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讓語文課充滿自主創新的活力
“包裝”,讓語文課充滿自主創新的活力
[摘要]:系統闡述了自主性“包裝”課文的基本理念,組織實施及價值體現。“包裝”是對課文的一種再充實、再美化、再豐富、再創造的過程。
走進超市,琳瑯滿目的商品包裝得形形色色,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重多的孩子。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偶發奇想:商品因“包裝”而精美誘人,如若把蘇教版小語教材中的課文“包裝”一下,是否也能達到那理想的境界呢?
以靜態面目出現在學生面前的課文,實際上也隱性地體現了縱橫變化的動態序列。由此,我結合教材的實際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個個是主人,人人能創造”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理念,對教材的內容實行聲音、圖像、色彩、道具、動感、資料等全方位立體的“包裝”。所謂的“包裝”,其實就是對課文的一種再充實、再美化、再豐富、再創造的過程,融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性、情趣性和操作性為一體,成為學生展現自我的窗口,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呈現創新的活力。
一、“包裝”的基本理念
“課前”、“課堂”、“課后”是學生表達與交流的空間,應該勿庸置疑地還給學生。《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而我在“自主性包裝”的實踐研究中積極追求在活動中學生與教師保持一種自然和諧的互動關系,努力促進學生逐步增強自主性這一重要目標,也就是在“包裝”課文的過程中將“包裝權”全部交還給孩子,由他們自己選擇和決定“包裝”的內容、方式和方法,根據自己的意思去構思、設置、包裝。
1、學生興趣與教學目標和內容的融合。
以前學習課文,主題是由老師確定的,老師是主要的策劃者和實施者,每學一課課文,他們都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精心準備教具和材料,所有與課文有關的事項由老師一人包攬。而今的課文學習,我嘗試先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關注點,并在學生興趣和關注點上不斷融入有價值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內容,引導他們積極主動而有效地學習。
2、語文學習和各學科間的相互融合。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的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以前學生的參與往往局限于課堂上一篇課文或幾道練習題之內,由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背誦、提問、解答,而真正有價值的語文教學不僅是在課堂上提高學生朗讀、背誦、解答能力,更重要的是以此為載體,拓寬學生的視野,給足學生的空間,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讓學生運用自己在各門學科及社會生活中學到的知識,去主動獲取知識,去自覺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是圍繞特定的主題,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有序的思考及表述信息,這些來自學生的信息又對學生起到提示、強化和反饋的作用,并豐富、擴展和構建著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