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4—56頁上面的內容,練習十二的第1-6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已學過的減法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減法的意義,對減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教學減法的意義
1.減法的意義。
教師:我們在前三年已經學過減法的計算方法,現在來學習一些有關減法的規律性知識,首先學習減法的意義。
教師出示第多4頁上面的題: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 ’ 24 + 19 = 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 │ │
加數 加數 和
(2)二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 43 — 24 =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數 加數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 43— 19 = 24(人)
男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數 加數
先做第(1)題,讓學生自己分析數量關系,進行解答,然后提問:
“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誰能說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第(1)題的右邊板書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寫出“加數、“加 數”、“和”(如右上)。
接著讓學生解答第(2)、(3)題,然后回答:
“與第(1)題比較,第(2)、(3)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第(1)題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數,求全班人數用加法,第(2)、(3)題是已知全班學生人數和男生或女生人數,反過來求女生或男生人數,都用減法計算。教師板書出第(2)、(3)題的減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師提問:
“如果撇開題里講的具體的事,每道題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啟發學生說出:第(1)題是已知兩個加數,求它們的和,用加法;第(2)、(3)題都是已知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第(2)、(3)題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數”、“加數”(如右上)然后啟發學生想:
“根據第(2)、(3)題的算式與第(1)題的算式的聯系,你能說一說減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個加數的運算。
讓學生看書上第54頁,讀一讀書上的結語。然后提問:
“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被減數。)
“要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什么?”(減數。)
“要求的未知加數叫做什么?”(差。)
教師說明: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減數,求出的未知加數叫做差。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運算”就是相反的運算。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例子來理解;第(1)題用加法計算,第(2)、(3)題都用減法計算,第(2)、(3)題與第(1)題比較,第(1)題的問題在第(2)、(3)題中變成了已知條件,第(1)題中的其中一個已知條件在第(2)、(3)題中變成了問題。也就是說,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已知的。所以減法是與加法相反的運算,通常叫做“逆運算”。
2.練習。
(1)做第55頁上的“做一做”。
要讓學生根據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的得數是怎么得來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做練習十二的'第1題。
要讓學生應用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在語言的敘述上。盡量緊扣減法的意義,逐步培養學生運用概念說理的能力。如第(1)題,可以啟發學生說出:因為已知小明和小強的郵票張數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郵票張數,要求小強的郵票張數,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強的郵票張數的和)與一個加數(小明的郵票張數),求另一個加數(小強的郵票張數),所以用減法算。
二、教學0在減法中的特性。
提問:
“在加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幾種情況?”(兩種。)
“誰能舉例說明?”(7+0=7,0+0=0。)
“根據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那么減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哪幾種情況?”
引導學生寫出下面三種情況:
7—0=7, 7—7=0, 0—0=0
然后引導學生歸納: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情況:7—0=7,那么8—0等于幾?9—0呢?任意—個數減去0得多少?用一句話說就是……。”
“再來看第二、三種情況:7—7=0, 0-0=0,任意一個數減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當被減數等于減數時,差怎樣?”
最后,概括成兩條:
1.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2.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三.教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1.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
“我們已經學過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你仍還記得嗎?”
“誰能說出加法各部分問的最基本的關系是什么?”
“知道和與其中一個加數,如何求另一個加數?”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出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2.減法各部分問的關系。
提問:
“減法中各部分間的最基本關系是什么?”
“知道被減數和減數,怎樣求差?”
“知道被減數和差,怎樣求減數?”
“知道減數和差,怎樣求被減數?”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進行歸納,整理出下面的關系式:
差=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3.完成練習十二的第2、3題。
這兩道題,既可以根據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說明,也可以用減法的意義說明。例如,第2題,根據2100-695=1405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 1405分別看作被減數、減數、差,運用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來做,又可以把它們分別看作和、加數、加數運用減法的意義來完成。
4.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的應用。
教師:我們學過了上面這些關系,那么應用這些關系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呢?
說明應用這些關系,可以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2
本節教材的內容主要講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以及加減法的簡便運算.這一節安排了一組問題和2道例題。這組問題共分為3道小題.第1小題是學生已經學過的已知兩個加數求和的應用題,第2道和第3道是由第1題變換條件和問題而形成的減法關系的應用題.教材力圖通過學生熟悉的3個問題,以加法為基礎,從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的角度來了解減法的意義,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此外還通過2道例題的講解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加、減法的簡算方法.
學生在前面所學到的加法的意義是學習本小節的知識基礎,本小節是此內容的延續,它們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那么,“學生在掌握減法的意義及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的基礎上學會加、減法的簡算方法成為本小節教學的.重點.根據學生的觀察、比較,要想理解減法的意義并不難.難的是學生是否能弄清楚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是相反的,因此,“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是本小節的教學難點.
本小節不僅通過一些練習題,使學生在理解減法意義的基礎上,掌握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還通過兩道例題的講解使學生在計算中能夠正確運用簡算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計算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法建議
教師在講授新課的同時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概括出減法的意義,然后教師再通過具體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在教學中對于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師要加以鞏固練習.只有這樣才能為下學期教學簡易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做好鋪墊.
教師要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習題內容時盡量與生活貼近,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編應用題,然后從中互相提出問題,這樣,不僅引導學生將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互問互答的好習慣.從而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效果.從而突出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以此來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實踐能力.
教學中要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知識遷移,這樣才可以做到突出重點,強化新知,掌握舊知.
教學設計示例
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學生已學過的減法知識,概括出減法的意義.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并會在實際計算中應用.
3.通過學習減法意義及有關知識,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減法的意義,掌握加法、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小黑板(轉板).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45+16 61-45 35+20 55-30
73-50 23+50 24+19 43-24 43-19
2.加法的意義是什么?
(二)探求新知
l.導入:小明遇到這樣一題,根據741-87=654要求用最快的方法說出741-654=?.小明想求助于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很想幫助他,那好首先我們來學習減法的意義一起幫助小明解決這個問題.演示課件“減法的意義”,出示課題 下載
2.教學減法意義:演示課件“減法的意義”,出示問題 下載
(1)出示第(1)題,啟發學生讀題,分析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1人板演),解答后,提問:①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②引導學生說一說這個加法等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板書;加數、加數、“和”)
(2)出示第(2)題,啟發學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引導學生明確:從全班人數里去掉男生人數就得女生人數,去掉女生人數就得男生人數.
(3)請同學們觀察,比較一下,第(2)、(3)題與第(1)題有什么聯系,各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明確:第(1)題已知男生、女生人數,求全班人數;
第(2)題是已知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求女生人數;
第(3)題是已知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求男生人數.
啟發學生:第(1)題是已知兩個加數,求它們的和,用加法;
第(2)、(3)題都是已知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板書:“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想一想:減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呢? 繼續演示課件“減法的意義” 下載
教師強調說明: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4) 分組討論.引導學生結合生活舉出具體實例,再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5)教學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在減法等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數叫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被減數、減數、差數各是哪些數。
教師提問:減法與加法又有什么關系呢?
(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是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減法中就變成了未知,而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則變成了已知.因此說減法中是加法的“逆運算”.)
(6)完成第54頁上的“做一做”.
根據2468+575=3043,直接寫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3043-2468= □ 3043-575=□
(7)教學0在減法計算中的特性:
教師提問:舉例說明0在加法計算中有幾種情況?那么有關0的減法又有哪幾種情況呢?(同桌討論)
教師舉例寫出三種情況:
5-0=5 5-5=0 0-0=0
教師強調:一個數減0,還得原數;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3.教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1)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演示課件“減法的意義”,出示各部分間的關系式 下載
教師:①加法各部分間最基本的關系是什么?
學生:和=加數+加數 (板書)
教師:②如果知道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應該利用哪一個關系式呢?
學生:加數=和-另一個加數(板書)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減法中各部分間的最基本的關系是:差=被減數-減數(板書)
如果知道被減數和差,求減數是:減數=被減數-差(板書)
如果知道減數和差,求被減數是:被減數=減數+差(板書)
(3)反饋練習:
練習十二第2、3題,兩道題可根據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說明,也可用其意義說明.
2題;根據2100-695=1405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
3題:根據3427-428=2999,直接說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4.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的應用。
運用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還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呢?
教師說明:可以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1) 加法的驗算:
出示1234+845,指2名學生板演
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來驗算?你的根據是什么?
教師提示:要注意,因為加數有兩個,驗算時用和減去哪一個加數都可以,所以驗算此題時出現兩種豎式解答,在以后的驗其中,可任選一個加數作減數來進行驗算.
(2) 減法的驗算:
出示1234-987,指名板演
教師提問:加法可用減法來驗算,那么減法可用什么方法來驗算呢?你的根據是什么?
(3)教師小結:應用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可以進行驗算,這樣可以檢查同學們在計算中出現的差錯.
(三)鞏固發展 演示課件“減法的意義”,出示練習1
1.填空:
(1)已知兩個數的( )與其中的一個( ),求另一個( )的運算叫減法.
(2)在120-90=30算式中,被減數是( ),90是( ),30是( ).
(3)一個數減0還得( ).被減數與減數相等,差是( ).
(4)根據3600-784=2816寫成加法算式是( ),另一個減法等式是( ).
2.判斷:演示課件“減法的意義”,出示練習2 下載
(1)
(2)對減法的驗算有兩種方法:一是用差加減數看是否等于被減數,另一種是用被減數減去差.( )
3.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6題.
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
256-47-153=256-(□+□)
(四)全課小結
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
教材第56第3、4題.
3題:根據3427-428=2999,直接說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1)2999+428 (2)3427-2999
4題:計算下面各題,并用兩種方法驗算.
(1)2981+4569 (2)4058-739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相關文章:
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教案04-07
數學教案:減法的運算01-24
小學數學教案《20以內的退位減法》01-18
4的減法數學教案02-07
小學數學減法教案01-14
大班數學教案:3的減法01-03
大班數學教案《6的減法》01-27
大班數學教案:《8的減法》01-27
大班數學教案6的減法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