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28 09:15:13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合集(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合集(5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課題:練習十三第3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特點,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2.在練習過程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3.在練習過程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加深對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特點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通過學習三角形的分類這部分知識,你學會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對三角形的分類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點進行復習和整理。

  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完成下面的板書:

  銳角三角形:3個角都是銳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1個角是直角

 。ò唇欠郑┾g角三角形:1個角是鈍角

  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兩底角相等。

  等邊三角形:三條邊相等,三個角都是60。

  2.揭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運用三角形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86~87頁“練習十三”。

  1.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組織交流。學生可能有以下兩種解法:

  解法一:180-90-45=45

  解法二:90-45=45

  教師引導學生對兩種解法進行比較和優化,最后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個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第5題。

  這道題旨在讓學生認識到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在對稱軸上,并掌握對稱軸的畫法。

  先讓學生獨立操作,交流時教師強調對稱軸的畫法。

  3.第8題。

  課件出示習題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個三角形。

  先讓學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個角各是什么角。

  提問:你能根據露在外面的角判斷它是什么三角形嗎?

  小組交流討論。

  組織匯報交流得出:第一個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第二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個三角形有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鈍角三角形。

  三、綜合練習

  1.第9題。

  這道題是將一個直角三角形分成兩個三角形,通過操作和交流找出規律,分成的兩個三角形有兩種情況:一是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個銳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

  2.第11題。

  這道題是感受三角形的內角和與四邊形的內角和。當兩個三角尺拼成一個三角形時,內角和是180,當兩個三角尺拼成一個四邊形時,內角和是360。

  3.第13題。

  由于題目中沒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體有多長,因此需要根據“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來判斷,得出只能用20米作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園的三條邊長就是:10米、20米、20米。

  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進行解答。

  4.第14題。

  (1)讓學生取出小棒擺一擺。

 。2)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擺法。

 。3)全班交流。

  師提醒學生注意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要大于第三邊,所以“3、3、8”這種情況不能擺成三角形。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數的關第,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3、通過主動發現的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合作意識,培養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養成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和運用比的意義及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

  教學難點:

  理解比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表格、四幅比例不同的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四幅畫,(A、頭身一樣長 B、頭:身=2:3 C、頭:身=1:5 D、頭:身=1:6)選出你認為最美的人物速寫。

  師: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國心理學家費希納也做過這樣一個類似的實驗,而評選的結果與我們剛剛的評選竟驚人地不謀而合。那這些人物畫為什么會被大家公認為是最美的,其中的奧秘到底又在哪里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今天的學習。

  師:根據經驗,你覺得一幅人物速寫美不美,主要跟它的什么有關?

  師:確實,人物畫的美與所畫的頭與身之間的關系有密切的聯系。想想怎樣比較它們之間的關系?

  二、探索規律,揭示意義

 。ㄒ唬┏鍪荆

  1、一個鏡框長5分米,寬3分米。長是寬的幾倍?

  還可以怎樣表示長與寬的關系?

  像這種表示長與寬的關系有時也說成長與寬的比是5比3,

  寬與長的比是3比5。這兩個長度的比屬于同類的量相比。

  2、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90千米。

  已知什么?可以求什么?

  路程與時間兩個不同類的量,表示它們的關系時可以用速度來表示,也可以說成:汽車所行路程與時間的比是90比2。

  三、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看書自學,小組討論交流: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理解了比的意義,在課本的46~47頁還涉及到一些關于比的其他知識,你們想自己研究、探索嗎?那么就請你們先獨立自學,自學完了在四人小組里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開始吧!

 。2)匯報。(允許學生無序匯報,注意讓學生舉例說明,并即時練習)

 、賹懛。

  我學會了比的寫法,5比3記作5∶3。(讓學生板演)

  問:這個∶叫做什么呢?誰愿意給它起個名字?(強調:寫∶應該注意上下對齊,點要圓一點,它不同于冒號。)那么4比3、110比12.51又記作什么?(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寫在練習本上)3∶4 4∶3 110∶12.91又怎樣讀呢?

  思考:剛才大家學會了用∶的形式來寫出兩個數的比,除了這種形式,還可以寫成什么形式呢?(指名板演)讀作什么?還可以讀作二分之三嗎?為什么?(把3∶4改寫成分數形式的比,并齊讀。)

  ②各部分名稱。(結合板書)

 、郾戎。

  我學會了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問:那么怎樣求比值呢?(前項除以后項的商)

  練習: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3∶4 0.7∶0.35 8∶4

  0.2∶

  讓學生觀察求比值的過程,想想比與除法有什么聯系?

 。ㄋ模┨接懕扰c分數、除法的關系、區別

  根據分數與除法的聯系想想比與分數有什么聯系?

  小組合作,讓學生拿出所發表格進行填寫。

  展示學生整理的內容:

  聯 系 區 別

  比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兩數之間的關系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一個算式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兩數之間的關系或具體的量

  用字母a和b分別表示兩數,想想比、除法、分數的關系可以怎樣表示呢? (a:b=ab=(b0))

  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如3:5也可寫成。。。。

  【1】第一層練習

  1、填空:

 。1)小華家養了12只雞,9只鴨。

  雞和鴨只數的比是 ( ),比值是( )。

  鴨和雞只數的比是 ( ),比值是( )

 。2)買3千克蘋果用了7.5元。買蘋果的總價和數量的比是( ),比值是( )。

  2、把下面的比改寫成分數形式、

  25∶100 21∶18

  這里注意:改寫成分數形式后讀法還是和比的讀法一樣,讀做誰比誰。

  并且不能約分,因為約分后的結果是比值,不是比。這里要區分

  3、選擇

  買4支鋼筆是12元,鋼筆總價和數量的比是( )

  A、4∶12 B、12∶4 C、12/4

  為什么B和C的答案都對呢?(因為比還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但是讀還是讀做幾比幾。)

  4、判斷:

  (1)小明今年10歲,爸爸37歲,父親和兒子的年齡比是10∶37。

  (2)一項工程,甲單獨做要7天完成,乙單獨做要5天完成,甲乙兩人的工作效率比是7∶5。

  (3)大卡車的載重量是6噸,小卡車的載重量是3噸,大小卡車載重量的比是2。

  【2】第二層練習

  1、寫出比值是2的比。

  【3】隨機練習(看時間情況定)

  陳俊明今年12歲,是六年(4)班學生,該班共有48個學生,小明爸爸今年38歲,在科技公司上班,每月工資5000元,年薪60000元,小明媽媽每月工資800元,年薪9600元,她所在單位有職工24人。

  要求:根據題目中提供的.條件,尋找合適的量,說出兩個數之間的比。

  五、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2、你能說出一些生活中的關于比的例子嗎?(學生舉例)

  師:同學們,其實,比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松下高清晰數字彩電有4:3的寬屏幕,與未來標準接軌,超 值影院享受。

 。2)雀巢咖啡是由白砂糖和速溶咖啡按2:5混合而成的,香氣濃郁,味道好極了!

 。3)在雅典奧運會上,共32次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它的寬和長的比是著名的黃金比 1:1.618.。

  (4)人的腳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的比大約是:1︰1知道這些有趣的比很有用,如果你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底在你的拳頭上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適合你穿。

  課后,希望同學們能繼續調查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并且把你的發現寫成一篇數學日記。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毫米的認識(教材第2—3頁的內容及練習一第1至第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估測方法。

  教具準備:

  情景圖(課件),照片,蠟筆,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創設讓學生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寬和厚的情境,在測量中發現它們的長度都不是整厘米。從中提出問題:要想精確地表示出測量結果,而測量的長度又不是整厘米時怎么辦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估測數學書的長、寬、厚的長度。

  師:請同學們觀察數學書的長、寬、厚,并估一估大約有多長,然后

  把估測的結果填入下表?

  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采用小組(建議4人小組為宜)合作的形式,分別估計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寬、厚。為了確保人人參與,可選專人將估計的結果填在記錄表(教師事先準備好,每組發一張)的?估計?一欄中(見下表)。

  (2)對估計的結果進行反饋。

  反饋時,學生選擇性的估計課本長、寬、厚,其他同學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進行補充。將學生估計的結果板書在黑板上,提出問題:?誰估計的結果比較準確呢?怎樣來驗證??

  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課本的長、寬、厚,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果。

 。2)組織全班學生交流測量的結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長:不到21厘米、差2個小格。

  寬:不到15厘米、差2個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個小格。

  小結:當測果不是整厘米時,我們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間的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認識學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長。

  (2)讓學生看尺子,數一數1厘米長度有幾個小格,然后匯報小結1厘米里面有多少個1毫米。

  (3).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發現了什么

  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個小格,長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生2:從學生尺中,我能發現毫米與厘米的關系,1厘米=10毫米。

  4、認識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思考:現在你覺得毫米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匯報交流

  1厘米=10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5、舉例說明1毫米的長度

  手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療保險卡等?這些東西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數學課本第3頁的做一做。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的第一、第二題。

  3.找出自己周圍物品,并用毫米作單位量一量它的長度。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又長了什么本領?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P55、56

  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運用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板書:有32人跳繩,6人一組,可以分幾組?

  二、新課

  師:這個活動有沒有進行平均分?

  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小組討論)

  匯報,師板書:32÷6

  學生獨立算出結果。

  匯報:可以是橫式,也可以是豎式。

  師問: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單位是什么?

  師:在解決這樣的題目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選擇用什么算式解決。注意結果的單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飲料柜,問: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師:現在小麗有20元,全部買礦泉水,最多可以買幾瓶?剩幾元?

  思考:買同樣的東西是不是把錢進行平均分?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注意對橫式單位的檢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個減法、一個有余數除法、沒有余數的.除法問題嗎?(小組討論、匯報)

  四、練習

  練習的第3題

  出示四月份的日歷。從日歷上你發

  現了什么?師提出問題:四月份有幾個星期?

  要求有幾個星期,必須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幾天?一星期有幾天?

  學生得出解決的辦法。30÷7

  既然有4個星期,那么一定會有幾個星期六和幾個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個星期六和5個星期天,那么剩下的兩天就分別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業:練習十三的第1、2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年、月、日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之間的關系,形成了較短時間觀念的基礎上學習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具有常識性,學生在課堂上雖然沒有系統學過,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學生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但是,學生對現行歷法中年月日的制定還不夠了解,對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也比較陌生。因此,本節課要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借助年歷卡、多媒體課件等直觀手段,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依據這一理念,根據新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將學生的觀察、操作、比較、推理、發現等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展。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基礎,使學生真正動起來,使課堂真正活起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平年、閏年的來歷,記住各月的天數及平年、閏年的天數,能初步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能運用年、月、日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

  在經歷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間關系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推理、概括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樂于探求知識的情感。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

  記住各月的天數及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年歷卡、探索記錄卡。

  教學流程

  一、設置懸念

  老師的鄰居家有一個孩子,叫小明。他今天過生日。同學們看(課件播放小明吃蛋糕的場面),小明吃得多開心呢!突然,小明想到了一個問題。(課件配畫外音:媽媽,別的小朋友8歲能過8個生日,可是,我為什么只過了兩個生日呢?)

  是呀,小明已經長到了8歲,可為什么卻只過了兩個生日呢?同學們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學習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你們就能幫小明解決這個問題了。(板書:年、月、日)

  [說明: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創設小明過生日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設置懸念,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以最佳的學習狀態投入到探究活動中。]

  二、自主探究

 。薄纳罱涷炓

  年、月、日是比時、分、秒更大的時間單位,那誰來說,你都知道哪些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呢?(學生自由匯報。)

 。壅f明: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水平,找到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才能有的放矢。]

 。、驗證一年有12個月

  剛才有同學說一年有12個月,我們看看是不是這樣,請同學們任選一張年歷,快速地數一數,一年有多少個月?

  3、探究每個月有多少天

  ⑴看來,一年確實有十二個月,那每個月有多少天呢?請同學們一邊觀察年歷,一邊在探索記錄卡上把每個月的天數寫下來。完成后,把你們小組的探索記錄卡合在一起觀察,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填卡、交流、匯報發現。)

 、疲ㄕn件出示1997年--20xx年每個月天數的匯總表)從這個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個月都有31天。(課件閃爍31)。我們把每個月都是31天這樣的月份叫做大月。4月、6月、9月、11月每個月都有30天。(課件閃爍30)。我們把每個月都是30天這樣的月份叫做小月。二月因為它非常特殊,有時是28天(課件閃爍28),有時是29天,(課件閃爍29)。所以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我們叫它特殊月。

 、乾F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那么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讓我們把每個月的天數很快地就能記下來?

  ①拳頭記憶法。②順口溜記憶法: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八后雙。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③歌謠記憶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痊F在老師要考考你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老師出示一個月份,是大月,請男生站起來,是小月,請女生站起來。

  (卡片出示1月、9月、7月、8月、11月、2月。)

 。壅f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依據這一理念,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組織學生先分工,后合作。讓學生先分工把不同年歷上每個月的天數記在探索記錄卡上,再合作把四個人的探索記錄卡制成匯總表。然后,小組成員共同觀察匯總表,比較,交流、發現規律,使每一個學生在傾聽、表達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發現,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合作的快樂。這樣做,既節省了時間,又實現了資源共享,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小組合作學習。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借助多媒體課件直觀演示,就會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關于記憶大小月的方法,教師沒有包辦代替,而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想辦法,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础⑻骄科侥旰烷c年

 、艅偛爬蠋煶鍪荆苍路輹r,為什么你們男生女生都不站起來呀?根據2月這個特殊的月份,我們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閏年。這就是說,要確定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要看哪個月的天數?

  請看匯總表,根據2月份的天數,快速地說出1997年-20xx年每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課件出示答案。)仔細觀察平年、閏年的排列順序,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苿偛,我們是根據2月份的天數,來確定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的。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一年2月份的天數,老師也能很快地判斷出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不信你考考老師。想知道老師是怎樣判斷的嗎?

 、怯媚攴莩4的方法快速判斷卡片中的這些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卡片出示:1949年、20xx年、1997年、20xx年、1900年)

  在判斷1900年是平年還是閏年時,學生會出現爭議。這時出示1900年的年歷,讓學生看到1900年的二月有28天,是平年。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請時間小精靈給大家作以介紹。

 。ㄕn件演示: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年有365天,其實是個約數,準確的應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了方便,人們把一年定為365日,叫做平年。這樣,每四年就比準確時間少了近一天。為了彌補這個差值,歷法中規定,就在這一年的2月份多加一天,這一年就是366日,這樣的年份被稱為閏年。因為在設置平年時,是把5小時48分46秒當作6小時來計算的,這樣長年累月下去要造成很大的誤差。所以歷法又規定,凡遇到末尾數字為兩個零的年份,能被400整除才是閏年。這就是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

  [說明:關于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降低學習的難度,在學生已經知道2月份是個特殊月的基礎上,先揭示2月份天數和平年、閏年的關系,再借助匯總表引導學生發現平年、閏年的排列規律。然后,通過教師創設的小懸念,使學生理解判斷平年、閏年的另一種方法是用年份除以4。最后,通過課件演示,加深了學生對平閏年判斷方法的理解、記憶,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5、探究一年有多少天

  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多少天,那誰知道平年一年有多少日?閏年一年有多少日?

  三、應用拓展

 。、解疑:現在你們知道為什么小明長到了8歲,卻只過了兩個生日了吧?誰來說為什么?那誰來告訴小明,他下一次過生日要等到幾歲?小明還想知道,當他長到29歲時,一共能過多少個生日?

  [說明:在幫小明解決了為什么長到8歲,卻只過了兩個生日的問題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兩個問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幫助小明解決了問題,時間小精靈也要考考同學們。

 、艜r間第一關:辨一辨。。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