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奏鳴曲式的課堂歌曲教學學科論文
“奏鳴曲”本是樂曲體裁的一種,通常由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幾部分構成。它以其特有的形式,恢宏的氣勢向聽眾展示音樂作品的內涵及矛盾的激烈沖突,從而體現作曲家的情感。在新課改的歌曲教學中,這種形式仍可以巧妙運用。
“引子”:這是一節課的開始,剛剛上課時學生情緒不穩定、秩序混亂,教師要組織教學,或欣賞樂曲,或復習前面歌曲,創設課堂情境,穩定學生情緒,調整課堂秩序,以便后續教學的順利進行。
“呈示部”: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漸漸激情為之所動,有了一定的求知欲,老師及時提出本課內容、要求并進行示范,先入為主進行歌曲展示,這既是老師學識展示部分,亦是巧妙的讓學生欣賞部分,歌曲經過示范性演奏或演唱后,學生便會對歌曲旋律、節奏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老師這時可乘熱打鐵切入歌曲簡介;歌曲曲式、節拍、節奏等一系列知識,融枯燥樂理于激情歌曲欣賞中,便于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
“展開部”:這是課堂歌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進行的好與否,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因有了前面的展示,老師可讓學生開始聽唱,這包括兩部分內容:“聽”、“唱”。
“聽”:音樂課中的歌曲教學有很大的內容取決于欣賞。試想,一首流行歌曲,沒有任何人教唱,但當你置身于隨處可聞此曲的環境中,久而久之便會演唱,也就說是“灌耳音”,這便是音樂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老師反復讓學生聽,既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又使學生熟悉了歌曲的旋律特征,還避免了學習中反復機械演唱的枯燥,并能對歌曲的表現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何樂而不為。
“唱”:歌曲教學的宗旨是“唱”,而基礎是準確歌唱,有了聽的基礎,可采用小聲聽唱,然后進行模唱,繼而演唱的形式。隨著對旋律的熟悉,學生們的學習信心增強,便會樂于“唱”,從而大大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做了如此鋪墊之后,教師可乘機切入歌曲演唱技巧、情感處理等技法并引導學生積極體驗歌曲情感,鼓勵學生帶感情演唱,激發學生演唱的熱情并使學生感受到唱歌的樂趣。隨之安排分組表演、個人才藝展示、為歌曲編配伴奏等教學內容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再現部”,這是歌曲教學的又一重要環節,歌曲經過學習已趨于成熟,但仍缺乏良好的演唱、表現能力,這時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鞏固練習。為避免枯燥可采用擊鼓傳花、學生推薦、分組競賽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上臺表演,而其他學生則當評委,評價其演唱效果。個體演唱使學生潛能得到更好發揮,并很好的鍛煉了學生。而其他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找出演唱問題的同時更能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并悄悄加以更正。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又鞏固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把握,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真可謂“一舉三得”。
“尾聲”:老師簡單回顧,師生互動,充滿激情演唱歌曲結束全課。
“奏鳴曲”式歌曲教學,既有其特殊性、亦有其科學性。如能準確把握、巧妙運用,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突出而有效;課堂則靈活生動,魅力無窮;教學便行之有效且內涵豐富;學生學習便會更加輕松愉悅,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使課堂歌曲教學充分體現音樂課程人文特征,更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奏鳴曲式的課堂歌曲教學學科論文】相關文章:
歌曲論文04-29
歌曲鋼琴彈奏與伴奏教學論文04-29
奏鳴曲式唱歌教學探究05-01
小學科學教學論文08-25
高蹺教學體會的學科論文04-27
古詩教學學科論文04-28
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信成長學科論文04-29
小學科學教育教學論文04-27
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科情感04-26
淺議體育課的課堂管理學科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