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淺談歷史自學能力的培養論文

時間:2023-05-03 18:27:50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歷史自學能力的培養論文

  何為自學?簡單地說就是自己為了掌握某一方面知識而進行的學習活動,這種學習活動具有獨立性,但自學不是絕對的自學,自學也需要教師的引導。本文探討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知識的能力,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為達到初中歷史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而進行自學歷史知識,通過自學活動,從而獲得學習歷史的方法,形成自學的能力。本文就是針對這一現象,從自學的定義,學生自學歷史知識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學生未來發展進步的需要來說明為什么要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知識的能力。并從備課的改變、課堂結構的改變、學習方法的改變和學習評價的改變這幾個方面論述如何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知識的能力。

淺談歷史自學能力的培養論文

  一、為什么要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的能力

  1、初中學生自學歷史的可行性。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中指出,初中歷史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中國史和世界史基礎知識的學習,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認識人類社會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對于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基礎知識及其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等,初中學生是完全能夠通過自己閱讀歷史課文而掌握和了解,教師不必要在這方面花太多時間。對于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人類社會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初中學生也可以在掌握了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基礎知識之后,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主要依靠學生自己的思考和鉆研,學生也是可以了解和認識的。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訓學生自學歷史是可行的。

  2、培養初中學生自學歷史的能力體現了義務教育法和歷史教育大綱的要求。國家義務教育法在教育教學方面指出,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見,國家義務教育法要求教育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初中歷史教育學中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知識的能力是符合國家義務教育法的規定的。

  3、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的能力是學生未來發展和進步的需要。學生在初中通過教師在歷史教學中的培養而獲得自學歷史知識的能力,不但能為學生在高一級學校學習歷史打好基礎,也為學生將來學習其他知識作好自學能力上的準備。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知識是無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僅僅依靠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往往不足以滿足工作上的需要。

  二、如何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的能力

  1、改變常規的備課內容,著重備學生自學。在我們日常歷史教學工作中,備課的內容一般主要是備教材、備學生、備目標、備過程、備教法等。這些備課的內容主要是圍繞教師在歷史課堂中怎樣教,而對學生在歷史課堂中怎么學關注不夠,甚至沒有考慮學生在課堂中的自學活動,認為只要教師能夠把歷史課本知識對學生講透講明,學生能聽懂聽明白就可以。為了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知識的能力,我們必須改變常規的備課,使得備課不再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的詮釋、對教學過程的簡單的安排、對教學方法的簡單的展示,而應該是要求教師備課應從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上下功夫,應從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不再把備教師的教作為備課的主要內容,而是把教師作為歷史課堂的配角,備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自學,以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2、改變課堂結構,讓學生真正成為歷史課堂的主人。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完成講授新課的任務和實現教學目標,往往是依靠滿堂講,主要的課堂活動都是教師的活動,學生在課堂中只是被動地聽和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很少有動手和動腦的機會,完全成了課堂的聽課者,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不能體現。因此,我們必須改變課堂結構,讓學生真正成為歷史課堂的主人。

  3、改變學習方法,把研究性學習和自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講解式教學來傳授歷史知識,教師往往把歷史教學理解為講解歷史事件、人物、概念和現象等,學生獲得歷史知識的學習往往是接受性學習,也就僅是上課認真聽,缺少思考,把學習歷史理解為背誦歷史。學生此種以聽為主的接受性學習是由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所決定的,這種模式對學生自學能力培養不足,限制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在歷史課堂中創造條件,讓學生通過質疑、探索、鉆研和思考而獲得歷史知識,而不是通過聽教師講解和背誦來獲得歷史知識。

  4、改變評價標準,既重視學習結果,也重視學習過程。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教師關注更多的是教師教和學生背,只要學生在答題時給出的答案與課本和教師的相同就是對的、好的,其他的則是錯的,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不夠。其實,在當今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情況下,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因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更能體現學生素質的發展。所以,對于學生學習的評價,我們不應僅僅評價他給出的答案是對是錯,還需要對學生學習過程、獲取知識的過程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素質進行評價。只要我們在日常的歷史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真正成為歷史課堂的主人,并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改變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我們就完全能夠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的能力。

【淺談歷史自學能力的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培養技校學生的自學能力論文05-01

淺談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04-29

淺談生物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04-29

淺談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04-30

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嘗試05-02

淺談高中語文課堂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的論文05-02

淺談創新精神的培養的論文04-27

淺談規則意識的培養論文05-02

淺談歷史臨考復習論文05-02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