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精品【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48頁例2,第50頁練習十一第4、5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級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過程與方法: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計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2。
。1)觀察例2圖,說說圖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導學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綜合算式。
。3)脫式計算
4×3+7 7+4×3
(4)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樣的。
(5)脫式計算54÷6-7 7+54÷6
。6)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48頁做一做
強調:計算兩步式題時,必須首先觀察,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頁練習十一第5題。
先計算算出結果,再進行比較。
四、總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到右按順序計算。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五、布置作業
第50頁練習十一第4題。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
教材、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學過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內容包括有余數除法的認識和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以及一次實踐活動。在教學時,應該根據知識的系統性以及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注意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可以發展他們的抽象思維。學生通過操作、學習,能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會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2.能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試商的方法。
教學課時:四課時
第一課時有余數除法的認識
教學內容:課本第1~2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通過平均分的活動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初步體會和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平均分的活動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具準備:小棒、圓片、三角形。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3
一、引入課題。
播放《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配音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聽后談感受與收獲,引出并板書課題:辨認方向。
二、調動原有經驗,感知現實中的新方向。
(一)、復習。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哪四個方向?(東、南、西、北)你能在教室里辨認嗎?如果到了一個新環境,你怎樣辨認這些方向?(觀察太陽、樹木、利用指南針……)
(二)、探究新知。
1、你還聽說過哪些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果有學生說出南東、北東、南西、北西,教師也應有意識地對應板書。
2、借助人們生活語言習慣,統一對方向的描述性詞語。
3、活動體驗一:讓學生嘗試在教室里指一指東南方向,并思考:為什么把這個方向稱之為東南呢?
學生可小組內交流,然后指名匯報,總結:東方與南方的中間,是東南方。
以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辨認東北、西南、西北三個方向。
(三)、深化體驗。
1、活動體驗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學生先自主找一找,再指名匯報。
2、活動體驗三:指名兩位同學到講臺前,讓其他同學說一說學生甲在學生乙的`什么方向?學生乙在學生甲的什么方向?然后思考討論交流:同是兩位同學,但對他們位置的描述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使學生真切體驗到方向的相對性。
二、生活經驗升華,探究地圖新方向。
(一)、復習。
教師出示方向板(小黑板出示)誰能在老師的方向板上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指名板演?偨Y強調:方向板上的方向特點。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方向板上標出其余四個方向。學生可小組交流合作、互相幫助,教師巡視指導,最后匯報總結,展示自己制作的方向板。
2、出示課本第22頁的教學掛圖,讓學生借助方向板辨認并口述各種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完成“認一認”。
3、深化感知。說一說動物園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學校在動物園的哪個方向?
三、拓展應用。
1、指導學生完成第23頁“練一練”的第1題。
教師先讓學生說一說在地圖上看到了什么?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學生回答后,教師可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強調向北的方向標,然后進行辨識方向的訓練。
2、指導學生完成第23頁“練一練”的第2題。
先讓學生小組內互說,再全班交流。
四、全課小結。
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有什么評價?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4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使學生明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初步會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數。
教學重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7、8、9的乘法口訣。
2、根據圖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
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
二、新授
。ㄒ唬┙虒W例1
1、根據主題圖,引導學生布置教室,提出問題。
2、(1)有56面小旗,掛成行,平均每行幾面?可以怎樣列式?
板書:568=( )
討論:怎樣計算?
板書: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掛成7行呢?平均每行幾面?
板書:567=( )應該想哪句口訣呢?
3、根據主題圖上小朋友的活動,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你能列式計算嗎?四人小組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ǘ┩瓿勺鲆蛔
1、出示74 口訣
。1)啟發學生想一想,寫出兩道除法算式。
。2)分組討論,想一想商是幾,用哪句口訣,怎樣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題目,由學生獨立計算,再交流。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一。第1~4題。
四、總結
板書設計: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例1、 7 8=56
568=(7) 口訣:(七)八五十六
567=(8) 口訣:七(八)五十六
教學反思:
學生有了前面的學習作為基礎,這部分的內容掌握起來比較容易,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效果不錯。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 目標
1.通過比一比的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
2.通過估一估的活動,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 重難點
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 準備
投影片、課件課時1
教學過程
切入舉偶
談話引入。生活中的大數無處不在,那么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呢?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這個問題。
對話平臺
玩中學
1.學一學,議一議。
通過小組探究,比較大小的方法。
(1)以小組為單位自學探究。
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練一練。
完成練一練。在()里填上“>”或“<”。
學中做1。試一試。先試著做一做,再議一議。
3.想一想
4。數學游戲。
5.估一估。完成練一練的第一、二題。
板書設計
比一比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6
教學內容:
P36我長高了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能準確測量,收集數據。
教學準備:
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復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么東西的.長度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ń處熝惨曋笇В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匯報、記錄數據。
1、把測量的數據匯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計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內容?
五、課堂總結。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對比等活動,使學生發現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時存在著分不完有剩余的情況,借此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初步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2.通過操作、計算、比較等活動,讓學生經歷除法豎式(含表內除法的豎式)的書寫過程,理解豎式中每個數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以及恰當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掌握試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有余數的除法的口算和筆算,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4.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繼續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二、內容安排及其特點
1.教學內容和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時,結果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恰好分完的情況,這時沒有剩余(即余數為0),表內除法涉及的就是這樣的內容;一種是平均分后還有剩余的情況(余數不為0),這是有余數的除法要研究的內容。
在除法計算中,能夠整除的是少數,有余數的除法是大量存在的。從小學生學習的角度看,“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鑒于有余數的除法與表內除法的這種密切聯系,以及考慮到通過操作和對比更有利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修訂后的教材將本單元從三年級上冊調整到了二年級下冊。相應地,具體內容也進行了一些調整。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主要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和計算;第二部分是解決問題。教材具體編排結構如下。
有余數的除法是今后繼續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等除法的重要基礎,因為用一位數除、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是除法試商的基礎,并且這部分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著重要的應用。
因此,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這部分知識對于學生繼續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為教學年段的調整,教材在編排的層次上有以下變化。首先,不斷將有余數的除法與剛學習的表內除法的兩種情況對比呈現,并借助大量的操作幫助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理解余數和除數的關系,同時體會有余數的除法與表內除法的關系。其次,將除法豎式的教學安排在理解了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明白了余數與除數的關系之后,突出了引入除法豎式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時為試商的教學作好準備。最后,單獨編排試商的例題,突出試商的方法:求商時要想幾和除數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而且小于被除數,并且保證余數小于除數。同時,為保證試商的準確性和速度,教材在練習中還增加了單項練習,如練習十四第4題和第6題等。
2.教材編排特點
在教材內容的具體編排上,教材體現了如下的編排特點,從而使得知識更容易為學生所理解,也體現了更科學的數學知識的結構。
(1)注重操作直觀等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與表內除法單元借助動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編排一致,本單元教材的編排繼續借助操作等直觀,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并建立操作過程、語言表達和符號表征之間的關系,實現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真正理解。如,例1中對余數概念的理解、對有余數的除法含義的理解,都是借助操作來進行的,由直觀操作到符號表征,使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又如,對于除法豎式的理解,也是借助操作,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豎式中的每個數所對應的操作中的具體對象,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另外,在解決問題的例6中,同樣借助畫圖這一直觀手段,幫助學生分析題意,理解其中余數所代表的事物,進而幫助學生學會解決問題。
(2)通過對比幫助學生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和計算。
為幫助學生理解,修訂后的教材將“有余數的除法”安排在學習完“表內除法”之后不久進行教學,并且以表內除法為基礎,通過對比加以編排,主要體現為下面4次對比。
第一次是例1中平均分物過程的對比。教材通過“將一些草莓,每2個一份,可以怎么分”,幫助學生感受平均分物的過程中有兩種情況。在對比中拓展學生對除法的認識,并更好地理解余數的含義、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第二次是例1、例2中有余數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橫式的對比。通過結合操作過程,使學生在對比中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橫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每個數的含義,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第三次是有余數的除法的橫式和有余數的除法的豎式的對比。借助平均分的操作過程及與橫式的對比,使學生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豎式的書寫方法,理解豎式中每個數的含義。
第四次是有余數的除法的豎式與表內除法的豎式的對比。借助操作,在對比中幫助學生繼續理解除法豎式的寫法,理解豎式中余數0的含義。
由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通過這樣的對比,不僅可以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加深學生對有余數的除法的理解,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聯系,為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網絡提供支撐點,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的能力。
(3)針對難點增加教學試商的例題,幫助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為后續學習作好鋪墊。
本單元在求商的方法上的編排,與表內除法的試商是一致的:都是先通過操作分物得到商,然后再探索求商的方法并進行相應的計算。在本單元中,例1~例3中的商都是通過操作分物得出來的,從例4開始離開具體情境直接用豎式計算,這就必然要用到算法。這個算法,就是有余數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在編排上,例4直接利用除法豎式,要求學生想乘法口訣,找出與除數相乘積最接近被除數而且小于被除數的那個數,這個數即為商(通過余數小于除數加以判定)。這樣的數學,既教給了學生有余數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又為后面繼續學習除法的筆算打好了基礎,因為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等筆算除法的計算過程,就是多次進行有余數的除法的過程。
(4)注重解決問題策略的培養,并繼續落實“四能”目標。
加強對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將培養學生“四能”的教學與各部分數學知識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修訂后教材的一大特色。通過這樣的編排,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了清晰的線索和可操作的教學思路。具體到本單元,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5是用有余數的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并用“進一法”確定問題的答案;例6是用有余數的除法的知識解決與按規律排列有關的問題。在具體編排上,教材繼續通過“知道了什么?”“怎樣解答?”“解答的正確嗎?”等提示,使學生經歷審讀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尋找策略解決問題、回顧與反思等全過程,并通過呈現不同思維水平、不同思考角度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既尊重學生的發展現實,允許學生用適合于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又可使學生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此外,結合相關的例題和習題,教材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經歷了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發現并抽象出數學問題的過程,以此為學生積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經驗。長此以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對數學問題的敏感性。
三、教學建議
結合前面的闡述及本單元知識的特點,下面對教師教學提出一些總體的教學建議,供教師進行實際教學時參考。
(1)借助(幾何)直觀促進學生的理解。
幾何直觀是《標準(20xx)》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來描述和分析問題,用通俗的話說,就是用圖想事,借圖促思,據圖說理。由于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正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的過渡期,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撐。而幾何直觀正好憑借其直觀的特點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與形象的圖形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從而有助于學生思考、探索,突破學習難點,揭示問題本質。因此,在教學時應注意充分運用(幾何)直觀,具體體現如下。
首先,借直觀幫助學生建立最基礎的概念。例1~例3的教學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知識,這些例題的教學都是建立在直觀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充分運用直觀和對比,幫助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理解余數與除數的關系,理解除法豎式中各數的含義。
其次,在解決問題中注意借助直觀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明白解題的緣由。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題意和分析數量關系往往是難以截然分開的,學生理解題意的過程,實質上也包含了對數量關系的分析,這些往往都需要借助直觀。如例6中題目的呈現、對數量關系的分析,乃至最后對余數含義的說明,都借助了直觀的手段。因此,在教學時應充分借助直觀,讓學生學會利用圖來描述和分析問題,將數學問題轉化成直觀、形象的圖,以清晰地“看到”數量關系,明晰解決問題的思路,并最終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2)將操作、口算、豎式相互結合,實施“有來有回”的教學。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除法常常經歷如下面左圖的表征過程。這種表征是單向的、有去無回的,學生只經歷了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卻沒有經歷由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因此,當學生遇到豎式不會書寫時,不能用具體的動作表征來支撐。筆算是“直觀的算理,抽象的算法”,若不能溝通學具操作、口算與豎式表示的筆算之間的關系,尤其是不能將直觀的學具操作轉化為頭腦中的形象的表象操作,學生就難以真正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為此,建議在幫助學生理解用除法豎式計算除法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下面右圖的表征過程。
在上面右圖中,橫框中所表示的是除法意義的語義表征、動作表征、符號表征,這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斜框中所表示的是符號表征中三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豎框中則是本節課要建立的動作表征與另外兩種符號表征之間的關系。
按照這樣的教學思路,學生在操作體驗中應建立分的過程(操作表征)、口算的過程、豎式的書寫過程(符號表征)以及語言表達過程(語義表征)間的一一對應關系,使學生在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的同時,進一步理解算理,降低學習難度,此種方法特別適合于中等及中等以下學生的學習。
(3)認真了解學生學習除法豎式前的知識基礎。
正如前面在編排特點中所敘述的,本單元教學的重要知識基礎是學生對于平均分及表內除法的理解,因此,其掌握情況直接影響本單元的學習。為此,在教學之前,教師應通過復習喚起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同時通過復習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直接的了解,確定好教學的起點。
尤其是在教學除法豎式時,更應該對學生進行一些前測,了解學生對除法豎式都有多少了解,以確定教學時需要突破的“點”。比如,在教學前,我們曾通過如下題目對學生進行過前測。題目如下:有15枝花,一個花瓶插5枝,可以插幾個花瓶?
調研時,要求學生分別通過操作、算式表達、寫出心目中的豎式三種表征方式解決上面的問題。其中算式表達和寫豎式兩種表征方式的調研結果如下。
在算式表達方面,學生列出的橫式有:15÷5=3(個),15-5-5-5=0。其中,第一個式子是一般的除法橫式;第二個式子用的是減法,體現了逐次減的過程,雖然沒有寫出結果,但能看出學生理解了除法的意義,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在讓學生用自己心目中的除法豎式表征時,學生列出了如下的除法豎式。
從上述幾個豎式中可以看出,學生列豎式時明顯受到了加、減法豎式的影響。第四個算式雖然出現了“”號,但從表達的形式上看,這位學生僅僅是見過除法豎式,但對這種算式各部分的含義并沒有理解。
從綜合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學生能夠解決需要用除法解決的問題,但基本上都不了解除法豎式。究其原因,這與除法豎式的特殊性有關。這也是除法豎式的教學之所以成為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的原因之一。教學時,應對此加以重點處理,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增加課時,以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真正地理解除法豎式中各數的含義。也可以補充一些除法豎式形式演變的史料,以促進學生的理解。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計問題的方法。 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說一說)。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指名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么樣?你有什么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么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據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大多數同學最喜歡哪種顏色。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里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也不少,應該怎樣調查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2)出示統計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完成這張統計表呢?
(3)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在由老師發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人數,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1)師: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計的意義。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頁“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這張表格,你準備怎么辦?
。ㄒ龑W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報名,匯報填寫等)并說出統計的過程;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2)采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強調數據的準確性),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3)小組內討論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歡去( )的人數最多,最喜歡去( )的人數最少。 最喜歡去植物園的右( )人。
你最喜歡去( ),喜歡去這里的同學有( )人。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提問,全班進行反饋。)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 (1)課件出示第1題的表格圖。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共同填表格。 (2)根據表格內容回答問題。
參加( )小組的人數最多,參加( )小組的人數最少。 我們班參加計算機小組的有( )人。
我喜歡( )小組,喜歡這個小組的有( )人。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統計了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校服的顏色,最喜歡去哪里春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活動,這個方法簡便,易操作,下次我們班級調查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9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小學數學第4冊萬以內數的認識
班級情況:
我所任教的二年級1班共24人,其中女生10人。本班學生數學基礎好,差生相對較少,對萬以內的數已有大概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3、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快樂。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和讀寫的規則。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多位數中間或末尾帶零的數的讀寫法,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教學關鍵:
要學生通過觀察、感受、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本單元的知識。
課時安排:
1000以內數的認識3課時
10000以內數的'認識3課時
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2課時
1、1000以內數的認識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估算、數數(教材第67、68頁及72頁練習十五的第6題。
教學目標:
1、學習1000以內的數,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
2、會數1000以內的數。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百是“一千”,認識計數單位“千”
3、培養估算數的意識和能力,發展數感,培養學生與人交流、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正確數千以內的數,掌握十進制關系。
2、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數法。
教學準備:
課件:小木塊、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ㄒ唬、學前準備
電腦顯示召開運動會的場景圖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說正發生著什么事情。
2、請學生思考,根據畫面你能想到哪些問題?
師:要知道這個體育館中大約能坐多少人,就要學習比較大約數。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研究“1000以內的數”(板書:1000以內的數)
。ǘ┨骄啃轮
1、請學生拿出小木塊一個一個地數,當數到10個一時問: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多少?(板書10個一是十)
2、請同學們10個10個地數,當數到10個十時問:是多少?(板書:10個十是一百)
請同學利益計數器,問:怎樣表示10個十?
3、如果要數的小正方體很多很多,就像體育館里的人那么多,怎樣數比較快呢?用你的學具試一試。
請同學們匯報。針對“一百一百”地數問:為什么這樣數?(比較快)問:10個一百是多少?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4、電腦顯示前3個過程: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問:關于數數,你們有什么新的發現?各小組討論。
小結:我們可以一個一個地數或者十個十個地數,一百一百地數,書較大數時要選擇又快又準的辦法。
(三)課堂作業:
1、數數。
從一百就十一數到二百零一
從九百八十七數到一千。
要求:二人一組,一人數,一人聽,交換進行。
2、填空。
。1)、10個一是()
。2)、10個十是(),一百里有10個()
。3)、10個百是(),一千是10個()
3、教材第72頁練習十五的第6題。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小組學習的能力。
2、學會運用平均分。
3、 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 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5、初步認識 “平均分”
6、 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7、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各種食物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老師要送給你們。請動手把糖果分給小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組的糖果的數量不相同)
(2)、各小組動手操作
(3)、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二)、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觀察匯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現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課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寫下板書:平均分
(2)、小朋友再說說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剛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組你們有什么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發現平均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通過問題的引申幫助學生認識平均分。
(四)、學習平均分
1、 教學例2:把10個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3)、學生匯報分法。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應是多少根?(學生動手分一分)
3、 完成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讓學生圈一圈,并說出自己的分法。)
(設計意圖):體現分法的多樣化;開放題拓展知識,開拓學生思維。
(五)、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練習三第2題。
(1)、肯定第二種分法是符合題義的分法。
(2)、引導學生觀察第3種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題意應該怎樣做?
(3)、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2、實踐活動:插花活動
3、列舉生活中平均分的實例。
(設計意圖):從多方面加深學生對平均分的認識;開放性的活動使學生多角度認識平均分,為以后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打下基礎。
六、教學結束: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請同學們寫出來。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發展從情境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做了一個家庭理財調查,你們都調查好了嗎?
。ㄇ耙惶彀l給學生如下的調查表。)
。ㄔu析 本環節旨在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做這個調查要干什么”引起學生對本節課的極大關注,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生:調查好了。
師:誰把自己調查的情況說給大家聽聽。
生1:**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費是10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4000元的電腦。
生2:**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費是12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費是9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調。
師:這幾個同學們做的調查非常好!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交流一下你的調查,好嗎?
。ㄐ〗M交流。)
師:有一個叫小剛的同學也回家做了一個調查,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二)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ㄆ聊伙@示:小剛的媽媽說:“我的收入是632元!毙偟陌职终f:“我的收入是786元!毙偟膵寢屨f:“我們家每月的生活費是980元!保
師:看到這里,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小剛的爸爸比媽媽多收入多少錢?
生2:他們共收入多少錢?
生3:小剛家每月還剩多少錢?
師:你能估算出小剛家每月大約節余多少錢嗎?小組討論后,自己解答。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
生1:600+700-1000=300(元)。
生2:不對,786元接近800元,應該是600+800-1000=400(元)。
師:哪位同學的結果更接近精確結果?
生:第2位同學。
師:同學們這么快就估算出來了,那么你們能實際算出小剛家每月可以節余多少元嗎?請同學們做在練習本上。
。ㄕ乙簧f答案,全班訂正。師板書:632+786-980=1418-980=438(元)。)
師:小剛家也有一個計劃。你們想知道嗎?
(看屏幕:小剛的媽媽說:“我想用節余的錢買一臺價格是960元的洗衣機,幫媽媽算一算,需要攢幾個月?”小剛做思考狀。)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小剛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能。
。ㄔu析課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好勝心很強,對幫助小剛解決問題個個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積極思考的狀態中。)
師: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洗衣機的價錢減去一個月的節余,還缺522元,再減去一個月的節余,還缺84元,因此需要攢3個月。
(列式: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2: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兩個月的節余是876元,要買一臺洗衣機是960元,還少84元,因此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3:我們組的想法和第二個同學說得差不多,先求出兩個月的節余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生4:我們組的想法是先求出兩個月的節余,是876元,買洗衣機還不夠,再加一個月的節余是1314元,這就足夠了,因此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438=1314(元),需要攢3個月。)
師:通過討論,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決了問題,看看小剛說什么?
。ㄆ聊伙@示:小剛高興地說:“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問題,你們的好方法我已經學會了。再見。”)
。ㄔu析本環節的設計初衷是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參與,課堂氣氛熱烈。由于每個人的思維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
(三)理解應用
師:老師也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感到高興,現在你就是你們家的小管家,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購買計劃中的商品,用每月節余的錢,需要攢幾個月。數據多的同學可用計算器幫忙,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組成員或老師幫忙。
。ㄔu析此環節旨在鞏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如果單純地出一道題,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但讓他們計算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了。另外,可以讓學生使用計算器,他們感到很高興,繼續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
(四)回顧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同學們用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答了問題,同時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并掌握了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同學們的課上得非常好。
四、教學反思
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做一個調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起對本節課的極大關注。課堂上,學生精神高度集中,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幫小剛解決問題時,學生情緒高漲,因為這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只是平日從不參與,這次讓他們自己當“管家”,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就激發出來了。課堂上,小組討論氣氛熱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讓我為之一振。由于取材于生活,學生感到很熟悉,因此表達起來非常流暢,把一個理財計劃說得井井有條。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 的知識,相信將會令他們終身難忘。這節課,我感到學生在學習加減混合運算的過程中,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因為問題情境很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并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我自己認為這節課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目的,但由于學生的差異,個別學生的思考速度跟不上小組的討論,因此就干脆放棄。另外,雖然在課前,我強調是近幾個月內的計劃,有些學生在計算時才知道要攢8~9個月,這樣在計算時就耽誤了時間。
通過反思,提醒我在今后備課中要關注每個細節,努力提高自身教學以及處理事件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更上一層樓。
五、案例點評
本課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注重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創設“買洗衣機”的情境,緊密聯系了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感到非常熟悉、親切。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家庭的“理財”計劃中,使學生在理財的過程中,探索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使他們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探索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百以內加減法已經為學生萬以內加減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本節課,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體現算法多樣化。學生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本節課還注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了熱情的幫助,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中在充分讓學生合作探討的同時,要注意合理搭配每一環節的時間,把握住重點內容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記數單位千。
2、會用千數圖表示千與千以內的數。
3、會讀千以內的數并登入數位表。
教學重點:
1、點圖、簡圖等多種方式表達數。
2、千以內數的讀與寫。
教學準備:
千數圖,數位表、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體育館里正在進行激烈的比賽,A看臺上的觀眾們已再為運動員們“加油”看書P10-11
主題圖:
(1) 你估計一下,A看臺上坐了多少人?
(2) 你是怎么數的?
(3) 有10個小區,每個小區的座位有什么安排的?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千”(板書課題)
二、新授
(一)千數圖
1、把每個人看作一點,每個小區就變成了一張?(百數圖)
2、有幾個百數圖?板書:10個百數圖就組成了千數圖。
3、千數圖是由幾張百數圖組成的?共有幾個點?
4、小結:一百一百地數,十個百就是一千 100、200、300------1000 指著千數圖,一百一百的數數看。
(二)千數圖簡圖
1、如果每次畫那么多點,你感覺如何?千數圖我們可以用簡圖來表示。
2、介紹簡圖:一百用“□”表示、十用“—”表示、一用“.”表示。例:342(□□□————. .)我們書上的頁碼也都是用數圖表來表示的.。
3、試一試(用簡圖表示)
235 457
4、根據簡圖我們能很明確地知道一個數的組成,有幾個□就表示幾個百,有幾個—就表示有幾個十等等。
(三)數位表
1、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數位,說一說它們的位置
板書:百十個
2、每一位分別表示什么?
3、今天我們認識了“千”、依次從右向左第四位“千”位,表示幾個千。
出示板書:千百十個
4、看表讀數說一說幾,表示什么?
千百十個
342
567
460
406
(四)讀寫法
1、 上面各題對應板書 :這就是寫數,讀做什么呢?板書:三百四十
2、 下面請你們自己來把上面題的讀法寫出來,406、460發現了什么?末尾的0不讀,而中間的0要讀。
3、 游戲:同桌合作,一人讀數、一人寫數。
4、 小結:根據讀數位表,我們很容易說出數的組成,它是由多少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5、 聽組成說數:一個百,二個十、二個一,五個十,六個百、二個千。
6、 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千數圖、簡圖、數位表、讀寫法。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學會用統計表或方塊統計圖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2、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3、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理統計活動的`過程,體驗不同標準下統計結果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需要,正確地分類收集整理數據。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在這天晴氣爽的季節拉開了序幕。瞧,運動場上小動物們賽得可熱鬧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比賽的情況吧。(電腦出示主題圖)
師:看了這幅圖,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猴子有幾只?小兔有幾只?小狗有幾只?
生2: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生3: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賽項目?每個比賽項目分別有多少小動物參加?
[評:抓住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發揮多媒體課件的視覺沖擊作用,創設生動有趣的動物運動會場景,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為學生開展數學活動作好鋪墊。]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如何解決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2、跳高和長跑是比賽的項目,我們可以根據比賽項目來統計。
項目 合計 跳高 長跑
只數
3、除了根據比賽項目來統計,還可以根據什么來統計?
生:動物的種類。
動物種類 合計 狗 兔 猴
只數
4、利用學過的統計知識完成上述兩張統計表。
5、交流:看了兩張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6、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統計的方法不同。
生2:合計都是13。
生3:我明白了對同一中場面進行統計,雖然統計的方法可以不同,但總人數應該不變。
[評:統計教學,特別是低年級的統計教學,重點不是教知識點,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本段教學中,自然的讓學生經歷了搜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統計意識。]
7、廚師小豬和裁判長小鹿也來了解情況,要求你們向它們推薦最合適的統計表(小組討論)
交流:
生1:我向小豬推薦統計動物種類的那張,因為小豬是個廚師,它應該要了解各類小動物分別有幾只,才能決定買什么菜,什么多買些,什么少買些。
生2:我也同意向小豬推薦統計動物種類的那張。如果它不知道分別有多少小動物,它就不知道買什么菜,買回的菜也不合小動物的口味。
生3:我向小鹿推薦的是統計項目的這張。因為當裁判員就應該知道有哪些比賽項目,分別有多少選手參加,這樣才能更好的組織比賽。
[評: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了數學知識要會用,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8、小結:
通過剛才的統計,讓我們明白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標準下的統計結果具有多樣性。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4
教學內容: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教科書第72~74頁。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習用2~5的口訣求商。
2、經歷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與同伴共同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中,培養學習數學興趣。
教學重點:會用2—5的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會用2—5的口訣求商。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觀察情境圖,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經常到郊外去玩嗎?在郊外你參加過哪些活動?今天天氣特別好,你們想到郊外去玩嗎?快快閉上眼睛,咱們現在就出發!(投影顯示情境圖)
師:快來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師:聽了這些小朋友說的話,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1)男同學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2)小女孩采了幾種花?
(3)女同學平均每人采了幾種葉子?
二、探索新知:
(一)師:男同學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教師板書:15÷3
師:15÷3等于幾?你想怎么樣來計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學具。
(教師巡回指導,參與到學生的探索活動中,了解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的情況。)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來說一說你們組想出了哪幾種方法?
1、用小棒擺一擺:
2、用乘法口訣三五十五來計算。
……
師:同學們剛才想了許多好的辦法算出了15÷3的結果。其實我們都是在想幾個3是15?也就是用三五十五的這句乘法口訣來計算。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怎么樣用乘法口訣求商。
(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幫助穿紅裙子的小姑娘算一算她采了幾種花,列算式表示出來。師:說說你是怎么樣計算的'?
師:剛才沒有用口訣來計算的同學,你現在能再來試一試嗎?
師:計算除法,我們還可以把它寫成豎式。
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4 ……商
除數……2╯ 8 ……被除數
8 ……2和4的積
(三)學生自主解決平均每人采了幾種葉子。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2題。學生復習2~5的乘法口訣。
自主練習第1題。涂一涂。
同學們喜歡玩風車嗎?這3個風車上都有除法算式,如果你想讓風車轉起來,就趕快來算一算吧!看誰的風車轉得最快!
四、全課總結:
誰來說一說今天你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
五、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15÷3
4 ……商
除數……2╯ 8 ……被除數
8 ……2和4的積
教后反思:
1、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在老師還沒有講解時就已經知道利用乘法口訣來求商,而且運用靈活。
2、生仍然不善于提問題,今后教師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材第67頁例5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并能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知余數在生活中的靈活應用,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目標解析:
本課教學目標是在學生已學習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定位的。結合學生熟悉的劃船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最多與至少的含義,運用所學的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選擇進一法或舍余法確定問題的'結果,進一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感知余數在生活中的靈活應用。
教學重點:
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情況對余數進行合理取舍。
教學準備:
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設疑自探
。ㄒ唬┙涣鳎河米疃嗪椭辽僬f一句話。
。ǘ⿵土晫
1.復習有余數的除法。
口算教材第69頁第3題。
2.匯報交流,以舊引新。(板書課題)
二、解疑合探
。ㄒ唬┨岢鰡栴},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例5
22個學生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他們至少要租多少條船?
2.審題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2)每條船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
。3)至少要租多少條船什么意思?
。ǘ┳灾魈骄,解決問題
1.學生嘗試解題,教師巡視指導。
2.多種方式感受進一法。
。1)畫圖表示
。2)數字表示:4,4,4,4,4,2,要租5+1=6(條)船。
。3)列式表示:224=5(條)2(人)
還多出的2人,應該再租一條船,共要租5+1=6(條)船。
3.比較辨析,理解進一法。
(1)討論辨析,明確進一法。
、儆行┩瑢W認為租5條船就夠了,你怎么想?
、谟嘞聛淼2人怎么安排?
。2)比較優化,掌握列式表示法。
。ㄈz驗結果,梳理強化。
1.回顧反思:他們至少需要6條船,解答正確嗎?
2.乘法驗證:5條船最多只能坐20人,所以要坐22人至少要6條船。
三、質疑再探
師生總結:這節課你有收獲嗎?
余數在生活中真是太調皮了,有時候需要加1,有時候需要舍掉,一不小心就會出錯。在今后的學習中、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有余數的問題,只要同學們認真審題,靜心思考,根據實際情況對余數進行合理的取舍,就能成為余數的好朋友。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運用拓展
。ㄒ唬┗揪毩暎ǖ67頁做一做的第1題)
1.審題,理解題意。
2.思考,獨立解答。
3.質疑:結果為什么要加1?
(二)變式練習( 教材第67頁做一做的第2題 )
1.小麗有10元錢,買3元一個的面包,最多能買幾個?
(1)弄清題意。
。2)獨立解答。
。3)討論交流,理解舍余法.
思考:余下的1元,還夠再買一個面包嗎?
2.用這些錢能買幾個4元的面包?說說理由。
。ㄈ┚C合練習(教材第70頁練習十五的第8題)
學生獨立審題思考解答后,匯報交流,引導學生綜合考慮3種花的情況,以束數最少的花為標準確定。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2-27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二年級09-29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02-02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教案02-01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4-17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1-17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7-02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21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