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白話文、簡化字和現代漢語

時間:2023-04-30 22:35:45 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白話文、簡化字和現代漢語

一  

  “文言和白話,實物是古已有之,名稱卻是近幾十年來才流行的。”兩者都是書面語,不同是“文言,意思是只見于文而不口說的語言。白話,白是說,話是所說,總的意思是口說的語言”。(張中行《文言與白話》)可見,同口語的親疏遠近是文言和白話最大的區別。  

  但事實上,文言同口語的關系也是相當密切的,只不過是所謂的口語標準不同而已。因為文言文是建立在先秦口語的基礎上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而我們這里所說的口語則是以唐宋以來的北方話為基礎的,今天大家使用的白話文,即現代漢語普通話書面語,就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在漢語發展的最初階段,言文是合一的,我們現在覺得那些深奧莫測的古文典籍其實就是當時的白話著作。比如讓人感到“佶屈聱牙”的《尚書》,其中的“誥體”大多便是當時記錄下來的口語,《漢書·藝文志》說:“《書》者,古之號令。號令于眾,其言不立具,則聽受施行者弗曉。”“號令”就是“告示”,“其言立具”則說明是沒有經過潤色文飾、立刻寫成的告示。再比如《詩經》,我們知道其中的“風”多為民歌,這也可以肯定有不少是口頭直接創作的。而另一部《論語》,則更是孔子的一部語錄,與口語的關系自不待言。  

  由于歷史的變遷,書面文字原地不動,而人們日常交際的口語卻必然要發生變化,所以大約從六朝起文言文便與口語有了明顯的脫離跡象。可是因為漢字是表意文字,語音的差異并不妨礙人們閱讀上的理解,所以言文不一致不是什么迫在眉捷的事情,并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同時也因為先秦兩漢典籍都是用文言文寫的,而這部分作品又是漢文化的源頭,所以后世歷朝歷代的文人們就自覺地堅持了一種仿古文創作,這等于是人為地加劇了言文不一致的局面,并最終形成了漢語長期的言文不一致。而恰恰是這種貌似背離了語言發展規律的創作行為,卻造就了漢文明綿延數千年而不斷絕的奇跡,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表達了漢文人在文化態度上的絕對自信。  

  當然現實生活中,也不乏一些符合人們口語交際習慣的口語作品,從《世說新語》、《顏氏家訓》開始,到敦煌變文、唐宋語錄、宋元話本、明清小說,一路下來,應該說每朝每代都曾產生過數量不少的白話作品,但它終究未能撼動文言文的統治地位,絕大多數只能散落在民間。  

  這一切,直至晚清才發生了逆轉。其時外強凌辱,國運多舛,國人首先在文化自信心上產生了動搖,這是一個前提的條件,也是漢文化日后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正是這種心態,使得國人破天荒地把傳統推上了被告席,歷數其罪過,而文言文作為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必然要首當其沖地受到沖擊。于是黃遵憲要“我手寫我口”,裘廷梁則聲稱“崇白話而廢文言”,可以說是開了白話文運動的先河。對于這樣的情形,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本來每個時代對歷史的反思都是一種正常反應,也是傳統文化發展進步所必需要走的一步。但把國家衰敗的責任推卸在傳統身上,卻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歷史態度,然后再把這一罪過連坐到文言文,就更是荒唐之舉了。可是由于面臨著可能出現的亡國險境,理性地對待傳統文化已經成為讓國人最難接受的行為,任何冷靜的思考都會被斥為反動思想不得彰顯,而代表愛國的激進主義卻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潮。  

  于是到了1917年的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運動被推到極至。當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雖然是從改良文學的角度入物,其主旨卻是倡導白話文,并認為"白話文學之為中國文學之正宗",他后來還專門寫了一部《白話文學史》,就是來論證這個觀點的。陳獨秀也于2月發表《文學革命論》,用"三大主義"來呼應胡適的"八條主張"。這一前一后,可以說是真正拉開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文體革命的帷幕,中國大地從此便沒有了一個安靜的時刻。1918年《新青年》內所有文章改用白話文,《新潮》、《星期評論》等各類白話雜志也緊隨其后,如雨后春筍紛紛出版,白話文蔚然成風。1920年9月,教育部令國民學校一二年的國文,從本年秋季起

[1] [2] 

【白話文、簡化字和現代漢語】相關文章:

白話文的意思, 白話文的解釋04-30

簡化字同形探析04-26

白話文和簡體字歷史教案08-25

現代漢語頻率副詞的層級和語義研究05-02

現代漢語方位詞的定義、類型和范圍05-03

理解和掌握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04-30

白話文運動的社會哲學思考04-27

現代漢語中詞的兼類04-26

現代漢語語法論文04-27

2010屆高考語文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