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議從技術藝術到美學論文
一、技術的介入,使得人類的藝術長河中誕生除了新的藝術門類——攝影、電影、電視、數字藝術。
世界上的第一部電影———盧米埃爾兄弟的《工廠大門》,依賴于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對電影機器、裝置的研制,隨著電影技術發展成熟與藝術家的不斷探索,電影成為一種把握表現客觀世界的藝術形態,被稱為第七藝術,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隨著電視機的普及,電視也被稱為第八藝術。而信息社會催生的新媒體藝術,《亞太藝術》編輯蘇珊阿里特認為,主要特征是先進的技術包括電腦、互聯網、視頻在藝術作品中的使用,創造出的虛擬藝術、視像藝術及多媒體互動裝置和行為。新媒體藝術不再是與傳統意義上的繪畫、雕塑相似的品類,而是采用多種科技手段進行的藝術探索實踐的總稱。[2]它們都有一個明顯特征,即技術化藝術。技術促使了藝術的發展與產生,藝術家也勇于駕馭新技術,將創造性融入社會的變革中。因此我們可以稱,這種由科學原理、技術手段、藝術規律所創造的,與傳統藝術一脈相承的攝影、電影、電視、數字藝術等現代藝術為技術藝術。
(一)這些藝術種類,之所以為藝術,是因為它們為我們帶來了心靈的感動、人生境界的提升。
韋伯斯特大學辭典中對美是這樣定義的:“一個人或一種事物具有的品質或品質的綜合,它愉悅感官或使思想精神得到愉快的滿足。”我們認為電影中存在著美,電視藝術存在著美,各種現代藝術中存在著美,為什么不能認為技術中存在著美,而且值得作為一門學科來研究?技術中的確存在著美,首先是來自科學技術自身的美,體現為秩序和簡潔。很早科學家們就懂得科學中蘊含的奇妙的美,1542年出版的哥白尼《天體運行論》中的第一句話就是“在哺育人的才智的多種多樣的科學藝術中,我認為首先應該用全副精力來研究那些與最美的事物有關的東西。”[3]法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彭加勒認為,科學研究的成果———科學理論,其中也有美,那叫做“理性美”,一種“深奧的美”。[4]
(二)其次是技術藝術制造的美。
從1968年的電影《200l:太空漫游》中對數字技術的初試牛刀,人類的影像藝術便越加奇幻和多元,2010年的《阿凡達》,則把數字電影推向了另一個高峰。原來電影表現不了的題材變成了可能,也使得電影不再以照相為本性,而代之以合成性或者生成性,一種新的電影美學——“虛擬”美學——也隨之誕生。[5]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張藝謀玩轉了數字技術為我們帶來一場立體視覺表演的盛宴,上海世博會的各國場館,無不是運用最新技術的體現,而中國館里“復活”的清明上河圖,更是用技術為傳統藝術帶來了復興。
(三)第三是技術多元的美。
技術美其實是大工業生產工業設計的產物,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迫使產品在功能和外觀上予以革新擴大銷路,也刺激了技術朝著更高的審美水平發展,為了生活實用,產品的設計外部形態越來越美,功能越來越人性化。這也讓作為實現技術藝術的裝置本身,具有工藝美。從希臘神廟到扎哈?哈迪德如夢似幻的流線型建筑設計,建筑最能說明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材料與技術構成了建筑,而建筑本身又具有比例、均衡、穩定、韻律等形式美。許多工業產品如當下年輕人中最流行的喬布斯的“蘋果”,更是技術與產品簡潔美的完美體現。
因此,我們對所有由科學原理、技術手段、藝術規律所創造的現代技術藝術中體現的藝術規范和審美價值的研究,就成為技術美學。技術美學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融。技術美學曾有一些別名“工業美學”、“生產美學”、“勞動美學”等,今天我們提到技術美學,國內外學術界其實一直仍然沒有完全統一的看法,一種觀點將技術美學完全等同于現代設計理論;一種認為現代設計本質規律的哲學概括是技術美學的主要構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內容。[6]當然現代設計的確是一種技術美學,尤其作為現代工業設計奠基的包豪斯學校成立后,強調藝術與機械制造相結合,設計師要為大多數人設計制造實用美觀的物品。包豪斯創始人格羅庇烏斯在其《藝術家與技術家在何處相會》一文中揭示了關于建筑和工業設計的一條真理:“藝術的作品永遠同時又是一個技術上的成功。”以技術藝術中抽象出的美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應當認同后者,不應當將技術美學局限于狹義的工業設計,而是“研究一切技術領域中有關美的問題”。[7]
二、從這一點來說,技術美學的美學形態應當主要是指“介入的技術美”——即有此技術才有此藝術。
當然在技術的歷史發展中,應當包含另外兩種,一是自然技術美,萬事萬物的客觀存在具有審美價值,獨具慧眼的發現美,這種審美選擇形成了自然技術美;二是融合技術美,如傳統藝術中隱而不現的技術,如樂器與繪畫工具,這一時期的技術完全是為藝術而藝術。就現代來說,介入的技術美才是技術美學的主要美學形態,《考工記》有云,“材有美,工有巧。”技術本身就具有美;而機器的批量生產,尤其是現代設計理念的實現后,技術裝置本身也具有一種工業美,這一點在人們使用的各種電子設備中有最直接的體現;而由技術創造出的美,如電影藝術、電視藝術的美,是技術美學的內在核心。
三、由此可以總結技術美學的特征。
一是重物質,沒有技術的物質基礎,沒有技術裝置,就沒有現代藝術,新的物質不斷創造造就新的藝術不斷產生,盧米埃爾兄弟依賴于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對電影機器、裝置的研制,才有了電影。
二是守理性,無論如何技術藝術仍然是以技術為基礎,由技術的理性思維與藝術的感性思維融合,以真求美。
三是求應用,具有實用與審美的雙重屬性,這一點在建筑與工業設計中結合完美。
四是想象力,技術發展開掘了藝術想象力,并使之得以實現,數字技術使得我們在電影中創造出了大型災難場面、太空、怪獸,《阿凡達》是這種想象力的集中展現。
五是虛構性,技術藝術為我們帶來了一種亦真亦幻的虛擬美,《侏羅紀公園》、《駭客帝國》、《盜夢空間》等影片中,制造了一種比真實還要真實的虛擬美。它讓手工創造的藝術變為機器批量制造的藝術,藝術復制取代了藝術唯一,創作主體由個體變為群體,藝術創作變為群體制作,電影與電視藝術作品的呈現即是如此,一臺晚會、一部《蝙蝠俠》,都是群體協同制作的產物;而技術藝術所能夠產生的虛擬美,讓藝術作品由對現實的觀照轉變為對模擬空間的肆意想象,外星人、神話傳說、外層空間、神秘原子世界等,人們一次次制造出視覺奇觀,觀眾一次次被震驚,這時藝術作品的展示價值取代了膜拜價值,成為一種視覺驚奇的狂歡,造就了一種全新的審美文化。
無論如何,真善美一直是人類的三大追求,而美又是最高層次的,在技術藝術中,技術的根本目的還是為美服務,技術促進藝術審美的創造,新的審美趣味又促進新技術的發展。技術美學是聯結冰冷的技術世界與詩意的人性世界之間的一條溫馨紐帶。[8]它讓我們更好地詩意地理解世界,詩意地改造世界,詩意地棲居,我想這就是技術美學的意蘊與價值所在。
【小議從技術藝術到美學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04-29
從美育到環境美學05-01
藝術與現實的美學05-01
關于美學論文02-14
音樂美學論文05-17
接受美學對于音樂美學的啟示論文05-02
摩羅美學:從魯迅到顧準04-30
小議軟件人才的培養論文04-27
小議學案導學的論文04-27
美學的新視野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