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2-11-17 04:44:4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辨認生活中的簡單圖案是由一個圖形經過軸對稱或平移等運動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拼貼或設計圖形,將所設計的基本圖形通過軸對稱、平移等運動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2.會將相同的圖案拼在一起,并根據實際確定所觀察成果的基本圖形,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運動。

  3.經歷觀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過程,獲得對圖形的運動設計圖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圖形運動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在欣賞美麗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的美妙,體會數學的價值。

  目標解析:

  這是一節綜合與實踐的活動課。在學生學習了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操作活動,能運用所學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等圖形運動的`知識,欣賞并創造圖案,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運動,逐步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能運用圖形運動的知識設計圖案。

  教學難點:

  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剪刀、固體膠、手工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設疑自探

 。ㄒ唬┏尸F素材,感受數學美

  1.課件出示教材第72頁的圖案,學生欣賞。

  2.觀察感悟,發現規律。

 。ǘ┘ぐl興趣,揭示課題

  設計師們正是將一個圖形通過軸對稱、平移等變換設計出美麗的圖案,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板書課題)

  二、動手實踐,解疑合探

 。ㄒ唬┯^察想象,認識一個圖形的運動

  1.找基本圖形

  (1)這些美麗的圖案分別由哪個圖形運動而來的呢?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圖找一找。

 。2)學生反饋,教師在黑板上貼出基本圖形。

  2.體驗一個圖形的運動

  (1)想象:這些基本圖形通過怎樣運動得到原來的圖案?

 。2)操作:將課前剪下教材123頁附頁2中的圖形,用一個基本圖形模擬運動。

 。3)描述:這些圖案分別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排列與組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讓學生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5.讓學生初步感悟簡單的排列、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排列與組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讓學生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5.讓學生初步感悟簡單的排列、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讓學生初步感悟簡單的排列、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具準備:

  CAI課件,彩紙剪好的衣褲若干。

  學具準備:

  每生1-6數字卡片各一張、5角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實踐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打乒乓球嗎?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看一場乒乓球賽,同時老師還想和同學們一起研究乒乓球比賽活動中有關的幾個數學問題。請大家準備好5角錢,準備買票入場。(學生操作──在桌上擺5角錢。)

  師:誰能告訴大家,你拿的是幾張幾角的?(學生回答各種拿法。)

  師:噢,你們想到的5角錢的拿法可真多,真是棒極了!那我們就一起買票進場吧。

  二、動手操作、體驗新知

  出示課件:(乒乓球賽場)

  1.感知排列。

  師:比賽前,運動員想請你們為他們編號,愿意嗎?

  要求:①請從1、2、3三張數字卡片中每次選兩張組成一個兩位數的號碼,不許重復;

 、谌艘唤M,一個人當記錄員,其余兩人擺數字卡片,看哪組編的號碼最多。(小組合作完成,然后回答所編的號碼。)

  2.討論排列方法。

  師:怎么有的組編的號碼多,而有的組卻編的`少呢?有什么好辦法能保證既不漏數、也不重復呢?(學生自主探索后教師指名匯報。)

  小結:方法①:先擺3個數,再把它們換位,一共有6種方法。方法②:先把1擺在十位,再把2和3分別擺在個位,即擺成12.13;再把2擺在十位,把1和3分別擺在個位,可擺成21、23;最后把3擺在十位,把1和2分別擺在個位,可擺成31和32,一共也有6種方法。方法③……

  3.評議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擺法。

  4.感知組合

  師:好了,我們把排好的號碼發給這些運動員吧。(演示課件:發號碼情景。)

  師:運動員還想請同學們幫個忙。請你們替他們選取運動服,你們樂意嗎?

  (課件出示:運動服:紅上衣、藍上衣、黃褲子、綠褲子。)

  師:你覺得可以怎樣搭配衣褲呢?

  (小組討論,動手擺一擺,然后指名在黑板上集中呈現搭配好的衣褲組合模型。)

  師:同學們想出了4種搭配方法。第一場比賽有三個運動員上場比賽,下面讓我們以熱烈地掌聲歡迎運動員上場比賽。(鼓掌)

  (課件演示:三位運動員穿好學生設計的服裝在樂聲中閃亮登場,互相握手問好。)

  師:瞧,他們還在互相握手問好呢!同學們想一想,有三位運動員,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得握幾次手?小組合作試一試,體驗后再回答。

  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問:如果每兩位運動員打一場球,三位運動員要打幾場呢?

  師:一切都準備好了,讓我們一起觀看比賽吧。

  (出示課件,師生觀看乒乓球比賽錄像。)

  三、聯系實際、鞏固應用

  師:比賽結束了,該向運動員發獎品了。

  (出示課件:獎品──獎杯)

  師:獎品都準備好了,如果再給它們配上顏色,那就更漂亮了。誰能給獎品圖案涂上顏色?如果給你紅、黃、藍三種不同的顏色,分別涂在獎杯的乒乓球、支架、底座這三個部分,你能設計出幾種不同顏色的獎杯?

  (先讓學生嘗試,再小組合作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小組反饋的情況,課件演示6種涂色方法。)

  四、總結全課、暢談感受

  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怎樣學會的?還想知道什么問題?

  評析:

  本節課的設計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鉆研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數學知識的載體,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認識對象,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教學本節課時,教師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有目的地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改編和加工。教師在課堂上以“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為目標,以“乒乓球比賽”主題活動為主線,引領學生生動活潑地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習方式。

  上課伊始,教師就組織學生擺一擺,加強外部操作的直觀性,引導學生操作、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課中,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為運動員編號、自主探索不漏號、不重復的編號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了探究過程,體驗了探索的成功或失敗。

  3.轉變角色,在師生民主平等的交流中探討數學。新的課程理念強調教師的角色要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就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變不平等的“家長式”師生關系為“學友式”的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真是棒極了!”、“你們樂意嗎?”、“選擇你喜歡的擺法”等教學語言都體現了教師已經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和學生在師生民主平等的交流中探討數學,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內容:

  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頁例4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有余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通過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判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確,會用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且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2.能運用有余數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

  3.培養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態度和習慣。

  目標解析:

  本課是除法豎式的第二層次,利用乘法口訣試商。教學中應聯系到具體的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除法的經驗,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試商的思考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提高數學思維水平,又為后續而學習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掌握試商的方法,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

  教學難點:

  理解試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1.回顧上節課的學習方法:借助分小棒掌握除法的豎式計算。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不分小棒,自己試一試用除法豎式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二、解疑合探

  (一)探究試商的方法

  1.出示題目:43÷7=□……□

  2.引導學生組內討論:算式的商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3.匯報交流。

  預設1: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且很接近43,余數是1。

  預設2:如果商是7,七七四十九,49大于43,說明商大了,要減小1,商是6。

  預設3:如果商是5,五七三十五,余數還剩下8,大于除數7,說明商小了,要改成6。

  4.師生小結:在找商的時候,要使這個數和7相乘最接近43,且小于43,最后得到的余數比除數小。

  (二)深入理解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1.學生自主列豎式計算43÷7。

  2.交流反饋

 。1)6與7的積寫在哪里?

 。2)余數1是怎么來的?

  (3)檢驗余數是否比除數小呢?如果發現余數大于除數說明什么問題?如果余數等于除數呢?

 。ㄈ﹪L試應用,內化方法

  1.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1題。

 。1)讓學生用剛學到的試商方法獨立計算,先用豎式計算,再在橫式上寫出商和余數。

 。2)交流反饋時,說一說計算的方法及豎式里每一個數表示的'意義,重點交流如何試商。

 。3)檢驗余數是否比除數小。

  2.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2題。

 。1)學生理解題意。

 。2)獨立解答,指定一名學生上黑板板演。

  (3)集體講評。

  三、質疑再探

  1.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試商時,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3.列好豎式,你是怎樣檢驗的?

  四、運用拓展

 。ㄒ唬┗A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5題。

  引導學生理解“某數里面最多有( )個另一個數”的意思,需要學生利用除法豎式試商。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6題。

  引導學生討論:怎樣能很快地想出商?

 。ǘ┚C合運用。(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0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自己的發現。

  2.集體交流,感受“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ㄈ┨岣呔毩。(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5題)

  1.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1)根據“余數要小于除數”確定除數分別為2~9這八個數;

 。2)再根據“商×除數+余數=被除數”算出與除數相對應的被除數。

  2.學生獨立解答后,集體交流。(這是一道開放題,不要求學生說出所有答案;但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培養他們有序思維的習慣,)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 目標

  1.通過比一比的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

  2.通過估一估的活動,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 重難點

  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 準備

  投影片、課件課時1

  教學過程

  切入舉偶

  談話引入。生活中的大數無處不在,那么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呢?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這個問題。

  對話平臺

  玩中學

  1.學一學,議一議。

  通過小組探究,比較大小的'方法。

  (1)以小組為單位自學探究。

  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練一練。

  完成練一練。在()里填上“>”或“<”。

  學中做1。試一試。先試著做一做,再議一議。

  3.想一想

  4。數學游戲。

  5.估一估。完成練一練的第一、二題。

  板書設計

  比一比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4頁例3、第55頁課堂活動,練習十一第10題。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綜合應用加減法和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某小學五(2)班有個小小圖書角,原有圖書52本,后又買來20本,當天被同學借去10本。圖書館現有圖書多少本?

  ①讓學生獨立完成。

 、谡f說你列式的理由。

 。2)商店里每天賣出電腦30臺,賣出的`彩電比電腦少6臺,3天賣出彩電多少臺?為什么要這樣計算?

  二、自主探究

  1.觀察例3的情景圖

  學生說說從圖上提供了哪些數學信息,同桌互相交流。

  教師:你準備做幾根長繩?幾根短繩?把你的想法介紹給小組的同學。(4人1小組,組長做好記錄)

  2.學生介紹做跳繩方案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根長繩,1根短繩:4+4+2=10(m)

  或4×2+2=10(m)1根長繩,3根短繩:4+2+2+2=10(m)

  或2×3+4=10(m)只做5根短繩:10÷2=5(根)

  或2×5=10(m)只要學生方案合理,都給予肯定。

  3.教師小結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實際問題,只要同學們認真思考,積極動腦,一定會想出許多好的、可行的辦法。

  教師:這么多的方案,你認為哪種方案較合適?說說你的想法。

  三、課堂活動

  1.完成第55頁課堂活動

  實物投影儀出示:“逛公園”。

  教師:圖上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小利家買門票要多少元?

  5+5+3=13(元)

  5×2+3=13(元)

  教師:為什么用乘法計算?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

  2.練習十一第10題

  學生獨立作業時,教師應關注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排除思維障礙,學會運用分析的方法,樹立能解決好實際問題的信心。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些什么?學生自己小結。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7

  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三部分內容:認識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剪一剪等。這些內容都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學情分析:

  軸對稱、平移和旋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吹降默F象,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二年級學生的能力差別比較大,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也有不同的'層次,對空間圖形的理解水平參差不平,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對不同的學生課時目標也應有不同的要求。本單元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利于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變換,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教學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體,注重實踐活動的豐富多樣性,幫助學生發展空間觀念,使學生能在不同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可以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使學生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2、數學思考: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問題解決: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4、情感態度: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點:

  從實物對稱抽象出軸對稱圖形,感知旋轉與平移現象。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區別旋轉與平移現象,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第四課時

  單元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1、整理和練習圖形和變換,鞏固平移和旋轉的表象

  2、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互相幫助的合作意識。

  重點難點:

  畫平移的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數平移距離

  1、觀察43頁第一題,讓學生說一說怎么樣數平移的距離。

  2、動手涂顏色。

  3、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樣找到那條船的。

  二、畫平移后的圖形。

  1、先讓學生給43頁第二題的四個點標上記號。

  2、問學生,圖形移動3格上邊的點移動幾格?圖形的大小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嗎?

  3、學生討論,該怎么樣畫平移后的圖形。

  4、學生匯報方法。

  5、老師總結:先找好四個點移動后的位置,再把四個點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平移后的圖形。

  6、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第2題的兩個要求。

  7、獨立完成44頁第5題。

  三、判斷練習

  1、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和旋轉。

  2、判斷哪些角是直角,銳角和鈍角。

  四、動手操作

  1、自己動手或小組合作完成45頁的做一做。

  五、動手完成剪一剪。自學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學反思:

  結合動手操作,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現象。強調無論怎么平移,方向是不變的這個道理。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學會用統計表或方塊統計圖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2、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3、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理統計活動的過程,體驗不同標準下統計結果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需要,正確地分類收集整理數據。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在這天晴氣爽的季節拉開了序幕。瞧,運動場上小動物們賽得可熱鬧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比賽的情況吧。(電腦出示主題圖)

  師:看了這幅圖,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猴子有幾只?小兔有幾只?小狗有幾只?

  生2: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生3: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賽項目?每個比賽項目分別有多少小動物參加?

  [評:抓住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發揮多媒體課件的視覺沖擊作用,創設生動有趣的動物運動會場景,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為學生開展數學活動作好鋪墊。]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如何解決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2、跳高和長跑是比賽的項目,我們可以根據比賽項目來統計。

  項目 合計 跳高 長跑

  只數

  3、除了根據比賽項目來統計,還可以根據什么來統計?

  生:動物的種類。

  動物種類 合計 狗 兔 猴

  只數

  4、利用學過的統計知識完成上述兩張統計表。

  5、交流:看了兩張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6、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統計的方法不同。

  生2:合計都是13。

  生3:我明白了對同一中場面進行統計,雖然統計的方法可以不同,但總人數應該不變。

  [評:統計教學,特別是低年級的統計教學,重點不是教知識點,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本段教學中,自然的讓學生經歷了搜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統計意識。]

  7、廚師小豬和裁判長小鹿也來了解情況,要求你們向它們推薦最合適的統計表(小組討論)

  交流:

  生1:我向小豬推薦統計動物種類的那張,因為小豬是個廚師,它應該要了解各類小動物分別有幾只,才能決定買什么菜,什么多買些,什么少買些。

  生2:我也同意向小豬推薦統計動物種類的那張。如果它不知道分別有多少小動物,它就不知道買什么菜,買回的菜也不合小動物的口味。

  生3:我向小鹿推薦的是統計項目的這張。因為當裁判員就應該知道有哪些比賽項目,分別有多少選手參加,這樣才能更好的組織比賽。

  [評: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了數學知識要會用,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8、小結:

  通過剛才的統計,讓我們明白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標準下的統計結果具有多樣性。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加法;

  2、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教具準備:

  主題圖、投影片

  學具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一、解決情景中的問題

  1、教師出示主題圖

  師:上節課有的同學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輛車,這節課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怎樣能知道這兩個班是否能合乘一輛車呢?

 。ㄒ纼蓚班共有多少人?)

  師: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教師板書:35+34=

  2、請學生在小組里討論怎樣計算“35+34”,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用擺小棒的方法還是用豎式計算還是口算,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

  3、請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

  (1)先請擺小棒的學生講

  提問: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來,3捆和3捆和起來?

  (2)再請列豎式的學生講

  提問:寫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用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3)請口算的學生講

  提問: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

  指名將題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做在書上

  集體訂正投影片上的題目,進行評價。

  同位相互檢查,相互評價,

  三、練習:

  練習二第1題:

  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

  再列豎式計算。

  第2題:筆算下面各題。

  學生將題目寫在練習本上,同位相互檢查。

  《買洗衣機》教案

  教學目標:

  1.發展從情境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做了一個家庭理財調查,你們都調查好了嗎?

 。ㄇ耙惶彀l給學生如下的調查表。)

 。ㄔu析本環節旨在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做這個調查要干什么”引起學生對本節課的極大關注,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生:調查好了。

  師:誰把自己調查的情況說給大家聽聽。

  生1:xx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費是10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4000元的電腦。

  生2:xx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費是12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xx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費是9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調。

  師:這幾個同學們做的調查非常好!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交流一下你的調查,好嗎?

 。ㄐ〗M交流。)

  師:有一個叫小剛的同學也回家做了一個調查,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ǘ﹦撛O情境,解決問題

 。ㄆ聊伙@示:小剛的媽媽說:“我的收入是632元!毙偟陌职终f:“我的收入是786元!毙偟膵寢屨f:“我們家每月的生活費是980元。”)

  師:看到這里,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小剛的爸爸比媽媽多收入多少錢?

  生2:他們共收入多少錢?

  生3:小剛家每月還剩多少錢?

  師:你能估算出小剛家每月大約節余多少錢嗎?小組討論后,自己解答。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

  生1:600+700-1000=300(元)。

  生2:不對,786元接近800元,應該是600+800-1000=400(元)。

  師:哪位同學的結果更接近精確結果?

  生:第2位同學。

  師:同學們這么快就估算出來了,那么你們能實際算出小剛家每月可以節余多少元嗎?請同學們做在練習本上。

 。ㄕ乙簧f答案,全班訂正。師板書:632+786-980=1418-980=438(元)。)

  師:小剛家也有一個計劃。你們想知道嗎?

 。ǹ雌聊唬盒偟.媽媽說:“我想用節余的錢買一臺價格是960元的洗衣機,幫媽媽算一算,需要攢幾個月?”小剛做思考狀。)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小剛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能。

 。ㄔu析課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好勝心很強,對幫助小剛解決問題個個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積極思考的狀態中。)

  師: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洗衣機的價錢減去一個月的節余,還缺522元,再減去一個月的節余,還缺84元,因此需要攢3個月。

 。惺剑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2: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兩個月的節余是876元,要買一臺洗衣機是960元,還少84元,因此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3:我們組的想法和第二個同學說得差不多,先求出兩個月的節余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生4:我們組的想法是先求出兩個月的節余,是876元,買洗衣機還不夠,再加一個月的節余是1314元,這就足夠了,因此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876+438=1314(元),需要攢3個月。)

  師:通過討論,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決了問題,看看小剛說什么?

  (屏幕顯示:小剛高興地說:“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問題,你們的好方法我已經學會了。再見!保

  (評析本環節的設計初衷是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參與,課堂氣氛熱烈。由于每個人的思維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

 。ㄈ├斫鈶

  師:老師也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感到高興,現在你就是你們家的小管家,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購買計劃中的商品,用每月節余的錢,需要攢幾個月。數據多的同學可用計算器幫忙,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組成員或老師幫忙。

 。ㄔu析此環節旨在鞏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如果單純地出一道題,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但讓他們計算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了。另外,可以讓學生使用計算器,他們感到很高興,繼續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

 。ㄋ模┗仡櫩偨Y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同學們用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答了問題,同時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并掌握了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同學們的課上得非常好。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下冊《克和千克》。

  設計思路:

  克和千克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是個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學時 ,注意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結合小學生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給學生提供測量實際物品的機會,通過猜、掂、比、稱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讓學生在估測中不斷修正自己的估測結果,在課前調查與課后實踐中充分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

  教具準備:

  1.一架天平;2、電腦,多媒體課件;3、將全班分成6個小組,每組準備一臺盤秤,6個2分硬幣,一些蘋果,一些雞蛋,2袋鹽,6個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學過程:

  一、認識重量單位“克”和“千克”。

  1.教師拿一包糖和一包鹽,讓學生肉眼觀察并判斷哪個重。

  2.讓學生親自動手掂一掂判斷哪個重。

  3.啟發學生說出要知道糖和鹽的準確重量有兩種辦法:一是用秤稱,二是看包裝袋上凈含量。

  4.讓學生匯報課前調查多種物品凈含量情況。

  5.揭示并板書課題“克和千克”。

  二、認識秤: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2.課件展示并介紹生活中常見的秤。

  3.介紹盤秤的使用辦法。

  4.讓學生稱出一個蘋果和一本數學課本的`重量,初步學會認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讓學生稱出1千克的蘋果和1千克的鹽。

  2.提出問題,使學生知道因為蘋果的大小不一樣,因此每組稱得的1千克的蘋果的個數也不一樣,而1千克的鹽都是2袋的道理。

  3.讓學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讓學生互抱對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問題,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發現比較輕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盤秤稱不出來,引出天平。

  2.課件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稱的物品。

  3.教師拿天平演示稱2分硬幣的方法。

  4.讓學生每人把一個2分硬幣掂一掂,并在小組內談感受。

  5.讓學生通過掂、比、稱, 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為后面的鞏固練習提供豐富的表象。

  五、“克”和“千克”之間的關系:

  1.談話得出1千克=1000克。

  2.播放課件,鞏固練習,強化學生對“千克”和“克”的理解。

  六、課堂練習。

  1.我會連。(西瓜、方便面、 駝鳥蛋、2分硬幣的重量)

  2.我會判斷。

  3.找錯誤。

  七、游戲:

  1.老師發給每組一樣物品,讓他們在組內先估測該物品重量,再統一意見,然后實際稱量,最后修正自己估測與實測的誤差。

  2.老師總結估測的方法是要找一個參照物。

  八、布置作業,延深課外。

  1.讓學生稱出1千克雞蛋。

  2.讓學生提出問題:1000克雞蛋大約多少個,500克(1斤)雞蛋大約多少個。

  3.布置課后實踐作業。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1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由于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本設計注重從熟悉的現實生活情境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學習統計的必要性。同時讓學生再次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決策的過程,培養學生收集數據、整理信息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紙卡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明確目標

  今天這節課我們復習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板書課題)0分工合作,梳理知識

  一、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第一單元學習的內容。

  二、組織學生匯報所回顧的知識。

  用調查法收集數據。

  收集數據可以采用舉手、起立、畫“"”作記號等方式,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用畫“正”字法記錄數據。

  記錄數據時的方法不唯一,可以采用畫正”字、畫“V、畫“需方法。當我們要記錄的數量越來越多時,圓圈、對號的個數也會越來越多,這樣看上去就會比較亂,數的時候不好數,而用畫“正”字法記錄數據時,就很清楚,所以采用畫“正”字法記錄數據,既方便又快捷。

  認識統計表。

  統計表就是將統計的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的`一種表格。統計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種數據的多少,便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引導學生自主整理知識結構,并展示知識結構圖。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四、提出問題。

  過渡:對以上的學習內容,你有什么疑問?

  組織學生質疑、釋疑并交流整理知識的體會。

  設計意圖: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先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初步理清知識層次,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樂于合作,勇于探究。在此基礎上,再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整理知識結構圖,以便培養學生的復習、整理的能力,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借助習題,回顧重點,強化提高

  1、復習用調查法收集數據。

  課件出示習題:統計一下班級同學的出生月份情況。12月哪月出生的人數最多?哪月出生的人數最少?

  引導學生思考:要完成這項統計,你準備怎么辦?引導學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或組內報名,小組匯報等。

  引導學生優化方法——選擇簡單的舉手方法:每個同學只能選擇一次,不能多選也不能遺漏。要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學生舉手,教師記錄,完成本題。

  2、復習記錄數據的方法。

  (1)課件出示習題:

  下面統計的是二(1)班同學第一小組最喜歡吃哪種水果的

  情況。

  王紅

  劉梅

  石明

  李飛

  鄧麗

  孫楠

  余輝

  徐陽

  劉芳

  周曦

  王菲

  趙佳

  楊彤

  李莉

  (2)小組討論:針對上題,如何記錄這些數據呢?

  指名匯報,明確記錄方法:方法不是唯一的,有很多,但是畫“正”字法是最方便和快捷的。

  教師出示表格,引導學生用畫“正”字法統計數據。

  3、復習統計表。

 。1)課件出示習題:下面是二(3)班同學參加學校藝術節情況統計表。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項目:唱歌、繪畫、演講、舞蹈、人數

  參加()的人數最多,參加()的人數最少。

  參加()和()的人數同樣多。

  參加舞蹈的比參加唱歌的多()人。

 。2)學生先合作完成,再指名匯報,明確思考方法:要把統計的數據進行對比,即可得出結果。

 。3)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二年級同學參加校運動會項目情況。(每人限一項,每人都參加校運動會)

  項目:跳繩、踢毽子、跳遠、跑步、人數。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計問題的方法。 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說一說)。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指名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么樣?你有什么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么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據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大多數同學最喜歡哪種顏色。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里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也不少,應該怎樣調查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2)出示統計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完成這張統計表呢?

  (3)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在由老師發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人數,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1)師: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計的.意義。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頁“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這張表格,你準備怎么辦?

 。ㄒ龑W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報名,匯報填寫等)并說出統計的過程;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2)采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強調數據的準確性),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3)小組內討論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歡去( )的人數最多,最喜歡去( )的人數最少。 最喜歡去植物園的右( )人。

  你最喜歡去( ),喜歡去這里的同學有( )人。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提問,全班進行反饋。)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 (1)課件出示第1題的表格圖。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共同填表格。 (2)根據表格內容回答問題。

  參加( )小組的人數最多,參加( )小組的人數最少。 我們班參加計算機小組的有( )人。

  我喜歡( )小組,喜歡這個小組的有( )人。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統計了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校服的顏色,最喜歡去哪里春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活動,這個方法簡便,易操作,下次我們班級調查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6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收獲,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估算和筆算的方法,并感受算法的多樣化。

  3.能根據現實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整理知識、回顧學法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回顧學法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這一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你又有什么收獲呢?學生可能回答: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我們可以解決簡單的買文具的問題;我們可以簡單地記賬;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租船……今天我們就來把這些內容進行整理與復習。(揭示并板書課題)

 。2)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嗎?

  二、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1.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出示:小明家有圖書587本,小紅家有圖書239本。

  教師:同學們,根據這兩個條件,你想到些什么?

  學生可能想到:小明家和小紅家的圖書很多,小明和小紅都喜歡看書……

  教師: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可能回答:小明家和小紅家一共有多少本圖書?小明家比小紅家的圖書多多少本?小紅家比小明家的圖書少多少本?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

  587+239 587-239

  學生估算第1個算式,說一說估算的方法。

  學生1:587+239≈800,我把587看成600,把239看成200,600+200=800。

  學生2:587+239≈850,我把587看成600,把239看成250,600+250=850。

  學生3:587+239≈830,我把587看成590,把239看成240,590+240=830。

  教師:誰估算的答案與正確答案最接近呢?該怎么辦?學生4:同學3估算得比較接近。

  學生5:我們可以通過計算來進行比較,看誰估算的答案與正確答案最接近。

  學生用豎式計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587+239/826

  集體訂正后,說說計算時要同學們注意什么。

  學生: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應該向前一位進1。

  學生計算第2個減法算式,要求先估算,再用豎式計算,看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

  2.根據現實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能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下面的動畫:小明的爸爸和小明一起到超市買東西,剛好買了50元的商品,小明的爸爸從錢包里摸出了一些錢,發現只有2元和5元的面值。同學們猜一猜,小明的爸爸可以怎樣付錢?

  (1)學生獨立思考。

 。2)學生匯報。(略)

 。3)怎樣才能得出盡量多的答案而又不重復呢?小組討論交流,并完成如下的表格:

  2元的張數(張)5元的張數(張)第1種第2種第3種第4種

  (4)學生匯報,出示表格:

  2元的張數(張)5元的張數(張)第1種58第2種106第3種154第4種202

 。5)仔細觀察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2元的張數如果增加,5元的張數就減少;2元的張數如果增加5張,5元的張數就減少2張;2元的張數只能5張5張的數;5元的張數都是雙數……

  三、反饋練習,拓展運用

 。1)明明一家3人到動物園去參觀,參觀的門票有兩種:價格最低的為30元,價格最高的為50元。明明買了3張票,一共可能用去多少元?

 。2)完成教科書練習十二的思考題。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會計算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的加減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進位、連續退位的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連續進位與退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計數器等。

  一、回顧舊知。

  昨天我們學習了計算三位數連續進位、退位加減法的筆算方法。我們來復習一下。出示

  592+109= 615-457=

  讓學生同位互相說一說計算方法。而后指名起來說算法。

  二、自主練習

  1.第3題:計算并驗算。

  2.第4題

  (1)說題意,你做這道題時是怎么想的`?

 。2)獨立完成,全班匯報。

  3.第5題。

 。1)先說一說題中告訴我們的數學信息和要求的問題,然后再解決。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小組內合作完成。

  4.第6題:找規則,填一填。

  5.第7題:數學游戲。

  6.第8題:誰摘的松果?連一連

  讓學生獨立去完成,匯報時說一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7.第9題

  要先讓學生說一說從入口到珍禽館共有幾條路?分別是哪幾條?

  8.第10題

  做題時先讓學生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然后再根據信息解決問題,并提出問題。

  三、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你覺得對你有什么幫助呢?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

  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ㄕn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學生嘗試說說認識的圖形名字。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ǘ┎僮鹘涣,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說一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現(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這一要求既有挑戰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報、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游戲:我說你想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通過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ㄈ╈柟碳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征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樣的圖形?(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現告訴大家。)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說一說: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么形狀?(課件演示:介紹交通標志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將數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借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里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圖形?(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這節課最有趣的是什么?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2-27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二年級09-29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02-02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教案02-01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4-17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21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03-09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熱門】02-06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熱】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