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法的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中職教育即是為社會培養所需技能人才,并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教育活動。人才培養目標也越來越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實操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應用性較強的會計電算化專業,更是要在教學中通過案例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實操水平,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進而推動職業會計專業教育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動手能力;教學實踐
會計電算化作為會計專業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具有操作性強、實用性廣的特點,目前來說“理論+實踐”即“講授+上機操作”模式仍然是最為有效的方式。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在進行理論講述后,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按部就班的進行操作,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突出,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性的發展。因此實際案例為教學載體,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和已有經驗,對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擺在中職會計教育面前的主要問題。
一、案例教學法在會計電算化中的應用意義
會計電算化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會計信息處理自動化,代替了人工記賬、報賬等工作,同時也完成了企業信息管理的分析、預測和決策等,實現了會計工作的現代化和信息化轉變。具體到中職教育來說,會計電算化最基礎培養目標即是學生有較強的會計軟件應用能力。會計軟件一般包括了會計工作的所有科目,例如賬務處理模塊、資產管理、工資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等等基礎模塊,可以完全實現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可見會計電算化不僅對學生的操作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而且還要有一定的問題分析與處理能力。因此案例教學法的使用,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思考和實操,許多教師也深刻的認識到案例教學法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會將案例教學和舉例教學混為一談,舉例教學僅僅是通過一些簡單的例子說明問題,可以將知識難點變的淺顯易懂,它與案例教學法存在本質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案例教學法是以教學內容和目標為基礎,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實際應用案例中,讓學生在分析案例內容的過程中,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內容一般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啟發性的特點。其次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將課堂主體交還給學生,而教師起到引導和起發的作用,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需要在應用中,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體系和教學內容來科學引用,在保證客觀真實的基礎上,精心的設計交流流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優化與實踐
(一)教學案例要緊貼以教學內容
在采用案例教學法時,為提高教學效果,必須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進行設計和選擇。例如在教學賬務處理模塊的應用時,雖然簡單,但是由于所涉及的內容較多,而且實用性強,因此案例教學要僅僅的圍繞教學內容和人才培養目標進行選擇。在賬務處理中的付款憑證錄入時,就包括錄入憑證摘要、會計科目、發生金額等等。尤其是在會計科目的錄入時,更需要學生對所發生事項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考驗的是學生的會計基礎知識,就要設置針對性的案例題目進行實踐。
(二)教學案例要客觀真實
有鑒于會計工作的應用性較強,在設計教學案例時,教學案例要更加的客觀真實,案例要以現實工作問題為素材,對工作問題進行客觀的描述,能夠反應實際工作中的一些問題。例如在固定資產盤點與清查時,經常會遇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學生對該科目的理解不夠,很容易記錯借貸方向,這就需要利用案例教學法,舉例一些社會企業中常見的問題,加深學生的印象與理解,進而在此基礎上多進行實踐操作,在一遍遍的操作中進行鞏固。
(三)案例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特點
由于中職學生在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上存在的不足,采用案例教學法時要充分考慮這一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因此在選擇案例時要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盡量選擇具有生動性、趣味性和學生多熟知的案例內容,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可以讓復雜的財務問題簡單化、直觀化,將課程內容化繁為簡,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財務報表分析章節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章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而且比較枯燥。為加深學生理解,筆者采用了學生耳熟能詳的小米科技為案例:作為我國電子消費行業的新秀,小米科技的利潤率、凈資產報酬率始終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15年底,該公司的總資產利潤率為28.60%,凈資產報酬率為57.82%,銷售毛利率達91.42%,銷售凈利率為36.51%,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為126.17%,凈利潤增長率達58.38%,呈現出強勁的生命力。消費電子作為學生們最常接觸的經濟活動,案例一出立刻引發了學生積極的關注與討論。在這種情況下,筆者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利用電算化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并得出該企業是否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通過消費電子企業成長的案例引導學習新的分析方法,排除了學生對繁雜數據的反感情緒,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
(四)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在對案例選擇方法進行科學選擇之后,還要精心設計實施。具體來說,根據實施過程需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案例講解與演示,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作用,讓學生參與問題討論、分析過程以培養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問題,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一步步的接近和解決問題,降低重點和難點知識的難度。避免因知識難以理解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對案例進行歸納與總結。針對學生操作過程中存在的疑問,教師要進行釋義。其次對出現的缺陷和不足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在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廣民.對會計電算化教學的研究[J].會計之友(上旬刊),2008,12:100-101.
[2]李孟軍.基于ERP系統的會計電算化教學探析[J].北方經貿,2010,09:68-70.
【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法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基于案例教學法的會計教學模式研究05-02
法學案例教學法的研究與應用04-29
國內外案例教學法研究綜述04-30
案例教學法在口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04-30
談案例教學法中《會計專業案例》的編寫04-29
案例教學法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04-29
案例教學法淺析04-30
軍校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法應用研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