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15篇【熱】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1
摘要:隨著中國的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酒店業對人才的英語要求日益增高。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僅滿足于日常交流,更需要掌握專業的行業用語。本文主要以筆者所在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ESP酒店英語教學實踐為例,從課程設置、考核、以及如何保持教師專業性等方面入手提出ESP在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實踐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專業用途英語;酒店管理;英語教學
在國際合作與交流中,英語的使用越來越趨于專業化。因此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即專門用途英語,逐漸走入大家的視野。專門用途英語主要針對某一專業或職業,學習起來更加精確,高效,針對性更強。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酒店管理專業本科獨立學院。畢業生多數進入五星級酒店或旅游服務相關行業就業。本文以我校酒店英語教學為例提出酒店管理專業ESP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什么是ESP?
關于ESP的定義,HutchinsonT.(1987)提出ESP是一種語言教學方法,所有的內容和方法都要基于學習者的學習初衷。那么究竟如何判斷目前進行的英語教學是否為ESP呢?Strevens(1988)認為ESP應當滿足以下特征:1.課程設置必須滿足學習者的特別要求;2.內容上與某些特定的學科和職業有關;3.詞匯句法和語篇重點放在與特定專業或職業相關的語言運用上;4.與EGP有顯著的區別。
二、ESP教學逐漸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新趨勢
著名英語教育家劉潤清(1996)教授早在1996年便提出“以后的英語教學是越來越多地與某一個方面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或者說與另一個學科的知識相結合。”近年來,隨處可見的旅游英語,金融英語,財務英語書籍更是成為各大書店的暢銷書,各行業的從業者在提高英語的時候,不再是拿起《新概念》等綜合用途英語,而更多選擇定位準確,實用性強的行業專業用途英語。在談到高校英語教育與專業掛鉤的重要性時,秦秀白(20xx)也指出“把普通英語教學任務全部下放到中學階段去完成,以便學生進入高校時便可專注于專業英語的學習。”
三、設立明確的目標是ESP酒店英語教學的關鍵。
ESP英語教學要求以特定目標為導向并且建立在需求分析之上。需求分析包括目標需求和學習需求。目標需求是指完成相關課程后會從事何種工作。學習需求是指學習該課程中應掌握的知識技能(秦秀白,20xx:80-83)。筆者所在學院秉承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所有教學內容均指向酒店及旅游管理方向未來就業需求,強調實用性。英語教學經過逐年的改革創新,摒棄其他院校開設的一般用途大學英語課程,將矛頭直指酒店英文溝通。開設課程包括一年級的《酒店情景英語》,《酒店英語視聽說》,二年級的《酒店專業英語閱讀》,《商務寫作》和三年級《商務英語》等。在低年級階段從最基本的服務用語入手,每一個單元涉及一個酒店的部門,學習基本的詞匯,常用句型,以及服務流程。高年級在課程內容上擴大了范圍,走出酒店,走向更廣闊的旅游服務業,學習商務溝通,拓寬學生的視野,強化能力。總體來看課程設置目標明確,逐漸擴大專業范圍,充分滿足學生的從業需求。由于所學內容緊貼業界需求,隨學隨練,一到就業崗位免于培訓就能直接上崗,在行業內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四、ESP酒店英語考核注重真實性、以學生為中心
ESP課程內容要遵守真實性原則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秦秀白,20xx:80-83)。該課程的內容,案例,情景設計應該是真實的。ESP教學要與時俱進,落后的學習內容無法滿足學生應用時的需求。ESP的核心是語言的運用,學生是語言運用的主體,因此教學的中心一定要放在學生上,而不是教師。以上原則不僅適用于教學,更適用于考核。筆者所教授的《酒店情景英語》是面向一年級的基礎課程,考核以小組為單位,包括小組展示,情景視頻作業,酒店實地情景模擬等方式。所有情景力求真實,語言專業,服務環節符合標準要求。另外一門《酒店英語視聽說》課程采用的是TEP(TestforEnglishProficiency)考試。TEP考試試題內容靈活,便于實現校本化,例如我校的TEP測試素材全部取自酒店與旅游服務行業真實素材。
五、始終保持英語教學與專業緊密結合
ESP作為特殊用途英語,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專業性的原則。如何讓授課教師能夠語言、專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成為目前ESP教學中值得關注的問題。大部分的ESP教師都是英語專業出身,語言上能力很強,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所有的英語教師均是英語專業出身,并無酒店背景。最初只能通過書本來自學酒店相關知識。后來學校采用實習制,分批派遣教師赴酒店見習,為期半年,在酒店內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學習考察,并搜集資料,為今后的教學服務。從后期的教學效果來看,參加過實習的教師,無論從自信心上,還是專業知識上都有很大提高,教授課程更鮮活更生動,案例教學信手捏來,深受學生喜愛。與此同時,學校積極促進酒店專業教師與英語教師的配合,組織大家在一起編寫校本教材,互相學習,效果顯著。酒店專業教師提高了英文水平,英語教師豐富了專業知識和技能。
結語
本文首先明確了ESP的定義,ESP需要滿足的四個特征。接著分析了ESP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新趨勢以及設立明確目標對于ESP教學的重要性。再次,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介紹了ESP酒店英語課程的考核關鍵在于真實性并以學生為中心。最后討論了如何保持ESP教師的專業性和與行業的聯系。隨著行業分工的不斷細化,ESP會引起更廣泛的關注,ESP教學也會更加成熟,最終為現代化的發展培養更符合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常叔杰等.“關于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中山大學學報,20xx年第7期.
[2]陳莉萍.專門用途英語研究[M],復旦大學出版社,20xx年.
[3]劉潤清.21世紀的英語教學——記英國的一項調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2):1-8.
[4]秦秀白.ESP的性質、范疇和教學原則[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4):79-83.
[5]王穎,周平.普通用途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異同之比較[J].山東外語教學,20xx(5):40-42,59.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2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注重工作過程的整體性,遵循職業成長規律,有利于學生工作過程性知識的學習和職業素養的培養。
一、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建設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它打破了學科體系的束縛,從實際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出發,以完成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選取教學內容,以實際工作過程安排序化教學體系,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的個性能力發展聯系起來,是一種全新的職業教育課程模式。這種課程模式顯著特征是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緊密相連,融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為學生提供了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適應高職學生思維特征。
目前全國職業院校課程的開發設計全面展開,但課程開發往往停留在研究層面,真正走進課堂的很少。本研究吸收和借鑒了行動導向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成果,從崗位需求、能力培養、學生未來五年之內的可持續發展和樹立終身教育觀念等方面充分考慮到學生全面發展與職業發展的需要,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課程體系。通過行動導向教學,在訓練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學生對自身發展的要求以及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任務有機結合起來,以確保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方案
1.專業培養目標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是以培養酒店行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通過調查研究,我校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適應地方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以酒店服務與管理所涵蓋的基本知識為基礎,以調酒和制作咖啡為特色、以酒店服務與管理能力培養為重點,以酒店管理職業素質為核心,面向酒店及相關行業,具有較強酒店業務操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2.課程體系建設思路
課程體系的構建要注重工學交替,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生產與實習相結合。課程設置依托行業工作崗位所需知識和能力來確定,課程內容根據實際工作過程和任務進行整合與序化。全面促進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素質的合理化培養,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推動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同步快速發展。
3.職業崗位核心能力分析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專業酒吧和咖啡廳、星級酒店、國際酒店集團管理公司、自主創業等方面就業。主要從事調酒、制作咖啡等飲品和星級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等部門服務與管理方面工作。
這些崗位要求學生具備人際交往的溝通、外語應用和計算機應用等一般通用知識;具備調酒與咖啡制作和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管理與服務及食品營養衛生等專業知識。
4.專業課程體系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取決于專業課程體系是否科學完善,取決于設置哪些課程,通過什么方式去完成。專業課程體系是高等職業教育提高質量、辦出特色的前提。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下,如何突出特色,把握核心專業課程,明確它們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顯得尤為重要。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導,基于工作過程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使核心課程對應核心技能,按照工作過程的需要來選擇知識,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理論與實踐,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通過課程體系的實施,使各課程銜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健康成長。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3
摘要:我國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一大支柱,發展尤為迅猛。作為世界旅游組織預測的2020年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以及第四大客源國,酒店業必將成為中國的“朝陽”產業,人才需求激增。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院校應審時度勢,拓展專業建設思路,深化教學模式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對酒店人才需求的變化。
關鍵詞:職業教育;酒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對教學模式及其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解與再認識
我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上是以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為首要任務,以迎合企業需要為總體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學生的職業教育培養方案,學生需要具備全面基礎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應用技術能力、高品德高素質等特點;主要以“應用”為主要內容和特色建立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課堂實踐和企業實踐在教學計劃中均占有較大比重。所謂教學模式,即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是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結構。是教師在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一座橋梁。教學模式可以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系和功能并且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喬伊斯和韋爾在《教學模式》一書中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不僅是教學思想的反映,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行為規范。”與本科教育不同,高職教育的特點是其加入了職業技能培訓,其中以應用操作技能為培訓重點,技術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根據這些特征,高職教學模式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為形成并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并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構建的教學結構框架和教學活動程序。高職教學模式的要素包括,理論基礎、職業能力目標以及教學實施方案三個部分,其中職業能力目標在高職教育實踐中越來越被重視。國內大部分高職院校正在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著力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與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同,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及校企協作教學法等教學模式的運用,理論與實際結合,師生互動、行動導向、校企結合、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促進了職業院校從根本上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二、國內外專家學者對酒店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闡述
(一)國外學者的探索與實踐
1.美國co-op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校企合作的帶薪實習模式,可以深化本專業的情境教學。使學生能夠將在學校學到的基礎知識運用到工作崗位中,以達到理論與實踐,知識與經驗相結合的目的。此種“訂單式”培養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使“專業對口+畢業+就業”順利銜接。
2.日本的“職業感”培養模式。其酒店管理專業院校的共同特點是,他們的布局都是按照酒店的環境標準來建造,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就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營造職業氛圍是學校的首要目的。學生的“職業意識”從入學第一天就開始培養。
3.歐洲的“洛桑人才培養”模式。就讀洛桑學院的學生,在畢業后可拿到瑞士、美國以及英國三個國家的證書,擁有豐富的國際酒店以及航空公司和各大奢侈品牌的就業資源。其店校合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期間熟悉整個酒店的各個部門的環境以及工作流程。其課程設置也會不斷更新,即便是一些專業傳統的課程,也會根據國際酒店行業的發展形勢不斷更新內容。
4.德國的雙元制。德國的雙元制主要核心是企業,基礎是學生的實踐活動,保障是當地的法律(行業協會)。其真實的實踐場景更加符合學生未來的就業環境,故而培養出的學生更加符合市場需求以及崗位需要。并且,與國內不同的是,當地的行業協會有著相當大的法律權限,既可以為企業謀取利益又能夠有效支配企業的各項活動,所以才能作為雙元制這種教學模式有效保障。而國內酒店專業普遍應用的“校企合作”制度便是“雙元制”衍生而來,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雙元制。即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以及技能期間,有部分時間是在企業進行相關技能的培訓和工作實踐,另一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學習基礎的理論知識。這種制度是學校和企業協同共建的一種辦學制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更加注重能力的培養。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教育體系以及職業培養模式。國外酒店專業培養模式從職業意識培養到課程設置乃至訓練培訓,都很是值得我們在教學模式中借鑒和參考。
(二)我國學者對酒店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探索
1.我國學者對國內幾所院校酒店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方式,教學制度和課程設置進行分析之后發現,這些院校雖然在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努力尋求符合本國酒店業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但是在具體的實踐和理論建構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一些學者提出,教學模式應多考慮“受眾”的因素,進而做出改進和完善。這里的“受眾”,就是我們高職院校的學生。根據一些專家學者的調查顯示,選擇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普遍有如下特點:第一,他們沒有充分理解酒店專業的學習的內容以及酒店專業自身特有的科學性。第二,受傳統意識的影響,一些學生內心對酒店行業存有的一定的偏見,需要轉變觀念。第三,學生起點低,對技術與職級晉升缺乏耐心。而國外的職業教育和本科教育是并重的。沒有國內的“本科”和“專科”的檔次之分。相較于國內,國外酒店專業院校的“受眾”群體(也就是學生)更加能理性并清晰地認知自己選擇的專業,并且能夠有條理地在幾年的學習中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認可自己的工作,這也是差別之一。由此,專家從實踐角度提出,酒店行業應該參與到高職學院酒店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模式的'規劃制定工作。
2.酒店專業人才培養探索取得的成就。
(1)某省高職學院酒店專業與企業合作制定教學方案,高職三年中,第一年根據酒店和市場大環境等需求培養酒店定向專業人才,在校內由專業教師教授基礎課程以及各類酒店人才所需基本技能課程例如客房服務,調酒等。第二年由酒店作為教育主體,讓學生到五星級酒店進行為期十個月的“教學實習”活動,教師會定期進行跟崗指導。第三年回校學習深層管理學,并聘請酒店高層人員定期進行演講及培訓等。這樣一來,學生加強了實踐技能的同時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明顯提高;
(2)某省高職學院酒店專業采用日式的入校“職業感”培養方法,在學校建立了自己的酒店實訓基地并對外運營,學生參與管理。由于這種入校就開始的職業感的培養,這所院校的酒店專業排名很快就在全省名列前茅,聲望頗高,學生大賽也頻獲佳績。學生入校就對自身的就業有著準確的定位,在畢業后的就業也獲得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三、當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對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有待提高
酒店行業人才最重要的素質是要具備服務意識并且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面對不同的客人和不同的服務環境以及崗位也需要從業人員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制定不同的個性化服務方案。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案中體現這一方面的內容還有缺失。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酒店一線技術人員,但過分強調技術,造成了意識培養的缺失,忽視了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以及創新意識的開拓,單純注重一線應用是高職酒店專業教學模式的存在主要問題之一。據統計,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繼續從事本行業的不足三分之一,原因就在于在校期間對于職業意識培養的缺失造成了學生對服務行業根本性的誤解。
(二)課程設置方面創新性有待加強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都是對應酒店的各個部門,諸如《酒店前廳管理》、《客房金鑰匙》、《餐飲運營管理》、《宴會設計》等,從表面上看,校企結合的職業教育特色在課程設置上展現的淋漓盡致,但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這些課程局限了學生的知識面也限制了學生的職業視角和創新能力,忽視了學生的職業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校期間的養成。最終造成學生對于企業的目標期望值過高,從而限制了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甚至很多本專業的學生對服務行業有很大的誤解,缺乏行業的服務意識,覺得這個行業是個“伺候人”的工作,在這種情形下,學生怎么能對深層次探究個性化服務理念產生興趣呢?創新服務意識又從何談起呢?
(三)重技能訓練,輕創業培訓
以酒店專業的教學實習為例,很多學院都是在教授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之后將學生送到各大酒店進行為期六個月至一年的實習活動,在企業崗位實踐中加強技能訓練。但是在這數月的實習階段中,學生一般都是聽從企業安排,按照企業需求在一個固定的崗位進行實習。這樣的實習方式會在某種程度上禁錮了孩子們的思維和探索能力,并不能達到讓學生在實習期間,全面了解整個酒店運營系統運營管理方式的目的。在校園內的課程安排也是按照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操作課程的大類設置的,唯獨缺少了創業的概念,使得學生對于創業的概念有所誤解,認為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進入星級酒店就應該是在管理層工作,而忽視了創業的本真是從基層做起,才能逐步了解企業整體的運營方式。從而完善自己成為一名創業型的酒店管理者。
四、加強和改進酒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與建議
(一)多舉措加強酒店專業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
洛桑人才培養模式告訴我們,為學生開拓眼界,尋找高價值的資源是培養“職業自豪感”的重要方式。這樣既能使學生對本專業的課程和自身未來的職業生涯更有信心,也可以達成學校企業雙贏的局面。酒店業流動性很大的原因是學生的職業意識和服務意識不到位,認為服務業是“丟人”的行業,是“青春飯”,沒有什么太大的發展空間。“職業自豪感”的缺失造成了本行業人才的流失。例如帶領學生參觀不同的高星級酒店,了解其運營基本流程。打造多功能酒店專業實訓基地,盡可能做到“店校合一”,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熟悉自己未來的職業定位,了解工作流程,培養一定的“職業自豪感”。盡可能多提供本行業內的尖端信息和高端的就業資源,使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充滿信心以及職業憧憬。
(二)根據我國酒店專業發展需要,調整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方面,許多高職院校依舊秉承基礎課、專業課、實操課這樣的傳統模式在教授。在復合型人才激增的當下,尤其是酒店專業,我們要改變傳統觀念,適當引入國際理念和課程,讓中國的酒店專業與國際接軌。例如開展一些國際化課程。如美國飯店協會認可并頒發證書的《黃金服務認證》課程。不僅可以培訓本校教師成為該專業國際化培訓教師,也可以讓學過該課程的學生得到美國飯店協會的證書以及專有胸牌,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也可以作為一種被認可的資歷。一些高職院校已經將與國外大學酒店專業接軌的課程歸入本校教學的人才培養計劃中,當學生在國內修完所有高職學分,并獲得國外院校認可,可以繼續出國深造。
(三)不斷改進和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教學實習切忌“一腳踢”。在教學實踐環節,將學生完全交托給酒店的方式不可取。在國內的酒店也很難做到讓學生進行“輪崗”實習,因為畢竟熟悉崗位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頻繁的換崗也會給酒店造成困擾。如果將實習時間大段的“分段”,是否能夠彌補這個缺陷呢?例如,將半年到一年的實習時間分季度進行,學生可以自主申請想要更換的實習崗位,部門可以按照學生上一階段實習表現給與考量與調整。這樣一來,既增強了學生的實習動力,又避免給酒店帶來大量的麻煩。其次,定時舉行本專業的技能大賽,參加省市,國家級的大賽以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也是同樣重要的。專業技能是學生在工作崗位上首先展示的內容,也是酒店最重視的條件之一。所以定時加強專業技能的培訓也應納入人才培養模式內容之中。
參考文獻:
[1]蔡建平.瑞士酒店管理人才培養的模式及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5,(19).
[2]陶蓓.日本職業技術教育的現狀及趨勢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6,(06).
[3]黃毅,孫璐.美國CO-OP人才培養模式結合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策略與創新[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10).
[4]徐燕.論供需錯位視角下酒店管理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04).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4
一、優化高職酒店服務禮儀教學的幾點措施
(一)全面激發高職生群體的學習熱情
一是教師要用積極態度來影響學習者。當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往往十分關注英語和計算機等課程學習,考證、考級占據了其大量時間。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大部分學生并不關注酒店服務禮儀課程,以至于覺得這門課完全可以在考前花點時間背一下知識點即可通過。一旦教師也不夠重視的話,學生們很有可能學下來一無所獲。為此,酒店服務禮儀課程教師應當積極調整自身心態,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用自身行動來影響與帶動高職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少數組織紀律性不強的高職生,教師應當尊重他們,并且真誠地給予其以關心幫助。只要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就能發掘出其巨大的潛力,并且深化學生們對于酒店服務禮儀知識之理解。二是教師用正面積極的形來象帶動學習者。
酒店服務禮儀課程教師自身的禮儀意識及其行為,將對學生們形成潛移默化之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們對自身嚴格要求,使用職業化要求來裝飾自己。其原因是一旦高職生們接觸到的酒店服務禮儀教師均為彬彬有禮的,那就自然會在無形中深深地感染學生們,并且強化其對于禮儀儀表作用之認識。同時,教師還應當在和學生進行溝通中關注到細節,嚴守禮儀規范,發揮示范性作用。假如教師能夠在課堂中用熱情洋溢的語氣來肯定學生們的成績,用贊賞性語言來激發學生們的熱情,就能對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很好的成效。
(二)切實改進酒店服務禮儀教學方法
高職酒店管理類專業學生們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強烈的個性化特征。為了吸引其注意力,提升其學習積極性,教師一定要對這們課程的教學方法加以切實改進。為此,筆者建設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教學方法來取代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法。
一是實施案例教學法。這一方法是依據本課程的教學目的,選擇比較典型的案例,組織高職生們進行研討,讓其去積極感悟、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該教學法以調動學習者的參與性為主要特點,注重于師生對案例開展共同探討,并且撰寫出案例分析報告。在實施案例教學之前,要明確教學目標,精選出教學所需案例。要緊緊圍繞著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狀況來挑選教學的案例。所以,教師不僅要認真搜集各類禮儀故事,而且還要親身參與到調研之中以獲取第一手材料,通過備課過程中的篩選、修改,讓案例變得更為集中和更加具有說服力。鑒于案例分析往往會耗費太多的時間,所以教師可事先將案例分發給學習者,要求其在課前就進行相應的準備。要通過自身對案例所作的分析推理來得到結論,其后再進行整合與綜合評判,并且提出個人的獨到見解。
二是實施情景訓練法。這一方法是應用仿真手段來培養與檢測學習者的實際能力,提升其對于酒店服務禮儀實際效果的關注度,更加深入地體會到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意義。比如,可聘請酒店高管人士,邀請其解讀本企業近年來在對客服務禮儀中的典型案例。其后,把酒店負責人所出題目告訴給學生們,由其對實際案例加以點評與情景仿真模擬操作。最后是由酒店負責人告知企業解決問題的實際狀況。運用這種教學方式,高職生們能夠學到處理酒店服務禮儀棘手問題的合理方法。
三是實施多媒體教學法。單一的粉筆加黑板授課法缺少形象性與生動性,易讓高職生們和實踐相互脫節,而引入多媒體這種現代教學手段,則能夠營造出十分逼真的課堂教學環境,從而更好地調動起酒店管理類專業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在本課程教學方法改革中,應當全面運用多媒體教學法以提升教學的直觀性與豐富性。比如,當講授到酒店服務禮儀課程教材中關于宴請、外事接待以及風俗禮儀等實踐性較強的內容時,可利用圖片或光盤等自身搜集到的一體化教學法,讓學習者們形成身臨其境之感,這樣一來就能很好地調動起高職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發掘其潛力,拓展其思路,進而為培養高職生們的創新與探索精神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建設校企合作的新型酒店服務禮儀實踐教學體系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類專業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和當地酒店實施校企聯合辦法,做到優勢互補,從而讓高職人才培養和酒店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產生良性的互動,進而實現校企之間的'雙贏。立足校企合作,能夠有效彌補高職酒店服務禮儀教育中大量存在的資金以及設備投入不足等問題,進而提升高職生們的實際操作技能。在實習期間,高職生們可進入到合作酒店的各崗位上實施服務操作,將學到的禮儀知識更好地運用到酒店服務實踐之中。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可選擇具有先進管理觀念的當地知名酒店企業作為旅游服務禮儀共建的合作伙伴,雙方共同探討修訂教學大綱,聘任酒店高管人員為客座指導教師,直接參與到教學之中,從而讓高職生們具備良好的職業能力。
二、結束語
總的來說,對于高職院校酒店服務禮儀教學實施深入探究之目的就是要引起高職院校酒店服務類專業師生們的高度重視。不管是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還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均應充分重點高職生的服務禮儀學習和其今后工作崗位的相互對接,不應紙上談兵,而是要實打實地投入其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出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切實提升高職院校酒店服務禮儀課程的實際教學成效。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5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深入觀察行業的發展動態和學生的就業走向,總結并分析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高職院校在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深度發展中應采取的策略、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深度校企合作;對策
一、研究背景
20xx年,教育部頒發了《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xx]16號),文件提出高職教育要從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出發,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全國各地各高職院校響應教育部提出的意見,紛紛進行教學改革,出現了“訂單班”、“2+1”、“實踐基地”等形式多樣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20xx年,教育部進一步頒發了《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xx]12號),意見提出,高等職業教育要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要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綜觀高等職業教育十多年的教育與改革成果,酒店管理專業的'高等職業教育在國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春風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酒店行業培養了一批與一批的專業人才。以廣州地區為例,廣州地區幾家具有代表性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積極探索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與香港唐宮飲食集團合作創辦了香港唐宮酒店管理學院;民辦高等職業學院南華工商學院酒店管理專業與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廣州燕玲大廈、東莞伯頓飲食有限公司等企業先后進行“訂單式”校企辦班等。
在酒店管理專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也仍然存在一些急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如專業學生畢業后留在本行業的比例與發展潛力問題。在酒店行業迅速發展的今天,培養適應酒店行業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而“深度校企合作”是培養酒店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
二、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分析
第一,各大酒店仍然存在人才流失的嚴重問題,員工的數量和質量都沒有保障
酒店行業人才流失一直是行業內老生常談的問題。從中國知網搜索,20xx年就有學者關注酒店人才流失問題,如葉紅(20xx),《對酒店業人才流失現象的思考》。至今,人才流失問題仍然是各大酒店頭疼的問題,從基層服務員到領班、主管,離職率高,行業內流動性大。有酒店人力資源部經理表示,酒店業務不斷發展,各崗位卻缺乏掌握相應技能的員工,基層服務員一直是處于缺人狀態,甚至是基層管理人員也經常空缺,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酒店一般會從平時表現好的基層服務員提升上來,但之后卻往往出現該基層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這一方面與酒店行業當前工作強度大、待遇低有很大的關系,另一方面也表明,校企合作在培養職業型人才仍然不能很好的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
第二,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結束后,流失現象仍然嚴重
目前廣州地區高職教育都是三年制的,大多實行2+1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即是前兩年在校學習,第三年到企業頂崗實習。大多數院校都采用校企合作,與企業簽訂協議,每年安排學生到該企業去頂崗實習的方式。許多專業學生表示,進校第一年還停留在對專業較為陌生的層面上;第二年比較清晰專業所學知識內容,但由于本身的基礎較弱,學習積極性較差等問題,對大多專業課程的學習仍停留在半知不解的層面上;第三年馬上安排到企業頂崗實習,容易感覺到學校學的東西還不懂得如何去運用到實踐中去,或者是學校所學內容與工作聯系性似乎不大等問題。由于專業基礎不扎實,再加上實習中工作強度較大、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方式不能正面的引導學生而常常導致學生對實習工作不理解、厭煩,頂崗實習后,就想盡快離開該企業,甚至再也不想從事本行業的情況比比皆是。以廣州嘉逸酒店管理集團為例,20xx年,該酒店集團共吸收專業實習生259人,實習結束后辭職人數為165人,比例高達64%。
另外,實習結束后繼續留在本單位的一部分學生是由于找不到自己的發展方向,選擇暫時留下,慢慢尋求向哪個方向發展。對酒店行業還較有興趣的同學,能留下來在行業中工作三年以上的也為數不多。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6
摘要:《食品營養與衛生》近幾年逐漸成為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必上的一門課程。但由于該學科發展起步較晚,教材不夠成熟與完善,學生相關理論基礎薄弱,教學上面臨很多問題。因此,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優化,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中職食品;營養;衛生;教學改革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和觀念經歷了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再到吃的健康的轉變。居民意識的轉變同樣對酒店、餐飲從業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從業者有更高和更深入的認識。因此《食品營養與衛生》這門課程在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本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理論不完善,教學方式單一等。因此,需要不斷優化《食品營養與衛生》的教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水平。
1存在問題
1.1教材內容的選擇
目前針對中職《食品營養與衛生》的教材版本較少,且大部分教學內容在選擇上大同小異,普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課程內容設置與現階段實際情況不匹配,內容陳舊。例如,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已更新至20xx版,而多數教材還停留在20xx版甚至更早的版本,與時代發展嚴重脫節。其次,中職學校重理論,但更重視技能的培養,雖然《食品營養與衛生》屬于專業理論課,但應在內容中涵蓋部分實踐操作技能,如酒店管理專業對于宴會配菜與菜單設計有較高的要求,而現階段只涉及到食品的營養價值等理論知識,而沒有實際的膳食搭配案例可供學習,知識實用性較低。
1.2教學方法與手段
《食品營養與衛生》應該成為一門既傳播食物營養方面的知識、又能解決日常膳食科學化的一門實用型課程。但目前大部分教師還是采取單一的傳統教學方式,整個過程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參與性較差,缺少發散性思維,技能培養更是開展艱難,最后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1.3考核體系
《食品營養與衛生》通常采用只針對理論知識的閉卷考試考核方法,考試成績也只代表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水平,難以衡量學生對于該門課程的實踐應用能力,更無法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這種考核體系已經難以滿足中職學校對于培養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2教學改革初探
2.1優化教學內容
中職學生理論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對于食物營養的相關知識了解較少,而《食品營養與衛生》的理論專業性較強,學生難以迅速掌握并加以運用,因此這對教師與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需要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選擇更加有趣、生動、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內容進行教學。在食品營養學方面,除將大量理論性知識簡化講授外,還可以補充非書本上的相關內容,內容盡量順應社會生活發展需要,以服務生活實際為原則,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例如在講授蛋白質互補作用這一概念時,可以舉多個飲食搭配實例驗證這一理論,如八寶粥、燉燴菜等。又如在講谷類食品過度加工后對營養素的不良影響時,可以舉例市場上常見面粉種類中營養素含量加以論證等。通過這種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迅速的增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活學活用的教學方法,也能迅速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食品衛生學方面,例如幾年前的“瘦肉精”事件、“地溝油”事件等都可以引用到課堂,并和學生一起討論這些食品安全事件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多講解成為社會熱點的食品衛生問題,可以使學生能夠有效的理解理論知識,特別是枯燥的衛生條例法規等知識,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2.2優化教學方法
針對《食品營養與衛生》課程特點,為更好的進行教學改革,初步嘗試運用專題式教學法與課題研究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結合,更好的使學生掌握學科知識。
2.2.1專題式教學法專題式教學法需要教師將流行的行業熱點和課本知識結合進行專題性講解。這種教學法能夠將相關知識集中體現,具有深刻性;二是針對一個主題進行擴展,信息量大,對學生感染力強;三是改變了填鴨式教學,促進了教學研究,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比如關注度較高的熱點專題有“能量過剩怎么辦?”“人體血糖是如何調節與代謝的?”“怎么吃更健康?”等,這些專題讓學生感到既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是無聊的知識堆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2.2課題研究教學法課題項目研究法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要求學生組成課題研究小組,擬定課題,并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課題研究。內容包括收集整理資料及撰寫論文等。比如,對特定人群的膳食營養調查、給自己的家庭設計一份一周的營養配餐等相關內容的課程研究,最終以提交論文并進行內容闡述作收尾。這對學生掌握及更好的'應用本門課程會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3完善考核制度
教學方式改變的同時,考核制度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更加全面的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可以使用學生上課基本情況與課題研究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考核。學生的出勤、課堂發言占總成績的20%,考察學生上課的基本情況;課題研究占總成績的30%,考察學生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50%,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題型中要涉及一部分開放型題目,也可考察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3教學成果
教學內容選擇上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方法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現更多教與學的互動;考核側重綜合素質。通過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考核方法等,學生會對本課程的學習有長足進步,最終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得到優化。
參考文獻:
[1]余秀菊.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食品營養與衛生》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科協論壇,20xx(2).
[2]范雪瑩,滕春喜.學習新課程優化課堂環境[J].教育科學,20xx(1).
[3]周永,韋娜.提高《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20xx(5).
[4]吳坤.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xx(5).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7
【論文關鍵詞】高職 酒店管理專業 英語教學 改良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到中國經商、旅游或求學的外國人越來越多,這給我國酒店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商機,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無疑是好消息。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存在英語教學方式的枯燥陳舊、教學內容單一等問題,只有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以及通過各種英語實地訓練與應用,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英語的實際交流與應用的能力。
一、引言
目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及實際應用的能力普遍偏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與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將重點放在注重語音語法等方面的教學,而忽視英語實際應用技能的培養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本研究試圖以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改良為切入點,探討提高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的技能,進而增強其在實際工作中與客人英語交際的能力,因而具有一定理論及實踐意義。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
我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起步比較晚,存在英語教學方式的枯燥陳舊、教學內容單一及學生與教師在思想上對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不夠重視等問題。進而使得英語教學的效果不明顯,學生在英語上的興趣不足以及英語聽說與實際應用能力的普遍偏低。酒店管理專業英語與普通意義上的英語相比,具有特定的交際事件、具有特定的體裁特征及具有特定語言與程序標準,此外酒店管理專業英語非常講究語言表達的邏輯性以及內容的實用性。而我國目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將重點放在語音及語法的教學上,沒有突出其應用性及特殊性。為了適應形勢的要求,教育部也陸續地頒布了一些關于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文件,也將培養學生的聽說及應用的`能力放在首位,但是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涉及到學校、老師及學生,因此只要徹底改變學校、老師及學生長期以來所存在的錯誤觀念,才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三、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要求、課程設置及教學過程改革
1.英語教學要求的改革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英語由于其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真正做到“對癥下藥”,首先要求學生掌握酒店英語核心的詞匯、典型的語句及特殊的用法,此外掌握一些常用與慣用語,能夠清晰流暢地與外國人溝通,同時還需要學生適應酒店發展趨勢,深諳酒店中的跨國文化。具體來說就是要求學生在口頭與書面表達時能夠靈活運用四千個基礎英語單詞中的兩千個詞匯;能夠聽懂與酒店業務相關的一般對話或者報告且可以進行有效地比較;能夠寫酒店常見的英文信函及通知等;能夠與外國客人輕松談論與酒店業務相關的話題且可以翻譯成地道的英語。
2.英語課程設置的改革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應該以“崗位需求”為主線,將英語教學分為基礎英語與行業英語教學兩個階段,教學的內容由英語基礎鞏固模塊及酒店英語模塊組成。其中基礎鞏固模塊著重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掌握足夠典型的短句、改正不正確的發音以及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流暢性。酒店英語模塊則在基礎鞏固模塊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在酒店工作,著力提高其實際應用的能力及靈活應變的技能,尤其是能夠輕松地處理酒店日常涉外業務活動。通過這兩個模式完美結合,能夠保證學生所學與酒店需求較好地接軌,進而培養出“能用”的人才。
3.英語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改革
高職專業英語教學由于其特別強調專業交際意識與交際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課堂參與。一般來說比較成功的方法是首先教學生怎樣做,然后教師自己示范,再讓學生與老師一起做,最后讓學生自己檢查糾正,這一方法強調學生認知與情感主動參與。目前教師教學應當充分借助多媒體網絡技術,從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向互動型、情境型及討論型等教學模式轉變。其中角色扮演法是一種帶有游戲性質的方法,讓一部分人扮演外國客人,讓一部分人扮演接待,這樣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主觀效能感,讓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真正熟悉其角色;實訓結合法通過讓學生模擬在各種場合下反復與客戶交談,直到能夠輕松流暢地用英語與客戶交談為止,這種方法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加成功的感覺;合作教學是通過英語教師與酒店管理層的人員合作,共同擔任英語教學,通過共同的努力進而提高學生英語專業基礎知識與實際應用技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再好的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都離不開高素質教師的切實落實,特別是諸如情景教學、合作教學等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更是與教師的綜合素質息息相關。所以在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中要努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交流與應用的機會。
四、結論
總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改良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課程改革與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借助高素質教師的引導與幫助,突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真正提高其興趣與英語的實際交流和應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月香、于海.基于工作過程的酒店管理專業高職英語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20xx
[2]段紅鷹.高職高專實用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江西社會科學.20xx.(7)
[3]趙穎.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改革之我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xx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8
前言
酒店管理工作專業性很強,應專業能力與職業意識兼備。該項工作的性質決定了該專業學生要具備較強的職業意識。將其細化為服務意識和職業素養,有助于企業進行對外宣傳。具體而言,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意識即其日常工作態度、責任等,是該領域從業人員所應具備的。其不僅關系到酒店管理質量,而且與市場競爭力也具備直接相關性。
1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意義
1.1提高競爭力,促進學生發展
作為服務產業的酒店,對專業人才要求很高,需求量也比較大。但高職院校學生因素質低、專業化不足,職業意識缺失,常會因工作受挫而出現流動情況,以致于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學校領導應依據專業特性,在人才培養方面予以創新,提升其職業意識和素養,并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使其明確自身學習及職業目標,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1.2 使實習更加穩定,樹立良好口碑
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性很強,為提高高職院校專業學習要求,兼顧其職業能力,很多高職院校傾向于采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適用性很強。注重學生職業意識培養,能夠確保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更加穩定。增強學生職業意識,能夠督促其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習中,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思考和總結,實現綜合素質提升,為自身奠定良好的職業基礎,從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其不僅能夠為酒店和學校樹立雙向口碑,也對高職院校學生未來就業極為有利[1]。
2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問題
2.1酒店及崗位認識誤區
部分學生和家長誤以為酒店管理專業即服務員,甚至存在排斥心理,該種情況于專業學習極為不利。高職院校學生常會因外界壓力,對專業學習喪失信心,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部分家長受傳統思維影響,對該專業抱有偏見,導致部分學生不能夠配合學校實習,甚至逃避實習或實習過程中專業性不足,缺乏責任心,難以達到良好的實習效果。
2.2師資力量薄弱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對學生影響很大。當前,部分高職院校聘請重點院校教師到本校兼職任教。因精力和時間有限,課堂教學質量普遍偏低,導致教學效果不佳。部分教師非專業出身,對酒店一線行業不了解,難以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和幫助。高職院校教師整體素質較低,專業性不足,不利于學生職業意識培養,也限制了高職院校發展。
2.3教學模式陳舊
近年來,仍有部分高職院校秉承傳統教學模式,實訓設備陳舊。這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極為不利,難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課程設計,都缺乏創新性,仍采用傳統教學思維和模式。教師在課堂上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忽略職業意識和興趣培養,缺乏完整的實驗配套設施和實訓設備,無法滿足該專業學生日常學習需求。學生僅學到了相關理論知識,很難真正參與到酒店管理工作中[2]。
3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策略
3.1明確行業意識要求
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及教師誤以為專業學習主要服務于今后工作崗位,專業學習規劃都是依據行業及崗位要求制定的,行業需要什么人才,其就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學生僅能從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師的說教中,了解一些與酒店管理行業相關的信息,信息渠道缺乏暢通性。依據以往教學經驗,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主要為星級酒店管理輸送人才。學校可嘗試采用新型教學思路,定期邀請星級酒店管理人員或優秀校友到學校開展專業講座,使高職院校學生了解到作為一名優秀的酒店管理人員所需具備的行業意識及職業素養,以此為基礎,為自己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和職業規劃。
3.2 改善師資力量和實訓環境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校領導及教師應依據專業特性及課程要求,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合理設計。除卻采用先進教學思維及方式之外,應邀請酒店管理行業的專家,對該專業學生予以引導,為他們提供專業上的幫助。同時,安排專業教師到酒店進行掛職鍛煉,確保其教學素材都來自于行業本身,走在行業前沿。嘗試采用訂單式的校企合作辦學方法,邀請酒店參與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教材等,真正實現課程創新,并提升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3]。
3.3 注重實訓教學,構建仿真工作情境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需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簡單的專業授課能夠解決的。日常專業學習離不開實踐,學生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進行實際操作及演練。教師要依據課程要求,在實訓教學環節,實施工作情境模擬,以虛擬的工作環境,使學生對職業意識具備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并將其貫穿到日常工作及學習中。例如,從事的是酒店大廳接待工作,需注重儀容儀表,以樹立良好酒店形象。工作過程中,應全神貫注,時刻關注大廳動靜,并具備事件應急處理能力,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真正將服務意識貫穿到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
4 結語
綜上所述,職業意識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專業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應僅限于對書本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學校和教師應結合高職院校學生專業學習要求,了解到職業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日常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明確該專業學生存在的問題及行業意識要求,改善師資力量和實訓環境,重視實訓教學,為學生構建仿真工作情境,以該種方式,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職業意識。
參考文獻:
[1]盧俊麗.基于酒店行業特點的高職學生職業意識培養[J].商,20xx,(9):263-263.
[2]彭磊.如何加強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xx,(10):207-208.
[3]朱松節.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J].合作經濟與科技,20xx,(23):122-123.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9
酒店管理專業多維創業實踐平臺思考
摘要:目前,創業實踐平臺建設的不全面、不連續、不系統成為高校提升創業教育質量的障礙。文章在分析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基礎上,以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為例,提出構建多層次、多途徑、互動式的多維創業實踐平臺,并探討創業平臺有效運行的保障機制,以期加強大學生創業實踐,助推院校創業教育水平提升。
關鍵詞:多維創業平臺;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
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強調要大力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以創業帶動就業,這是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教育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通過對武漢商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隨機訪談,發現大學生群體普遍認同自主創業,但目前實踐平臺建設單一、學生參與度低、環境缺乏真實性等問題無法讓學生了解真實的創業過程、體驗真實創業的艱辛。因此,有必要構建多層次、多途徑、互動式的多維創業實踐平臺,以提高高校創業教育的實效性,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1創業實踐平臺建設的現狀
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是指提供并保障大學生進行創業嘗試與模擬操作的制度設計、項目安排、活動組織以及硬件支持的統稱,是創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條件保障[1]。創業實踐平臺是院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有效組成部分,是學生創業活動的有效載體。創新創業作為一種通用技能和態度,是需要在變化的相對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來獲得的一種知識。同時創業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復雜性,平臺是學生和社會、市場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是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創業、學習創業的一種有效形式。從目前實踐平臺建設的情況來看,各高校都在積極投入為學生搭建實踐橋梁,如舉辦創業大賽、開辦創業講座、創建創業園區等,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①實踐平臺建設形式單一、未形成系統性保障體系,難以有效整合全校甚至全社會有效資源。
②實踐平臺宣傳力度不夠。此外,實踐平臺未有效融入進專業教育體系中,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稍有脫節。
2多維創業實踐平臺建設的形式
根據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基本形式,遵循大學生了解、學習創業知識的基本脈絡,筆者提出構建多層次、多維度、互動式的大學生實踐平臺,主要包含三種類型,即知識教育平臺、實踐應用平臺及創業信息服務平臺。
2.1創業知識教育平臺根據教育部《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要求,高校的`創業教育要實行面向全體在校生的全過程教育。同時,創業教育不是簡單地通過學習讓學生開辦企業,它以能力為導向,更多的是一種思維,一種對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鍛煉。因此,搭建的創業知識教育平臺能成為高校創業知識的有效傳播平臺。具體表現在,
第一,構建課堂教學平臺。整合創業知識與專業知識。一方面,發揮全校資源優勢,增加開放性、跨學科性的創業類基礎課程,擴大覆蓋面,如創業學、風險投資等。另一方面,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逐漸滲透進創業相關知識。如在《餐飲企業運營與管理》課程中,教師不僅僅講授基本知識,還要設計團隊開放性活動,引導學生模擬開辦小型餐飲企業,了解創業的基本流程。
第二,構建課外學習平臺。利用社團活動平臺,充分發揮社團“第二課堂”的力量,通過組織知識講座、論壇、演講與辯論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另外,網絡虛擬教學平臺也應該廣泛應用。目前,除高校引進的創業數字圖書館資源之外,還應該提供一個資料豐富的學科知識資源庫。在資源庫中,除了有教師授課的課件講義外,還提供大量供學生使用的與專業有關的文字資料、圖形、視頻、音頻等各種多媒體信息。此外,利用移動互聯的便利,開發手機APP軟件,組建QQ群、微信群,公眾號等共享創業知識,傳授創業經驗。
2.2創業實踐應用平臺
2.2.1逐漸將校內實訓基地改建成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如酒吧模擬實驗室平時可定期開放,供學生練習調酒、咖啡調制技能,也可對外開放經營,由班級各小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學生親自參與店面裝飾、店面運營與管理,感受創業艱辛,發現自身不足。同時,通過校企合作建設校外創業街區。創業街區由學校搭建,提供場地和相關服務,設立創業風險基金,配套小額貸款,營造孵化企業的市場環境。
2.2.2有志于創業的可提出申請。目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經營的茶語心菲茶餐廳正是在這種創業實踐平臺基礎上創辦的。另外,強化構建虛擬實踐平臺。利用模擬軟件,社團組織或學生自發組織創業工作室進行各類活動體驗,并針對電商、微商等新興業態進行模擬經營。
2.2.3強化校外實踐平臺首先,搭建校外創業體驗平臺。鼓勵學生每年寒暑假到酒店、餐飲企業等地實習,了解酒店,參與酒店具體的生產和經營,進一步加深行業認知。其次,重視校外實習基地平臺建設。在半年的頂崗實習中,引導學生將創新創業思維融入實習崗位中,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多成長機會,這也是創業教育的終極目標。一方面,教師做好實習動員,激發學生的工作激情,并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形成正確的期望值。另一方面,鼓勵學生以積極心態面對各項挑戰,多觀察多學習多思考。再次,安排學生在酒店輪崗實習,讓學生有機會從不同部門的角度看待酒店管理運營。
2.3創業信息服務平臺20xx年對武漢商學院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創業情況調查,發現大學生對國家和政府的相關創業政策了解程度不高,其中,46%的被調查者只是“了解一點”,26.7%的被調查者對政策“不了解”,而只有1.7%的被調查者對此是非常了解。因此,有必要構建創業信息服務平臺。一方面,高校應成立創業服務中心,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創業指導與服務。通過開辦講座、提供信息咨詢、資助創業資金等形式普及創業知識,拓展服務功能。另一方面,搭建學校-企業-教師-學生創業服務虛擬網絡平臺。將創業政策、企業信息、創業指導信息、模擬軟件等有關內容融合,學生可登陸網站查閱創業政策,撰寫創業計劃書,與相關企業及老師互動交流。
3多維創業實踐平臺運行的保障機制
多維創業實踐平臺的有效且持續運行,需要在師資、研究、經費等各方面提供必要保障,形成高校、企業、社會各方參與的協同保障機制。
3.1完善創業教育組織機構,健全管理制度
目前在組織機構建設方面,各高校基本形成了校領導主抓、多部門協同的組織管理形式。然而建立創業教育專門的組織機構,完善機制、體制是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具有重大意義。獨立的大學生創業指導中心,獨立的人員配置,并聘請有經驗、相關學術水平高的教師,負責對不同類型的創業平臺的使用范圍、運行要素及支持體系等加以研究,形成系統的創業平臺運行機制,才能保障各類型平臺的順利運行,才能使就業和創業工作更加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同時,制定相關制度,對創業平臺的使用等各個環節進行規范,搭建多部門協同配合的支持網絡,實現對人力、物質等資源的統籌協調。
3.2優化整合師資隊伍創業
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是創業平臺有效運行的關鍵一環。應用型本科院校本身就擁有不少“雙師型”教師,這也是其與傳統高校的一大區別,也是優勢與亮點。首先,鼓勵教師參與。引導與組織教師多參加校外實踐和創業模擬活動,提升教師的創業教育素養[2]。其次,加強師資培訓,借助多方資源選送教師出國培訓、參加創業師資培訓項目,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發揮雙師型教師的特長,委派教師進企業掛職鍛煉,參與咨詢等增加其管理實踐經驗。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可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課程的重要師資來源。再次,擴充“智囊團”,吸納一批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創業人士、政府專家作為創業導師,通過授課、講座、實踐指導等形式參與創業教育,并由專門部門進行跟蹤,及時反饋信息,隨時更新“智囊團”。
3.3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習能力創業平臺作用的充分發揮
有賴于大學生的積極參與。要營造濃厚積極的創業氛圍,鼓勵學生創新,大學生首先要轉變觀念,深化對創業教育內涵的認識,明確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其次,大學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有針對性地培養自身學習的能力。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較為龐大,所涵蓋的知識甚廣,單靠幾門課程及教師的引導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學生積極自覺地利用學校所提供的各類創業平臺去充電,去探索,去實踐。只有這樣,創業實踐平臺的作用才能真正凸顯。
3.4健全激勵機制創業平臺的建設
不僅要求院校加以重視,積極投入,更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充分利用“應用型”的深厚積淀,拓展外部資源,與政府、企業等外部機構聯合推進。因此,有必要有效地整合政府及企業資源。首先,可采用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的方式,共同推進平臺建設。多方爭取資金支持,以合理的利益分配、科學的管理機制來確保聯合各方對平臺建設的持續投入。對院校而言,有必要加強對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的有效控制和使用;同時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深入思考如何通過人才輸出、協助進行業務拓展等方式維系與外部機構的廣泛聯系及各方對共建平臺的熱情[3]。另外,完善教師評估激勵機制也是發揮創業平臺作用的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1]李靜.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建設初探[J].中國高校科技,20xx,(6).
[2]曹盈.基于SWOT分析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人才培養[J].黃山學院學報,20xx,(12).
[3]易偉義,余博.高校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的思路和策略探討[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xx,(3).
[4]盧淑靜.創業創業教育嵌入專業教育的原則與機制[J].求索,20xx,(2).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10
一、調查內容及方式
“酒店管理專業就業價值取向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基本情況,涉及年級、性別、籍貫、父母職業、家庭經濟狀況、是否獨生子女6個問題,第二部分包括職業動機、職業理想和擇業行為3個內容,共設19個問題,其中10個問題是單項選擇,9個問題可多項選擇,但最多不能超過三個選項。本次調查針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一到三年級的學生進行,隨機調查學生共120名,收回問卷116份,問卷回收率達到96.7%,其中收回的問卷中有效問卷達到100%。在調查的學生中,一年級學生占15.5%,二年級學生占27.6%,三年級學生占56.9%,因為酒店管理專業女生居多,所以被調查的學生中男女比例分別為36.2%、63.8%。
二、職業動機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對學生的擇業意向進行調查,發現大多數同學選擇“先就業,后擇業”。其中,64.8%的同學認為畢業后找到一份工作能給家里人的一個交代,也是父母的期望,選擇這一選項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大多一般,父母希望孩子畢業后能夠找一份工作承擔起家庭責任。家長和學生認為,在當今社會本科文憑非常重要,本科畢業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有19.8%的同學以專升本的形式選擇繼續深造。有14.8%的同學選擇“先擇業,后就業”,其中71.3%的同學認為花點時間選擇工作,可以找到待遇條件更好的工作,這類學生的家庭條件大多較為優越,父母較為嬌寵。也有3.4%的同學為了遵循自己的意愿和實現自我價值,選擇自主創業。其實,在調查中過程中還了解到很多學生有創業的意愿,但因為考慮到投資、風險、家庭等眾多因素,最終放棄創業的行動。學生被問到“會不會選擇酒業行業酒業”時,有69.5%的同學選擇“會”,18.3%的同學明確選擇“不會”。其中,選擇“不會”的同學中,被問及為何不愿意選擇酒店行業時,學生選擇較多的選項依次是“太辛苦、太累”“對個人沒有什么發展潛力”“社會上評價不好”“家庭方面的原因”和“工資低”。可見,學生對酒店行業的整體認知是比較良好的,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和家長對酒店行業的認知存在偏差,尤其是很多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小孩從事酒店行業,認為這是不體面的職業,再加上現在小孩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比較嬌慣,怕吃苦的心態比較嚴重。
三、職業理想調查結果分析
(一)就業區域
調查問卷中關于工作地區的選擇設計了9個選項,其中選擇“長三角或東部沿海開放城市”的同學最多,占被調查者總數的46.3%,他們認為長三角和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高星級酒店數量多,就業機會大,晉升空間大;選擇“家鄉所在地”的同學占到42.8%,這些同學大多為獨生子女,考慮到父母的因素,所以選擇家鄉就業,但大多同學選擇家鄉所在地級市就業,不愿意到家鄉的城鎮、鄉村等基層地區;還有5.6%的同學選擇在“就讀學校所在地”就業;而選擇中西部地區的省會城市、西部地區、國外的學生為0。整體來說,學生以經濟發達地區和家鄉為主要就業區域,大批量的畢業生涌入經濟發達區域,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西部酒店行業的人才短缺現象,而且在無形中也加大了學生的就業壓力。
(二)單位類型
當學生被問“您希望進入什么樣的單位”時,高達78.3%的學生選擇“機關單位”和“事業單位”。可見,“機關事業單位是鐵飯碗”“機關事業單位福利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輕松”等傳統的就業觀念還在深深影響著當代的畢業生和家長。但提到企業時,學生更愿意到“民營企業”而非“國有企業”就業,學生普遍反映“民營企業”的管理更加符合現在市場發展的需求、更能鍛煉人、激發人的潛質,而“國有企業”管理體系過于陳舊,工作狀態過于懶散,不適合年輕人的發展。針對“學生選擇就業單位時,主要看中哪些因素”這一問題,學生在11個選項中選出3項,并按照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其中占比較大的選項是“單位的社會知名度”“工作環境”“工作舒適度、勞動強度”“家庭的要求和期望”和“適合自己能力和性格”。這一結果說明,學生在就業時深受隨大流和父母傳統觀念的影響,比較看重企業的.知名度、企業工作環境和舒適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當地大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工作方面缺乏耐力和毅力,擇業時過于理想化。
(三)薪酬待遇
問卷設計了關于月平均薪資待遇的選項,將薪資待遇分為“1000~20xx元”“20xx~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5個選項,約有58.8%的同學選擇“3000~4000元”這一選項,有13.5%的同學選擇“20xx~3000元”,15.2%的同學選擇“4000~5000元”,也有12.2%同學選擇“5000元以上”。可見,大多數學生對現階段的薪資待遇有理性的認識,但也有部分同學對自己的能力評估不夠準確,薪資要求過低或過高,這都會給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一定阻礙。
四、擇業行為調查結果分析
(一)職業規劃
當學生被問到“擇業前您是否為自己做過職業生涯規劃”時,12%的同學表示“認真做過,并嚴格按照規劃執行”,15.8%的同學表示“偶爾規劃,不能按規劃執行”,有49.6%的同學說“很想規劃,但不知道如何規劃”,高達22.6%的同學說“不想做任何規劃”。可見,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職業沒有長遠規劃,抱著“走一步說一步”的心態,雖有相當部分的學生有職業規劃的意愿,但不知道如何去規劃。就此,作者對學校的就業指導情況做了了解,大多數學生反映學校的就業指導形同虛設,沒有專業針對性,作用不大。被問到“學校應該從哪些方面給予就業指導”時,“專業出路”“實踐模擬”“職業規劃輔導”這三項的比例都超過了50%,“專業出路”選項的選擇人數高達74.6%。
(二)擇業渠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生的擇業渠道也在不斷拓寬。當學生被問到就業信息的獲取途徑時,學生的選擇呈現多樣化的狀態,人數比例從高到低的選項分別有“校園招聘會”“學校就業網站”“招聘網站”“老師推薦”“親朋好友介紹”“高年級的同學”“社會招聘會”和“人才市場”等。可見,當代大學生就業渠道比較寬泛,但由于學生處于跨出校門的起步階段,對學校和老師還有較大的依賴,所以選擇“校園招聘會”“學校就業網站”“老師推薦”等的學生數量較大,這充分說明在大學生畢業季,學校進行有計劃、有規模的招聘會非常必要。
(三)擇業決策者
問卷設計有關就業決策的問題“您在就業選擇的過程中,誰對您的影響較大”,并給出了“自己”“家長”“老師”“同學”“戀人”和“其他”6個選項,要求學生按照影響的重要程度從高到低依次選出三個選項。結果發現,比例排在前三位的選項分別為“自己”“家長”“老師”,其中選擇“自己”的同學占到100%,選擇“家長”的比例為76.5%,選擇“老師”的比例32.6%。可見,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決策能力較強,就業的主要決策者是學生自己,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長和老師的影響,尤其是家長對學生的就業影響非常值得關注。就業價值取向是指主體對就業價值選擇、評價、追求、認同的一種傾向性的態度,是在擇業過程中,根據自身價值需要,所做的一種穩定性的選擇和評價。就業價值取向會隨著時代更迭、社會變遷和經濟發展等因素發生相應變化,影響人的就業行為和就業結果。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生擇業價值取向是一個受多方因素影響且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變換的復雜問題。由于受到主客觀方面的限制,文章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過程中,作者將繼續深入研究,爭取可以為我國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而盡綿薄之力。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11
摘要酒店是一個相對熱門的行業,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因此,中職院校應該加強對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創新與改革,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本文通過研讀國內外相關學者的已有文獻,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歸納總結了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當前的教育現狀,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進行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創新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建議,希望為今后相關學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希望能夠促進中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進而促進我國酒店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中職學生酒店管理職業素養教育創新
0引言
酒店是為客戶提供舒適、安全、能夠進行短期休息或者睡眠場所的一種商業機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酒店這一行業也在蓬勃發展,相關管理人員吸收國外酒店的先進管理經驗同時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我國酒店行業進行不斷變革與創新。一個酒店要想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團隊。當前,我國各個中職院校都注重提高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從各個環節對學生展開職業素質教育,不斷創新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以便于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提升。中職院校及其相關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通過一系列途徑使學生在邁入工作崗位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相關工作,滿足酒店的用人標準,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促使酒店的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進而促進我國整個酒店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接下來筆者就中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創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1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僅存在于各個行業之間,而且還存在于各個行業的內部,競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行業與企業的發展與進步。各個行業之間進行競爭的核心是產品質量的競爭,酒店這一行業以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因此,酒店之間的競爭核心在于其所提供服務質量的競爭,實質上是指酒店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競爭。酒店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要具有較強的敬業精神與團隊精神、較高的服務意識、優良的品質以及較強的職業素養等。酒店基層員工與中高層管理人員還要加強彼此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從而打造一支具有較高職業綜合素養的酒店團隊,進而在最大程度上增強酒店行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隨著酒店這一行業競爭的不斷激烈化,我國的各個酒店企業逐步重視分析我國酒店行業的整體情況,不斷加強對酒店客戶需求與酒店發展環境的分析與研究,注重樹立酒店的品牌,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務。面對這樣激烈的競爭環境,酒店行業要想得到長足的發展就必須依靠專業性較強的管理人員。因此,中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工作,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為酒店行業儲備一定的人才,進一步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為酒店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進而推動酒店整個行業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酒店行業與旅游行業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對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在中職院校酒店專利專業中開展職業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這一專業的教師來說要不斷革新自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為我國酒店行業的發展培養出一支高素質的人才團隊,從而促進我國酒店行業的長遠發展。
2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現狀
高素質管理人才是酒店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求酒店相關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求酒店相關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綜合素養以便滿足職業要求。但是當前大部分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其學習過程中往往對理論知識與職業素養的提升缺乏興趣,僅僅注重職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中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教學理念較為傳統,盲目追求就業率,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而忽視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上的指導。在這樣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方式下,只能在短期內彌補酒店行業從業人員的缺失,無法從長遠上為酒店行業供應高質量的人才,進而影響了酒店行業的發展與進步。在這種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不可能有很大的提升,對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也將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
3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創新
3.1提高專業教學質量
當前在我國學校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要格外注意增強教學的專業性,這是從根本上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學校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開發相關的實踐課程,這一方式能夠使學生通過參與教學活動提升自身的綜合職業素養。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應當確立明確的課程標準,不斷創新與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教師在教授專業課程時,應當通過導入案例、任務驅動以及轉換角色等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同時,教師還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傳達有關職業理想的概念,以便于不斷提升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將每一次課堂中都融入職業素養教育。中職院校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就必須與企業進行合作,兩者進行合作以便于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職業素養的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聘請當地知名酒店的高級管理人員以及技術人員開展講座活動,并參與相關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和企業合作舉辦的項目中,使學生能夠將課堂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接收到的不僅僅是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夠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酒店行業的氛圍,加深學生對酒店行業的認識與理解。
3.2盡可能多地開展課外教學活動
中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如果反復對學生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就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感,因此,教師要想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單單通過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是無法實現的。除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外開展一些與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課外活動。例如,可以在每年的開學季,帶領酒店管理專業的新生參觀相關的合作酒店,使學生能夠在參與課堂教學之前充分體會酒店行業的職業標準,激發新生學習相關知識的積極性。在參觀酒店的過程中,學校可以請酒店相關技術或者管理人員為新生講解酒店對于人才的要求、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這一行業的發展前景。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新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進行初步了解,促使學生確立自身的就業目標。同時,還可以將一個班級或者一個年級作為單位,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相關活動以便于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綜合素養。例如服務禮儀風采大賽、形體表演、專業知識技能大賽以及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競賽類活動。此外,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余,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相關的社團活動、假期社會實踐活動以及聯誼活動等,為學生營造一種交流合作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與積極性,以便于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
3.3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提升教學質量的首要保證是創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師團隊,因此,學校應該不斷加強酒店管理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促使這支隊伍整體上提升專業素養、管理能力、教訓能力等,引導教師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和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要想確保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學校應該逐步發展和完善自身的教育改革體制,一旦有教師入職,就要為其制定一系列系統的教學制度,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還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此外,輔導員要及時高效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為學生解決生活上或者學習上的難題,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綜合素養。
3.4組織技能大賽檢驗學生學習成果
素養的養成是一項長期的工程,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不斷進行訓練。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實訓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技能大賽又是檢驗學生實訓成果的有效途徑,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技能大賽,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學生參與省級比賽或者國家級比賽。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詳細觀察與記錄,以便于能夠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學生通過多次參與比賽,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使學生在走入相關工作崗位后能夠很快地適應工作環境。學校應該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優勢與不足,引導學生參加相關的專業技能大賽,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綜合素養。
4結束語
進入21世紀,教師和學生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都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教師通過不斷革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以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學生通過對自身學習方式的創新不斷提升其學習能力。創新是發展的前提,中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應當不斷革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以便于更好地為學生呈現相關專業知識,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綜合素養,更好地滿足酒店對人才的需求,進而促進酒店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瑪玉珍.淺析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創新[J].發現,20xx(8X):128-128.
[2]張瑩.淺析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J].經營管理者,20xx(11).
[3]袁曉.淺析中職酒店管理專業職業素養教育的必要性[J].新一代月刊,20xx(10).學科探索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12
一、酒店法規課程教學出現的問題
1.1單一的教學模式
法規課程的教學模式通常比較嚴謹,教師應多注重解釋和探討法律的條文。目前酒店法規課程主要是通過老師講授,并結合案例和師生共同討論等教學方式,教學的模式太單一,與學生渴望新奇的學習心理不相符,學生學習專業法規的興趣得不到培養,教學能夠取得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許多老師在教學中,法規的講解太深奧,沒有注重識記法律條文。此外,與其他課程相比(如餐飲管理、前廳與客房、酒店服務禮儀等),酒店法規課程的實踐性不夠強,如果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老師將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1.2過于落后的教材建設
目前,從酒店法規課程的教材來看,在教科書中還是注重解釋法律條文,而在酒店的實際管理中的運用卻沒有得到體現,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不能提起學生的自學興趣。所以,對于酒店法規教材該領域專家學者應當進行重新設計。
1.3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在酒店法規課程中,通常,老師首要的教學目標是定位于講解國家的相關方針政策、旅游酒店的法律法規,硬性地要求學生去背誦、理解相關的法律條文,從而缺乏了從實際運用和就業的角度來提升學生的法律素質和意識。
二、酒店法規課程的教學設計
2.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教學將會事半功倍。所以,酒店法規的教學,教師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的氛圍應當要和諧,學習的環境應當是寬松的,學生的學習心態才會逐漸變得喜歡和熱愛學習,學習的興趣才會被激發出來。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提高學習興趣。第一,老師要尊重和熱愛學生,教師在課堂中要面帶微笑,教師用其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第二,重視教學的反饋。學生的學習氛圍應當體現出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交流互動的心境應當是愉快和輕松的。第三,教師在教學內容中應該適當引入實際法律案例,增強課程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2.2完善教材建設
就目前的酒店法規教材來看,在內容上基本是如出一轍,只是注重對條文的闡述,內容上不夠全面、沒有新穎的觀點、解釋不夠清晰、缺少典型案例的分析、缺乏實際的操作性等問題,這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對教材建設進行完善:第一,要選擇好教材的內容,教材的內容應當是結合酒店管理與服務中涉及到的現行法律法規。第二,控制好教材的難度,考慮到教學的學生是非法律專業的,因此教材中應當減少說明和解釋相關法理,增加實踐和案例教學。第三,在編寫教材的體例上,應該增加學前導讀、要點提示、案例分析、章后小結、課后練習等內容,用來幫助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2.3確認教學目標
關于教學目標,主要是要求學生在對專業知識熟悉掌握的`基礎上,再了解酒店行業的法律法規,對酒店發生的一些常見的法律糾紛能夠很好的解決,學會利用法律知識和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酒店管理中發生的糾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我國的三大實體法、三大訴訟法、商法、經濟法等制度的講授。高職學生的法規教學要注重提升能力和廣度,對于法理問題則不必過多地深究。
2.4改進教學方法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把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方法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互動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其創新意識,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質,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教學方法上堅持多元化。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和性質,教師首先選擇的是問答教學法,引入酒店管理中發生的實際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讓學生談談對問題的看法,教師再作點評;其次運用案例教學法,教師通過分析典烈案例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發展學生的綜介能力,培養他們駕馭知識的能力、職業操作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協作精神;最后是角色扮演法,教師應當讓學生扮演酒店法律糾紛的一方當事人或者法庭角色,發表自己處理具體法律問題的看法,增強理解法律的具體適用。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13
一、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路
職業院校的教學模式大部分采用理論學習+動手操作、再理論學習+再動手操作這種學習加訓練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學得會、能動手。符合現代酒店需要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和職業道德素養、較高的專業管理知識和較強的專業動手能力的中高級應用技術型人才。本專業的學生應達到知識面廣、專業基礎扎實,既能熟練進行英語接待和管理能力,又有過硬的實際操作技能。本專業根據市場需求,啟動2121工程。即先進行兩個學期基礎理論和基礎操作的學習訓練,然后到合作實訓基地頂崗實習一學期,在指導老師和資深領班的指導下,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實習結束后,根據具體的服務情況,找出課程設置和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再進行兩個學期的針對性的理論學習和加深操作訓練后,再開始畢業綜合實習。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崗位,針對崗位分析能力模塊,根據能力模塊來設置專業課程。課程設置本著“有用、夠用”的原則,更新舊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采用先認識學習、后理論學習的教學方式,也引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
1.更新教學觀念
職業院校的學生的`高考成績普遍不高,特別是數學和英語成績。大部分學生不但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沒有掌握一套適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遇到學習難題,缺乏知難而上的精神等等。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把這樣的學生培養成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對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深深的感受到,基礎課程的大量設置,不僅背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而且會使大多數同學對學習喪失信心,產生畏難情緒。因此,為了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同時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們提出了基礎理論“夠用”、操作技能“有用”為尺度,并且加大課程內容的實踐性,為后續的職業實踐服務。另外,在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時,將觀察方法、思考方法通過日常教學時傳授給學生,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2.改革課程設置
職業院校的教育主線應該圍繞職業技能訓練來開展,對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職業教育的課程要進行大膽革新。一些實用性較差的課程如《現代酒店建筑設計》、《飯店規劃經營》、《高等數學》等課程堅決去除。增設一些專業實訓、專業實務和案例等課程,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其基礎知識和業務技能大大提高了。將《前廳部的運轉》和《客房部的運轉》兩門專業課合二為一,合并成《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用七十課時。其中三十課時用來理論知識學習,四十課時來進行操作技能訓練。酒店管理專業為了迎合市場,開設了大量專業課程并增加課時。同時開設《酒吧經營管理》、《宴會設計與服務》、《西餐宴會設計與服務》、《餐飲服務與管理》以及《旅行社實務》、《中國旅游地理》和《導游業務》、《旅游英語》等專業核心課程,同時還開設了《社交禮儀》、《形體訓練》等實用課程。
3.革新教學方法
為了增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動手能力,對教學方法的革新采用“精講多練”的辦法,要求任課老師把所授課程的核心內容講解透徹并結合多種教學方法,給學生更多的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達到“弄懂會做”這一目標,徹底杜絕“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普遍反映,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專業核心課程《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和《餐飲服務》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模擬練習、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室的引導下,緊緊圍繞既定任務,在強烈的問題動機驅動下,進行互動協作和自主探索的學習。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專業實踐活動。通過生動的案例教學和對案例的層層剖析,充分運用多媒體這一現代化教學方式,采用音像圖片、情景展示等多種教學手段,強化了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盡量尋找機會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行現場教學,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部分,實現教學一體化。
4.改進教學評價體系
為了更加全面地、更加公正地進行教學質量考核,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教學考核改革。一是模糊評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和教師風范五項,根據各項重要性,讓學生按百分制給任課教師打分。該方法比較全面的評價了教師的理論教學質量,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結果,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一個客觀認識,對進一步提高自己有很好的幫助。二是學生自評法:原來的評價體系是教師評學生、學生評教師。這種互評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但是,僅憑卷面分數和課堂作業來評價學生的優差是不公正的。只有學生自己最清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價,一方面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清醒認識,另一方面使任課教師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審視和思考。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14
[摘要]在當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存在著來源渠道單一、教師缺乏實踐鍛煉機會、教師知識陳舊等一系列的問題,針對與此,高職院校應該采取建立校企雙方“雙導師”制度、積極培訓、引進骨干教師等方式優化教師隊伍,以期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企業用人和學校育人的三贏目標。
[關鍵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師資建設;校企合作
近年來,國家提出“職業教育要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1]”的方針。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逐步成為各個高職院校發展職業教育的趨勢。隨著世界旅游業的蓬勃發展,酒店行業作為旅游六大要素的主體力量,其傳統經營管理模式正發生著迅速的轉變,舊的管理模式被現代化的管理模式逐步取代,酒店管理模式決定了學校教學模式的變革,高職院校師資建設必須適應新型教學模式所提出的新要求。
一、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師資的來源渠道單一
現在多數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基本形成了專、兼職結合的教師結構,但是教師的來源相對比較單一。經筆者調查表明:現如今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絕大多數的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的模式,理論知識較為扎實,但是實踐能力明顯不足,所以出現的是一多四少的現狀:理論課教師多,技能課教師少,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少,具有職業教育理念的教師少,能具體指導實習、實踐的教師少,“雙師型”教師少。雖然有一部分教師持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但是比例小,而且社會實踐能力不足。
2、教師一定程度缺乏實踐鍛煉機會
多數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師生比過低,專職教師較少,每學期授課任務較重,超負荷的工作狀態成為常態,而沒有過多的精力去考慮教學以外的事情,所以教師抽出時間參加社會實踐培訓或到企業里頂崗實訓難度較大。
3、教師專業知識更新換代速度滯后
隨著酒店業的逐步發展,社會、酒店行業由單一型的人才要求逐漸向復合型轉變。不僅要求從業員工掌握酒店的一線部門如餐飲、前廳、客房等核心技能,同時由于酒店人員流動性較大,時常出現人員空缺,因此還需要員工能在酒店其他崗位上隨時替補,因此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目前缺口較大,能掌握這些技能的員工往往能夠在此行業擁有比別人更大的競爭優勢。但是現有的酒店專業教師對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不夠熟練,難以適應社會對于人才需求和學校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目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走向社會以后往往缺乏這些專業技能,均需要進入酒店后由酒店自主培養,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酒店行業的人力資源成本,對酒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嚴峻的挑戰。
4、教師行業從業經驗的缺乏
由于高職院校的教師與行業的接觸機會比較少,對企業人才需求的了解就更少,酒店行業需求與專業人才培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脫節現象。從酒店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方面來看,理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但實際操作技能顯得尤為重要。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缺乏豐富的酒店行業從業經驗,無法做到按照一線酒店的人才要求去培養、訓練學生,因而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差,遠遠不能滿足行業對于從業人員的崗位能力要求[2]。
二、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的解決對策
具備“雙師型”資格的教師在普通高校尤其是高等職業院校的日常教學和科研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對于高職院校以及相關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采取高校和合作企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師資培養,定期組織教師接受合作企業的`培訓,可以充分發揮企業專業設備和環境的作用,對教師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具有明顯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校企雙方共同建立校內指導教師、企業帶班師傅的“雙導師”管理制度
高職院校應著力打造高技能、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與優秀企業雙方共同建立校內指導教師、企業帶班師傅的“雙導師”管理制度。應該從合作企業中建立健全企業優秀員工進校參與教學,學生進店后由酒店指定輔導師傅等機制,并上升到制度層面,建立健全譬如《酒店崗位師傅選聘考核管理辦法》、《酒店管理專業實習指導老師選聘考核管理辦法》、《酒店管理專業優秀實習生獎勵辦法》等一系列的管理規定。學校按照一定的師生比例安排專門的指導教師對實習學生進行專業和技能的指導;企業應選擇各部門的一線優秀人員擔任學生師傅,對學生在企業的學習與實踐進行指導,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崗位師傅為在崗實習生提供技術指導和生活關懷。
2.通過“內部培訓、外部引進”等方式加快骨干教師、“雙師”素質教師的建設力度,擴充師資隊伍,提高素質
從學校培養或從酒店引進既精通酒店管理專業知識和技能,又掌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技巧,熟悉教學內容的資深專家和行業管理人員。同時分期選拔中青年教師分期到國家骨干院校進行教學模式的學習,掌握國內外酒店管理專業最新理論知識、技能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及實踐能力。
3.優化專兼職教師隊伍結構
加大師資引進和培養力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專業教師實踐技能培訓。培養骨干教師,使“雙師”素質教師達到所有教師總數的較高比例,每學期聘請一定數量的兼職教師,形成兼職教師人才庫,每學期根據專業授課任務遴選優秀兼職教師為學生上課,努力優化兼職教師結構,完善兼職教師隊伍,逐步增大企業教師占兼職教師的比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特色是為社會提供能夠在酒店及其相關專業任職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這些都要求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應盡可能的以實踐教學替代理論教學,把有酒店一線豐富工作經驗的人員、專家吸收到學校教師隊伍中來,指導、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擁有足質足量的兼職教師可為學校酒店管理專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校企合作過程中聘用相當數量的企業人員到學校任課,擔任兼職教師,既可以解決學校師資來源單一的問題,又能夠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在本行業與社會接軌,同時,通過技能競賽、教學競賽和專兼職教師之間的交流,對于校內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不無裨益。
4.提升教師“雙師素質”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在建設過程中,應該轉變理念,革新教學管理思想,培養自己的“雙師型”教師骨干。定期派遣專任教師利用假期實踐的機會赴合作單位一線部門鍛煉,接受合作企業的培訓,完善酒店管理專業教師的內部培訓機制,培養一支真正屬于學校自己的高素質“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為酒店專業的發展打下基礎。同時,鼓勵教師參加中國酒店職業經理人資格、前廳服務員、客房服務員考評員等酒店技能證書考試,建立專業教師輪崗實習、進修制度,分期、分批派教師到酒店及國家骨干院校參加培訓學習,豐富教學經驗和技能,提高實踐能力。
5.評選、表彰與獎勵一批教學名師
教學名師的課堂教學特色、教學思想和教學能力,對于專業教師有著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傳幫帶”加強年輕教師對課程教材和課堂教學的把握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共同成長。制定符合各高校實際情況的教學名師評選辦法,每年從學校教師隊伍之中評選一定數量教學名師。
6、在師資建設中滲透進酒店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經濟市場條件下,企業在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反映企業特色的物質形態和精神財富的總和[3]。教師定期赴合作酒店進行實習和實踐是實現酒店管理專業師資鍛煉和培養的重要的環節。高職院校合作酒店可以定期委派相關人員承擔學校教師培訓任務,以使高職教師準確把握酒店行業發展脈搏,培養教師的企業管理意識和經營意識,加深其對企業文化的認知。酒店的企業文化會潛移默化的對教師起到影響,逐步滲透到日常的教學和實踐之中,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企業用人和學校育人的三贏目標[4]。總之,教師是學校生存和發展之本,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推動者之一,同時也是校企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前提是優秀的師資隊伍,建設一支了解行業發展現狀、技能熟練的完善、成熟的師資隊伍,對提升酒店服務人才培養質量,提高酒店專業服務社會的能力,提升酒店行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OL].https://baike.so.com/doc/6750395-6964951.html.20xx-10-28.
[2]劉克軍.校企合作是酒店專業師資建設的有效途徑[J].科技咨詢,20xx(44):83-84.
[3]企業文化[OL].https://baike.so.com/doc/4538176-4748448.html.20xx-10-21.
[4]林超.淺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師資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xx(44):124.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15
1、總體規劃要求
在總體布局上,分清對內和對外的功能流線。在對外的部分達到功能相對獨立、景觀互相觀看的既獨立又融合的交融效果。各個區域有著獨立的出入口和相關聯的流線通道。各個建筑與環境之間自然的.融合和滲透。
2、建筑造型要求
建筑造型給人簡潔、大方之感,即一目了然,又有內容有細節,還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抓住看者的視野。利用結構、材料、造型的方法創造出不落俗套的新時代建筑。建筑入口明朗大方,便于識別。
3、景觀要求
以溫帶闊葉樹木夾雜多種植物為主,混栽在季節上次第開花的品種,利用湖、水、草、陽光、綠色創造出休閑、自然、大方的景觀環境。
4、建筑功能設計要求
建筑內部功能互相獨立,有獨立的出入口和管理通道。建筑功能和環境緊密融合。不同功能間互不干擾且有順暢的流線進行聯系。
[1]周愷東莞松山湖凱悅酒店[J].建筑學報
[2]黃燕鵬嶺南地區酒店空間探析[J].建筑學報
[3]朱守訓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J].建筑學報
[4]孫佳成酒店設計與策劃[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香港卓越東方出版有限公司[M].酒店設計圣經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6]李嬋設計的智慧:酒店設計師訪談錄[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7]喬·費舍爾現代酒店設計[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前期準備工作充分,思路清晰,符合開題要求,準許開題。
指導教師簽字:
___年___月___日
審查結果:□通過□完善后通過□未通過
負責人簽字:
___年__月__日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相關文章: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05-21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15篇[集合]05-23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15篇(精)05-26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必備[15篇]05-28
酒店管理專業的論文通用[15篇]05-30
酒店管理專業的總結08-29
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報告05-29
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心得11-08
酒店管理專業個人總結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