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論文(精華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供應鏈管理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供應鏈管理論文1
【摘要】在企業中,存貨是一項重要的流動資產,它的存在勢必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而且存貨區別于固定資產等非流動資產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業持有存貨的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出售。因此,存貨管理在企業流動資產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市場競爭的越加激烈,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一個好的存貨管理方法,不僅有助于防止存貨賬實不符,可以降低企業平均資金占用水平,可以提高存貨的流轉速度、總資產周轉率,還能使企業加強成本控制,實施低成本戰略,這些對提高企業的效益尤為重要。
【關鍵詞】VMI庫存供貨商管理采購流程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管理技術迅猛發展,企業競爭環境和競爭市場發生了深刻變化。企業不僅面臨縮短交貨期、降低成本和改進服務的壓力,也面臨技術進步和需求多樣化的壓力。因此,單個企業通過提高生產力、產品質量和采用先進技術而帶來的利潤越來越有限,企業與企業間合作伙伴的關系日益凸顯,供應鏈管理正日益成為全球化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的一種最有效的新的競爭戰略。很多成功的企業都將與合作伙伴的關系轉向建立聯盟或戰略伙伴關系。當今,行業領頭企業在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競爭優勢的關鍵在于戰略伙伴關系的建立。
一、庫存管理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背景
隨著全球制造的出現,動態化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用戶需求變化迅速、市場瞬息萬變的'新環境。面對市場的風險及競爭的壓力,企業對供應商的選擇也日趨嚴格,供應商與企業之間逐步建立了戰略性的合作伙伴關系。
(二)發展現狀
在西方國家,自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工業經濟進一步的發展,對存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時在存貨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多。自工業化開始,西方國家不管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實踐方面,都一直不斷探索各種存貨管理模式。傳統的存貨管理理論與方法孕育于賣方市場,在物質產品相對潰乏的時候,企業不愁產品賣不出去的風險。這個時期,企業存貨管理思路只是從企業內部改善管理條件,加強和完善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保證存貨資產的安全,降低庫存水平,VMI理論引進,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相對于國外對供應鏈庫存的成熟研究,國內的研究起步相對比較晚,國內大多數學者對于庫存管理的研究是以國外物流專家的推理和結論為依據的,借鑒了國外學者的著作研究成果。庫存管理一直是困擾各行業企業的難題之一,目前我國物流界里面有相當一部分的專家已經認識到庫存對于企業發展至關重要,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三)發展趨勢
現代存貨管理理論和方法產生于買方市場,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和技術不斷的進步,顧客需求差異化要求與之相適應的產品豐富多元化,企業必須提高快速市場反應能力,適時調整戰略。二十世紀下半葉,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企業之間競爭焦點的轉變,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逐漸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其實踐與理論也在西方發達國家逐漸得到完善。VMI模式作為供應鏈管理的一種新型庫存管理模式,庫存同樣也是企業采購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它不僅直接影響企業流動資金的周轉,而且是銜接采購與生產、生產與銷售的重要環節。有效地降低庫存水平,控制庫存成本,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二、庫存改善的實施
企業和供應商建立聯盟的背后動機是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其包含兩個基本的信念:合作行為將減少風險,提高整個物流過程的效率;排除浪費和重復努力,分享信息和共同計劃可以排除或減少與存貨投機相關的風險。企業如果缺乏高效率的內部資源整合將無法快速對市場做出反應。而如果企業能在很好規劃運作內部資源的同時,整合其外部供應商,將提高其生產、采購以及交貨計劃的準確性,從而在快速應對市場的同時,提高對客戶銷售及服務承諾的準確性,將使企業在強大的競爭環境中保證市場優勢。因而對供應商選擇及評價方法的選擇己日趨重要,建立選擇供應商的指標模型以抵御市場風險、增強競爭力,成為企業的迫切選擇。
通過了解供應鏈的工作流程、收集企業相關數據、分析企業成功案例,及企業目前基本運營現狀等因素對原材料庫存的影響,系統分析問題所在,構建論文思路。以及通過對企業近三年來監測到的庫存數據的分析,查找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制定可操作的實施方案。經合實際,系統分析出企業的優勢及當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結合企業供應鏈庫存管理管理,推定供應鏈庫存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剖析企業存在的問題,得出改進和加強的具體措施。
三、供貨商管理庫存的建議
總結國內外采購物流理論及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本企業采購組織及流程、采購策略、物料分類管理、供應商和庫存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理論指導并結合公司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采用實證分析和理論分析相結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針對企業采購物流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議。同時針對有時需求的不確定性,研究出在需求不確定的情況下怎樣用最低的庫存來滿足客戶需求。通過各種優化方案達公司庫存值最低的運營指標。
科技日益進步和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以及全球信息網絡和市場的逐步形成,推動了我國制造業的迅猛發展,企業之間競爭加劇,需求日益多樣化。供應鏈管理作為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基本環節,是保證生產節奏、不斷組織原材料、零部件等供應的保障性物流活動。通過加強采購物流管理,控制生產成本,調整企業結構,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目的。通過總結國內外采購物流理論及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海灣安全技術有限公司采購組織及流程、采購策略、物料分類管理、供應商和庫存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理論指導并結合公司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如:建立物料分類矩陣,實施新型JIT采購模式,選用層次分析法對供應商進行選擇,建立新時期的供應商管理庫存等。幫助企業規范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采用實證分析和理論分析相結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針對海灣安全技術有限公司采購物流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議。雖然真正實施和有效運用這些措施、方法存在一定困難,并且是一個異常艱難的過程,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對先進理念的追求,隨著企業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相信在不久以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會得到巨大的提高。創新之處在于:基于供應鏈管理理論,針對海灣安全技術有限公司這一具體企業,結合實際參考數據,提出了改善其存在問題的可行性建議,以期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供應鏈管理論文2
[摘要] 信息技術是當代農產品流通發展的重心,互聯網技術在供應鏈信息管理領域最大的優勢就是注重資源合理利用與運輸全程優化。在互聯網迅速普及與發展的大趨勢下,我國農產品流通領域應該結合互聯網技術對其供應鏈信息管理實時創新,加速供應鏈信息化與數字化的進程,從而使得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實現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 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管理創新。
Abstract: As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the field of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to focus on th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Thedomestic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real time on the acceleration of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process, so that the supply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o achieve leapfrog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一、我國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狀況。
(一) 農產品供應鏈參與主體信息化水平較之前得到明顯提升,但各個主體的信息化程度并不一致。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對農業信息化的支持,使得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水平較之前有了明顯提高。大型農產品加工單位、農產品零售單位、農產品物流配送單位和部分專業化批發市場等農產品供應鏈參與主體的信息化程度明顯提升,達到了組織化與規模化的標準。越來越多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供應鏈參與主體根據自身優勢,實現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水平突飛猛進。然而,還有部分農產品供應鏈參與主體規模不大,信息化程度也比較低。例如,部分農業合作機構,因為其規模不大、人員受教育程度低,信息處理系統通常局限在幾臺電話、電腦和簡單的信息管理設施。這部分供應鏈參與主體和規模比較大的供應鏈參與主體相比較,其信息化程度存在巨大差距,甚至可以說其根本就沒有實現信息化管理。當前,規模較大的農產品供應鏈參與主體所占比重并不高,大多數參與主體的信息化水平較低,導致我國農產品供應鏈綜合信息管理水平較低。
(二) 農產品供應鏈信息搜集與信息加工效率取得明顯進步,但信息集成度依然很低。
信息搜集是供應鏈信息管理的基本單元,而信息加工被視為信息管理的核心單元。目前我國全部省級農業機構都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大約有95%地級市農業單位、85%的縣級農業單位的管理工作與服務工作都實現了信息化,超出70%的鄉鎮地區設立信息站。據統計,鄉村信息服務站點超過100萬,農村信息員超過70萬人。①這些部門與人員都會定時對與農產品生產與流通相關的信息進行采集,然后根據特定的模式對所采集的信息進行加工。然而,盡管信息的采集與加工都形成了相應規模,但信息的集成度比較低。當前,農產品供應鏈中的信息都是通過采集與加工的二次信息,這些二次信息的集成度有待提升。
(三) 農產品供應鏈信息傳播機制初具雛形,但信息利用率不高。
信息搜集、加工整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信息能以合適的形式傳送出去。當前在農產品供應鏈中已經出現了傳統媒介和新型傳播途徑相整合的傳播體制,農產品供應鏈中信息公布的日期、內容已經可以實時傳播。②然而,信息的利用率比較低,特別是在大部分農村地區,源自供應鏈尾端回饋的需求信息不能及時被農產品生產者所采用。信息利用率不高有多方面原因。第一,信息通過采集加工以后,就會基于固定的信息傳送途徑進行傳播,并沒有結合信息應用對象的不同需求采用對應的傳送途徑,使得信息傳送針對性不高,使用價值比較低。第二,信息的傳送途徑暢通性比較差,以農村地區為例,大部分農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傳統信息媒介,而傳統信息媒介的傳送速度比較慢,信息真實性有待提升,而來自新型傳送途徑的信息,往往需要農民支付一定的費用才能獲取信息。第三,大多數信息接收用戶忽視了信息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分散的、規模不大的供應鏈參與主體來講,其缺少主動接收與應用信息的觀念與思想。
二、我國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 農產品供應鏈參與主體間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即在市場交易行為環節,交易雙方所了解的影響交易行為的信息有著明顯差距。交易中,處于信息優勢的一方成為受益方,而處于信息劣勢的一方利益受損。農產品供應鏈包括多個交易過程,在任何一個交易過程中都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例如,在農產品供應鏈的全部參與主體中,位于供應鏈上游的每個主體,因為有著距離農產品生產端比較近的優勢,使得其對農產品供給信息掌握比較充分,而位于供應鏈下游的參與對象,對農產品需求信息與市場信息掌握比較多。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各個交易主體作為競爭對象,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驅使交易雙方都期望掌握更多的交易信息,以保證自身決策的精準性。同時,交易雙方又都希望對方掌握的信息少于自身。這種心理導致交易雙方采用各種辦法隱瞞敏感信息,使得本應該公開的信息變成保密信息。
上述因素交叉在一起,使得農產品供應鏈參與主體間產生信息不對稱,使農產品供應鏈中的信息流暢性差、信息滯后明顯,產生了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現象,增加供應鏈的不確定性。
(二) 農產品供應鏈出現信息失真與信息遺失現象。
在農產品供應鏈中有許多信息失真,同時有部分重要的信息遺失。信息失真不僅僅出現了“牛鞭效應”,同時還出現了參與主體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蓄謀編造虛假信息。③因為信息不能有效分享,供應鏈中的參與主體在獲取下游反饋的需求信息以后,會根據自身的運營狀況對需求信息整理、加工,然后將整理加工的信息傳送到上游的參與主體中,需求信息在這種從下到上的傳送環節會出現各種歪曲,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牛鞭效應”.虛假信息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蓄意偽造的。例如,農產品銷售方為了及時把產品銷售,往往會在農產品營養與成分弄虛作假,誤導消費者,實現自身的目的。重要信息的遺失,從根本上來講也是由于交易主體的“經濟人”存心所為。所有交易主體都期望自身利益最大化,都會刻意隱藏對自身不利的信息,加上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平臺自身監管體制不健全,導致農產品供應鏈信息遺失情況明顯。
三、我國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創新內容。
在企業以創新供應鏈管理信息為前提來構建以自身為核心的供應鏈過程中,就能充分地管理供應鏈各個環節企業的協調性,從而提升供應鏈的整體運行水平。此外,充分管理供應鏈的運行也被視為重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容之一。在供應鏈管理信息創新過程中,供應鏈的結構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基于供應鏈信息管理創新思想,農產品的供應從采購原材料、生產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到最后通過各種平臺將產品銷售到顧客手中,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直至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模式。在這個網鏈式結構中要凸顯出核心單位的價值與各個節點單位之間的互利雙贏關系。創新供應鏈管理最主要的特征是,基于高效信息平臺,利用供應鏈整合功能,各個節點單位之間進行技術溝通、非競爭優勢業務外包等,構建競爭的整體優勢,進而降低農產品的庫存量,保證客戶對信息的反饋效率。
假如將農產品的生產流通組織環節視為一個整體,就會發覺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就是一個完整的農產品供應鏈過程:農產品種植戶-產地市場-運銷批發商-銷售地市場-零售商-購買者。
基于供應鏈的視角來分析,農產品流通即農產品種植用戶到農產品批發商,再到農產品加工用戶與零售戶的有序鏈條。通過對農產品流通模式的分析可知,當前農產品效率低,是因為農產品的生產集中性比較差,在農產品供應鏈中并沒有出現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核心單位,同時該核心單位也沒有充分體現出其核心地位,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協調性極差,各個環節的單位都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缺少團結、統一的思想意識,無法與其他單位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因此,筆者創新供應鏈信息管理的重點是建立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新型農產品流通模式。
在農產品供應鏈中,核心單位可以是該鏈條中一家或者若干家企業。通常來說,部分單位成為供應鏈核心單位后,很顯然該供應鏈游戲規則的制定都是由該單位來負責,其被視為行業的佼佼者。筆者認為,農產品供應鏈中的核心單位應該是批發市場。通過批發市場來組織、操作整個供應鏈。核心單位明確以后,就是上游與下游單位的選取與溝通。
四、我國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創新與應用的建議。
(一)政府宏觀政策引導。
政府機構應該合理籌劃,升級產業結構,以此保證市場運行向合理化、規范化等方向發展,充分體現供應鏈的優越性。④應該意識到創新與應用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完善物流系統、企業系統和市場系統,推動完善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
(二)發揮行業主管和市場導向作用。
把農業視為一個完整的基礎產業和競爭行業來經營。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統一籌劃管理并監管農業資金投入、農業土地要素投入與農業投入品、農產品加工制成品等,對農業市場進行規劃,發現不法操作要及時糾錯,切實履行部門職責。以市場為導向,以完成農業生產與市場緊密對接為宗旨,實現大生產、大公司、大流通與大市場統一協調發展。
(三) 充分發揮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的作用。
基于供應鏈信息管理在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創新與應用,在產品加工環節,不僅要分析單位內部生產要素的作用,而且要分析供應鏈對產品成本與服務的作用,將供應商、銷售商與農業公司視為一體來分析。基于農產品生產的前提對供應鏈進行創新,大力發展作為核心單位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形成比較優勢與核心競爭優勢,并與供應商、銷售商形成戰略聯盟的關系,使得農業向信息化、集成化、企業化方向發展。
(四)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
第一,提高農業部門信息管理水平,加快信息化發展。第二,構建公共知識庫,構建單位局域網,及時為單位生產行為與運行管理決策提供支持,為單位執行供應鏈管理帶來更多的收益。第三,數據庫的信息集成,對供應鏈的合理管理,需要協調各農業部門與相應部門的核心數據,比如訂貨預算、庫存現狀、缺貨狀況等,使得管理人員及時獲取有效數據信息。因此,要建立健全各部門的信息協調機制。
注釋:
①許金立《基于供應鏈戰略協同的農產品物流運行機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學20xx年博士學位論文。
②楊利軍《基于供應鏈優化的流通企業供給側改革》,載于《中國流通經濟》20xx年第4期第19至25頁。
③趙曉飛《我國現代農產品供應鏈體系構建研究》,載于 《農業經濟問題》20xx年第1期第15至22頁。
④施宏《我國連鎖超市主導的生鮮農產品物流現狀和國際比較分析》,載于《學術論壇》20xx年第11期第153至155、159頁。
供應鏈管理論文3
基于不同管理機制聯盟、買賣雙方關系屬性以及潛在契約環境,企業可以更好進行決策。在供應鏈質量管理中,基于結果的方法和基于行為的方法能有效幫助買方確定能否有效管理供應商的質量。導致代理問題產生的因素主要包括信息不對稱、目標沖突、風險規避、關系程度、結果的可測量性和不確定性,本文針對這些因素進行探討分析。
一、信息不對稱
質量管理是基于事實的管理,需要系統地、及時地收集于質量相關的數據和信息以便及早發現質量問題并加以改進。在供應鏈質量管理中,買方收集和分析其供應商的能力和績效的相關信息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這些信息,買方能夠驗證其供應商是否有能力提供所期望的質量以及其質量控制和經營管理是否恰當。收集供應商質量信息是非常困難和耗費成本的,尤其是雙方并未達成共享質量信息的協議。供應商質量績效和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產品/服務質量和過程質量。
由于旅游產品的屬性,買方不可能提前獲得和體驗,因此,在旅游供應鏈質量管理中,信息不對稱主要關注買方是否能夠獲得供應商的過程質量性能和能力信息。當供應商不愿意共享信息或者提供錯誤信息時,買方傾向于基于結果的方法來管理供應商的質量。通常的做法是,組團社與地接社,或與酒店等供應商簽訂詳細的合作協議,利用法律合同約束對方,保證酒店以及地接的服務質量。
信息共享對旅游供應鏈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信息共享,雙方的公開交流和協作時,買方具有足夠的信息來評價供應商的質量管理能力和行為。此時,買方傾向于基于行為的方法來管理供應商的質量。合作過程采取監督措施,例如,全陪導游負責全程協調游客與地接社服務問題,及時向組團社反饋;游客監督,組團社讓游客填寫旅游服務質量意見單,對行程中有地接存在的問題給予反應。同時,買方更有責任和義務給供應商提供協助,如參與線路的設計,及時告知供應商顧客需求以使其主動采取措施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提高響應速度。
二、目標沖突
旅游是協調密集型的行業,不同的服務產品(交通、住宿、景區等)捆綁一起構成了最終旅游產品。旅游供應鏈上的成員是異質的,有著不同的目標。各企業出于自我尋利的動機,將會利用各種可能的機會,增加自己的利益。因此,即使雙方盡可能的協同合作,但也可能存在目標沖突。降低目標沖突,或增加目標的一致性在此交換關系中尤為重要,主要體現在鼓勵供應鏈成員之間的協同整合、促進成員的共同利益、降低機會主義行為,減少監控成本等方面。
服務產品的無形性,以及顧客的輸入增加了過程控制的難度。基于行為的方法來管理供應商的質量主要建立在協作和承諾的基礎之上,同時在目標一致的交換環境中得到培育。供應鏈成員之間的合作關系可以固化無形的質量特性、創建支持最終顧客的質量定義、共同制定和管理目標,最終促使供應鏈成員共同滿足最終顧客的需求。若雙方目標一致,不管是否對代理方的行為活動進行監控,代理方將按照委托方的期望行動。
三、風險厭惡
風險規避是實體在承受風險情況下其偏好的特征,可以用來測量實體為降低所面臨的風險而進行支付的意愿。在降低風險的成本與收益的權衡過程中,厭惡風險的實體在相同的成本下更傾向于作出低風險的選擇。在供應鏈質量管理中,供應商對風險規避的態度影響其質量管理的行為、與產品/服務的質量相關問題,從而影響最終產品/服務質量。供應商傾向于風險厭惡時,會加大質量實踐的投資并采取預防性活動,提高自身的服務技能以降低質量風險,向顧客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例如,酒店為提供更好的客房服務,選擇更好的床墊,加大服務人員的`培訓。反之,供應商可能懈怠于服務產品和過程質量管理。
代理理論認為,代理方風險規避的程度影響委托方轉嫁風險的意圖。代理方降低風險規避的水平或者委托方傾向于風險厭惡,則委托方可能會將風險轉嫁給代理方,傾向于采用基于結果的方法來管理供應商的質量。也就是說,若旅游供應商傾向于較低的風險規避水平,則買方(地接社/組團社)會采取基于結果的方法來控制產品/服務的質量;若旅游供應商傾向于較高的風險規避水平,買方應采取基于行為方法。因為供應商會采取嚴格的質量控制方法、加大質量管理的投資,以改進產品質量和服務過程,且更愿意與買方合作,了解顧客需求,以提高自身的服務技能。
四、關系長短
代理理論認為當委托方和代理方處于長期穩定關系時,委托方就會更加了解代理方,更加容易和準確地評價代理方的行為,相信合作伙伴的承諾,就會履行自己在交易中的義務。這種情況下,買方更傾向于基于行為的方法來管理供應商的質量。而雙方處于較短關系時,信息不對稱性較高,這種情況下,買方采用基于結果的方法更為恰當。
在供應鏈管理中,供應鏈成員之間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關系,則雙方信任度就高,共享信息的等級就高,合作和整合程度就高。合作和整合程度是供應鏈有效質量管理的關鍵因素。與關鍵的供應商建立長期關系對最大化供應商對質量績效貢獻是必要的。穩定關系鼓勵雙方參與旅游產品的設計和服務過程的管理,促進供應商對買方質量需求的承諾。顯然,很多旅行社在某區有固定的酒店供應商,這是在相互信任合作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酒店等供應商質量管理的問題,通常是根據顧客的反饋等及時告知相關企業,甚至監督企業完成。
五、結果的可測量性以及結果的不確定性
質量的準確定義和測量是獲取質量的基本。要測量質量,必須先定義質量。質量專家建議企業若要提供顧客所需的產品和服務,則須明確定義和評估顧客需求,基于關鍵顧客特性確定質量指標和度量。在供應鏈質量管理中,買賣雙方需要有一個可靠的方法來準確定義和測量產品/服務的質量。買方需要明確可測量的質量特性以準備判斷供應商提供的產品/服務;同時,供應方需要明確買方關注的質量特性及其水平以確定能力水平。服務質量維度包括有形性、服務可靠性、響應性、保證性和移情性。并不是所有的質量維度都可以客觀定義和定量測量的。若質量特性難以明確定義和直接測量,如旅游服務。那么,買方必須確保供應商是可信賴的,能夠維護穩定的過程以提供顧客所期望的產品/服務。通常,組團社與地接社簽訂詳細的合作協議,利用法律合同約束對方,保證服務質量。但是,這些策略并不能有效保證企業的長遠利益及可持續發展。旅游供應鏈上成員之間應建立協同合作關系以保證質量管理和改進,即買方傾向于基于行為的方法,如,選擇質量認證的酒店、及時反饋顧客信息,提供協助以監督和改進服務過程。
由于政府政策、經濟環境、競爭環境、技術等方面的原因,代理方行為結果通常存在不可控的波動,導致結果的不確定性,引致風險。基于結果的方法通常是將風險轉移至代理方,結果不確定性比較低時,轉移給代理方的成本就低,則委托方傾向于采用基于結果的方法;反之,則傾向于基于行為的方法。旅游供應商產品質量的可預測性受到自身的服務能力、外部環境等影響,同時,由于顧客直接參與服務過程中,旅游供應商提供服務過程的波動較大,使得質量問題的概率較高,則基于行為的方法是必須的,且是更有效的來降低服務過程的波動和質量缺陷的概率。實際上,質量管理技術的目的是識別質量問題的起因,這樣,過程波動就得到降低,就能保證傳遞符合期望和一致性的產品和服務。
六、總論
為了構建有效的供應鏈質量管理體系,管理者必須充分了解不同供應鏈質量管理方法的優缺點。基于結果的方法易于應用,但是買方不能確定質量是如何實現的,且質量最優水平的實現受限于供應商現有的能力和合同條款。顯而易見,這種方法的弱點是質量故障的潛在風險隨時潛伏在產品、服務及過程中。基于行為的方法的焦點在于確保供應商過程是穩定的,有能力的和可信賴的,通過提高供應商能力以降低質量風險的來源。然而,基于行為的方法需要旅游供應鏈上所有成員長期的投資和努力,且受財務和人力資源等影響。那么,如何在旅游供應鏈網絡中設置供應鏈管理系統以有效管理所有供應商?當企業決定是否對特別的供應商投資基于行為的方法時,需要考慮,不同的供應商應選用不同的管理機制,這與治理選擇、買賣雙方的關系屬性和合同環境有關。
供應鏈管理論文4
1我國工程項目采購管理存在的現狀
對于我國工程項目來說,由于工程項目的不同,采購流程也具有差異性,主要在采購的方式、采購的來源以及采購的對象等細節上表現出來。從整體來說,采購流程如下:
(1)完成項目施工方案設計后,房地產企業的材料員要按照項目的進度計劃和材料的清單,對總計劃以及分計劃的采購部門進行材料需求的制定。
(2)采購員要按照材料的計劃,采取議標或者公開招標的方式來確定材料的供應商。
(3)在供應商確定后,房地產企業要與供應商進行采購合同的簽訂,根據合同的內容,要提醒供應商及時的交貨。另外,當貨運送到工地后,就需要房地產企業派代表或者專業的工作人員同監理工程人員對貨物的質量、數量進行驗收工作。
(4)在確保貨物合格后,供應商就要求買方開具發票并付款。
2傳統采購管理模式的特點、缺點
(1)典型的非對稱信息。對于傳統采購管理來說,首先考慮的就是選擇供應商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在進行采購時,需要在多個競爭性的供應商中選擇最好的供應商。同時還要求采購方要保留部分的信息,供應商獲得的信息量越多,競爭的機會就越多,這樣以來對采購方就不公平。
(2)質量驗收檢驗的控制難度大。傳統的采購模式,只能使用事后把關的措施對質量和交貨期進行有效的控制。質量的驗收檢驗是采購部門事后把關的'重要工作,并且控制存在一定的難度。
(3)供需關系競爭大于合作。就傳統的采購模式而言,雙方的關系則是臨時、短期的合作關系,競爭大于合作關系。在進行公開招標時,較多供應商是降低投標的價格而中標。供應商為了短暫的利益,就會致使產品質量進行一定的降低,更為嚴重的是供應商利用市場的突變以及采購方存在的困難來實施要挾行為。
(4)采購周期長以及響應用戶需求能力遲鈍。由于采購需要通過計劃收集以及公開招標等過程,所以,采購的周期較長。另外,雙方的合作較為短暫,若存在材料的增加以及減少現象,供應商不一定按照采購方的實際需求進行供貨,則是根據合同進行供貨,在一定程度上就會要求對方增加費用,使供應方得到更多的談判籌碼,這樣就會對項目的工期產生嚴重的影響。
3供應鏈工程項目采購管理的策略
采購管理作為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一部分,工程項目供應鏈制約著采購管理,然而工程項目供應鏈包括工程項目內部供應鏈、外部供應鏈。在個性化、多樣化的市場中,采購管理要與多變、復雜的供應市場之間建立一種協調的物流供應渠道,這樣以來就可以及時的進行貨物的供應,以此滿足客戶的需要。對于采購管理來說,則戰略層面的采購管理是工程項目供應鏈采購管理在進行外部資源管理的過程中,企業要考慮供應商的選擇以及戰略伙伴關系的因素,從而可以解決采購技術存在的問題,以此來滿足采購供應的要求,另外,要禁止只是為了滿足生產的供應而尋找戰略伙伴。對于戰略層面的采購管理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
(1)材料資源的集成。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需求的多樣化,房地產企業要以自身的資源能力在市場的競爭中很難的進行生存,因此,就要求工程項目采購管理對資源進行集成,通過采用外部資源來增加市場的競爭。
(2)信息的集成、共享。對于采購管理來說,信息的集成、共享是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因素。由于供應商對市場的控制,房地產企業只有通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才可以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做出較迅速的反應,及時的發現市場存在的規律,從而確保企業的利益。
(3)提高房地產企業的業務能力。提高房地產企業的競爭力,可以通過提高房地產企業的核心業務能力來完成,對核心業務進行培養和開拓。
4供應鏈工程項目采購管理的措施
(1)與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的關系。在供應鏈工程項目采購管理的基礎上,與供應商建立戰略伙伴合作關系,這樣以來房地產企業和供應商就會實現信息的共享、風險的共擔以及共同獲得利益等。對于戰略合作伙伴的關系來說,則要求雙方之間相互信任以及合作。所以,就可以體現出房地產企業工程項目與外部的資源進行集成和優化的特點。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對采購管理兩者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對整體的供應鏈采購管理增加責任感以及利益的共享,對未來需求具有預見和控制能力。與此同時,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可以確保供應方案設計的穩定性。
2)采購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僅可以使企業對采購管理進行更好的控制,還可以滿足采購的需求,使不必要的產品檢查得以有效的消除和減少。
(2)維護好合作伙伴關系。就供應鏈上的房地產企業而言,基本上經濟都是獨立的。由于一些利益和機會的誘惑,房地產企業可能會隱瞞一些信息,這樣就會導致雙方的戰略合作關系產生破壞的影響,就會破壞對方的經濟利益。所以,采購管理要集中在雙方互相合作關系的維護方面。
5結束語
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供應鏈的工程項目采購管理是一種較新的形式,研究方法和理論還不夠完善,仍需要進一步的改善和修正。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提高房地產企業的競爭能力,還可以節約采購的成本。除此之外,還體現了供應鏈工程項目采購管理的價值所在。
供應鏈管理論文5
供應鏈管理企業營銷論文
1供應鏈管理下物流營銷系統的構成
1.1配送系統
配送系統是快速提高企業利潤的關鍵因素。在進行配送活動時,配送的精確性和穩定性可以降低物流企業的營銷成本,確保供應;配送的有效性和集中性可以將程序簡單化,減少營銷的渠道,提高營銷效率,從而吸引更多的顧客;配送的通暢性和科學性可以縮短物流時間,降低營銷過程中的成本。配送系統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小型物流系統,它涉及搜集、儲存、分類、加工、裝運、配送等各個環節,在整個物流系統中發揮著紐帶的作用,對降低物流企業成本、提高客戶對商品的滿意度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配送的過程中要做到及時、準確、快速,只有這樣企業才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1.2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是物流企業營銷過程的核心,當前各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競爭。完善的信息系統不僅可以解決營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可以加快物流企業目標的實現,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發揮信息系統的優勢:第一,優化物流程序,保證決策的科學性。信息系統在管理購買、銷售、消費者分析等方面應用廣泛。可以利用信息系統強大的分析和匯總功能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具有的發展可能性,從而優化物流程序,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證決策的科學性。第二,及時做出反應,縮短物流運行時間。信息系統龐大的匯總功能將各種有用的數據信息集中在物流的中心,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后再傳播出去。龐大的信息系統有利于各種資源的共享,并且對信息系統的有效管理可以對市場做出及時反應,大大縮短物流運行時間。第三,不斷完善物流的作用,提高運行效率。在供應鏈管理下,各物流信息系統進行溝通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物流功能,提高了運行效率。
1.3客戶關系管理系統
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是一種以供應鏈為基礎,通過客戶關系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消費者價值的最大化,從而保持物流企業競爭優勢的一種管理系統。該系統可以將各部門的所有工作程序進行整合,并很好地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體現出來。該管理系統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前臺服務系統,主要與消費者進行接觸,并搜集和消費者有關的信息,最后對信息進行整合儲存;另一部分是對后臺業務流程進行操作的系統。
2供應鏈管理下物流企業的特點
物流行業在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得到快速的發展,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物流行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而不同于其他的行業,并且基于供應鏈的管理,物流企業又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2.1物流企業兩極化發展現象嚴重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物流行業也得到飛速發展。“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一些中小型的物流企業由于信息系統不夠完善、缺乏探索創新精神、對消費者定位不夠準確等問題導致公司退出物流舞臺。在中小型物流企業衰敗的同時,大型物流企業由于自身雄厚的經濟基礎、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以及較高的管理能力等優勢而擁有強大的競爭力,成功達到世界發展水平。中小型物流企業衰敗,大型物流企業逐漸強大,物流企業兩極分化嚴重是供應鏈管理下物流企業出現的一大新特點。
2.2信息技術現代化成為衡量物流企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物流企業以信息技術為核心、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目標、實現企業最優化為目的。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處于供應鏈管理下的物流企業更要不斷加強信息技術的現代化。只有不斷加強企業信息技術的現代化,企業才會更好地提高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EOS系統、POS系統等現代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現代物流企業中,這就表明現代化信息技術水平的高低成為衡量物流企業現代化水平的標志。
2.3第三方物流企業迅速發展
隨著物流行業的不斷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得以迅速發展,這也是供應鏈管理下物流企業的一大特點。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相關規定對消費者提供一流的服務,并通過相關規定來保障整個物流的運行過程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企業營銷現狀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物流行業也得到飛速發展,進入了供應鏈管理時代,這就需要物流企業對傳統的營銷模式進行改變。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大部分的物流企業還在使用傳統的營銷模式,沒有對供應鏈管理下的營銷策略進行探索,而一部分有競爭優勢的物流企業雖然對新的營銷策略有所探索和嘗試,但是企業對新的營銷策略應用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將新營銷策略的作用發揮出來。
3.1物流企業營銷意識不強
雖然我國的物流行業得到飛速發展,但是我國大部分物流企業的工作人員對創新物流營銷策略的意識并不強烈,只是停留在現有的發展階段,完全處于被動地位,這樣的情況不利于物流公司的健康快速發展。
3.2缺乏現代管理意識
現代化快速發展的社會需要信息、技術等的現代化,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一些私營的中小型物流公司沒有現代化的意識,管理觀念落后,企業的管理水平低,沒有必要的相關管理制度,這都使物流公司很難向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服務,不利于物流公司參與競爭,不利于公司以后的發展。
3.3物流企業的宣傳方式落后
宣傳方式對物流公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宣傳方式先進,物流公司的知名度就會提升,從而促進公司的.進一步發展;相反,宣傳方式落后,公司的知名度就不會提升,也就不利于公司的發展。我國物流企業都選用發傳單、制作廣告等這樣傳統、單一的方式對公司進行宣傳,缺乏系統性和新穎性。同時,公司往往以自身為中心,沒有將公司和消費者有效結合,這樣不利于公司的發展。
3.4缺乏營銷人才和相關法律規范
人才是公司快速發展的關鍵。在我國多數物流公司里,營銷人員大部分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營銷知識培訓,專業素養不高,不利于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另外,物流行業相關的法律規范是物流公司健康發展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制定出完整的和物流相關的法律規范,法律規范的缺失容易導致不良競爭,不利于物流公司的健康發展。
4供應鏈管理下物流公司營銷策略分析
4.1培養企業的營銷意識,加大對公司的宣傳力度
為了促進公司的進一步發展,物流公司要培養相關工作人員的營銷意識,并且創新對企業的宣傳方式,加大對企業的宣傳力度,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客戶對公司的了解度和企業的知名度。與此同時,物流公司要有效利用公共關系、網絡等來加強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2盡量滿足客戶需要,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
消費者對物流公司的支持是公司快速發展的基礎,所以物流公司在整個營銷過程中要確立以滿足客戶需要為中心的目標,提高自身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滿意度,這樣會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同時,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市場需求、消費者需求等來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制定和自己品牌相符合的營銷策略,使品牌與商品相符合,從而提高自己品牌在物流行業的知名度,促進公司的健康發展。
4.3拓寬企業的營銷渠道,使公司服務多樣化
營銷渠道在物流公司的競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企業對渠道進行選擇時要根據不同種類的商品和不同的消費人群進行。同時,在物流運行過程中要為不同的消費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務和設計方案,為物流公司樹立良好的口碑,使物流公司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這樣會為公司走向國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4.4建立完善的管理、監督體系
首先明確每位員工的職務和權力。對每個員工、部門進行明確、合理的分工,并且明確每個員工、部門所擁有的權力和責任,使其行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保證工作合理、清晰的進行。并且把重要的權利要進行合理的分配,切勿使重要的權利集中于一人。在會計信息管理工作中更要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做到對實際權利的合理分配,明確每個員工的職責,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建立責任、監管體系,把工作的責任明確到每個人、每個部門,讓職工明白自己所要承擔的業務風險,并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完善的監督體系也會讓員工規范自己的行為,降低舞弊行為的發生。同時也要建立完整的處罰制度,當出現職員違規時,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和公司的處罰制度對其進行嚴格處理。
4.5保證會計信息的品質和良好的流通
在網絡信息時代,信息的流通速度大大加強,這就需要信息能很好地流通。對于物流企業來說,信息是公司發展的基礎,信息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物流服務的好壞,只有良好的信息才能使物流企業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所以物流企業必須要保證會計信息的良好流通。首先要保證網絡技術的安全、先進、合理;其次要加強對公司業務的反饋信息的收集,并對其進行整理、總結;第三統一財務和相關業務,建立統一的服務平臺,使財務部門能時刻了解業務的進行情況,并且建立高能力的“指揮中心”對平臺進行合理指導;第四要對各個操作點的數據進行合理的統計和整理,對操作點都要進行網絡優化,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同時也為管理者正確指引公司發展提供了基礎。總之,只有高質量的信息和良好的信息流通,才能使物流企業高效運作和快速發展。
4.6對營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在競爭激烈的物流行業,專業的營銷人才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針對目前營銷人員缺乏專業知識這一情況來說,物流公司要通過講座、進修等方式對營銷人員進行培訓,為物流公司的發展提供優秀的專業人才。
5總結
綜上所述,營銷策略對物流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供應鏈管理下,企業要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實現企業利益最優化為目的,選用正確的營銷策略,注重整個物流過程中商品的流動,提高企業營銷能力的同時保持企業在物流行業中的競爭優勢,為物流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供應鏈管理論文6
摘要:在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市場條件下,供應鏈管理環節至關重要。如果供應鏈管理系統出現問題,將給整個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為了保證物流倉儲管理系統時刻處于可控、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狀態,文章主張建立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并介紹了系統的開發背景及主要建設內容,為相關領域提供了充分的管理依據。
關鍵詞:物流倉儲管理系統; 全過程; 供應鏈管理。
自我國實施“十二五”規劃之后,國家及社會對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的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新任務、新要求,在此期間,應切實推進“兩個轉變”,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三集五大”管理體系以及智能電網系統,支撐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加快建設金融控股集團的步伐; 積極貫徹“四統一”原則,即統一組織建設、統一標準、統一規劃與統一領導,繼承了SG186信息化工程的建設成果,在對其進行完善與強化的前提下,促進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通過提升其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打造世界一流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為信息化工作的實現提供堅實的基礎。在“十二五”期間,國家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制定了以下幾種策略,來促進信息化工作的實現與發展,即實行信息化精益管理; 確保信息系統和網絡系統的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 建立健全的、規范化的一體化信息系統調度機制; 加快建設資源平臺及數據中心的步伐,以及建設智能電網系統等。
作為SG186工程的核心系統,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督標準化管理系統已經在各省的物流倉儲管理系統投入運行,通過了多重挑戰,已驗收。在“十二五”期間,國家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為跟進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對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督管理系統亦給予了高度重視,并提出了新的目標與要求,旨在推動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1背景介紹
由于傳統經濟體制遺留的弊端,促使我國物流倉儲管理系統仍然未能適應當前的時代發展需要,與世界上先進的技術、管理方式相距甚遠。供應商管理工作的核心流程分為以下五個步驟,分別為分類、評估、選擇、管理以及集成。對于建筑材料的選擇必須采取慎重的態度,不恰當地選擇很可能給工程質量帶來較大的隱患,甚至造成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損失。
主要體現在下述幾點:
(1) 缺乏統一的工作標準。在建設過程中,雖然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建立了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機制,然而,卻在監督與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方面有所缺失。所以,在開展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督標準化管理工作時,因為工作步驟較為繁冗,加之工作人員素質、能力良莠不齊,在管理方面存在較大難度。
(2) 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缺乏實際效果。當前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制定的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控制體系,基本上集中在事故的規律及原因等方面,并不注重風險的控制、評估與分析,這種處于被動式的管理方式,對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的管理與生產存在較大的影響。
(3) 在建設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管體系過程中,交叉業務出現遺漏。在基建、調度、生產與業務等管理模式中,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管存在交叉現象,所以,在建設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管體系時,并未詳細闡述交叉業務的注意事項,并未使監管范圍覆蓋全面,造成了管理體系的缺失,從而出現漏洞,加大了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管的難度。
(4) 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管管理模式存在空白點或不均衡。現階段,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存在監管工作人員素質、專業能力以及安全供應鏈管理意識的不同,導致監管工作存在誤區。另外,因為常規的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與監管工作只針對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生產、檢修及運行領域,所以忽略了生產運行的前、中、后期的管理,促使管理方面存在空白,對企業的發展存在較大影響。
所以,應制定健全的、長遠的發展戰略,充分滿足信息化時代的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管需求,采用先進的、科學化的管理方法及措施,建立與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發展需求相符的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與管理系統,這不僅是物流倉儲管理系統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同時也是我國科研領域研究的熱點,亦是推動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健康、穩步、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因素。
2技術路線
在開發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督標準化管理系統時,采用了Java技術路線,編程環境則為JDK5. 0,通過構建一體化、現代化的信息平臺,對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生產及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評估與管理。在設計系統時,采用了業內可靠性、穩定性較高的Weblogic作為基本架構,確保了系統運行的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性。并選擇了容災能力較強、可靠性較高、性能較好的Oracle 10g數據庫,為數據的存儲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集中式服務器部署方式,確保了每一項業務的有效銜接,在各地班組、子公司的互聯網瀏覽器上,登錄至網省集中部署的服務器上,促使維護、運行更加簡單、便捷。系統所采用的'業務流程、建設方案如下所述,具體為:
(1) 展現層是業務與數據兩者間的通道,是展現企業門戶與文化的工具,有曲線、表、圖等多種表現方式,將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的生產過程與結果呈現于大眾眼前。
(2) 應用層體現的是業務領域,一般涵蓋兩方面內容,即業務應用和業務邏輯。其標準化、規范化的處理方法與應用,充分展現了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的工作靈魂。
(3) 服務層是連接業務和數據的紐帶,是體現應用的工具,充分滿足了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需要。
(4) 數據庫層是抽象設計的結果,承載了所有與業務相關的信息與基礎數據。
3系統主要建設內容
按照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督管理方面的需要,可從下述幾個角度進行規劃與設計,即:
①從業務操作及數據來源的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性、方便性的角度考慮;②實現企業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評價;③實現生產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
覆蓋企業的每一項業務與生產環節,不得出現遺漏。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督標準化管理系統可劃分為四個部門,即知識庫管理、評價中心與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分析、業務處理中心與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控中心。其中,知識庫管理具有維護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評價模型及管理規范的作用,為相關部門進行評價與分析提供充足的依據與標準; 評價中心和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分析能夠客觀、真實的評價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的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生產過程,并生成精準的評價報告,呈交給上級部門; 業務處理中心覆蓋范圍較廣,實現了對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生產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 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控中心涵蓋生產管理與調度運行等信息,為各級生產管理及安監部門提供監控數據。
4結論
進入信息時代以來,加快了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建立信息化、標準化管理系統的步伐,通過開發健全、規范化的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督管理系統,在促進物流倉儲管理系統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加快了數字化、信息化時代建設的步伐。
參考文獻:
[1] 趙棟。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管工作座談會召開 [N].中國電力報,20xx - 01 - 01(006)。
[2] 史玉波。努力構建供應鏈管理系統生產監督管理和諧格局[N].華中電力報,20xx - 05 - 06(007)。
[3] 朱周剛。淺談供應鏈管理系統生產的人性化管理 [J].硅谷,20xx(1) :3 - 7.
[4] 楊昭新。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保證體系和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監督體系的作用 [J].電力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技術,20xx(11) :24 - 26.
[5] 張二磊。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提高途徑 [J].中國市場,20xx(19)。
[6] 孫玉鳳,孫福田,邢嘉祿,等。現代物流倉儲業的發展趨勢及其優化策略研究 [J].中國市場,20xx(10)。
[7] 曹希剛。全面推進企業精細化管理 [J].中國市場,20xx(27)。
[8] 康曉梅。精細化管理在計劃執行中的應用 [J].中國市場,20xx(18)。
[9] 崔德忠。供應鏈管理背景下的庫存管理模式 [J].中國市場,20xx(49)
供應鏈管理論文7
1、供應鏈管理和采購管理
1.1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是通過現代通訊將生產、流通到用戶端聯系起來的一種管理模式,是一種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并且降低總成本,而將生產商渠道商零售商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網鏈結構,結合物流等運輸資源進行計劃和控制以達到目的的一種商業行為。作為現代化的商業模式,供應鏈管理具備以互聯網為依托的優勢,因此在信息流通速度和掌握上具備獨到的優勢。
1.2采購管理
采購管理對于企業來講就是在保證原料質量的前提下盡量壓低成本價格,關于這個層次涉及到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選擇合適的供應商,這一方面的確定直接影響到是否能夠長期建立合作關系并得到采購和供應的雙贏,因此在選擇上要考量供應商的各個方面以確保合作的達成和雙贏效果的建立;第二個方面是確定采購質量、時間、數量、價格,綜合來講,質量、數量、時間上的確定直接影響到價格是否合適,但往往企業直接忽略質量對價格的影響,因為質量是必須得到保障的因素,而從數量和采購時間上贏得價格方面的優勢。
2、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
2.1基于供應鏈的采購管理
采購管理作為供應鏈管理下最基礎的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采購管理直接與供應方發生聯系,對整體供應鏈管理的原料準備環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2供應鏈管理下采購管理的特點
其特點體現在與傳統模式相對比增強了供應鏈的系統性和集成性,使企業對市場的敏感度和相應能力加以提升。與原料供貨商及半成品供應商取得了聯系和溝通,加強了生產需求和物資供應之間的關系。為供應鏈管理的整體運行提供效率保證和功能實現,相比傳統模式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更具時效性和基礎效率,為產品的塑造和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先決條件。
2.2.1以外部管理為工作重心
不再把價格作為采購重心,而是以市場的響應度和采購柔性為依托,根據供應鏈管理要求的協調、高效為原則建立的新的合作關系從而促成整體化運營。
2.2.2面向過程的采購管理
因為采購過程涉及采購供應計劃、生產、輸送、出庫、驗收、入庫等繁雜的手續,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將整個過程作為對象,把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統一控制管理,從而達到采購過程的總成本和效率達到完整的最優效果。
2.2.3建立企業與供應商的`雙贏關系
雙贏體現在區別于傳統的簡單買賣關系,而將企業和供應商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從市場信息方面的共享到供應商接受企業給予的技術改良建議等形成多維度的交流和聯系,從短期合作變成長期合作,通過多方面的交流和相互影響實現市場利益最大化,使企業和供應商都得到產業效益優勢。信息化采購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區別于傳統采購在于具備互聯網電子商務這樣的現代化采購模式,通過網絡的實效特點具備采購業務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實現無紙化采購,結束傳統采購的繁瑣的手續,提高采購效率的同時具備擇優選擇的優勢,具備采購管理信息化和供應商供應信息化,實現信息的共享和長期合作的戰略關系。
3、供應鏈條件下企業采購有效管理途徑的建立
3.1運用JIT方法進行企業采購管理
JIT方法即準時采購,是一種先進的采購模式,在該種采購模式下要求企業選擇數量較少的供應商以方便管理和價格壓低;對于信息要求高度共享以配合企業完成符合市場預期的產品生產計劃;化短期合作為長期合作,長期供應關系的產生需要企業在前期進行對供應商各方面素質的綜合考量;進行小批量采購,在運輸上采取混合運輸等方式減少運輸成本;并且要求交貨準時,這是作為準時采購的中心目的,以此提高精度采購的作用,對市場產品需求做出及時回應。
3.2建立與供應商緊密的合作的采購管理模式
供應商的選擇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好的供應商在長期合作中會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原料,因此在選擇時需要進行借助科學的手段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在建立途徑上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在技術、管理甚至資金上給予供應商提供支持,建立有效的供應商激勵機制,用本企業的價值觀去影響供應商。
3.3加強企業采購管理中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建設
對采購人員的激勵機制的直接目的是調動采購人員的積極性以實現供應鏈下采購管理的最終目的,實現企業在供應鏈內企業共贏的目標。對供應商的激勵機制包括價格激勵、信息激勵、訂單激勵、參與制造等從而實現采購過程中企業與供應商的雙贏局面。約束機制的建設主要涉及到采購權利約束、采購制度約束、采購監督約束、采購利益約束這四個方面,在采購過程因為權利紛爭、制度的不健全、監管監督的不到位以及利益的驅使造成采購的結果失去了供應鏈下采購管理的目的,造成資源浪費和人力物力的流失,這是需要我們在采購管理中需要避免的,所以加強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對采購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4、結束語
供應鏈管理下的企業采購管理則針對企業的采購與傳統采購模式進行了區分和優勢列舉,市場經濟下的企業需要結合新式的企業管理模式調整企業管理體制,結合供應鏈下的采購管理模式針對供應商和采購人員進行調整,以實現新市場狀態下的企業盈利和多方面共贏局面,通過前期的評估準備到通力長期合作的戰略關系達成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利益共贏是目前市場化環境合作共生,強強聯合的有利方法,為國內企業的發展和進步奠定堅實基礎。
供應鏈管理論文8
摘 要:射頻識別技術 (RFID) 是一種先進的通信技術, 具有跟蹤、識別和讀寫功能, 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得到有效的應用。文章首先對RFID技術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功能進行分析研究, 探討其應用價值。然后結合物流供應鏈管理的實際工作, 具體分析RFID技術在存貨統計、訂單填寫、貨物清點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應用成效, 并根據新時期的發展需要, 圍繞RFID技術的發展與升級, 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RFID; 物流供應鏈; 管理;
1 引言。
物流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涉及生產、營銷、庫存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內容。企業加強物流供應鏈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適應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 需要將先進的技術手段應用于管理工作當中, 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RFID技術的應用, 為構建更加完善的物流供應鏈管理體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其對于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2 RFID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功能。
RFID技術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能夠利用其自動識別功能, 使用電子編碼對目標對象進行標識。在物流供應過程中, 對物品標簽信息進行掃描。然后使用閱讀器對標簽信息進行讀取, 根據標簽傳遞的射頻信號, 能夠快速、批量識別。在獲得數據信息后, 輸入信息系統進行儲存、分析和處理, 通過數據管理來控制物流供應。RFID技術的應用, 能夠對物流供應進行實時跟蹤, 對采購、加工、包裝、運輸以及倉儲等信息進行記錄、傳輸和處理, 比人工操作更加高效和精準, 避免了在工作中出現疏漏和差錯。在物流供應鏈中, RFID技術起到組織、協調的作用。
3 RFID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運用效果。
3.1 提高存貨統計的準確性。
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 存在著存貨統計缺乏準確性的問題, 需要得到改進和完善。而RFID技術在物流配送中的應用, 建立庫存跟蹤系統和揀選系統, 自動生成訂單, 同步記錄物流供應過程, 存貨統計更加準確。揀選系統可對貨物進行自動識別和揀選, 判斷存貨是否滿足標準。達到標準的情況直接進行補貨, 如低于標準, 則聯系供應商進行采購進貨, 該過程均是通過管理中心計算機系統來進行控制, 減少了人力的參與, 縮短了貨物揀選的時間, 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便于更快地發貨和配貨, 提高了物流供應鏈管理的透明化程度。
3.2 訂單填寫的規范化。
RFID技術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進一步提高了訂單填寫的規范性, 由管理中心統一負責。在訂單中, 對發貨、出庫、驗收以及更新存貨目錄進行了有效整合, 詳細記錄物流供應的各個步驟、環節, 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填寫, 避免出現遺漏和差錯, 有效解決了訂單填寫不規范的問題。
3.3 提高貨物清點效率。
貨物清點是物流供應的重要環節, 為了更加準確地了解庫存數量及其金額, 便于有效地控制, 保證庫存資料的準確性。與此同時, 根據發生損壞或丟失的貨物, 確認企業的損益。RFID技術的應用, 采取DPS法 (摘果法) 或DAS法 (播種法) , 利用電子標簽揀貨系統, 對貨物的RFID標簽進行識別, 并與發貨記錄進行核對, 能夠及時發現錯誤, RFID標簽需要根據產品的動態進行更新。該過程中, 按照訂單一次性到挑選區域挑選商品, 或是將每批訂單按照產品匯總到貨位, 實現了貨物清點的自動化, 貨物的揀選和分發更加高效和準確, 使配送速度更快, 使貨物清點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東莞EMS公司為了提高電商倉儲配送效率, 依托于RFID技術, 建設其電商倉儲配送倉, 能夠自動對貨物進行分揀和稱重, 實現智能化的分揀發貨作業, 在揀選、包裝、發貨、清點等方面實現工作環節上更加精細。該過程中, 實現全程可視化監管, 對物流供應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協調, 其電商倉儲配送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訂單量也在逐年快速增長, 客戶的滿意程度也不斷提升。
4 RFID運用于物流供應鏈管理的新思考。
4.1 完善其技術標準。
RFID技術的應用, 在提高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還有著很大的進步和發展空間。標準不統一問題是RFID技術在物流供應鏈管理應用中的阻礙, 世界各國有著不同的RFID協議標準。由于RFID標簽數據格式存在多種類型, 需要由對應的RFID產品進行識別, 而其他類別的RFID產品無法進行識別, 顯然會給物流供應帶來麻煩, 這是RFID技術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之下, RFID標簽數據格式標準有必要進行統一。而標準的統一和兼容需要克服一些困難, 需要各個國家在RFID協議標準上進一步交流與協商。對于涉及自身安全和利益的相關問題, 尋找完善的解決辦法, 共同建立統一的國際標準, 實現RFID產品的兼容。
4.2 技術升級。
RFID技術的發展尚處于新興階段, 仍存在不成熟、不穩定的地方, 需要進一步予以改進。在使用RFID過程中, 缺乏完善的數據管理平臺和后端數據庫, 與物流供應鏈管理工作的銜接有待提升。這就需要對RFID技術進行改進和升級, 結合4G網絡、Wi-Fi、藍牙等通訊手段, 根據企業在物流供應方面的實際需要, 開發其軟件與系統應用, 并與收貨、揀貨、盤點、集貨、出貨、送貨等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在物流供應鏈管理的實際工作中, 明確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權限, 并對相關業務進行操作、查詢和分析, 了解詳細、準確的物流信息, 為其工作提供參考。[3]
物聯網為RFID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同時也是RFID技術升級的重要支撐, 使其不斷進步和完善, 更好地服務于更多的行業領域, 進而創新RFID商業模式。與此同時, 科技的發展與進步, 對于RFID技術升級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深圳睿豐愛德科技公司在RFID技術升級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其自主研發的新型RFID識讀設備, 是一種性能良好的RFID供應鏈管理系統手持終端, 具有良好的標簽識讀能力, 在物流、制造、醫療等多個行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有效縮短生產周期, 提高工作效率, 充分發揮其應用價值。
5 結論。
綜上所述, RFID技術的應用, 進一步提高了物流供應鏈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根據新時期物流供應鏈管理的實際需求, 充分發揮RFID技術的優勢功能, 更加精準、規范、高效地完成物流供應的各項工作, 并有效降低成本。為了進一步提高RFID技術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運用效果, 需要對其技術標準予以完善, 加快技術升級, 使RFID技術的應用更加穩定和成熟, 更好地為物流供應服務。
參考文獻
[1]袁斌.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構建[J].商業經濟研究, 20xx (18) :103-105.
[2]趙換麗.物流供應鏈管理技術的發展創新與應用[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 20xx (3) :32-33.
[3]王新橋.基于信息網絡的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 20xx, 36 (5) :152-153.
[4]許興奮.運用戰略采購優化采購成本管理[J].中國市場, 20xx (22) .
供應鏈管理論文9
摘 要:現如今社會發展迅速,科技不斷的提高,使人們的生活品質也大大提高。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企業管理的,物流便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管理質量保證也尤為重要,尤其是在供應鏈系統出現后,怎樣適應變化并進行良好的調整成為了當下較為關注的話題。本文主要介紹了供應鏈系統以及供應鏈系統下企業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供應鏈系統;企業物流管理
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企業物流管理是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推出的新理念,在應用過程中,可以為企業管理得到很多側面幫助,例如企業競爭及人均消費等。供應鏈系統則是物流管理的延伸,但由于供應鏈受多方條件限制,使其物流管理還時常有漏洞,所以要對供應鏈物流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并對其進行優化處理。
一、供應鏈系統概述
我們可以稱供應鏈為物料鏈或者增值鏈,它是由企業產品的生產到銷售到客戶的流程以及網絡需求組成,也可分別稱其為制造商、零售商及客戶等。物流系統則是這方面的核心,由業務關系及流程集成供應鏈系統,其具有整體性功能、目的性、層次分明、企業關系密切、適應力強等特點。
二、供應鏈系統下企業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落后的管理理念
隨著時代不斷的推進,現今社會已然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而體制改革則在各個領域中進行的如魚得水,企業管理也在不斷的推進,但是物流管理卻遲遲沒有動作,經有關調查統計,對于傳統物流管理運行方式目前尚有企業在運營,且高達我國企業的三分之二。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我國供應鏈系統沒有受到企業應有的重視,導致使我國多數企業物流管理沒有順應時代的發展。由于管理理念的落后,使物流管理方面發展緩慢。導致企業沒有做好與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工作。對此,應對供應鏈系統提高重視,改變企業內部的管理理念,使到物流服務有效、快速采集信息,那么企業未來的前景廣闊無邊。
2.管理設備不完善
現今社會發展趨勢主要分為設備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兩方面,而供應鏈管理要將這兩方面集中到一起,但大多數企業并沒有認識到這點,并且供應鏈管理與我國科技發展現狀也有較大的關系,根據我國現今技術而言,并不能夠達成網絡技術與終端客戶的高效對接,促使供應鏈系統無法發揮極致作用,并且因此還造成資源配備問題以及物流成本問題,倘若不能及時有效處理該問題,那么將會對企業的將來發展趨勢造成影響,嚴重則會危及企業的存亡。
3.人才隊伍建設薄弱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現如今需要的人才則是創新、綜合、應用型人才,不僅僅需要過硬的技術,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工作素養。由于現在對人才判定的增高,導致越來越少的人能夠達到企業對人才的期望。總的來說可以把如今社會缺乏人才的原因分為以下幾點:在受教期間學校老師家長并沒有給予綜合性的培養;各企業沒有對物流管理提起相應的重視程度,導致工作人員對此類缺乏應有的系統的培訓;企業的自身實力不壯大,對于高端人才的引進與吸引程度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這也與企業自身實力不達標有關。
4.不穩定的管理流程
我國供應鏈系統實施較晚,導致在國際發展中處于的劣勢地位,使我國與其它發達國家的差距較為明顯。國內企業的問題多數都是由客戶、生產產品及提供原料三方關系的不穩定導致。此情況如沒有相對應有效的解決措施,不能及時的做出調整,嚴重影響到物流的發展,大大的提高了物流風險,嚴重甚至會導致整個物流系統的崩潰。
三、優化供應鏈系統下企業物流管理的相關措施
1.理解供應鏈管理的實質
對于業務流程都是經過對企業與客戶之間詳細了解之后作出的。供應鏈系統也不例外,如需對供應鏈系統的管理流程加以試用,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要了解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只有徹底了解了供應鏈系統,才能設計出適合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業務流程。
供應鏈管理與傳統管理模式存在著本質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一個是主動在進行工作進程,一個在被動進行工作進程。傳統管理模式講究的是需求方有需求,第一時間去進行工作進程,安排生產(銷售)。而供應鏈管理的不同則是在沒有需求方需求時也在按照自己的管理模式進行工作進程,安排生產(銷售)。對此,兩點就有著明顯的差異,且后者的響應與回應速度比前者要快得多,認識到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優勢,對于企業的業務流程設計也就有了新的思路。
2.更新管理理念
想要使企業物流管理得到改變,必須更新其管理理念。物流管理具有一定的服務特性,所以一切皆可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對其進行管理上的優化。從而找到適合自己企業法發展理念。具體如下:(1)對于企業的創新發展需建立在客戶自身多元化的需求方面,使客戶自身多元化的需求從而得到滿足;(2)抵制傳統的服務模式,并不是說明傳統的服務模式的不好,而是傳統的服務模式已經適應不了現在的社會發展及人們的日常需求,可對其轉變為資金服務及信息服務兩種;(3)順應時代的發展采用與時代相呼應的現代化技術,與客戶的.聯系在平臺上建立,多與其進行互動等幽默風趣的交流方式,使客戶感覺到新穎,以便穩定客戶量。
3.創新物流服務內容
“服務第一”一直是企業萬古不變的定律,對于物流的服務也可據此來做出相對應的完善與創新。可對其基本的物流服務進行豐富,根據客戶自身的需求來制定服務項目,使物流服務具有一定的個性及多樣化的發展空間;對于物流可向信息、資金流法服務方向進一步轉變。只有將物流的服務內容改變才能創新出更多更好的服務模式,使其特征更具有現代與代表的特性;加強服務管理制度,培訓管理服務的拓展能力。
4.創新物流服務方式
現今社會創新物流服務方式已然成為重點項目,我國傳統方式在以往一些企業發展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根據現狀來分析其傳統方式已然成為過去,我國現今需要更為符合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的方式。對于客戶的服務更佳的貼切,各領域企業皆受客戶的影響來給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基于,所以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以便于對未來的合作打好基礎。就目前而言,我國企業應積極參與客戶的物流管理,創建較好的關系,使其達到互信互利的交易方式。
5.強化物流管理技術
創新物流技術是目前國內項目之一,隨著時代的推進,社會已然進入信息化、技術化、互聯網的時代,依照當下情況來看,我國企業在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無邊。未來企業應看清時勢,依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現狀來進行選擇,選擇合適的物流管理技術,并且把現有的技術通過與多家企業的探討進行改善,同時,也可以通過國外的先進技術實例,進行分析并摸索出一個適合自己的物流技術。
6.優化人才隊伍建設
工作人員永遠是一個企業的運營條件,而人才則是一個企業的根本,對于人才各企業則是抱有著廣納賢士的根本思想。對企業的內部員工也開始著手培養綜合性人才。可以對員工提供專業的培訓交流的機會,對于員工的薪資也可采取個人能力來核定的方式,從而進一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在員工進行培訓時,對其貫徹供應鏈系統的含義及在此背景下如何開展物流管理的工作,從而掌握應有的技能。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物流行業一直處于發展階段,且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這一切功勞都離不開管理模式。上文提到的供應鏈系統則是其中各企業理念變化的根本。對于供應鏈系統下物流管理而言,對其進行研究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物流管理質量,對于企業今后的綜合發展還起到一定作用。基于此,本文研究的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黃曉婷.試論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J].商場現代化,20xx,(17):32-33.
[2]徐錦程.基于學生職業能力本位的《供應鏈管理》課程改革研究[A].《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經營管理決策的應用與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xx:1.
[3]李騰.面向地方服務的黑龍江省物流專業應用型本科建設研究[A].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提升高等學校教育質量的實證研究(上冊)[C].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xx:5.
[4]趙威.基于VaR方法的鐵路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xx.
供應鏈管理論文10
摘 要 財務管理績效的提高將更加有利于企業整體價值鏈競爭力的提升,完善供應鏈的財務管理將是提高制造業水平的關鍵。就供應鏈中財務管理的重點及財務管理系統作了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 財務管理
1 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是指一個企業與其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以此向前直到最初的供應商,以及與其銷售商、銷售商的銷售商,按此向后直到最終用戶之間的關系網鏈。供應鏈包含所有加盟的節點企業,從原材料的供應開始,經過鏈中不同企業的制造加工、組裝、分銷等過程直到最終用戶,它不僅是一條物流鏈、信息鏈、資金鏈,而且是一條價值增值鏈,能給相關企業都帶來收益,因此,供應鏈是一個范圍更廣的企業結構模式。
供應鏈管理是市場渠道各層之間的一個聯接,是控制供應鏈中從原材料通過各制造和分銷層,直到最終用戶的一種管理思想和技術。供應鏈管理也是一種新的管理策略,它強調供應鏈上各參與成員及其活動的整體集成。它把不同企業的目標集成起來,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有效的供應鏈管理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提高整個生產和銷售過程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給客戶增值。
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個系統的費用有效性,使系統總成本達到最小,供應鏈管理的重點在于采用系統方法來進行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關心的并不僅僅是物料實體在供應鏈中的流動,除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運輸問題和實物分銷以外,還包括以下問題:供應鏈產品需求預測和計劃;戰略供應商和用戶伙伴關系管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物料管理、產品設計與制造管理、基于供應鏈的用戶服務、企業間資金管理、內部與交互信息流管理等。
2 基于供應鏈的財務管理重點
供應鏈中的財務問題,應該說是以物流為載體的資金流問題。財務供應鏈與物流供應鏈是同時發生的,不過前者表現為資金流,后者表現為物料流動。財務應該涉及在公司控制下的有關資本投資、借款、利潤等方面的決策。人們研究了公司財務計劃優化模型、資產負債優化模型、跨國公司財務規劃模型、金融流量模型等等。基于供應鏈的競爭財務管理是一種與環境變遷相適應的、動態的、戰略的財務管理,它要求企業結合網絡信息經濟發展的.現狀,以IT為基礎選擇適合本企業創新發展的財務競爭戰略,從供應鏈發展的趨勢中把握方向,確立其持久的競爭優勢。
由于財務管理的綜合性、全面性和連續性特征,規定了它在各種供應鏈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基于供應鏈思想的企業管理仍沿用傳統的財務管理方法,它將呈現出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適,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本形成的重心前移,如制造企業產品的75% 的成本因素已在產品研發階段確定,這樣,以事后管理為主的現行財務管理系統就難以達到優化控制整體供應鏈系統的目的。
(2)現行財務管理系統難以滿足多目標要求,從而使得企業再造(BPR)、增值管理、企業資源規劃(ERP)以及現金流量管理(Cash flow Management)等不能真正落到實處。
(3)現行財務管理系統建立的基準點是“短期的”(1~12個月)。它反映的是企業短期的收益、成本,這種將固定成本簡單作短期化處理,淹沒了大量企業長期性和戰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業各項管理活動績效難以真正體現。
(4)現行財務管理系統與現代管理觀念相抵觸,比如與“零缺陷”的管理潮流相抵觸等。
(5)供應鏈各節點的財務信息不準確。
(6)供應鏈診斷和改進缺乏有效的財務管理方法的支持。
供應鏈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使現行財務管理系統面臨挑戰和機遇,迫切需要重構財務管理體系,即借助于信息技術(IT)、電子數據交換(EDI)、產品數據交換(PDI)、Internet、Intranet 的應用發展,創建以培育和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取競爭優勢的財務管理體系。
3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財務管理系統
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循環雖然是各自獨立的循環系統,但它們又是密不可分的。物流循環和資金流循環相互配比,信息流的前期形成基礎來源于物流和資金流,這“三流”保持者互動促進和互動修正的關系。基于供應鏈的財務管理系統在開發設計階段就應該充分考慮這“三流”循環的成分,以增強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
企業要把這樣復雜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及時準確地集成起來,光靠使用傳統的管理手段是很難做到的。資金占用不明,成本構成不清,消耗定額不準,考核、決策無依據等問題,使原有的財務管理系統無法滿足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要求。面向供應鏈的財務管理系統,應以基于Web平臺的文本信息處理手段為依托,從企業的日常業務入手,面向未來,面向控制,從而實現基于價值的管理。
供應鏈架構下的財務管理系統,主要包括財務會計系統、管理會計系統、企業控制系統和信息決策系統。
3.1 財務會計系統
企業財務會計系統借鑒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嚴格遵循會計制度的規定,采用科學、快捷的處理技術和手段,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強調面向業務流程的財務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財務會計系統能支持重組后的業務流程,系統內部的各模塊充分集成,并與供應
鏈和生產制造等系統形成無縫集成。從而使企業各項經營業務的財務信息能及時準確地得到反饋,加強對資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企業財務會計系統包括總賬系統、現金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應收款管理系統、應付款管理系統、報表系統、財務分析系統等。其中,現金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和資產管理系統分別用以處理企業的現金、存款、票據管理、薪資管理、固定資產的核算與折舊等業務,并生成憑證,這些憑證與總賬管理系統相集成,可以直接在總賬中進行查詢。應付/收款管理系統對業務、結算、壞賬、合同、分析等業務進行管理。 報表系統對總賬管理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分類調整、匯總,按照一定的表格形式編制會計報表,集中、概括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為有關方面進行管理和決策提供所需的會計信息。財務分析系統對會計報表所提供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比較、評價和解釋,揭示報表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系,并指出它們的變動趨勢與金額,從而提高報表信息的決策相關性。
管理會計系統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信息化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針對企業性質運用管理會計的方法,對企業進行內部管理與控制,它主要有決策和控制兩部分組成,其中決策包括銷售預測、銷售定價、產品生產、成本和投資決策,控制包括全面預算、存貨控制和成本控制。管理會計系統通過責任中心的定義,根據財務會計系統提供的基礎數據,確立預算方案,制訂預算審批流程,明確責任預算編制內容,進行責任預算的編制、審核、審批。實現對責任中心的控制、分析和績效考核。此系統以企業的經營目標為出發點以銷售預算為主導,進而延伸到生產成本和現金收支等其他方面的預算,最后編制預計財務報表。在此系統中,預算的每一部分都緊密圍繞企業的目標利潤來制定,從而保證目標利潤得以實現,同時提高企業在預算期內經營的經濟效益。企業管理會計系統中的銷售預算在整個系統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生產預算、現金收支預算和各種財務預計報表中的有關數據。生產預算則為材料供應、人力支出、制造費用和現金收支預算及各種財務預計報表提供依據。最后,各項預算的數據經過處理編制成各種財務預計報表,為企業決策和控制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3.2 企業控制系統
企業控制系統是指采取人工和自動化相結合的措施,保護財務管理系統,確保資料的準確可靠和系統的正常運行。此系統把管理軟件和Internet有機地連接起來,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實現異地數據實時快速傳遞,是企業總部和分支機構及分支機構之間信息交換的橋梁,為企業實現數字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同時,它采取網絡安全保護性措施,防止傳輸數據外漏。控制系統中傳輸的數據可以是整個數據庫,也可以明細到具體的業務憑證,這樣,總部可以很方便地對企業內部進行監督和指導,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并實現各部門往來業務的自動抵消和分類管理。
3.3 企業信息決策系統
供應鏈中信息的作用和價值,直接對于供應鏈績效產生作用。信息作用和價值主要問題是成本和效益優化分析。信息決策系統是一種建立在集成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信息管理技術之上的信息處理和決策系統,它以管理科學、運籌學、控制論和行為科學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仿真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手段,面對復雜的決策問題,輔助中高層決策者決定活動的,具有一定智能行為的人機交互系統。近年來,微機的普及和應用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信息存儲、查詢、數據處理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網絡的發展更是以極低的消耗,完成了以往需要付出成倍的代價才能完成的工作。企業的領導階層在做出短期計劃和長遠規劃時,必須對現有的及以往的企業發展狀況做一番全面的了解。企業信息決策系統的作用就是對各種報表和那些看似整齊但卻不能及時反映實際狀況的數據進行整理、加工,使其成為對決策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依據。同時,信息決策系統還要滿足領導階層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了解企業的發展動態的需求。
為達到上述目的,現階段企業的信息決策系統大多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內層的核心信息系統,一是圍繞在其外部的數據庫。內層信息系統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它主要記錄企業中所有與資源流動有關的信息資料,提供企業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會計信息資料。外層數據庫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企業中各層管理人員,它可以由這些管理者根據需求自行安排信息種類,其范圍可以隨著各層管理人員的不同需求而擴大或縮小,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企業管理者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James C.Van Horne, John M. Wachowicz Jr.財務管理基礎[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2 馮巧根.財務范式新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xx
3 馬士華.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供應鏈管理論文11
題目: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構建
摘 要:近年來, 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推動企業商品走向國際市場, 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但是傳統的商業管理模式和物流供應鏈已經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的發展需求, 因此, 構建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是企業和學者共同研究的主題。本文簡述了物流供應鏈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 以處于供應鏈關系中的客戶關系管理為基礎, 提出了在國際化電子商務視角下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構建策略, 以為企業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物流供應鏈; 電子商務視角; 供應鏈管理;
電子商務的出現對企業與客戶之間的聯系管理要求越來越高, 而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需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努力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定的地位。現在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已經實現了數字化和信息化管理, 企業能使用計算機收集和整理客戶的信息, 并分析客戶的信息, 并以此來調整企業的產品生產和銷售過程, 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以增加合作關系, 推動企業發展。企業相關部門管理企業運行過程中涉及的信息、資金和物流等, 加強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聯合發展, 提高其經濟效益。在企業管理中, 供應鏈管理是最重要的環節, 將供應鏈管理推向國際化標準, 保證企業長效發展, 需要對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進行深入研究。
1 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發展現狀。
在電子商務遍布各個產業的環境下, 國際物流快速發展, 打破了地域限制, 縮短了物流時間, 也成為了國與國之間互通貿易的重要途徑, 從而使國際物流一體化成為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國際環境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力逐漸增大, 在此背景下, 國際物流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各國政策不同, 導致物流發展速度和建設制度不同, 形成復雜的物流供應鏈環境;二是信息技術發展不均衡, 增加了物流成本, 阻礙了物流行業的發展;三是制度保障缺乏統一標準。這些特點對企業發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因此, 解決這些問題迫在眉睫。
2 國際物流對現代供應鏈管理的要求。
供應鏈指的是圍繞企業形成的物流網絡, 主要是由原料供應商、產品制造商、倉儲、流通渠道服務商以及商品配送等不同部門組成的。管理供應鏈就是在商品流通的各個環節進行布置和控制, 使客戶能夠深入了解產品, 減少資金投入, 增加經濟效益。目前, 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 國際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轉變成物流競爭, 因此, 企業應更加重視供應鏈的管理。分析發現, 國際物流對現代供應鏈管理的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視非價值增值成本在供應鏈管理成本控制中的地位, 這有助于節省生產成本;二是重視及時生產理念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的貫徹, 這能促進產品供應鏈科學化發展;三是重視價值鏈思想在供應鏈管理中的運用。滿足這三個方面的要求對提高企業競爭力, 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幫助。
3 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構建條件。
3.1 建立完善的基礎數據庫。
根據我國長期發展的經驗看, 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在建立之前, 需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建立基礎數據庫, 輔助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基礎數據庫中可以導入已有的、需要的數據, 也可記錄企業物流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新數據, 還能運用數據規劃供應鏈管理方式, 提高產品服務質量, 還能降低產品生產中的費用, 提高物流供應鏈的工作效率, 保證企業能夠穩定、安全的發展。
3.2 編制供應鏈管理計劃。
制訂物流供應鏈管理計劃是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前提, 制訂物流供應鏈管理計劃需要從基礎數據庫中獲取相關信息, 合理運用訪問到的信息, 健全管理計劃。制訂的物流供應鏈管理計劃應分為銷售商計劃和供貨商計劃, 銷售商計劃就是首先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結合消費者的需求進貨, 其次了解自身庫存的情況, 決定進貨量, 降低投入成本, 節約資源。供貨商計劃與產品的轉運計劃、供貨能力等相關, 能制訂科學的生產計劃。制造商生產計劃與供貨計劃和銷售計劃相關, 能避免資源浪費和短缺等。
4 電子商務視角下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策略。
經過研究, 我國學者提出以下三個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策略。一是加快國內物流供應鏈管理的建設, 在此過程中, 首先, 完善企業組織結構和經營流程, 解決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深入了解供應鏈, 建立國內合作伙伴, 其次, 引進管理人才, 并定期組織內部人員進行培訓, 提高企業員工整體素質, 最后, 在管理中科學運用計算機技術, 提高物流供應鏈工作效率。二是參與構建跨境企業物流供應鏈, 逐步進入國際市場。這還能使國內企業改變管理理念, 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 拓寬視野, 還能與國內企業共享信息, 建立利益分配制度, 保證企業長效發展, 還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提高產業集群化, 擴大企業經營范圍, 實現國際化發展的目標。三是明確我國企業在國際物流行業發展中所處的位置, 完善企業管理模式, 橫向擴大我國企業的經營范圍, 努力成為跨國物流供應鏈中的主體, 吸收國外企業的發展經驗, 提高企業發展速度。
5 結語。
20世紀物流供應鏈管理在經濟發展中處于劣勢, 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低于現在, 電子商務的出現, 突出了物流供應鏈的作用, 并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式, 實現了跨境貿易, 將我國企業推向國際市場, 且提高了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從本文可以看出, 建立新的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能夠降低產品流通成本, 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傳播我國文化, 對企業長遠發展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袁斌.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構建[J].商業經濟研究, 20xx (18) .
[2]馬汴京.新常態下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監管困境及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 20xx (12) .
[3]羅娟娟, 許仲生.我國出口跨境B2C電子商務代運營發展研究[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 (5) .
[4]崔今丹.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市場, 20xx (11) .
供應鏈管理論文12
一、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和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供應鏈管理是指人們在認識和掌握供應鏈各環節內在規律和相互聯系的基礎上,利用管理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激勵職能,對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價值流以及業務流進行的合理調控,以期達到最佳組合,發揮最大效率,以最小成本為客戶提供最大價值的過程。
二、供應鏈管理下物流管理的應用
(一)供應鏈管理在物流中應用的必然性。物流管理主要關注企業內部的功能整合,而供應鏈管理則是把供應鏈中的所有節點企業看作一個整體,強調企業之間的一體化,關注企業之間的相互關聯。物流管理是計劃機制,而供應鏈管理是協商機制,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通過協調分享“需求與存貨”的信息以減少或消除供應鏈成員之間的緩沖庫存。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不僅僅是物流的簡單延伸。物流管理主要關注于組織內部對“流”的優化,而對供應鏈管理僅僅認識到進行內部整合的重要性是不夠的。所以,供應鏈應用于物流不但優化了傳統的物流系統,更使物流系統向更高一級發展,使物流的'支鏈變大變廣,使供應鏈管理發揮最佳效果。
(二)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物流管理的特點。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顯著特點就是整體性。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傳遞很重要,其信息傳遞是在企業間逐級進行的,信息偏差也會沿著傳遞方向逐級變大,難免會出現信息失真,信息的利用率隨之降低。在供應鏈管理體系下,各環節之間是戰略合作關系,具有利益一致性,各方的信息交流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的流量增加,信息的傳遞方式實現網絡化,進而各方提高了在信息共享的程度,避免了信息的失真現象。除此以外,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的物流管理還有以下特點。1.提高了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供應鏈管理以Internet作為技術支撐,其成員企業能及時獲得并處理信息,通過消除不增加價值的程序和時間進一步降低供應鏈的物流系統的成本,為實現其敏捷性、精細性運作提供基礎性保障。2.增進了物流系統的無縫連接。無縫連接是使供應鏈獲得協調運作的前提條件,沒有物流系統的無縫連接,顧客需求得不到及時的滿足、物資采購中途受阻等等而造成的有形成本和無形成本的增加會使供應鏈的價值大打折扣。3.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在供應鏈管理體系下,企業能夠迅速把握顧客的現有和潛在(一般和特殊)需求,使企業的供應活動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而變化。
(三)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物流管理的功能。1.庫存管理。通過庫存管理縮短訂貨—運輸—支付的周期,加速庫存周轉,減少及消除缺貨事件的發生,有利于整個供應鏈的協調和運轉;2.訂購管理。訂購是給供應商發出訂單的過程,主要包括供應商管理、訂購合同管理及訂購單管理。通過供應鏈管理,企業可利用配銷單據等對整個補充網絡制定計劃,并向供應鏈自動發出訂貨單,通過合同管理在供需雙方建立長期關系,通過檢查訂購數量將訂購單送達供應商并對已接收貨物進行支付;3.配銷管理。對進入分銷中心的物資,其管理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配銷需求管理、實物庫存管理、運輸車隊管理、勞動管理等;4.倉庫管理。倉庫管理除了入庫貨物的接運、驗收、編碼、保管及出庫貨物的分揀、發貨、配送等一般業務外,還包括代辦購銷、委托運輸、流通加工、庫存控制等業務。
三、總結
供應鏈管理在物流中的應用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同,企業通過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物流來建立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克服了傳統物流的缺陷,更適應企業發展,更能為企業降低成本、創造利潤。
供應鏈管理論文13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個三級供應鏈上單個產品的相互沖突的多目標庫存模型。模型中訂貨提前期和顧客需求是不確定的并服從正態分布,并考慮了供應鏈中決策者對每個目標不同的偏好,以及產品價格的靈活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在本研究中目標權重因子和產品價格均以模糊數來表示,并通過模糊理論得到具體的值。最后通過和供應鏈上所有的決策者進行交互計算,得到最終想要的調和解,從而使企業和供應鏈在庫存管理方面獲得雙贏。
關鍵詞:供應鏈; 庫存管理;
一般來說,庫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高庫存管理和優化,已成為供應鏈及供應鏈上各個節點企業追求的重要目標。目前在學術界,有關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優化問題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本文通過分析產品市場價格和目標權重的模糊性,采用模糊數來描述,考慮了顧客需求量和訂貨提前期是不確定的,分別服從正態分布,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涉及三級供應鏈庫存的模糊多目標決策模型,并對其進行求解,給企業和決策者提供了一個較滿意的決策方案,使供應鏈和節點企業獲得雙贏。
多目標優化模型
現實中,供應鏈是由大量相互協作的企業組成的,涉及到各個成員企業的供、產、銷的全過程。本文要考慮的是一個單一產品的三級系列供應鏈模式,且由三個企業即供應商、生產商和銷售商組成。可以很容易延伸得到更多級的系列供應鏈模式或網狀供應鏈模式。
(一)模型假設
1。每個企業有自己的安全庫存量。
2。允許缺貨,但與平均庫存相比,平均缺貨很少,且無同時缺貨現象。
3。連續盤點型(Q,r)庫存控制策略用于檢查每個企業的庫存狀況。
4。企業的提前期需求是一獨立的隨機變量,且服從正態分布 表示每個節點企業。
5。訂貨提前期L是一個不確定量,服從標準正態分布 。
(二)模型中的目標函數
庫存管理基于兩點考慮:一是訂貨成本、庫存持有成本和訂購成本,另一個是顧客服務水平和安全庫存水平。庫存管理的總目標是在達到滿意的顧客服務水平的前提條件下,盡可能降低供應鏈上的庫存成本,提高供應鏈物流的效率,以強化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本文主要從最小化庫存成本、最大化安全庫存水平和顧客服務水平三個目標作為目標函數進行優化計算。
1。供應鏈庫存成本:主要包括庫存持有成本HC、訂購成本OC和訂貨成本PC:
由于訂貨提前期和產品市場需求均是隨機的且分別服從正態分布:N(μL,δL)和N(μD,δD),從而得到第i級企業的平均在庫庫存為: ,其中ki為安全庫存系數。
最小化供應鏈庫存成本函數為:
其中Ti是每次補貨時發生的訂貨成本,D是年預測顧客需求量,Ui是單位在庫庫存持有成本,是產品價格,為一模糊變量。
2。安全庫存水平:安全庫存是庫存的一部分,主要為應對需要或訂貨點發生短期的隨機變動而設置的。通過建立適當的`安全庫存,減少缺貨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庫存短缺成本。但安全庫存的加大又會增加庫存持有成本,因此,安全庫存很難準確預測。供應鏈安全庫存水平為: (Si是短缺庫存水平)使安全庫存水平最大化,即最小化函數: (2)
3。顧客服務水平:是指對顧客需求情況的滿足程度。顧客服務水平越高,說明缺貨發生的情況越少,從而缺貨成本就較小,但因此增加了安全庫存量,導致庫存的持有成本上升;而顧客服務水平較低,說明缺貨發生的情況較多,缺貨成本較高,安全庫存量水平較低。供應鏈顧客服務水平公式為:
使顧客服務水平最大化,即最小化函數:
本文的目的是要同時集成上述幾個目標,使得:保證供應鏈上所有參與企業的庫存控制成本最低;提高整個供應鏈上的顧客服務水平,安全庫存水平。設fj和fj分別為目標f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j=1,2,3),對上述三個目標進行處理得到目標函數為:
由決策者給出各個目標的權重因子wj,可行解xi=(Qi,ki)的多目標函數轉化為單目標函數:
則只求單目標函數(5)的最優解Qi和ki,即為供應鏈庫存多目標優化問題(1)—(3)的最佳調和解。不確定性環境
在大量的多目標決策問題中,要求決策的目標之間往往是相互沖突的。因此,綜合考慮多目標決策的所有目標后,得到一些非劣解,而把具體的最佳調和解的選取工作留給決策者,這對決策者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是具有很強專業性的工作。如果根據決策者的不同偏好,確定決策中各目標權重的大小,直接求出一個滿足決策者需要的調和解,對于決策者來說,不但容易解決且更具實效。決策者的目標偏好是模糊的,采用模糊語言對上述三個目標進行評價,有關模糊語言與模糊數的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在此采用三角模糊數Mi=(li,mi,ui),li≤mi≤ui∈R,i=1,2,3,且模糊數Mi在x處的隸屬度函數為:
設每個公司有ki=(1,2,3)個決策者或專家做決策,則整個供應鏈共有 個決策者,每個決策者或專家根據自己公司的狀況和對各個目標的偏好給出模糊評價值Mij(lij,mij,uij)(i=1,2,3,j=1,…,p),從而構成評價矩陣M:
對評價矩陣按行進行平均,即可得所有專家對各個目標的模糊平均權值Mi=(li,mi,ui)。
計算權重因子 。一般地,在選擇中決策者有三種類型:公平偏好、冒險型偏好和保守型偏好。下文給出當決策者的偏好特征為冒險型偏好時,設模糊最大最小集的隸屬度函數fM(x)和fL(x)分別為:
其中xmin=inf S,xmax=sup S,S=Yi=1Si,Si={x|fMi(x)>0}。進而得到右效用函數和左效用函數分別為:
則整體效用函數為:
最后對UT(i)進行規格化處理即可得到各個目標在整個優化問題中的權重值
在現實中,買賣雙方在出售/購買一種特定的產品時,對產品市場價格的偏好有所不同。產品價格具有明顯的可談判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在此模型中假設產品市場價格pi是一模糊量。設模糊集sp和bp,分別來衡量銷售者和購買者對價格的偏好。由經驗得知,用線性隸屬函數可以提供與用更復雜非線性隸屬函數相同的結果,所以在此采用有常數倍的遞增/遞減的隸屬滿意度及線性隸屬函數來描述買賣雙方對產品價格的偏好程度,如下:
其中,(a,b)和(c,d)分別是銷售方和購買方對價格期望的上下限值。在多目標優化過程中,為了充分體現決策者的主觀性和最終結果的合理性,由買賣雙方給出彼此的接受價格范圍(a,b)和(c,d)的值,供應鏈調和商議得出產品的最終交易價格
算例
下面給出上述供應鏈庫存的模糊多目標優化模型的一個例子。設年顧客預期需求為D=20xx件。所有成本參數以及其它參數值由表2給出。假設每個企業有兩名決策者或專家,則供應鏈中共有k=6名決策者。企業雙方的業務代表分別給出產品價格的接受范圍,然后雙方的決策者進行談判協調,第一次達成產品的交易價格。決策者再根據此價格以及企業自身情況和自己的專業知識,分別對3個目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評價,給出其模糊評價權重wj,j=1,2,3。所給數據如表3和表4所示。得到產品的價格和各目標的權重值后,由式(4)和式(5)求得每個企業的Qi、ki的值,如表5所示。將輸出結果顯示給各企業的決策者,如果決策者滿意則停止程序,如果不滿意就繼續上述過程,直到決策者滿意為止。
從表3和表4可以看出,供應鏈上各個企業的決策者可以根據各自企業的決策給出合理的價格以及對三個目標的偏好評價值,但又不會各自為政,得到供應鏈上的調和價格和三個目標的偏好權重值。將表5計算出的數據代入上述三個目標函數值中,供整個供應鏈及各企業決策者對比。這樣,由上述程序,決策者就可以多次進行決策商討,直到供應鏈上以及各個節點企業都滿意為止,為供應鏈和各企業提供一個較優的決策方案,從而使企業和供應鏈在庫存管理方面獲得雙贏。
結論
本文從庫存成本、安全庫存水平和顧客服務水平三個目標,建立了供應鏈庫存的不確定多目標決策優化模型,考慮了顧客需求和訂貨提前期的不確定性,變量分別服從正態分布。同時充分考慮了目標權重因子和產品價格的不確定性,這為供應鏈上及其各個企業的決策者提供了從整體利益和各自利益都權衡的條件下進行決策分析,在保證滿意的顧客服務水平的情況下建立合適的安全庫存,盡可能地降低庫存成本。這樣建立的模型可以使供應鏈上每個企業得到較滿意的訂貨數量和安全庫存,使得整條供應鏈和單個企業均實現了優化,因此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柳鍵,馬士華。供應鏈庫存協調與優化模型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xx,7(4)
[2] 。戢守峰,李佳,李峰,黃小原。周期性需求下多級庫存缺貨控制模型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28(6)
[3] 。張懷勝,閔曉清,模糊需求預測下的四級供應鏈庫存協調策略[J]。物流技術,20xx,32(10)
[4] 。倪志偉,朱旭輝,伍章俊,隨機需求下多周期供應鏈庫存配送聯合優化模型[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38(1)
供應鏈管理論文14
目前,企業界嘗試了很多新的理論,包括供應鏈管理模式、價值鏈管理模式、現代物流管理模式等,這都為企業進一步適應多變市場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范例。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模式供應鏈的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在企業的經營中早就開始實施,但是在定義上并未很好的統一。無論是哪種定義,這種供應鏈歸根結底就是一種網絡。這種網絡中有點有線,每個節點都是上游和下游的聯系,每個貿易參與者都是下游的供應者,也是上游的客戶,可向上游節點通過某些渠道來選擇產品或者服務,又可通過某些渠道向下游供給產品或服務,每個節點都有利益關切點,強調的是一種用線串聯起來的集合體,是一種整合的思想體系,是一種打包的管理理念,是將供應和服務兩者通過線串聯起來,將各個部分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達到整合的目的。
一、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特點
供應鏈的管理與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相比,供應鏈更強調鏈的作用,供應鏈的打包集成性和整合后的各個單元的協調性。各個節點要根據各個渠道,包括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流通渠道對信息和其他交流信息進行信息資源共享和協調,對供給和服務反饋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1.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供應鏈上的管理是一種集成化的模式,是將各個獨立的業務流程重新整合的過程,打破了各個部門組織之間的信息局限,優化組織結構。管理的理念也發生革新,這是由于核心節點組織和企業在供應鏈上采用信息互相分享的策略,集成了整個鏈條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也在擴散和移植的過程中綜合運用,使得企業的計劃和規劃得以在鏈條綜合下實施。最后,聯通這些手段的媒介和渠道就是整合了所有企業的信息,這就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的優勢。貫穿于供應鏈全過程的就是以流程為載體,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貫穿到整個配置過程,有機結合,交流順暢,達到供求平衡的目的。2.強調全過程的戰略管理鏈條上的各個企業是一個整體,是一個交織的網絡,宏觀上講是一個緊密聯系的更大的組織。因此這個組織是否是一個有機整體會對整體發展產生根本的影響。如果鏈條出現某個節點的信息局限,沒有形成網絡傳輸,就會造成整體性的錯誤發展,所以必須在整個過程中建立高度統一的安排,整體協調信息和資源配置,達到鏈條管理的新發展。3.全新的庫存觀如果整個鏈條企業達到了優勢互補和信息流暢,相關節點企業或組織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各個節點的庫存肯定會大幅度下降,庫存形成了新的平衡,這就是供應鏈管理的平衡。4.注重核心競爭力實體經濟或鏈條上的節點組織如果具備了核心競爭力,就能夠在鏈條上與其他節點企業或者組織形成網絡,構成合力,抱團發展。核心競爭力是優勢互補的體現,是合理分工的又一次整合。
二、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物流管理
1.現代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的關系
現代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的管理是息息相關的。在供應鏈中貫穿著整個物流流通,物流流通將鏈條上的各個企業串聯在一起,是企業之間相互交流合作的樞紐。從歷史角度看,供應鏈管理的出現是晚于物流管理產生的,物流管理顯示出來的一體的趨勢。在橫向上,同一行業中鏈條上的企業在物流上合作共贏,整體發展能夠獲得產業規模經濟的發展和增強物流的效率。在縱向上,某個企業應將自己的上下游產業的服務都納入企業的整體發展中,并作為物流管理的核心功能。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下,生產環節和物流形成多紐帶、多互通的協同作用,可實現在橫向縱向上一體化。從某個角度看,供應鏈管理是物流管理一體化的延伸,但是供應鏈涉及的面更加寬,因為它包含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這種供應鏈可將各種鏈條通過協調組合成有機整體,有機整體包含了各種供求關系,如產品的供求、服務的供求、資金的供求或信息的供求,這樣整體面對市場增強了抵御風險的能力。供應鏈管理不僅僅是物流,還包括原料供應商之間的.合作,生產商的產品供需評測,產品設計與優化,銷售商的產品銷售平臺建立,銷售咨詢的共享,企業間的資金流的管理,生產過程的控制調整,用戶群體的管理咨詢,與其他供應鏈的信息交叉融合等。供應鏈的管理主要是集中于各個企業之間的融合與發展,有效建立統一的協作關系共同應對風險,承擔風險。而物流管理僅僅側重于物品的流通,包括原材料的選擇與供需保障,產品的設計制造和銷售,二手物品的回報等所有與物品發生的關聯。這就是物流活動的高度統一,從而保障較快的協調物品的流通,增加物流運作效率。而在供應鏈上則包括企業的高度優化、業務的高度集成、從原材料到銷售的整體快速協調機制,從而使得客戶和供應鏈下游的協同發展,效率最高。總之,供應鏈管理內容更為寬泛復雜、范圍更為廣、層次更為深刻。
2.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物流管理的特點
(1)由于信息流進入了網絡化,物流管理信息增大和加快了很多,通過各個企業之間的信息互通共享,供應鏈上的各個節點組織和企業都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市場信息和整個供應鏈的供需運行情況,每個節點上的物流變化信息都能夠很容易查到,不會造成信息滯后和轉述失真的情況。(2)在供應鏈健全的情況下,庫存相關節點企業或者組織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各個節點的庫存肯定會大幅度下降,庫存形成了新的平衡,庫存減小就會減小企業風險,保證安全儲量,有助于各個節點組織和企業進行集成化的管理。(3)物流管理在網絡健全以后,各個節點的反應速度明顯增加,各個企業通過網路獲得有效信息之后,很積極做出相關措施,加速物流業務的流通,長期以往,成員企業就能夠對這種產品需求加速反應,減小誤判,保證安全交易。(4)供應鏈能夠保證安全協同運作,這需要物流管理和物流運營都必須能夠對接緊密,不能在各個環節上出現懈怠,比如下游需要產品,在信息流上體現很急切,但是在運輸上或者原材料供應上出現了問題,這都是節點內部問題,需要在內部就化解,保證整個物流體系能夠順利運轉下去,否則無從談起合作協作。(5)在供應鏈完備的情況下,企業可以對于下游的用戶體驗,用戶需求等一系列用戶的反饋及時追溯到生產環節,在生產和設計上下苦工,及時滿足用戶體驗中提出的建設性意見,把企業生產建立在互聯互通的商品交易上來,物流運營效率高,會對用戶需求滿足的更加快,更加務實。
3.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物流管理的措施
(1)現代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的普及和利用。供應鏈中各種流的運行主要依靠網絡,如果沒有網絡就無從談起鏈的組成。供應鏈下需要大量的信息互通、數據互通、信息更新、數據更新。只有利用新型技術,才能夠更好的提高效率,更好的為客戶體驗服務,及時滿足用戶體驗中提出的建設性意見,把企業生產建立在互聯互通的商品交易上,加強企業運行情況的匯總和客戶需求的匯總,提高物流運營效率。(2)供應鏈上的網絡就是渠道,渠道必須建立二級節點,加大物流運輸的運載能力,這樣物流才會更加便捷。在重點需求地區加大倉庫的建設力度,加大配送站的配送能力,在產品途徑萬水千山之后,盡快到達客戶的手里,這就是高效的商務性。(3)如果企業沒有能力建設物流體系,就需要重新增加二級節點,這些二級節點就是第三方物流。利用第三方物流專業的理念和實力,加速企業的供應鏈架構的建設,把核心業務建設好,提高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功玉,陽明明.論中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6):76-82.
[2]朱昌磊.考慮風險的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xx.
[3]馬根萍.制造企業物流管理模式選擇有關問題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xx.
[4]張明麗,李方,秦笑梅.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市場,20xx(23):39-41.
[5]宋迎春.企業時基物流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xx.
供應鏈管理論文15
摘要:隨著汽車行業國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汽車供應鏈物流的好壞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完美的供應鏈物流管理系統可以有效的協調生產和運輸之間的關系,協調和分配資源的利用,加強企業整體的運作,降低企業供應的生產成本。所以,本文針對一汽-大眾公司的現狀和問題進行探討,并且對提高供應鏈物流管理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希望也能為我國的其他汽車制造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一汽-大眾;供應鏈物流;問題;對策
供應鏈物流的有效管理是在要求公司員工之間彼此協調合作,共同努力的基礎上完成的。在供應鏈物流管理過程中,企業之間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的不同是制約企業和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精準高效的生產模式要求企業要舍棄不必要的程序,使生產系統的運作模式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而在物流系統中精準高效的思想就是要盡量減少浪費,消除不能獲得增值的工作流程,從而提高物流供應鏈系統的工作效率,獲得高效的物流運作模式。
一、一汽-大眾供應鏈物流管理現狀
1.一汽-大眾簡介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于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吉林長春,20xx年12月,二廠正式進行轎車的生產。目前,我國共有四個一汽-大眾的工廠,其中長春有一廠和二廠,三廠和四廠分別在四川成都和廣東佛山。截止到目前為止,公司員工已經達到近三萬人,上游的供應商多達四百多家,下游的經銷商也有六百多家,可以說規模非常巨大。近幾年,一汽-大眾公司打破了國內多項汽車史上的記錄,汽車銷量遙遙領先,以其先進的技術和聲譽享譽國內外,成為我國著名的汽車品牌之一。
2.庫存管理現狀
制造業企業為了保證生產進度以及銷售額,建立倉庫存儲是很必要的,這可以有效保證物資和生產原料的及時供應,協助企業有效的進行產品生產和組裝。而庫存的多少會對企業生產成本和利潤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汽車產業,對庫存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就是對資金的合理分配和管理控制。而合適庫存的是要通過保證性物資存儲的多少來衡量的,這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辦法。要對上一季度或者生產周期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作為下一生產周期的的參考標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調整,找到一個最適合的庫存數量,這也是一汽-大眾公司一直所踐行的標準,影響著采購部門的工作。但是,事實上保障性物資的多少很難掌控,太多會積壓資金,降低資金流通速度,太少又會無法保證生產數量,影響生產進度,對銷售造成影響。因此采購部門的職責就是制定合適的庫存計劃,使它既能滿足生產的需要,也不會阻礙過多資金的流通,使它始終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內。
3.物流配送現狀
首先,為了滿足汽車公司物流和生產的需要,一般上下游的供應鏈都會選擇在吉林長春設置存儲中心,因為這里地理位置相對較近,方便運輸和節省物流費用,也對一汽-大眾公司制定物流措施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上下游各個企業之間彼此協調合作共同發展。其次,公司為了減少整個汽車生產、裝配、和銷售過程中的物流費用,很早就開始了第三方物流服務,將很多業務外包給了其他物流公司。由于公司的管理部門建立了健全的物資庫存網絡信息中心,才使得JIT供貨制度完美的實施和發展。最后,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積極的使用和改進JIT配送機制,主要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庫存,降低生產成本,避免產生資源浪費,保證資金最大限度的流通,盡可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4.物流信息網絡現狀
一汽-大眾公司內部建立完善的網絡管理系統,及時更新內部數據資料是非常有用的,因為這種物流信息網絡的設立可以使企業隨時查看生產進度,了解生產計劃的完成程度,庫存數據以及未完成的工作量,也可以根據龐大的數據和銷售反饋情況進行分析,預測消費者未來的'消費需求,通過不同供應鏈系統的數據整合,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由于一汽-大眾公司生產的汽車種類繁多,根據目標群眾的不同,涉及到不同車型、不同配置以及不同價格的汽車。因此對汽車的零部件需求數量巨大且種類繁多,這時一個完善的信息管理控制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它能很好的避免生產受到成本增加、庫存剩余過多以及效率減弱等因素的影響。一汽-大眾公司自從引入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后,很快就將它設成為公司的核心系統,使企業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決策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樣的,也使汽車訂單處理效率更加高效快捷,很好的控制了零部件的生產和儲存數量,使企業決策更正確,生產計劃更科學,生產質量穩定提高,企業利潤穩步增加,公司效益成果顯著。這種系統也能幫助決策者隨時了解市場動態,及時應對市場上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和需求,增加企業知名度,提高競爭軟實力,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喜愛,最終成功占領市場。
二、一汽-大眾供應鏈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
1.庫存部門零部件存在短缺或盈余現象
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由于個人喜好的不同而產生的不同需求,一汽-大眾公司會有專門負責采購的的部門進行汽車零部件的采買,在采購之前會有相應的工作人員經過市場調查之后制定出詳細的購買計劃,再經過價格比對等選擇合適的購買商。若由于其他一些不可控制或不可預測的因素的影響,使某種車型的需求突然增加,在這之前公司又沒有較多的庫存,就要進行突發性采購。若一些零部件長期在生產線旁不進行使用或投入生產,也會造成暫時性的庫存積壓。由于市場需求的不平穩,部分車型會出現不定期的剩余或短缺,從而迫使生產商改變原定的生產計劃,造成零部件的剩余或短缺,使庫存暫時無法維持平衡。這種現象產生有時是不可控制的,不能完全歸咎于采購部門,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傳遞具有時滯性造成的,所以還要完善和加強市場信息調查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完善生產計劃。另外,公司生產部門的監管不到位,也會造成這種現象的發生,因此還需要監管人員能夠及時進行監督和信息確認,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2.物流配送管理不善
物流配送管理不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同一地區的供應商之間并沒有實現集成化運輸,一般都是采用單次配送,每次的配送的數量較小,頻率較高,造成物流運輸成本的增加,在存有大量庫存的同時又使得配送費用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這些費用最終都會算在汽車的采購成本中。第二,由于系統錄入信息不及時,導致有些零部件已經運送甚至投入使用了,還沒有相關的信息顯示。第三,也會經常出現供應商的物流車輛短時間內同時到達倉庫門口進行裝卸貨物造成交通擁堵,人手不夠,或者長時間沒有配送車輛,人員閑置的情況,配送時間不平衡,無法準確對接。第四,對于補貨問題,缺乏制定較好的補貨計劃,不能及時應對突發需求,配送車輛缺乏監督。
3.物流信息傳遞系統低效率
首先,一汽-大眾公司的物流信息系統考慮不夠周全,只考慮了影響公司內部的供應鏈物流情況的因素,卻未能將一些影響公司物流配送或者競爭力的重要的外部因素放入考慮范圍內。而這些因素恰恰又是比較重要的因素,會嚴重影響公司物流的發展。公司將采購、生產、配送、銷售等基本工作太過于獨立化,沒有考慮彼此之間的有效銜接關系,沒有形成完善的供應系統。其次,公司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使信息的收集發生阻礙,不夠全面和完整。同時企業和各個供應商之間不能很好的相互協調和溝通,都只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或目標而不去積極的配合其他部門,影響工作效率。再次,物流系統不夠完善,相關技術仍有待改進和提高。企業內部無法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統,不能對有效信息進行及時處理,無法使先進的物流管理系統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從而影響企業決策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最后,目前我國大部分商品和汽車零部件信息的收集都是通過掃描條形碼完成的,這需要工作人員手動進行零部件的掃描和信息錄入,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勞動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同時,失誤率也大大增加了,若出現條形碼破損或丟失造成數據無法掃描,就會使數據丟失,破壞了信息的完整性。
三、一汽-大眾供應鏈物流管理問題的對策
1.優化庫存管理方法
為了能夠幫助一汽大眾公司優化庫存管理,本文認為一汽大眾應該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方面,可以采用供應商管理庫存。一汽-大眾公司根據自己制定的生產計劃,提供一個嚴密的庫存計劃,可以讓供應商進行庫存管理,讓上級的供應商直接對接下一級的供應商,讓他們根據生產計劃自行決定供應的數量,通過這種分權的方式,不僅省去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省去不必要的麻煩,也能將職責留給供應商。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聯合庫存控制。由于庫存管理是要在信息充分對稱和各部門之間充分配合的情況下才能實現,所以,針對整體庫存問題,公司可以實行彼此合作,共擔風險,共承利潤的聯合庫存政策。也就是要整個供應鏈條的上下游之間都密切合作,針對庫存問題共同進行商討和協商,充分發揮各個部分的優勢,考慮每個環節的企業發展和利益,制定一個公平的,有效的庫存策略。有效避免了之前由于缺乏整體性而出現考慮不周的缺陷。
2.建立集成化運輸流程
目前,一汽-大眾公司主要存在的物流方面的問題就是貨物配送過于分散,系統信息不健全,裝卸貨時間不能有效對接,運輸成本較高以及運輸車輛缺乏監管等。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可以篩選出合適的運輸公司,合適的公司就是要負責任,服務質量較高,事故率和失誤率較低等優點,能夠制定合理的配送路線,及時有效的將所需商品運到目的地,并將貨物完好的卸下來,保證商品的完整性,不會出現丟失、破損的現象。這種集中配送的方式也能減低運送成本,也給企業減輕工作負擔。其次,由于運輸的高效性,還可以使企業減少庫存計劃,節約儲存成本。
3.提升信息管理技術
一方面,要盡快完善和健全公司內部的信息管理系統。在技術方面,公司可以培養優秀的技術人才,投資建立研發機構,通過實習培訓、留學深造等途徑,增加員工技能,為公司服務。也可以通過高薪挖掘高技術性人才或者購買國內外一些先進的系統為公司服務。另一方面,在保證信息系統完善高效的運作環境下,有計劃的增加信息收集覆蓋面積,拓寬業務范圍,例如二手車市場。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和消費者觀念的轉變,及時更改企業目標,推進企業向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四、結論
汽車制造業的物流需求正隨著汽車及其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而迅速變大,我國汽車制造業也正在越來越深入地伴隨著汽車物流業迅猛發展。健全的供應鏈物流系統是要在企業各部門之間彼此合作,互相幫助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的。本文通過對一汽-大眾公司供應鏈物流的發展現狀和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并且根據其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對一汽-大眾公司的發展能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耿進.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物流模式及策略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xx.
[2]陳靜.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汽車供應鏈物流管理系統研究[D].長安大學,20xx.
[3]郭佳.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供應鏈物流管理精益化研究[D].吉林大學,20xx.
[4]寧磊.汽車企業供應鏈物流能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xx.
【供應鏈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供應鏈管理的論文08-12
供應鏈管理論文01-28
供應鏈管理論文09-27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在“思想”論文04-28
做好供應鏈管理探析論文04-30
采購管理在供應鏈體系的運用論文05-05
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的流程分析論文05-04
供應鏈管理中的文化風險研究論文05-04
供應鏈中采購管理的作用與影響論文05-05
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的探討論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