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蹺教學體會的學科論文
高蹺,又名“高腳”,有的地區還叫“高蹺秧歌”。它分高蹺、中蹺、跑蹺三種,屬木制品,在刨好的木棍中下部做一個支撐點,用釘子和繩子扎牢捆綁好,以便放腳。高蹺最大特點是鄉土氣息濃厚,形式自由活潑,技藝性強,有一定觀賞價值。早在兩千多年前流行于我國南北,據說以前高蹺是人們用來采摘野果的,后來每逢春節到來,人們常常以踩高蹺扮頭陀、漁翁、樵夫、漁婆、公子等歡度佳節,逐步形成一種群藝性技術表演,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深受廣大兒童所愛。
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他們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常常以直接興趣為動力。高蹺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藝術,它的趣味性、友善性、簡便性、健身性、對抗性和娛樂性對小學生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把“高蹺”這一民間體育藝術引進課堂,采取靈活多樣的娛樂表演形式,寓教于樂。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在娛樂中開發兒童的智力,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達到體育教學目的。如下是我在高蹺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高蹺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在以往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總是采用慢跑、行進操、徒手操,反復使用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厭倦,課堂氣氛呆板沉悶,學生激情沒有調動起來,很大程度上是教學內容缺乏趣味。如果我們利用高蹺器材的自身特點,把高蹺當木棍、挖鋤、長槍等使用,充實課前準備活動內容,教師編排一些棍棒操、勞動模仿操,另選擇適當音樂,如:《閃閃紅星》、《游擊隊之歌》。然后,根據音樂旋律肩扛長槍,邁著整齊的步伐,建立一支雄糾糾、氣昂昂的革命隊伍,讓學生感到其樂無窮。這樣有效提高準備活動質量,達到熱的目的,為新授體育教學內容打下良好基礎。
二、高蹺能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
所謂運動技能是指人從事某種活動中,運用知識于實際的活動能力。它包括三個階段:1、動作初步形成階段,表現為會運用知識于實踐,但不熟練,視覺起主要作用。2、動作鞏固階段,表現為能順利完成個別動作。3、動作熟練階段,表現為動作結構開始鞏固,動作間聯系逐步協調合理。由此可見,體育課上在學生練習踩高蹺的過程中,首先教師簡單講解示范,讓學生通過視覺在腦海中初步留下踩高蹺的動作方法;然后學生們反復進行上蹺下蹺練習,熟悉高蹺性能,探索上蹺方法。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練習,有的學生能夠在高蹺上停留一至二秒,有的學生能夠一次性雙腳踏上高嘵進行行走,有的背靠墻壁站在高蹺上不敢挪動,有的要同伴扶著,才邁出沉重的步伐等。這都表明學生在積極利用知識于實踐,不斷鞏固熟悉踩高蹺的動作方法,感受其中奧妙,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空間平衡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活躍了學生大腦思維,逐步提高了運動技能。
三、高蹺能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
高蹺是勞動人民在生活、生產勞動中創造的并廣為流傳的民間體育活動,它既有一定民族性、地域性、娛樂性,同時還有較強的教育性。單說教育性,在高蹺練習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一個和諧的群體,表現在同學間互相幫助、相互鼓勵、親如一家,如同姊妹;2、具有勇敢頑強拼搏精神, 表現在那些沒有掌握高蹺方法的同學,一次次失敗,一次次跌倒,但他們從沒放棄自己追求;3、具有創新精神,表現在那些高蹺技藝已熟練的同學,他們隨時玩著不同花樣。總之,踩高蹺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敢于拼搏、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精神。
四、高蹺能豐富體育課堂教學
長期以來,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受競技運動體系的影響,其技術要求高,動作難度大,場地器材受限制,學生在有效的課時內難以掌握,特別是有的教學內容如《跳箱》《跳山羊》等,危險性大、技能性強,學生練習起來有一定的恐懼心理。純粹從體育技術的角度去上體育課,使得課堂教學內容單一、枯燥乏味,這樣既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縮小了學生進行體育技能練習的范圍,同時又嚴重地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如果把踩高蹺這一民族體育活動項目引進小學體育教學課堂,將會使體育課堂教學融趣味性、民族性和技能性于一體,不僅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擴大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體育技能練習的范圍,大大地豐富了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鍛煉了心理品質,發展了身體素質,促進了思維能力的提高。
展望未來,隨著校本課程開發地不斷深入,諸如踩高蹺、打陀螺、踢毽子等等。具有娛樂性、民族性的體育活動項目必將會相繼進入體育課堂,使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得到不斷地充實。
【高蹺教學體會的學科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學論文08-25
小學科學教育教學論文04-27
踩高蹺教案03-24
踩高蹺作文04-01
仙人踩高蹺04-29
學踩高蹺05-02
踩高蹺作文07-22
做高蹺的作文08-05
小學科學論文09-14
大班游戲教案《高蹺》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