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中愛與嚴的統一的論文
許多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往往把握不準對學生“愛”與“嚴”的尺度,不是對學生愛得太過分,愛得太隨便,失去師之尊嚴,就是束得太緊,管得太死,以致學生“談師色變”。怎樣把握好對學生恰當的“愛”和適度的“嚴”,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滲愛,是我們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對班主任“愛”的理解
世界上的愛各種各樣,而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復雜而高尚的精神境界,內容上表現在班主任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地要求學生等。班主任一句話有時能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由此可見,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對教育好學生是多么重要!
二、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
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經驗的班主任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當學生意識到班主任教師是真心愛護他關心他,為他操心時,無論你是耐心的幫助,還是嚴肅的批語甚至是必要的斥責,學生都會樂意接受。這就是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沒有取得學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標正確,教育方法科學,教育也無法達到期望的結果。
三、愛的幾種不當類型
1、家長型這是一種傳統的家長式的愛,這種愛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利已和虛榮的基礎之上。表現在班主任言行專制,不尊重學生人格,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于學生,學生稍不順從,則批語訓斥,甚至辱罵體罰。因為仍有一些班主任認為“服從便是美德”,對學生實行嚴厲管束是出于對他們的愛。顯然,這種愛是很難被學生理解和認同。
2、保姆型在班級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對學生的情感近似于溺愛,他們對學生缺乏嚴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辦代替,從不輕易放手。對于這種愛,不同年齡、見識的學生看法就有別。年齡稍小的學生認為這是班主任老師對他們最好的關心和愛護,而見識稍多、年齡稍大的孩子會想,不給他們鍛煉的機會,是對他能力的剝奪。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保姆型”的班主任是“吃了虧”卻不見得“討好”。
3、暖水瓶型有些班主任愛學生,但表現出來外冷內熱。便是像“暖水瓶”一樣,內心似火而貌似冰霜。他們熱愛自己的學生,處處為學生著想,但為了維護所謂的威信,在學生面前總是過于嚴肅,不茍言笑,從不“失態”。這種“暖水瓶型”的愛學生,往往難以讓學生感悟,師生情感難以交流,結果學生對班主任是“敬而遠之”。
四、班主任對學生的嚴
在育人實踐上,一些班主任老師對“嚴”的曲解、誤用令人深思。在他們那里,“嚴”演變為體罰和變相體罰。
心雖善,動機也好,但嚴而無格,愛必蕩然無存,再不是“嚴是愛”的范疇,而墜入了“嚴為害”的泥坑,學生的自尊、人格、上進心被“嚴”的霜風冷雨擊碎。心靈受創傷,心理被壓抑,久而久之將形成視“師”如仇的逆反心態。這種“嚴”,于事無補,于人無益,是對學生個性發展的隱性扼殺。真正的嚴應該是:
1、嚴而有理: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應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符合教育教學規律。這種要求能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發展時,才是正確的。切不可把這種要求片面地理解為提高成績,提高成績片面地理解為多作業,多考試。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師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比如,有些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成績,連學生的節假日也不放過,布置大量的家庭作業,使學生根本無法休息而怨聲載道,這些班的學生產生了最怕“放假”的心理。為了提高教學成績,體罰學生的更是大有人在。一些體罰完學生的老師還振振有辭:“打他是對他嚴格要求,如果不是對他關心,就不會打他了!边@些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不符合教育教學規律,也違背了我國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方針。
2、嚴而有度:只有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了全面、正確的了解,才能對學生提出符合他們實際,能為他們的思想水平、認識程度所接受的'要求。要求過高或離實際太遠,就會使要求變得毫無意義,產生“過猶不及”的現象。我們經常說,距離產生美。距離太近或太遠,也就無所謂美了。對學生要求的“度”把握好,師生之間的距離才能恰到好處,師生關系才會融洽,教育效果才能達到最佳。
誠然,教師對學生要“一碗水端平”,要一視同仁。但學生之間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對學生的要求也要相應地因人而異,不能搞“一刀切”。
3、嚴而不厲:任何時候對學生嚴格要求都是正當必要的。缺乏嚴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對學生不負責任。但嚴格不等于嚴厲。嚴厲意味著班主任態度的強硬、武斷和偏執,嚴厲會使孩子產生懼怕、退縮心理。久之,學生依賴性、故意……不良心理都會滋生。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態度應該是嚴格,而不是嚴厲。
五、愛與嚴的關系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學生心里才能有你這個老師尤其結后進生,愛之深切,才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和激情。但光愛不嚴,師生關系極其融洽,像朋友難道不好嗎?打打鬧鬧,嘻嘻笑笑,推動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嚴,將會造成學生對班主任的要求不執行或執行不力,因為學生認為反正我和班主任關系好,我不做、不聽,班主任又不會怎樣,這樣,良好的班風無法形成。
班主任對學生一味地嚴格,不給學生以關懷、體諒,表面上看,學生非常聽話,甚至做得很好,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風,是一個不錯的班級,但時間長了,學生見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見了老貓一樣,害怕之至。學生長時間處于這樣一種被動壓抑之中,將對學生的身心產生一種不良影響,從而導致厭學、輟學等。班主任對學生不僅要給予關心、鞭策、指點、引導、開導等,使師生之間關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加管教,使師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唯有做到寬嚴適度,嚴愛統一,方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質、行為習慣。常言道:“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愛必嚴,嚴是愛”。愛與嚴是辯證統一的。
【德育教育中愛與嚴的統一的論文】相關文章:
[班主任論文]淺談班級管理中的嚴愛統一01-20
芻議教育教學中的嚴與愛10-05
淺析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論文12-03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的研究論文12-12
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論文06-23
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的論文05-24
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論文04-28
淺論幼兒德育教育中的方法論文12-17
體育課堂中的德育教育解析論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