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學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文學論文
論文關鍵詞:文學翻譯;歸化;異化
論文摘要:文學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是翻譯理論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從簡單回顧了歸化、異化理論的生成及其演變。指出歸化和異化都是重要的翻譯策略,兩者相輔相成,對文學翻譯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引 言
歸化與異化是文學翻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策略.本文簡單回顧歸化和異化策略在文學翻譯中應用的歷史,從晚清時期的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一百年歸化為主調,20世紀最后20年對異化、歸化的重新思考,二十一世紀的文學翻譯: 歸化和異化的繼續發展。并指出歸化和異化相輔相成,對立統一。譯者應根據在翻譯中涉及的多種因素進行取舍,創造高品質的譯品。
1 歸化和異化概述
直譯與意譯是歸化和異化討論的源頭。直譯和意譯是翻譯的兩種主要的方法,八十年代初,張培基等學者所編的《英漢翻譯教程》中解釋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為:“所謂直譯,就是在譯文語言條件許可時,在譯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內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別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譯不是死譯或硬譯。”……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譯教程闡釋直譯:“直譯指翻譯時要盡量保持原作的語言形式、包括用詞、句子結構、比喻手段等等,同時要求語言流暢易懂”(范仲英1994:90)。而意譯則認為語言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表達形式,當形式成為翻譯的障礙時,就要采取意譯。翻譯的歸化/異化概念直接來源于1813年德國學者Schleiermacher(施萊爾馬赫)《論翻譯的方法》一文,文章指出翻譯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引導讀者靠近作者,另一種是引導作者靠近讀者。但并未授以具體名稱。1995年美國學者L.Venuti 的《譯者的隱形》定義這兩種方法為異化/歸化。Venuti是異化派翻譯的代表。他提出“反翻譯”的概念。指出翻譯的風格和其他方面在目的語的文本中要突出原文之“異”。他說:“反對英美傳統的歸化,主張異化的翻譯,是要發展一種抵御以目的語文化價值觀占主導地位的翻譯理論和實踐,以表現外國文本在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郭建中 1999:192-193)在討論異化翻譯時,他對歸化翻譯的策略作出了描述:遵守目標語文化當前的主流價值觀,公然對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從而達到讓譯文符合本土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的需求。歸化翻譯的最大特點就是采用流暢地道的英語進行翻譯,在這類翻譯中,翻譯者的努力被流暢的譯文所掩蓋,譯者為之隱形,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也被掩蓋,目的語主流文化價值觀取代了譯入語文化價值觀,原文的陌生感已被淡化,譯作由此而變得透明。從后殖民理論吸取營養的異化翻譯策略則將歸化翻譯視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和征服的共謀,是文化霸權主義的表現。所以,Venuti提倡異化的翻譯策略。美國翻譯家奈達(Nida)是“歸化”理論的推崇者,他提出了“功能對等”和“讀者反映論”的觀點。在各種不同場合,他重復“最切近的自然對等”概念這一觀點,既“譯文基本上應是源語信息最貼近的自然對等”!皻w化派”認為,不應該將源語中的語言體系和文化現象強加在譯文讀者身上;文化差異必然帶來交流和理解上的障礙,既然翻譯的主要任務是文化交流和傳播,就應該避免文化障礙,而“異化”則不可避免地帶來這種障礙;對譯文讀者的想象力和智力也不應該有過高要求,而是應該將源語以最貼近目的語的形式呈現給譯文讀者,使之理解起來更容易。
直譯/意譯同歸化/異化翻譯他們之間有著相似和差異。王東風在《中國翻譯》“歸化與異化:矛與盾的交鋒”一文中開門見山地指出,“歸化與異化之爭,是直譯與意譯之爭的延伸,可謂由來已久!睔w化和異化可看成直譯和意譯概念的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譯與意譯。… (王東風,2002:24-25)
2 歸化和異化策略在文學翻譯中應用的歷史
從晚清時期的19世紀70年代開始到現在的一百多年來,中國的外國文學翻譯先后出現了四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紀頭十年,第二次是“五四”后的十年,第三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十七年(真正繁榮的也就是50年代的十年),第四次是20世紀的最后二十年。(孫致禮,2002)
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我國的文學翻譯除“五四”后十余年異化譯法一度占上風外,大部分時間還是以歸化譯法為主調。1898年,嚴復提出了“譯事三難:信、達、雅”。1899年,林紓翻譯出版了小仲馬的《巴黎茶花女遺事》,獲得巨大成功。之后先后翻譯了180多種西方文學作品。,當時的翻譯者考慮的并非是要忠于原作,而是如何適應當時社會文化的發展需要。晚清時期,白話運動蓬勃開展,但當時的譯者除個別以外,都不愿用白話文翻譯,而堅持用文言譯作。這樣不但讀者覺得晦澀難懂,譯者自己也覺得頗受束縛,不得不對原文加以改動和刪減。所以,為了博得廣大讀者的青睞,譯者大都采用敘述法,常常出現譯文的夾議夾作、改寫改譯。這個時期的文學翻譯除了少數外來詞的引用外,基本上是以歸化為主導。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我國的文學翻譯又掀起了一個新的高潮在魯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帶動下,當時的作家和翻譯家試圖從外國文學中吸取營養,以達到改造文學、改造社會的目的。魯迅提出“易解”和“豐姿”是翻譯的雙標準,較嚴復的信、達、雅三標準具有更大的涵蓋力,使其得到了豐富和深化。他主張譯者只能“改換衣裳”即轉換語言形式,而不能“削鼻剜眼”,即盡量保持原作的“異國情調”,提出翻譯“以信為主,以順為輔”“寧信而不順”可謂在文學史上高揚一幟。但同時也導致一定程度上的生硬翻譯。因此,從30年代后期開始,中國譯界在翻譯方法上出現了一個“逆反應”,歸化法再次占據了主導地位。張谷若從30年代開始翻譯的時候,翻譯并出版了哈代的《還鄉》和《德伯家的苔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遵循兩條翻譯原則:(1)不能逐字死譯;(2)用地道的譯文翻譯地道的原文。朱生豪由30年代中期走上翻譯道路,他在《莎上比亞戲劇全集》譯者自序》中,明確反對逐字逐句對照式的硬譯,提倡保持原作的“神味”和“神韻”。我國30、40十年代的文學翻譯比較強調傳達原文的“神韻”,比較看重譯文的通順流暢,而不怎么注意傳達原文的形式,不僅如此,甚至還可以隨意“更易原文之結構“。他們走的是歸化之路。
20世紀最后20年,中國翻譯界受西方翻譯理論的啟發,對異化、歸化進行了重新思考,異化譯法開始受到重視。1987年,劉英凱在《現代外語》第四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歸化-- 翻譯的歧路》的論文,尖銳的批評了歸化法,并大力提倡移植法,讓其在翻譯中占有“主導地位“。文中力舉的過分歸化的表現和分析可以說促使我國翻譯界對中國的文學翻譯方法進行了一次認真的反思。這種反思的最突出表現,就是在1995年,由上!段膮R讀書周報》和南京大學西語系翻譯研究中心聯合舉行了關于《紅與黑》幾個譯本意見的調查,并在此基礎上,展開了全國范圍的翻譯大辯論。通過這場大辯論,中國翻譯界對異化和歸化這個問題,也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在此后幾年中,劉重德、郭建中等學者,也曾先后對異化和歸化發表了一些獨特的見解,認為應該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異化和歸化,從而發表異化譯法,并將歸化法限制在適當的范圍內。在改革開放期間,不僅翻譯理論界對異化譯法有了新的認識,文學翻譯工作者中也目前翻譯界在承認異化與歸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對抗性概念、而是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的翻譯策略和方法的基礎上,又展開了哪一個是主流之爭,這可參考孫致禮教授“中國的文學翻譯:從歸化趨向異化”(《中國翻譯》,2002)和蔡平的“翻譯方法應以歸化為主”(《中國翻譯》,2002)兩文。甚至現在有學者還認為“譯文中異化和歸化的表達方式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在某一時期被認為是異化的表達法,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有可能成為譯語的一部分,看不出異質的因素了!保ú唐,2002:41)
隨著“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和各民族之間克服了解的加深,各種文化之間的借鑒與融合日趨明顯,文化的異質色彩似乎正在逐漸淡化。二十一世紀的文學翻譯將是歸化和異化的繼續發展。另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和“反文化同化”的呼聲卻又此起彼伏,各民族要求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意識也日趨高漲。作為語言、文化交流橋梁的翻譯,歸化和異化的辯證統一仍然會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會不斷發展。
3 在具體的翻譯實踐中選擇歸化或異化策略
歸化或異化策略其實都是一種翻譯手段,他們并不是絕對的,而是對立統一,相得益彰。譯者在翻譯實踐中采用“歸化”的原則和方法,還是采用“異化”的原則和方法,應根據在翻譯中涉及的多種因素,應根據具體的語境、翻譯的目的、譯入語的包容度、文學作品、作家、譯入語讀者的接受效果、民族的思維習慣和不同文化的趨同程度的具體情況進行取舍。那么,怎樣決定翻譯一篇文學作品時歸化法和異化法的取舍呢? 文學翻譯不同與一般的翻譯,具有自身的獨立性與特殊性,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做到“文化傳真”與“藝術審美”的完美結合。這樣讀者既能從好的文學作品中獲取一些知識,又得到了審美的愉悅。在翻譯過程中,不管譯者在文學翻譯過程中是用歸化法還是異化法,是形似還是神似,是緊扣原文還是進行再創作,都是可取的。但采用這兩種翻譯方法要把握好“度”。過分強調某一方面而犧牲另一方面都會走極端,翻譯界中存在著一些過度的歸化現象,例如濫用四字格成語:四字格成語是漢語言文化的一大特色,正確使用使目的語更顯優雅,可如果誤用成語不僅會使譯文晦澀,也會改變譯文的深層含義。濫用典雅詞匯,濫用抽象法,濫用帶有文化色彩的替代。即是用漢語的文化淵源和相關的形象替代了西方的表達方式,這樣做反而使譯文有些別扭 。而異化過度會出現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譯文帶有翻譯腔,即對來源語保持絕對字面上的忠實,不考慮來源語結構、表達方式是否也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
結語
異化與歸化的爭論不但困擾了過去的許多譯者,還必將困擾現在和以后的譯者。異化與歸化將永遠同時并存,成功的翻譯既離不開異化,也離不開歸化。我們認為沒有必要進行“歸化”和“異化”優劣高下之爭,譯者應根據在翻譯中涉及的多種因素進行取舍,交替運用歸化和異化翻譯確保譯本的高品質。
參考文獻
[1]王東風.歸化與異化:矛與盾的交鋒 [J].中國翻譯,2OO2,(5).
[2]孫致禮.中國的文學翻譯:從歸化趨向異化[J].中國翻譯,2002,(1).
[3]郭建中.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與歸化[J].中國翻譯,2OO2,(5).
[4]劉英凱.歸化--翻譯的歧路 [J].現代外語,1987,(2).
[5]蔡平. 翻譯方法應以歸化為主[J].中國翻譯,2OO2,(5).
[6]王秉欽. 20世紀中國翻譯思想史[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有不少人開始重視異化法,重視對國外文學作品中的異質成分的傳達,翻譯中力求異化與歸化的平衡。
【文學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文學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文學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04-28
論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04-28
翻譯的歸化與異化04-28
翻譯中的博弈:歸化和異化04-28
跨文化視野中的異化/歸化翻譯04-30
文化視角中的異化與歸化翻譯策略04-27
從語用角度談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04-29
中國英語翻譯中的異化與歸化之爭04-27
電影片名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04-27
關于翻譯中歸化和異化的哲學思考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