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級管理小組合作模式論文(通用6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班級管理小組合作模式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班級管理小組合作模式論文 篇1
一、催生“小組合作”模式在班級管理中的必要條件
(一)《新課程標準》的需要
21世紀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合作恰是基本的要求之一,是21世紀基本的時代精神,21世紀講求團隊的協作和共贏,這就要求每個人都要具備合作的理念和技能,當然教師也包括在內。與此同時《新課程標準》對于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執行者,而是決策者,對于班級的管理不能一手包辦,也不能放任自流,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使班級管理真正做到與時俱進。無論從教師角度還是學生角度,“合作模式”最能體現民主精神,所以《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教師身份的轉換,通過“小組合作”模式,將最能體現民主意識的結果或建議傳達給教師,由教師對“小組合作”討論的結果做出評判,這就是《新課程標準》對班級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二)提高班級管理和課堂效率的需要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即使是有經驗的班主任也難得偷閑,但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班級管理,發動了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班主任就可以從繁雜的班級事物中掙脫出來以思考班級的未來發展方向,總結學生的其他發展興趣。班級的自我管理有利于相關規定的落實,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思維模式的習慣,有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極大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
(三)學生發展的需要
義務教育廣泛實施后,學校生源質量難免參差不齊,不少學生行為習慣、學習慣不夠理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不強,教育的難度較以往更大。從學校及班級的現狀迫使教學者要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借鑒他人的做法,盡快找出一條適合中學班級管理的模式。
二、“小組合作”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探究
以某中學為例,高二文理分科后,學校給文理科班級按分數由高到低分了三個層次:培優班、重點班和平行班,其中培優班和重點班文理各一個,平行班四個,四個平行班的男、女生的'比例及平均分都幾乎一樣。
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全方位地了解新分到班上的學生情況:在原班擔任過什么職位,有什么特長,性格怎么樣等。之后按了解的情況進行編排座位。剛開始編排座位時,先根據學生各自的異同點將全班分成八組,分組時主要考慮三個方面:一是男女比例分配要適中。男生側重理性思維和抽象思維,女生則側重形象思維,在日常學習中可以互幫互助,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和個性化,可以共同進步;二是學生性格搭配要能夠相互補充。盡量將性格外向的同學平均分配在各個小組中,可以促使外向的同學帶動內向的同學。三是偏科問題要注意協調好。在分組時教學者應注意結合學生的學科成績,在同一個小組內,讓各科都有帶頭人,避免小組成員都偏向某一學科,要將學科優勢和劣勢進行合理的分配。有效精準的分組可以使得學生充分感受到在班集體中的歸屬感、權利及義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拓展學生的內在潛力。以學生為本,小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使班級管理事半功倍,并且可以與學生之間友好融洽地相處,可以真正體會到做班主任的快樂,學生更會發生本質上的變化,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課堂里面也是一片生機和活力,不再是死氣沉沉。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得到了諸多好處,比如,在學習中有了安全、自由的感覺,對于學習的壓力和畏懼感消除,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等。因為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所以他們有了集體榮辱觀,有了協作的精神,他們也會去尊重他人,學會交流,學會傾聽,這樣就為他們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做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伴隨著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不僅僅是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教學管理方面也是一種考驗,如何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將成為班級管理的重要課題之一。而小組合作的班級管理就是對以生為本教育的有益的嘗試,對于學生來說,養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班級自我管理解決小組內所產生的各項問題,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及班級管理方面都提供了指導和可借鑒的經驗。
班級管理小組合作模式論文 篇2
2009年,我進行的“合作學習中成員管理研究”課題成功結題,在此基礎上,我把該成果遷移到了班級管理中,經過一年半的實踐和嘗試,探索出了一條比較有效的管理模式——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
一、調查摸底,組建小組。
小組的組建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小組成員的調配主要采用互補式,將思想素養、文化成績、行為習慣優秀的同學、中等同學與處于低層次的同學調配在一起。4人組成一個合作小組,小組間各方面量化總分基本相等,如,將調皮、自制力差的同學與穩重、自制力強的同學排在一組,將干部與普通同學排在一起;將性格內向、訥言、膽小的與外向活潑的同學分在一起,這樣構成強弱搭配,性格互補。一方面使不同層次的同學相互影響,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組間平等地展開競爭。
二、確定編號,明確任務。
首先,把小組內的成員根據實際情況編為1—4號,其中1號和4號是同位,2和3號是同位,一個小組為前后位。1號可以更好地幫助4號,2號和3號實力相當,可以互相學習,同時四個人在一起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學習。1號暫定為組長。
其次,確定本組名稱及格言,由組長組織全組討論確定小組名稱及本組的'自勉格言警句,對此學生興趣盎然,新意疊出。小組名稱諸如“老鷹小組、機器貓小組、孫悟空小組、夢幻組合”等。老鷹小組就希望本組成員能夠像蒼鷹一樣翱翔在學習的天空,能夠越飛越高;機器貓小組希望本組成員能夠像機器貓那樣機智、聰明;孫悟空小組希望本組成員能夠像齊天大圣那樣具有超群的學習本領,小組格言諸如“我奮斗,我快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志者事竟成”……這些座右銘都是學生自己寫出來或者借鑒的,都對學生具有積極的作用,倡導他們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同學、面對集體、面對學習,將有利于指導學生的生活。
最后,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長分配任務,有的負責作業的收交和檢查,有的負責衛生,有的負責紀律,有的負責課外學習。真正實現“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三、動態管理。
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沒有競爭就沒有突破,為此我把競爭機制引入班級管理。
1、組內競爭。
在小組內1——4號的次序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匯總紀律、衛生、學習、養成習慣等各項評價指標,小組成員的序號隨時調整,小組長也會隨時變化。3號有可能變成1號,4號有可能變成3號,這就大大加強了小組內成員間的競爭意識,一號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會好好表現,四號為了改變自己的位置,也會努力學習。
2、班內競爭。
在全班內,各小組展開競爭,班長根據各小組的表現情況每天進行記錄,如作業完成情況、衛生打掃情況、養成習慣(如佩戴紅領巾)等,每周一匯總,在周一的班隊上進行公布,每月進行一次評比,前三分之一為優秀小組,進行表彰和獎勵。每個人都有上進心,每個小組都想成為優秀小組,小組成員為了小組的名譽,會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互相督促,這樣在整個班級內就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局面。
3、個人競爭。
在全班內開展優秀個人評選,首先各小組推報一名優秀組員,班長把每位成員的表現情況進行匯總,根據得分,每月評出三位優秀個人,班內給三位同學照像并把照片貼到光榮榜上。
一年半的實踐與嘗試,收獲如下:
1、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更加輕松、有效。
有了小組為單位的競爭和自我管理,班主任所面對的就不再是幾十個單獨的個體,而是十來個團體,化零為整,只要對每個小組進行管理就可以達到管理班級的效果。
2、小組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在班級管理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學生在小組內的競爭中發展自我,在組與組的競爭中不斷進步。
3、加強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監督能力和協調發展能力。
每個成員在組內都不想給本組扣分,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多給小組加分,提高小組的團體總分,這在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種相互監督的作用。那么在這個過程中,肯定還是會出現扣分的情況,比如遲到、缺交作業、作業評分不理想、破壞紀律等行為。那么這些學生首先會因為給小組扣分產生自責而自我糾正錯誤,達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另外,組內其他成員必然會想辦法幫助該學生改正錯誤,比如犯錯誤時的提醒、學習上的幫助等。這就達到了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協調、共同進步的目的。
小組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班級管理的小組合作模式,這是一種探索和嘗試。小組合作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方面,要探討的東西還很多。
班級管理小組合作模式論文 篇3
[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新策略,然而這種學習模式所倡導的多向交流具有動態性和復雜性,只有構建與之配套的課堂管理與班級管理模式,才能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實施和開展。在實踐中,需要重點把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分與合”“動與靜”“爭與讓”“抓與放”的矛盾,在矛盾中建立平衡,確保課堂管理和班級管理的有序和高效。同時,要密切課堂管理與班級管理的聯系,使二者相互配合、互相滲透,構建“一體化”的管理機制,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
合作學習;課堂管理;班級管理;一體化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新策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求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觀念、轉變師生關系、轉變教學方式、轉變教學評價方式,將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轉變為新模式下的師生、生生、師師之間的多向交流。這種多向交流具有動態性和復雜性,遠比單向或雙向交流難以控制,只有構建與之配套的課堂管理與班級管理模式,才能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實施和開展,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小組合作”中課堂管理與班級管理的新策略
小組合作模式與傳統的班組教學模式相比具有鮮明區別,這就要求基于“小組合作”的課堂管理和班級管理針對其特點采取相應的對策。
在實踐中,需要重點把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分與合”“動與靜”“爭與讓”“抓與放”的矛盾,在矛盾中建立平衡,確保課堂管理和班級管理的有序和高效。
1.平戰結合,搞好分組
小組合作學習,分組是關鍵。可以將全班作為整體,以全班學生的全面進步和共同提高為著眼點,在“合”的基礎上考慮“分”,建立“平時分組與課程分組相結合、課內分組與活動分組相結合、長期分組與隨機分組相結合”的動態分組機制,確保“合而不僵,分而不散”。為了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響,確保各組之間勢力平衡、機會均等,全班學生同步提高、共同進步,可以采用“平行分組”的方式,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人數相等并保持適中。同時,根據“強、中、弱”互助式分配原則,將全班學生按照學習習慣、智力水平、行為規范、個人修養、性格特征及性別等方面的差異進行異質分組,使小組成員達到最優組合,以利于學生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為了確保小組合作取得實效,這種分組并非一成不變,可以根據小組運行情況和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的需要進行隨機調整。例如,在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特點和實際需要對小組進行微調;學期中間,各個組員還可以在自愿互惠的基礎上由組長負責予以調換。小組的調整,以利于學習開展,不影響全班的穩定有序為前提,能少則少,能小則小。
2.動靜結合,隨機調控
小組合作學習離不開互動,有互動必然需要調控,及時有效的調控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關鍵。在實踐中,可以采取動靜結合的方式,以規章制度為保證、以適時干預為手段,以學生自治為重點,建立“定期調控與隨機調控相結合、個別調控與全面調控相結合、自主調控與集中調控相結合”的課堂調控和班級調控機制。課堂管理以任課教師為主,教師上課時可以深入各組,時時調控,和學生打成一片,參與他們的討論。
當學生討論時,教師或者旁聽,或者與之爭辯,并且針對不同情況適時做出反應,準確把握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和困惑,合理安排和調整下一步的授課方式和內容。班級管理以“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為目標,充分信任和調動學生,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全面鍛煉學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例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只負責宏觀調控,具體操作均由班委成員及小組長去完成,組長由品學兼優的學生擔任,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由班委兼任。每個小組有響亮的組名,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有因組制宜的規章制度和具體的量化考核細則。通常小組成員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合作,必要時由組長進行調控,組長既是小組的領導者、管理者,又是學習的指導者、統籌者,履行制度規定的職責或教師及班主任賦予的職責。組長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由組長匯報給教師或班主任,班主任可根據情況進行個別指導或者召集班委會研究確定方案,再由小組或班干部解決。
3.點面結合,評價激勵
小組合作學習一改過去單純鼓勵個人競爭的做法,提倡小組成員之間互助合作,將整個評價的重心由激勵個人競爭達標轉變為激勵小組集體合作達標,因此需要確立全新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和評價標準,同步促進小組集體中學生的個體努力上進及同學間的合作互助。在實踐中,教師可采取“點面結合”的方式,在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集體評價與個體評價相結合、相互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基礎上,突出對過程的評價、對小組集體的評價和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評價,將“小組合作表現”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例如,可以在每周或每月安排總結課,各個小組根據該時期內組員的量化考核與綜合表現,評選出本組的“優秀組員”,然后再通過全班評議選出“優秀小組”,“優秀小組”的組長就是“優秀組長”。根據評選結果及時對優秀個人或團隊進行物質及精神獎勵,從而同步激發學生個體之間、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在全班形成“你追我趕、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圍。這樣,競爭就不僅局限于組內,而且變為小組間的團體競爭,它既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使班級充滿競爭和活力,又促進了優等生和優秀團隊的出現,更重要的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自我約束、組長自主管理的積極性,迅速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內外結合,綜合管理
小組合作模式要求管理工作“松緊有度,寬嚴相濟”。這一要求對課堂管理和班級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僅僅依靠課堂管理,將班級管理與課堂教學割裂,那么小組合作模式將難以取得成效,甚至僅僅依靠學校教育,不借助家庭的.配合也不行。應該建立“學校內外結合、班級內外結合、課堂內外結合、小組內外結合、身心內外結合”的全面綜合管理體系。在實踐中,可以建立“校迅通”溝通平臺、設置“記事本”聯系紐帶,健全“家長會”長效機制,全方位實現家校互動,多方面引導與全力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養成規范、加強自控。可以把管理教育融入課堂、融入活動、融入案例,實現對學生的經常性引導教育、隨機滲透與多層次幫扶。通過制定行為規范、開展心理輔導、樹立先進典型,全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情感認知力與抗挫耐受力。例如每周的主題班會,由小組承包,然后組員在組長的引導與幫助下集思廣益,最后由兩名組員代表或是全組出動共同完成本次主題活動,這樣的主題教育最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及時反映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與此同時,主持人的家長也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就實現了師生家長互動,提高主題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二、“小組合作”中課堂管理與班級管理的一體化班級管理的成功
有助于課堂管理的高效,有效的課堂管理也會積淀成為良好的班風,有助于形成健康的集體輿論及和諧的班級氣氛,從而有助于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在小組合作模式實踐中,要密切課堂管理與班級管理的聯系,使二者相互配合、互相滲透,構建“一體化”的管理機制,形成“班主任在與不在一個樣、教師在與不在一個樣”的良好氛圍,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
1.課堂管理要緊密聯系小組合作小組合作學習對提高教學質量大有裨益,各科教師應該增強認識,提高小組合作模式下的教學組織能力,充分利用班級建立的小組體系,運用多種手段和形式,廣泛開展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積極配合班主任搞好課堂管理,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可以靈活多樣地組織小組內的生生對話、組組對話、師生對話以及全班的情境對話;也可開展“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個性輔導,從而實現生幫生、生練生的互助式教學。
2.小組合作要全面滲入班級管理小組合作雖然是一種學習模式,但其作用優勢并不僅限于學習。可以將小組合作作為班級管理的一種常態模式,使班級的各種教學、管理、課外活動等全部納入班級小組體系,并以這些活動來鍛煉小組成員、培養合作意識、協調各組關系、完善規章制度。在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的同時,檢驗和優化小組合作模式的運行機制,為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可以開展每日“英語晨練”“數學經典”“物理天地”“名言引路”等班級常規活動,小組內先進行,然后推出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講解,既靈活多變地鞏固學習內容,又最大限度地為各個小組及成員提供了個性風采的展示空間。
3.班級管理要重點保障課堂管理良好的課堂管理是有效教學的重要條件,而班級管理則是課堂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一個學風優良、積極向上、和諧融洽的班集體無疑會使更多的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樂于參與并彼此支持和欣賞。在實踐中,班級管理以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為目標,在班級分組、骨干選配、規章制訂、評價考核等方面都同各科課堂管理緊密結合,以課堂管理的需要為前提,以是否適應課堂管理的需要為評價標準。
4.教師團隊要深入開展小組合作小組合作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應該成為教師的工作方式。尤其在小組合作模式下,班主任與科任老師之間、科任老師彼此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將一個班的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組成一個班級教學小組,由班主任擔任小組長,定期組織小組成員研究班級教學及管理現狀,溝通學生信息,共享成功經驗,研究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和辦法,無疑是增強教學管理和班級管理針對性的好辦法。在小組合作模式實踐中,班主任應主動向各位老師定期報告班級小組劃分、調整、管理等問題,聽取各科教師對小組合作教學的要求,適時進行調控,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為高效有序的課堂教學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美]弗農·瓊斯,路易絲·瓊斯.全面課堂管理---創建一個共同的班集體[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2]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3]黃少君.小組合作學習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網絡科技時代,2007(14):11.
[4]錢佩玲,王嶸.對合作學習方式的介紹及反思[J].教育科學報,2002.
班級管理小組合作模式論文 篇4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班主任常因其繁瑣低效感到疲憊不堪。有沒有一種既能給班主任“松綁”又有效的管理模式呢?上學期,我們把“小組合作式”管理引入班級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這種模式有利于學生人人參與管理的全過程,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有效地防止兩極分化,同時小組整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這不僅給班主任“松了綁”,還挖掘學生的個人內在潛能,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所以,小組合作模式帶來了班級管理和教學模式的改變與突破。
一、“小組合作式”管理的定義與特征
(一)什么是“小組合作式”管理?即依據學生不同的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等方面的差異將學生組成若干個小組。各小組組成員“捆綁”成互依賴的合作伙伴,形成“自治州”。在班級各項活動中,小組伙伴團結合作,共同管轄“自治州”,努力實現班級活動的各項目標。在活動過程中,不僅要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
(二)“小組合作式”管理具有三個基本特征: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把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小組);以小組相合作性活動為主體(是“小組合作式”管理區別于傳統班級教學最本質的特征);以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
二、班級“小組合作式”管理的具體策略
(一)科學分組,合理分工
科學分組、合理分工是“小組合作式”管理順利開展、發揮“小組”功能的前提。我們根據學生的性格、品質、認知基礎、學習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組內異質”就是每個組需要有學習能力強、中、弱和性格內外向的,因為小組成員之間存在合理差異有助于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人盡其用。“組間同質”就是組與組之間要實力基本均衡,這是開展小組之間公平競爭的前提。
我班人數五十五人,以四人為一小組,共十四個小組。四人小組又以A、B、c、D四種代號分別代表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每種代號都負責班級“四項競賽”爭章活動的其中一項。如“A”同學負責管理小組內的“我愛學習”項目,主要工作是收集一些好的學習方法跟全組人分享,其次記錄每次考試的成績并跟全組人進行分析;“B”同學負責“遵守紀律”項目,主要工作是管理上課和自習課期間的紀律;c同學負責“我愛干凈”項目,主要工作是全天小組地面衛生,不要有紙屑等雜物,并且在本周值日的時候分配好衛生負責區域。“D”同學負責“我講禮儀”項目,主要工作是配合學校的“八禮”教育,提醒組內成員要注意“儀表之禮”“言談之禮”等文明禮儀。其中,讓集體榮譽感和組織能力強的“A”同學兼小組組長。組長是一個小組合作學習的管理協調者,也是老師的左膀右臂。所以,要對“A”同學進行定期培訓和指導,并提出明確職責和相關要求。
總之,四人小組在“A”同學的帶領下“捆綁”成“自治州”形式,“洲內”A、B、c、D同學分工明確,職責分明。各個“自治州”之間分配的綜合實力相對均衡。這樣安排不僅使每位學生都參與了班級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展示才能,并在管理中促成全體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彌補,促進各種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使每個管理小組可以在同一起跑線上相互競爭、相互合作、相互提高,從而達到良好班集體的形成。
(二)“小組合作式”管理評價機制的建立
在小組合作管理過程中,為了發揮每個組員的最大潛力,實現共同目標和個人目標的統一,需要建立一種促進學生努力并且小組同伴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約機制。這種良性制約機制就是合理的評價機制,它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同時,評價后的反饋要及時,這樣有利于第一時間了解自身的優缺點,并在與它組的比較中,及時做出調整和改進。
根據學校規章制度,結合學習生活各環節,我們制定了《班級常規評分細則》。評分項目主要是班級四項競賽的內容,即“我愛學習”“遵守紀律”“我愛干凈”“文明禮儀”。每一項都制定了相應的表格并有值日班長負責每天打分。既然是合作學習,在打分時就落實到第幾小組,而非學生個人。這樣,就促使大家意識到:一個人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小組大家的好才是真正優秀。為了及時反饋,我在黑板上的左角設計一表格,每天每組的各項得分都直觀地呈現在表格中。每天放學前值日班長都會把各個小組的一天得分記錄在匯總表中,每周五的值日班長作一周總結,并將分數以累計的形式呈現。得分最高的前三組將成為周冠軍,周冠軍將獲得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每天一根棒棒糖。
(三)適時引導,加強調控
實施小組合作管理,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不是任其發展,忽視班主任的主導作用。班主任始終是“小組合作式”管理的“導演”,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整個過程中,班主任要深入小組,了解小組動態,及時調控。若有哪個小組出現情況,班主任還要要適時引導,保證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有序、有效的展開,始終把握學風、班風的昂揚向上。
三、班級“小組合作式”管理的收獲與反思
1.增強了責任意識,培養了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在管理過程中,人人都是班級管理的參與者,在小組內每個成員要對小組負責,要維護小組的榮譽和利益,這就促使學生在每一項活動中既要嚴格要求自己,又要積極與同伴合作,時時感受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不斷增強責任意識。
2.增強了競爭意識,讓每一顆珍珠閃光
“小組合作式”管理構建小組內和小組間的競爭,其內容多樣,既有學習成績、作業質量、課堂表現方面的,也有日常規范、勞動活動方面的,多方面的競爭使學生不斷努力改進自我,努力超越自我,努力為小組爭光;在競爭過程中,每個人、每個組都各盡其能,散發出各自不同的光芒。
3.培養了與他人齊心協力、共同進步的合作能力
在“小組合作式”管理模式下,同組同學會時常督促幫助本組成員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或本職工作,在合作中,學生既學會了與他人的溝通交流,又從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識上的互補,增長自己的知識,又培養了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總之,經過一年多嘗試,班級“小組合作式”管理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激發了學生的管理熱情,在自主管理中,學生學會自我約束,學習合作,學會競爭,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在競爭的壓力下,小組成員齊心協力,形成合力,有效地促進了班級的發展。
班級管理小組合作模式論文 篇5
摘要:
班級管理不僅要達到維持良好的學習秩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的目的,更是為了全面培養學生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小組合作的管理方式運用與班級管理中,會激發孩子們自我管理的自覺性,提高他們自我管理的能力,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激發他們積極進取的決心。在實施中,我們在分組,分工,競爭互助,評價等環節加以引導,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小組合作;自主管理;互助競爭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基礎,是實施學校教育,完成教書育人任務的平臺,也是我們塑造學生性格,培養學生能力的基地,因此值得所有教師用心思考。將小組合作方式應用于班級管理當中,就是對班級管理工作的一種嘗試。
一、運用小組合作式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培養能夠自我管理,具有自我教育,自我調節能力,具有合作精神的孩子。為此目的,我們不妨引進學科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自我管理積極性,使班級實現自主管理,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鍛煉。
二、小組合作式管理方式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分組
分組一定要采用自愿原則,在此基礎上加諸教師的.具體要求才能保證分組的成功初中的少年人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有點小小的逆反,對父母和老師的建議不太愿意全盤接受,對強制的管理更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這種情況更應該放到小組中,讓學生影響學生,學生教育學生,可能語言是稚嫩的,方式也不為成年人所贊同,教育也未必徹底,但關鍵是學生的主觀意愿上愿意接受,他們在不斷磨合探索中,慢慢接近正確的行為規范,雖然過程稍慢,但效果相當明顯。
所以,小組的分組一定要自愿,這是因為只有學生志同道合,平日關系融洽,才有利于在小組合作中互相督促,互相幫助,互相激發,更真摯的接受同伴的建議意見,實現組內的自我管理和教育,真正實現同聲相應,同氣相承。但就班級整體看,班主任要想實現班級發展抓住兩頭,關注全體,促進學生間互相帶動的目標,還需在分組時有相應的規定。
首先,根據學生平日表現、工作能力和學習成績,由學生選舉選出6名組長,為本組一層。并根據以上三點由學生自己將全班化為1——4層,學生自愿組合,規定每組6——7人,要求必須男女搭配,必須有二三四層學生。
2.分工
組內各有職責,明確分工,使人人參與管理,人人在管理中提高小組管理并非組長一人的事,只有人人參與管理,才會有責任感,榮譽感,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我們可以在小組中除組長外設學習委員、衛生委員、紀律委員、行為規范監督員、安全委員等職位,讓每個同學自愿選擇,組長協調。使每位學生有自己負責的事情,在被管理的同時也要管理別人,無形中增加了責任感,鍛煉了能力。
3.競爭與互助
小組管理應實現組內互助,組間競爭沒有互助就沒有進步,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因此,小組內可根據能力和成績,結合各自優勢科目,指導學生配成師徒關系,使他們在課堂討論環節,課后練習環節,甚至回家后都能互相督促,使學困生有疑問時有人講解,使學優生在講解中強化基礎,獲得提升。小組間則要形成競爭,各組一層與一層比,二層與二層比,以此類推,不僅比學習,也比紀律衛生,活動工作。使每名學生有趕超對象,有進步目標。
4.講評
適時講評,及時激勵,使組間競爭獲得長久動力小組間的競爭一定會有先后順序,這時就應及時對優勝組給予獎勵,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有動力,更有凝聚力。初期階段我們不妨一天一總結,一段時間后可以一周一總結,對優勝組可以采用每周明星組,照片上墻,每學期明星組,家長會獎勵展示等激勵,還應在日常多見小環節給予優先選擇權,比如優先答題權等,時時處處表揚先進,激勵后邊小組迎頭趕上。
三、小組合作式管理方式的注意事項
小組合作式班級管理方式雖然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忽視。教師除了在分組環節,講評環節的主導作用,更重要的是過程中的參與和指導。比如,當組間競爭分數懸殊時,或個別組組內因管理、相處方式等產生矛盾時,教師就要充分要發揮指導作用,多關注,多思考,個別談話,背后支招,要幫助組長解決難題,扶持學生迅速成長。
四、小組合作式管理方式的益處
我們進行班級管理,不僅是為了維持正常的學校教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是為了全面培養學生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學生在學校的生涯畢竟有限,如果近看眼前效果,班主任強壓下進行管理也可以使班級井然有序,使班級氛圍良好,但就孩子的終身看,小組管理中孩子自我管理的自覺性受到激發,與人相處,和諧中求改進求發展的能力得到加強,積極進取永不言敗的勁頭得以激發,團隊合作意識得到加強,這些都是教師一言堂的管理方式所無法比擬的。
另外,素質教育要求我們面向全體,一般的班級管理中,那些優秀學生的到了更多的鍛煉機會,獲得了更大的發展,但其余同學參與班級管理機會少之又少,時間長了就會變得被動冷漠,容易引發抵觸情緒,或喪失信心。
小組合作式的班級管理即有利于發揮優秀生的引領作用,并形成優秀生間的良性競爭,又有利于使不同層次學生得到鍛煉,增強每位學生的責任感,迅速形成組內凝聚力,進而形成班級凝聚力;還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實現生生教育,使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另外,也有利于將班主任從紛繁的瑣碎事務中解放出來,從更高的角度觀察每個學生,思考班級管理方法,以更冷靜的視角審視班級管理中的漏洞,從而準確診脈,高效施治,達到預期效果。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嘗試小組合作式管理,益處多多,但在具體實施時也有許多注意事項,需要我們在以后工作中進一步探討。
班級管理小組合作模式論文 篇6
交流、合作是人類社會生存至今的重要動力,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競爭越加激烈的21世紀社會,合作意識更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意識。因此,在基礎教育改革浪潮中,實施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渠道的課堂教學,探索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生素質的發展,其實踐意義是很明顯的。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這一方法。但是,我們在教學實踐及聽課活動中發現,真正要將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絕非易事。因此,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設置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的課題研究,并成功申報為鎮級教改課題。通過研究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一、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
教師除了在理論上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外,還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合作學習小組的分組。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最好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說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做。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
2.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么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3.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實施。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整節課完全運用合作學習的情況比較少,大部分教學要把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這需要根據課前的教學設計展開教學,在需要合作時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督和指導,尤其關注困難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讓他們多一些發言的機會。
4.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后總結。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課后跟蹤調查、收集反饋信息、反思成果與不足、對學習進行全面的評價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做有利于改進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作業批改、找學生談話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經驗和不足之處的教訓,進而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再做具體的指導,促使每個小組都進行反思,這樣慢慢會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設計
小組合作學習是由問題引發的。問題是以一定的認知為前提,而指向未知領域的命題。提出某個問題就為學生的智能活動樹立起一個方向性的障礙,從而對學生的智力活動產生刺激。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是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后,將教學中的重、難點演繹成問題提出。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引起討論的問題就要切實能夠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能夠引起師生思維活動的展開。當然,問題還應是體現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是學生“跳一跳能夠摘下的果子”。
1、矛盾型問題。即問題揭示教材中知識之間的矛盾之處,有意識地挑起學生認識中的矛盾,促使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識發生激烈的沖突,使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從而產生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的興趣。在教學分數化小數時,當學生發現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質因數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后,讓學生判斷7/8、9/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數,并把所有分數化成小數。學生驚訝的發現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數,與判斷不符。這時,教師在組織學生小組學習討論。因為這類問題情境是以矛盾沖突為基礎而產生的,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所以,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特別投入。
2、假設型問題。即要求學生以已知的內容為前提進行猜測、推斷。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讓學生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猜測分數可能會有什么樣的性質,在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確定性,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容易將學生置于一種非得思考的問題情境中,因此問題一經提出,學生便會思緒飛揚。
3、發散型問題。既要求學生緊密圍繞某一問題,從多側面、多方位進行思考,以探求問題的多種答案。讓學生綜合應用學過的知識,多種方法解答。由于這類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力。
三、練習設計,在練習中提高效率
練習可以叫人熟能生巧,也可以叫人熟能生厭與熟能生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練習過度。已經很熟悉的內容,再要學生反復練習,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一些內容反反復復地練習,學生就會形成思維定勢,當遇到新問題、新情境時,只會生搬硬套,不會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精講多練”一直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實現的教學形式,其實,這里的“多練”不僅指練習的數量上,更多是在質量上的要求。而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加大了學生的參與率,另一方面也是實施分層教學思想的有效形式,從而保證了練習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合作學習中,教師就要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其重、難點,結合班級學生實際,選擇和設計能激起學生參與學習認知功能的思考題、討論題,提高同伴間合作的效率。練習作業分為獨立性練習和合作性練習,適當增加開放性的問題和習題。例如在學習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時,我要求學生:
(1)用你自己的方法進行解答;
(2)你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并列出算式嗎?由于解法的多樣性,不同的學生就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向,同時在小組討論中,還能互相啟發與提示,最后,同學們通過集思廣益便從一道題中學習了多種解法,由一題輻射到多題,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提高了練習的效率,增強其學習的信心與積極性。
四、訓練合作技能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要是通過討論、爭辯、表達、傾聽及參與實踐等形式來展開的。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須重視合作技能的培養。
1、學會傾聽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要求1人先說,其他人必須認真聽并且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要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判斷,有自己的.補充或獨到見解,在這樣要求下訓練,學生不但養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這種品質的功能也能延續到學生的一生發展。
2、學會討論
合作學習中,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通過共同討論、相互啟發,從而達到合作的目的。為了提高討論的質量,教師要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各組由一人匯報自學或獨立思考的內容,其它成員必須認真聽,并且有自己的補充和見解,最后,還應將各自遇到的問題提供給全組成員討論,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準備發言。
3、學會表達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達都離不開語言的表述,為了達到訓練目標,首先教師要提供討論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說、會說,培養學生善于傾聽、思考、判斷、選擇和補充別人意見的好習慣。其次要求小組成員人人都說,而且要能大膽完整地說,要鼓勵禮貌用語。如對某一問題有不同看法時,起來補充或糾正時可以這樣說:“我對第X小組XXX同學的意見有補充或有不同看法。”
聽、說技能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和探索形成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幫助,相互啟發,實現了學習互補,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4、學會組織
合作討論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內的組織者,具體做法是:指導組織者進行組內分工、歸納組內意見、幫助別人評價等,另外,為了體現小組內的主體性,可定期培訓、及時更換組織者。通過訓練不但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而且為學生今后立足于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學會評價
合作學習活動中評價不只是教師對學生做出的簡單的評價,其中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的范評引導學生互評,如讓學生傾聽他人發言后,用手勢表示對或錯,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評價,以增強評價的能力勇氣、提高評價的水平。
五、小組合作應注意的問題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觀摩其他教師的課時,自己或其他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存在一些問題:
1、小組活動重視形式,缺乏實質的合作。合作學習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不能把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
2、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應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的關系。但在小組活動中經常會出現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問題,這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
3、組合作學習內容和時機缺乏恰當性。教學中提出恰當的研討問題是實施分組合作學習成功的基礎。一個好的研討問題,可以使學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標下積極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達到最優化,否則可能適得其反。而部分教師卻誤認為不合作就不是創新,不合作就不是實踐新課程,因此每一節課都要擠出幾分鐘讓學生匆匆忙忙分組討論,合作探究。概念的理解要合作,公式的推導要合作,解題方法歸納要合作,甚至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也要合作,卻不考慮合作探究交流的內容是否有價值,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小組合作學習對當今課堂教學改革而言,其意義是很大的。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實踐中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是正常現象,這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和扎實的實踐研究,逐步解決這些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逐步完善,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應有的作用。
【班級管理小組合作模式論文】相關文章:
班級管理小組合作心得體會04-08
班級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04-24
班級管理論文02-13
高中小組合作班級的管理制度(通用8篇)11-17
班級小組的管理方案(通用7篇)02-23
小學班級合作小組活動的開展和思考05-04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論文(通用15篇)06-28
班級管理的論文(通用30篇)04-20
小學班級管理論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