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教育中融入民間工藝課程的意義及策略論文
摘要:民間工藝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隱含著無限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將其融入到幼兒園課程教育中,其意義廣泛且深遠。本文分析了民間工藝與幼兒園課程有機融合的意義,并提出了在幼兒園教育中如何有效融入民間工藝課程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民間工藝;教育
民間工藝是勞動人民在生活生產中提煉出來的、自發制作的具有樸素審美意義的藝術,經過祖祖輩輩的傳承創新,大部分成為了非物質文化,國家與社會也給予了非物質文化高度的重視。
一、民間工藝融入幼兒園課程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民間工藝體現著民眾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制作民間工藝的過程其實也是享受喜悅和歡樂的過程。比如像中國結,它是由一根繩子通過穿梭、纏繞方式最終完成精美圖案,象征著吉祥、幸福、平和,傳遞的是一種美好的祝福,代表的是一種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態度,幼兒通過對民間工藝的學習,可以感受到這種生活精神和態度,從而培養起樂觀開朗的性格。
2.有助于鍛煉幼兒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民間工藝凝聚了廣大勞動民眾的智慧,體現了民眾的慧心巧工,民眾用的自己的慧心和巧手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制作成了各種奇思妙趣的藝術品,將無窮的想象力用工藝的形式表現出來,突破思維限制,既大膽又不乏創新,這種工藝制造思維所具有的浪漫主義色彩剛好與幼兒不受束縛、愛好想象與幻想的天性相符合,給了幼兒廣闊的思維和想象空間。“心靈手巧”這個成語體現了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之間的密切關系,心靈巧才能給制作帶來奇思妙想,手巧才能將妙想付諸實踐,而且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還能不斷刺激大腦神經,進一步增強大腦的靈活性,這就是幼兒學習民間工藝制作所能起到的鍛煉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意義。
3.有助于提高幼兒審美能力。民間工藝的裝飾體現著節奏、對稱、秩序與空間美,比如陶藝品的回紋和如意紋、民間剪紙圖案的對稱美等等,而且色彩的對比和協調使用、搭配組合更是體現著視覺美感。在造型上,民間藝術處處體現著概括、簡練、古拙的特點,充滿自然生動的情趣。審美,就是生命主體對本體之美的把握,幼兒在欣賞和創作這些藝術品的同時,能夠茶才能產生一種審美愉悅之感
二、幼兒教育融入民間工藝課程的策略
1.發掘適合幼兒學習的民間工藝。我國的民間工藝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內容豐富,但并非所有的民間工藝都適合融入到幼兒園的教學課程中來,而是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來進行甄選。在選擇民間工藝時,幼兒園老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選擇可操作性強,且具有趣味性的,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選擇文化底蘊豐富、文化價值深厚的,以幫助幼兒提高認知能力;符合當地風俗習慣,能夠就地取材,方便工藝課程所需資料和材料的搜集整理;操作起來安全可靠,不會對幼兒存在安全隱患。根據現有的教育經驗,筆者認為泥塑、剪紙、草藤編織等民間工藝是比較適合融入到幼兒園課程中的,為了確保安全性和增強可操作性,老師可以適當的進行創新,或是代替一些工藝素材,比如草藤可能會扎到手,則可改用彩帶,剪紙時剪刀容易割破手,則需要老師在一旁輔助完成,此外,民間工藝的選擇不可過于簡單,也不可過于復雜,以能有效協調幼兒參與興趣、起到教育效果為準。
2.營造良好的民間工藝教學氛圍。不少幼兒老師認為幼兒身心發展水平低、動手能力差,在開展民間藝術教學活動時覺得幼兒難以獨立完成,因此,有時免不了出現總是老師在操作,幼兒只有在一旁觀看的份,長期這樣,只會讓幼兒產生依賴心理,不愿意動手或是不會操作,使得民間工藝教學失去了應有的意義。針對這種現象,作為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創設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的良好活動范圍,引導幼兒大膽嘗試、大膽動手去操作。具體而言,創設良好的教學活動氛圍,老師要做到以下幾點:老師要以平等、友好的身份去跟幼兒做朋友,而不能以師威來要求和控制幼兒;要控制好授課時間,給予幼兒足夠的探索和操作時間;在制作民間工藝時,老師要在一旁留心觀察和指導,幫助幼兒解決制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要采用循循善誘的方式啟發幼兒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而不能直接取代幼兒幫幼兒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在和諧友好的氛圍中逐漸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3.以游戲方式組織民間工藝教學活動。喜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以游戲的方式來組織民間工藝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參與興趣,從而讓幼兒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和感受民間工藝。比如,在教學剪紙這項民間工藝的時候,老師可以組織“過新年,貼剪紙”活動,以小組的形式讓小朋友自行討論春節要貼什么樣的剪紙,在這種欲望的驅使下,學習剪紙的過程中,他們就會更加的專心、專注;在學習制作陶藝時,由于不可能帶孩子到真實的窯洞燒制陶藝品,因此可以用游戲模擬方法,搭建一個虛擬的窯洞模型,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陶藝制作的全過程。幼兒在完成民間工藝品的制作之后,老師要用藝術化的評價形式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肯定評價,讓幼兒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并鼓勵幼兒向其他小朋友表達介紹自己作品的構想、制作方法,這樣既能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還能培養幼兒的分享精神和集體互助意識。民間工藝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與人們的生活、生產、作息等有著密切的相關性,是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融入民間工藝課程,可以讓幼兒形成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在生活化體驗中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沈茜.民間傳統工藝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的實施和意義[J].科教導刊,2014(04):15.
【幼兒教育中融入民間工藝課程的意義及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游戲化課程策略的論文04-27
游戲融入幼兒教育中的必要性分析論文05-02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策略論文04-27
關于農村資源融入幼兒課程的論文04-27
游戲在幼兒教育的應用策略論文04-27
幼兒教育中有效回應的策略論文04-27
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論文04-29
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科學教育的探究論文05-02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的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