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醒學生的耳朵-中學語文教學語感培養初探
http://www.ruiwen.com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oldwolf 2004-02-22
葉紅珠
內容摘要:中學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能力的核心是語感。語感是言語主體對言語對象的一種直覺同化。中學語文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在習得、學得和聯想、想象的過程中廣化、強化、敏化和美化學生的語感圖式,培養學生一雙警醒的耳朵。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語感;培養
一,引子
《紅樓夢》:
……正欲回房,剛走到梨香院墻角外,只聽見墻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黛玉便知是那十二個女孩子演習戲文。雖未留心去聽,偶然兩句吹到耳朵內,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黛玉聽了,倒也十分感慨纏綿,便止步側耳細聽,唱到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聽了這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心下自思:“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其中的趣味。”想畢,又后悔不該胡想,耽誤了聽曲子。再聽時,恰唱道:“只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動神搖。又聽道:“你在幽閨自憐……”等句,越發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石子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
林黛玉在不經意間,從司空見慣的生活場景中,能夠敏銳地聽出“戲上也有好文章”,一下子就聽得清、聽得真、聽得透,呈現出異乎眾人的警醒耳朵。“十分感慨纏綿”“越發如醉如癡”,達到強烈而豐富的語感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具有對言語作品的警醒的耳朵,從而產生對言語作品的敏銳感受力,即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語感,就達到了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
二什么是語感
目前對語感的定義不下三十種,但從定義內核的角度分析可得三大類型:(一),感受論,(二),同化論,(三)無意識論。
感受論目前在學界相當有分量,很多人提出的語感新定義都是對這一定義的修飾、限定和補充。
同化論是李海林先生提出來的,他認為,所謂語感,就是對言語對象的一種直覺同化。
同化理論的意義在于,它揭示了學習過程中學習主體原有認知結構的重要意義。它強調。新知識的獲得主要依賴于認知結構原有的適當成分。言語主體的認知結構是一個預期框架,言語主體實際上只能感受這個預期框架之內的東西。與言語主體的認知結構沒有任何聯系,組合不進去的言語材料,言語主體即使有言語行為的外在表現,也不可能與言語主體發生內在的信息交流,實現真正的心理聯結,因而也無從產生語感。
無意識論是劉大為先生提出來的。他認為:語言意識也有反思意識與無意識兩種活動方式,以無意識方式活動的語言意識就是語感。
他把無意識按覺察程度分為直覺意識、下意識和潛意識三種類型。他的理論較好地解釋了這樣一個事實:絕大多數能夠準確、流利、有效地使用母語的人并不能完整地說出自己母語的語言知識。只有那些以語言為專業對象的人借助于一定的科學方法才能接近這些知識,然后通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使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者部分地認識了它們。然而必須承認,能夠準確、流利、有效地使用,說明使用者已經充分掌握了相應的語言知識,這種語言知識是以潛意識的方式存在于我們的大腦中。
他還說,我們通常都是在對語言過程無所覺察的情形下使用語言的,不僅意識不到是使用了哪些策略,也意識不到是如何選擇詞語和句法規則的,更意識不到是如何準確發音和清楚書寫的。只是因為積極運作的言語行為所造成的話語和文句恰當地表達了我們的意圖,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我們才能斷定這些話語和文句是在一定的意識控制下形成的,這
[1] [2] [3] [4]
【教醒學生的耳朵-中學語文教學語感培養初探】相關文章:
語感教學方法初探04-29
外語習得中英語語感培養初探04-27
中學語文教學應訓練直覺思維以培養語感04-30
培養學生自主學文的教學初探04-30
語感培養與語感遷移04-30
英語教學的語感培養04-30
閱讀教學與語感培養04-29
詩歌教學中語感的培養04-30
中學語文愉快教學初探04-30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