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時間:2023-01-14 19:39:13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5篇)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教科書第100頁例2,“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三第11、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讓學生獲得一些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連除解決問題能正確求解。

  教學難點:

  會用多種方法來解答。

  教具準備: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兩個課時的教學,現在學生已初步獲得了解決問題的經驗,為了讓學生區分連乘與連除,結合教材特意設計了這一節連除。(具體設計意圖負載各個環節后)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

 。1)口算。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解決問題,老師帶來了一些口算練習,你來?

  出示:5×3×2= 60÷3÷4= 7×7+1= 21÷3+9=

  …… ……

  (2)簡單的解決問題。

  出示:有30人參加團體操表演,平均分成5行, ?

  師:能補充問題嗎?

  引導學生總結出: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齊讀)

  【設計意圖】口算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兩步的口算題給本節課的兩部計算埋下伏筆。“發明千千萬,起點一個問”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把問題的提出留給學生,讓學生做到真正的學習主人。

  二、新授例題

  1、找信息 搜集數學信息

  師: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團體操表演隊的60位同學正在緊張的排練著。我們來看看團體操的隊形,左邊的這些同學圍成了一個大圈,右邊的這些同學也圍成了(一個大圈),我們來看看左邊的這一個大圈,這幾個同學圍成了一個小圈,這一個大圈里有幾個小圈(5 個),右邊的大圈里有幾個小圈(也是5個),那么從這一幅圖里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

  【設計意圖】“說數學、做數學、創數學”是我校數學研究課題“數學閱讀”的主旨,通過指導學生仔細認真的閱讀主題圖,以便保證學生收集的完整性、也是教會學生看圖的基本方法,同時讓學生知道了數學離不開閱讀。

  2、提問題 完善解決問題

  師:整理題目,出示“這場團體操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了2個大圈,每個大圈平均分成了5個小圈, ?”

  師:你能補充問題嗎?

  生: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學生默讀)

  【設計意圖】課堂的學習,不應該是一個圓滿的句號,而是給學生一個充滿遐想的省略號,應留給學生一片未曾開發的灘涂。就像前面說的“發明千千萬,起點一個問”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12>>>

  3、說思路 理清解題思路

  師:要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先要求什么(思考)

  方法總結:要求每個小圈的人數,可以先求每個大圈的人數,再用1個大圈的人數除以5就得到了,每個小圈的人數?

  師:誰還能說一說這一題的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說數學”的目標是讓每一位學生會說數學,也就是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在教師總結后讓學生互相說,既是給養學生成功的體驗,也體現了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4、列算式 嘗試解決問題

  師:你能列式解答嗎。

  【設計意圖】會說不一定會寫,讓學生在草稿本上把他的想法寫下來,也是為了檢查學生將解題思路轉變成數學符號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5、說意義 掌握解題步驟

  師:“60÷2=30(人)”表示什么?

  師:是的,要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先求一個大圈多少人,再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同學們,今天我們解決問題用的什么計算方法(除法),幾步計算呢?(兩步計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運用除法兩部計算”解決問題。(板書課題),在解決問題里,我們先要觀察圖,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再通過有用的數學信息分析問題,也就是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解決問題要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時也是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足部完善自己的表達,獲得成功的體驗,最后通過師生的交流互動完善板書。

  6、寫綜合算式。 類比分步計算

  師:剛才我們是用分步計算的方法,你能寫出這個兩步計算的綜合算式嗎?

  師:綜合算式和他一樣的向老師招招手,好嗎?

  【設計意圖】掌握綜合算式的一般計算法則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上節課學生已經初步獲得了用綜合算式來解題的經驗,在這里直接放手讓學生列綜合算式,同時也是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

  三、鞏固練習。

  100頁做一做。

  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00頁的做一做,然后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達出來。

  ……

  師:完成了的同學請用你的正確坐姿告訴老師,你已經完成了。要解決這一題必須先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你找到了嗎?

  【設計意圖】這是一道模仿練習題,老師不過多的`講解,而是讓學生獨立解答,部分學生完成后并不著急講解,等待更多的學生完成再講解,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四、課堂訓練。

  1、第104頁的第11題

  師:請同學們完成教材第104頁的第11題。

  …… ……

  師:青蛙和啄木鳥都是消滅害蟲的能手,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保護他們。能做到嗎?

  生:能。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在比較中學會減除類型的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對連除、減除類型解決問題的理解,同是也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2、第104頁的第12題

  師:請同學們完成教材第104頁的第12題。

  師:做好的認真思考,我做的對不對?我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設計意圖】這一題意在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學會一種方法后,并不急于評講,而是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尋找方法,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增強他們的信心,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堂總結。

  師: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課堂的真正主人是學生,學生的學習必須是一個生動活潑的過程,把課堂小結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樂學、愛學。

  板書設計

  運用連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這場團體操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了2個大圈, 1、搜集信息。

  每個大圈平均分成了5個小圈, 每個小圈有幾人? 2、理清思路。

  先求:每個大圈有多少人。列式計算:60÷2=30(人)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再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列式計算:30÷5=6(人) 3、列式解答

  答:每個小圈有6人。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2

  設計說明

  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還要拼得盡可能多,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怎樣使學生找到拼出更多三角形的思路和方法是這節課的重點內容。

  1.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求知欲。

  在教學時,為了使學生體會到七巧板的神奇和有趣,先讓學生欣賞一組用一套七巧板拼組成的圖案,五彩繽紛,妙趣橫生的圖案極易吸引學生的眼球,喚起他們對七巧板的好奇心,產生親自動手拼一拼的強烈愿望,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2.重視在操作探究中總結方法。

  在教學時,為了避免學生的操作太過盲目,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教者在學生操作之后及時組織匯報交流,加以總結歸納,引導學生找到拼組更多三角形的方法。當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思路以后,組織學生再次進行拼組,鞏固并驗證所獲得的經驗,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一套七巧板

  學生準備 一套七巧板

  教學過程

  ⊙賞圖激趣,認識七巧板

  1.課件出示用一套七巧板拼組成的各種圖案,請同學們欣賞。

  師: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圖案是用什么拼出來的嗎?

  生:一套七巧板。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這套七巧板中都有什么圖形,哪種圖形最多。

  (學生觀察七巧板)

  預設

  生1:七巧板中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其中三角形最多。

  生2:七巧板中有5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其中三角形最多。

  2.用七巧板能拼出許多有趣的圖案,你們想動手試試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練習用一套七巧板拼組圖案。(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新課之前先讓學生欣賞用一套七巧板拼組成的各種妙趣橫生的圖案,使學生對七巧板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然后在此基礎上出示七巧板、認識七巧板,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操作實踐,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3。

  師:從題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呢?

  預設

  生1:題目要求我們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

  生2:每人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看誰拼得多。

  2.自由拼組,組內交流。

  (1)獨立思考,嘗試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

  (2)在小組內說說用了幾個圖形,拼出了什么樣的三角形。

  3.各小組選代表到教室前面展示自己的拼法。

  (1)用兩個圖形拼。

  (2)用三個圖形拼。

  師:這兩種拼法有什么不同呢?

  預設

  生1:用兩個圖形拼組時,只能選三角形。

  生2:用三個圖形拼組時,可以都選擇三角形,也可以選擇其他圖形。

  4.教師小結:我們在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時候,既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也可以加入其他圖形。

  5.利用剛剛總結出的經驗,再拼一次三角形。

  (1)小組合作,先用兩個圖形拼,再用三個圖形拼。

  (2)全班交流,根據使用圖形的個數分類匯報。

  6.回顧過程,總結方法。

  師:這節課我們解決了什么問題?

  預設

  生:我們解決了“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問題。

  師: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是怎么做的?

  預設

  生1:我們先讀題,明確題目的要求。

  生2:我們動手操作,在操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經歷獨立拼組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求稍微復雜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應用題(課本第90頁的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問題的發展,是在求比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的基礎上教學的。這種問題實際上還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只是有一個條件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需要根據條件先算出來。解答求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提高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利用已有的基礎知識,來探索解決新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遷移類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

  導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63 1.08 7 0.044

  2、說說下面每個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是怎么求出來的?(哪兩個數相比,把誰看作單位“1”)

  (1)某種菜籽的出油率是36%。

  (2)實際用電量占計劃用電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產量是去年的120%。

  二、授新課

  1、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

  出示例2的情境圖,讓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條件提出用百分數解決的問題。

  (1)計劃造林是實際造林的百分之幾?

  (2)實際造林是計劃造林的百分之幾?

  (3)實際造林比計劃造林增加百分之幾?

  (4)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

  2、讓學生先解決前兩個問提。

  解決這類問題要先弄清楚哪兩個數相比,哪個數是單位“1”,哪一個數與單位“1”相比。

  3、學生自主解決“實際造林比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的問題。

  (1)分析數量關系,讓學生自己嘗試著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2)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的?(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的公頃數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相比的百分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是單位“1”。)

  (3)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根據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列式計算出結果。

  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

  提問:14-12表示什么?再除以12表示什么?

  方法二:14÷12≈1.167=116.7%

  116.7%-100%=16.7%

  提問:14÷12表示什么?再減去100%表示什么?

  (4)小結解題方法:

  像這樣的百分數問題有什么特點?解決它時要注意什么?(這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增加百分之幾的問題,它的解題思路和直接求一個數是另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但是這里比較的兩個量中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必須先求出。)

  (5)改變問題:問題如果是“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該怎么解決呢?

  學生列出算式:(14-12)÷14

  (再次強調兩個問題中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使學生體會到,用百分數解決問題和用分數解決問題一樣要注意找準單位“1”。)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課本第90頁“做一做”的題目。

  2、練習二十二第1、2題。

  四、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二第3、4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稍微復雜的“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課本第93頁例3和“做一做”)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教學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這類問題實際上與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問題類似,只是給出的條件以百分之幾來表示。由于有相關的分數乘法問題的基礎,所以這里只通過例3教學求比一個數多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問題,其他的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比一個數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等問題則安排在習題中讓學生嘗試解決。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并能正確地解答這類應用題。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正確、靈活地解答這類百分數應用題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出示復習題: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增加了,F在圖書室有多少冊圖書?

  2、學生找出這道題目的分率句,確定單位“1”,并根據數量關系列式:1400×(1+)

  二、授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例題: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增加了12%,F在圖書室有多少冊圖書?

  (2)學生讀題,找條件和問題,明確這道題是把誰看成單位“1”。

  (3)引導思考:從“今年圖書冊數增加了12%”這句話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 今年圖書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② 今年圖書的冊數是原有的120%。

  (4)學生討論后分小組交流,并獨立列式計算:

  方法一:1400×12%=168(冊)

  1400+168=1568(冊)

  提問:1400×12%表示什么?再加1400表示什么?

  方法二:1400×(1+12%)

  =1400×112%

  =168(冊)

  提問:1+12%表示什么?再乘1400表示什么?

  2、通過這道題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都要用乘法計算)

  3、鞏固練習:完成P93“做一做”第1題。

  三、鞏固練習

  1、補充練習。

  (1)出示練習:

  ①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籽可榨油多少千克?

 、谟筒俗训某鲇吐适42%。一個榨油廠榨出油2100千克,用油菜籽多少千克?

  (2)分析理解:

  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B、第(1)題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應用什么方法計算?第(2)題是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這個數,可以怎樣解?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2、學生做教科書練習二十二的第1、3、4題。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頁例2及練習二十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 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學生遷移類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 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63 1.08 7 0.044 1/4 3/5 7/20 5/8

  2. 說說下面每個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是怎么求出來的?(哪兩個數相比,把誰看作單位“1”。)

  某種花生的出油率是36%。

  實際用電量占計劃用電量的80%。

  李家今年荔枝產量是去年的120%。

  二、學習新課

  1. 根據數學信息提問題。

  出示例2的情境圖,讓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條件提出用百分數解決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①計劃造林是實際造林百分之幾?

 、趯嶋H造林是計劃造林百分之幾?

 、蹖嶋H造林比計劃造林增加百分之幾?

 、苡媱澰炝直葘嶋H造林少百分之幾?

  2. 讓學生先解決前兩個問題。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提醒學生注意:解決這類問題一定先弄清楚哪兩個數相比,哪個數是單位“1”,哪一個數與單位“1”相比。為學生學習新課解決數量關系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做好知識遷移的準備。

  3. 讓學生自主解決“實際造林比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的問題。

  (1)分析數量關系。

  讓學生自己嘗試把數量關系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的。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確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的公頃數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相比的百分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是單位“1”。

  (2)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僮寣W生根據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列式計算出結果。

 、谧寣W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師作適當的板書。

  方法一:(14-12)÷12 = 2÷12≈0.167 = 16.7%

  方法二: 14÷12 ≈1.167=116.7%

  116.7% - 100% = 16.7%

  問:還有其他方法嗎?

 、圩寣W生總結,像這樣的百分數問題有什么特點?解決它時要注意什么?

  使學生明確:這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增加百分之幾的問題,它的`解題思路和剛才同學們提出的第①、②個問題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但這里比較的兩個量中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必須先求出。

  4. 改變問題。

  師:如果問題是: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又怎么解決呢?

  讓學生列出算式,教師板書:

  (14-12)÷ 14

  5. 觀察比較。

  將例2的第一種算式與改變后的問題的解答算式相比較:

  (14-12)÷12(14-12)÷14

  師:不同點是什么?為什么除數不一樣?

  通過學生的討論,再次強調兩個問題中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使學生體會到,用百分數解決問題和用分數解決問題一樣要注意找準單位“1”。

  6. 概括應用。

  讓學生讀一讀課本例2后面一段話,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一說“增加百分之幾”、“減少百分之幾”“節約百分之幾”……等話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

  1. 提問: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應注意什么?

  2. 獨立完成課本90頁“做一做”的題目。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十二第1、第2題。

  課外作業:練習二十二的第3、4題。

  五、課堂總結反思

  1. 學了這節課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 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使學生學會從多角度思考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個性化設計及反思

  一、學前準備

  1、口算。

  3分鐘計時,學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題。

  2、計算。

  教師板書下列各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

 。1)集體完成。

  (2)指名學生板演。

 。3)說一說,各自是怎樣計算,如何驗算的。

 。4)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和指導。

  (5)表揚算理清楚,計算正確及有進步的同學。

  3、計算比賽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29頁例8.

  出示主題圖。

  師:觀察情境圖,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問:“大約”是什么意思?

  師: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時,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然后應用乘法口訣,估出商是多少。在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300,也可以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數。

  指名學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300

  267÷3≈100(元)

 。300)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270

  267÷3≈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90元。

  2、學習教材第30頁例9.

  出示主題圖。

  師:觀察情境圖,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個箱子大約能裝下多少個菠蘿。因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個箱子能裝下160個菠蘿,182>160,所,18只紙箱肯定裝不下182個菠蘿;還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裝完這些菠蘿至少需要多少個紙箱。菠蘿的總數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數大于20,所以,18個紙箱肯定裝不下所有的.菠蘿。

  指名學生板書。

  方法一:18≈20

  20×8=160(個)

  方法二:182≈180

  182÷8>20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奧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傳遞了816千米。平均每天傳遞多少千米?

 。1)出示題。

 。2)讀題,理解題意。

 。3)分析數量關系。

 。4)列式解答。

 。5)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有530把椅子,分5次運完,平均每次運多少把?如果分4次運呢?

 。1)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分析數量關系。

 。2)估算一下,把530平均分成5份或平均分成4份,每份大約是多少。

 。3)精確計算。

 。4)交流計算結果。

  3、現有643盆花擺進花壇,平均放進5個花壇中,每個花壇放多少盆,還剩多少盆?

  (1)出示題。

  (2)理解題意。

  (3)分析數量關系。

 。4)獨立列式解答。

  (5)提問:怎樣理解還剩多少盆?(余數就是還剩多少盆)

  4、3位教師帶50名學生去參觀植物園,已知成人票價10元,學生票價5元,10人以上的團體票價為6元,怎樣買票合算?

 。1)創設情景。教師邊講邊出示相關信息。

  (2)營造解題氛圍。

  (3)分組合作,嘗試多種解答方法。

 。4)比一比,哪小組既解答合理又方法多樣。

  (5)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師生分開購票是合算的?在什么情況下購買團體票合算?

 。6)給學生充分的發言時間和空間。

  四、思維訓練

  如果同一節目每月播出的時間相同,每個節目每月各播出多長時間?

 。1)出示題,講述題意。

 。2)解讀圖意。

 。3)理解題目中所提的問題。

 。4)直觀看圖,正確解答。

 。5)交流解題思路。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并理解替換的策略,學會根據題中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或相差關系,用替換的思想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不斷反思中,感受替換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 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 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感受替換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替換策略。

  1.動畫引入,學生續講《曹沖稱象》的故事。從曹沖是用與大象同樣重量的石 頭換大象,引出替換的話題。

  2.舉出現實生活中替換的例子。通過為小明調換商品初步感知替換策略。

  3.揭示課題,引入例1。

  二、合作交流,探索學習替換策略。

  出示例題1的情境: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倒滿。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一)分析題意,弄清條件與問題。

  1.你是怎樣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這句話的?

  2.引發思考,激起嘗試的欲望。啟發提示:這里6個小杯和1個大杯的果汁才是720毫升,要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兩個問題,能直接求嗎?能否將大杯容量與小杯容量兩個量與總量720毫升的關系轉化成其中一個量與總量的關系呢?

  (二)組織學生合作交流,先議一議怎樣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問題?再嘗試列式計算。

  (三)匯報嘗試情況,歸納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問題的方法。指名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板演出算式,并講一講每步式子的意義。

  借助媒體演示總結:

  1.大杯換成小杯或小杯換成大杯的依據是什么?

  2.把大杯換成小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幾個小杯?也就是說9個小杯容量是720毫升,那就可以先求出每個小杯的容量。

  3.把小杯換成大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幾個大杯呢? 720毫升果汁可以倒3個大杯。可以先求出每個大杯的'容量。

  (四)檢驗。師引導:驗證求出的結果是否正確,想一想可以怎么檢驗?

 、侔6個小杯的容量和1個大杯的容量加起來,看它是否等于720毫升;

  ②還要檢驗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書檢驗過程)

  總之,檢驗時要看所求出來的結果是否符合題目中的兩個已知條件。

  (五)小結:替換的關鍵就是把兩種杯子替換成一種杯子。得出依據倍數關系進行替換,果汁總量不變、杯子的數量變了。

  (六)學習依據相差關系進行替換。將例1中大、小杯的倍數關系改為大杯比小杯多20毫升你還會替換嗎?

  1.議一議,這時還能不能替換?

  2.討論如果將7個杯子全看作小杯(或大杯)果汁的總量還是720毫升嗎?是變多了還是變少了?

  3.試列式解答。

  4.小結與例一不同之處:根據大小杯的相差數進行替換時,總量變了,杯子數沒有變。

  三、拓展應用,鞏固運用替換策略。

  1.溜冰場:智力填空(分別用倍數關系和相差關系進行替換)

 、佟+○+○+△+△=14, △=○+○

  ○=( ) △=( )

  ②☆比○多1,☆+○+=10

  ○=( ),☆=( )

  2.試一試:三種量間倍數關系的替換題(圖略)

  3.練一練:

 、倬毩暿叩1題 鞏固據倍數關系進行替換。

  讀題,弄清題意:集體分析,說出不同的替換方案(填空練習);嘗試口頭列式 解答,并反饋。

  ②教材例1后練一練鞏固據相差關系進行替換。

  讀題,弄清題意;集體分析,說出不同的替換方案(填空練習);試列式解答并反饋。

  四、總結反思,優化替換策略。

  1.今天學習了一種新策略是什么?運用替換這一策略解決實際問題,你覺得需要注意些什么? (學生總結反思)

  2.師點一點:替換的策略就是將要求的某一問題用另一個問題替代。用替換策略解答的題目特征及替換時的注意點。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7

  蘇教版數學教材從四年級(上冊)起,每冊都編寫一個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單元。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是《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確定的課程目標之一,教材編寫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樣的單元,就是為了貫徹落實課程目標。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在長期數學教學中不斷地培養的,是通過各個領域內容的教學逐漸形成的,單獨編寫解決問題的策略這個單元,能加強策略的形成和對策略的體驗。

  在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活動的價值不局限于獲得具體問題的結論和答案,它的意義更在于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體會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并由此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還體會解決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策略。數學教學在這種鼓勵個性發展的理念下進行,學生的創新精神才可能真正得到培養。

  策略的原意是計策和謀略。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解決問題的計策與謀略,具體表現為對解決問題方法、手段的思考與選擇運用。解決問題,特別是解決新穎的問題需要有策略,解決問題的策略又是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形成和積累的。本單元以有條理地整理信息,發現數量之間的聯系作為策略教學的切入口。發現和利用數量關系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通過整理信息明確和把握數量關系,既是可操作的方法,也是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學會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體會它的作用與意義,從而內化成自己的策略是教材的編寫思想。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是解決兩步計算的問題,后一部分是解決三步計算的問題。

  1、 讓學生把信息填入表格,學習整理信息的方法,體會對解決問題的作用。

  本單元選擇表格作為整理信息的工具,有兩個原因: 一是學生對表格比較熟悉,他們從一年級學習數學起就經常接觸表格,進行過許多填表活動。因此,選擇填表整理比較貼近學生實際,宜于學習。二是表格條理清楚,數學化程度比較高。填入表格里的都是經過篩選后的重要信息和有用數據,實際問題里的許多情節性內容都被過濾掉了。因此,填表整理能幫助學生把握住實際問題里的數學內容。

  教材充分注意到學生初步學習利用表格整理信息,在編寫上盡量循序漸進,逐漸提高。

  (1) 把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全部填進表里。

  第65頁例題和相應的想想做做以歸一問題和歸總問題為素材。例題是歸一問題,先求小華買5本練習本用去多少元,再求小軍42元買了多少本。在每個問題的教學過程中都設計了填表整理討論思路列式解答這樣的活動線索,教學這道例題要注意四點。

  第一,帶領學生經歷填表的過程。教材里呈現了一張已經填好的表格,課堂教學要展開填表的過程和方法,一方面在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另一方面找到各個數量在表格中的位置。要預先設計一張待填的表格,可以師生共同填寫,也可以讓學生填寫。

  第二,引導學生理解表格的結構和內容。表格里的條件和問題不是隨意擺放的,是根據數量之間的聯系安排的。填表以后讓學生說說表里有些什么,體會各人買的本數與用去的錢數是緊密聯系的數量,列表整理就是顯示出這些數量的對應關系,表格也是為此而設計的。

  第三,啟發學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題思路。填表的目的是理出思路、找到問題的解法?梢宰寣W生看著表格順著兩條思路去想,從買3本用去18元這組數量,想到能求出每本筆記本的價錢;從買5本要用多少錢這組數量,想到需要知道每本的價錢。兩條思路交叉在每本筆記本多少元上,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找到了。

  第四,組織學生反思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第66頁根據兩道題的解答結果,填出括號里的數,并說說自己的發現。學生從中會有許多體會,如小明買3本用了18元、小華買5本用了30元、小軍買7本用了42元,他們每本筆記本的價錢是相同的。這個發現是歸一問題的特征。又如求小華用去多少元和小軍買了多少本,都要先算筆記本的單價,都是通過小明買3本用去18元求得的。這個發現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又如買的筆記本多(少),用去的錢也多(少)。這個發現讓學生感受函數關系。

  (2) 根據要解決的問題,選擇相關的條件填入表格。

  第68頁例題和試一試以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實際問題為素材,繼續通過列表整理,培養解題思路。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特點。

  第一,選擇相關的條件填入表格。題目里有桃、蘋果、梨三種樹的行數和每行棵數,在解決問題時,不把所有的已知條件都填入表格,只填需要的條件信息,這是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篩選信息的活動。在例題的表格里,上面一行已經填了桃樹的行數和每行棵數,下面一行填什么由學生思考。試一試只提供一張空白的表格,里面填哪兩種樹的行數和每行棵數都由學生決定。要充分發揮問題對思路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仔細體會桃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蘋果樹比桃樹多多少棵這兩個問題。只要明白了問題的意思,列表整理不會有困難。

  第二,利用表格、緊扣問題,設計解題步驟。在列表整理后,教材安排學生想一想要先算什么,理清解題思路。仍然可以從兩個角度去想:根據表格里的條件可以求出什么,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什么。兩條思路的交叉點就是解題步驟。

  2、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養成整理信息的習慣。

  整理信息是解決問題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樣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種。教材選擇列表整理是它易于操作,適宜學生運用。學生對填表的態度有積極與消極之分,積極的態度表現為對填表有熱情,體驗到填表整理對形成解題思路的作用,具有自覺進行整理的習慣。消極的態度則把填表看做負擔,理解為教材和老師的規定,是被迫進行的。教材力求讓學生體會到整理信息的意義,并轉化成內在的需要,真正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1) 從有形地整理到無形地整理。

  兩道例題里都提供了表格,只要把條件或問題填入表格就進行了信息的整理。教材預設表格,能突出策略的教學,便于落實。在兩次想想做做里都有不提供表格的題目,讓學生獨立解答。沒有提供表格也要整理信息,是鼓勵整理的形式多樣化,使整理信息的活動具有個性;是引導整理活動從有形向無形發展,從題目的安排變為自我要求。為了完成從提供表格到不提供表格的過渡,教學時應注意三點。

  第一,讓每個學生都有獨自填表整理的機會,學會填表整理的方法。第65頁例題里的表格已經填好,所以想想做做前兩題都有空白的表格讓學生填寫。第68頁例題的前一張表格留出一半給學生填,試一試的表格全部讓學生填。教材留出這么多填表機會,給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學會填表整理創造了條件。

  第二,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填表對解題的作用。填表不單整理了條件和問題,還能理出解題的思路、步驟和方法。如果不經過填表整理的活動,數量關系就不會這么清晰,解題也不會這么順利。

  第三,允許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選用適宜的整理形式。在解答想想做做里沒有提供表格的題目時,仍然要把整理信息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整理的形式不要求全體學生都相同,可由學生自主選擇?梢园杨}目里的條件和問題看在眼里,想在腦里,在無形的思維活動中整理;可以在題目上勾勾畫畫進行整理;也可以通過摘錄信息或列表進行整理。下面是勾畫整理的實例,它是有形地列表整理到無形整理的中介。

  星光新村新蓋的3幢樓房共住了42戶。照這樣計算,這個新村25幢這樣的樓房共住了多少戶?

  學生選擇整理方法一般都從自己的實際能力出發,教學要尊重他們的選擇,保障大多數學生都有完成整理信息的時間。要組織各種整理形式的交流,逐漸提升整理信息的水平,逐漸進入無形整理的境界。

 。ǎ玻 解決新穎的問題。

  問題的新穎性與策略的.形成正相關。策略往往在解決新穎的問題時體現其價值,并在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得到鍛煉和發展。如果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總是局限在已經教過的、已經認識的那些問題上,那么只是進行技能操練,沒有培養策略。為此,教材在教學歸一問題的基礎上帶出歸總問題,在教學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問題時安排少量稍難些的三步計算問題。這些歸總問題、稍難些的三步計算問題都不編排例題,在想想做做里讓學生應用策略獨立解答。

  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是新課程對數學教學提出的新課題,讓學生主動解決一些新穎的問題是數學教學的一項突破。為此,教學中應做到兩點。

  第一,改變例題的教學觀念。例題教給學生思想方法,這種思想方法不但解決了例題,還能解決與例題相似、甚至不同的問題。列表整理是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解決的問題包括歸一問題、稍容易的三步計算問題,還涵蓋了歸總問題、稍難些的三步計算問題以及其他的實際問題。只有在例題的教學中突出整理條件與問題,學生體驗了這個思想方法,內化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才可能舉一反三應用這種策略。

  第二,教學新穎的問題,既要放手讓學生獨立解答,又要給予必要的指導。第一次出現歸總問題和稍難些的三步計算問題,教材都為學生設計了可以填寫的表格。一方面引導學生應用已經學到的思想方法,繼續培養整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適當降低整理信息的操作難度,學生有現成的表格可填。教學要注意適度地放和適當地扶。如第67頁第2題的表格一定要讓學生填,考慮到填表可能發生的問題,可以先帶領學生到情境圖里尋找數學信息。有哪幾種球,哪些球的單價已知,哪些球的單價未知;老師帶的錢正好夠買什么球,可以買幾個。這樣,學生填表的困難會少些,通過列表整理的思路會順暢些。又如第69頁第3題,填表以后讓學生說說對栽120棵樹的理解,明白它的一部分是四年級栽的,另一部分是五年級栽的。這樣,學生就捕捉到這個題目的最主要的數量關系。

  最后還要指出一點,列表整理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策略,解決每一個問題都從整理題目里的條件和問題入手。本單元教學列表整理以后,不能說所有的問題學生都能解答了。應以解答歸一問題、歸總問題、較容易的三步計算問題為主,一些稍難的實際問題以后會安排教學。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在實際情境中正確找出等量關系。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會列方程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3、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為方程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

  教學重、難點:

  找出數量間的等量關系,并根據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看花卉展覽嗎?

  生:喜歡!

 。ㄕn件出示20xx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的現場?)

  師:這是20xx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的現場。從1995年開始舉辦的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濃縮

  了云南花卉產業發展史。正如云南省花卉產業聯合會會長施天駿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過花展可以看出云花正在加快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一個和花卉展覽有關的數學問題,好嗎?

  板書:解決問題(二)

  二、走進新課

  1、圖示信息,尋找等量關系

 。ㄕn件出示例2主題圖和文字部分)。

  師:你看到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用紅色閃動條件和問題:草本花卉1 400 000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還多20萬盆呢!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問:題目中是怎樣說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間的關系的?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獨立畫線段圖。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畫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出線段圖:

  師:仔細觀察線段圖,你能發現哪些等量關系?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

  木本花卉的盆數×20+20=草本花卉的盆數;

  草本花卉的盆數-木本花卉的盆數×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數×20=草本花卉的盆數-20。

  2、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等量關系式,看看哪個數量是已知的,哪個數量是未知的?

  生:草本花卉的盆數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數是未知的。

  問:能根據上面的第一個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數嗎?請同學們試一試。

  學生試著設未知數,并根據第一個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答。

  學生試做后,指名板演。

  解:設木本花卉有x萬盆。列方程得:

  20x+20=140

  20x=120

  x=6

  師:這道題做正確了嗎?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

  20×6+20=120+20=140

  師:通過檢驗,我們發現木本花卉的.20倍+20和草本花卉的盆數相等,符合題意,說明我們的

  解答正確,可以寫上答語了。

 。ò鍟鹫Z)

  師:剛才我們根據草本花卉的盆數第一個等量關系列出了方程,你還能根據另外的兩個等量關

  系列出方程求出草本花卉的盆數嗎?請試一試。

  學生試做后,指名匯報,板書:

  解:設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140-20x=20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萬盆。

  解:設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萬盆。

  師:我們用不同的方程解決了“木本花卉有多少盆?”的問題,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哪個方程

  好一些?

  生:第一個方程好一些,因為這個方程的等量關系容易找。

  三、完成練習,鞏固深化

  1、教科書第108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的第(1)小題。

  先讓學生讀題,并想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再獨立解答。交流時讓學生說自己是怎樣

  找等量關系的,又是怎樣列出方程的,解方程的步驟是怎樣的,是怎樣檢驗的。

  2、做練習二十一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突出要根據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來列方程。

  四、課堂作業

  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的第(2)小題和第3題。

  五、總結學法,談談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是怎樣得到這些收獲的?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9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教材第九冊63-6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 使學生在對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舉的特點和價值,進一步發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

  教學重點:

  能對信息進行分析,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有條理的一一列舉,發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回憶策略

  1、談話:老師先來和大家玩個游戲,怎么樣?看,這是什么?(撲克牌)

  老師抽出大王和小王,你們知道一副撲克牌有幾種不同的花色嗎?(四種)

  老師從中任意抽出一張,猜一猜有多少種不同的結果?(四種)是哪四種呢?(草花,黑桃,紅心,方塊)

  2、揭題:剛才同學們將這些花色一個一個列舉了出來(板書:一一列舉),一一列舉也是我們解決數學問題時經常要用到的一種策略。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題 探究列舉的方法

 。ㄒ唬┣榫皠撛O 呈現問題

  1、師:我校操場東面有一塊空地,學校想將把這塊空地利用起來,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的花圃,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

 。1)從條件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周長是18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2)真了不起,你連這隱藏的數學信息也找出來了,周長是18米,那么說明長和寬的和是多少?(課件出示,長+寬=9米)

  (3)長方形的長+寬=9米,那么這個長方形花圃可以怎樣圍?你能幫老師來設計一下這個長方形花圃嗎?

  請拿出準備的小棒,同桌合作擺一擺,并想想有沒有不同的圍法嗎?

  2、學生嘗試操作。

  (1)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2)交流反饋:哪個小組先來說說你們的圍法?檢驗是否符合要求。

  其它小組有不同的擺法嗎?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0

  教學內容:

  相應的補充題,練習十五的10---14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和復合應用題第類型及解題步驟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2、經歷交流、討論、練習等學習過程,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3、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說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2、我們學過的解決問題有哪些類型?(出示課題)

  二、解決問題類型

  1、簡單應用題的'類型

  簡單應用題:指一步計算解答的應用題

  2、復合應用題的類型

  復合應用題:是用兩步或兩步以上計算來解答的應用題。

 。1)歸一問題

  此類應用題中暗含著單一量不變,文字敘述中多帶有類似照這樣計算的字樣,其解題的關鍵是從已知的一種對應量中求出單一量(即歸一),再以它為標準,根據題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臺拖拉機2.5小時耕地2公頃,照這樣,這臺拖拉機耕完4.8公頃的地需多少小時?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2)歸總問題

  此類題中暗含總量不變,即乘積不變。其解題的關鍵是先求出總數(即歸總),再根據總數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批貨物,每箱裝36件,需要40只箱子。如果每箱多裝9件,可以節省幾只箱子?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3)行程問題

  根據速度、時間和路之間的關系,計算相向、相背或同向運動的問題,稱為行程問題。其基本的數量關系式為

  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

 、傧嘤鰡栴},即同時相向而行并相遇(或同時背向而行)

  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

 、谧芳皢栴},即同時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

  速度追及時間=路程差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標本第十二冊7172頁、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四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題目的特點選擇具體的轉化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轉化策略的應用。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驗,感受轉化的多樣性。增強解決問題時的轉化意識,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感受轉化策略的價值,初步掌握轉化 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揭示轉化的策略

  1.出示

  師: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圖中每個小方格的面積都是l平方厘米。

  如何求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54=20(平方厘米))

  2.出示

  師:你能求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怎樣思考?(把左邊的三角形剪下來,平移到右邊

  去,使原來的圖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演示轉化過程。(板書:轉化)師:轉化成的這個長方形與原來的圖形面積有什么關系?(面積相等)

  (評析:用較為簡單的圖形過渡,把它轉化為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孕伏轉化的策略,使學生初步感受轉化的作用)

  3.出示例1的兩幅圖,(作業紙)

  師:這兩個圖形你們學過嗎?

  我們能用已有的面積公式直接計算它們的面積嗎?它們的面積相等嗎?有什么辦法來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呢?

  (1)同桌討論。(數方格,轉化(割補))

  (2)動手操作?

  (3)交流自己所用的轉化方法,鼓勵學生采用多種轉化的方法:(如果有學生提出數方格,則提示他們進一步想想不完整的方格如何處理)重點讓學生說一說如何將兩個圖形轉化成已學過面積計算公式的圖形。然后課件演示。

  師:你是怎樣進行轉化的?

  (第一幅圖:先割下上面的半圓,再將這個半圓向下平移5格,就轉化成了54的長方形了;第二幅圖:先把下半部分凸出來的兩個半圓割下來,再繞直徑的上端旋轉180度,補到圖形上半部分凹進去的地方,于是這個圖形也轉化成54的長方形)

  師:轉化后的兩個圖形的面積什么關系?(都等于20格)

  師:你怎么想到把圖形分割后重新拼合進行轉化的?(原圖復雜,轉化后的圖形容易計算面積,而且轉化前后圖形的面積不變)(板書:復雜簡單)

  (4)總結評價。

  師小結:剛才我們為了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先把它們轉化成長方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板書:解決問題的策略)

  (評析:轉化的目的是為了把困難的問題化為容易的問題,或者把復雜的問題化為簡單的問題,利用動畫使轉化的過程更加直觀,更加便于理解,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了轉化的好處)

  二、回顧轉化實例,感受轉化的價值

  1.回顧以往轉化的經驗。

  師:其實在我們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多次運用過轉化的策略,想一想,在哪些地方用到了這種策略?(可適當提示不同領域的轉化)

  生可能會說:

  a、 面積或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用過形的轉化。(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

  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圓長方形;圓柱長方體;圓錐圓柱)

  b、 計算中用過數的轉化(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小數乘除法整

  數乘除法;分數除法分數乘法)

  C、簡便計算中用過的式的轉化。

  2、初步感受轉化的價值。

  師:這些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什么共同點?(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陌生的新問題為熟悉的問題)

  板書:新問題熟悉的問題

  師:以后你再遇到一個陌生的問題時,你會怎樣想呢?

  (評析:學生曾經多次運用轉化的策略學習新知識,引導學生對這些過程進行回憶,從策略的角度重建相關知識的聯系,有利于他們理解轉化的共同點)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2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關于估算的學習目標是“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要落實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認識估算對學生數感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本課的設計中,首先創設情境,引出問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來完成。然后讓學生根據已有的估算經驗,自己嘗試著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對除法估算有一個建構的過程。緊接著讓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通過對“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和“多少個紙箱能裝下?”這兩個問題的分析,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和父母外出旅游時留心在賓館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了嗎?

  1、課件出示教材29頁例8。 思考: (1)從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2)問題中的“大約”是什么意思? (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自由發言,大約就是大概的意思,結果要進行估算,得數不能用“=”連接,要用“≈”連接) (3)鼓勵學生分析題意,獨立列出算式,并說一說這樣列式的理由。(267÷3) 師強調說明:問題中“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不需要算出準確結果,只需要進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課題。 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呢?這節課我們就應用除法的估算來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自主預習,探究算法

  1.引發思考。 師:你會估算267÷3的結果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1)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①267≈300 300÷3=100(元) 267÷3≈100(元)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100元。 ②267≈270 270÷3=90(元) 267÷3≈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90元。(看除數,想口訣) (2)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小組討論兩位同學的解答合理嗎?為什么? ①因為不需要算出準確的錢數,所以兩種結果都是合理的。 ②第二種方法估算的結果更精確一些,準確結果應該比90少,比80多。 (3)總結估算的方法。(課件出示)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再口算出結果。 (4)明確:解決同一個問題,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和探究使學生明白,估算時要看除數,想口訣,找到和被除數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的數,選擇合理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2.解決問題。(課件出示教材30頁例9) (1)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說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 (2)問題中的“夠裝”是什么意思? (3)小組合作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①182≈180,182÷8>20,需要的紙箱肯定超過20個,所以18個紙箱裝不下182個菠蘿。 ②18≈20,20×8=160(個),20個紙箱只能裝160個,所以18個紙箱肯定裝不下。 (4)組織學生對以上的估算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課件出示) 第一種方法與例8的把被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的方法一樣;第二種方法是把紙箱數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數,再乘每箱裝的菠蘿個數,然后和菠蘿總數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教學中,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更多的估算空間和交流機會,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自主探索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30頁例9下面的問題:多少個紙箱才能裝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答)

  2.完成教材31頁1題。 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3.完成教材31頁2題。 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感受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只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就可以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中。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3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借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北菊n時基于教材的編排意圖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盡量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問題解決的環節設計上,引導學生運用幾何直觀幫助分析數量關系,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為后面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解決問題積累一定的方法和經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習題卡片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師:前面我們已經掌握了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下面大家來做幾道題,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1、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怎樣進行通分?

  2、先計算,再說說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

  揭題:同學們對前面學過的知識掌握得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樂樂留給我們的問題。(板書課題)

  ⊙討論交流,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例3。

  1、閱讀與理解,明確題意。

  師:同學們,你從這道題中獲得了哪些信息?(生填寫信息卡)

  樂樂喝了()次牛奶。

  第一次:一杯純牛奶,喝了()杯。

  第二次:兌滿熱水,又喝了()杯。

  問題:一共喝了多少杯純牛奶?

  2、分析題意,畫圖解決問題。

  (1)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

  師:要想求樂樂一共喝了多少杯純牛奶,就要知道什么?

  生:要知道樂樂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別喝了多少杯純牛奶。

  師:樂樂第一次喝了多少杯純牛奶?能直接求出來嗎?

  生:能,一杯純牛奶,樂樂喝了半杯,也就是喝了杯。

  師:樂樂第二次喝了多少杯純牛奶?能直接求出來嗎?(不能)

  師:同學們發現解決這道題的關鍵了嗎?

  生:發現了,關鍵就是求出樂樂第二次喝了多少杯純牛奶。

 。2)畫圖表示關鍵問題之間的關系。

 、俳M織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圖。

  師:下面我們用畫圖的方法來找出解決這道題的關鍵,也就是表示出樂樂第二次喝了多少杯純牛奶。

 、诋媹D理解并匯報。

  第一次喝了杯純牛奶。

  加滿水,水是杯,純牛奶還是杯。

  又喝了杯,這杯里,一半是純牛奶,一半是水。

 。ó媹D提示:用一個長方形代表杯子,涂色部分代表純牛奶或純牛奶和水的混合物)

  預設

  生1:第一次喝了杯純牛奶,還剩杯純牛奶。

  生2:加滿水,純牛奶只有原來的杯。

  生3:又喝了加滿水后的,也就是把杯純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純牛奶就是其中的1份。

  師:把平均分成2份,可以把化成,其中的1份就是。第二次喝的純牛奶是杯,水是杯。

  (3)解決問題。

  師:知道了樂樂第二次喝了多少杯純牛奶,那么兩次一共喝了多少杯純牛奶?(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第一次喝(杯)+第二次喝(杯)=兩次一共喝(杯)

  杯+杯=?

  杯+杯=杯

  師:樂樂一共喝了多少杯水?

  生:樂樂第二次喝的純牛奶是杯,水也是-=(杯)。

  3、回顧反思,明確解題方法。

  師:解決這道題的關鍵是什么?關鍵步驟應用了什么知識?

  生:關鍵是求出樂樂第二次喝了多少杯純牛奶;關鍵步驟應用了分數的'基本性質。

  設計意圖:精心設計問題,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層層剖析,自主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給學生足夠的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究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引導學生畫圖,直觀地理解和呈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東東有一瓶水,上午喝了一半,加滿了水,下午又喝了一半。東東一共喝了多少瓶水?

  2、小明的半瓶墨水用了一半,還剩多少?

  ⊙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

  教材100頁3、4題。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第一次喝(杯)+第二次喝(杯)=兩次一共喝(杯)

  杯+杯=?

  杯+杯=杯。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4

  設計說明

  例5通過對現實數據的分析進行合理調整,尋找最佳方案才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因此,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及對現實數據的分析,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后組內交流思考過程,在比較中尋找最佳解題策略。

  1.注重審題,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往往容易犯低級錯誤,沒有認真審題就稀里糊涂做題。比如例5情境圖就隱含著兩條數學信息,如果不認真整體觀察就很難發現,所以在教學中,要抓住這一契機,充分利用資源,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及觀察能力。

  2.注重培養學生開放的思維和數學思考力。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學習中,學生要全員參與。這里的參與并不是簡單的行動上的參與,而是思維的參與。在本節課中,學生審清題意之后,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時間,等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在小組內交流,不僅避免了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而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再隨波逐流。在交流中讓思維得到碰撞,在碰撞中提升數學思考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中央3套有一檔娛樂節目叫《開門大吉》,大家知道嗎?課前,我們也來玩一把《開門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誰反應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預設

  生:讓我們蕩起雙槳。

  師:同學們猜得真準,《讓我們蕩起雙槳》是老師兒時流行的歌曲,幾十年來經久不衰。你知道這首歌描寫的是什么情景嗎?

  預設

  生:北海劃船。

  師:大家想象一下,和風旭日,楊柳如茵,輕搖櫓槳,泛舟河中,這是多么愜意的事情呀!別光美,你知道嗎?這劃船里也有不少學問呢!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租船問題》。

  (板書:租船問題)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現實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內容,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審視事物和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閱讀與理解

  1.租船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在公園劃船都有一些具體要求,劃過船的學生一定是知道的。讓我們一起去公園看看。(打開教材10頁)瞧!這是班主任老師和她的學生在春游,你從這幅圖中,你能發現有關劃船的'哪些數學信息?

  生1:一共有32人,租小船24元,租大船30元。

  生2:這幅圖中我還發現了隱含的數學信息:每條小船可以乘坐4人,每條大船可以乘坐6人。

  生3: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租船最省錢。

  ⊙分析與解答

  1.32人怎樣租船最省錢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好嗎?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2)自己有了方案之后再在小組內交流,組長做好不同方案的記錄。

  (3)整理方案之后準備全班交流。

  2.派代表匯報:

  小組1: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如果全租小船需要花192元。算式是32÷4=8(條),24×8=192(元)。

  小組2: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如果全租大船需要花180元。算式是32÷6=5(條)……2(人),5+1=6(條),30×6=180(元)。全租大船比全租小船省錢,這個方案比較合理。

  小組3: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合租大船和小船,可以租5條大船和1條小船,需要花30×5+24×1=174(元);也可以租4條大船和2條小船,需要花30×4+24×2=168(元)。

  小組4:通過對比我們發現:租4條大船和2條小船是最省錢的方案。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列式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并理解算理。

  2、初步學會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珠子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創設情境

  1、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生:珠子。

  師:這里有幾種顏色的珠子?

  生:兩種,紅色和黃色

  師:猜,哪種顏色的珠子多?

  學生猜。

  師: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誰多?

  生:數一數

  生:擺一擺

  師:怎么擺?

  (指名演示)——“同樣多”

  二、探究新知

  1、12個紅的,8個黃的

  師:現在呢?(紅的多)

  那紅色的比黃色的多幾個?

  生:多4個

  師:你怎么知道?

  生:用一小棒分開(指名演示)

  師:現在能一眼看出來紅色的比黃色的多幾個嗎?

  生:能

  師:怎么看出來的?生說

  師:你看,這個時候紅色的分成了幾部分?

  哪兩部分?

  (和黃色一樣多的這部分及多出來的這部分)

  師:誰聽明白了?

  生重復說

  師:那你看,把這些一樣多的拿走,剩下來就是比黃色的多的幾個。

  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師板書算式)

  通過剛才的擺一擺,我們知道了:從紅色珠子里拿走和黃色一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黃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減法計算。

  2、下面我們來擺一擺,小朋友袋子里的珠子,哪種顏色的`多。

  學生操作。

  展示反饋:你哪種顏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哪種顏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3、比較

  求……比……多幾與求……比……少幾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只是問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樣。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計算。

  4、揭題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新知識: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

  三、鞏固深化

  1、松鼠弟弟說我有20個松果,松鼠哥哥說我有25個,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幾個呢?誰能把式子列一列。

  25-20=5(個)

  2、小女孩有34本連環畫,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幾本?

  34-30=4(本)

  還可以提什么數學問題?

  3、P74T1

  4、這是一個班里4個小朋友的作業情況,從中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四、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在我們身邊你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例子?想一想,說一說。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01-14

數學《解決問題》教案02-24

小學數學《運用連除解決問題》教案04-20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5篇01-14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案(通用13篇)04-25

《解決問題》數學教案02-21

數學教案:解決問題02-11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集合15篇01-15

《用數學解決問題》教案修改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