以更多的心力和堅決的態度投身于社會革命,努力去改變這種制度逼死人的現象。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覺慧對于這個封建大家族的顛覆態度更加明確化。在他的內心,時刻覺得這個大家族內部有一股激流,在慢慢沖擊著家族最高的權威。在五叔的事情敗露之后,爺爺被氣倒,這個家庭最高權威的象征者已經倒下,暗示著這個家族已經走向衰落,那股激流的沖擊力慢慢開始越來強烈。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這一切。
然而,鳴鳳的死亡使覺慧這個新青年感到自己心靈深處的軟弱和自私。“我是殺死他的兇手,不,不單單是我,是我們整個家族。”覺慧的懺悔,不是為了自己心里的平衡和解脫,而是意識到封建家族、封建禮教制度是產生這種罪惡的根源。當鳴鳳在關鍵時刻來向他求助時,以自己很忙,要讀書寫文章為借口草率地將鳴鳳打發走了。當得知鳴鳳死去時,覺慧體會到的愧疚和痛苦可能更深刻。所以,他的懺悔顯得那樣悲哀和痛苦。步步高論文發表網是為廣大評職稱客戶提供全文方位的經濟論文下載、管理論文快速發表服務的首選網站。
二、自謙者與自由者的懺悔
在《寒夜》中,家中的主人汪文宣和曾樹生,他們都是接受過現代教育思想的知識分子。在理想與現實產生無法調和的矛盾之時,面對搖搖欲墜的家,曾樹生雖然對于丈夫的感情還是很深,但是忍受不了家的艱難和婆婆的苛刻,最終,選擇了離開家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既為養家,也為自己的幸福。但是,這樣的離開,她卻深受良心的譴責。本身這樣的選擇沒有任何過錯。這樣的自我譴責讓人如此無奈和心酸。而汪文宣,一輩子勤勤懇懇,為了那個家,忍辱負重,不敢有任何一絲絲的怨言,竭盡所能卻還是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所以,對于妻子、孩子、母親都懷著深深的愧疚之情。為此,心里飽受煎熬。在自己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時,母親在照顧他,他想著母親為他做的,是二等奴仆也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在自責,都是他不好。在醫治自己肺病時,不敢用藥,也不敢去檢查。他躲避現實,如自虐一般,怨恨自己,他們一家的不幸是由他帶來。要用自己的死來解脫。
他們關于自己家庭的自我譴責和懺悔,都是沒有任何過錯的懺悔。這樣懺悔意識的指向,不是自我的解脫和安慰,而是在指向社會,對于這種黑暗社會的批判。
從以上簡要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巴金早期的懺悔意識呈動態發展,但無論哪個階段,巴金的懺悔意識總在其家族小說中濃烈地表現著,他似乎始終沉落于懺悔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其懺悔具有一定的原因,當然不是閑來游手好閑之談,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與指導意義。巴金懺悔的意義,絕不僅僅是自我的懺悔,而是具有其獨特和深刻的廣泛意義。從一個人、一個家族總結出整個民族的缺少獨立思考和尊嚴迷失的深刻教訓。在自古就缺乏懺悔意識的傳統文化中,文化和制度存在缺陷,卻無人去反省和改變,只能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悲劇讓人警醒。在家庭這個傳統文化最基礎的傳播介質中,以“小家”的命運,暗示“大家”的命運。通過家族式的懺悔,隱現整個民族的懺悔。人不可以不懺悔 ,這是一個民族的良心,更是一個時代作為人的責任。
當前,大眾傳統精神的缺失,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青年知識分子,是否我們也應懺悔? 人性在不斷被拷問,也就是現在我們研究和學習巴金的重要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李建東。巴金懺悔意識新論[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3)。
[2]王秀杰。激流動蕩中家的搖落 思想解放中人的覺醒———解讀巴金的《家》《憩園》《寒夜》[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xx,(09)。
[3]祥耘,陳思和。懺悔意識在世界的傳播及其對中國的輻射[J]。學術界,
歷史小論文2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后,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并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國家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商鞅變法的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奴隸主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農民兩大對立的階級的產生。
新興軍功地主階級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要求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從而引起了社會秩序的變動。因此,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
戰國初期,秦國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和賦稅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后于齊、楚、燕、趙、魏、韓六個大國。為了增強秦國實力,在諸侯國的爭霸中處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別國吞并,秦孝公引進人才,變法圖強。
商鞅變法的內容:
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頒布《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
其主要內容有:刺激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發展、重塑社會價值觀,提高農業的社會認知度、削弱貴族、官吏的特權,讓國內貴族加入到農業生產中、實行統一的稅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第一次變法
《墾草令》在秦國成功實施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
其主要內容有:
(一)頒布實行魏國李悝的《法經》,增加連坐法 法律,輕罪用重刑;
(二)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禁止私斗,頒布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
(三)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規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并且限制商人經營的范圍,重征商稅。
(四)焚燒儒家經典,禁止游宦之民。
(五)強制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擴大了國家賦稅和兵徭役來源,為秦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次變法
咸陽(今陜西省咸陽市東北)位于關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臨渭河,順渭河而下可直入黃河,終南山與渭河之間可直通函谷關。為便于向函谷關以東發展,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調士卒,按照魯國、衛國的國都規模修筑冀闕宮廷,營造新都,并于次年將國都從櫟陽(今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東南)遷至咸陽,同時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
其主要內容有:
(一)廢除貴族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二)普遍推行縣制,設置縣一級官僚機構;“集小都鄉邑聚為縣”,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廢除分封制,“凡三十一縣” ,縣設縣令以主縣政,設縣丞以輔佐縣令,設縣尉以掌管軍事。縣下轄若干都、鄉、邑、聚。
(三)遷都咸陽,修建宮殿;
(四)統一度量衡制,頒布度量衡的標準器;
(五)編訂戶口,五家為伍,十家為什,規定居民要登記各人戶籍,開始按戶按人口征收軍賦;
(六)革除殘留的戎狄風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規定凡一戶之中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戶口稅。這是對第一次變法中“異子之科”法令的補充,也是對社會風俗的規范。
商鞅變法的結果: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舊制度被徹底廢除,封建經濟得到了發展,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后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繼位。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之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商鞅失去變法的強有力支持者,商鞅有口難辯,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軍追捕中斃命,只落得個“車裂”的下場。但變法得以繼續實行下去。
商鞅變法的影響:
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成功的變革記為新發,他讓秦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并且為以后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且確定了法治的思想。
商鞅吸取了李悝、吳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國實行變法的經驗,結合秦國的具體情況,對法家政策作了進一步發展,后來居上,變法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他進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擴大了畝制,重農抑商,獎勵一家一戶男耕女織的生產,鼓勵墾荒,這就促進了秦國小農經濟的發展。他普遍推行了縣制,制定了法律,統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權的君主政權。他禁止私斗,獎勵軍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這有利于加強戰斗力。他打擊反對變法的舊貴族,并且“燔《詩》《書》而明法令”,使變法令得以貫徹執行。由于這一切,秦國很快富強起來,奠定了此后秦統一全中國的基礎。正如漢代王充所說的:“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論衡·書解篇》)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并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戰斗力,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強大的封建國家,為秦的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對此后秦國以及秦代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云夢出土的《秦律》就是在這個變法的基礎上修訂、補充、累積而成。《秦律》也多處講到連坐法,例如戶籍登記有隱匿或不實,不但鄉官要受罰,同“伍”的也要每戶罰一盾,“皆遷之”(即罰戍邊)。《秦律》也把鎮壓“盜賊”放在首要地位,并對輕罪用重刑。例如盜取一錢到二百二十錢的要“遷之”,盜取二百二十錢以上和六百六十錢以上要分別罰作刑徒,盜牛者要罰作刑徒,盜羊或豬的也有相當的懲處,甚至偷采別人桑葉不滿一錢的也要“貲徭三旬”(即罰處徭役三十天)。對五人以上的“群盜”則追捕處罰更嚴。同時《秦律》還有許多對各種逃亡者追捕處罰的規定。
歷史小論文3
對于歷史我覺得應持一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態度。“入乎其內,則能寫之;出乎其外,則能觀之。”
“寫之”之意對于學史來講可改為“思之”。那么為何“思”呢,又如何“思”呢?在弄清個問題之前首先應弄清歷史本身的問題。歷史具有三種面貌,也正像歷史人物有著三面性一樣——包括第一歷史、第二歷史和第三歷史。
所謂第一歷史就是歷史發生時的第一時間當事人也就是歷史人物所記載下的最真實的歷史經過。比如《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這里面就是玄奘在西行求法時根據自己親身經歷編寫的一部幾乎無爭議的史料,我們可以通過《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了解當時玄奘西行的每一個細節和感受。甚至當玄奘在看到戒賢法師時的每一個動作和心理活動都能夠被今人所感受到,并且這些都是當事人(玄奘)的最詳細最權威最毋庸置疑的記載。
而第二歷史就是像我們常說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一樣,是經過熟知歷史的史官或是像太傅、翰林等文臣通過收集史料、筆錄和采集口述等方式,再經篩選、整理、分析這些歷史的背景和歷史對后世的影響之后才能載入史冊的歷史面目。如古代有的史官為了自身利益也為了維護王權肆意篡改歷史,顛倒黑白。這也導致了許多真實的史實顯得謎團重重,給后人留下遺憾。正因為這些第二歷史存在著許多漏洞才有了司馬遷忍痛遍史記的感人肺腑的壯舉。然而,我們也不能忘記即使是《史記》它也是第二歷史,它不是沒有漏洞而是避免了大的漏洞,從總體上看《史記》它仍是一部史家之絕。但是類似如《史記》中描寫樊噲如何喝酒如何吃肉的動作我們不得不說這是司馬遷自己認可的歷史第一面目,但是這也是司馬遷根據推理和邏輯想像出來的,當然這不是事實但在一定程度上不會影響后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
最后一種歷史面貌也是第三歷史,指的就是野史。這一類史料常常被老百姓所熟知,像“金屋藏嬌”的故事就是出自野史。雖然這些被稱為野史但是它對我們后人了解人物性格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們不能一味的追求第一歷史面目,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人可以知道第一歷史真相了,除非把古人從土里召喚上來叫他們講講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可是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味的追求第一歷史面貌是不對的,說明你對歷史的看法是不理智的,想我們為什么要學歷史難道就是為了弄清歷史的真實性嗎,難道就是為了弄清什么歷史階段有什么歷史人物,是為了弄清他們都做了哪些事嗎?當然不是。我們之所以學歷史是為了以史為鑒。這就解決了這前提到的問題——為何“思”。
既有了“思”的原因那么應該如何“思”呢?我想這個問題無法解答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觀、歷史觀和世界觀所以“思”的結果會不一樣,這也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有一點是不能避免的,“思”的大方向是不能背離道德規范的,這是最基本的了。
我對歷史的感情是從學宋詞開始的,所以對歷史總報有微微的傷感,也許還因為歷史的流逝太匆匆總讓我太過惋惜的緣故吧。不管怎么樣歷史在我心中是一塊可以讓我尋找到世間凈土的唯一去處,我愛原始社會的堯舜之治,我愛商周時期的鐵犁牛耕,我愛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我愛三足鼎立的戰火紛爭,我亦愛唐宋元明的詩詞曲賦……
歷史的步伐從何時停止,未來的時間又會在哪消失?我們無法控制歷史也正如我們無法控制我們自己的命運,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有限的精力去譜寫歷史無限的奇跡。
歷史小論文4
【摘要】問答題是高考歷史主觀題的主要題型。90年以來,其考查效能不斷得到開發,能力要求實現了飛躍性轉變,從側重考查單純史實敘述能力,轉變為全面考查再現、分析、歸納、比較、概括、評價、論證、表達等方面的綜合運用能力;突出了歷史學科功能,進而要求歷史與相關學科的知識滲透、能力遷移、融文史哲于一爐。
【關鍵詞】高中歷史閱讀能力
一、打好基礎,著力構架立體的歷史知識之樹。
歷史基礎知識,包括微觀和宏觀兩部分,即具體的知識點和系統化的知識體系。高考歷史問答題對歷史知識的考查要求,主要的是概括性條理化的宏觀知識。這就要求中學歷史教學應打好基礎,強化整理、歸納、概括知識能力的訓練,著力構架立體的知識之樹,形成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只有掌握了概括而又系統化、條理化的歷史知識,在考場上才能運用自如,有的放矢,適應問答題對再現史實能力的考查要求。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從宏觀上整理知識,構架立體的歷史知識之樹呢?
①利用課本目錄,大事年表,熟記歷史分期和篇、章、節要目,把握歷史演進過程中前后知識的內在聯系,建立整體的知識框架。
②圍繞各歷史階段的基本特征,組織知識、展開論證,突破重點難點。如圍繞中國封建社會史(從戰國開始到戰爭前)五個發展時期的各自特征,逐一組織史實,展開論證。
③理清基本歷史線索,帶動知識的演繹串聯。如,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史有中國人民的屈辱史、抗爭史和探索史三條基本線索,它們貫穿著資本帝國主義國家發動的五次侵華戰爭、中國人民的三次革命高潮和大批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探索救國救民道路歷史的全過程。三條主線及其聯系的知識體系構成了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史的基本內容。
④抓社會主要矛盾的演變,理解各種社會政治力理合乎邏輯的分化組全。如抓住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四個發展階段的主要矛盾的發展變化,理解中國共產黨在各革命歷史階段基本政策的相應變化,以及中國社會各種政治力量伴隨主要矛盾變化的分化組合。
⑤從歷史基本結論出發,反思歷史進程,加強史論結合。如從中國百余年的民主革命中得出的幾條基本歷史經驗出發,反思中國近代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加深對四項立國之本的理解。
⑥專題歸類,縱橫聯系,形成主體的知識體系。如:中國古代史可按政治、經濟、民族關系,中外關系,科技文化五個專題縱向整理知識,同時闡明五個方面的橫向相互關系。世界史可按地區、國別整理知識,并注意比較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歷史發展的同一性和差異性。
二、重視唯物史觀教學,培養學生初步運用唯物史觀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中學師生應高度重視唯物史觀教學,歷史學科具有這方面的得天獨厚條件,關鍵在于要有自覺的教學意識,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相關內容,努力理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觀點。如原因和結果(包括互為因果)共性和個性,形式和內容,現象和本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繼承和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階級和階級斗爭,人民群眾及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等;并在此基礎上強化運用唯物史觀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訓練,學會找準史論的結合點。例如,在講授春秋時期奴隸制瓦解和戰國時期封建制的確立時,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如下內容的內在關系: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生產力)→“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剝削方式產生(生產關系)→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的變法運動、封建制度確立(上層建筑)→戰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力);明確春秋戰國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奴隸制解體,封建生產關系產生,經過新興地主階級領導的變法運動,確立了封建制,而新興的封建制度的確立,反過來又促進了戰國封建經濟的發展。通過上述分析,使學生初步理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兩對社會基本矛盾的辯證關系及其推動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辯證運動。在講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的興起這段歷史時,啟發學生根據當時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分析理解中國共產黨基本政策從“反蔣抗日”到“逼蔣抗日”再到“聯蔣抗日”的轉變,體會社會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又如,在學習18世紀法國大革命有關“拿破侖的崛起”的內容時,應著重向學生指出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以保障大資產階級的既得利益,是當時法國革命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而拿破侖的軍事政治才能適應了這一必然趨勢,為他建立資產階級軍事專政開辟了道路。說明正是由于當時的歷史需要才出現了拿破侖式的人物,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歷史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辯證關系。
三、導讀的重要性。
導讀即指導閱讀,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閱讀能力。在歷史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加強歷史學科學習能力的培養。歷史學科要求培養的學習能力包括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歷史思維能力等。其中,最基礎的能力是閱讀能力。閱讀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活動,而其他活動,如觀察、分析、思維等都在閱讀過程中進行。閱讀是培養學習能力的載體。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智能發展,則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他著重強調對閱讀智能發展的決定性作用,指明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從中學閱讀教學的特點來說,加強導讀應得到應有的重視,中學歷史教學的課時容量之大,閱讀記憶量之多,遠勝其他學科。近年來教科書的改革,使課文內容富有彈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資料、圖片、歷史故事,使課文的閱讀量進一步增大,而且教科書對閱讀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如何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已成為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步驟。根據高中學生目前學習歷史的狀況,加強導讀也是勢在必行。初中階段,學生學習歷史基本上局限于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簡單記憶,以及對歷史觀點的一般了解。由于對歷史學科重視不夠或不重視,絕大多數學生學習歷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依靠考前突擊記憶,談不上掌握歷史學習方法,也不了解歷史學科的特點。因此,進入高中學習的學生,絕大多數不具備與教材要求相適應的學習能力。帶著這方面的欠缺,步入高二文科班,由于歷史教學深度、廣度的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與教學要求之間差距拉大。閱讀歷史書籍處于機械、無意義狀態的學生往往成為教科書的奴隸,為記憶歷史知識背上沉重的包袱,漸漸失去對歷史的學習興趣。由于不具備閱讀能力,學習中不能準確獲取有效信息,識記、理解、運用都有困難,影響了學習成績的提高。
因此,積極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是促使學生由機械學習向有意義學習發展,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從而提高歷史成績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教學環節,應引起充分重視,并與高中歷史教學同步進行。
四、導讀首先應立足于引導學生認識并掌握歷史學科的基本特征。
1、認識、掌握歷史重大事件是歷史閱讀的一大特征歷史記載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它是由無數的歷史現象、歷史事實組成的,是歷史的客觀存在。歷史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認識、記憶這些客觀現象,不過,這是較低層次的閱讀能力。第二步的學習要求是認識為什么發生這些事,這些事件在歷史上起什么作用,有什么經驗和教訓,并能找出歷史的基本規律。這屬于較高層次的閱讀能力要求。記憶并掌握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是歷史閱讀的基本活動內容,占去學習歷史的大量時間。如何幫助學生高效、省時、牢固地掌握歷史事實是導讀的一項任務。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歷史事件都包含有原因、經過、結果、影響4個部分,其中經過和結果是歷史事件的客觀存在。歷史的經過又分為時、地、人、事4個基本要素,也就是歷史現象或事件的發生時間、空間、重要人物、基本過程。這四要素是歷史事件的精髓,記憶與表達歷史事件必須牢牢抓住四要素,并采用歸納法。閱讀要求做到準確、精要、完整,摒棄逐字逐句、整段整章地死記硬背課文的陳舊閱讀方法。對歷史事件的認識還包含原因、影響或性質、特點、地位等。這是人類對歷史事件上的探索、分析、總結而得出的結論,是基于客觀基礎上的主觀認識。掌握這部分內容必須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定理論基礎和分析方法。這是歷史學科高層次閱讀能力要求的體現。這方面內容的導讀,實質上就是引導學生掌握歷史的思維方式,學會帶著問題閱讀,學會思考和解決歷史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方向。另一方面,對歷史事件的認識,不同的階級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問題,所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因此,歷史又帶有階級性的特點。
2、認識并掌握歷史的'基本結構,是歷史閱讀的又一特征人類社會是一個漸變的發展過程,許多看起來孤立的事件之間卻有必然的內在聯系。往往A事件的結果是B事件的原因,B事件的結果又是C事件的原因,同一類事件發展的進程就形成歷史的基本線索。人類社會的發展又是立體的,多方面同時進行的發展過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制約,互相影響。因此必須把歷史發展過程看做一個整體,而且是動態的整體。認識并把握這個歷史發展的基本結構,是高考要求考查的能力之一。然而由于課本編排的局限,學生難以從中閱讀認識歷史的整體結構。所以,歷史導讀的又一任務,就是教會學生認識知識的結構體系,幫助學生掌握歷史發展的縱向線索和橫向聯系,明確每一歷史事件在歷史發展全過程中的特定地位。通過把握整體知識結構的閱讀,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不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整體的、動態的、有聯系的,使知識的認識水平能夠由表及里逐步提高。因此,掌握歷史知識結構,閱讀采用結構式的記憶法,能夠有效地促進有意義學習,增強學習興趣,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3、引導學生采用層次閱讀法學習歷史在掌握歷史事件記憶方法與認識歷史基本結構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采用層次閱讀法學習。所謂層次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歷史時間的發展過程從粗到細,從大階段到小階段不斷分割的層次;另一是把歷史的全貌所包含的內容從宏觀到微觀層層深入地分割,一直到每一個知識點。在歸納和分割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史和論的結合,往往采用表解的方法,把某一階段的歷史知識及其聯系展現出來。采用表解輔助的層次閱讀法,具有要點突出、脈絡清晰、層次分明等優點。既能從宏觀上整體把握歷史基本進程,又能突出各個階段特點,落實每一個基礎知識點。實踐證明,采用層次閱讀法復習,大大提高學生認識知識的準確性和學習的效率。
4、加強導讀的基本做法
開設閱讀方法指導課。利用新學期導言課或專門開設學法指導課指導閱讀方法,學法指導課應注意介紹歷史學科特點,把記憶歷史事件的“四部分”“四要素”教給學生。介紹歷史發展的縱向線索和社會橫向面貌的基本內容,使學生對歷史結構有初步認識,然后結合教學內容反復強化認識。學法指導課的另一重要任務是介紹學習歷史的基本理論武器,即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觀點,并指導學生運用理論武器去觀察、思考、解決歷史問題。加強教師的導讀示范活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一個過程,而且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積累逐漸培養起來的。因此,導讀活動必須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并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征,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作導讀示范,以教師的思維活動帶動學生的思維活動。通過反復強調和不斷實踐,逐步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例如在講授新課內容時,應注重講授教材中的章、節、子目的標題含意,講清它們之間的聯系,注意引導認識教材中史實與結論的關系,突出歷史事件的四要素。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分析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性質、影響等。帶動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閱讀課文。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培養閱讀能力。要使教師傳授的閱讀方法轉變為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需通過大量的思維訓練活動來完成。導讀必須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包括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還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點。采用活潑多樣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思維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在思維訓練中提高閱讀能力。筆者就這一方面作了一些嘗試。
具體做法:
1)強調歷史課的預習作用,學生依照教師的預習思考題預習課文,通過預習,認識課文內容的基本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
2)發動學生設計板書標題,教師對他們設計的小標題進行評論、評比,培養閱讀概括和提煉觀點的能力;
3)講授完某個歷史事件后,要求學生根據“四部分”“四要素”,用簡練的語言概述歷史事件,培養歸納、概括能力。這樣在課堂傳授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得到閱讀能力訓練的機會。閱讀能力訓練的另一個渠道是課外的習題訓練。適當的、高質量的練習題能夠起鞏固知識,彌補閱讀缺漏,培養閱讀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科學設計習題,通過練習、考查,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參考文獻:
[1]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
[2]教育部。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歷史小論文5
浩浩蕩蕩的上下五千年里,無數紅顏翠鬢隱沒在史海深濤中,不為今人所知。但總有明珠真金,在吹盡狂沙后,擱在淺灘中,為世人稱道。也許自身是個直性的女孩兒,最恨那些悲悲切切,整天無病呻吟的主兒,對那烈性女子卻是情有獨鐘。那金谷園崇綺樓下一躍而下決絕的身影,便是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綠珠。
說起綠珠,則必談石崇。讀過歷史人物的人都知道:斯人是中國奢侈史上的巨臂,貪污和腐敗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建成的金谷園中鶯鶯燕燕,綠珠再美,不過是他的一個玩器罷了,但后來產生的凄美愛情,卻讓人唏噓!
那個美而薄命的女子,遠嫁離開家鄉,有如昭君出塞般的勇敢不屈服,在桃紅柳綠的金谷園中脫穎而出,贏得了自己的真愛。富可敵國的愛人為她建起極盡奢華的“崇綺樓”以寄托她思念家鄉的情懷。這個灰姑娘式的成功在今天看來依然讓人艷羨。
可就如歌詞中所述“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石崇的炫富最終成為他和她惹禍上身。“司馬倫之亂”其親信孫秀使人向石崇索綠珠,崇盡出婢妾數十人以示之,皆絕色。說隨便挑,使者固要綠珠,石崇勃然說:“綠珠吾所愛者,不可得也。”使者進出幾次,索綠珠,不可得。后來孫秀矯詔抓石崇,石崇正在飲酒作樂,甲士進來,石崇語綠珠:“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于觀前”,投樓而死。從此“一縷青風魂歸去,相伴九仙會瓊瑤。”
她的`內心是感動而又心痛,給了她一切的那個人因自己而獲罪,得罪權貴,她的心中怕是充滿了內疚和快樂。
綠珠是善良的,她不愿辜負石崇對她的深切情意,那十個絕色的婢妾在石崇眼中只是任人挑選的器物,只有綠珠才是他在乎的人。她決絕地縱身一躍,以報相與之情,知恩之遇。要知道,憑她的花容月貌,才藝雙絕,在孫秀處有何嘗不享盡榮華富貴呢?
素來很恨古人推崇的什么“三貞九烈”,丈夫短命卻剝奪妻子享受生活的權利,被人污辱調戲不是惡人的錯,自己反要尋死覓活的,豈不荒唐!
但綠珠的傾情一躍發自內心,至真至純,讓千百年后的我依然感受到愛的勇敢,超越生死。
紅樓夢中忠貞寂寞的黛玉在《五美吟》中這樣寫綠珠:“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嬌嬈。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想必她也是羨慕的,曾擁有過愛,值了!
百年離恨在高樓,一代容顏為君盡。須知女子的愛也可這樣剛烈,遠勝撰寫歷史的那類推卸責任的人
歷史小論文6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古往今來關于秦始皇的是非功過的評價至今仍爭論不休,眾說紛紜,而素來卻是毀多而譽少!然而歷史早已有定倫!其“德邁三皇,功過五帝”,從古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秦王嬴政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興兵滅六國,結束春秋戰國幾百年來諸侯割據的局面,使其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國的人,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帝國!
秦始皇廢除了自殷、周以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從而消滅了兼并戰爭的根源,大大加強了統治,也使人民從此免于戰爭的禍端,完成統一大業后,秦始皇就派兵北擊匈奴,南平北越,收回黃河河套地區,也使嶺南地區從此納入中國的政治版圖,并且修筑了舉世聞名的巨型防御性工程——長城!修筑長城,有效的減少了匈奴對中國的掠奪和騷擾,之后便成為歷朝歷代重要的防御性工程,使得中國在1500多年的時間里沒有被外族完全征服!秦始皇是中國的第一位皇帝,其首創的“皇帝”制度一直被沿用到清代,一方面以世襲皇位顯示了權力的不可轉移,另一方面以皇權至上顯示了其地位的不可逾越,這是中國古代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秦始皇不但從政治上統一了中國,而且也從文化經濟上統一了文字,貨幣及度量衡,以達到書同文,度同制,車同軌,行同輪,他下令焚書坑儒也從文化上統一了人民的思想,另外秦始皇下令修建咸陽到全國各國的馳道,也開通了聯系長江及珠江的靈渠,這些措施都大大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跟加強各地文化的交流,極大了推進中國歷史的向前發展,也使得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可否認秦始皇是一個不可一世的暴君!他橫征暴斂,農民被迫把收獲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賦稅,還要負擔沉重的遙役,被征去修阿房宮、陵墓、筑長城達200多萬人,無休無止地征調賦稅和夫役使剛剛脫離戰亂之苦的'廣大農民,又陷于疲于奔命的勞役之中!原來百姓渴望統一,結束戰爭,從此過上安寧日子的希望迅速破滅!這就為秦王朝的滅亡埋下禍根!
秦始皇死后秦王朝僅存在幾年就瞬間土崩瓦解,但他身后給歷代留下的是一個龐大而堅實的載體,在兩千年來一直影響著歷朝歷代大一統局面從沒改變過,!也影響著歷朝歷代封建專制的發展,更影響著古代社會人民生活制度的方方面面!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登峰造極的人物!
不管秦始皇有多么殘暴,但他統一了中國,開創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王朝。功在千秋!為我國歷史長河的向前奔騰,樹起了新的里程碑,其功績是偉大的!
自古以來,對秦始皇的評價就褒貶不一。但縱觀秦始皇的一生,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其非凡的功績在中國帝王中無人能與之相比實!所以秦始皇不失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千古一帝!
歷史小論文7
摘 要: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王朝——秦朝的開國君主。他是一位貢獻大,對后世影響頗大,同時歷代爭議也頗大的一位皇帝。本文將對他的功過簡要評價。
關鍵詞:秦始皇 功績
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王朝——秦朝的開國君主。人稱秦王贏政,史稱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247-公元前210年)。他是一位貢獻大,對后世影響頗大,同時歷代爭議也頗大的一位皇帝。對于他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地位和功過是非,歷代世人,早有評說,但爭論不休,褒貶不一,眾說紛紜,為了還歷史的本來面目,現將其功與過作如下簡評。
一, 秦始皇的功
秦始皇十三歲繼承其父秦莊襄王王位,二十二歲親理朝政,三十九歲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功高蓋世,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功:平息嫪毐叛亂,鞏固秦國統治。
公元前238年(贏政紀年),宦官嫪毐任長信侯,專權用事,企圖奪取秦國政權,在雍蘄年宮加冕,嫪毐競“矯王御璽及太后璽”,發兵作亂,欲改雍蘄年宮。秦王贏政派兵鎮壓,一舉粉碎了嫪毐叛亂,平夷嫪毐三族,鞏固了統治。接著又罷免相國呂不韋。堅持客卿制,任用尉繚和李斯,積極營造統一六國氣氛,“奮六世之余列”,準備統一中國的戰爭。
第二功:統一六國,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
秦王贏政抓住平息嫪毐叛亂后的有利時機,十年(公元前230-前221年)實施兼并東方六國的戰爭,勝利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
公元前230年秦王贏政派內吏騰率兵攻克韓國新鄭,俘虜韓王安,韓國亡,建穎川郡。公元前228年,秦王贏政派秦將王剪率兵攻趙國殺趙蔥,破邯鄲,俘趙王遷,趙國亡設邯鄲郡。公元前225年秦王贏政派秦將王貴率兵攻打魏國,以黃河水淹大梁三月,魏國亡,置碭郡。公元前224年秦王贏政派秦將王剪率兵六十萬攻打楚于次年(前223年)秦軍攻入楚都壽春,俘趙王負芻。楚國亡。公元前222年王剪又率兵渡長江,平定楚國以南地區,降服了越軍后,設三郡。公元前222年,秦王贏政派秦將王賁率兵攻占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亡。公元前221年秦王贏玫派秦將王賁從燕國南下攻占齊國都城臨淄,俘虜齊王建,齊國亡,設齊郡和瑯玡郡。至此,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從春秋戰國以來兩百多年的諸侯割據的紛爭分裂局面。實現了華夏族的大一統的大中國愿望,為現代大中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也是秦始皇的最大貢獻。
第三功,建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
秦始皇完成統一六國后,于公元前221年召集大臣商議,改君王為皇帝,取消謚法。自稱皇帝,本人稱“朕”,命稱“制”,令稱“詔”,印稱“璽”。還規定各種尊君抑臣的朝儀和等級制度。在政治上實行以皇帝為核心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廢除世卿世祿。在組織上,中央實行“三宮九卿”制;在地方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將秦統治區域劃分為三十六郡,郡以下設置縣、鄉、亭、里、閭等基層組織,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命。秦始皇建立起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后世兩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這種帝王制度不斷延續,直至革命先驅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這一制度才得以終結。
第四功: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加強統治,在文化方面改變東周至戰國時期的分裂割據造成的文字混亂局面。秦始皇采納丞相李斯“書同文”建議規定全國通用小篆,繼后又下令通用便于書寫的隸書。文字的統一便利了全國各地區、各民族文化、經濟、政治的勾通與傳播,有利于思想的統一,為國家政令的正確貫徹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經濟方面,秦始皇下令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廢除六國舊幣,全國統一為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幣(外圓內方)。統一度為丈、尺、寸、引;量制為合、升、斗、桶(斛),并以十進位;衡制采用以銖為兩,十六兩為斤,24兩為鎰,30斤為鈞,4鈞為石。貨幣和度、量、衡的統一大大方便了全國人民的交換,便利了國家賦稅的交納,有利于經濟的發展。
第五功,修馳道,長城,和靈渠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從咸陽通向全國各地的馳道。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令蒙恬主持修一條由咸陽經云陽甘泉(今內蒙西北)直抵九泉(今內蒙古包頭市)的直道。公元前215-211年秦始皇派大將孟恬率三十萬眾修筑西起臨洮,東迄遼東的萬里長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祿開通湘江與漓江的靈渠。萬里長城的修建對抵御匈奴的侵擾在冷兵器時代發揮了巨大作用。目前萬里長城已成為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象征。馳道,直道的修建,實現了“車同軌”,大大加強了對遼闊疆土的控制。靈渠的開通既解決了國家糧食的補給,又方便了航運交通。這些工程建設大大有利于鞏固國防,發展經濟,方便交通。
第六功,堅持以法治國,頒布《秦律》秦始皇繼承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法的傳統。
“明法度,重律令”將商鞅之盜、賊、囚、捕、殺、具《六律》,逐步修訂補充至秦統一前夕已成為有正式律條治獄程式,郡縣守令發布,補充指示等內容相當完善的`《秦律》。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又參照六國律令,正式頒布《秦律》。《秦律》的頒布對秦時的統一,社會的安定發揮了巨大作用。對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響。正如史學家司馬遷《史記》的評價:“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二, 秦始皇的過
秦始皇深知統一六國不易,為了鞏固政權,使秦朝政權永傳后世,他做出了很多過極的作法,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過,徭役太繁重、刑法太嚴酷。
秦始皇統治時徭役太繁重,主要表現在征發大量民工超限度,并大興土木。秦統一六國后,秦始皇下令按各國宮室建設樣式在咸陽重建宮殿。公元前212年修建東西500步,南北五十丈上坐萬人的阿房宮。秦始皇還為自己生前和死后享樂,費時十年征發民工約70萬修建驪山陵墓。每年逼迫當兵服役人不下三百萬人,丁男不足又征丁女,致使大量人口脫離農業生產,田地荒蕪。刑法太嚴酷,實行一人犯法株連親族、鄰里的連坐法。由此使數十萬人無孤倫為囚徒,大量逃亡山林又轉為盜賊,危害社會安定。這種嚴酷的株連法開了封建王朝株連的先河,后來越來越嚴酷,從一人犯法株連親族發展為鄰里、三族、九族乃至十族。這些繁重的徭役,嚴酷的刑法致使民心盡失。
第二過,焚書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博士淳于越提出恢復周朝分封制的主張,接授丞相李斯焚書建議,除《秦史》、醫藥、卜筮和博士所掌管的有用的詩書百家語外全部焚毀。下了焚書令,規定令下三十日不燒,禁罰城旦(一種刑法,白天站崗,晚上修長城)。于是六經典籍和諸子百家的書化為灰炭。第二年(前212年)秦始皇以受方士侯生等的欺騙為借口,迫使在咸陽的諸儒生受到嚴審,并互相攻訐。秦始皇指責他們違犯禁令,并將他們約460余人坑于咸陽。這就是焚書坑術士(西晉、唐代后稱坑儒)。焚書焚毀了大量的古典籍、六國史和百家語等,致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流傳出現古典籍、史實斷代可考缺陷,抑制了秦代文化的發展。坑儒開了封建王朝愚民先河,誤認為焚書坑儒可以解決政治問題,可以排出異己、壓制民主,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其結果反而激起了民怨,引起了大多數人的反對,喪失了民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綜上所述,秦始皇功過分明,功大于過。正如李贄所評“始皇帝千古一帝”,是“主龍英雄”。他掀翻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一個舊有的分裂割據的奴隸社會制度,開創了新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制度,終結了民族分裂局面,奠定了遼闊中國大一統的框架。盡管他的過失不能低估,但他仍然是一位值得肯定的皇帝。他是一位中國社會處于新舊交替時代的,有開拓發展精神的勤政務實的開國皇帝,他的功績永遠值得人民肯定。我們研究歷史人物實踐證明,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只要我們站在當今時代的前沿,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尊重歷史,以史為鏡,用發展的進步的觀點評價歷史人物就一定會得出客觀的結論。作為歷史教師只有這樣用創新的思維方式才能教好歷史。
歷史小論文8
1概念
1.1史料:史料,就是認識、解釋和重構客觀歷史過程的那些資料,是人類社會歷史在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各種痕跡。
1.2史料教學:史料教學是20世紀70年代在英國興起的“新歷史科”所倡導的教學模式,它強調“學校歷史學習的重心不應該再是過去發生了什么,而是學習怎樣去獲得知識。”其基本理念是:學生不能僅僅被教導固化的知識,還應該被教導探究歷史知識的方式,因而這就涉及到讓學生自己去運用史料的問題。惟有通過運用史料的實際經驗,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歷史知識的方式。
2史料教學的必要
2.1學生的需要:對學生來說,探究和活動的過程更加難能可貴,史料的學習可以使他們增強歷對史的真實感受,直接參與歷史問題的解決活動,用歷史語言說話,而不是考試之前背背書那么簡單。
2.2課堂的需要:梁啟超先生曾云:“史料為史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可言。”對于歷史學科而言,要帶領學習和研究歷史學時,不能僅僅依靠教材給出的一些現成的結論,來組織課堂,歷史課堂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史料是組織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3課標的需要:《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對此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在這里,存儲“歷史信息”的載體無疑是指史料。《課標》要求學生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要學會從史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基本技能。可見,史料是研究歷史和從事歷史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3歷史教學中有關史料運用存在的問題
3.1史料選擇不夠嚴謹: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雖說是入門級別,但是會影響到學生對歷史的直觀感受,在史料的'選擇上要嚴謹,切記在網絡上隨便百度,因為百度的史料很多都是沒出處的,這樣丟給學生讓學生分析,且不說有沒有完成教學目標,如果史料選擇不好,會給學生增加額外的學業負擔,理解起來枯燥無味,反而使學生厭煩學習歷史。
3.2史料選擇的單一性:提到史料,想必大家第一時間反應就是文字或者是厚厚的歷史書籍,讓人望而卻步,別說初中生不喜歡看,就是我們這些成年人也未必有興趣全部看完。那么史料的種類有哪些?具體的史料分為文字、實物和音像三大類。文字史料即用文字記載下來的關于人類歷史活動的資料。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最經常使用的就是文字史料。文字史料是中考的主要內容,也是我們一線歷史教師所要關注的重點,但是如何把文字史料內化成相關知識點,這就需要實物史料和音像史料的輔助。實物史料它是人類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被保留或遺留下來的前人創造歷史活動的場所和前人創造發明的有形物品。在歷史課堂中的呈現主要以實物為主。音像史料是指現代化視聽媒體所承載的教學材料包括錄音、錄像、唱片、幻燈片、影視,微縮膠片,還包括計算機軟件。音像史料可以真實、生動、形象地再現“歷史”情景,在學生的腦海中搭建美麗的歷史空間,幫助學生掌握生動具體的歷史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更多的歷史現象和歷史事物。
3.3史料濫用,充斥了課堂主題:每個歷史都有大量的史料,所以不能毫無原則的運用史料,史料選擇要慎重。面對大量的史料,教師應該注意合理取舍,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和課程標準的要求,選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啟發性的材料作為問題素材,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和主動創新實踐能力的訓練。
3.4史料的去偽存真:現在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資料唾手可得,但是學習歷史不是文學創作,歷史是要將就根據的,尤其面對歷史材料的時候,第一個任務就是史料的去偽存真,對于教師和史學工作者來講,這是基本要求,但是在學生收集資料的時候,教師要交給學生辨別史料的方法,這樣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共同進步,共同受益。
4史料選擇的原則
4.1史料的出現要適時:所謂適時就是指補充史料的時間要恰當,根據知識點進行補充。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這種深入研究史料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過去那種教師直接說出結論或者直接在書上劃出結論,學生死記硬背的弊病,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深化。這就要求我們應用史料時一定要找準切入點,該出手時就出手。
4.2史料的使用要適度。史料的補充要以教材為主。在選擇史料時,盡量選擇通俗易懂的,有助于初中學生理解的內容。史料是對教材的補充,但不必是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補充。教師在補充史料時一定要注意不宜過多,否則難以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會沖淡教學中的主題。
5運用史料的意義
5.1尊重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歷史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中和老師掌握的很多史料,可以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素材。具有吸引力的史料在教材中和各種書籍中隨處可見。此外大量圖片和音像史料也能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5.2尊重學問,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歷史的過去性增加了中學生理解歷史的難度,很多情況下學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記教材現有結論,嚴重違背了歷史教育的初衷。史料能比較生動地反映歷史的本來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歷史知識,拓展了學生的歷史知識面的食療,幫助學生準確地領悟歷史。
5.3尊重歷史,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大歷史觀:歷史教學的目的是要使學生成為有思想的人,要打造有思想的課堂,而不是讓學生只是簡單地記住一種答案或一種權威性的解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閱讀一些史料,接觸一些歷史文獻,并可根據學情,介紹各種學術觀點,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歷史進行直接的探索研究,通過分析各種史料,印證課本中的結論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自我編制新的信息網絡,形成新的學習能力和動力。
歷史小論文9
儒家學說,亦稱儒學,起源于東周春秋時期,和“道家”、“墨家”“法家”等諸子百家之一,漢朝漢武帝時期起,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如果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兩千五百余年的歷史了。隨著社會的變化與發展,儒家學說從內容、形式到社會功能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與發展。如果對儒家學說的內容、形式和社會功能等進行綜合的宏觀考察,我認為中國儒學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特點。
提及儒學,首先想到的便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學, 春秋末年,孔子創立了以“仁”和“禮”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同時主張“為政以德”,創立儒學。儒學提倡“仁”、“義”、“忠”、”恕”,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種主張,主張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但是由于當時奴隸制度趨于瓦解,各國君主無暇顧及孔子提倡的“以禮治國”的思想,儒學在當時并未受到太多重視。
戰國時期,在孔子學說的基礎上,孟子提出“性善論”,在政治上實行仁政,并提出在當時頗受爭議的“民貴君輕”的主張。現實主義流派的荀子也從性善論出發,強調理的規范與教化作用。戰國時期,儒學成為顯學,卻因為諸侯紛爭,其主張不能滿足地主階級的要求而受到冷落。
同樣,荀子設計的治國原則:“明分使群”、“群居和一之道,”包括理想的“王制”與具體的“富國”、“強國”之策,乃至他的“禮論”、“樂論”、“君道”等等,可以說都是非常富于現實主義的。它都是在肯定當時已經形成的社會等級和職業分工的基礎上,來規定社會每一個成員的名分和位置,并要求其各盡其職,從而達到整個社會的和諧一致。當然,這并不是說在荀子提出的治國原則中沒有一點理想主義的成分。因為,如果它的學說中一點理想主義成分都沒有,那么,他的學說就不會有什么感染力,而他也就不能稱為一名思想家。
儒學發展的第二個時期便是兩漢時期,漢武帝重用董仲舒的思想,實行“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儒學逐漸成為了正統思想。董仲舒的理論是陰陽家與儒
家的合流。我認為,“天人三策”是體現董仲舒和西漢時期儒學政治以及思想特點的最好體現。“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統,尊王襄夷”。董仲舒在儒學中增加了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的內容,并且提出了如后歸納為三綱五常的學說。這一切都適應了君主專制的需要。
在宋、明、清時期,儒學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性理之學的儒學, 宋朝儒學歷史發展的背景是獨特而鮮明的:動蕩衰弱的歷史背景,三教合一的文化趨勢以及傳統儒學的陷入困境。由此,新的儒學必然產生。新儒學產生后第一個關心的問題是宇宙論,這與傳統儒學只關心社會以及政治的角度不同。周敦頤發明“太極圖”,并提出精神修養的方法即成圣之方——無欲:靜虛之心,動直之心。邵雍、張載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宇宙觀點,如太極即是氣的觀點等。朱熹的理學,強調的是“形而上者,無形無影即是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朱熹認為,太極包含萬般之理,又是一切理的概括。在宋代,程朱理學曾經被斥為偽學,幾次被查禁。到了元代才被確立為正統思想以此持續到明清時代。宋朝時期的儒學逐漸被官方化,是因為當時理學以儒學為宗吸收道教佛教之長補儒學之短,把天理、仁政、人欲內在的`統一為一體,是儒學更加完整和哲理化,因此更有效的維護了封建統治等級特權制度,適應了加強封建統治的需要。
到了明朝中期,程朱理學成為人們求取功名利祿的敲門磚而逐漸失去了尋求圣賢學文的精神。陸王心學與理學相對。他們認為并不存在“理的世界”,宇宙是一個自身完整的精神實體。而這個世界即是我們經驗中的世界。有心才有理。朱熹強調做學問,而陽明強調行動。陽明創的王學的內在結構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構成的。在這一結構中,陽明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釋心。心(良知)就構成了王學的基石。而“致良知”是如何為圣的過程。
明清時期,儒學體系較為活躍。活躍的儒學思想對傳統儒學體系的批判和繼承促使我國的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但并未占據思想主流,性質上也并非是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盡管這種思想與明清之際的商品經濟相適應有一定的聯系,但是其產生的原因是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尖銳。由此可見,儒學的歷史地位也與當時國家的經濟情況密切相關。
近現代的新儒學是儒學發展的第四個階段。孔子學說在近現代以來的新發展就是在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下產生了新儒學。在新儒學的準備和發展階段,儒家學者曾經有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等被動接受西方文化的思想。近現代以來中國社會的動蕩,包括新中國建國前和建國后,儒學都不再有太大的發展和變化,當然也說不上有很高的歷史地位。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再次產生的“儒學熱”又是國人重新開始對中國古典文化感興趣的表現。儒家文化是一種和諧文化,這正對應了現在中國人對生活和社會的期待。同時還有在經濟發展的副作用中蓬勃起來的道德的淪陷和社會形態的復雜,這些都促使人們開始把目光重新放到中國傳統經典思想上去。
儒家思想是我們中華文華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當今我國社會受西方文化影響,社會西化很嚴重,但傳統思想在國民意識形態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行為會不知不覺的以儒家規范為準則,受到儒家規范的約束.我們要好好學習儒學,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歷史小論文10
現階段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圖片包括人物、建筑物、戰爭線路圖、漫畫等,這些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實施,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成為教學的重點。圖片歷來都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現階段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圖片有人物、建筑物、戰爭線路圖、漫畫等,將這些圖片穿插于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的歷史學習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培養高中生識別和解析歷史圖片的能力已經成為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成為評價學生歷史學習狀況的標準之一。本文旨在對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進行論述。
1、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直觀印象
相較于初中學生來說,高中學生在理解力、辨識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理解繁瑣的知識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難度,故而,教師應當采取多樣的教學措施來提升高中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時,如果單純用語言來給學生講述戰爭的過程,學生難免會覺得難以理解。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利用戰爭形勢圖來講解歷史戰爭,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關門打狗”、“猛虎掏心”等。學生理解了戰爭的形勢圖之后才能準確的記憶歷史事件,也才能在考察該圖片時準確地進行辨識和分析,教學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簡化繁瑣的歷史信息
某些歷史事件是很繁瑣復雜的,文字記載是歷史事件得以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重要渠道,因此,無論在歷史課本中還是教師授課的多媒體課件之中,歷史事件的描述多以文字呈現。然而繁瑣的文字描述更加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學好歷史的前提就是要掌握牢固的歷史知識,但是學生由于沒有經歷過這些歷史事件,對于繁瑣的歷史知識難以理解吸收,這就需要簡化歷史知識,讓學生能夠迅速記憶。圖片的運用則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例如“古巴導彈危機”的圖片,就可以讓學生很清晰地辨別“冷戰”的雙方以及雙方實力等。
3、培養學生的歷史情感
在高中的眾多學科中,歷史屬于人文學科,對培養學生的情感起著重要的作用。歷史的學習更加重視對人性、人的活動和意識的闡述,將歷史圖片運用于歷史教學中,不再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講解知識,不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而是要讓學生在自學知識和圖片的過程中產生對歷史的理解和感悟,讓學生在歷史的學習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從而培養學生的歷史情感。
歷史小論文11
〔摘要〕對學生而言,其接觸歷史學科的時間相對較晚,在進入初三后才正式開始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教授歷史的相關知識,是初三歷史教學的根本任務,但是由于歷史知識相互之間的時間跨度較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生對歷史的興趣點,借此來引導學生對歷史進行學習。
〔關鍵詞〕初三歷史;歷史教學;目標;興趣
作為一名初三歷史教師,其首要任務就是做好對學生的歷史教學,順利地完成相應教學任務,并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從淺層次上看,初三歷史教學中,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在于其使用的教學方式方法是否被學生所接受,但是從深層次來看,初三歷史教學并非是一個單純的教學方式方法問題,其實涉及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問題。一般來說,如果教師不及時的學習了解新的教學成果,教學理念就得不到及時的更新,那么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就較為老套,無法提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從而無法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反之,如果教師能夠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也保證不斷學習,對新的教學研究成果進行了解、學習,并及時地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的歷史教學之中,那么這個教師的教學方式就會推陳出新,從而能夠將學生的目光吸引過來,提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一、初三歷史教師要明確教學的目標
就當前新課程標準而言,學校教育對初三歷史的目標有所改變,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光是要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學習來學會相關的歷史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學會獲取歷史知識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學會積極自主地去進行歷史學習;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學習來明白做人的道理;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學習了解到社會發展的進程;進而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學習獲得一定的審美能力,等等。
初三歷史教學中的內容雖然都是歷史上的事物,但是其同樣也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使命,學生要能夠學會將歷史照進現實,將歷史和現實進行對比學習,從而了解到事物的本質。同時,這樣一個學習過程需要教師持續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日常的歷史教學,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從而去對人類社會的過去進行了解,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歷史意識的形成,而且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歷史素養和人文素養,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一定程度的豐富,從而使學生能夠以客觀辯證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來全面的認識整個人類社會,并站在歷史的角度來對今天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那么答案就會自然而然的呈現出來了。
例如,目前最為尖銳的“釣島的主權問題”,為什么中國對釣島擁有不可爭議的主權。如果學生對歷史有所了解的話就是可以清楚地知道,釣島從歷史來看,從公元1171年開始,我國就開始對釣島進行管轄并行使行政主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至今,因此,我國對釣島的主權問題是毫無爭議的。通過歷史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事實的真相,讓學生能夠更為全面的來對問題進行分析,并能讓學生在看待問題時保持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從而讓學生能夠更為深入的了解到整個人類社會。當然,要讓學生將歷史學習到這樣一種程度,就需要我們歷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讓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能夠跳出學科的局限,在教學中“扮演”好教師的角色,而不是僅“扮演”好歷史教師的角色。教師還要對自己進行重新定位,把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放在對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中來,把歷史教育教學的觀念從注重學生的歷史知識學習轉到注重學生歷史綜合素養的培養與發展上,以將學生的基本素質進行全面提高為初三歷史教學的宗旨,著眼于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讓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并通過不斷的學習將這些能力予以提升。
初三歷史教師只有把這樣一種理念滲透進自己的內心深處,讓其成為自己的潛在意識,這樣才能保持自己所明確的教學方向不動搖。
二、初三歷史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
學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個體,其從小學到初三的過程中,心理、生理均產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且因為初三階段的教學同小學階段的教學大相徑庭,使得這一階段中學生的身心變化顯得尤為特殊。就學生而言,其在小學階段的思維方式和初三階段完全不同,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對事物進行形象思維,這對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物體有極強的理解和領悟能力。
而到了初三階段,學生的思維逐漸走向成熟,這一時期中邏輯思維開始逐漸替代形象思維,在保留形象思維的前提下,以邏輯思維為主導。當然,還有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就是剛進入七年級(初一)的學生,因為才從小學進入到初三,所以思維的模式還沒有完成從形象到抽象的轉換。學生雖然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歷史知識學習,但是思維暫時還停留在事物的淺表。其具體表現為,對歷史課本中的歷史故事感興趣,特別是對一些大英雄的事跡特別感興趣,同時又對一些較為新奇的歷史知識感興趣,通常思考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過分的關心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
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情況,初三歷史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水平進行大致的了解,特別是處于七年級(初一)階段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確定歷史教學內容的安排起點如何、難易度如何,從而順利的達到應用的教學目的.。“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正是向我們揭示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表明了興趣對于學生的歷史學習來講,有極為明顯的心理效應,能夠促使學生在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進入到一種特殊的興奮狀態,并能在這種興奮的狀態下催生出對歷史學習的動力,并能夠強化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欲望。這樣就將興趣這樣的“非智力因素”成功的轉化成“智力因素”,從而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在接下來的初三歷史教學中,教師只要增加自己對知識的儲備,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進行教學,讓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才能使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持續保持下去即可。同時,教師還要能夠在教學中做到將歷史知識化繁為簡,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保持恒久,從而使整個初三的歷史教學能夠得以順利開展。
在初三的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歷史教學的基本指導,明確教學的目標,引導好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進而把學生引入到歷史學習的殿堂中來,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不斷學習,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學生學會以全面、辯證、唯物的眼光來看待社會的發展,從而培養起學生良好的歷史綜合素養。
歷史小論文12
一、基層文物保護宣傳的作用
保護文物作為公益性的一項文化事業,其開放的博物館和文物保護中心也是公益性的場所,公眾可以自由的到這些場所進行參觀游覽,給予享受文化的權利。通過參觀游覽,對各種文物進行足夠的了解;還可以對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和文明藝術進行了解,借鑒自身所需的文化知識和陶冶情操;掌握中國歷史的發展歷程,培養愛國主義意識,傳承和弘揚傳統的艱苦奮斗精神,繼而提升大眾的綜合素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基層文物保護的宣傳工作也在不斷的深入發展。
大眾對文物保護宣傳工作的觀念也在不斷的加強,所采取的解決措施日漸科學和合理,其質量也在不斷的提升。文物保護工作的一個基本目的是保護文物。由于文物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所以要加強保護力度。而另一個目的是合理利用,而這個利用包含了兩個方面:一個是僅有少數專業人員從事的工作,其主要是為專家學者(文物工作者)提供文獻和資料,從中發現問題,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并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分析來發現新的問題,進而找到解決措施;而另一個是針對于廣大群眾的,我們也非常希望對我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有足夠的了解,并且領略和欣賞中國的名勝古跡。
在現今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宣傳媒體可謂是無處不在的,但是這些宣傳中幾乎很少有對文物保護進行宣傳介紹的。所以我們要加強文物保護的宣傳工作,有關部門更要對其進行重視并出臺相關的政策。而文物的動態、知識和保護等工作都應該做到全面參與,因此必須在充分的發揮出宣傳的作用。
二、基層文物保護宣傳工作的方式
實施文物保護宣傳工作可以多形式、全方位和多角度來進行的,不僅要積極的發動群眾進行宣傳,還要積極的打擊倒賣文物的行為。我們可以選擇高度發展的新聞媒體作為宣傳的載體,還可以選擇鄉村的墻報或者在鄉鎮的集市上,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顯得通俗易懂。而除了這些電子媒介、報紙宣傳和墻體媒介的宣傳方式外,還可以采取軟媒體。
其宣傳的重點是正在施工建設中的建筑工地,為了讓施工企業可以更具自主性和自覺性,所以要著重進行文物保護宣傳工作,與此同時,還要加強隊審批部門的宣傳教育工作。
這樣就使得宣傳的受眾面比較廣,其效果也就深入人心,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對文物保護宣傳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宣傳教育工作培養對文物感興趣的文物保護宣傳的志愿者。尤其是培養公眾場所以及與挖掘工作有關的企業單位(交通、建筑、礦山等),采取多種手段和措施,促使這些人積極地去宣講文物保護,對一些違法的行為(倒賣、破壞文物)進行舉報,避免文物的流失,有效對違法行為進行遏制。
三、基層文物保護宣傳的團隊建設
加強基層文物保護的宣傳團隊的培養和建設工作,是當前最需要開展的工作。加強對文物保護宣傳的力度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基層文物保護的宣傳團隊要嚴格的按照規章制度來選取宣傳人員。
與此同時,還要不斷的對文物保護宣傳人員進行培訓,努力的培養出具有高素質、業務能力強、作風優良的宣傳團隊。
四、結語
基層文物保護宣傳工作直接影響著國家文物事業的發展。如何搞好基層的文物保護工作,更好的適應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需求,如何對基層文物保護宣傳工作的高速發展給予保證,使其更富有生命力和活力,如何對目前的管理模式進行完善和創新,提高認識和管理能力,如何加強對基層文物的開發與保護的意識,這些都是基層文物管理人員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也是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基層文物工作所面臨的新的挑戰。因此,要不斷的對基層文化的宣傳工作進行探索和分析,并積極的找出解決對策,努力促進地方文化建設。
歷史小論文13
中國的歷史上有多少位名人,他們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寫出多少動人心弦的“心聲”。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巔,源遠流長。《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然而至今為止還未探索出這本書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凈化心靈,升華個人思想,讓你在體味韻律的同時,獲得并體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義以及人的內心世界。“人之初,性本善;”用語言來傳遞內心的情感,其實細細的品味這些句子,何嘗不是真理呢?《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一直流傳到咱們這二十一世紀。總是中華民族之氣勢,澆灌咱們每一寸綠草。中國民族之強悍,無一離不開歷史的前進。中華民族之強盛,永遠是咱們最為自豪的地方。
中國就是一部史書,任憑風雨的擊打,任憑心中的怨恨,任憑刀槍的碰撞,它也依然在咱們心中佇立,它也依然抵住“寒冷‘與“誘惑”一直抵達它想要到的地方。捧一股清泉,浸透明日的夢想,仿佛生的火焰,燃盡昔日的光芒。灑一線生機,承托古今的輝煌,恰似沉默千年后驀然地回首。唱一曲永恒,縈繞夢想的翅膀,宛如未來的餓光芒刺穿黑夜的黃昏。中國的國學是一曲永遠也譜寫不完的詩歌。
歷史小論文14
[摘要]
新課改下的中學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歷史小論文的寫作集論述、論證和評析于一體,就是思維訓練由思考到理論總結的過程。它能強烈呼喚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能力。其次歷史小論文寫作過程中的搜尋資料。尋訪歷史古跡等社會實踐活動和撰寫過程,能有力地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本文結合筆者教學體會,淺析指導高中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有效做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 歷史小論文 指導方法
新課改要求中學歷史教學應當活起來,應充分開發課程資源,教給學生有生命的歷史,學生的探究能力已成為學科教學的主題。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呢?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小論文的寫作已成為歷史教學的一道風景線。日常教學中,學生歷史小論文寫作的優劣往往就是既考察了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歸納能力,也反映了歷史教師教育教學的.水平高低。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指導學生撰寫出優秀的歷史小論文呢?
1.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撰寫歷史小論文的意義
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好多同學思想上存在誤區,認為歷史學習就就是背背記記的事,致使好多同學對要求學生能主動參與,并有創造性思考的歷史小論文寫作表現出種種不適,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能正確引導學生糾正認識誤區,充分認識撰寫歷史小論文的意義。
1.1撰寫小論文有利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提高思想認識和培養綜合能力。當學習者對某個歷史概念或歷史事件不甚了解時,他會主動去查閱有關資料。那些他感興趣的、經分析而理解的內容記憶相對要牢固。
1.2小論文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學風。歷史論文必須以史實為基礎,脫離史實泛泛而談肯定行不通。對文章所使用的論據,必然要經過一番深入地分析加工,才能提取有效信息為己所用。這些活動就是一種科學研究的行為,要求研究者必須實事求就是。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切實感受到“史由證來”和“論從史出”。這些對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學風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3小論文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論文的寫作既要求學生應用綜合知識,又要求運用自己的綜合能力。在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閱讀能力、判斷分析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充分地訓練。
2.引導學生把握優秀歷史小論文的標準
一篇好的歷史小論文需要滿足以下幾個要求:1.主題明確符合要求,力爭富有創意,能夠引人入勝,題目宜小不宜大,切忌面面俱到,大而空。2.論據(即引用的材料)充實,引用的材料恰倒好處。3.論證過程科學準確,邏輯嚴密,詳略得當。4.結論正確,首尾呼應。并能由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能抓住本質,給人以深刻啟示。5.語言要有史學之一般特點。要真實準確又頗具文采,要講究理性又富感染力,切忌文學之朦朧浪漫和虛構夸張的散文化傾向。學生只有明確了優秀小論文的標準,做到心中有數,才會朝這個方向努力。
如高考例題:梁啟超在民國初年曾發表過一篇《中國史敘論》,作為中國通史綱領。“第一,上世史。白黃帝以迄秦之統一就是為中國之中國,即中國民族自發達、自競爭、自團結之時代也。……第二,中世史。其秦一統至清代乾隆之末年,就是為亞洲之中心,即中國民族與亞洲各民族交涉繁頤、競爭最烈之時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就是為世界之中國,即中國民族合同全亞洲民族,與西人交涉、競爭之時代也,”
對梁啟超的這一“綱領”,后人多有評論。有人認為,它揭示了“中國民族”發展的主線;有人認為,它只看到了“中國民族”發展的一個方面,有許多不足之處,你就是怎樣理解的?有何評論?請自擬論題,寫一篇歷史小論文。
3.對學生進行有針對的指導
3.1指導學生發現問題、確定切入點
中學階段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受時間、資源和學生能力等因素的制約,不可能也不需要達到史學家的專業層次,因此在選題上宜小不宜大。教師可在學生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針對教材中的重點問題,引導學生采取聯系現實、創設情境、縱橫比較、變換角度、綜合歸納、因果聯系等方法去發現問題、確立問題。
3.2指導選材
有了題目之后,指導選材就成了一項重要工作。教師在達一環節主要就是教授學生檢索素材和獲取素材的方法。首先,收集素材。根據命題的需要,引導學生到圖書館、學生閱覽室、網上查閱資料,查閱書籍、收集影視信息,或進行社會調查等多渠道去廣泛收集、整理有關資料。其次,整理素材。引導學生通過歸納、整理、分類、組合,篩選出具有典型性、說服性的材料,使其成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用的論據。第三,研究素材。從多學科、多角度對資料進行比較研究,把握國內外研究動態,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生長點,為課題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論。
3.3指導寫作
題目擬定,材料選定,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筆,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
首先,進行寫作方法指導,歷史小論文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可分為“引論”、“正論”、和“結論”三部分,引文主要就是說明選題的原因和目的,提出文章所要探討、解決的問題;正論就是分析、論證的過程;結論就是整個命題總結性的表述。論文重點在正論部分,歷史小論文必須選擇與命題有關的歷史事實作為論據,在分析論證的過程中必須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指導學生列出寫作提綱,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去考察局部,既能突出重點,又能照顧全局。
總之,撰寫優秀歷史小論文并不就是一目之功,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充分認識撰寫歷史小論文的作文,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方法指導,進行有針對性的聯系,長期下來,我們的高中學生一定能寫出優秀的歷史小論文,用歷史知識區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歷史小論文15
中國的歷史上有多少位名人,鬼子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寫出多少動人心弦的“心聲”。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巔,源遠流長。《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但至今為止還未探索出這本書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凈化心靈,升華個人思想,讓你在體味韻律的同時,獲得并體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義以及人的'內心世界。“人之初,性本善;”用語言來傳遞內心的情感,其實細細的品味這些句子,何嘗不是真理呢?《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一直流傳到我們這二十一世紀。總是中華民族之氣勢,澆灌我們每一寸綠草。中國民族之強悍,無一離不開歷史的前進。中華民族之強盛,永遠是我們最為自豪的地方。
中國就是一部史書,任憑風雨的擊打,任憑心中的怨恨,任憑刀槍的碰撞,它也依然在我們心中佇立,它也依然抵住“寒冷‘與“誘惑”一直抵達它想要到的地方。捧一股清泉,浸透明日的夢想,仿佛生的火焰,燃盡昔日的光芒。灑一線生機,承托古今的輝煌,恰似沉默千年后驀然地回首。唱一曲永恒,縈繞夢想的翅膀,宛如未來的餓光芒刺穿黑夜的黃昏。中國的國學是一曲永遠也譜寫不完的詩歌。
【歷史小論文】相關文章:
小論文作文10-30
小論文作文10-12
數學小論文11-07
數學小論文04-22
孫臏的歷史小故事04-12
歷史真理論論文12-07
初中歷史教學論文05-15
科學小論文作文04-17
學生科技小論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