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化學實驗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的教育學論文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九年級化學中的一個重點, 也是一個難點;學生書寫時經常出錯, 很多教師束手無策, 甚至一些學校的老師讓學生死記硬背, 但效果不佳, 現就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分析學生在化學方程式書寫過程中經常出錯的地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生成物相混淆, 二是反應條件相混淆, 三是漏標和錯標氣體、沉淀符號, 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不強, 如果在實驗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對比, 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中生成物和反應條件的認識, 對比反應物與生成物狀態, 對學生書寫化學方程式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能夠解決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
一、生成物相混淆
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常把一些生成物相混淆, 如學生在書寫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時常把四氧化三鐵寫成三氧化二鐵, 主要是學生對這兩種物質感性識認不強, 如果我們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前先展示四氧化三鐵和三氧化二鐵兩種物質, 讓學生觀察對比兩種物質的顏色, (四氧化三鐵黑色, 三氧化二鐵為紅棕色。) 使學生在頭腦中對這兩種物質有直觀的印象;實驗中引導學生觀察該反應后生成物是黑色固體, 即四氧化三鐵;學生書寫鐵在氧氣中燃燒化學方程式時就不會混淆了。再如鐵與鹽酸反應中學生常把生成物氯化亞鐵寫成氯化鐵, 氧化鐵與鹽酸反應中常把氯化鐵寫成氯化亞鐵, 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做這兩個實驗前先讓學生對比觀察氯化鐵和氯化亞鐵溶液的顏色 (氯化鐵溶液棕黃色, 氯化亞鐵溶液淺綠色) , 使學生對這兩種物質在頭腦中有直觀的區別, 實驗時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實驗中生成物的顏色, 加深對生成物的認識, 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就不會把兩個反應中的生成物相混淆了。
二、反應條件相混淆
學生在書寫一些氧化還原反應時常把加熱和高溫相混淆, 不知哪些是高溫哪些是加熱, 如學生常把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的反應條件寫成加熱, 如果我們在做木炭與氧化銅反應實驗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在酒精燈火焰上方加網罩, 然后解釋加網罩是為了提高溫度, 因為該反應需要溫度較高, 所以書寫該化學方程式時條件是高溫;再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學生常把加熱寫成高溫, 如果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中引導學生思考, 我們為什么要用酒精燈而不用酒精噴燈, 然后分析總結, 因為該實驗不需要太高的溫度, 只需要加熱就可以了, 所以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條件是加熱而不是高溫, 以后學生書寫該化學方程式時就不會把加熱寫成高溫了。
三、漏標和錯標氣體、沉淀符號
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學生也經常出現氣體和沉淀符號漏標、錯標的現象, 如學生在書寫過氧化氫制氧氣時, 常把氧氣后面的氣體符號漏標, 如果我們結合實驗, 實驗前讓學生觀察知道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 實驗中生成的氧氣為氣體, 根據化學方程書寫方法:反應前沒有氣體參加, 反應后有氣體生成的, 要在氣體后標出氣體符號, 所以應在氧氣后面標出氣體符號, 學生以后書寫該化學方程就不會把氣體符號漏標了。學生在書寫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時常會在二氧化碳后標上氣體符號, 如果實驗前引導學生觀察反應物狀態, 一種為氣體一種為固體, 實驗結束后引導學生總結反應后生成物二氧化碳為氣體, 根據反應前有氣體參加反應后有氣體生成的不需要標氣體符號, 所以二氧化碳后不需標出氣體符號。在書寫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時, 我們先引導學生觀察兩種物質都是透明的溶液, 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成的氫氧化銅是不溶于水的藍色沉淀, 根據化學方程式書寫方法反應前兩種都是溶液, 反應后有不溶性物質生成要在沉淀后標出沉淀符號, 學生就容易記住了。
綜上所述, 在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加深學生對生成物顏色、狀態的印象,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所需實驗裝置掌握反應條件, 對比反應物與生成物狀態, 不僅能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對記牢化學方程式也有著非常重要作用。
范文一:九年級化學實驗論文范文(專業推薦6篇)
范文二:九年級化學有效學習方法的研究
范文三:九年級化學兩個小實驗的改進
范文四:淺談九年級化學實驗教學探究
范文五:淺議化學實驗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淺議化學實驗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的教育學論文】相關文章: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05-02
淺議實驗室管理論文04-30
應用質量守恒定律書寫化學方程式04-30
淺議化學教學語言04-30
淺議化學教學語言04-30
化學課堂演示實驗芻議 論文04-30
化學方程式05-02
化學教案-化學方程式05-02
淺議患者的權利論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