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重點:用典和借古諷今一、導入 新課二、解題簡介作者與寫作背景三、結合注釋朗讀,弄清大意四、具體分析1、辛棄疾在文學史上被評論家譏之以“掉書袋”,原因是他的詞作好用典故。思考:上闕和下闕分別用了哪些典故?明確: 孫仲謀(孫權) 上闕 ﹤ 寄奴(劉裕) 元嘉草草(劉義隆)下闕 ﹤ 佛貍祠(拓跋燾)廉頗2、分析上闕a、上闋寫孫權劉裕兩個人,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明確:都是能夠建立功業(yè)的英雄人物,而且他們的事業(yè)都是在京口起步的。b、詞人寫這兩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懷?明確:表達自己力主抗金和決心恢復中原的宏大抱負,同時借古代帝王來諷刺南宋統(tǒng)治者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c、寫孫權和劉裕一略一詳,為什么?明確:寫出劉裕出身貧*,卻能建功立業(yè),更表現(xiàn)了“事在人為”的道理,更表現(xiàn)詞人對英雄的仰慕。在當時韓侘胄急于北伐的現(xiàn)實中,辛棄疾對劉裕的歌頌不僅是向往他的英雄業(yè)績,還含有“如果碰到劉裕這樣的國君,他的正確戰(zhàn)略意圖就能被采用”的意思。3、分析下闕a、“元嘉草草”①口述宋文帝北伐的經(jīng)過,明確北伐失敗的原因。②辛棄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慘敗的故事目的是什么?明確:借古諷今――委婉勸阻韓侂胄:借鑒歷史,伐金必須做好準備,不能草率從事。b、“佛貍祠”①詩人寫佛貍祠下的迎伸賽會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明確: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達了自己的隱憂: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不迅速謀求恢復,百姓就安于異族統(tǒng)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達對南宋政權不圖恢復中原的不滿。②除了用典,還運用什么寫法強化這種感情?明確:今昔對比――烽火揚州路←→神鴉社鼓,此情此景讓人不堪回首。c、“廉頗”用廉頗的典故,用意是什么?明確:以廉頗自況,雖64歲仍想為國效力;可當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議,又小人挑撥,使他很感悲憤,擔心像廉頗一樣被棄置不用。抒寫了自己雖有遠大抱負,而朝廷卻不重用,壯志未酬的苦悶。而這正是全詞的主旨所在。五、名句賞析“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明確:這句話的意思是,孫權的風流余韻現(xiàn)已不復存在。“舞榭歌臺”是承平氣象的象征。孫權以區(qū)區(qū)江東之地,抗衡曹魏,使自己國土不受外侵,并拓宇開疆,造成了三國鼎峙的局面,吳國出現(xiàn)承平氣象。“風流”,指孫權的才略及其建樹,這里引申為孫權的遺跡。“雨打風吹”指的是歷史風雨,自孫權以后,京口一帶屢遭兵火,到辛棄疾時已將近千年,當年孫權的風流余韻已蕩然無存。言外有江山寂寞,時勢消沉之意。這幾句突出蕭颯、凄涼之象,筆調轉為哀婉、舒緩,詞人慨嘆眼前之景象,表達了他對孫權的崇拜和對當前時局的擔憂。六、歸納全詞這首詞表現(xiàn)了作者對英雄業(yè)績的向往,既有抗金救國、恢復失地的抱負以及不能實現(xiàn)的苦悶;也表現(xiàn)了對南宋統(tǒng)治者屈辱求和、茍且偏安的卑劣行徑的諷刺和不滿,以及對韓侘胄的警告。《詞詰》評曰:“發(fā)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氣奔注,筆不得遏。廉頗自擬,慷慨壯聲,如聞其聲。”七、學生齊讀全詩。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相關文章: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04-25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04-25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04-25
實用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四篇05-02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匯編七篇05-12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集錦6篇05-12
《念奴嬌 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04-25
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04-28
遺恨北固亭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