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幾點缺失
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建新型的教學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信息能力,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教學環境。筆者近兩年有幸到一些中小學校參觀考察信息技術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情況,發現目前許多中小學校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對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及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存有嚴重的缺失。其一,學生與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有限。人機交互是計算機的顯著特點。然而,由于教學軟件研制開發僵化、單一,大多是傳統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思想、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電子化、聲像化翻版。盡管教學內容的呈現圖文并茂、生動活潑,而在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創新方面存有明顯的不足,人機交互的過程與作用極為有限。長此以往,必然造成計算機教學的新專制化,如同傳統的教師專制化一樣,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不僅僅在于教學內容呈現的圖文并茂、生動多彩,更重要的是靠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科學性、創新性來激發。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智慧源泉。
其二,計算機網絡與課程資源結合的不足。計算機網絡與優質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資源的結合能使學生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個性化的優質學習。然而,由于資金與技術等原因,許多學校的校園網信息資源貧乏,且更新較慢。一些優質的期刊、報紙、圖書館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信息無緣或很少與師生相見。至于北大附中等優質遠程課程資源更是難于與師生共享。至于地本、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由于缺乏資金、技術等支持,也很難以數字化的形式開發出來供師生共享,即使開發出來也僅僅是網絡與課程資源的低級組合,而非整合。
其三,多媒體系統的超文本特性的技術開發及其與網絡特性的結合存有明顯不足。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腦的思維方式,用網狀結構非線性地組織管理信息的一種先進技術。利用超文本方式將與教學內容相關而教學特征不同的各種教學資料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可以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提供理想的環境。然而,當前許多學校多媒體系統的超文本特性技術開發不足,對各種教學信息、教學內容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沒有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極不便于檢索、閱讀,同時也直接影響了超文本特性與網絡特性的結合。相反,如果學生從小就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探索、發現、獲取信息,分析、評價、優選并加工信息、利用信息,那么這將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信息能力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王培峰 韓志玲)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幾點缺失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幾點缺失】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新視點04-30
淺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05-01
課程整合04-29
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幾個概念04-30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調查報告12-04
課程整合≠CAI04-30
數學技術、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04-30
信息技術與中學理科課程教學的整合04-30
關于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思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