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大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 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 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 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 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 找朋友。
3。 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2
單元教學內容: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課本P91~105頁。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以及加減法估算。共安排了5個例題。
這部分內容是在萬以內數的認識以及100以內的加、減法基礎上教學的,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口算和筆算,復習了數和計算的有關知識,另一方面也為進一步學習萬以內的數魚計算起就鋪墊作用。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夠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估算意識。
3、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設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單元教學重點:
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單元教學難點:
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設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單元課時安排:六課時。
第一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內容:
課本第91~93頁。“做一做”以及練習十九1、2、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教學難點: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師準備:題單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引導學生完成口算題目,并說一說是怎么計算的。
口算:50+70 300+600 800—400 30+40
200+700 600+400 80+90 80—30
說出怎么計算的。
二、學習情境創設
1、春天到了,這節數學課老師安排就一次春游特別行動,你想參加嗎?
2、播放展示動畫。我們將去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一起去看看吧。
3、可是美麗的鳥島卻在海中央,我們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設計意圖】:由談話引發去春游的愿望,抓住孩子的興奮點,搭建生活平臺,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
三、師生互動活動
1、組織活動1——碼頭乘船。
(1)認真觀看,回答問題。
二年級一斑有23人,二年級二班有31人,二年級三班有32人,二年級四班有39人。
一艘船限乘68人。
(2)根據這些信息,想一想,我們在乘船時將碰到哪些問題?
學習不斷提出問題,教師及時肯定,引導。鼓勵拓展思路,盡可能多提出數學問題。
同時板書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去尋找有用信息,收集信息,在整理信息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多樣化,培養估算意識。重點是口算方法。
(4)選擇書上例1、例2的問題,加以解決。
先看第一個問題:四個班能合乘一條船嗎?我們用舉手的方式,認為不行的舉手?為什么不行?說說原因。
23+31=
(5)互相交流算法。
3+1=4 20+30=50 50+4=54
23+30=53 53+1=54
31+20=51 51+3=54
(6)同學們相到了那么多種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2+39=?怎么算的?說一說!
嘗試計算32+39并說說算法。
(7)對比兩個算式,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提醒:注意進位!
(8)引導完成。
(9)我們知道二年級一班和二班合坐需54個位子,現在你能不能獨立完成第3個問題還剩下多少人?
(10)二年級一班和二班合坐后,還剩14個座位,你想怎么安排?
32—10=22 22—4=18
強調退位在頭腦中算。
四、教學效果測評
引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集體評議。
1、練習十九第1題。
2、練習十九第2題。
【設計意圖】鞏固新知的掌握。
拓展性學習
1、練習十九第5題
2、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每行相加的和都是45。
五、課題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練習十九
教學內容:課本第94~95頁。
教學目標:
1、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興趣,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
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的加、減法。
教師準備:
練習十九第3題和第8題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引導學生完成口算題目,并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引導學生采用較簡捷的方法計算。
2、引導學生完成“算一算”。
巡視、輔導。
幫助計算有困難的學生。
及時評價,表揚計算有進步的學生。
【設計意圖】: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算法。
二、學中做
1、組織活動1——買東西。
出示練習十九第3題主題圖。
(1)觀察練習十九第3題主題圖。匯報看見的東西和價錢。
(2)列式計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來到商店,你會想買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組討論,選出一個記錄員,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
(5)組織學生進行匯報。
2、組織活動2——籃球比賽。
出示練習十九第8題的主題圖。
(1)你看了以后有什么問題嗎?
自己獨立提出問題,然后同桌交流,最后進行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買東西的活動,復習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法。
三、做中學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九第6題。
(1)說說意圖。
(2)獨立計算。
(3)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九題。
(1)用講故事的形式說說圖意。
(2)解決書上的問題。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能解決嗎?
3、引導學生完成應用題。
引導讀題、理解題意。
列出算式,正確計算。
【設計意圖】:在教師引導下,總結所學的知識。
四、課堂總結。
要求學生完成數學日記的填寫。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三教時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筆算)
教學內容:
課本96頁例3。“做一做“第1、2題中加法,練習二十第1、2題加法。
教學目標:
1、掌握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算法。
2、掌握豎式計算的規范書寫。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對學生進行綠化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1、掌握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算法。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掌握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算法。
教學準備:教材第96頁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教師出示兩位數加的算式卡片,讓學生搶答。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說說圖上的內容。
小朋友們都在干什么?
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2、現在搜集礦泉水瓶子的小朋友們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
3、出示問題:500個送一次現在夠嗎?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請一個同學板演,其余同學自己在練習上寫出算式。
5、訂正算式。
6、看看這兩個加數都是什么數?
7、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學習的幾百幾十的加法。(板書課題)
三、探究新知
1、現在我們再動動腦,想一想應該怎樣計算。
2、提出要求:
(1)先獨立計算。
(2)計算完成后同桌交流。
3、組織學生匯報。
用口算。因為18+34=52所以180+340=520
用豎式計算。百位、十位和個位分別對齊,然后從個位開始算起。
4、同學們能想到兩種那么好的方法來計算,而且還提醒我們豎式應該怎樣計算。我們寫豎式的時候要注意每個數位上的豎對齊,如果滿了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5、但是老師還是有個疑問:為什么百位上不是4呢?
讓學生回答:因為十位上的8+4=12,向百位進了1,百位上就是應該是1+3+1=5
豎式計算時進的1要寫上,算的時候不要漏掉了。
口算180+340,算了18+34后要記得在末尾再寫上0。
……
同學們很棒,那么你能提醒一下小伙伴們,我們在計算中哪些地方要特別小心嗎?
四、教學效果測評
1、完成教材第97頁“做一做”第1、2題中有關加法的練習。
2、完成練習二十第2題。
(1)說說圖意。
(2)根據圖上問題列式計算。
(3)根據變化的數據進行計算。
五、拓展性學習
想一想:最小三位數加上最小四位數和是多少?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教材70-71頁的例1一例3,完成“做一做’及練習十九的習題。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用堅式計算三、四位數的不連續進位的筆算加法。
2.理解并掌握三、四位數的筆算加法法則。
(二)能力訓練點
l.初步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德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三、四位數的筆算加法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進一。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例1的信封圖。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卡片出示,學生判斷正誤)
50+ 70 300+ 600 800+400 90+ 30 2.求38加 25的和,用堅式該怎樣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3.指板書提問:筆算兩位數加法時,列豎式時首先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兩位數的筆算加法,三、四位數的筆算加法又該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板書課題:不連續進位的筆算加法)
2.教學不連續進位的筆算加法。
(l)教學例1(不進位加法)
①教師出示例1的信封圖片:先出示10個一扎的,(教師在磁力板上貼出4扎);再貼上3個單張的。提問:這里一共擺了多少個信封(243個)教師再貼信封,問:第二行貼了多少信封?(132個)共擺了多少個信封?怎樣列式?
②借助信封圖,讓同學們說說怎樣算出有多少個信封,為列堅式做準備。從學生想法中選擇最優答案:單個和單個合起來,10個一扎和10個一扎的.合起來,100個一扎的和100個一扎和合起來。
③引導學生列豎式。
教師引導:(教師根據板書的提示)怎樣用豎式計算243和132的和呢?先想一想兩位數筆算加法的列式方法。這道題怎樣列豎式?
④教學筆算方法。
A、聯系我們以前學過的兩位數的筆算加法,想一想這是幾位數加幾位數,這個豎式該從哪位算起?學生試做。
B、集體訂正,強調:三位數的筆算加法也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2)教學例2
教師板書: 270+ 58=
提問:270+58該怎樣列豎式,又該怎樣計算呢?
①學生操作計數板:先擺出第一個加數270,(提示學生整百和整十的分開擺)。在270的下面擺出58。
②啟發提問:
A.怎樣列堅式,5和8分別寫在哪里?為什么?(使學生知道: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B.在堅式中該怎樣寫呢?
C.從哪位算起?你發現了什么? (十位相加滿十)
D.讓學生嘗試計算。
③完成做一做,把結果直接寫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詳盡說是怎樣計算的。
(3)教學例3
① 指名列出橫式、豎式。
討論:剛才例2你們發現了十位滿十要向百位進一,這道題目你又發現了什么?
思考:百位應怎樣算?學生自己完成。然后說一說是怎樣算的,并注意提示學生把橫式上的結果填好。
3.小結:
概括三、四位數的筆算方法和兩位數加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齊讀法則。
5.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基本練習:(小黑板出示)
(l)口述結果,教師板書在小黑板上,學生判斷正誤。
(2)筆算下列各題,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練習,然后集體訂正。
238+ 326= 1629+ 527= 715+ 8605=
(3)填空:一個加數是239,另一個加數是6805,和是( )。
2.發展題:最大的三位數和最小的三位數的和是多少?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什么?筆算三、四位數的加、減法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五、板書設計
不連續進位的筆算加法
例1: 2 4 3
+ 1 3 2
3 7 5
例 2: 270+58=328
2 7 0
+ 5 8
3 2 8
例 3: 809+ 3764= 4573
3 7 6 4
+ 8 0 9
4 5 7 3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4
知識目標: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知道1時=60分,能正確認讀鐘面上的時間,并學會時間的兩種寫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
教育學生遵守和珍惜時間,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時、分的概念。
教學難點:
正確認讀鐘面上表示的幾時幾分。
教具、學具:
投影機、投影片、教具鐘、電子鐘各一個,學生每人一個紙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生談話:同學們,老師有個習慣,每天早上6:30就起床了。你們呢?
師:你是怎么知道時間的?
師:對,鐘表是我們用來記時間的工具。有哪些同學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師:誰看圖說一說小明的作息時間?
師:小明能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你們也想做時間的小主人嗎?我們一起來認識時間。
板書課題:時分的認識。
二、教學新課。
1、認識鐘面。
師:到底該怎樣看時間呢?我們先來認識鐘面的結構。
師:鐘面上有幾根針?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較短的針是時針)(較長的針是分針)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觀察到他們朝著什么方向走?用手比劃一下。象這樣的方向我們稱為順時針。
讓學生利用自制的鐘面觀察,要求4人小組討論:
(1)議一議:從鐘面上,你還知道什么?
(2)根據回答填一填: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個小格。
2、建立1分、1時的時間概念。
(1)想一想:分針走一小格,時針走一大格分別表示多少時間?
(2)師:1分到底有多長呢?
師:給你們一分鐘,看你們能完成幾道口算?學生自報出所做題的道數。
(3)師:人的脈搏1分鐘大約為65----75次,數你自己的脈搏,1分鐘跳()次。
盡管1分鐘的時間很短,但同學們能利用它做不少的事情,千萬不要小看1分鐘,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3、時、分的進率。
(1)師用鐘面模型進行演示,要求學生觀察:
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怎么走?你們可以知道什么?得出結論:1時=60分。
(2)嘗試練習:
a、引導學生認識1小時大約有多長?
一節課是(40)分,課間休息是(10)分,再加上(10)分,就是1小時。
b、課本73頁的第3題。
師:哪種動物的時間最少?為什么?(看清單位名稱)
4、認讀整時。教學例1。
誰能讀出鐘面的時間?它們都是整鐘點,你們是怎樣看時間的?(在書本71頁找答案)你們能把時間寫下來嗎?
自學課本71頁例1,看看時間的表示方法有幾種?怎樣表示時間?質疑。
讓學生回答后填書。
練習:教師撥針,讓學生報出時間。
5、認讀幾時幾分。教學例2。
鐘面上的時間都是幾時幾分。我們應該怎樣看時間呢?(在書本71頁找答案)
自學課本71頁例2,指名學生說出鐘面上的時間是幾時幾分?
師:你們會用兩種記時方法表示出時間嗎?
質疑。要是不滿10分該怎樣表示呢?回答后讓學生填書。
練習:教師報出時間,讓學生撥針。
同位互撥鐘報時。
完成課本72頁的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 73頁的第1題,把顯示相同時間的電子鐘和鬧鐘用線連起來。
2、想一想:小林6:40起床,小海6:35起床,誰起得早?
3、游戲:老師給出一分鐘,指名學生拍球,全班數一數。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下課時間快到了,你們想一想:1分鐘時間我們還能干什么?盡管時間很短,但你們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希望同學們都能做時間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業。
1、課本73頁的第2題。
2、看課本70頁~73頁。
六、板書設計。
時分的認識
1時=60分
秒的認識
教學內容:課本64頁及“做一做”,練習十七第5——7題。
教學要求: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重點:知道1分=60秒。
教學難點: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
教具:有秒針的實物鐘表或模型。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提問:分針走1小格是多少時間?走一圈是多少分?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多少時間?1小時等于多少分?
2、師在鐘面上撥出下面的時刻,要學生用兩種方法寫出來。
8時9時30分4時20分11時50分
二、新授
提問:同學們跑50米、100米要多少時間?由此引入新課,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有比小時、分更小的記時單位“秒”。
出示鐘面實物。引導學生觀察。鐘表上有幾根指針?(除時針、分針外,又細又長的是秒針)說明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1)教師撥動秒針從12走到1,秒針走幾個小格?是幾秒?秒針從12走到6,秒針走了幾個小格?是幾秒?秒針從12走到12,走了一圈,表示走了多少秒?
(2)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把分針和秒針都撥在12上,教師撥動秒針,走一圈,讓學生觀察分針走了幾小格?
再問: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幾小格?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幾分?秒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秒?那么1分是多少秒?
得出:1分=60秒
(3)讓學生觀察鐘面上的秒針,看看自己呼吸一次用幾秒?或者10秒能呼吸幾次?
三、鞏固練習
完成64頁的“做一做”。練習十七第5——7題。
四、布置作業
練習十七第8、9題
五、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1分=60秒
教學內容
時間的`簡單計算。(課本第67—68頁例3、例4及“做一做”,練習十八。)
教學要求:加深對時、分、秒的認識。學會進行時、分、秒的簡單計算,建立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加深對時、分、秒的認識。
教學難點:學會進行時、分、秒的簡單計算,建立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具:例4的鐘面放大圖,實物鐘或鐘面模型。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口答:1時=()分1分=()秒
2、教師用實物鐘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先讀出來,然后分別用兩種寫法寫出。
二、新授
1、教學例3。出示3時=()分。
提問:3時是幾個1時?1時等于60分,3時是幾個60分?3個60分是多少?
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填空。
2、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習題。
3、教學例4。指名讀題,理解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指導學生觀察例4的三幅圖,看鐘面說出下第二節課的時間,上第三節課和下第三節課的時間。
由學生自己算出時間并填在課本上。
提問:課間休息多少時間?怎么想出來的?再問:一節課上了多少時間?怎么想出來的?
讓學生看課本例4,并把例4填完整,然后齊讀一遍。
三、鞏固練習
完成68頁的“做一做”的第1——3題。
四、課堂練習
練習十八第1——3題。讓學生獨立練習,后集體訂正。
五、課后作業
練習十八第4、5題及思考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
六、板書設計
時間的簡單計算
3時=()分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回顧。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不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沒?現在老師出幾道題讓同學做,看看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板書:
23+45= 12+25= 24+55= 26+13= 41+52=
教師點名讓幾個同學上講臺做題,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強調要求:列豎式并且豎式要寫規范。
點評每位同學所寫的,并再次鞏固不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強調書寫格式和計算方法。
2、復習20以內的加法計算。
師:同學們,大家曾經學過20以內的加法,在這里老師帶著大家復習一遍。
教師口述20以內的加法如:“5+7”、“6+6”、“8+9”等,讓同學們快速地說出答案,問答過程大約持續5分鐘,為的是讓同學們在短時間內有效地鞏固這些知識,為這節課所學的進位加法計算打下基礎。
二、教授新知。
1、教學例3。
師:同學們,記得這個單元最開始的那幅圖么,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也是從那副圖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課本的第14頁,看例3。
在同學讀題的同時板書:“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師:同學們都看完題了沒有?好,現在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引導同學審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找出需要的數據。
師:現在哪位同學能告訴我,這道題怎么列算式呢?
同學舉手回答,教師根據同學的回答,板書算式:35+37=。
師:好,我們現在把算式列出來了,怎么計算呢?既然我們已經學習了列豎式的方法,為什么不用這個辦法來試一下呢?同學們看黑板,跟著老師一起列豎式。
35
+37
教師邊強調豎式的書寫規范邊列出豎式。
師: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算,應該先從個位開始算,5+7是多少?(同學答:12)我們發現,個位上加起來的和大于10了,我們之前學的不進位加法中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現在怎么辦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怎樣用豎式計算進位加法。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同學們先看書上,看怎樣通過數小棒計算這個題。
同學看完后,教師加以指引和解說。
師:我們看到,5個小棒和7個小棒放在一起,一共是12個小棒。我們把其中的10個捆成一捆,剩下了兩個小棒。再回過頭看看豎式,我們不妨將數小棒的辦法挪過來,也用“捆起來”的方法解決我們剛才的問題。就是將5+7得出的12中的10“捆成一捆”,向十位進1,然后剩下的2寫在結果的個位上,這樣,我們的個位就算好了。現在再算十位,十位上3+3得6,但6不是最后的結果,還應該加上之前進上來的那個1,也就是在數捆數的時候還應算上后來加上的那一捆。這樣,我們就把十位也算出來了,結果就是72。
板書:
35
+317
72
教師解釋清楚計算原理后,繼而強調進位加法豎式的規范書寫,只要有這幾點:依然是各位對齊;加號橫線缺一不可;進的“1”是小小的1而不是點;“1”的位置應在下面那個加數的十位與個位之間。
2、隨堂練習。
師:好的,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進位加法豎式的'計算方法。大家都學會了沒有啊?為了檢驗大家到底有沒有真正掌握今天的新知識,同學們拿出練習本動手計算課本14頁做一做的三道題。
56+37= 46+24= 29+5=
教師請三名同學上講臺計算,并在教室來回巡視,觀察同學做題的情況,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
師:好,同學們應該都已經做好了,我來看看這三位同學做得怎么樣。
教師點評,并及時糾正錯誤,再次強調進位加法豎式的書寫規范和計算方法。
三、課堂作業。
師:我們今天所學的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學們都掌握了沒有?通過老師的講解和練習,相信同學們已經基本掌握了10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作業本,開始做作業,完成教材練習二的4、7、10、11題。希望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大家都能夠仔細、認真地寫,寫整齊、寫規范、寫正確,注意豎式的書寫規范和計算方法。不要粗心大意算錯了。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
倍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義,能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初步的觀察、比較、操作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初步體會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在有效探究中認識倍
1.引出倍,揭示課題。
談話:春天來了,花園里五彩繽紛的鮮花都張開了笑臉!瞧,這里有黃花和藍花(課件演示同樣多的黃花和藍花)。
提問:黃花的朵數和藍花的朵數怎么樣?(課件演示增加黃花的朵數)現在誰來說說黃花和藍花的朵數關系呢?
小結:其實,黃花與藍花的朵數之間,除了小朋友們剛才所說的多與少的關系,還有倍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倍的知識。(揭示課題:倍的認識)
【評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過讓學生比較黃花和藍花的朵數,從而引出倍的概念,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2.在圈畫中形成對倍的初步認識。
出示:2朵藍花,6朵黃花。
談話:如果我們把藍花的2朵圈起來,看作一份的話,(師邊說邊圈)那么,黃花有這樣的幾份?可以在練習紙的第一題上圈一圈,再告訴大家。
提問: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圈的呢?黃花有這樣的幾份呢?
小結:藍花有2朵,黃花有3個2朵,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板書)
課件出示:藍花2朵,黃花12朵。
提問:黃花變成12朵,現在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決嗎?在練習紙的第二題上試一試。
提問:誰來匯報?說說你是怎么圈的?發現黃花是藍花的幾倍了?
(修改板書:黃花有6個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6倍。)
設疑:我們來觀察剛才的兩幅圖。你們是怎么一眼就從圖中看出第一幅圖中黃花是藍花的3倍,而第2幅圖中黃花是藍花的6倍的?
追問:第二行有3個圈就是有這樣的3份,也就是3倍,有6個圈就是有這樣的6份,也就是6倍。真就這么簡單嗎?【評析:在學生掌握幾個幾的知識基礎上,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倍的概念,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讓學生自己在圖上圈一圈,有利于學生建立倍的表象。再通過對比,使學生感知,能圈出這樣的幾份,就是一份數的幾倍。有利于學生理解倍的含義。】
3.在比較中充實對倍的認識,掌握倍的內涵。
課件出示下圖
課件出示:12朵黃花,沒有紅花。
提問:我們再來看看,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幾倍呢?
引導:大家覺得有困難嗎?
小結:看來1份紅花有幾朵太關鍵了!
提問:那就讓你來猜,你猜猜紅花可能是多少朵,再說說你又會怎么圈?
提問:如果紅花有3朵,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幾倍呢?
在練習紙第3題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交流:誰來說說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結論了?
追問:如果把1份紅花有4朵、6朵,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又會是怎樣呢?
完成練習紙的第
4、第5題。
交流:你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結論。
提問:如果紅花只有1朵,黃花還是12朵,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幾倍呢?我們在自己的腦海里默默地圈一圈,再告訴我答案。
交流:你能說說腦海中是怎么圈的嗎?
設疑:如果紅花是12朵,黃花也是12朵,現在它們的倍數關系又怎樣呢?
交流:孩子們,黃花一直是12朵,那為什么兩種花之間的倍數關系也發生了變化?(出示上述藍花3朵、4朵、6朵、1朵、12朵的5幅圖)
【評析:創設變式情境,不斷引起學生認知的沖突,讓學生在困惑中感受1份數的重要性與關鍵性,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了升華,對倍的認識更加深刻。】
談話:孩子們,我們每人的'信封里,都有一些圓片,你能擺一擺,表示第二行的圓片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嗎?擺完的同學可以跟小組的交流交流自己的方法。
請學生做小老師介紹方法。
提問:還有不同的擺法嗎?或者你還想到了什么不同的擺法?
追問:咦,老師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你們都是表示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怎么你們用的圓片個數并不一樣呢?能具體說說嗎?小結:只要第一行的1份的個數確定了,第二行就擺這樣的幾個幾。
設疑:那如果要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該怎么想?5倍呢?10倍呢?
【評析:在學生操作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觀察和思考:都是表示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為什么用的圓片個數卻不一樣呢?以此推動學生進行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完善對倍的認識。】
4.探究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計算方法。
課件出示圖:紫花8朵,黃花56朵;問題: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
談話:大家可以圈一圈、可以用豎線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辦法。
在作業紙上完成第6題。
追問用除法計算的孩子:怎么想到用除法計算的?
談話:我們圈一圈、畫一畫,不就是為了發現56里面有幾個8嗎?
追問用畫圈方法的孩子:如果重新選擇,你會用什么方法?為什么?
小結:是呀,如果黃花更多,用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就麻煩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可以用除法來計算。看來,我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發現規律,總結經驗。注意,在書寫結果時,因為倍不是單位名稱,所以在結果的后面不要寫倍。
二、在多層練習中完善建構
談話:通過剛才的畫一畫、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動,我相信大家一定對倍有了自己的認識與體會。小動物們還帶來了題目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
課件出示
1.看一看、想一想。
第一行 紅帶子12厘米
第二行 綠帶子3厘米(變化:2厘米、1厘米)
提問: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
思考:大膽地想像一下,如果紅帶子的長不變,綠帶子越來越短,那么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就會怎樣變化?
2.連一連、填一填(想想做做第3題)。
3.比一比,說一說。
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說一說。
練習后,把第一行的6個變成5,讓學生試著說一說。
追問:現在黃色的圈5個,為什么不能說黃色圈的個數是紅色圈的3倍?
三、總結
概念形成過程中的精致過程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我們認為:在數學學習中,精致的實質是對數學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進行盡量詳細地深加工,對概念要素進行具體界定,以使學生建立更清晰的概念表象,獲得更多的概念例證,對概念的細節把握得更加準確,理解概念的各個方面,獲得概念的某些限制條件等。為此,張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從強化感知,讓學生在圈圈畫畫中初步建立倍的表象;提供反例,讓學生在比較思辨中突出倍的意義;應用變式,讓學生在矛盾困惑中凸顯倍的內涵;重視操作,讓學生在動手活動中完善倍的建構等方面,引領學生 精致地完成了倍的概念的建構過程。或者說,把概念的精致提到了可操作的層面,使精致落到實處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并通過解決數學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2、求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初步認識乘法,了解各部分名稱,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
教學重點: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能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分清幾個幾。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小黑板:(判斷)列示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課
1、出示情景圖。觀察畫面。在兒童樂園里,孩子們有的坐飛機、有的坐火車,有的劃船,有的玩游戲。你能從中找出哪些數學信息,并根據該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生提問:坐飛機的有幾人?坐火車的有幾人?劃船的`有幾人?做游戲的一共有幾人?
選一個來解決問題。有多少人坐小飛機?
怎樣列式?2+2+2+2=8(人)
這個算式里有幾個2?4個2。像這樣4個2相加的問題,我們除了可以用加法列式,還可以用乘法來表示:
(1)2×4=8(人)或4×2=8(人)
(2)讀法:2×4讀作2乘4,4×2讀作4乘2
(3)各部分的名稱。乘號和加號的區別。2表示相同的加數,4表示有幾個相同的加數。8表示4個2相加的和。即4×2的積。
(4)意義:表示4個2相加。
2、你能用乘法解決其他幾個問題嗎?并說出算式的意義,及各部分的含義。
坐火車的有幾人? 4×6=24(人)或6×4=24(人)表示6個4相加.6從哪來?
劃船的有幾人? 3×3=9(人)表示3個3相加
3、觀察這幾個問題的解答,你發現了什么?(怎樣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
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二、練習
1、判斷題。A:
B:
求一共有幾個蘋果怎樣列式?為什么能用乘法?為什么不能用乘法?用乘法計算的條件: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1、試一試P5
請生自己看圖,看懂了什么?說一說。
每棵樹上有3只小鳥,4棵樹上一共有幾只小鳥?
一共有多少個小矮人?(每盒有7個,2盒有幾個。)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意義?
2、看算式,寫出表示幾個幾相加.
5×8 9+9+9 6×2 8+8+8+8
板書:兒童樂園
坐飛機的有幾人?坐火車的有幾人?劃船的有幾人?做游戲的有幾人?
2+2+2+2=8(人) 4+4+4+4+4+4=24(人) 3+3+3=9(人) 1+2+3=6(人)
2 × 4 = 8(人) 4 × 6 = 2 4 3 × 3 = 9
讀作:2乘4表示6個4表示3個3
4 × 2= 8(人)
讀作:4乘2
表示4個2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較簡便
作業:1、讀書P4-5
2、看算式寫出表示幾個幾相加。
6+6+6+6 3+3+3+3+3 5+5 10+10+10 7+7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經歷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培養學生遷移和口頭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將下面口訣補充完整。
( )九二十七
五( )四十五
四( )三十六
( )九六十三
八九( )
2、計算下面各題,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求商的`?
24÷8=
28÷4=
師:同學們掌握得不錯,這節課我們學習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二、預習反饋
點名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三、探索新知
出示課件例2。
1、觀察情境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有3行氣球,每行9個)
2、引導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3、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結果:3×9=27或9×3=27。
4、引導學生思考:通過計算我們知道一共有27個氣球,那么你能看圖列出2個除法算式嗎?
5、學生獨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27÷3=9或27÷9=3
6、小組探究算法,說說你們各自的想法。
總結:我們在計算除法算式時,看除數是幾,就想幾的口訣。
四、鞏固練習
1、以開火車的方式,合作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1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2題,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3、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3題,看誰先采到蘑菇,并指名回答用到了哪句口訣。
4、完成教材練習八第6題。直接用除法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拓展提升
1、( 2 )×9=( 18 )(答案不唯一)
2、( 27 )÷( 3 )=9(答案不唯一)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知道了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一句乘法口訣一般可以列出兩個除法算式。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本節課注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學生已有的基本知識經驗幫助學生學習新知。
不足之處:
這節課因為有上節課的基礎,要把充分的探究學習過程交還給學生。
教學建議:
多做一些相應的練習,提高孩子們的計算能力。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課本第52、53頁練習十一8~12題 授課日期:_ 年_ 月_ 日 星期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熟練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訣進行求商。
2、 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
2、會用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文插圖、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背誦乘法口訣表
2、 找幾句口訣說出它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運用口訣的能力。
二、展開學習
1、 完成第52頁第8題
(1) 出示表格
(2) 說說商是怎么求的(被除數÷除數=商)
(3) 計算并填表
(4) 說說每一題所使用到的口訣
2、 完成第53頁第8題
(1) 學生獨立完成
(2) 教對答案
(3) 體會被除數變了要使商不變,則除數也應相應地變化。
3、 完成第12題
(1) 讓學生人人參與,將得數直接寫在書上。
(2) 在同一時間內看誰對的多。
(3) 樹立加、減、乘、除我都會我能學好口算的信心。
【設計意圖】:利用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拓展應用
1、 完成第9、11題
(1) 出示插圖仔細觀察掌握信息。
(2) 認真分析數量關系
(3) 學生討論并解決書上的問題。
(4)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讀懂統計圖表,并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自主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讓學生不斷地收獲成功的喜悅。
2、讓學生體會統計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同時滲透健康教育,讓孩子從小養成合理睡眠的好習慣。
3、通過小調查活動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統計圖
教學難點:
在統計圖表中獲取信息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奧運會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少兒頻道要舉行一次兒童體育比賽,可是應該賽什么呢?這可把董浩叔叔難住了!我們一起幫幫他好嗎?
(2)出示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統計圖、學生觀察。
二、探索新知
1、導入:出示統計圖,你們認識它嗎?
這個統計圖會說話,它能告訴我們許多數學信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統計圖表。(板書課題)
2、讀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統計圖。
①請看大屏幕,從圖上你能知道或調查的是什么內容嗎?你從哪知道的?
②最喜歡是什么意思?
調查項目每人只能選一個最喜歡的
③仔細觀察,這幅統計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同桌說一說。
④學生匯報。
⑴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繩,這些詞表示體育項目的名稱。
⑵ 0、1、216,這些數表示具體“人數”,人是單位名稱。
⑶ 每行都有16個格子,1格代表1個人,1格代表一個單位。
⑷ 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最喜歡某種體育項目的人數是多少?(匯報)
⑤教師小結。
3、預測
董浩叔叔看到這個統計圖,你猜他會決定舉行什么比賽?為什么?
4、體會統計圖的優點。
5、讀二(1)班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 ①比較兩幅統計圖有什么區別并小結。 ②讀統計圖并體會統計圖的好處。 ③小結 ④預測。
到了2008年8月份時,猜一猜喜歡哪一項電視節目的'人會更多? 教師提問:到時候我們再統計同學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會發生什么變化?
三、讀奧運獲金牌情況統計表 (1)導入
(2)出示統計表,說說從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3)匯報 a、你知道了什么?
b、你覺得中國的運動健兒怎么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小調查
1、師:同學們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要想身體好,必須有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還要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咱們班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大約有多長呢?是不是有充足的睡眠呢?誰來說說看,你每天大約睡幾個小時呢?(指名匯報)
2、大家想不想了解全班同學的睡眠情況,并親手制作統計圖呢? 請看書本第88頁的“小調查”:課前,我們已經調查、統計了全班同學的睡眠時間情況,并完成了統計表。
3、現在請每個同學拿出水彩筆,獨立完成書本上的統計圖。比一比,哪些同學完成得最快!(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并進行匯報、交流。
5、你們知道嗎?一般10歲左右的兒童,每天應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你覺得咱們班的同學是不是都有著充足的睡眠,如果沒有,你想說些什么?(合理化建議)
五、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統計圖表,你們見到過哪些統計圖表呢?
師:同學們見識可真廣,老師也從網上找到了一些統計圖表。來看看,看我們還能讀到些什么?
課件展示各種統計圖表:有折線形的、條形的、圓形的、地圖形的。
統計圖的花樣可多了,今后我們會繼續學習統計知識,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可以收集一些統計圖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發現些什么?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
單元教學要求:
1、生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使學生通過看、說、百、分、畫、互問幾互答等活動形式,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學會提出問題并運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評價意識。
單元教學重、難點:
1、直角、銳角、鈍角。
2、知平移、旋轉現象。
3、畫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
單元課時安排:約3教時
第一課時銳角和鈍角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3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角”“邊”“頂點”“直角”的認識,熟悉比較角的大小。力求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方法實現大小的比較。
2、新課的導入。在比較中提示一種角比直角大,還有一種角比直角小,從而揭示出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力求以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導思想。在運用板書畫一畫,學生讀一讀的方法加深對銳角和鈍角的認識、理解。
3、實踐練習,注重學生知識的的形成過程,從判斷推理、尋找發現、到小組合作的畫一畫、拼一拼、折一折的實踐練習,在充分展示學生個體的優勢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在合作的過程中考察學生任務、時間的合理統籌。
4、整個過程體現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充分體現生活數學、快樂數學。
教學重點:
1、認識銳角和鈍角,并理解與直角的關系。
2、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動手折疊或正確的畫出銳角和鈍角。
3、圍繞生活,通過比賽的方式,鞏固理解銳角和鈍角。
教具準備:三角尺,紙張
學具準備:學生三角尺,紙張
教學過程:
一、引導入課,復習舊知。
1、復習內容。引導學生回憶關于角的知識。
出示角。根據圖例回答這是一個(角)
角是怎么組成?請你在圖上填出“邊”“頂點”“邊”
出示直角。這是一個什么?(直角)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小組討論匯報
2、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兩組:一組是移動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組是移動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組可請學生指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
3、比較銳角和鈍角的大小(注意,此處不揭示出兩個角的概念,只當作兩個普通的角出現)。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較。
[設計意圖]通過對角的回憶,調動學生發揮認知能力,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開展本課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導入新知的學習。
1、出示上海楊浦大橋的情境圖,請大家認真觀察,在這幅圖中,你們能找出角嗎?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憶的方式,進一步的加深對新知的認識理解。并進行板書。
①、一個是銳角,一個是鈍角。(板書“銳角”和“鈍角”)
②、說一說銳角與直角的關系。(在銳角的下方板書“比直角小”);在回憶鈍角與直角的關系。(在鈍角的下方板書“比直角大”)
③、按照學過的方法請學生分別在“銳角”和“鈍角”字樣上方板演兩個直角。
④、根據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筆在一個直角上畫出銳角,在另一個直角上畫出鈍角。以加深對銳角和鈍角的理解。
⑤、讀一讀,加深記憶。并在練習本上分別畫一個銳角和鈍角,教師巡視。
⑥、搶答。教師根據銳角和鈍角概念的不同說法進行提問。活躍課堂氣氛。
例:A、銳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更清晰地把握銳角和鈍角的本質屬性,在合作中解決問題,正是新課標倡導的全新學習方式。
三、鞏固實踐階段,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實行小組活動教學,在合作中完成。
1、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1)請大家用事先準備好的紙片折出一個直角。
(2)請在大家再折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
(3)請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出一個銳角、一個鈍角和一個直角。
2、自由活動:找一找!
老師帶我你們去小海龜的家。瞧!小海龜的家都是由我們學習過的圖形組成的,有銳角,鈍角,還有直角。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銳角?哪些角是鈍角?并說出原因。
3、出示兩道判斷題:(課件板演比較的方法)
A、下面圖形中哪些角是銳角?B、下面圖形中哪些角是鈍角?
②、寫有“最”的.方形寶盒。
出示兩部分的內容。(課件板演)
A、用角描述圖形。如:紅領巾是有2個()和1個()組成的。
B、用同樣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個直角組成的。(小組自由發言,限制發言的時間為1分鐘)
4、小組合作完成三部分內容,限制時間。關注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任務、時間的合理統籌。
A、拼一拼。把小組內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銳角和大小不等的鈍角。
B、畫一畫。以固定點為頂點分別畫一個銳角和鈍角,C、折一折。用紙張折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鞏固強化,使學生能比較牢固地建立對銳角和鈍角的理解,同時感受角的分類以及三種角之間的變化聯系。
四、總結,深化階段。
①、小組內講解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角是鈍角?
②、體會,在我們做早操時,經常有兩臂的運動,想一想,兩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時是銳角,什么程度時是鈍角,什么時候又是直角。
五、課堂練習作業p39第1、2、3題,小組校對
第二課時平移和旋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1~43頁授課日期__年__月__日__星期__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景,讓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分類、對比,初步了解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變換特征;初步會判斷圖形的平移和旋轉。
2、會在方格紙上平移簡單的圖形。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說出圖形平移的距離。
教具準備: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今天我帶大家到游樂園學習數學知識—平移和旋轉。(看課本第37頁的彩圖)
[設計意圖]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和學生的距離。
二、新授課
1、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
(1)看一看,說一說游樂園里有哪些游樂項目?
(2)這些游樂項目是怎樣運動的?
(3)根據游樂項目不同的運動,可以分幾類類?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難再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征。
(1)說一說分類的理由
A:平移:火車沿筆直的軌道行駛、纜車沿筆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體都是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這種運動就叫做什么?
B:旋轉:大風車、摩一輪等都是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這種運動叫做什么?
(2)舉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了解平移、旋轉特征。
(3)用學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轉運動。
小結:通過觀察,舉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體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征。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親身經歷,建立對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較豐滿的表象基礎,為揭示概念做好準備。
3、練習(課件出示P41頁方格圖)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學生動手在學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會移嗎?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們會移嗎?(學生動手在學具上移)
(4)教師演示,學生回答。(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5)教師演示,學生回答。(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們會移嗎?
(7)判斷哪一條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課件出示課本P43頁第一題)
(8)哪幾條魚可以通過平移與紅色小魚重合?(課件出示課本P44頁第4題)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并說一說,比一比,這樣手腦并用,學生效果就更明顯。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讀簡單的統計圖表,學會從統計圖表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通過實例,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表示1個單位)及統計表。
3、引導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看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并能完成相應的圖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預測。
教學難點:
使學生對數據的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教學過程:
一、開課。
二、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那你們都喜歡什么樣的電視節目呢?那老師調查一下都誰喜歡看卡通片呢?還有別的節目嗎?呀!老師忘了剛才調查的情況了?怎么辦哪?好!我們就來看看這張統計圖。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怎樣從統計圖和統計表中獲取信息,也就是怎樣讀懂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
板書:讀統計圖表
三、探索新知
1、讀統計圖
(1)讀縱向統計圖。
課件顯示“二(1)班同學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
(小組內交流
這幅統計圖告訴你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認識:
a、“二(1)班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是這幅統計圖的名稱。
b、橫著看:新聞、卡通片、體育、電視劇、歌舞等詞表示節目名稱。
c、豎著看:左邊從下往上依次有0、1、2、3、、、、、、13,這些數代表具體的人數。
(或每行都有13個格子,1個代表1個單位)
左上角“人數”一詞還告訴我們這里使用“人”做單位名稱。
d、用直條的高矮表示最喜歡某種電視節目人數的多少。它的特點是能直觀的看出數量的多少。
e、直條用不同顏色表示,相鄰節目之間的空格是為了更直觀、更鮮明地表示各個數量,同時也起了美觀作用。
舉例說明怎樣根據直條的高矮讀各個節目的最喜歡的人數。(配合課件演示)
(同學們,請大家考慮一下,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卡通片的同學們還會這么多嗎?你是怎么想的?
(2)讀橫向統計圖。
(介紹橫向統計圖。
(獲取信息。
讓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再與同伴交流,看誰從圖中了解的信息最多。
(全班交流。
(討論。
如果班上要組織單項體育賽,你認為組織哪項比賽會最受歡迎?為什么?
2、讀統計表
課件顯示課本第88頁“某地1995~20xx年安裝電話情況統計表”
(1)指導觀察,獲取信息。
讓學生認真觀察,再在小組內討論:從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又想到什么?
(2)全班集體交流。
(指名口答,引導學生認識:
a、“某地1985~20xx年安裝電話情況統計表”是這張統計表的名稱,它告訴我們本表的統計內容。
b、統計表的第一行是年份,從1985年開始,每隔5年統計一次。
c、統計表的'第二行是這個地區安裝電話的部數。
d、從表中看1985年安裝電話很少,只有18部,以后每5年統計一次,電話數量逐年增加。
(分別解釋其數量)
(提出問題
現在這個地區可能有多少部電話?
小組交流,指名回答。
3、認識統計圖、統計表的作用。
四、小調查
剛才我們已經認識到了統計圖表對于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很大幫助。
下面,我們就來實際地體會一下。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要進行調查的一些簡單要求。(大屏幕顯示)
1、以小組為單位調查你們小組同學的睡眠時間。
2、用你喜歡的方法作記錄。
3、根據你的記錄制作統計表、統計圖。
4、組內交流你的統計圖表。并選出代表匯報。
全班匯報、交流。
五、全課總結
你今天有哪些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3.通過教學向學生滲透樸素的人人平等的思想,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盤子、小方塊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直觀感知“平均分”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點。
師:同學們,聽老師說幾個詞語。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百鳥爭鳴、百花爭艷,同學們猜一猜,這些詞語描述的'是哪個季節。
生:春天
師:對,春天萬物復蘇,是個多彩的季節生,在春天里我們可以去踏青,去尋找春的氣息,二一班的同學們已經為明天的春游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出示P12主題圖),你看,他們多忙!看了這幅圖,你想說什么?(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師:把你看到的說給你小組同學聽。
師:誰愿意匯報?
生1:我看到了有的小朋友在分火腿腸,還有分橘子的。
生2:有2個小朋友分果凍,手里還拿一個。
生3:還有分糖的,每堆都是4個
2.動手實踐,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1)大家觀察的真仔細,請各組為二(1)班的3位小朋友分配食品糖。
(2)孩子們動手操作分一分。
(3)分好后,請各組展示分配結果。
生匯報結果,投影展示
1、1、4 1、2、3 2、2、2、
(4).從學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1)師:有這么多的方法,你們喜歡哪種分法呢?
生:喜歡2、2、2、這一種分法
師:為什么?
生:因為這樣比較公平
2)根據“每份分得同樣多”的情況,讓學生說說每份是多少,有幾份。
3)突出“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板書平均分,逐步出示含義)
師說明: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3、 鞏固“平均分”概念。
(1)判斷。請學生看題(課件出示水果圖),判斷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并說說為什么?
(2)課件出示稍微復雜的圖,學生來判斷是不是平均分。
(3)把8塊蛋糕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看哪種分法正確?
生:第二種分法正確。
師:第三種分法也是平均分,為什么不選它呢?
生:因為要分給4個小朋友,而它只分了兩份。
二、動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學例2,課件出示書中主題圖。
師:看來同學們掌握的很不錯,我們剛剛學習了什么叫平均分,那怎么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呢?小明是個懂事的孩子,他正在給同學分橘子呢,你知道有幾個橘子?他想怎樣分呢?
生:小明要把18個橘子平均分成6份。
師:對,同學們幫幫他,想一想怎么分呢?
2、動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方法。
師:大家拿出18個小方塊和6個盤子,動手分一分。
3、學生匯報,A把18個橘子先 每個盤子放1個,又在每個盤子放1個,再在每個盤子放1個,也就是一個一個地分,每份分得3個橘子。
B先每個盤子放2個,又在每個盤子放放1個,每份分得 3個橘子。這樣分快些。
C在每個盤子放3個,剛好分得每份3個橘子,這樣分更快些。
師小結:有的小朋友是一個一個地分,還有的幾個幾個地分。同學們通過不同的方法,把18個橘子分成6份,每份都是3個橘子。這就是把18個橘子平均分(6)份,每份有(3)個。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4、強化平均分的方法
(1)把10瓶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師:大家拿出10個小方塊和2個盤子,動手分一分,邊分邊說自己是怎樣分的。
學生動手操作分,展示分法,學生評價。
(2)有10個面包,每個小朋友分兩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
師:面包是同學們郊游時必不可少的食物,下面我們再來幫助小朋友們來分一分面包吧。
三、鞏固練習(闖關游戲)
1、動起手來,我說你做!(找學生前來分小棒)
2、分風車
風車的數量都是12個,為什么兩次每份分的數量不同呢?(強調平均分的份數不同,每一份分得的數量也就不同。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份的數量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數越少,每份的數量就越多)
3、把三角和圓平均分。
4、聯系生活,說一說生活中平均分的事例
(1)我們班有40個同學參加跑步比賽,平均分成5個隊,每隊8人。
(2)我們教室有28張桌子,平均排成4排,每排7張桌子。
四、總結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萬以內數的調查、收集、整理,讓學生初步感受多位數,培養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
2.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讀法,會正確地讀出萬以內的數。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能力。
5.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收集資料,感知四五位數
學生課前收集資料,寫在卡紙上,并貼在黑板上。
昨天同學們都收集了電腦的價格,現在請男同學將它們貼到黑板上來,讓大家來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類
師:黑板上有這么多數,請你先輕輕的試著讀一讀,然后觀察這些數的特點,并給這些數分分類。
生:這兩類數一類中有零,另一類沒有零。
三.讀法
1.沒有零的'數的讀法。
師:你覺得哪一類數讀起來比較容易?誰能來讀一讀?
讀這些數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書:
從高位起,按照數位順序讀;
萬位上是幾就讀幾萬,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是幾就讀幾百……
2.有零的數的讀法。
師:這些有零的數你會讀那一個?你能找出和他同一類的數嗎?
學生小組討論。
師:每個人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
師將黑板上的數移位。
師:讀這些數有什么好方法?
板書出示: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師:你還會讀哪一個數?(末尾有0的數)找出末尾有0的數,師:讀這些數,又有什么好辦法?
板書出示: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3.師:剛才我們已經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數的讀寫的方法。你能寫一個中間和末尾都有零的數,讓大家來讀一讀嗎?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現在請同桌互相出題,考考對方。
四.寫法
師:剛才還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價格還沒有展示出來,現在我就請這些同學來報一報,看你們能不能記下來。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
出示板書:幾萬就萬位上寫幾,幾千就千位上寫幾,幾百就百位上寫幾……
師:誰還能來報一報。(有0的數)
學生試寫。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同桌兩人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
出示板書: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五.練習與鞏固
1、判斷
20xx讀作二千零五。…………………………………………………()
2400讀數時只讀一個0。……………………………………………()
三千零五寫作30005。………………………………………………()
一個數的千位是6,其余各位都是0,這個數是6000。…………()
2、聽寫請你記錄下其中的數據。
小紅過年得到1568元的壓歲錢,學校學雜費是3180元
3、用四根小棒組成四位數。看誰寫得多。
要求:
沒有0。(1111)
只讀一個0的(1003 1030 1021 1012 1102 1201 20xx 2011 2101 3001 3010
一個0也不讀的
同桌合作,進行操作。
匯報交流。
小結
師: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到了什么?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百以內加減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減法口算、筆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萬以內加法的計算應該比較容易掌握,稍有困難的是萬以內數的進位加法中連續進位的加法的口算和筆算。為此,本課教學中,在注重學生已有的計算基礎上,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引導為輔的策略,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在積極思辨中發現,在具體運用中理解的方法進行連續進位加法的教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能自己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聯系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推理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養成認真、有條理的計算習慣 。通過情景對比,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是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難點:
三位數加法中的連續進位方法。
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創設了十年前我去動物園參觀的`情境激趣引出課題,與今天再去逛時情境的對比,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出知識點,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出問題。這一環節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也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的良好數學品質。整個課堂我創設小動物參與的環節,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開課伊始,我通過情景創設十年前逛動物園的情境,與今天學生再逛動物園的情境作對比,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從而引入今天的知識點,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既現實、又有趣,同時還受到了環保教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中改變學生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匯報自己或小組的成果,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1.課件出示青山縣野生動物園相關數學信息。
(1)思考并回答:對比同一個動物園兩張照片,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2)提出數學問題。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學生獨立計算。
(2)四人小組內交流算法。
(3)全班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幾種計算方法: 口算 數線
在計數器上撥珠計算。
嘗試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小老師板書,講解)
3.小獅子先知道用豎式計算三位數加法時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你愿意告訴它嗎?
4.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補充課題) 6.. 趣味練習,評選動物園環保之家(板演)
三、聯系實際,鞏固應用
這一環節設計了幫森林醫生啄木鳥找對錯,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兩個環節,目的是為了對今天學習的連續進位的加法進行鞏固練習。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案01-31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案08-2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4-28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05-21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經典)06-2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08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優]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9-05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2-07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案(15篇)01-31